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写作品读后感时总是感觉有些困难?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沉浸在作者笔下所描述的情节中。 好的读后感应该从新的视角来呈现对书籍的认识和体悟,这是一篇非常值得推荐的“货币银行学读后感”文章,希望您能经常光顾我们网站的最新资讯以检视企业发展方向!

货币银行学读后感 篇1

《货币银行学》读后感800字!

货币与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客观上要求政府对现金的发行以及信用的扩张加以控制,使货币的供给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避免产生经济的波动和危机。

因而,货币供应量的概念以及对货币供应量层次的划分也就应运而生。

货币供应量(或货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点上由政府和存款机构之外的经济主体所拥有的货币总量。

在货币供应量的构成方面,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应该包括那些在商品交易以及债务支付中作为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而被普遍接受的东西,他们把货币定义为流通中的现金和支票存款,这就是狭义货币M1。

而有些经济学家认为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及其他短期流动资产,是潜在的购买力,很容易变成现金,阴而主张以流动性为标准,划分更为广义的货币概念层次,从而形成了广义的货币供应量指标M2、M3、M4等。

这种观点,已为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政府所接受,各国的中央银行,都用多层次或多口径的方法来计算和定期公布货币供应量。由于各国金融工具和金融法规的差异,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指标也不尽相同。

综合各国的情况,货币供应量指标大致划分如下:

M1=流通中现金+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

M2=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

M3=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

当然,各国具体的货币层次划分会比这稍微复杂一些。例如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国的中央银行)现在公布四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其基本内容为:

M1=流通中现金+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如NOW账户,ATS账户等)

M2=M1+储蓄存款(含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小额(10万美元以下)定期存款(含零售回购协议)+零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最低初始投资在5万美元以下)+调整项

M3=M2+大额(10万美元以上)定期存款+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最低初始投资在5万美元以上)+所有存款机构发行的回购负债(隔夜的和定期的)+欧洲美元(隔夜的和定期的)+调整项

L=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储蓄债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短期政府债券等)

货币银行学读后感 篇2

银行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它起源于古代的银钱业和货币兑换业。

《银钱业》和《货币兑换商》这些早期的金融活动家通常聚集在寺庙的周围,为各国的朝拜者兑换当地的货币,或者替他们保管货币。

除了货币的兑换和保管之外,他们还为往来的客商提供异地支付的服务。

银钱业主和货币兑换商通过从事货币的兑换、保管及异地支付业务,积聚了大量的货币。由于所有存款人不会同时提取他们所托管的货币,所以银钱业主只需将所收存款的一部分留在自己手中,以备日常的提款需要,其余的则可以贷放出去,收取利息。

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来发放更多的贷款,他们开始向存款者支付利息,而不是向他们索要保管费。

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便是银钱业主的利润。当他们这样做时,古代的银钱业也就慢慢开始向商业银行转变。

现代意义上的银行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当时的意大利是欧洲各国商业贸易的中心。随着商业的发展,在威尼斯和其他几个城市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货币兑换的人。他们除了买卖外国货币外,还接受《活期和定期存款》。

早期的商业银行,由于规模小、风险大,所以经营成本比较高,贷款利率也就比较高,不能满足工商企业的发展需要。1694年,在政府的支持下,英国出现了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它规定的正式贴现率只有4.5%至6%,大大低于早期银行业的贷款利率。这意味着高利贷在金融领域的垄断地位遭到了动摇。

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都纷纷建立了规模巨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些银行由于资金雄厚,业务全面,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益,所以收取的利率较低,极大地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货币银行学读后感 篇3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后,英国、美国(以及战后主要受美国影响的日本)开始对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尤其是对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从而形成了一种职能分工型的银行体制。

在这种银行体制下,法律对各种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进行具体的分工,有的专门从事长期金融,有的专门从事短期金融,还有专门经营证券的买卖或信托业务。

其中最重要的是,银行业必须和证券业分离,商业银行不能从事股票和公司债券的承销和交易。

根据这种分工,商业银行主要从事的是短期工商业贷款业务。

与此同时,欧洲大陆的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等国则继续奉行全能型银行体制,商业银行可以不受限制地从事各种类型的存款、贷款,以及全面的证券业务。

首先是商业银行自70年代开始,大量进入长期抵押贷款市场,从而突破了以往仅限于发放短期贷款的限制;同时商业银行还开发出了许多新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以获取手续费收入。

更为重要的是,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商业银行已经通过多种途径渗透到证券、保险等各个行业,金融业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货币银行学读后感 篇4

《货币银行学》读后感500字!

有了《货币、利率,以及资产的选择》,这些基本概念后,我们就可以来研究资金的融通过程。

在市场经济中,社会对资金融通的需求是复杂的。金融体系的任务就在于满足这种需求。

本书的第2篇集中研究金融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而其中的重点又是作为金融体系核心的商业银行。

第2篇共有5章。第5章描述金融体系的一般特征。在第5章中,我们将讨论《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

《直接金融》指用款者在资本市场上直接发行股票和债券,从提供资金者手中得到资金;

《间接金融》是指用款者通过金融中介组织融入资金。典型的间接金融是银行贷款,老百姓把钱存到银行,银行再把钱贷给企业,老百姓不用管银行贷给哪个企业,企业和老百姓没有见面,资金是通过银行这一中介组织从老百姓手中流到企业那里去,所以称之为间接金融。

第5章还介绍金融中介机构的分类和一般形式,从而使读者从整体上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我们还介绍各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金融工具,其中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包括短期国债、定期存单、商业票据、回购协议等,

资本市场的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债券等。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djz525.com/a/5768461.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文艺一点的句子200句
下一篇 : 中秋节生日感恩28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