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大家好,励志的句子的编辑今天为您推荐一篇关于“大学毕业致词简短”的网络文章。该文章表达清晰,能精准传达思想。我们在很多场合需要上台演讲,演讲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质疑和反对。演讲稿应当包含重要的论点,并用实例来说明。相信您会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

大学毕业致词简短(篇1)

尊敬的各位来宾、校友,各位家长,全体xxxx届毕业生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xx大学一年中最为盛大的日子—————也是我校设立的第一个“毕业日”!从今年起,我们将逐渐转变以往的毕业仪式情势,要将“毕业日”作为送给全部毕业生最值得留念的礼物,让华大学子记住这一天,让这一天毕生陪同你们,激励你们奋进,分享你们的成功,成为你们永恒的精神财产。

四年前,你们来到xx大学,兴许对于大多数新生来说,在忽然间开始了几个重要的转变:从少年到青年的转变,从家庭到学校的转变,从父母照顾到独破生活的转变,从养尊处优到简直无人照料,反而要饱受挫折,面对许多阻碍的艰苦局势的改变。对来自卑城市和发达地域的同学来说,泉州校区地处交通不便的小城市的郊区,校园不大、不新,生活、学习条件不尽幻想;厦门校区也位于有待开发的郊区,尤其是你们入学确当年,校园更像个工地,环境很差,生涯、学习前提非常不便。也许你们当时心坎充斥了担忧和愁闷,也有张望和等待。然而,华大学子的身材中都流淌着注满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的血液,你们不折不挠,逐步融入华大校园文化,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投入了缓和的学习,在意志和精力上不断地锻炼自己,寻求学识,加强才能,优化素质,而且开端创建簇新的厦门校区文明。四年从前,你们学到了科学常识,理解了许多事理。可以说,你们完整变了样,从刚走出家庭的毛孩子变成了豪情奔放、布满信心、洞悉社会、迟疑满志的热血青年。我相信,今天在座的家长们一定会有更深的领会。

同学们:华大泉州校园既不古老,也不壮观,但是它简练、朴素、沧桑、厚重,是中国大学中的一道奇特景致。初具范围的厦门校区固然已经展示了它的魅力,但下一步的建设还面临许多困难。在中国的大学中,xx大学的物质条件算不上好,但作为承载国度特别义务的一所重要高校,它为国家的建设和国际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其余高校无可替换的重要奉献。因为历史、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起因,华大不进入“211工程”,更无缘“985”,我们有一批敬业贡献的优秀老师,但几乎没有泰斗级的巨匠,我们的教养、科研条件也有许多不足,未能很好地满意同学们的需要;无论是泉州校区仍是厦门校区,学校的地舆地位都不在大都市,交通购物、餐饮娱乐、学术交换等难以和大城市相媲美。前天,我留神到网上有一个帖子,很长,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作者很偏激,从各个方面剧烈地攻打华大,其中也包含对我个人的批驳。对于这个帖子,我不想说什么,同学们的大批跟帖中有良多客观的评议,从中也印证了前几天华中科大李培根校长在毕业典礼上所说的话:“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可以一天骂它八遍,却决不许别人骂的处所!”从这个意思上动身,我们欢迎同学们充满善意和期待的骂,因为这样的骂,和学校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大家愿望xx大学补充不足、战胜困难、进步程度、逾越发展,尽快成为海内外著名的、一流的大学;大家也生机xx大学有一个更好的校长!因而,我真挚地感激给我提过看法、甚至骂过我的同学和老师们,因为xx大学是我人生的最后驿站,我退休后不会分开这个校园,将持续奉献华大的发展,终身以华大为荣!

同学们:四年里,你们沐浴在“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校园中,亲历了学校的发展和提高,成为这一段主要历史的参加者、发明者和见证者,华园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印下了你们永恒的脚印。

毕业象征着离别,在火红的凤凰花再度盛开的今天,你们要和学校、和师长、和学弟学妹们说再见了。人生总有许多的告别,唯有大学毕业的告别最为刻骨,心情最为庞杂,由于这四年里,你们可能有遗憾、惆怅、埋怨、苦涩,但我相信,你们更多的是获取、成长、先进和喜悦。在毕业之际,你们增添了对事业发展的向往,对父母养育的感恩,增加了在事业上庸庸碌碌的高远抱负。

大学毕业,只是人生新的出发点。同窗们将进入更为艰难的环境,面临更为严格的挑衅。我受学校引导跟老师、职工的委托,对你们说多少句临别赠言,认为共勉。

首先,希望同学们记住:信念能够移山!在你们明白了自己斗争的目的之后,要敢于面对压力和竞争而不屈。中国大陆约有700所本科高校,xx大学的名位不高,但我们历届毕业生都受到社会的赞成和欢送,有很多担负了重要职务,有的成为有名的迷信家和企业家。咱们信任,今天的毕业生一定可能超出前者,发奋图强,创立新业。你们的胜利,也必定会大大地促进母校的名誉和位置。让我们建立信心,独特尽力!

第二,大学毕业当前,非智力因素往往成为一个人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你们要用发展的目光对待今后的事业,不要被碰到的难题吓倒,不要在乎眼下的丧失和冤屈,要学会容忍上级的曲解,化解共事的触犯,容许下属的差错,敢于否认自己的过错甚至失败。有了这样的襟怀和睦质,你们便会超常脱俗,登上更高的人生境界,领有光辉的将来。

第三,请同学们记住,在步入社会之后,必定要谨小慎微,深谙“小事成就大事,细节造诣完善”的法则,勤奋踏实,厚积薄发,虚心学习,老实做人。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你们要遵守本人方才的誓言:让进步成为个性,让优良成为习惯。要晓得,任何物资好处都是短暂的,会很快贬值的,唯有品性的晋升才是永恒的,一直升值的!

讲话,学位,大学毕业

大学毕业致词简短(篇2)

各位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x届毕业典礼暨授予学士学位仪式,见证你们付出的辛勤与汗水,分享你们收获的成功和喜悦。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学业的x届全体毕业生,致以热烈的祝贺!向辛勤教导你们的老师和支持你们学习的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x年是祖国改革开放x年。x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为广大学子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x年也是x年。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纪,在这个际遇复杂的年代,古老的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开始人生新的旅程,你们承载着更多的义务和责任,带着母校更多的祝福与期望。

同学们,你们在校期间,正是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学校快速稳步发展的时期。学校召开了会,制定了发展规划,确定了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建设x大学的宏伟目标。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改革:包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层学术组织和科研团队;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实施科研与教学、科研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投入巨资建设教学基础设施,增加教学仪器设备。学校教学条件大为改善,各项制度不断健全,教学质量稳定提高,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明显提升。目前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一所有一定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充满活力的性大学。学校正处一个黄金发展阶段。尽管如此,我们深知:在学校工作的许多方面,特别是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后勤保障与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还有不少的遗憾,需要我们不断地加以改进和提高。我们特别感谢同学们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在求学的日子里,同学们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学习,勇于实践,提高了认识境界,锻炼了综合能力;以各种形式投身于学校的改革与建设,为学校争得荣誉,增强了社会信誉。还记得你们参加“演讲比赛”、“数学建模”、“计算机应用比赛”等高水平竞赛捷报频传的喜悦;还记得你们深入城乡基层调查实践的艰辛和收获。还有你们与全校师生员工在第一时间向受灾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并通过不同的方式举行悼念活动,你们的身上闪耀着当代年轻人的智慧和人道主义的光芒。团队、理想、荣誉、责任,在你们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在x学校高等教育的史册上,你们书写了精彩一页!借此机会,我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感谢!

作为老师和长者,我们为同学们的成长而高兴,为同学们的进步而自豪。今天,你们载着学校和亲人的期望,将从这里出发,开始新的更加壮丽的人生旅程!

临别之际,用三句话作为赠言。

第一句话,终身学习,追求真理。追求真理,追求知识,社会才能有所进步,人生才能有所成就。真理需要毕生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来获取。追求真理需要勇气和毅力,需要高度独立思考和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更需要直面社会,勤于实践。追求真理需要终身学习。您拥有驾照,不证明你的开车技术,它只说明你学会了怎样在马路上安全地驾驶。同样,你手中的文凭,并不意味着你已经掌握了从业的全部本领,它只证明你具备了适应社会的观念,掌握了学习的手段,懂得了在关键时候要作出正确的选择。

第二句话,艰苦创业,自强不息。艰难困苦,玉汝以成。希望同学们发扬学校“以德为先,艰苦奋斗”的传统,以知识、毅力和情操,塑造自己、完善自己,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潮起潮落,终归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快有慢;人生的职业生涯,有艰有难。成功时,你千万不可得意自满。倘若遇到困境,你也不必气馁。有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三句话,报效祖国,热爱母校。“”是学校的校训,是每一位x大学学子的人生信条和共同追求。希望你们秉承“”的办学传统,牢记历史责任,用你们的思想和行动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学子之于母校,就好比游子之于故乡,总是怀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希望同学们记住自己的母校,记住母校的老师,关注和支持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同学们,虽然你们就要毕业了,但是,母校对你们的责任并没有中断,以后,学校将组织各种各样的校友返校学习活动,让母校成为你们永久的精神家园和知识家园。

同学们,精神,薪火相传。办人民满意的大学,是x人不懈的追求与梦想,是时代赋予我们师生员工和校友神圣而光荣的使命。面对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学校将更加深刻地理解现代大学的功能,更加准确地把握现代大学发展的方向,更加主动地融入现代大学发展的主流,以更高的战略思维、更大的改革魄力、更快的实际行动,奋力推进特色鲜明的x大学建设。我相信,x大学和x人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祝你们一路走好,前程似锦!

谢谢大家!

大学毕业致词简短(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刚才,在为毕业生同学颁发第一张校友卡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了跟毕业的同学们说再见的时候了。同学们以前也许参加过欢送师兄师姐的活动,或者在网站媒体上看到过各式各样的毕业典礼,只不过那时你们都还只是旁观者,无法真正体会毕业同学们复杂的内心世界。而今天,你们自己终于成为了主角。作为院长,我平时会有很多不同场合的讲话和致辞,但其中最让我最珍惜的就是一年里固定的两次面对同学们的致辞:一次是各位作为新生初入XX法学院之时,我在开学典礼上的欢迎辞;另一次就是在大家即将走出校园、成为XX法学院校友的毕业典礼上的欢送辞。在这里,我首先要说,在XX法学院XX届全体808位毕业生即将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的时候,我代表法学院,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学院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付出辛劳和努力的老师们表示由衷的谢意!同时,还要向为学生成长付出心血的各位家长、为人大法学院发展提供支持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真诚的感谢!

同学们,作为法学院的老师和院长,我很愿意在这样的场合跟你们进行坦诚的、平等的交流,讲一些我的心里话。在即将走出校园的此时此刻,我特别想知道你们最大的困惑是什么?你对社会又有怎样的期待?我想知道,当你回顾在人大法学院度过的每一天的时候,这个学院带给你的知识和道德修养多不多?法学院的培养模式是不是达到了你入学时的期待?我是否忠实地兑现了在开学典礼上说过的法学院为你们提供中国最好的法学教育的承诺?我还想知道,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得是否到位?你是否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太多的东西是我希望了解的。尽管法学院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离你们的要求难免还有差距。希望你们能把对学院的意见和建议留给我们,让咱们的法学院不断完善、不断壮大,真正成为一所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法学院。因为人大法学院永远都会是你们最值得留恋的精神家园!

回顾法学院走过的60多年历程和取得成就,回顾大家的校园生活,我们心中对于60多年来艰苦创业的老前辈、老师们,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之情。我们这所法学院拥有着令人自豪的教师团队,希望你们记住那些曾给你们上过课的老师,和那些虽没有直接上过课,但为法学院发展做出贡献的老师们,还有去世的老师们。因为你们分享和感受的法学院价值、自豪中凝聚着他们的贡献和期待。在你们学习期间,一些可亲可敬的老师先后离我们而去。特别是今年1月逝世的老院长XX教授,他在担任法律系系主任、法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期间,呕心沥血,为法学院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倾注了所有的心血。他们虽然走了,但留给我们太多的学术遗产,他们把很多美好的记忆留给了我们。我们今天分享的成就、自豪与自信是所有热爱法学院的老师、同学和校友们共同创造的。你们虽然毕业了,但你们不是法学院发展的旁观者,而是真正的主人,社会将通过你们来评价、检验人大法学院履行的社会责任。我们的表现已经不是纯粹的个体行为,而属于法学院这个共同体,我们不能辜负老师们的期望,包括已经去世的老师们,希望同学们永远记住他们的贡献,永远怀念他们。

对于一个追求建设成“受人尊敬的法学院”为目标的学院来说,她的成功得益于历届毕业生赢得的社会声誉。法学院一直希望她的毕业生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追求真理、崇尚法治、服务社会,承担一流法学院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没有社会责任的法学院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这个时代,一些法学院的硬件越来越好,规模越来越大,但真正支撑一所法学院的精神、道德、伦理和责任感等软件却越来越差,我甚至怀疑,我们是不是正在丧失法学院的精神、价值与道德?我们知道,法律职业绝不仅仅是一个注册登记的概念,而主要是一个内心认同和道德确信的过程。我们应该相信,只有扞卫正义、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神圣性,才能彰显人的理性、主体性以及人在社会中崇高的价值目标。

同学们知道吗?你们从即日起毕业,还会有一个特殊的XX法律人身份——你们是XX法学院经历一个甲子之后的首届毕业生,也可以说是XX法学院重新创业第一年的毕业生。你们很幸运,参与了法学院六十周年院庆的'活动,接受了法学院文化的洗礼。院庆期间,很多老校友远道而来,那感人的一幕幕情景让我深有感触、特别感动。握着白发苍苍的老校友的手,我感受到的是照片与文字无法承载的温暖情怀。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除了感受到XX法学院60年来的历史与辉煌,更深刻的体会便是法学院和全体学生之间跨越时空、连接心灵的这种浓厚的“XX法律人”情怀。这种情怀、情感,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将继续是人大法学院凝聚人心、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我们将与大家一道,共同建立、完善法学院校友文化。在世界着名的大学中,比如我们熟知的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等,支撑他们建设与发展的人力、物力和社会资源,主要不是来自于政府,而是来自于校友。大家平时也一定会注意到,无论在学术交流还是在求职面试的时候,我们都会特别注意到彼此身上相同的标签,那名片就是“人大法律人”。面向未来,我们希望能将人大法学院的校友文化提高到新的层次和水平,以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将母校的关心和爱护之情传递给大家,增强大家对人大法学院的归属感。校友文化建设是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大家寻求共识,共同推动。希望同学们毕业以后继续关心、支持承载了你们一生中最美好年华的人大法学院,使“人大法律人”成为一个更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群体。

站在这里,我感到欣慰的是,在今天社会就业形势整体上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大多数同学都已经找到了比较满意的工作或者选择继续深造。当然,我也能够体会到大家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无奈,能够体会到大家面对激烈竞争时的压力。我们的社会还在转型过程中,大家都期待社会公信力的恢复,一些制度仍然需要调试和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理解大家在出去找工作、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甚至曾经遭遇过的,这些令人不免产生一些迷茫纠结的情绪。从某种意义上,法律人就是生活在法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过程中,我们的使命就是塑造法治价值,回应民众对法治的期待,使法治融入人们的生活,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法律人首先永远不要失去对自己的信心,永远不要失去对社会发展进步的信心。

大学毕业致词简短(篇4)

尊敬的职业经理训练中心罗主任及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D35班的各位同学、朋友们:

今晚我们相聚清华,举行毕业晚宴。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临别依依,离情无限。在此,我首先代表D35班全体学员向训练中心的罗主任等各位领导和赵琰等各位老师一年来的精心教诲,表示深深的感谢!

一年共书窗,学业同长进,友谊倍加深。一年的时光是如此的短暂,如黄河之水般奔逝而去,我们还没有习惯作师兄师姐的角色,就要分别。但一年的同窗生活又是及其充实的,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彼此沟通,一起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朋友。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但无论人生沉浮与贫富贵贱,我们相信同学间的友情、师生间的友谊始终是纯朴真挚的,始终是甘甜香醇的,就象我们桌上的美酒,越久就越香、越久就越浓。一年来,清华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理论和知识,大家收获的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水木一载绿,清华七月天。在这生机盎然、万物勃发的季节,虽然就要和清华告别了,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我们会永生牢记;同学间质朴纯洁、肝胆相照的友谊我们会永记心田。感谢清华!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一年来的清华时光!

一日同学,百年朋友!最后,祝愿各位老师和同学在今后的日子里,生活顺意,事业有成!祝愿我们的友情如高山流水,天长地久!

大学毕业致词简短(篇5)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学生家长,亲爱的毕业生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四年光华,抵挡不住离别一夏。人生匆匆,又到了离别的时刻。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政法大学2016届本科生毕业典礼。这一光荣时刻属于在座的所有2016届毕业生。首先,我单方面宣布,你们毕业了!我不得不说,这就是璞玉成璧,破茧成蝶!你们毕业是个奇迹,因为你们本身就是奇迹!你们在这儿这么帅萌,我想问:“你家里人知道吗?”

在此,我代表学校向你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愿!向辛勤培养你们的家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精心培育你们的教职员工表达最衷心的感谢!

四年前,你们来到祖国的心脏——北京,从此之后,你们就一直驻扎在首都的边疆——昌平。四年来,你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这个“小而美”的校园里,你们收获了知识,增长了才干,树立了志向,砥砺了品行,建立了情谊,完善了人格。此外,你们还感受到了夏日宿舍空调的清风,目睹了主楼和端升楼的美容,体验了课堂上的多元与包容,察觉到了学校争创一流的大气与新风。对了,还有图书馆的占座系统,更是让拂晓狂奔的占座成为一去不返的校园神话。

作为校长,我想说,学校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学校四年来的变化和发展,你们是见证者,也是创造者,学校因为你们才变得更加美好。啊,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哈!

今天,在与你们话别之际,我忍不住想,大学到底能给你们提供什么?在你们走向社会之后,大学四年的教育,还能留下什么?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对于一所大学而言,具备不具备启蒙的能力很重要,但对于你们而言,就像康德所说的,能不能自主和自由地运用自己的理性更为重要。在这里,我要对大家提三个希望,与大家共勉!

首先,我希望你们做一名坚守“法治天下”理想的闻道之士。

法大之大,在其情怀。“经国纬政,法治天下”就是我们教育的大道。对于道理,人们在知晓之后,往往有三种态度,《道德经》上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显然,我们应该做上士,闻道之后,虽百折千回而不改其志!“凡我在处,即是法大。”说的就是对道的坚守,一种慎独的`功夫。但是“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光我们自己坚守还不够,我们还要努力,让法治的理想成为社会的共识,让法治成为这个大时代的价值诉求,让法治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清华大学的何兆武教授在《上学记》中说,要想实现幸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下去,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所以,我们必须团结更多的人共同奋斗。

去年热播的电视剧《琅琊榜》,想必很多同学都看过了。剧中,“赤子之心”被反复强调。毫无疑问,当下的你们,都怀揣一颗赤子之心。可是在走出象牙塔之后,你们是否还能够保持这份情怀?我并不打算向你们兜售冠冕堂皇的东西,只是希望你们能够记住,“经国纬政,法治天下”不仅仅是一句被印在校园纪念册上的话,而应当镌刻在每一位同学的心里。或许在你们踏入社会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你们会直面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你们会遭遇法治信念受到挫折的窘境,甚至你们会觉得这句话虚空缥缈,我无法要求你们永远“伟光正”和“高大上”,但是,我期望你们能够勿忘初心、久久为功,坚定法治信念,坚守法律底线。如能够做到这两点,你们就算坚持住了一颗九死不悔的赤子之心。

其次,我希望你们做一名“困而知,勉而行”的栋梁之才。

《中庸》上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大家今天毕业,做到了生而知之,学而知之,未来走向社会,还要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去体察以往知识经验的利弊,更要在失败和挫折中,去感受老师们教给你们的东西有用与否,去体会坚守理想和真理的代价与可贵。《赵州禅》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学禅的僧人问赵州禅师:“如何是道?”赵州指着寺墙外面说:“墙外便是!”学僧忙回应:“问的不是这个。”赵州故意反问:“问什么道?”学僧很认真地说:“大道。”赵州回答说:“大道通长安。”诸位可曾明白赵州禅师的点化?学校所传之道与麦当劳胡同的道其实是相通的,不明白这个,是到不了长安的!

同样,大家在“勉而行”的过程中,要有“自拔于流俗”的志气;要有“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的心胸;要有“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态度;要有“不求近效,铢积寸累”的耐性。这样坚持下去,则一定会有一番成就来回馈社会。

有一部日本电影叫做《寿司之神》,讲的是小野二郎制作寿司的事情。寿司看起来很简单,鱼肉、米饭、加上醋、盐、酱油而已,但小野二郎能成为寿司之神,却是将简单的东西做出一种别样的味道。他的寿司体现出一种“职人精神”。所谓职人,在日语中是对拥有精湛技艺的手工艺者的称呼。所谓职人精神,就是不仅要将自己的工作做得完美,每一个环节都尽心尽力,而且要将自己的工作成果当成自己人格的寄托。“职人精神”代表着精益求精,坚韧不拔和守护传统。我们今天的社会需要的正是这种职人精神。无论你们以后走向哪个工作岗位,从事怎样的工作,我都希望,你们能够秉持职人精神,做好自己的工作。将工作真正作为自己的事业、注入自己的人格,而非简单的“搵食”。这对你们的职业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第三,我希望你们做一名知道“有无之用”的睿智之人。

近些年来,对于大学教育的价值有着方向性的争议,是要更多的跟社会需求靠拢,还是要坚持大学形塑心智的定位,似乎没有明确的结论。这里,让我们重温一下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关于教育的定位吧,他说:“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由此看来,大学教育不仅是为着未来生活做准备,它本身就是社会生活,就是生活的历程。我们的教育既要关注日常生活,也要在意非日常生活,更要构建可能的生活。这也是我们法大这些年来专注于“专、实、博、雅”本科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的立意所在。顺着杜威的意思来说,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当然是每个人都要去读的无字之书。

如此说来,大学教育的价值争论何尝不是生活选择的困惑。老子曾经智慧地指出二者的辩证关系,他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就是说,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我们生活选择的每一步不能简单地以有用与否、回报多寡作为依归。

史上有一个关于庄子的故事,讲的是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特别显眼。庄子忍不住问伐木者:“请问师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么一直无人砍伐?以至独独长了几千年?”伐木者似对此树不屑一顾地说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作舟船,则沉于水;用来作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作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作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作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听了此话,庄子对弟子说:“此树因不材而得以终其天年,岂不是无用之用,无为而于己有为?”弟子听了恍然大悟。庄子感叹道:“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这些年,我常常看到很多走出校门的人,或者喜欢放言高论,持才使气,最后无所成就;或者勤勉刻苦,精明强干,但最后受制于格局而遭遇事业天花板。所以希望大家能真正体察有无之用,开创自己事业的王道。你们今后人生的道路难免坎坎坷坷,当囿于困境时,倘若你能自强不息,勇于爬坡过坎,我也敬你是条汉子。

我知道,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但我对大家提的三点希望只讲一遍,免得你们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讲一遍能对大家有所启发,我就心满意足了。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同学们,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的送别诗,他的意思是说,门前若没有路可以供人们南来北往,那么大家一直待在一起,也就可以免除别离之愁苦了。杜牧的情感是真挚的,但未免有些消极。我想给它改成“门外纵有南北路,人间当免别离愁”。在这样的大时代里,你们应该走向社会,去一展所长,方能不负所学。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四年前,你们带着行李和梦想,从五湖四海而来,聚集在昌平这一方天地里。四年倏忽而过,如今,你们又将带着行李和梦想,从这里出发,奔向五湖四海,奔向未来。

前几天,英国脱欧了,真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但据说第二天就有200多万英国人后悔了。这引起我对离别的再思考。其实,学生毕业离别母校是世间最美丽的离别,对学校和老师而言,既有不舍,但更满怀期待相送;对同学们而言,既有淡淡的伤感和离别的惆怅,又有离家的兴奋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向往。

同学们,今天,你们毕业了,离校了,但你们不可能像英国脱欧那般“脱法”,你们是法大的种子,你们是法大的火种,你们是法大的春夏秋冬。

同学们,请你们记住,不管走到哪里,你们都代表着法大,你们就是法大;母校心里始终装着你们,法大与你们同在!

同学们,离别终将来临,但梦想永不消散!在未来的日子里,愿你们一切安好!不负平生!

谢谢诸位!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djz525.com/a/5715464.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我和小白作文15篇
下一篇 : 最新钢的琴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