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励志的句子范文大全要怎么样才能写好报告呢?不管我们是学习,还是工作中,往往需要写报告。撰写报告可以正确认识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您要的信息我已经为您准备好了:“培训调研报告”,希望我的故事能够给您带来一些感动!

培训调研报告 篇1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我区妇女也逐步进入决策管理领域,与男性平等享有政治、经济和教育的权利提高,这是贯彻男女平生基本国策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几年来,鄞州区妇女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大力重视下,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比例不断扩大,妇女整体文化素质得到改善。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一定贡献。但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陈旧思想的束缚,我区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方面都有困难,但我们坚信随着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区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将会充满光明和希望。

1、结合政府相关以及自身组织培训工程,依托社会教育资源和妇女教育培训阵地。按照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围绕承德的农业主导产业,致力于现代农业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的培训,增强农村妇女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化经营能力,引导她们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外向型农业。通过培训使广大农村妇女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大显身手要想解放农村妇女的思想,提高农村妇女的素质,就必须不断的给她们充电,区妇联积极结合政府相关培训工程,如在20xx年7月,我们村委社区就举办了“村妇女再就业技术培训”, 20xx年3月又举办了缝纫技术等培训班,培训方式多样化,从传统书面讲授到今年的多媒体教育培训,为了满足于不同层次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的多技能培训,并开设了一系列适合农村妇女的技能培训。

2 、整合力量,分类培训,充分挖掘农村妇女培训新路各级妇联紧紧抓住培训这一核心环节,强化培训基础服务工作。以被征地妇女为重点发动各级妇联组织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展大规模的调查,基本掌握了农村妇女劳动力尤其是被征地妇女的个体素质及培训择业意向等。其次加大对培训信息政策的。发布宣传和服务力度。为把组织管理网络延伸至村,在村里设立了妇女培训联络员。把培训服务送到农村妇女家门口。挖掘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分类实施,逐步建立五种培训模式。与学校联运的技能型培训,与企业联运的定单式培训,与有关部门联动的综合型培训,与服务实体联动的实用型培训,与基地联动的实地型培训。

3、积极推荐,为农村妇女劳动力就业搭建平台就业是培训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依据。为加快农村富余女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区妇联把就业推荐与培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优势,千方百计创造、提供就业岗位。通过借助各职业院校加强女性就业技能培训,与长沙颐而康职业学校、长沙职校、湘西州职校达成协议,为其免费培训并负责安排就业,使农村女劳动力走出家门、走向市场、走向富裕。

1、政府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力度不大,影响工作展开。虽然我们对农村妇女培训都制定了政策、规划和具体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对农村妇女培训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一,宣传不到位,行动不到位,对培训经费、培训师资、培训管理、培训宣传等具体问题不予以解决,挫伤了基层部门和组织开展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积极性。

2、各职能部门资源共享整合不够,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从目前的农村教育与培训情况看,技能教育与培训相对较多,其他培训较少。从培训组织看,现有的农村教育培训资源总量不足,档次不高,难以组织开展技术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培训。从培训形式看,短期培训多,简单工种培训多,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的订单式培训相对少,技术含量高的培训相对少。从培训操作看,缺乏成熟的办法,大部分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造成具体培训实施与考核发证、日常管理办法的制定存在时间误差与脱节,影响了培训的.水平和质量。从就业服务看,全国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网络还不完善,离城乡一体化统筹培训就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整体效果。

3、农村妇女对培训就业态度不一,转移就业率低。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富裕乡镇的农民家庭生活条件普遍较好,一些富裕乡镇的农村妇女不愿通过培训就业;而一些年龄偏大及欠发达地区的妇女思想观念和能力跟不上新形势,认为培训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培训后得不到就业保证,拿了证书也没用,不愿意参加培训,从而影响了就业转移。同时,一部分农村妇女对培训就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随大流,别人学什么也跟着学什么,缺乏自己的目标,造成少数专业热门而很多专业冷门,影响了就业。另外,部分农村妇女对政府提供的就业岗位挑三捡四,高不成低不就,这也是造成农村妇女转移就业率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通过“四个一”来发展妇女技能培训基地:一是呼吁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建立一批,为广大的农村妇女参加正规技能培训提供保障。二是依托各类学校及企业建立一批,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和企业的培训资源优势,到乡镇建立技能培训点,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定向培训、岗前培训。三是动员各级妇联自建一批,各级妇联应在发展、壮大现有妇联技能培训基地的基础上,使其规范化,能够成为定点培训基地,增强为妇女培训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四是联系民间力量建立一批,要加强与女农民企业家、女能手和返乡务工妇女的联系,建立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基地、致富项目示范推广基地、创业培训实践基地等等。

农村妇女数量的庞大、分布的广泛和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满足培育新型农村妇女需求的方式和手段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开展,在实际操作中要坚持三个原则:

(一)坚持实用原则,培训内容要与妇女需求结合。要开展调研,明确妇女的培训需求,开展分类培训、分层培训,提高妇女培训的参与度。重点开展六类培训:

1、开展创业培训,引导妇女发展壮大,提升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2、开展务工技能培训,促进妇女转移就业;

3、开展种养加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妇女发展现代农业的本领;

4、开展营销知识培训,帮助妇女掌握现代营销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增强网上销售的能力;

5、开展基层妇联干部培训,让她们更好地发挥“双带”的作用。

6、开展文明教育培训,新型农村妇女不仅要有新技能,更要有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这样妇女才能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更好地发挥农村妇女的作用。

(二)坚持实际原则,培训形式要与妇女实际情况相结合。

1、要重心下移、服务妇女。培训地点应设在乡村,方便妇女参加培训,降低培训成本。

2、要把课堂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指导相结合,把抽象的理论变为具体的技术,使妇女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

3、要培育典型、示范引导,长期以来,农村妇女有很强的从众心理,更容易相信身边人、身边事,用妇女身边的典型来教育妇女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要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来向广大妇女宣传创业典型、致富典型,通过典型户的示范带动,提高妇女参与培训的自觉性、主动性。

(三)坚持实效原则,培训目的要与创业增收相结合。通过开展定单培训、定向培训、致富项目培训及农业新技术培训等,使妇女培训后能直接受益。要确立转移也是培训的理念,继续深化劳动力转移工作。一方面,进城务工的妇女通过劳务实践,经历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熏陶,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会了各种实用技术,具备了在城市创业定居的条件,同时也可带动更多的人外出务工;另一方面,一部分务工妇女还学到了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掌握了技术,积累了资金,并返乡创办经济实体,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为新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培训调研报告 篇2

欠发达地区农村青年创业培训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欠发达地区历来是党和政府尤其关注、关心和关爱的重要地区,这里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民生问题得不到保障,且由于创业机会相对较少、资金渠道单一、人力资源落后、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缺乏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和培训体系等原因,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创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和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加强欠发达地区农村青年创业培训,推动创业活动的开展将有效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力量,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一)争取经费支持,改善整体创业及其培训环境。

首先,在国家对欠发达地区关心重视、扶持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要力争更多的培训项目和经费,要高度重视创业培训工作,出台相关文件政策指导培训的开展。其次,改善整体教育环境,促进农村青年求学、爱学、耐学的新风气,加强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坚守基层培训阵地,想方设法充分发挥作用。再次,加大培训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横幅标语、农业科技直通车、建立“农家书屋”等基层宣传手段和载体,提高农民对培训活动的知晓率及接受率,从根本上树立农民求知、求新、求进的观念。

(二)健全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

首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以政府为主体的培训占大比例的前提下,组织全县创业培训工作的开展,充分整合各部门资源,统一部署,系统培训。其次,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培训目标和计划,培训内容应具有针对性、时段性、实用性,既要全面包含创业意识培养、实用技能、创业方法等内容,又要系统分有基础层次、夯实层次和提高层次。再次,在现有条件落后的实际情况下,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走出去,不仅要鼓励农村青年先到社会历练,增长见识,培养意识,还要组织农村青年走出大山,到先进的、资源丰富的地方参观学习、参加培训;引进来,包括引借优秀师资开展有效培训,通过引进项目等方式拓展培训主体,以及包括组织利用好覆盖广知识丰的远程网络教育资源。加强跟踪服务,提高培训成果转化率。

(三)将优势、特色产业作为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率。

根据欠发达农村的自然条件和实际情况,把地方优势、特色产业的'技术培训作为重点培训内容,在良好的产业环境下发展创业效果较好,培训成果转化效率较高,易形成群起之势,带动大规模创业。除了实用技术培训,还应针对优势、特色产业的产品流通、规模化管理、扩大发展等进行培训,将创业培训贯彻到实处,实施出效果。

(四)加大组建培训师资队伍,增强培训力量。

一是组建“洋专家”人才库,相关专业的外/:请记住我站域名/地专家到我县进行授课培训并作具体的产业发展指导。

二是选派“土专家”外出进修学习,更新知识、开拓视野、增强教学方法能力,学成后回到本地进行反哺培训。

(五)创优服务环境和创业保障,全面鼓励农村青年积极参加创业培训。

建立“绿色通道”,增加农村青年参与培训的名额,放宽农村青年参与培训的条件,简化参与培训的各种手续。通过激励的方式,吸引青年积极参加培训,加强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从培训补贴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社保补贴创业场地安排等政策方面,综合支持农民创业,降低创业成本,营造良好创业环境,调动创业积极性。

培训调研报告 篇3

抓好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必须从制度入手,加大投入,加强监督,完善机制,整合资源,各部门配合联动,把农民工安全培训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以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建筑、烟花爆竹、交通运输等行业为重点,开展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

1、安监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各级安监部门要把农民工安全培训纳入日常工作之中,明确农民工安全培训的目标、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培训力度,加强监督管理,把农民工安全培训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一项内容,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推动全省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具体建议:一是将农民工安全培训列入20**年的工作要点和考核指标中去;二是召开全省安全生产培训工作会专门研究部署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三是在安全生产检查中把农民工安全培训作为一项内容进行检查;四是制定《湖北省农民工安全培训管理办法》,加强和规范我省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时间、统一考核、统一证书。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进行考试、考核,合格后颁发《安全培训合格证》。对取得《安全培训合格证》的农民工,有关部门优先推荐,企业优先吸纳就业。同时,逐步探索建立从业人员培训卡制度,20**年先进行试点。

2、制订农民工安全培训规划。将农民工安全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总体规划。根据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制定相应的培训规划,将农民工作为安全培训的重点对象提出明确的目标、措施和要求。各地也要完善相应的规划内容,抓好实施。

3、加大投入,建立安全培训专项基金。目前政府实施的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相关培训农民工部门都有经费保障,给参训农民工予以补贴,每名农民工补贴 400-500元,而安监部门组织农民工培训没有政府补贴,建议将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列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拨出专项基金以保障。具体建议省政府每年从中央财政下拨的就业补助资金中拨出农民工安全培训资金,按每人30元给予补贴。明确省、市、县(市、区)财政配套资金支持。省财政资金主要用于补贴农民工安全培训教材、考核、证书等相关费用;市、县(市、区)配套资金用于补贴培训机构发生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负有培训本单位所用农民工的责任,应在职工培训经费中单独列支。符合条件的安全培训机构,可申请使用政府扶持农民工安全培训专项经费,但须相应降低农民工学员的培训收费标准,杜绝借培训之名对农民工乱收费,损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4、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协调配合。安全培训作为农民工培训的一部分,应将农民工安全培训纳入全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计划、以及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之中,统筹安排,合理利用资源。要结合实际,制订统一的跨部门农民工培训(含农民工安全培训)计划,协同组织实施,分工组织生源,协调安排培训班次,努力使培训对象各有侧重,培训资源相互补充,使培训达到既学到实用的技能,又学习到安全防护知识的目的。安全监管部门要积极与农业、劳动部门协调,争取在其农民工培训中增加安全生产相关知识。

5、加强农民工安全培训体系建设。一是大力发展安全培训机构,按照安全培训工作“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级培训、分类指导、教考分离”的总体要求,明确省、市、县(市、区)安监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培训机构在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中的职责,建立健全农民工安全培训的四级机构。安监部门自身要发展一批,政府支持发展一批,培训机构除进行农民工安全培训外,还可为小企业、非公企业服务,以解决这些企业三级教育不到位的问题。二是编写培训教材。为做好农民工安全培训教学工作,提高农民工安全培训的效率与质量,省安监局拟组织专家编写农民工安全培训普及教材,争取在20**年底出版发行。三是考核发证。农民工经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发给安全培训合格证。

目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要贯彻实践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必须提高广大农民工的素质和安全技能,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安监部门将以全面提高农民工安全素质,预防和减少各类伤亡事故,保护农民工生命权益为目的,认真落实培训责任,规范培训管理,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加大农民工特别是高危行业农民工的安全培训力度,为促进我省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提供可靠保障,为湖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培训调研报告 篇4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不断开拓妇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激励广大妇联干部提升素质,奋力工作,为完成x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做出贡献,我们深入到各市州和部分县(市区),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近五年来全省乡镇以上妇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成就、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全面调研。调研得出结论:全省妇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成果累累,但培养新时期适应快速发展时代的高素质干部仍然是任重道远。具体情况如下:

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战略任务,是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前提。近年来,全省各级妇联组织按照全国妇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坚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就。目前,全省乡镇以上妇联干部1377人,其中省妇联机关49人;市州妇联148人;县(市、区)妇联301人;乡镇街妇联897人。同时有村妇代会主任9338人、社区妇女干部1851人。近五年来,全省共举办乡镇(街)以上系统干部培训班6588期,其中省妇联举办8期;市州妇联举办289期;县区妇联举办1189期;乡镇(街)妇联举办5102期。培训村(社区)以上妇女干部99258人次,其中培训厅级干部30人次;县处级妇联干部1915人;乡镇街妇联干部9096人次;村级妇代会主任70262人次;社区妇联主任17955人次。培训班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妇联业务知识学习、更新知识培训等内容,加强了对各级妇联干部的素质提升。

重视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近年来,各级妇联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和全国妇联大规模培训干部精神,把加强对干部培训工作的领导作为开展妇女工作的关键,使教育培训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干部培训制度,每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分类实施干部调训。 省妇联按照中央《x0——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和全国妇联有关干部教育培训的意见要求,结合全省妇联系统干部实际,采取分级管理,分级培训的的方式,加强对不同层次妇联干部的培训和指导,制定了《省妇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对如何做好本机关干部培训工作和基层妇女干部的培训工作提出具体意见措施。要求各级妇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计划,有实施,有总结;把教育培训工作列入考核内容,把干部参加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省委党校培训学习情况装入档案;做好调研,省妇联每五年对全省妇联系统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一次调研,并对培训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x市妇联始终把教育培训工作当作加强妇女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妇女干部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针对全市妇女工作基本情况建立健全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坚持每周一理论学习制度,每周五确定一个学习主题,围绕主题进行发言讨论,由妇联主席进行点评;围绕当前妇女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每人一个课题,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激发全体机关干部的学习自学性,重点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和调研能力;领导带头学,干部自觉学,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学习氛围。通过这些约束,x市妇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是建立干部继续教育制度。支持并鼓励干部继续教育,引导干部自觉地在岗学习,让干部通过培训实现其知识结构与工作岗位的最佳匹配,确保干部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省妇联于x年开始与省委党校联合举办女干部研究生班,鼓励科级以上妇联领导干部继续参加学历教育,有111名女干部,其中9名妇联干部参加了研究生学历教育。x3,省妇联与省委党校联合招生100人,有十余名妇联干部参加了学习。

三是建立干部教育考核制度,把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省妇联每年对市州妇联工作进行考核,而教育培训工作列入重点考核内容。

四是建立妇联干部选学制度。各级妇联按照所属区域,每年选择1—2个内容,参加本地党校或是行政学院举办的专题培训班。近五年来,仅省妇联干部参加选学达120人次。

层层举办培训班,达到大规模培训效果。近五年来,各级妇联在干部教育培训中,以提升综合素质,更新观念,开拓眼界,提高理论水平,提高业务能力为切入点,开展卓有成效的大规模培训工作。

省妇联每年举办一次县(市、区)以上妇联主席培训班,要求市州妇联定期培训县(市、区)以下妇联干部。各市州妇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开展大规模培训工作。白山市妇联在开展培训过程中,实现“三个确保”,即采取分级培训,确保县、乡、村三级妇女干部培训率达到100%;开展全市妇联系统大培训,确保市本级每年组织培训妇委会主任、乡镇妇联主席100人;实施分类培训,确保每年定期培训巾帼示范村妇代会主任100人。伊通县妇联每年把县、乡、村三级妇女干部培训纳入重要工作计划之中,坚持做到每年举办一期乡镇妇联干部、村妇代会主任、县直妇委会主任岗位培训班,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妇女工作业务、经济发展和适应时代发展的先进科技文化知识,使教育培训工作坚持并深入到基层妇代会干部中。

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通过调研得知,目前全省妇联系统教育培训工作已经打破以往培训模式,呈现出多样性。各级妇联既注重培训内容的多样性,又能做到培训形式的灵活性,学以致用,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培训内容不断创新,从理论知识、领导科学、法律知识、妇女工作业务知识、科技知识到经济学、心理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等等,重点是提升妇联干部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和服务妇女群众能力;培训形式丰富多彩,采取培训与考察相结合,着实开阔干部眼界,从灌输式授课到启发式、互动式、灵活性授课等,使大家在学习中融会贯通,充分运用于实际工作;研讨与交流相结合,使干部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实拓展了工作思路。

整合资源,确保培训工作实现经常化。各级妇联在培训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培训工作。一是与组织部门配合,使培训工作得到提升。x年,省妇联与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省委党校(行政学院)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妇联干部及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把全省妇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主体班次招生和培训计划,培训对象为市(州)妇联主席、副主席;县(市区)妇联主席;省妇联执委、高校妇委会主任。这种培训方式,使县以上妇联领导干部每年得到一次培训机会。x市、延边州等妇联在自办培训班的同时,与组织部门联合办班,并把女干部培训工作列入组织部门培训规划,为培养培养选拔女干部,提高女干部参政比例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与农科部门配合,使农业科技知识在妇联干部中得到普及。各县(市、区)妇联协调农科部门举办专题培训班,组织村以上妇女干部参加培训。

开展特色培训,提升妇联干部服务水平。各级妇联适应本地区妇女群众需求,培训妇联干部服务水平。如辽源市妇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特色培训,她们依托基层“妇女之家”开展系列大讲堂活动,相继开展了“家庭教育大讲堂”、“妇女素质教育大讲堂”、“家庭节能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立足于现代女性全面发展的新需求,开展家庭教育、心理学、形象礼仪等各种课程讲座。依托妇女之家的场地、资源,组织妇女干部和妇女群众同时参加培训,以来,“家庭教育大讲堂”已举办12期,各社区妇女之家共举办“家庭节能减排金点子”培训班50期,“我与中国梦”x大学习宣传活动10场,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年来,全省妇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成效显著,经验丰富,但随着改革时代快速度发展进程,妇联干部综合素质仍然适应不了快速发展的经济政治形势,培训工作仍然需要改进和提高。

一是培训经费不足,限制了培训工作的展开。培训经费问题是全省各级妇联组织面临的最大问题,基层妇联工作经费不足,一方面造成培训时间缩短,只能按照现有的资金设计培训天数,这样预想的培训内容不能得到培训;另一方面师资水平得不到满足,特别是县级妇联举办培训班,没有资金无法请名师授课。

二是工学矛盾突出,使部分妇联干部,特别是妇联领导干部往往因为工作得不到学习机会。近年来基层党委政府对干部岗位调整频繁,部分妇联干部流动性较强,经过培训有经验的妇联干部调走,新任领导干部经验不足但又忙于事务,于是学习与工作矛盾往往得不到解决。

三是培训内容仍然需要时时更新。一是综合性培训多,分类培训少,办班内容笼统;二是普及培训多,专业培训少;三是授课知识多,现身说教少,从理论到理论,有空对空的感觉。

四是干部教育培训缺乏动力,没有形成系统的督促检查和奖惩制度,与提拔任用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干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是推进妇联干部教育的关键环节,但这一环节在实际中缺乏有力的制度和措施保证,未能完全把干部参加培训学习成果作为考核任用的重要依据。

开展系统干部培训,既是加强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尽快提升妇联干部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近年来,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担当重任,迫切要求对新任职妇联领导干部的培训。如何做好培训工作,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按需培训,学用一致,注重实效”原则,突出抓好以理想信念为重点的党性教育、以党和国家根本政治教育、以群众路线和公仆意识为重点的党风廉政教育,围绕岗位责任、岗位知识和岗位规范抓好能力培训。

1.注重经费投入,加大师资力量。师资队伍建设整体状况与培训工作的发展要求不完全相适应,目前进入妇联队伍的门槛越来越高,妇联干部文化水平与知识层次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高层次的师资队伍。

一是更新培训内容,优化教学安排。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在妇联干部培训中突出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新知识、新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使妇女干部的知识结构适应时代的需要。二是因材施教,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根据妇联干部岗位需求、知识结构等情况,认真搞好培训内容设计,有针对性地分类、分层次开展培训,使妇女干部切实能够“缺什么、学什么”,使培训紧贴实际,充分激发干部学习的热情。三是以人为本,突出女性培训的特点。强化性别意识、女性领导艺术、优良心理素质的培养等内容的培训,切实提高妇联干部处理复杂问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四是拓宽培训空间,增加培训渠道。以党校、行政院校为主阵地,同时注重依托其他教育机构开展培训,开设一些专业性强的培训班,以改善妇联干部的专业知识结构。五是下派上挂,深入实践。通过多岗位、多方面锻炼干部,提高女干部综合素质。

3、健全机制,加大训用结合工作的力度。

一是建立妇联干部学习档案,及时掌握妇联干部的教育培训情况,为妇联干部的使用和有计划开展教育培训提供服务。二是要加强对干部学绩考核结果和学习档案的应用,把干部在培训中的表现情况通报给干部管理部门备案,真正把学习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考察和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加强对参训妇联干部的跟踪培养和考察。探索培训后的“追踪问效”制度,把妇联干部培训教育与提拔使用结合起来,做到学用结合,择优而用。坚持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妇联干部到国内高层次院校学习深造。使之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增强她们驾驭全局的本领,培养高层次的女领导干部队伍。

要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培训的合力。一是加强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要不断完善开展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和电化教育的设施条件,加大课程开发力度,为广大基层干部及时提供新颖、生动、前沿、实用的学习课程。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有计划地引进高学历、高水平人的女性人才,充实培训师资队伍。

培训调研报告 篇5

前言

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从此“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致使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屡创新高。自从20xx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30 万,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就业难”的表面现象,到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已达到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xx年再增加28万人,加上20xx年还未就业的毕业生,待就业人数突破800万,再创历史新高。教育部表示,20xx年毕业生总量进一步增大,同时,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仍需进一步转变。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虽然让更多的人走进了高校,接受了高等教育,但同时也带来了上面所提到的日益庞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因为大学生和企业缺少有效沟通途径,企业用人标准和对人才的选择标准等信息没有在有效时间传递给大学生,高校对大学生培养缺少市场导向、就业缺乏足够信息,都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但是这些大学生明显缺乏创业指导,不重视市场风险意识,创业具有很大盲目性。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在高校毕业生面临如此大的就业压力下,作为政府有关方面的主导部门,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破除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增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健全就业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推进强化政府积极扩大就业的公共职能。

1.情况说明

长久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当大学毕业生从校园走向就业市场时,实践能力差的弊端就显露无疑,而实践能力正是企业招聘时最看重的能力之一,于是在我国长期被视为天之骄子、从来不曾被就业困扰的大学生,出现了失业问题,而且失业的范围和规模逐步攀升。大学生就业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并不能简单地用单一原因来解释和分析。

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方面,虽然政策上大力鼓励创业行为,但是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一是缺乏社会经验,看事情容易片面,无法统筹大局;二是缺少必要创业指导,创业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再加上政策落实不到位,很大程度上也消减了创业大学毕业生的积极性。

2.分析结果

2.1 政策方面的原因

2.1.1劳动、人事制度、户籍、档案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尽管我国己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用人的限制。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派遣、户口、编制、档案管理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丧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职兴叹,企业也就招不到人。

2.1.2就业创业程序复杂、渠道不畅,阻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降低了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整个社会缺乏顺利就业创业的软环境,影响毕业生就业创业市场中供需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仍存在。很多地方对于录用大学生有户口、用人指标的限制,有的还有干部身份的要求;民营、外资企业不能根据需要招聘大学生,企业的用人自主权没有到位;有些高校毕业生还面临出地出系统等要交费的障碍,缺少统一平台的互联网信息发布渠道,信息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和到基层就业的鼓励政策落实不到位,也影响了大学生创业和到基层就业的积极性。

2.2高校方面的原因

2.2.1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学生综合素质不过硬。从总量上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并不算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具体到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就突出起来。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一哄而上,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在专业学习中,学校过分注重理论,而没有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机会,造成理论脱离实际情况严重,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另外,许多高校扩招后学校的各项软、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需要,其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短缺,教师队伍的素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2.2.2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力度不够。

一些高校只是口头上重视就业创业指导,但是许多毕业生根本就不懂如何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是盲目找的创业,没有经验没有指导这样自然容易失败。高校缺乏就业创业指导对学生在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等方面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2.3企业方面的原因

企业在招人或寻求合作伙伴时,盲目提高标准,资源浪费严重。用人方面,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吸纳、储备人才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有些单位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按需求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人才资源消费现象愈演愈烈,极大的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企业过分看重工作经验,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聘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常上岗,因此,他们更青睐那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用人单位的这种短期行为,大大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在寻求合作方面,不看产品质量,一味看轻小企业和新创企业,宁愿多花数倍的钱,也要选择名气大的合作伙伴,这也大大减少了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2.4 毕业生自身原因

2.4.1不切实际的就业创业期望值。

在企业就业的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观原因,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始终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所、大企业不去,希望能去的单位名声好、工作条件好、待遇好、甚至有出国机会等等。举个例子:《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28所大学、3万多名大学生作过“您最想到下列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在列出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发展的大学生最多,获选率为32.3%,紧随其后的是北京(27.7%),两个城市的获选率之和达到了60%,成为大学生心目中发展事业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这样的特区城市也较受欢迎,获选率为12.1%:但是一些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内陆开放程度较小的城市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大学生愿意到重庆和武汉去上作。而目前实际最需要毕业生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单位。毕业生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单位毕业生又不予选择,于是出现了“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现象。

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容易过于盲目,一开始就定位不准确,期望值太高,空有激情,但想法过于简单,一遇到挫折或者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就容易灰心丧气,不能结合自身情况设定个实际的目标,很多大学生都倒在了创业刚开始阶段,真正能结合自己的才学脚踏实地能坚持下去创业的比例很小。

2.4.2自身综合素质达不到就业创业的要求。

就业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毕业生就业难度。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毕业生诚实守信,勤奋敬业,而且还要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培训调研报告 篇6

为了进一步提高20xx年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开展了小学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工作,根据学校安排,我组(xxx、xx、xxx、xxx)到xx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调研。所到学校无论硬件建设、师资配备都是所在校区最好的学校。调研期间听课8节,组织召开座谈会4场,发放调研问卷80份。 现将我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听课情况

8节课,语文、数学各四节,授课教师年龄在30—40岁,其中仅一位是男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四位。使用了分组教学模式的两位。 8位教师都能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通过问题展开教学,课堂气氛活跃。但存在问题也不少,使用演示文稿的老师,制作上仅停留在图片、文字的使用上,音乐和视频的插入都没有。使用多媒体,就忘了板书。大多忽视教学生成,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很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体验中学习新知识。个别教师使用了分组,但是利用程度不高,流于了形式。

二、对调研问卷的数据分析

综合问卷分析

1、100%教师参加过不同形式的培训。

2、90%的教师最需要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3、92%的教师认为目前最欠缺的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学能力。

4、100%的教师赞同对小学生开展学校心理辅导。

教育技术问卷分析

1、不会操作电脑的教师为0。能简单操作的为30%,掌握的60%,精通的为10%。

2、90%的教师掌握网络上信息及资源的搜索。

3、95%的教师能够使用电子邮件。

4、100%教师能简单使用word。90%的教师能简单操作excel。

5、95%的教师不会对音频处理,85%的教师不会图片处理。

6、90%教师能简单操作多媒体设备。

音乐问卷分析

1、95%的教师没有接受过演唱训练或学习过歌唱的方法,还是自我感觉来唱。

2、90%能简单使用键盘,但仅限于右手但旋律。

3、70%的教师获得新知识的途径是通过网络。

4、90%的教师不具备音乐软件的使用。

5、95%的教师没有指导过课外小组的活动。

三、座谈会的情况综述

通过座谈,我们发现:

音、体、美教师严重不足,兼职教师因专业知识或升学压力多数不上,换成了自己的主课。

新配发的教学设备,因不会使用多闲置。

老师们参加培训的困难主要是工学矛盾。学校的教师教学负担仍很重,特别是远离县城的边远小学,师资短缺。并且现在的培训有时扎堆,再加上主题调研,让老师基本无暇以对。农村教师大多在不能住校,放学后或双休日有一定的家务琐事,因此很难或不愿再抽出时间投入培训。

老师们对新一轮培训的期待主要有:

一是希望培训的内容紧密联系当前的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要易于内化为实践,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既立足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是大多教师非常希望到名校观摩学习,得到名师的指导和培训。

三是希望能够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分层培训,因材施教,不能大一统,一概而论。

四是希望能够送教下乡,让老师在家门口参加培训。

培训调研报告 篇7

1、政府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力度不大,影响工作展开。虽然我们对农村妇女培训都制定了政策、规划和具体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对农村妇女培训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一,宣传不到位,行动不到位,对培训经费、培训师资、培训管理、培训宣传等具体问题不予以解决,挫伤了基层部门和组织开展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积极性。

2、各职能部门资源共享整合不够,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从目前的农村教育与培训情况看,技能教育与培训相对较多,其他培训较少。从培训组织看,现有的农村教育培训资源总量不足,档次不高,难以组织开展技术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培训。从培训形式看,短期培训多,简单工种培训多,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的订单式培训相对少,技术含量高的培训相对少。从培训操作看,缺乏成熟的办法,大部分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造成具体培训实施与考核发证、日常管理办法的制定存在时间误差与脱节,影响了培训的水平和质量。从就业服务看,全国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网络还不完善,离城乡一体化统筹培训就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整体效果。

3、农村妇女对培训就业态度不一,转移就业率低。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富裕乡镇的农民家庭生活条件普遍较好,一些富裕乡镇的农村妇女不愿通过培训就业;而一些年龄偏大及欠发达地区的妇女思想观念和能力跟不上新形势,认为培训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培训后得不到就业保证,拿了证书也没用,不愿意参加培训,从而影响了就业转移。同时,一部分农村妇女对培训就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随大流,别人学什么也跟着学什么,缺乏自己的目标,造成少数专业热门而很多专业冷门,影响了就业。另外,部分农村妇女对政府提供的就业岗位挑三捡四,高不成低不就,这也是造成农村妇女转移就业率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培训调研报告 篇8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地方农民工安全培训仍处于起步阶段,依然是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重视不够,认识不足。一是有些地方政府对农民工安全培训重视不够,存在重转移培训、轻安全培训;重技能培训,轻安全培训的问题。二是安监部门不够重视,存在不主动、不积极的问题,认为一无专门机构人员,二无经费,不好开展农民工安全培训,即使做了工作也是替别人做事。三是相关部门不够重视,虽然相关部门在农民工培训中安排了一部分安全培训的内容,但不是在所有的培训中都安排了,即使有安全方面的内容也是点缀一下。四是部分企业不能摆正安全培训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存在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安全培训的问题,以及以技能培训代替安全培训的问题。个别企业领导对安全培训责任的理解也存在偏差,认为农民工安全培训是政府的事、社会的事、农民工自己的事,而对企业应承担的安全培训主体责任不清楚。再加上农民工合同时间短、流动性大,企业不愿花费成本进行培训,因而安全培训投入不足。五是农民工自身接受安全培训的意识不强。大部分农民工安全意识差,维权意识薄弱,也不愿参加培训,因此出现了农民工未经培训就上岗作业,文盲、半文盲下井作业等现象,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尤为突出。

2、投入不足,培训不到位。农民工安全培训国家没有扶持政策,财政没有专项经费,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自身经费紧张,没有专门培训经费,就难以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如果收费,既与国家扶持农民工政策相悖,又增加了农民工的负担。安全培训机构培训属市场行为,没有无偿培训的义务。企业存在认识上的差距,安全培训的投入也不足。这样就造成了农民工安全培训的覆盖面不广。如黄冈市到今年上半年止,农民工安全培训面仅为农民工的35.46%。

3、针对性不强、质量不高。农民工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生产第一线,仅武穴这一县级市,非煤矿山从业人员就达6000多人。这些岗位是最需要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知识、应急救援知识、安全行为规范和安全操作技能的。但针对这个群体的安全培训,无论是企业还是培训机构,普遍存在着重技能培训轻安全培训,为了应付检查走过场,为了完成培训任务一带而过,培训课时不够,教学内容不足,授课方式呆板,千篇一律,效果不佳。另外,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对象分散、流动性强、文化素质层次不齐等特点,难以做到集中办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安全培训质量。

4、监管力度不够。一是有些地方政府对安全培训监管不力,没有把农民工的安全培训作为一项日常监管工作,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个体户中的农民工进行安全培训缺乏监管。二是对培训机构的约束不够,培训考核欠规范,对培训质量缺乏严格的考核评估。三是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情况的监督检查也明显缺乏力度,造成特种作业人员仍有不培训就上岗、混证上岗、人证不符合的现象,特别是在施工进入高峰期,工地急需各工种人员时,显得尤为突出,这是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

培训调研报告 篇9

根据省、市阳光工程培训今年申报调研工作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始终把阳光培训工作列入整个农业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局分管领导带队,组成了以局科教站牵头,由相关站室以及畜牧水产、农机等单位为成员,深入全县乡镇,充分听取乡镇基层农技综合站意见,各方互动,充分酝酿,征求各方建议,最后根据我县具体情况,农业产业特点,从业劳动者培训意愿,当前我县农业技术力量实际需求等综合因素,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县是历年全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县,省29个粮食生产大县之一,全国蔬菜劳务大县,中国麻鸡之乡,农业机械化大县。全县现有耕地面积4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63万亩。全县人口36万,农业人口占八成,农村劳动力近13万。在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达6%,初中文化占80%。通过几年阳光培训的实施,我县农村劳动力文化、科技、市场等综合素质得到普遍提高。现有的文化层次和学历结构为我县继续大力实施阳光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阳光培训工作,通过多年的实施、实践与摸索,我县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具备承办相应的阳光培训能力。在硬件建设上,有相应的设备,特别是随着基层体系建设加强,上级对基层的农科教设备进一步充实完备,装备更加优越。各类农业产业实习基地,我县有近20个。在软件建设上,有一批优秀的农业科教老师队伍,经过几年来的锤炼,师资整体素质相对较高,教学经验愈加丰富。总体看,学的会学,教的能教,整个培训体系上下都对办好今年阳光培训充满信心。从全面来看,承办20xx年阳光培训事业的条件是成熟的。

二、基本思路

地方自主性招生计划,我们紧紧围绕实现粮食“十连增”,农民收入“十连丰”目标,决不放松粮油生产,积极充分发挥各地方区域农业产业特色优势。在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我局站在全县面上的角度抓重点,例如着重病虫专业防治员,因为这是粮食生产关键环节,是农业科技牛鼻子,这项关键技术动态性、科学性、辩证性较强。我们在这方面还是重点培训村组干部,部分科技示范户和种田大户,充分发挥这一群体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我们倡导村组干部要带头学科技,我们农业部门对村组干部灌输一个理念,就是不带头学农业科技的干部不是一个合格的干部。

另外在基层村专项技术培训方面,我局站在全县点上的角度,也是原则上咬定粮油生产,例如郭圩粮仓,又是超级稻基地;航埠镇我县油菜基地;许坊乡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相山镇山区无公害优质米基地等。在稳定粮油专项培训的基础上,我们也因地制宜,充分进行地方区域特色的专项培训,例如城关乡镇的巴山、郭圩和石庄的蔬菜瓜果产业培训;河上镇红壤旱地花生产业培训;白路和礼陂的优质水果产业培训;桃源乡畲族民族村阳光帮扶特色培训等等。

在实施阳光培训过程中,我局把培训与完善基层乡站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阳光培训作为基层农技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成为农技干部与农民朋友深入交流沟通的渠道,基层农技工作一个重要抓手。促进基层农技站人员形成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三、申报专业与实际需求

申报专业共9个,申报培训学员数共2500名,其中农业职业培训1000名,与去年持平。专项培训1500名。申报数符合客观实际,整体上有利农业事业均衡发展。申报指标中,专业技术培训我们分配给每个乡站均100名。总结去年的经验,这有利于调动全县基层站的全部积极性,能最大限度发挥基层人员的正能量。充分发挥各乡镇区域专项培训特色,在抓好粮油生产的同时,有利于一乡一业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个性农业。作为县局也有利于产业效益综合分析、对比、示范。

申报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方面,除了病虫防治员400名外。

㈠、种子代销员和农药经销员各80名。种子是一年水稻收成的关键,我县现有种子代销员和农药经销员近400名户,增强他们合法、守法经营意识非常重要。

㈡、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人员80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农村经营体制管理。作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体制建设中,以麻鸡特色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现阶段都有一定的位置。继续巩固和完善现有成果,提高合作社骨干人员管理水平显得非常及时。

㈢、蔬菜园艺工80名。是全国性蔬菜劳务输出地,是我县农民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我县近几年来,以群惠和马安蔬菜基地为龙头的蔬菜业,在各方努力下,蔬菜产业得到突飞猛进发展,位列全市前茅。

㈣、沼气工80名。沼气能源工作,经过几十年发展,也和兄弟县一样得到进步,随着新农村建设,秀美乡村事业发展,要改造好农村环境,沼气能源建设首当其充。

延伸阅读

培训调研报告模板9篇


经过精心制作“培训调研报告模板”应该能够达到您的要求了。按理说,经历过总有感悟和收获,为了更好的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报告的主体部分,主要是用来陈述、说明报告事项。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

培训调研报告模板 篇1

abcdefg公司

2013年度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对2012年度的培训工作进行评估是制定2013年度培训计划的一项前提工作,只有对现有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估,才能发现现有工作中存在问题,才能为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改善提供了可能性和方向。2012年12月,hh部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了2012年年度培训需求调查。对公司的培训现状和培训需求进行了调查,现将相关调查结果分析整理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 培训需求调查概况 1.1 调查问卷及调查对象

为了有效的提高调查的针对性及可信度,特设臵了《培训需求调查表》和随机访谈两种方式,欲多方位、多渠道的获取各岗位的培训需求和信息,经过数据整理分析,基本能反应客观事实和大部分同事对培训工作的评价和期望。1.2 调查问卷结构与内容

调查问卷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培训现状调查,设臵三个封闭式问题,主题围绕“对公司及部门的培训整体印象”、“目前培训能起到的作用”以及“目前影响培训开展的因素”进行调研分析,在于了解调查对象的培训意愿及对2012年度培训工作的评价;第二部分为培训需求调查,第二部分为培训需求调查,设臵三个开放式问题和四个封闭式问题,分别围绕“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时长”、“培训讲师”、“希望新增课程”。第三部分为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1.3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全员覆盖率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抽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86份,收回问卷86份。第二部分 培训需求调查统计结果及分析 2.1您对公司及部门的培训整体印象如何?(转载于:培训需求调研报告格式)您对公司级培训的整体印象如何?

关于部门级培训整体印象的评价结果则分两种情况,职能部门普遍评价不如对公司级培训的评价好,多数员工觉自己部门的培训一般或者是有待改进,而业务部门的评价与对公司级培训的评价一样,持肯定态度的员工占多数。由此可以推测,在部门级培训工作方面,职能部门做得不如业务部门好。2013年的培训工作将重点监控职能业务部门的实施情况; 2.2 您认为目前的培训能起到哪些作用?

您认为目前的培训能起到哪些作用?

关于目前培训所起到的作用,过半数以上的员工偏向于提高技能和增加知识两个方面,说明多数的同事最先关注的还是本职工作范围内的专业技能的提升,这与培训的本质内涵是一致的,培训的基础就是为了更好、更高标准的完成本职工作,这也显示2013年培训的重点工作仍是加大在职岗位技能培训力度,同时多数部门领导觉得培训对于端正下属的工作态度发挥了作用,这说明极少数人认为培训能够对升职加薪起到作用。,2.3 目前影响培训开展的因素是什么?

目前影响培训开展的因素是什么?

在谈到目前影响培训开展得因素时,有高达百分之66.28%的员工表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培训。除此以外得票位居第二的选项为,培训来师讲的都是理论,在实际工作中我用不上。但是后续hh部在做培训计划将更多考虑大家的工作时间特点及时间可分配情况,尽可能减少因与工作时间经常冲突而不能参训的情况,同时说明了人力资源步对于培训工作还有进一步细化的空间和必要性,这将是我们2013年度培训工作的重点目标之一。2.4 您最喜欢哪些培训方式?

您最喜欢哪些培训方式?

关于培训方式,最受员工欢迎的当属:案例分析、现场演练、课堂讲授、外出学习这四种方式,这四种培训方式分别以50%、41.86%、33.72%、32.56%的得票率位居前四,2013年的培训方式,hh部会尽可能的安排员工喜欢的授课方式。2.5 您希望培训时间安排在何时?

您希望培训时间安排在何时?

关于培训时间,被调查员工的选择方向相对较一致,多数人偏向于周一至周五下午安排培训,这一选择与我们培训的现实情况也较符合,本年度多数培训都是在周一至周五下午进行。这也说明,这样的时间安排是能为大家所接受的。值得后续做培训计划时参考。2.6 您希望每次培训时长为?

您希望每次培训时长为?

被调查员工们对于课程时间长短的要求两极分化明显,几乎是同样比例的人选择了“60分钟”和“只要有用,我会尽量挤出时间参加”这两个选项,由此推之,培训课程时间不宜过长,决定时间长短的最重要因素为课程的实用性。2.7 您对培训讲师有何要求和期望?篇二: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培训需求调研报告和培训内容

针对性安排方案

申报单位: 申报子项目:幼儿园骨干教师短期集中项目

一、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二、培训内容针对性安排方案

注:1.“调研对象”栏目,若调研多个单位的教师(校长),每个单位至少填一个调研对象。

2.每个子项目都要提交本报告和方案。本报告和方案纳入项目评审的重要指标。篇三:员工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员工培训需求调查报告

人力资源部

2012年6月

调研背景 2012年5月底,人力资源部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了下半年培训需求调查。该培训调查主要是对公司的培训现状和培训需求进行了调查。为了有效提高培训调查的针对性及可信度,本次培训需求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需求调研是为了更好的开展下半年培训工作,对现有培训工作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与评估,对管理现状、员工队伍的素质要求等有了清楚的了解后,才能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为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改善培训提供方向。现将调研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问卷调查

(一)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次发放调查问卷32份,共回收有效样本27份,回收率为73%。

(二)调查问卷的结构与运用

调查问卷共分为11题,从各方面了解全体员工对公司培训工作的看法、培训实际需求、建议和期望等。培训调查结果将对2012年下半年培训工作的实施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通过大家的意见反馈和积极参与,将促进公司培训体系的改进与提高,将有助于公司各项培训的顺利实施,为公司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三)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及分析 1.现阶段,你的技能和知识是否满足本岗位的需求 2 从以上图所示,有70%的员工认为现阶段自身的技能和知识未满足本岗位的需求,需进一步开展部门岗位专业技能培训及管理技能培训。2.请选择以下您最喜欢的培训方式

如上图所示,培训方式上大家更乐于接受“外聘讲师主题培训”的培训方式,占到29%;“外派参观访问”与“案例分析内部讨论”的选择意向也分别占到22%和20%,说明大家在培训方式上比较倾向于外请讲进行授课的方式,目前公司的培训方式主要以观看视频讲座 3 的方式开展培训工作,结合前面的培训方式的调查分析,可以更加清楚的得出,在后续的培训工作中采用多种方式的培训是提高培训效果的重要方面。3.培训组织与安排

如上图所示,62%的意向选择了每季度“3次”,说明大家对于培训频率的倾向一致;其次分别为15%的意向为“一月一次”和“一月二次”,结合后续了解,多数员工希望多次接受培训,但因为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的顾虑选择了该两项。根据统计结果,培训频率最好是每月1次为佳。

4.您认为每次培训时间为多长比较合适 4 如上图所示,46%的意向选择了“2小时”,其次为“3小时”,反映出大家不希望一次培训时间过长,即在半天内根据课程内容安排课时。5.针对您目前的工作,您希望今后举办或参加那些培训项目

对于希望今后举办或参加哪些培训项目的设置上,各项意愿选择比较均衡,说明大家希望通过学习多方面知识及各项管理水平,其中“高绩效团队建设”、“管理心理学”、“公文写作技巧”内容的所占比 5篇四: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一、概述

为切实做好2014年幼儿教师培训工作,搞好幼儿教师培训管理,增强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促进我区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规范性。我们深入基层幼儿园组织召开了24多次领导和教师座谈会。

本调研于2014年6月4日至6日进行,调研范围覆盖22多所幼儿园,调研对象来自不同幼儿园、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岗位、不同性别,共有280位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调研。调研主题包括了解和掌握当前幼儿教师对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的需求和意见,如何进一步改进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等三大方面内容。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具体采用方法有:访谈、观察、参与式调查。

(一)访谈:园长主要领导的访谈。

(二)观察:看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活动。

(三)参与式调查:用参与式活动的方式了解幼儿教师的需求,为参加者提供了均等宽松的发言机会。

三、幼儿教师反映的主要问题

(一)在培训内容方面

1、“提高教学技能、技巧的培训” 多数幼儿教师十分重视基本的教学技能的提升。他们希望借鉴优秀幼儿教师成功的经验提高自己教学执行能力;同时也想通过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来指导实践,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迁移到工作

中去,是幼儿教师感到很困惑的。

2、“学历提高培训”

主要对象来自幼儿教师群体。

3、“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培训”

目前中心城区和中心小心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利用有较高层次的信息技术水平来辅助教学。

4、“术科培训”

目前我们的培训主要集中在主课方面,对术科及幼儿教师培训重视不够,培训力度也不大,他们呼吁增加学习的机会。

5、“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社会、学校对幼儿教师要求越来高,幼儿教师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幼儿教师渴望能运用良好有效的调节方式,缓解、放松心理压力。

(二)在培训形式方面

目前培训形式较单一,主要体现在幼儿教师一言堂现象严重。座谈发现,教学研讨、专家互动、小组活动等是教师一般关注的形式。可见,开放性、参与式、主体性的培训方式更受欢迎。

(三)在师资聘请方面

幼儿教师普遍喜欢来自一线的专家和名师,说明幼儿教师们希望借鉴他们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执行能力。

四、分析与思考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当前教师关注的焦点。

通过座谈,我们发现幼儿教师在普遍关注“提升身素质、提高教

学技能”的大前提下,幼儿教师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反映出,幼儿教师对自身发展问题上是有针对性进行了反思。

(二)教师对培训的期望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从幼儿教师培训的内容来看,教师在这方面的需求是集中与分散的并存。如:“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的培训”,目前教师普遍能熟练的将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到教学中,如ppt的使用非常广泛,但在实际工作中,更多的教师不满足简单的操作技术,通过系统、规范、实用的培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在日益紧张,社会压力增大的环境中,幼儿教师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理问题。同样,孩子心理健康也引起社会的重视。在这个环境下,幼儿教师需要掌握基本层面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心理分析技术的学习。

五、建议与对策

(一)创新培训模式,实现个性化引领是幼儿教师对培训的期望。

“会议式”培训一直是我们采用的主要培训方式,随着幼儿教师培训需求多样化发展,培训报告会难以满足教师个性化培训需求。因此,多开展参与式、对话式、观摩式等形式的培训。

(二)围绕幼儿教育教学问题为目标,突出教师关注的热点,满足培训者的需求。

将幼儿教师关注的内容进行整理,开设培训项目。围绕教育教学,开展调研,加强培训课程建设。改变以往培训专题零散、不系统的专题设置,体现课程针对性、层次性、系统性。篇五:2013年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2013年阳光工程培训需求调研报告(xx市财贸学校)

为做好2013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加快提升我市农业劳动者的从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按照市阳光办的要求,坚持事实求是、力求准确的原则,我校联合市畜牧兽医局对全市畜牧产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畜牧(生猪)产业基本状况:

武穴是享受国家财政奖励的全国生猪调出大市,全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市,2012年全市生猪出栏数达百万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现代畜牧业(生猪)示范区。

据统计,全市生猪养殖户共xxxx余户,其中规模养殖户(年出50头以上)xxxx多户,万头规模养猪场xx个,从事养殖行业的人员共计xxxx余人。全市畜产品加工企业共xx余家,从业人员xxx余人;全市专职兽医xxx人;畜产品经营企业xx余家,从业人员xxx余人。

二、农民培训意愿及培训需求分析 根据调查统计显示,全市生猪产业从业人员共计xxxx余人,培训需求主要集中在生猪养殖、畜禽繁殖和村级动物防疫三个工种。因年轻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生猪养殖的以年龄偏大居多,他们普遍存在文化素质较低、接受新技

术、新品种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培训类别上着重考虑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向规模养殖户倾斜,采取专项技术培训实现全市生猪产业人员五年轮训一次。据此推算我市2013年生猪养殖产业的培训需求为:

职业技能培训:

1、畜禽养殖员:xxx人

2、畜禽繁殖员:xxx人

3、村级动物防疫:xxx人

专项技术培训:

1、畜禽养殖员:xxx人

2、兽药经销员:xxx人

三、xx学校基本培训条件和能力情况 xx学校是xxx下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学校占地xxxx平方米,建筑面积xxxx多平方米,固定资产xxx余万元;学校在职专职教职工xx人,聘用兼职教师及管理服务人员xx名;各项教学设施齐全,多功能教室、标准教室、微机室、学员宿舍、餐厅、实习基地等一应俱全。各项教学设备配备先进,拥有教学投影仪x台,摄像机、照相机各x部,教学工作用车x辆,年培训能力xxxx人。2012年学校共实施各类培训xxxx人,是目前武穴市规模最大的职业培训机构。

四、2013年培训工作总体思路

围绕“贴近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促农增收”的总体思路,2013年我校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立足我市“生猪

强市”的创建,积极服务产业发展需要,在培训思路上突出一个“新”字:要紧密围绕我校拳头专业,创新培训模式,更新培训内容,实现新的突破。在培训服务上体现一个“优”字:要把“送技下乡”作为培训的主要模式,把培训班办到乡镇甚至村委会,减少舟车劳顿,减轻参训费用,培训时间错开农忙,宁愿老师麻烦点,也要农民方便点。在培训管理上要实现一个“严”字,阳光工程是一项惠农政策,作为培训基地要严格遵守培训要求,遴选培训对象,精选培训师资,优选培训内容,严格保证培训时间,以严谨、负责的态度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

五、阳光工程实施建议

1、培训计划要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武穴作为全省生猪调出大市,年出栏百万,生猪产业从业人员多、产业链长,是促农增收的重要途径,希望在培训任务上予以着重考虑,特别是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上,能较好满足养殖专业户的需求。

2、专项技术培训补贴标准适当提高。虽然相比职业技能培训时间上有所减少,但通过一年的培训实践,专项技术培训基本上都是下到村里办班,实际单次培训成本基本上与职业技能培训相当,但补贴标准与职业技能培训相折算,两者差距较大。

3、培训资金使用范围上要考虑到基本教学设备的更新。比如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及配件的更新。

培训调研报告模板 篇2

水库移民培训及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移民群众增收致富能力的高低,事关库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意不得。而参与培训是水库移民获取知识、撑握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做好移民培训与劳动力转移就业,是移民部门直接面临的一大课题。为此,我们与县移民工作领导小组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到**县凌津滩、黄石等库区,采取实地走访、召开座

谈会、书面问卷及抽样调查等相结合的方式,发放了1000份问卷,在广泛倾听了广大移民及移民所在村组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基本摸清了移民培训及劳动力就业情况,从而基本掌握了移民的培训及就业意愿。

一、**县水库移民培训及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在国务院17号文件实施以前,**县移民培训对象为凌津库区4个乡镇20个村的移民群众,该项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定期办班授课训。主要侧重于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两个方面,采取下乡到村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与相关职业技术学校取得联系,聘请有关专技人员,结合国家农村实用技术“阳光工程”,定期定专业进行技能培训等方法来培训移民。自20xx年至20xx年,先后共聘请各类专技人员213人次,举办柑桔培管、牲猪养殖、网箱养鱼、楠竹栽培、杨树栽培、蛋(肉)禽养殖、高产杂交稻、养羊、库叉养鱼、油菜直播、沼气使用知识等培训班,加上对乡、村、组移民干部的各类培训等,五年来,培训总人数达13200人次,集中培训时间116天,输出移民劳动力14430人次,总培训经费达80.3万元。

二是扶植典型示范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县着眼于各类大户,在资金与技术上进行重点扶植,充分发挥大户的带动效应。五年来成功扶持养殖、柑橘、油桃、楠竹、茶叶、杨树等各类大户24户。在大户的示范带动下,周边移民也慢慢行动起来,相关产业渐成规模。如楠竹、杨树、渔业现已成为凌津滩库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培训,能让更多受训移民得到了诸多实实在在的实惠,如承包桔柑园30亩,杉树林10亩、水面养殖15亩,每年山、田、地收入5万多元的移民朱金安激动地对调查组说:“县里实施的科技兴库战略好啊,他们不但经常组织专家给我们移民上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课,还在资金和市场信息上及时提供帮助,我可是最大的受益者啊”

三是实施奖励激励训。从库区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着眼长远,**县高度重视对移民后代的培养。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个移民户出一名大学生,就可以脱贫一个户,甚至可向城市转移一个户。为鼓励移民子女勤学技能,县移民局出台了专业技能奖励的文件,对获得专业技术资格证的移民奖励300—500元。至20xx年底,已有2458人领取了奖励。同时,为激励库区移民子女多读书,尽量能享受高等级教育,**县还出台了对移民子弟入大学实行扶助与奖励的文件,对每位新入学大学生奖励1000—20xx元。至目前,共扶助了40名新入学的大学生,扶助金额近8万元。智力扶持,大大增强了移民子女求知的欲望和掌握技能谋生的意识,也得到了库区群众的广泛称道。但受限于有限的资金,以上奖励措施在实施三年后被迫取消。

二、水库移民的培训及就业意愿

自国务院17号文件实施后,**县11座大中型水库共核实后期扶持人口21525人,分布在全县40个乡镇586个村1920个村民小组。后扶人员中男性9683人,占45%;女性11842人,占55%。后扶人员中共有劳动力13406人,占总人数的62.3%。其中5781人外出务工、7625名劳动力在家。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5386人,占40.2%;初中文化4336人,占32.3%;高中文化2725人,占20.3%;高中以上文化965人,占7.2%。移民中有3165人持有劳动技能证或参加过各种技能培训,劳动力参培率23.6%。

调查结果显示,广大移民希望培训的专业依次为茶叶载培、果木栽培、汽车驾驶与维修、电子技术、电脑、酒店服务与管理、畜牧、电工、水产、农产品加工、模具设计与制作、焊工、烹饪、美容美发等。如茶庵铺、兴隆街、黄石等茶叶主产区乡镇移民对茶叶栽培技术培训意愿强烈;热市、漆河等柑桔、桃、李果林产区乡镇移民对果木栽培技术呼声高。30岁以下男性对汽车驾驶与维修、电脑电子技术兴趣浓厚;女性则对酒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美容美发、烹饪等感兴趣;40岁以上人员则偏向于农业科技、产业开发方面知识的需求。另有一部分外出务工回乡人员对农产品深加工等办厂兴业跃跃欲试,并期待对移民创业有系列优惠政策。

在1000份训后就业意向调查问卷中,35%的人(主要是30岁以下人员)希望技成后外出打工;45%的人(主要是40岁以上人员)表示农村实用技术学成后愿留守家园;15%的人表示只愿在附近务工,同时兼顾田地生产;另有5%的人感到比较盲从。

三、移民培训及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移民培训经费严重短缺,移民培训及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难以维继。自国务院17号文件实施以来,各级没有安排县乡村移民培训工作经费,以致出现培训多停留在口头而具体实施难的局面。面对广大移民群众的强烈呼声,移民部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建议各级务必把移民培训作为一项长期性、建设性的工作放在移民后扶工作中的突出位置抓好,并保证移民培训

经费有来源。如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发展规划中要安排固定比例的培训经费,专款用于移民培训。凌津滩水电站库区实施管理费中曾拟按8%的`比例提取移民培训费,这个比例是较为恰当的,可惜一直未能如愿。

二是举办移民培训的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培训需要,深层次培训难以进行。目前,县移民部门仅有移民培训中心这个机构,只配备了基本人员,而缺少培训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只能是小规模零星地组织和输送培训人员,靠自身现有条件根本不能举办中长期培训班。移民培训是投资在当前,收获在后的智力扶持。建议各级要转变对移民培训工作的观念,要不断充实移民培训专职工作人员,努力完善基层特别是县级移民培训的组织机构,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要让培训移民成为移民工作中一项制度化、经常化的工作。

三是移民培训后续服务欠缺,移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热情难以保持。部分移民自主择业、就业能力差,参加培训前较为盲从,参加培训后较为盲然,不能很好地将所学技能发挥出来。

培训应坚持学以致用,强化训后服务管理,正确处理“输血”与“造血”的关系。从移民热衷于农业科技及实用技术培训的意愿来看,培训课目必须要有针对性,达到学而能用的效果,力避流于形式。建议借鉴各类职业技术院校的经验,多办面向市场的定向培训,定单培训,积极引导移民训后就业并做好跟踪管理。只要培训能带给移民最直接的实惠,广大移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必然会提高。

四是移民培训及就业信息化建设呈空白状态,移民培训的效果难以彰显。建议自上而下层层创建移民人才数据库,建立移民培训及就业信息化系统,实现培训信息的市场性和时效性,使移民了解市场短缺哪方面的人才,使培训者了解市场需求,又掌握移民意愿,从确定培训内容方面减少盲目性,确保培训效果。

培训调研报告模板 篇3

当前,社会各界对应试教育的批评越来越多,但花样繁多的英语考试还是层出不穷,就连代表学员真实语言交际能力的口语都有多种考试。其实,单纯就等级考试这种形式而言,无可厚非,英语等级考试是对一个人综合的英语能力的测试,只不过是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把握好而已。如目前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虽已持续近二十年,但其生命力近来也遭到质疑,清华、复旦等一些名校纷纷宣布毕业生能否拿到学位,与是否拿到四级英语证书脱钩。评判一项考试的生命力的标准主要是看该考试能不能客公正正地对参加考试的考生水平作出评价,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作为一个非赢利民间学术机构,其公正性自然毋庸质疑,四六级考试题型分布考察了考生听、读、写各方面英语语言能力,其分值比例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考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其主要问题是在操作过程中的一些违规现象比较普遍(“枪shou”现象),再加上形式相对单一,所以造成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但如果认真抓好整个考试流程的各个环节,四六级考试一定会散发新的活力。其实,纵观英语考试市场,四六级只是其一部分而已,从针对孩子开设的剑桥少儿英语考试,到针对初高中学生的中高考英语考试,再到针对研究生入学的研究生英语考试,到针对在职人生的行业英语考试,专业英语考试,北京市推出的市民英语口语等级考试等等,林林种种,都有很多的受众者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细化到每一种都是一块诱人的蛋糕,当然对各培训机构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真正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培训调研报告模板 篇4

针对当前组织员业务能力不均衡,专业水平不高,与从严治党要求还不相适应等问题,我们开展了如何加强组织员业务培训的调研活动。通过召开专兼职组织员座谈会、发放党员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专项调研,就提高组织员培训针对性的经典做法、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培训实效的有效性广泛征求意见。基本掌握了我县组织员业务培训工作的主要情况。现将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一、组织员业务培训工作基本情况

全面从严治党以来,我县组织员业务培训工作紧紧围绕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实现高唐县高质量发展为服务方向,坚持思行合一的原则,着眼于提高党员队伍的业务素质,注重党务知识培训的实用性,加强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等专业知识培训,探索教育培训新方法、新形式、新途径,切实提高党员队伍教育培训工作质量和效果,为我县造就一支思想坚定、政治过硬、作风务实、服务优良的的高素质党员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组织员室每年定期召开组织员培训会、发展对象培训会,不定期召开组织干事业务探讨会,20xx年县级层面培训已达到300余人次。同时要求县直机关工委、各镇(街)党(工)委采取讲座、“红色”教育等形势对入党积极分子、计划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培训。当年培训内容应根据上年党员队伍建设及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合理调整。培训内容涉及多层面、多领域。培训内容以寻查党员发展细则及相关规定为依据,结合征求上级组织部门专业意见为参考,立足高唐县实际县情为基础,做到针对性和规范性。

二、存在不足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方面,部分组工干部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度不够,存在着盲跟风、走形式的倾向,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抓的不紧、不实。另一方面,由于党员队伍老龄化凸显,文化水平偏低,自觉介绍党性教育的意识不强,组工干部未正确认识到党员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严峻性,思想认识停留在眼前,为做好长远打算。

(二)教育培训时间紧促。组织员业务培训是项系统性工作,鉴于党员队伍建设的特殊性和专业性,要求培训内容面面俱到,从发展党员到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到党员处置,每一项内容组工干部都应掌握。尤其是在社会发展“新常态”中新出现的矛盾问题时刻考验着组工干部的业务能力。反观当前,由于组织员均有本职工作,大面积、长时间培训不符合实际,在短时间内要求掌握各类专业知识显得捉襟见肘。特别是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员,“工学”矛盾较为突出。

(三)培训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语言是内容的表现形式。党员队伍管理专业性较强,尤其是发展党员、党员处置程序上不得出现一丝偏差,必须做到“照本宣科”。因此,内容枯燥还是基于党务知识的专业性而定。由于组织员业务培训人员较多,培训形式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众多不确定因素,既要注重培训效果的落实,又要关注每名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导致培训形式的可塑性较差。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增强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组工干部考核激励细则,进一步强化“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教育,促进组工干部牢固树立党建观念。由于组织员业务培训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须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工作倒逼机制。充分协调纪检、宣传等工作部门,建立惩戒宣传机制,对组织工作进行量化积分管理,倒逼组织员树立责任意识,促进全县组织员队伍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灵活统筹培训时间。落实执行计划调训制度。增加培训次数,减少培训时间,突出抓好计划制定和计划落实两个环节。培训班次、培训内容、抽调对象和时间安排要符合实际。分批次、分区域落实培训计划,充分利用夜间时间、双休时间,在不影响组工干部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加强对组织员队伍的调训,使广大组工干部能够按照计划接受培训。要严格培训管理,认真执行点名请假、考核、学习通报等制度,强化对组织员业务培训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调动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创新业务培训方式。一是要实现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组工干部的观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深入对业务培训的需求也趋向多样化。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专家讲授、案例教学、实地教学等模式,实行开放式教育培训。二是要实现由传统式向现代化的转变。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用于组织员业务培训的形式和手段日益丰富。因此,可以探索网络平台式的日常性业务指导,通过微信、QQ等形式,随时随地的接受业务咨询,破解具体工作难题,实现“零距离”接触,有效提升组织员队伍的整体专业化水平。

培训调研报告模板 篇5

桂圩镇基层女干部培训需求调查情况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女干部对干部培训的需求,提高女干部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女干部提高素质和能力,桂圩镇妇联以辖下22个村(居)委会对农村基层女干部为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全镇开展了女干部培训需求调查。

桂圩镇以辖下22个村(居)委会共有女干部26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6份,收回26份。26名调查对象中,35周岁以下0人;36-40周岁的3人;41-45周岁的5人;46周岁以上的18人。参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基层女干部培训需求调研提纲,本次问卷调查设计了6道问题由调查对象根据自身的需求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

通过将调查对象的回答情况进行梳理后汇总如下:

1、您担任村(居)委女干部期间,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情是什么事?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成功?

在调查中发现,有约80%的基层女干部认为她们村(居)委女干部期间,做得最成功的事情是在推进基层农村人口计生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次是在解决山林纠纷、征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她们的做法是平时经常到群众家串门拉家常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打好群众基础,并积极配合镇驻村干部开展工作。调查对象普遍认为她们做事 1

能够成功的原因是:多年的农村基层任职经历为她们累积了不少的工作经验、镇驻村领导干部关心支持和基层干群关系比较好。

2、与男性相比,女性担任村(居)委干部有哪些优势和弱点?怎样发扬优势,克服弱点?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基础女干部都认为女性担任村(居)委干部的优势是可以解决一些男干部很难解决的问题,如劝说女村民去结扎。在弱点方面,大部分女干部认为平均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理论水平低,理解能力差是她们不如男性干部的。建议:一是设岗定位,营造农村女干部创业平台。二是加强培训,提高农村女干部业务水平和“双带”本领。三是加强宣传,营造女村官成长的良好环境。四是加强协管,加大培养选拔女村官、发展女党员力度。

3、村(居)委干部应具备哪些能力?最重要的是什么?在发展经济和村(居)委事务管理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最需要提升的能力是什么?

梳理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女干部认为任村(居)委干部应具备的能力可以总结为“四能”,即:“能干、能说、能忍、能调”。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需要提升的能力是“能调”。绝大部分女干部认为在发展经济和村(居)委事务管理中,最大的困难是社会综治维稳和计划生育工作。

4、通过培训,您希望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您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

女干部通过培训希望解决的问题依次是:一是如何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面。二是如何提高管理能力,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如何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四是如何充分发挥女性自身优势,更好地参政议政。五是如何克服工作压力、自信心不足等心理问题。六是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女干部的培训需求十分广泛,其中主要是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在知识需求方面,她们最迫切需要学习的知识依次是现代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政治理论知识、女性修养、市情介绍、公务礼仪知识等方面知识。在提高能力需求方面:她们最迫切希望提高的能力依次是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对应变能力、交往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需求。

5、您最喜欢什么样的培训方式?课堂授课,或是参观考察?最希望听到哪些老师授课?最希望参观考察的内容、地点是什么?集中培训什么时间合适?多长时间合适?完成第一次集中培训后,是否还需要后续培训?

在以课堂授课为主要形式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女干部希望听取专家、大学教授授课;希望多采取互动式、案例式教学,能多组织女干部座谈讨论,增加女干部之间的交流。同时,希望有针对性地组织学员带着问题外出考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启发和带动实际问题的解决。集中培训时间最好是定在农村基层工作没有那么紧急的时候。

调查发现,约69%的同志建议把培训时间定为1个星期,约24%的同志建议把培训时间定为3-4天,其余有的认为培训时间应该在3天以内,有的认为培训时间应该根据培训内容而定。

这些女干部普遍认为女干部培训要经常性进行,周期也要相对固定,最好是每两至三年能轮训一次。

6、参加培训后, 可以回去做些什么让当地妇女得到实惠?

调查中的女干部都表示参加培训后,会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创新工作方式,让当地妇女得到实惠:一是充分调动广大妇女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确保妇女代表的广泛性和先进性;二是提高农村女干部业务水平和“双带”本领;三是努力提高农村妇女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大发展女党员力度。

桂圩镇妇联

2010年5月18日

培训调研报告模板 篇6

经调查,目前**市**新区共有被征地农民5775人,其中劳动力4177人,按照性别分:男2220人,女1957人;按照年龄状况分:16—40岁1947人,41——60岁2230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需求量加大,被征地农民将会越来越多。

在劳动年龄范围内的被征地农民共有4177名,其中已就业3070人,仍有1107人没有实现就业,在已就业的3070人中,自主创业的181人;受聘于人的1723人,其中从事瓦工、木工、油漆、水电工作等459人;企业聘用318人;外出务工62人;临时就业786人(帮人看店、勤杂、保安、保洁、保姆等)。从上述就业情况来看,就业人员中绝大多数人工作随意性大、稳定性差,自身无技能,很容易再次失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根据调查,4177名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的3611人,高中文化程度464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的102人;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574人,其中持相关技能证书262人,未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3603人,其中有培训意向的89人。劳动力受教育普遍较少,职业技能低,就业竞争力差。

(一)被征地农民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培训任务繁重。培训的覆盖面小。因培训能力不足,只有部分的被征地农民有机会参加培训。部分被征地农民因需要交纳培训费用而不愿参加培训,即使参加培训,也是培训费用低廉的技术含量低的专业。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被征地农民的快速转移。

(二)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严重影响着转移就业选择和求职成功率。男性就业多从事建筑、水利工程等重体力的技术要求相对不高的行业,而女性则多从事餐饮、保洁保绿等行业。

(三)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不健全,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低。一是被征地农民市场和中介组织发育迟缓,信息服务网络和基础设施薄弱。二是劳务信息不畅,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被征地农民向外转移以自发为主,盲目性和无序性较大,“马路市场”现象普遍。

(四)资金保障乏力,投入明显不足。尽管各级政府积极筹措资金,但相对于这一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投入明显不足。专项经费落实较困难。

在政府提出建设新工业园区的计划后,迅速进入论证实施阶段,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全面提速,园区建设和城市建设进入了超常规发展时期。城市加速扩张和工业园区等建设项目的`大力实施,使得农民在短期内失去土地,无论政府还是农民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致使被征地农民在由农民意识转化为市民意识,由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转化为市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等方面出现了“无所适从”的现象。

由于农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普遍较低。失去土地后,他们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也较差,就业成为被征地农民的突出问题。

一是集体资产的处理难。村改居后,原集体经济组织性质发生了变化,对原始集体资产的处理由于主体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债权、债务及合同变更等问题。另外还存在社会保障、就业政策上,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权利的问题等。

部分农民依靠地方企业优势,从事苦力,如窑厂等,收入高;部分近郊农民从事经济效益较高的种养业;部分农民依赖于产权归属自己的房屋从事房屋租赁、仓储、批发零售、餐饮等经营活动,且房屋的增值效益明显。由于征地拆迁,农民的收入来源直接受到影响。

为了摸清我区农村劳动力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我们对辖区内的农民进行了三次地毯式调查摸底。对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进行分类汇总、装订成册,并录入计算机动态管理,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情况档案。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区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

在涉及的两个办事处设立劳动保障所的基础上,所属七个自然村各设立劳动保障工作站一个,做到职能、人员、编制和经费“四落实”。

从被征地农民思想观念入手,通过宣传教育转变小农意识和就业观念,促进尽快就业致富。一方面以免费培训、保证就业等一系列承诺,充分调动农民就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采用多种宣传形式相结合,长期不间断地深入农户宣传。

一是积极开展岗前培训。以思想观念、法制和安全生产、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三大重点开展就业前培训,促进被征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二是积极开展“四免”培训。根据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意向,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开展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所有培训实行“四免”,即:免培训费、免交通费、免午餐费、免技能证费。培训科目主要有电动缝纫、保结保绿、机械加工、汽车驾驶等。

坚持以采取举办专场专场招聘会、支书送工、中介输送、企校联盟、挂钩帮扶、以工带工、引凤还巢、企业用工座谈会等10多种送工方式,扎实推进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将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指标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对办事处和村实行一票否决。

被征地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进厂务工难,从而在城区形成劳动就业结构性矛盾。要让素质较低的农民转变成产业工人,让农民转变为市民,就应该“给其面包不如给其枪”,以培训为切入点,让他们转变小农意识,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及市民观念,让其在思想观念、劳动技能上适应和跟上城市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农村社区化”。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农民进行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在城市中的赚钱本领。

拥有一技之长后进厂务工,这不仅是农民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企业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培训,让被征地农民能在“洗脚上田”后在城镇中立足,让更多的农民在城镇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以加强就业培训为主,增强被征地农民自主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措施,既解除他们眼前的“生存之忧”,也解决今后的“就业之忧”。

政府加大培训投入,解决被征地农民缺乏就业技能之忧。征对被征地农民缺乏就业技能现状,政府加大培训资金投入,继续实行“四免”职业技能培训,即免费培训、免费就餐、免费接送,培训合格后免费办理技能证书。并推介就业不少于3次。对被征地农民培训的重点主要放在转变就业观念、规范职业行为和增强劳动技能三个方面。把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以保证培训后的就业率。

(1)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发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尽可能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并通过各种渠道向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信息,为用人单位和被征地农民创造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2)鼓励、引导和支持被征地农民走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之路。农民自主创办企业或开办个体工商业,享受城镇居民创办民营企业和城镇下岗失业职工自主创业同等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促进农民就业。

努力争取被征地农民就业再就业社保补贴、小额贷款等各项优惠政策,被征地农民《再就业优惠证》应发尽发。通过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被征地农民打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3)鼓励愿意从事种养业的农民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做贡献。在征地和拆迁的过程中为被征地农民规划留用地,或者采取转包、出租、转让等方式,在周边土地富足的乡镇划出部分“四荒地”、“河滩地”或耕地给被征地农民从事种养业。

(4)组织劳务输出,实施“走出去”战略,采取多种渠道和措施,建立比较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同时,通过“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与企业签订协议,将培训合格后的被征地农民直接输送到该企业就业。

通过到周边县区、苏南发达地区学习参观,吸取借鉴他们的优秀成果、好的做法,并结合工作实际,拿出劳动力市场筹建方案,并组织实施。为辖区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平台。

培训调研报告模板 篇7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全面掌握XX市农机教育培训基本情况,为不断促进农机培训事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笔者对全市农机教育培训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农机教育培训开展的基本状况

滨州位于黄河下游、鲁北平原,地处黄河三角洲尾闾,北临渤海,东与XX市接壤,南和XX市毗邻,西同XX市和XX市搭界,是山东的北大门。XX市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土地94.5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13公顷。XX市辖XX区、XX县、XX县、XX县、XX县、XX县、XX县、滨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海新区共六县四区。

目前,滨州各县(区)共有农业机械化学校7所,20xx年在省农机办的正确领导与市农机局的帮助指导下,先后注册成立7个社会化农机培训公司,承担农机驾驶培训工作。XX市各县(区)农机培训机构教职工共49人,其中专职教师33人,理论教员31人,教练员21人,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20xx年全市新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6872人,复训驾驶员8531人,培训保护性耕作、农机经营维修、职业技能鉴定等农机使用技术 7176人,在职培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210人。20xx年全市新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5214人,复训驾驶员7798人,培训保护性耕作、农机经营维修、职业技能鉴定等农机使用技术11528人,在职培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20xx人。20xx年上半年全市新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2885 人。

二、培训内容与主要做法

全市农机化教育培训以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培训为主要内容,主要做法如下:

(一)贴近实际,抓好购机补贴农民机手培训。各县(区)农机局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对购机农民机手进行系统培训,基本实现新购机农民年内普遍接受一次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新购机农民操作使用水平和对农机化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使其不仅学会使用新机具,还获得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和农民增收致富。

(二)创新形式,加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培训。全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培训以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和新购买农机具的农民为主,积极开展农机驾驶操作、维修保养、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知识等培训。大力推行农机驾驶、安全监理、技术推广、职业技能鉴定等组合式培训,努力提高农机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三)突出重点,组织好主要农时技术专项培训。各县(区)农机部门在春耕生产、三夏、三秋等农时季节到来前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活动,送技术到田间地头,送培训进村入户,形式多样,效果显著。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7期,培训760人,组织深松作业现场演示会2场,培训320人。

(四)积极争取,认真实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近三年来,全市共承担阳光工程“农机使用与维修”培训任务3200人,按照省农机办阳光工程培训有关要求认真做好培训组织实施工作,并加强与专项技术培训、驾驶员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新购机农民培训的结合,提高培训效果,让更多农民享受国家惠农政策。

全市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始终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以机械化技术培训为重点,以农机主管部门、农机培训学校、农机化技术推广、鉴定、监理机构为主体,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农机培训政策,有效提高了各类农机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为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各业机械化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资金投入情况

据统计,20xx年全市农机培训资金投入105.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54.1万元,阳光培训36.8万元,自筹14.4万元;20xx年农机培训资金投入117.1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60.06万元,阳光培训41.4万元,自筹15.7万元;20xx年农机培训资金投入86.4万元,其中地方财政49万元,阳光培训33.6万元,自筹3.8万元,培训资金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农机校资金完全来源于自筹,20xx年全市农机校自筹建设资金 45.7万元,20xx年73.3万元,20xx年15.5万元,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存在的问题

1、对培训工作的认识还不足。在工作实践中,至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存在着重机具推广、轻技术培训的认识误区,认为机具量的增加就是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忽视了农机技术培训对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安全水平的主导作用,造成了机具的使用效率不高、收益不丰等现象。同时,认识上的误区也使我们的培训工作难以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协作。

2、师资力量显得较为匮乏。作为担任培训任务的主体,农机学校的师资配备已跟不上农机新技术的更新换代,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师资现阶段走上了其他新的领导岗位,还有少量在职教师不懂农机专业技术,不能上讲台授课,那种综合性、专业型的农机教学人员尤其缺乏。通过聘请厂方技术服务人员或经销商来搞培训得不到时间上的保证,也不完全符合农民培训的实际需要,同时,也会加大培训的成本。

3、经费投入不足,培训工作机制不健全。农机发展大计,教育培训需先行。农机技术培训是事关农民素质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没有经费投入,学校的硬件、软件要更新成为空谈,培训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如果靠其他项目的有偿服务来筹集资金或向农民收钱来促进培训工作,将会使农机培训走入死胡同。

六、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上下一盘棋,真正建立尊师、重教、兴机、富民的新格局;农机技术培训是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推进现代农机装备及技术的必由之路,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途径。离开了农机技术培训,要推广现代农机装备及技术,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议尽可能先安排一部分有一定技术基础的教师参加农机技术培训,更新知识,开阔眼界,并且结合农机企业的生产实际,让他们参加一些农机具的生产过程和作业过程,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农机学校基本的教学条件,增添教学设备。建议采取向给农民机具补贴一样给学校配备拖拉机、收割机、电教设备。同时,加大对农民群众学习农机新技术的补贴力度,解决农民群众学技术、学业务而有经济负担的问题。

(四)创新农机技术培训模式。要不拘于传统,不流于形式,真正沉下去,实事求是,真心实意地培训农民,农机科技培训才有生命力,才能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要根据农民群众学习农机技术的实际需求,选准农闲时节,采取开班到乡、培训到村、指导到人等适合农民特点的形式来开展农机培训工作。

培训调研报告模板 篇8

前言

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从此“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致使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屡创新高。自从20xx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30 万,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就业难”的表面现象,到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已达到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xx年再增加28万人,加上20xx年还未就业的毕业生,待就业人数突破800万,再创历史新高。教育部表示,20xx年毕业生总量进一步增大,同时,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仍需进一步转变。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虽然让更多的人走进了高校,接受了高等教育,但同时也带来了上面所提到的日益庞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因为大学生和企业缺少有效沟通途径,企业用人标准和对人才的选择标准等信息没有在有效时间传递给大学生,高校对大学生培养缺少市场导向、就业缺乏足够信息,都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但是这些大学生明显缺乏创业指导,不重视市场风险意识,创业具有很大盲目性。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在高校毕业生面临如此大的就业压力下,作为政府有关方面的主导部门,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破除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增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健全就业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推进强化政府积极扩大就业的公共职能。

1.情况说明

长久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当大学毕业生从校园走向就业市场时,实践能力差的弊端就显露无疑,而实践能力正是企业招聘时最看重的能力之一,于是在我国长期被视为天之骄子、从来不曾被就业困扰的大学生,出现了失业问题,而且失业的范围和规模逐步攀升。大学生就业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并不能简单地用单一原因来解释和分析。

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方面,虽然政策上大力鼓励创业行为,但是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一是缺乏社会经验,看事情容易片面,无法统筹大局;二是缺少必要创业指导,创业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再加上政策落实不到位,很大程度上也消减了创业大学毕业生的积极性。

2.分析结果

2.1 政策方面的原因

2.1.1劳动、人事制度、户籍、档案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尽管我国己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用人的限制。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派遣、户口、编制、档案管理等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丧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职兴叹,企业也就招不到人。

2.1.2就业创业程序复杂、渠道不畅,阻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降低了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整个社会缺乏顺利就业创业的软环境,影响毕业生就业创业市场中供需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仍存在。很多地方对于录用大学生有户口、用人指标的限制,有的还有干部身份的要求;民营、外资企业不能根据需要招聘大学生,企业的用人自主权没有到位;有些高校毕业生还面临出地出系统等要交费的障碍,缺少统一平台的互联网信息发布渠道,信息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和到基层就业的鼓励政策落实不到位,也影响了大学生创业和到基层就业的积极性。

2.2高校方面的原因

2.2.1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学生综合素质不过硬。从总量上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并不算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具体到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就突出起来。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一哄而上,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在专业学习中,学校过分注重理论,而没有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机会,造成理论脱离实际情况严重,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另外,许多高校扩招后学校的各项软、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需要,其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短缺,教师队伍的素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2.2.2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力度不够。

一些高校只是口头上重视就业创业指导,但是许多毕业生根本就不懂如何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是盲目找的创业,没有经验没有指导这样自然容易失败。高校缺乏就业创业指导对学生在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等方面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2.3企业方面的原因

企业在招人或寻求合作伙伴时,盲目提高标准,资源浪费严重。用人方面,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吸纳、储备人才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有些单位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按需求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人才资源消费现象愈演愈烈,极大的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企业过分看重工作经验,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聘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常上岗,因此,他们更青睐那些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用人单位的这种短期行为,大大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在寻求合作方面,不看产品质量,一味看轻小企业和新创企业,宁愿多花数倍的钱,也要选择名气大的合作伙伴,这也大大减少了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2.4 毕业生自身原因

2.4.1不切实际的就业创业期望值。

在企业就业的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观原因,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始终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所、大企业不去,希望能去的单位名声好、工作条件好、待遇好、甚至有出国机会等等。举个例子:《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28所大学、3万多名大学生作过“您最想到下列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在列出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发展的大学生最多,获选率为32.3%,紧随其后的是北京(27.7%),两个城市的获选率之和达到了60%,成为大学生心目中发展事业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这样的特区城市也较受欢迎,获选率为12.1%:但是一些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内陆开放程度较小的城市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大学生愿意到重庆和武汉去上作。而目前实际最需要毕业生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单位。毕业生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单位毕业生又不予选择,于是出现了“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现象。

选择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容易过于盲目,一开始就定位不准确,期望值太高,空有激情,但想法过于简单,一遇到挫折或者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就容易灰心丧气,不能结合自身情况设定个实际的目标,很多大学生都倒在了创业刚开始阶段,真正能结合自己的才学脚踏实地能坚持下去创业的比例很小。

2.4.2自身综合素质达不到就业创业的要求。

就业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毕业生就业难度。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毕业生诚实守信,勤奋敬业,而且还要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培训调研报告模板 篇9

基层女干部培训需求的调查和思考

为了增强基层女干部培训的实效性,建设一支与时俱进的高素质基层女干部队伍,推动基层妇女进“两委”和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民主管理。按照省妇联《关于进行基层女干部培训需求调研的通知》的要求,各级妇联通过书面问卷、抽样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对我市镇(街)、村(社区)女干部培训需求情况进行了

调查。市妇联高度重视这次调研工作,刘展红主席亲自带队深入到7个市、区的镇(街)和村(社区),听取妇联的情况汇报,与基层女干部面对面交流,充分掌握了目前我市基层女干部的培训情况。现结合调查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我市基层女干部培训的需求情况

(一)在培训内容上

1、希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水平。在被访者中,绝大部分的基层女干部认为“能完成一件成功的事,成功的原因是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大部分基层妇女干部希望能学习一些与时俱进的知识,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不断提高自己处理事务和参政议政的能力水平。如女村官认为需要学习涉农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及村务管理知识、与群众沟通的方法等;社区女干部认为需要学习民生优惠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社工工作的知识、调解矛盾的方式方法等;镇(街)女干部认为需要学习党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市场经济、项目管理等知识和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

2、希望加强能力培训,树立女干部良好形象。大部分的女村官都认为需要学习掌握劳动生产技能,增强带头致富的本领和能力,不断提高在妇女群众中的威信力和被认同度。在调查中,镇(街)、社区女干部最渴望接受领导艺术、女性修养、公务礼仪、写作和演讲等方面的培训,她们希望通过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让自己能够大胆、独立地开展工作,为群众多做好事、办实事,逐步得到领导或男同志的认可。

**市基层女干部在培训内容需求情况一览表

人群类别 曾参加过哪些培训 最希望学习的知识

镇(街)女干部 公务员培训班、中青班、镇(街)妇联主席培训班 党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项目管理能力和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领导艺术、女性修养、演讲与写作知识等

女村官 村两委干部任前培训、卫生保健知识培训、农技知识培训 国家涉农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农村管理知识、与群众沟通的方法、农业技术技能等

社区女干部 村两委干部任前培训、村(居)女干部维权法律知识培训、电脑知识培训、卫生保健知识培训 民生优惠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社工工作的知识、调解矛盾的方式方法、个人文明礼仪和修养等

(二)在培训的形式上

培训时间最好在一周内,培训形式主要体现为四个结合:

1、脱产集训与专题讲座相结合。有些基层妇女干部认为,一般脱产集训每年才参加一至两次,虽然课程安排内容比较全面,但仍未能满足她们的需求,她们希望能结合专题讲座这方式,对某段时间她们最迫切掌握的知识进行补充培训。

2、课堂教学与外出学习交流、专题调研相结合。基层女干部特别是农村女干部最希望走出去,开拓视野,到经济发达地区“取经”,回来后应用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上来,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发展一套属于自己、适合本地区的管理模式或方法。

3、动态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基层女干部对培训手段的要求也在与时俱进,她们希望多采用图文并茂的PPT或动态影像进行授课,增强学习内容的可读性。课后还可设立网络BBS,让学员对课堂上的内容进行交流互动,遇到问题及时通过网络向老师请教,使培训更加充满灵活性。

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当问到“你担任乡镇政府女干部期间,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时,八成以上的调查者认为“能和男同志一样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是最成功的”,说明基层女干部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领导和群众的认可。她们更多地希望课堂上老师能准备多一些实际案例,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说。或采用介绍先进典型,让有工作经验的基层干部现身说法的方式,使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

**市基层女干部在培训形式方面的需求情况表

人群类别 最喜欢培训方式

课 最希望哪些老师授课? 集训的最合适时间

镇(街)女干部 讲座、外出学习交流、实际案例分析、PPT或互动授课 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 8-9月,集训时间最好5天左右

女村官 课堂授课与参观考察结合 优秀的女村官现身说法 农闲时,集训时间最好2-3天

社区女干部 课堂授课与参观考察结合、讲座 优秀的、有丰富经验的领导 5-6月,集训时间最好2-3天

二、目前我市基层女干部培训的主要做法

1、结合集训、轮训等方式,对基层女干部进行全面培训。一是妇女工作业务培训。市妇联每3年分别举办一期镇(街)妇联主席培训班和

培训调研报告怎么写汇总


答复报告必须按上级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写,当我们要向领导汇报工作时。往往需要写报告,撰写报告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想了解“培训调研报告怎么写”的内容吗我们特别为您挑选了这篇文章,通过本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培训调研报告怎么写(篇1)

水库移民培训及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移民群众增收致富能力的高低,事关库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意不得。而参与培训是水库移民获取知识、撑握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做好移民培训与劳动力转移就业,是移民部门直接面临的一大课题。为此,我们与县移民工作领导小组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到**县凌津滩、黄石等库区,采取实地走访、召开座

谈会、书面问卷及抽样调查等相结合的方式,发放了1000份问卷,在广泛倾听了广大移民及移民所在村组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基本摸清了移民培训及劳动力就业情况,从而基本掌握了移民的培训及就业意愿。

一、**县水库移民培训及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在国务院17号文件实施以前,**县移民培训对象为凌津库区4个乡镇20个村的移民群众,该项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定期办班授课训。主要侧重于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两个方面,采取下乡到村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与相关职业技术学校取得联系,聘请有关专技人员,结合国家农村实用技术“阳光工程”,定期定专业进行技能培训等方法来培训移民。自20xx年至20xx年,先后共聘请各类专技人员213人次,举办柑桔培管、牲猪养殖、网箱养鱼、楠竹栽培、杨树栽培、蛋(肉)禽养殖、高产杂交稻、养羊、库叉养鱼、油菜直播、沼气使用知识等培训班,加上对乡、村、组移民干部的各类培训等,五年来,培训总人数达13200人次,集中培训时间116天,输出移民劳动力14430人次,总培训经费达80.3万元。

二是扶植典型示范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县着眼于各类大户,在资金与技术上进行重点扶植,充分发挥大户的带动效应。五年来成功扶持养殖、柑橘、油桃、楠竹、茶叶、杨树等各类大户24户。在大户的示范带动下,周边移民也慢慢行动起来,相关产业渐成规模。如楠竹、杨树、渔业现已成为凌津滩库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培训,能让更多受训移民得到了诸多实实在在的实惠,如承包桔柑园30亩,杉树林10亩、水面养殖15亩,每年山、田、地收入5万多元的移民朱金安激动地对调查组说:“县里实施的科技兴库战略好啊,他们不但经常组织专家给我们移民上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课,还在资金和市场信息上及时提供帮助,我可是最大的受益者啊”

三是实施奖励激励训。从库区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着眼长远,**县高度重视对移民后代的培养。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个移民户出一名大学生,就可以脱贫一个户,甚至可向城市转移一个户。为鼓励移民子女勤学技能,县移民局出台了专业技能奖励的文件,对获得专业技术资格证的移民奖励300—500元。至20xx年底,已有2458人领取了奖励。同时,为激励库区移民子女多读书,尽量能享受高等级教育,**县还出台了对移民子弟入大学实行扶助与奖励的文件,对每位新入学大学生奖励1000—20xx元。至目前,共扶助了40名新入学的大学生,扶助金额近8万元。智力扶持,大大增强了移民子女求知的欲望和掌握技能谋生的意识,也得到了库区群众的广泛称道。但受限于有限的资金,以上奖励措施在实施三年后被迫取消。

二、水库移民的培训及就业意愿

自国务院17号文件实施后,**县11座大中型水库共核实后期扶持人口21525人,分布在全县40个乡镇586个村1920个村民小组。后扶人员中男性9683人,占45%;女性11842人,占55%。后扶人员中共有劳动力13406人,占总人数的62.3%。其中5781人外出务工、7625名劳动力在家。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5386人,占40.2%;初中文化4336人,占32.3%;高中文化2725人,占20.3%;高中以上文化965人,占7.2%。移民中有3165人持有劳动技能证或参加过各种技能培训,劳动力参培率23.6%。

调查结果显示,广大移民希望培训的专业依次为茶叶载培、果木栽培、汽车驾驶与维修、电子技术、电脑、酒店服务与管理、畜牧、电工、水产、农产品加工、模具设计与制作、焊工、烹饪、美容美发等。如茶庵铺、兴隆街、黄石等茶叶主产区乡镇移民对茶叶栽培技术培训意愿强烈;热市、漆河等柑桔、桃、李果林产区乡镇移民对果木栽培技术呼声高。30岁以下男性对汽车驾驶与维修、电脑电子技术兴趣浓厚;女性则对酒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美容美发、烹饪等感兴趣;40岁以上人员则偏向于农业科技、产业开发方面知识的需求。另有一部分外出务工回乡人员对农产品深加工等办厂兴业跃跃欲试,并期待对移民创业有系列优惠政策。

在1000份训后就业意向调查问卷中,35%的人(主要是30岁以下人员)希望技成后外出打工;45%的人(主要是40岁以上人员)表示农村实用技术学成后愿留守家园;15%的人表示只愿在附近务工,同时兼顾田地生产;另有5%的人感到比较盲从。

三、移民培训及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移民培训经费严重短缺,移民培训及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难以维继。自国务院17号文件实施以来,各级没有安排县乡村移民培训工作经费,以致出现培训多停留在口头而具体实施难的局面。面对广大移民群众的强烈呼声,移民部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建议各级务必把移民培训作为一项长期性、建设性的工作放在移民后扶工作中的突出位置抓好,并保证移民培训

经费有来源。如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发展规划中要安排固定比例的培训经费,专款用于移民培训。凌津滩水电站库区实施管理费中曾拟按8%的`比例提取移民培训费,这个比例是较为恰当的,可惜一直未能如愿。

二是举办移民培训的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培训需要,深层次培训难以进行。目前,县移民部门仅有移民培训中心这个机构,只配备了基本人员,而缺少培训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只能是小规模零星地组织和输送培训人员,靠自身现有条件根本不能举办中长期培训班。移民培训是投资在当前,收获在后的智力扶持。建议各级要转变对移民培训工作的观念,要不断充实移民培训专职工作人员,努力完善基层特别是县级移民培训的组织机构,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要让培训移民成为移民工作中一项制度化、经常化的工作。

三是移民培训后续服务欠缺,移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热情难以保持。部分移民自主择业、就业能力差,参加培训前较为盲从,参加培训后较为盲然,不能很好地将所学技能发挥出来。

培训应坚持学以致用,强化训后服务管理,正确处理“输血”与“造血”的关系。从移民热衷于农业科技及实用技术培训的意愿来看,培训课目必须要有针对性,达到学而能用的效果,力避流于形式。建议借鉴各类职业技术院校的经验,多办面向市场的定向培训,定单培训,积极引导移民训后就业并做好跟踪管理。只要培训能带给移民最直接的实惠,广大移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必然会提高。

四是移民培训及就业信息化建设呈空白状态,移民培训的效果难以彰显。建议自上而下层层创建移民人才数据库,建立移民培训及就业信息化系统,实现培训信息的市场性和时效性,使移民了解市场短缺哪方面的人才,使培训者了解市场需求,又掌握移民意愿,从确定培训内容方面减少盲目性,确保培训效果。

培训调研报告怎么写(篇2)

全球性经济危机造成了我国出现了大量返乡农民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受到了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大,培训的覆盖面也逐年增广。据悉,仅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一项,中央财政截至20xx年底就已累计安排补助资金40多亿元,同时带动地方投入培训资金30多亿元。我市也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20xx年计划组织培训农民工40万人,为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各5万人。对20xx年就读中职学校的返乡农民工,每人每年给予20xx元学费和生活补贴,对初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或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的农民工,技能鉴定费或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费财政补贴标准由50%提高到80%。然而,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很多地方主管部门对这样大的培训指标非常头痛,原因是很多农民工对政府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并不买账。深入探讨当前农民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办法措施,无疑有助于解决农民工“厌学”的问题,更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

一、现象

农民工培训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作,尽管政府投入了许多,各级部门也多方努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 从农民工的整体来看,对文化知识和技能培训有着强烈的渴求和迫切的愿望,但具体到单独的个体和实际的培训工作中时,却不像当初所想象的那样,免费培训农民工就会排着队来。现实并不是这样,据调查了解,许多地方的农民工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不是很高,不少农民工参加培训都是各级政府干部动员来的,有的甚至只培训几天就不来了,还有的需要给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发误工补贴。而一些有学习热情的农民工却由于受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参加培训。

二、主要原因

(一)农民工自身缺乏长远性思考,思想观念需要跟新

首先,农民工受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思想束缚,较少考虑今后长远的发展。其次,不少农民工对未来缺乏规划,对以后外出打工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即便想学一点东西,也不知道该不该学、学什么,学了有什么用。另外,虽然参加培训的农民工不支付培训费用,但他们还得出车费、伙食费、住宿费,再想一下这段时间如果不培训而去参加工作还得挣点钱,就近期利益,算下来还是不划算。农民工自身思想上对未来没有明确的打算,导致农民工主观上缺乏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二)现有的培训机构和培训设施分布不合理,覆盖面狭窄,不方便农民工参加培训

无论是公办培训机构,还是民办培训机构,只要是具有培训资质、具有一定规模的培训机构,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区,镇、村一级基本是空白,而绝大部分农民工都是集中在镇、村,农民工如果要参加培训就必须要到城区,这就增加农民工的交通,食宿等费用,而且还耽误农活。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制约了农民工转移就业。

(三)培训课程设置与农民工就业实际需求不相吻合,不能让受训者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由于培训资金短缺、培训条件不完善、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准确等多方面原因,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与农民的需求有差距,既与实践相脱节,更不能让受

训者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前大多数培训都集中在计算机、电焊工、厨师、美容美发等专业,培训项目和培训时间都根据培训经费来制定,短期培训很难让生手熟练深入掌握一门技术,中长期培训又无疑增大培训费用,致使参加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普遍感觉培训内容用不上,或是深入程度不够。

(四)农民工培训工作政出多门,难掌握较全面的信息

返乡农民工培训倍受政府的关注,各部门也都相继推出与之相关的各种培训项目,如劳动保障、农业、移民、建设、扶贫、共青团等部门都从各自的业务出发,开展了针对农民工的学历教育,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工转移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各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统一、协调和衔接,没有充分整合资源优势,不能形成合力。结果使培训不能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实现有效的结合,培训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利用,造成重复培训,为培训而培训,为完成任务而培训,为应付检查而培训,使培训与就业严重脱节。

(五)培训经费短缺、落实难度大,严重影响培训质量

按规定农民工技能培训经费来源有三种途径:即农民工自己掏一点;企业出一点;政府补贴一点。现实中农民工没有承担费用的能力,而企业又没有承担费用的意愿,所以农民工培训主要由政府在卖单,有些地方为了增强农民工的积极性,更好的完成培训任务,还给参训人员补贴交通、食宿等费用,真正用在培训学习上所剩无几,培训内容严重“缩水”。

三、进一步强化培训,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领导、形成合力、整合资源

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尽快成立一个以地区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就业再就业培训领导小组,大力整合现有资源,发挥各自优势,理顺关系,明确由人力社保部门牵头,负责整个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统一规划、协调、组织和管理,其他各部门通力合作,各尽所能、各尽其责,互相配合、互相支持,避免政出多门,互相扯皮的现象,建立一个组织、法规政策、投入、师资、资源“五到位”的、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民培训机制,将农民技能培训真正纳入“有领导、有机构、有秩序、有场地、有内容、有特色、出实效”的正常运行的机制中。要利用在乡镇、村设立社保工作机构,加强乡镇、村一级培训基地建设,逐步形成政府统筹、行业组织、多方参与、整体推进,重点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培训的工作局面,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

(二)加强信息引导,完善信息服务

缺乏城镇用工信息,培训机构不知道该开展哪些项目培训,农民工不知道参加什么工种培训。培训后不能就业,是目前农民工培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培训与就业脱节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及时,有效的用工信息。所以,就业机构应建立用工信息库,实现市、县、镇、村级联网,加强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信息、工资价位分析、预测和发布,将市内外用工需求及时向农民工发布,使农民工方便了解市场需求信息,并根据自身条件和意愿,有选择地参加培训项目。另外就业部门还要建立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系统,根据农民工的需求,科学设置培训项目,丰富培训内容,采取长训、短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走农业技术培训和二、三产业技能培训并举的路子。

(三)规范与拓宽农民工培训市场

一是规范培训市场秩序,对现有的培训机构依法进行监管,在依法整顿改造的基础上提高其质量和水准;二是拓宽培训市场,打破培训市场由政府垄断的格

局,以专业化的培训机构为培训承办主体,进行企业化运作,这样才能够为农民工培训开辟更大的空间;三是灵活设置培训场地,积极构建县级、乡镇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并以此为主体,将培训场地延伸和辐射到村社,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安排培训项目,使广大农民工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到职业技能培训,既能节省时间、节省交通、食宿等费用,又不耽误农活,既方便农民工参加培训学习,又提高参训的积极性。

(四)完善培训资金投入机制

建立并完善农民工培训投资分摊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首先,政府对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开发人力资源负有重要职责,因此,政府应预留足够的培训专款,并保证专款能及时、有效的用于农民工培训。其次,农民工素质的提高、技能的增强能使所在企业直接受益,因此,培训应以企业的需求为主体,同时,也应该根据企业的招工情况收取一定的培训费。再次,农民工参加培训可以提高其自身的人力资本,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培训、鉴定、招工联动机制,引导农民工积极投资参加培训,同时,金融机构也可以提供小额低息贷款帮助农民工在就业前接受职业培训。

(五)加强农民工培训督导

主管部门应建立农民工培训效果评价机制,定期对开展农民工培训的各类培训机构的专业设置、培训内容、课程课时安排,招生情况,学员结业率、鉴定合格率、就业率、培训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统计,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以构建评价制度为契机,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督导检查。防止培训时间,内容和人员不落实、培训走场,培训与就业不对路,甚至借培训之名,套取政府培训补贴经费,损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等问题发生.

培训调研报告怎么写(篇3)

***公司培训调研简要报告

基础信息

名单人数:14人,实际有效电话人数 13人

其中:大区经理3人,办事处经理5人,业务人员5人

区域:华东区 华南区 西南区 华中区 华北区

办事处:杭州办 南宁办 深圳办 长沙办 天津办

调研主题:部属的培养与激励

调研方法:类似于360度评估,通过对本人、上级和下属的电话访谈了解信息

目的:

1.了解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认知与评价

2.了解对于员工培养和激励的理念、做法与期望

调研框架:

大区经理

1.你如何评价**办事处的团队及其经理?

2.对于部属的培养和激励目前是怎样做的?

3.对于这个团队的发展,你有什么计划?

办事处经理

1.你如何评价自己的团队?

2.对于部属的培养和激励,你是如何做的?

3.以***(下属)为例,你认为他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你会如何帮助他的发展?

业务员

1.你如何评价自己的经理?

2.经理对于你的培养和激励有哪些?

3.你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你希望经理怎样帮助自己的成长?

说明:本次调研通过电话调研完成,对访谈对象所讲内容的真实性、理解程度不能完全保证,调研分析结果仅供本次培训内容设计做参考。同时,因时间关系,仅做总体上的简要分析,不针对单个样本进行详细分析。电话访谈记录内容另附。

培训需求调研总结分析

一、关于相互认知和了解

团队成员相互有一定了解,但程度不深。三个办事处经理是从其它地区调任,时间半年左右,同时由于工作上的特点,经常需要外出,除了晨会、周会外,经常一起共处的时间并不太多。所以评价以主观上的感性描述比较多,以事实、细节分析总结的比较少。其中做得比较好的是深圳办,到任后即与每个同事进行深入面谈,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有待提高的是长沙办,与团队成员间的主动沟通相对比较少。

二、关于员工培养和激励

1.各个团队都希望员工能有更好的发展和成长,但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和激励的少。对于每个员工的性格特点、能力专长能够充分了解并量才而用,注重员工的发展与成长,从管理者的角度带领团队完成目标的,只有深圳办做得比较好一些,其他团队都有这个愿望,但只能一定程度上做到。

2.在培养部属形式上,多数以会议经验分享、问题分析总结及在实践中指导为主,有部分员工能自主学习,通过看书、在线视频等形式提高自身能力,如姚海、杜平。建议充分利用公司提供的资源,如在线商学院、图书等,并逐步指导开展更多的管理、销售方面的学习并将其列入各办事处绩效考核范围。

3.在激励方法方面,除了公司的条件外,部分经理能通过公开表扬、额外奖金、晋升机会、轮岗、职业发展规划、表达期望等手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整体而言,在这方面还需要学习提高。

4.员工期望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客户管理(经销商管控):与客户的沟通与谈判及新客户开拓。中层经理未来发展建议:

1.学习人才 “选、育、用、留”方面的管理技能。

2.提升沟通激励能力,特别是面谈、辅导技巧。

3.学习领导力方面的内容。

4.掌握销售成功学、销售心理学方面的内容。

5.学习团队建设与管理。

6.内部讲师培训(或演讲与表达技巧)。

培训调研报告怎么写(篇4)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农村妇女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通过有针对性的组织农村妇女进行教育培训,提升农村妇女的生产能力和从业水平,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

一、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

1.农村妇女在农业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

在现实的农村生活中,妇女不仅是家庭主妇,更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据统计,庄河市在农业一线从事生产的劳动力中妇女占到65%以上;她们在维持农业基础、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2.大部分农村女性自身素质、文化水平不高

尽管我市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现阶段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还是不高。一个重要因素是年轻女性和素质稍高的妇女劳动力大量外出转移,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妇女基本上不是文化水平不高就是年龄偏大。这个问题很有普遍性,据全国妇联开展的“万名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问卷调查”得知,农村妇女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6%,“小学”占25.8%;“高中及中专”占16.1%,“没上过学”的占6.3%,“大专及以上”仅占1.2%。

3、农村妇女自觉学习意识较低

农村妇女的培训工作都需要各级妇联及相关部门作大量的宣传和动员工作,很大一部分农村妇女是被组织拉去参加培训,而非自愿行为。此次调查数据显示,参加政府或其他组织提供免费培训的农村妇女占总数的63.6%,而每年参加培训的妇女达到受调查总数的70.4%。由此可见,仅有6.8%的妇女不仅仅依靠政府或其他组织提供的免费培训来获取科技文化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去拓宽学习途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4.培训质量不高

在基层,大部分农村妇女参加的技能培训多是应需、应时培训,因受到培训设备、资金、师资的影响,只能是初浅的入门培训、单一的技能培训,大部分没有技能鉴定和资格证书,缺乏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5.培训需求多样化

我们针对基层妇女培训所作的调查显示,子女教育、健康知识、法律知识、烹调营养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需求比例提升,其中尤以子女教育和健康知识为重。这说明提升家庭生活质量将成为今后农村妇女培训的新需求。

二、当前农村妇女教育与培训工作情况

以庄河市兴达街道妇女为例,兴达街道妇联每年都会举办几次培训班,为辖区妇女进行免费的各类培训。具体做法如下。

1、依托庄河市巾帼职业学校对妇女进行培训

要想解放农村妇女的思想,转变就业观念,首先必须要有成人再教育的良好氛围和场地。为此兴达街道妇联依托庄河市巾帼职业学校为辖区妇女进行培训,其中,包括家政、计算机、月嫂等多个培训项目可供辖区妇女选择,受到辖区妇女群众的`喜爱。

2、通过树立典型,培训多样化方式来转变观念

就业培训方式从传统板书到多媒体教育,到现在的“巾帼创就业榜样”。通过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创业典型,邀请了街道的各行各业的创就业典型,例如大棚种植妇女刘淑凤、养猪大户徐凤等一些活生生的典型的创业例子,通过典型带动作用,更快速的转变农村妇女的创业意识、激发她们的创业激情。同时,依托劳动保障部门开设了一系列的免费技能培训如:电脑初中级、办公室文员、家政服务、十字绣、珠绣等等。

3、积极推荐,为农村妇女劳动力就业搭建平台

就业是培训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依据。为加快农村富余女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庄河市兴达街道妇联大力实施妇女成才支持引导、妇女创业就业促进行动,引领妇女在促进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中实现自身的进步与发展。一是“送岗位”行动持续有效。兴达街道妇联以两新组织中的妇联组织为依托,建立了美容美发、巾帼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华奇公司等5个创业就业培训基地,组织包括计算机、美容美发等专业的创业技能培训班,使1000余人掌握了一技之长。针对进城务工妇女、下岗失业妇女和城镇零就业家庭妇女开展了政策和就业岗位咨询,为进城务工妇女、下岗失业妇女和城镇零就业家庭妇女提供政策、就业岗位和实用技术技能培训,提供会计、出纳、家电维修、手工艺制作、家政等工种多个就业岗位;针对市场对月嫂供不应求的行情,与红嫂家政学校开展了百名月嫂专业培训,月嫂持证上岗,满足了产妇需求,促进了妇女再就业,推动社会服务业规范化发展。二是妇女家政产业发展壮大。街道妇联依托红嫂家政品牌为辖区妇女免费进行家政培训和电脑培训,帮助她们掌握家政技术,不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发展壮大妇女家政队伍,成员由最初的3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100余人,从业人员由30余人发展到360余人。同时邀请金牌家政服务员为妇女介绍经验,开展系列讲座。目前,兴达街道的家政产业已经逐渐发展壮大,帮助农村妇女、下岗姐妹开辟了致富新渠道。

三、加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对策

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把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意义重大,关乎社会的稳定、进步与发展。不但要充分重视,而且要转变培训观念和模式。农村妇女的培训不是把物质条件创造好了“等”其主动来参加培训,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请”农村妇女来参加培训。要加大对培训信息、政策的发布宣传和服务力度,使农村妇女充分认识到接受教育培训的好处,激发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热情。

2.广泛宣传,典型示范,转变农村妇女培训观念

以推进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为目标,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女农民”,进一步宣传妇女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好地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学习新知识、创造新生活、做出新业绩,并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合作进取来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激励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使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成为广大农村妇女提高素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3.结合农村妇女生产生活实际,培训形式多样化

据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农村妇女不愿接受时间多于一周的培训,超过80%的农村妇女不愿参加付费培训。相比男性来说,农村妇女需要考虑家庭、安全等多种因素,更倾向于“方便不麻烦”的培训模式。因此对农村妇女的培训一定要注意针对她们的特点,把握女性的成长规律和教育需求开展培训,逐步提高农村妇女的受训比例。例如在培训时间上,要尽量缩短,以开办短期班为主,还可以灵活设置各种时间段,方便女性兼顾家务;在培训内容上,要多选择那些比较简明易于操作的,以顾及不少女性难以投入更多精力的现状。要针对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组织开展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的择业竞争能力。

4.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和子女的教育相结合

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关注农民子女的教育与培训则是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农村妇女教育水平的提高,会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农村妇女在家庭中承担着教育子女和管理家庭收支的主要职责,所以她们的教育程度决定了其家务管理效率和家庭经济与发展的统筹规划能力,间接地影响着人力资源的素质和可持续发展。

综合以上几点,如何发挥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力量,如何实现农村的综合发展,应首先从帮助、改变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开始。通过加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生产能力和劳动技能,不但能实现广大农村妇女求知识、求发展、求富裕、求健康的愿望,也使她们蕴藏的巨大潜能得到发掘和释放,增强参与、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培训调研报告怎么写(篇5)

申奥成功,中国入世,中国将需要大量外语人才。如今外语人才应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口语好的外语人才,另一个层次是“外语+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现在用人单位更愿意招聘外语+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因此,培养具有一门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将成为未来外语人才的发展趋势。现在,不少大专院校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外语人才需求,已经由单一的语言教学改为复合教学,比如外语加经贸、外语加外交、外语加法律等等。并为学生增设第二外语、公共关系等选修课以丰富学生的知识。

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目前市场很火,几乎知名培训机构都在介入。参加商务英语培训的求学者主要群体有外企的白领、想进入外企工作的大学生和从事国际贸易、交流的人员,这个群体人数最多,他们所能接受的培训费用相对较低,估计在1-3万元比较合适。另一个群体是各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才,他们是真正的高端商务英语用户,如总裁VIP班。所以,一味追求高档次、高价位的商务英语培训项目市场风险较大。

青少儿英语

英语是孩子将来走向世界的通行证,英语是孩子未来个人成才的阶梯。儿童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段是6—12岁,在这一阶段开始学习外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各小学逐渐重视英语教学,日益高涨的儿童学英语的热情也已成为现在北京青少年英语培训市场迅速扩大主要原因,再加上家长对英语的重视与日俱增,孩子在学校里学到的远远不能满足家长以及学生对英语的渴望,这也促使京城少儿外语培训机构得以迅速发展。但是,青少年培训同成人培训不同,这对各培训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青少年培训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生源受到区域分布的限制,甚至细化到各个街道。学校的位置,学校的管理,什么样的教材,什么样的教学特点更适合孩子是家长所关注的问题。可以说赢得了家长的信任也就赢得了市场。目前青少年英语市场还不成熟,知名的大型少儿培训机构不多,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有市场竞争力的青少儿外语培训主要存在四种方式:一是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启蒙英语教育;二是针对普通少儿的大众性普及培训,价位较低,影响较大;三是针对收入较高的家庭的儿童设计的以外教教学为主的培训,价位较高;四是针对中学学生升学考试为目的的培训。

总的来说,青少年英语培训学校要针对青少儿的'身心特点调动孩子学习英语的欲望,培养其学习兴趣,弥补原有教学方式不足,并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培训效果显著,才能在市场里真正站住脚。

英语口语培训

下面口语培训在英语培训中占据了最大的市场,这与入世和申奥的成功,英语人才需求量猛增分不开。在我国的各大城市,英语口语从最基本的语言交流到高端的商务谈判,蕴藏着巨大的市场。

目前,有相当多的口语培训学校,高薪聘请外教授课,为学员营造一个英语的学习环境;也有的培训学校,聘请国内从事多年的英语教育知名人士,以其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生动的语言为学员授课;或以中外教结合的方式为学员授课,但招生结果仍然不够理想。从这几个事例来看,口语市场应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从培训学校自身的教学质量问题出发,二从培训学校的市场公关策划出发。其实不少培训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也不错,但市场推广有问题,没有找出自身的优点,没有充分展现出自己的优势。其扎堆式的宣传方式,没有将自己的教学特点展现在求学者的视野之中,没有让学员了解符合他自身的特点,从而让自身淹没在众多培训机构中。同时,求学者也在鱼龙混杂的口语培训机构中成长起来,全外教口语并非对所有求学者有用,再也不是金字招牌。

口语培训学校应抓住自身优势,完善教学方式,诚信服务,才能脱颖而出。

雅思培训

随着留学市场的持续升温,带动了留学英语培训,尤其是目前最为火爆的雅思培训。对那些从事雅思培训的机构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今的雅思市场可谓是百花齐放,其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办学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专业雅思培训学校,全国主要城市设有分校,其优势是通过规模经营来优化各种办学资源(如师资力量),同时也为学员提供了在当地学习的机会,减少了费用方面的投入。同时,因为考试的针对性强,而且学员考分较高,一直受到部分求学者的欢迎。但是,这类学校目前也有不足,由于一般都是大班授课学员众多,学员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机会较少。另一种是一些有实力的留学中介推出的雅思培训课程。这些机构软硬件投入比较大,师资的配比也比较强。加上其在留学领域的多年丰富经验,可以为出国留学学生提供一条龙的系列增值服务(如出国留学咨询、国外学校选择、帮助签证等),成为雅思培训的新宠。虽然他们起步一般较晚,在业内的的知名度还不够高,但势头很猛。

以上两种机构占了雅思培训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再有就是一些大学办的培训中心开设的雅思培训项目。由于其市场化程度不高,所以份额一直较小。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国际考试机构也正推出一些类似的考试形式如思培、托业(就业英语),对雅思培训有一定的冲击,所以雅思培训机构也应该把握市场脉搏,做好在战略上的调整,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

等级考试英语

当前,社会各界对应试教育的批评越来越多,但花样繁多的英语考试还是层出不穷,就连代表学员真实语言交际能力的口语都有多种考试。其实,单纯就等级考试这种形式而言,无可厚非,英语等级考试是对一个人综合的英语能力的测试,只不过是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把握好而已。如目前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虽已持续近二十年,但其生命力近来也遭到质疑,清华、复旦等一些名校纷纷宣布毕业生能否拿到学位,与是否拿到四级英语证书脱钩。评判一项考试的生命力的标准主要是看该考试能不能客公正正地对参加考试的考生水平作出评价,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作为一个非赢利民间学术机构,其公正性自然毋庸质疑,四六级考试题型分布考察了考生听、读、写各方面英语语言能力,其分值比例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考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其主要问题是在操作过程中的一些违规现象比较普遍(“枪shou”现象),再加上形式相对单一,所以造成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但如果认真抓好整个考试流程的各个环节,四六级考试一定会散发新的活力。其实,纵观英语考试市场,四六级只是其一部分而已,从针对孩子开设的剑桥少儿英语考试,到针对初高中学生的中高考英语考试,再到针对研究生入学的研究生英语考试,到针对在职人生的行业英语考试,专业英语考试,北京市推出的市民英语口语等级考试等等,林林种种,都有很多的受众者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细化到每一种都是一块诱人的蛋糕,当然对各培训机构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真正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行业英语、特色英语

与商务英语(应该说商务英语是行业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同,国际交往日益密切,外国机构介入中国各个产业,需要大量良好的外语技能的专业人才,一些已经从事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人员,由于竞争的压力,需要强化对外交往的职业外语技能,在日常中,如到外企谋职、与外商洽谈,导游等社会行为更加频繁,大大刺激了中国外语培训专业化、行业英语职业化。这些行业英语一方面向各个行业横向展开,另一方面在一个行业领域更加深入,行业英语、特色英语培训涵盖中国所有的行业和职业。如旅游英语、酒店英语、医疗英语、金融英语、会计英语、外贸英语、IT英语、法律英语等行业英语,另外还有生活英语、求职英语、秘书英语、交际英语、电话英语、办公英语、翻译英语、表演英语等特色英语。行业英语是一个新生产物,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培训调研报告怎么写(篇6)

游戏二班 131351019 王贇

在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伴 随着政府政策的领导与社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就业方向也开始悄然发生转变。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情况的调查研究,我们逐渐了解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在创业前准备的真实状况。 关键词:严峻,就业压力,创业,就业,意识。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现状,即大学生就业现状: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但作为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企业,则较受冷落,很少有把关注的焦点聚焦到企业,征询企业对毕业生的看法或总结企业的聘人之道。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方面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上远远滞后于大学生及企业的对其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毕业生顺利就业。现在就业难变成了我们这一代大学生不得不面临问题,年复一年、褒贬不一、喋喋不休的争论和唏嘘概叹。当然,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依旧有那么一队大学生不怕艰辛,应该说不怕就业难,或者说就业困难,就自己创业,这样也依旧可以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

一、 现状分析与调查结果:

教育部部长周济11月20日在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透露,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495万,比20xx年增加82万。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突出,为此,会议决定将20xx年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服务年。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创业依然是热点之一。(参考中国教育在线)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是不少应届毕业大学生的第一选择。创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活跃而有效的经济形式,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创业的形势有很明显的好转,不论是私人创办事业涉及的领域还是创业的发展势头,都有着健康发展的趋势。而从西方的发展历程来展望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学生创业将成为市场洪流中一股新的力量,新的势力。大学生的加入将为创业大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时,在校大学生创业也闯入了人们的视眼。 当大学生创业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这种新的就业方式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大学校园里创业的概念也越来越为广大的同学所了解与接受,创业意识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 为了全面了解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创业前准备的现状, 研究调查各大高校、政府、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与教育的重视和关注程度,我们在1月20日—2月20日,通过问卷形式为主,网上QQ谈话与网上搜寻材料为辅开展调查活动。 从调查问卷中抽出几份题目进行分析,例如第二题,您关注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调查中,经常关注,很清楚的大学生占10%,偶尔关注,比较清楚的大学生占30%,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知道一点的大学生占45%,一点也不知道的大学生占15%。从这里体现出现在的大学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虽然占比较大的比例,但经常关

注的大学生只占10%,所占比例较小,说明大学生关注国家政策是有待加强的。 而第三题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 ?调查中,考虑过的大学生占97.5%,完全没想过的大学生占2.5,正在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占0%,已经尝试过创业的大学生占0%。从这里体现了创业的问题对大学生不是什么与他们毫不相干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思考过创业的问题。而第十题您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 调查中,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大学生占47.5%没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大学生的占52.5%。其中,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次数一般在1-2次。从这体现出大学生参加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比例相对较小,大学生对此的关注度还不够,还有待加强改进。

二、 结论分析与建议:

《关于大学生创业问题的调查》是我组研究的课题,在课题申请时,我们是作为一个课外业余任务来完成,经过一番网上浏览、网上问卷调查发现这个课题的具有很大的研究性,社会、国家和高校的关注度极大。由于我们小组在资金、人力、物力、时间、个人学历等因素的限制,调查难度远远超过我们申请课题前的想像。对于我们大专生来说,要作到大范围且研究的极大深度同时极具学术性,是不怎么现实的。因此,出于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我们组员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网上搜集相关材料等形式,调查自己周边大学生(在校就读大学生),其结论和数据也是具备科学性,确保实践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提升作品质量。

对于大学生创业,政府的帮扶作用不可小视。一些地方政府政策的出台,对于大学生创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政府帮扶的持续性需要关注。此外,大学生创业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政府的帮扶作用,社会应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去逐步锻炼其市场适应能力和抗 风险能力不管国家政策、高校、社会环境如何,我们认为最重要在于大学生自己,因此大学生主体不容忽视。下面给大学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树立全新的人才观,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讲,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创业者具备一些核心的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要有创业观念、有才、有胆、有识,同时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克服创业过程中的困难,这些高要求决定了当代大学生想走上创业之路,就必须按照创业者素质的培养规律,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锤炼自己的胆子,同时培养自己的创业人格、创业者思维和创业意识与技能,克服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积累型”、“继承型”,掌握的死知识多,运用的知识少,胆子小,生存能力差的人才类型。 实践证明,创业者素质的培养是有规律的,其成长也是有过程的。而从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之都是创业者成长的捷径,中国有句俗话:“一年学成个庄稼汉,三年学成个生意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 注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锤练自己

要树立自信、自强、自主、自立意识。自信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条件去开创自己未来的事业。自信赋予人主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相信自己能够成为创业的成功者,尤其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更需要自信。自强就是在自信的基础上,通过企业的实践,不断增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进一步磨炼自己的意志,建立起自己的形象,敢说敢当,敢作敢为,不贪图眼前的利益,永远进取,使自己成为强者。自主就是具有独立的人格,具有独立性思维能力,不受传统和世俗偏见的束缚,不受舆论和环境的影响,能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善于设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自主还要有远见、有敢为人先的胆略,能把握住自己的航向,自立就是凭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建立起自己生活和事业的基础。

(三)广泛获取创业经验

如今,不少大学都开设了创业指导课,教授创业管理、创业心理等内容,帮助大学生打

好创业知识的基础。大学图书馆也提供创业指导方面的书籍,大学生可通过阅读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 其次,创业是目前媒体报道的热门领域,无论是传统媒体,如报刊、新书、广播电视、还是网络媒体,每天都提供大量的创业知识和信息。一般来说,经济类、人才类媒体是首要选择,比较出名的有《财富人生》、《创业家》、《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以及“中华创业网”、“中国创业论坛”等专业网站。此外,各地创业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机构的网站,也蕴藏着丰富的创业知识。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创业知识,往往针对性较强。

(四 )能力的综合培养

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创业。创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与不同的人和事打交道,对人的能力要求很高。从事创业的人既要懂经营,又要善管理,既要能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又要当机立断,临危不乱,指挥若定,既要能言善辩,又要能谈判公关,既要能开拓创新,又要不怕挫折、困难。因此,创业能力的综合性很强,其中要有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造能力、经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公关能力、应 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把握机遇的能力、谈判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作为21世纪教育的4个支柱”,并把其作为开启未来人生大门的四把“钥匙”。“学会认知”就是教人掌握认知的方法,学会学习的方法、手段,培养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做事”就是要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驾驭处理复杂突发事件、危机的能力。“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培养人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和管理能力。“学会生存”就是要不断增强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的责任感,培养人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等等。因此,大学生要主动树立“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从而使自己在创业时“走得出”,“站得住”,“干得好”。

培训调研报告格式(精选5篇)


报告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什么样的报告算得上是比较高质量的?希望这份"培训调研报告格式"能够激发您的思考,欢迎您参阅读本网页!

培训调研报告格式(篇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全面掌握XX市农机教育培训基本情况,为不断促进农机培训事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笔者对全市农机教育培训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农机教育培训开展的基本状况

滨州位于黄河下游、鲁北平原,地处黄河三角洲尾闾,北临渤海,东与XX市接壤,南和XX市毗邻,西同XX市和XX市搭界,是山东的北大门。XX市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土地94.5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13公顷。XX市辖XX区、XX县、XX县、XX县、XX县、XX县、XX县、滨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海新区共六县四区。

目前,滨州各县(区)共有农业机械化学校7所,20xx年在省农机办的正确领导与市农机局的帮助指导下,先后注册成立7个社会化农机培训公司,承担农机驾驶培训工作。XX市各县(区)农机培训机构教职工共49人,其中专职教师33人,理论教员31人,教练员21人,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20xx年全市新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6872人,复训驾驶员8531人,培训保护性耕作、农机经营维修、职业技能鉴定等农机使用技术 7176人,在职培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210人。20xx年全市新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5214人,复训驾驶员7798人,培训保护性耕作、农机经营维修、职业技能鉴定等农机使用技术11528人,在职培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20xx人。20xx年上半年全市新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2885 人。

二、培训内容与主要做法

全市农机化教育培训以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培训为主要内容,主要做法如下:

(一)贴近实际,抓好购机补贴农民机手培训。各县(区)农机局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对购机农民机手进行系统培训,基本实现新购机农民年内普遍接受一次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新购机农民操作使用水平和对农机化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使其不仅学会使用新机具,还获得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和农民增收致富。

(二)创新形式,加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培训。全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培训以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和新购买农机具的农民为主,积极开展农机驾驶操作、维修保养、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知识等培训。大力推行农机驾驶、安全监理、技术推广、职业技能鉴定等组合式培训,努力提高农机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三)突出重点,组织好主要农时技术专项培训。各县(区)农机部门在春耕生产、三夏、三秋等农时季节到来前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活动,送技术到田间地头,送培训进村入户,形式多样,效果显著。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7期,培训760人,组织深松作业现场演示会2场,培训320人。

(四)积极争取,认真实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近三年来,全市共承担阳光工程“农机使用与维修”培训任务3200人,按照省农机办阳光工程培训有关要求认真做好培训组织实施工作,并加强与专项技术培训、驾驶员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新购机农民培训的结合,提高培训效果,让更多农民享受国家惠农政策。

全市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始终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以机械化技术培训为重点,以农机主管部门、农机培训学校、农机化技术推广、鉴定、监理机构为主体,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农机培训政策,有效提高了各类农机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为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各业机械化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资金投入情况

据统计,20xx年全市农机培训资金投入105.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54.1万元,阳光培训36.8万元,自筹14.4万元;20xx年农机培训资金投入117.1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60.06万元,阳光培训41.4万元,自筹15.7万元;20xx年农机培训资金投入86.4万元,其中地方财政49万元,阳光培训33.6万元,自筹3.8万元,培训资金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农机校资金完全来源于自筹,20xx年全市农机校自筹建设资金 45.7万元,20xx年73.3万元,20xx年15.5万元,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存在的问题

1、对培训工作的认识还不足。在工作实践中,至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存在着重机具推广、轻技术培训的认识误区,认为机具量的增加就是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忽视了农机技术培训对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安全水平的主导作用,造成了机具的使用效率不高、收益不丰等现象。同时,认识上的误区也使我们的培训工作难以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协作。

2、师资力量显得较为匮乏。作为担任培训任务的主体,农机学校的师资配备已跟不上农机新技术的更新换代,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师资现阶段走上了其他新的领导岗位,还有少量在职教师不懂农机专业技术,不能上讲台授课,那种综合性、专业型的农机教学人员尤其缺乏。通过聘请厂方技术服务人员或经销商来搞培训得不到时间上的保证,也不完全符合农民培训的实际需要,同时,也会加大培训的成本。

3、经费投入不足,培训工作机制不健全。农机发展大计,教育培训需先行。农机技术培训是事关农民素质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没有经费投入,学校的硬件、软件要更新成为空谈,培训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如果靠其他项目的有偿服务来筹集资金或向农民收钱来促进培训工作,将会使农机培训走入死胡同。

六、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上下一盘棋,真正建立尊师、重教、兴机、富民的新格局;农机技术培训是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推进现代农机装备及技术的必由之路,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途径。离开了农机技术培训,要推广现代农机装备及技术,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议尽可能先安排一部分有一定技术基础的教师参加农机技术培训,更新知识,开阔眼界,并且结合农机企业的生产实际,让他们参加一些农机具的生产过程和作业过程,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农机学校基本的教学条件,增添教学设备。建议采取向给农民机具补贴一样给学校配备拖拉机、收割机、电教设备。同时,加大对农民群众学习农机新技术的补贴力度,解决农民群众学技术、学业务而有经济负担的问题。

(四)创新农机技术培训模式。要不拘于传统,不流于形式,真正沉下去,实事求是,真心实意地培训农民,农机科技培训才有生命力,才能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要根据农民群众学习农机技术的实际需求,选准农闲时节,采取开班到乡、培训到村、指导到人等适合农民特点的形式来开展农机培训工作。

培训调研报告格式(篇2)

为总结第三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研究部署“十二五”培训,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于近期组织了我县“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我们根据省厅调研文件要求,组织专人分别深入县城区、圩区和山区的中小学(幼儿园),采取分区、分层抽样方法,对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不同参训对象开展培训需求调研。调研期间共组织召开座谈会3场,××区、××区部分学校教师和全县部分中小学校长、业务指导人员座谈会各一场,参加座谈人员48人;发放调研问卷106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其中:高中25份、初中24份、小学37份、幼儿园11份、培训者3份。

在提交问卷的100名培训对象中,教龄在15年以上的有84人,这些人基本上都全程参加了我省组织的前三轮继续教育,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沿革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们的态度和建议有利于对培训工作的全面审视和规划;县城学校教师48名,乡镇学校教师52名,校级以上骨干教师47名,普通教师53名,两种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的培训对象人数基本持平,中层以上干部、校长21人,普通教师79人,他们的意见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适性。

二、对调研问卷的数据分析

(一)对08年至今的培训评价

在对08年开展至今的第三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总体评价中,有61人选择的是“满意”或“比较满意”,32人认为“一般”,说明大家对过去一轮的培训是基本认可的,但培训的满意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在培训内容上,老师们觉得对自己最有帮助的是“上好课”专题的学习,占49%;其次是 “评好课”专题,占21%;再次是“备好课”和“育好人”专题,各占17%;“命好题”专题仅有占2%的人选择。由此可见,老师们对那些与课堂教学直接关联的,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操作性相对较强的培训内容较为感兴趣,同时,对未能开展的“育好人”专题仍抱有一定的期待。

在培训模式上,认为效果最好的培训模式选项中,“以远程为依托,整合集中和校本的混合学习模式”以微弱优势排在首位,占24票,“集中培训”和“集中与校本结合”的模式分别以21票和20票紧随其后,“远程与校本结合”、“校本培训”分别为14票和12票,“远程培训”仅为8票。大家对不同培训模式认识的分化,说明目前尚无一种模式能够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各种模式的优点和不足同样是突出的。从排在前三位的情况来看,集中、校本、远程相结合可能大家认为更有利于各种模式的扬长避短, 因而大家更乐于接受。

在培训的方式上,大家认为最有效的是“名师带教”和“观摩考察”,分别占36%和35%,“案例研讨”占19%,选择“经验交流”、“专题讲座”、“自主研修”方式的均不到10%。无独有偶,培训方式与培训内容相似,相对集中在实践性、指导性、可操作性较强的几种方式上,老师们需要更多的是面对面的直接指导和借鉴。

(二)对新一轮全员培训的需求

在培训时间安排上,有70%的人希望在“学期中”组织培训,26%的人愿意在“暑假”接受培训,愿意在“双休日”和“寒假”接受培训的仅各占1%。这样的数据说明老师们一方面工作负担和家庭负担较重,仅有的休息时间(尤其是双休日)需要休息调整或用来处理个人的一些事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老师们的自我权利意识增强,国家法定的节假日,他们希望能够得到充分享受。

在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方面,“教育实践与教学新技能”以52%的得票位列各项之首,“专业发展与教科研能力”以26%居其次,“教育理论与学科新知识”得票数占18%,“教育政策与法规”和“职业道德与素养”仅占4%。与前述有关数据相一致,老师们还是迫切希望得到“教育实践、教学技能”等课堂教学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的培训,对“专业发展与教科研能力”、“教育理论与学科新知识”等涉及个人专业发展的理论、知识和能力也有一定的需求。

在最希望的培训教师方面,“名师”、“教授和专家”、“骨干教师”分别以38、25、19票位列前三,“优秀教研员”和“进修学校教师”分别以11、7票居后。说明一方面老师们希望得到既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又能将实践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的“名师、专家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引领,另一方面,“教研员”和“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亟待提高。

在培训的考核方式上,大家最认可的选择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29票;实践观察与测评22票;作业练习20票;实践技能测试10票;统一笔试9票;竞赛评比4票。说明大家在接受“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这个大的考评原则的同时,对注重实践的“实测评价”方式也较为认可,通过提交“作业练习”的方式进行考评也能部分接受。

三、座谈会的情况综述

在召开不同地区、不同层面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中,我们把调研问卷所列的“参加培训的最大困难,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新一轮教师培训的期待”等议题作为座谈的主要内容,以期达到总结反思过去的培训工作,了解今后培训需求的目的。通过座谈,我们发现:

老师们参加培训的困难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

困难之一是工学矛盾。我县中小学大多分布在农村山区,尽管学校规模小,班额小,但班级个数并不少,因此这些学校的教师教学负担仍很重,全天包班的现象很普遍,正常教学日全在课堂,基本无暇参加培训,即便是校本培训组织交流研讨,也必须在放学后开展。农村教师大多在居家所在地附近学校工作,放学后或双休日有一定的家务琐事,因此很难或不愿再抽出时间投入培训。

困难之二是老年教师现状。由于近十年间,新进教师较少,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地区)教师老年化(50岁以上)现象较为普遍,这部分老师因视力、记忆力减退和精力不济,参加学习,尤其是理论性较强或操作上有特殊要求(如远程培训)的培训,他们感觉困难较大。

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大方面:

一是认识的问题。这里既有领导重视的问题,也有教师认识上的问题。领导重视不够,对培训工作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和激励机制,造成教师参训主动性不够。教师认识不到位,形成了对培训应付了事的现象。

二是内容的问题。过去培训内容的确定,主要是自上而下确定的,教师们主要是被动接受。第三轮培训尽管增加了调研和问题反馈环节,但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成分还是很大,培训的内容往往与教师的需求还是两张皮,培训的针对性还不强,对实践的指导还不够。

三是方式的问题。过去的培训主要是集中培训、校本培训、远程培训。集中培训主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组织开展,一人讲,数百人(甚至上千人)听,方式单一,受训者被动接受,效果不好。校本培训由于缺乏有效的互助和真正的专业引领,没有落到实处,往往变成了枯燥的读书和填写报告册,校本流于形式,成为教师的负担。远程培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以及在农村学校还受到条件制约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效果也大打折扣。

四是成果转化的问题。各种培训的训后跟进不到位,形成了培训结束,就画上了“圆满”句号的现象,使得有限的培训成果失去了及时转化为自己或指导他人实践的最佳时机,训了就“训了”。

五是培训者的问题。大多数培训的培训者主要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师和县教研室的教研员担任,他们在理论上和实践方面都难以称得上是最优秀的,且长期往复承担培训任务,难以让参训教师信服,产生排斥心理。

老师们对新一轮培训的期待主要有:

一是希望加强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工作的激励奖惩制度,进一步调动教师参训的积极性,让老师们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精神鼓励和实惠;

二是希望培训的内容紧密联系当前的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要易于内化为实践,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既立足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是希望进一步丰富培训形式,让老师们自己选择符合自己实际的培训方式,大多教师非常希望到名校观摩学习,得到名师的指导和培训,有条件的教师也很欢迎远程培训。

四是希望能够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和要求,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如老年教师的特殊要求,幼儿园、音体美等教师的特殊要求等,不能大一统、大呼隆。

五是希望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组建名师讲学团,开展巡回教学指导,同时要加强县、乡、校三级培训指导网络建设,加大对学校层面业务指导人员的培训力度,因为他们是校本培训的最基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他们是校本培训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

六是希望加强县级教师培训远程支持服务平台建设,为教师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流展示的平台,促进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对新一轮培训的思考和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梳理了过去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了教师对新一轮培训的期望和需求,探讨了新一轮培训中需要完善和改进的重点。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师培训制度,加大督导检查力度。首先,既要落实约束机制,又要建立激励机制,要通过制度的完善落实来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次,要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督导评估,将其纳入到教育督导工作中(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并作为主要内容之一,以推动教师培训工作的持续开展。再次,要对县级教师培训工作进行年检,评出等级,结果在全省通报。

二是要真正从教师的现实需要出发,设计培训内容。培训实施过程中,老师们最喜欢向培训者提的一个要求就是“请你告诉我该怎么做?”,其实老师们的需求很具体,但我们在培训的时候关注了过多的“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到了关键的“怎么办”时,又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教师们当然不满意。当前,课程改革正进入深水区,课堂教学正在向追求“有效”、“高效”的方向发展,教师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引导、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也是广大一线教师最普遍、最迫切的需求。因此,新一轮教师培训围绕“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这个核心设计内容,无疑是对路的,与第三轮培训也是紧密衔接的。但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做”字来做文章,强调在“做中学”,只有老师们行动了,才可能有改进、有转变、有提高,才能改变过去培训中的“听了激动,回去不动”的现象,培训才有实效。当然,除此以外,顺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其他培训内容也是必需的,如:规划纲要专题、师德专题、班主任工作专题、专业知识更新和学科素养提升(学科知识PCK等)等。

三是要创新丰富培训的模式和方法。从教师的希望和教师培训工作发展的趋势来看,集中培训、校本研修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是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主要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三种方式一定要既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又能互相弥补各自不足,成为有机结合的整体。集中主要解决培训的组织部署、阶段性总结、交流研讨和问题指导等,远程主要解决专业引领、问题指导、交流展示等,校本主要解决“做”的问题。同时,要进一步丰富培训的方式,像名师讲学、脱产研修、案例观摩、送教上门等教师们喜闻乐见的培训方式,要作为常用的方式贯穿于教师培训的始终。

四是要大力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要以专兼结合的方式,从一线优秀教师中选拔部分骨干充实培训者队伍,组建名师讲学团。加强培训者培训,可通过外出学习、岗位研修、下校实践等方式,认真组织实施培训者每年72学时的培训研修,严格培训者的考核评价,提高培训者的施训能力。

五是要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力度,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中的第24条规定,纳入教育督导考核,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适应教师培训形势发展的需要。

培训调研报告格式(篇3)

经调查,目前**市**新区共有被征地农民5775人,其中劳动力4177人,按照性别分:男2220人,女1957人;按照年龄状况分:16—40岁1947人,41——60岁2230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需求量加大,被征地农民将会越来越多。

在劳动年龄范围内的被征地农民共有4177名,其中已就业3070人,仍有1107人没有实现就业,在已就业的3070人中,自主创业的181人;受聘于人的1723人,其中从事瓦工、木工、油漆、水电工作等459人;企业聘用318人;外出务工62人;临时就业786人(帮人看店、勤杂、保安、保洁、保姆等)。从上述就业情况来看,就业人员中绝大多数人工作随意性大、稳定性差,自身无技能,很容易再次失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根据调查,4177名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的3611人,高中文化程度464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的102人;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574人,其中持相关技能证书262人,未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3603人,其中有培训意向的89人。劳动力受教育普遍较少,职业技能低,就业竞争力差。

(一)被征地农民就业压力大,转移就业培训任务繁重。培训的覆盖面小。因培训能力不足,只有部分的被征地农民有机会参加培训。部分被征地农民因需要交纳培训费用而不愿参加培训,即使参加培训,也是培训费用低廉的技术含量低的专业。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被征地农民的快速转移。

(二)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严重影响着转移就业选择和求职成功率。男性就业多从事建筑、水利工程等重体力的技术要求相对不高的行业,而女性则多从事餐饮、保洁保绿等行业。

(三)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不健全,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低。一是被征地农民市场和中介组织发育迟缓,信息服务网络和基础设施薄弱。二是劳务信息不畅,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被征地农民向外转移以自发为主,盲目性和无序性较大,“马路市场”现象普遍。

(四)资金保障乏力,投入明显不足。尽管各级政府积极筹措资金,但相对于这一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投入明显不足。专项经费落实较困难。

在政府提出建设新工业园区的计划后,迅速进入论证实施阶段,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全面提速,园区建设和城市建设进入了超常规发展时期。城市加速扩张和工业园区等建设项目的`大力实施,使得农民在短期内失去土地,无论政府还是农民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致使被征地农民在由农民意识转化为市民意识,由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转化为市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等方面出现了“无所适从”的现象。

由于农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普遍较低。失去土地后,他们在社会上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也较差,就业成为被征地农民的突出问题。

一是集体资产的处理难。村改居后,原集体经济组织性质发生了变化,对原始集体资产的处理由于主体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债权、债务及合同变更等问题。另外还存在社会保障、就业政策上,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权利的问题等。

部分农民依靠地方企业优势,从事苦力,如窑厂等,收入高;部分近郊农民从事经济效益较高的种养业;部分农民依赖于产权归属自己的房屋从事房屋租赁、仓储、批发零售、餐饮等经营活动,且房屋的增值效益明显。由于征地拆迁,农民的收入来源直接受到影响。

为了摸清我区农村劳动力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我们对辖区内的农民进行了三次地毯式调查摸底。对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进行分类汇总、装订成册,并录入计算机动态管理,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情况档案。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区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

在涉及的两个办事处设立劳动保障所的基础上,所属七个自然村各设立劳动保障工作站一个,做到职能、人员、编制和经费“四落实”。

从被征地农民思想观念入手,通过宣传教育转变小农意识和就业观念,促进尽快就业致富。一方面以免费培训、保证就业等一系列承诺,充分调动农民就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采用多种宣传形式相结合,长期不间断地深入农户宣传。

一是积极开展岗前培训。以思想观念、法制和安全生产、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为三大重点开展就业前培训,促进被征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二是积极开展“四免”培训。根据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意向,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开展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所有培训实行“四免”,即:免培训费、免交通费、免午餐费、免技能证费。培训科目主要有电动缝纫、保结保绿、机械加工、汽车驾驶等。

坚持以采取举办专场专场招聘会、支书送工、中介输送、企校联盟、挂钩帮扶、以工带工、引凤还巢、企业用工座谈会等10多种送工方式,扎实推进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将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指标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对办事处和村实行一票否决。

被征地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进厂务工难,从而在城区形成劳动就业结构性矛盾。要让素质较低的农民转变成产业工人,让农民转变为市民,就应该“给其面包不如给其枪”,以培训为切入点,让他们转变小农意识,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及市民观念,让其在思想观念、劳动技能上适应和跟上城市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农村社区化”。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农民进行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在城市中的赚钱本领。

拥有一技之长后进厂务工,这不仅是农民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企业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培训,让被征地农民能在“洗脚上田”后在城镇中立足,让更多的农民在城镇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以加强就业培训为主,增强被征地农民自主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措施,既解除他们眼前的“生存之忧”,也解决今后的“就业之忧”。

政府加大培训投入,解决被征地农民缺乏就业技能之忧。征对被征地农民缺乏就业技能现状,政府加大培训资金投入,继续实行“四免”职业技能培训,即免费培训、免费就餐、免费接送,培训合格后免费办理技能证书。并推介就业不少于3次。对被征地农民培训的重点主要放在转变就业观念、规范职业行为和增强劳动技能三个方面。把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以保证培训后的就业率。

(1)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发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尽可能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并通过各种渠道向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信息,为用人单位和被征地农民创造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2)鼓励、引导和支持被征地农民走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之路。农民自主创办企业或开办个体工商业,享受城镇居民创办民营企业和城镇下岗失业职工自主创业同等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促进农民就业。

努力争取被征地农民就业再就业社保补贴、小额贷款等各项优惠政策,被征地农民《再就业优惠证》应发尽发。通过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被征地农民打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3)鼓励愿意从事种养业的农民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做贡献。在征地和拆迁的过程中为被征地农民规划留用地,或者采取转包、出租、转让等方式,在周边土地富足的乡镇划出部分“四荒地”、“河滩地”或耕地给被征地农民从事种养业。

(4)组织劳务输出,实施“走出去”战略,采取多种渠道和措施,建立比较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同时,通过“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与企业签订协议,将培训合格后的被征地农民直接输送到该企业就业。

通过到周边县区、苏南发达地区学习参观,吸取借鉴他们的优秀成果、好的做法,并结合工作实际,拿出劳动力市场筹建方案,并组织实施。为辖区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平台。

培训调研报告格式(篇4)

游戏二班 131351019 王贇

在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伴 随着政府政策的领导与社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就业方向也开始悄然发生转变。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情况的调查研究,我们逐渐了解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在创业前准备的真实状况。 关键词:严峻,就业压力,创业,就业,意识。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现状,即大学生就业现状: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关注的焦点问题,但作为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企业,则较受冷落,很少有把关注的焦点聚焦到企业,征询企业对毕业生的看法或总结企业的聘人之道。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方面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就业上远远滞后于大学生及企业的对其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毕业生顺利就业。现在就业难变成了我们这一代大学生不得不面临问题,年复一年、褒贬不一、喋喋不休的争论和唏嘘概叹。当然,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依旧有那么一队大学生不怕艰辛,应该说不怕就业难,或者说就业困难,就自己创业,这样也依旧可以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

一、 现状分析与调查结果:

教育部部长周济11月20日在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透露,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495万,比20xx年增加82万。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突出,为此,会议决定将20xx年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服务年。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创业依然是热点之一。(参考中国教育在线)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是不少应届毕业大学生的第一选择。创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活跃而有效的经济形式,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创业的形势有很明显的好转,不论是私人创办事业涉及的领域还是创业的发展势头,都有着健康发展的趋势。而从西方的发展历程来展望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学生创业将成为市场洪流中一股新的力量,新的势力。大学生的加入将为创业大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时,在校大学生创业也闯入了人们的视眼。 当大学生创业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这种新的就业方式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大学校园里创业的概念也越来越为广大的同学所了解与接受,创业意识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 为了全面了解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创业前准备的现状, 研究调查各大高校、政府、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与教育的重视和关注程度,我们在1月20日—2月20日,通过问卷形式为主,网上QQ谈话与网上搜寻材料为辅开展调查活动。 从调查问卷中抽出几份题目进行分析,例如第二题,您关注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调查中,经常关注,很清楚的大学生占10%,偶尔关注,比较清楚的大学生占30%,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知道一点的大学生占45%,一点也不知道的大学生占15%。从这里体现出现在的大学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虽然占比较大的比例,但经常关

注的大学生只占10%,所占比例较小,说明大学生关注国家政策是有待加强的。 而第三题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 ?调查中,考虑过的大学生占97.5%,完全没想过的大学生占2.5,正在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占0%,已经尝试过创业的大学生占0%。从这里体现了创业的问题对大学生不是什么与他们毫不相干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思考过创业的问题。而第十题您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 调查中,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大学生占47.5%没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大学生的占52.5%。其中,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次数一般在1-2次。从这体现出大学生参加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比例相对较小,大学生对此的关注度还不够,还有待加强改进。

二、 结论分析与建议:

《关于大学生创业问题的调查》是我组研究的课题,在课题申请时,我们是作为一个课外业余任务来完成,经过一番网上浏览、网上问卷调查发现这个课题的具有很大的研究性,社会、国家和高校的关注度极大。由于我们小组在资金、人力、物力、时间、个人学历等因素的限制,调查难度远远超过我们申请课题前的想像。对于我们大专生来说,要作到大范围且研究的极大深度同时极具学术性,是不怎么现实的。因此,出于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我们组员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网上搜集相关材料等形式,调查自己周边大学生(在校就读大学生),其结论和数据也是具备科学性,确保实践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提升作品质量。

对于大学生创业,政府的帮扶作用不可小视。一些地方政府政策的出台,对于大学生创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政府帮扶的持续性需要关注。此外,大学生创业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政府的帮扶作用,社会应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去逐步锻炼其市场适应能力和抗 风险能力不管国家政策、高校、社会环境如何,我们认为最重要在于大学生自己,因此大学生主体不容忽视。下面给大学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树立全新的人才观,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讲,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创业者具备一些核心的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要有创业观念、有才、有胆、有识,同时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克服创业过程中的困难,这些高要求决定了当代大学生想走上创业之路,就必须按照创业者素质的培养规律,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锤炼自己的胆子,同时培养自己的创业人格、创业者思维和创业意识与技能,克服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积累型”、“继承型”,掌握的死知识多,运用的知识少,胆子小,生存能力差的人才类型。 实践证明,创业者素质的培养是有规律的,其成长也是有过程的。而从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之都是创业者成长的捷径,中国有句俗话:“一年学成个庄稼汉,三年学成个生意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 注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锤练自己

要树立自信、自强、自主、自立意识。自信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条件去开创自己未来的事业。自信赋予人主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相信自己能够成为创业的成功者,尤其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更需要自信。自强就是在自信的基础上,通过企业的实践,不断增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进一步磨炼自己的意志,建立起自己的形象,敢说敢当,敢作敢为,不贪图眼前的利益,永远进取,使自己成为强者。自主就是具有独立的人格,具有独立性思维能力,不受传统和世俗偏见的束缚,不受舆论和环境的影响,能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善于设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自主还要有远见、有敢为人先的胆略,能把握住自己的航向,自立就是凭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建立起自己生活和事业的基础。

(三)广泛获取创业经验

如今,不少大学都开设了创业指导课,教授创业管理、创业心理等内容,帮助大学生打

好创业知识的基础。大学图书馆也提供创业指导方面的书籍,大学生可通过阅读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 其次,创业是目前媒体报道的热门领域,无论是传统媒体,如报刊、新书、广播电视、还是网络媒体,每天都提供大量的创业知识和信息。一般来说,经济类、人才类媒体是首要选择,比较出名的有《财富人生》、《创业家》、《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以及“中华创业网”、“中国创业论坛”等专业网站。此外,各地创业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机构的网站,也蕴藏着丰富的创业知识。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创业知识,往往针对性较强。

(四 )能力的综合培养

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创业。创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与不同的人和事打交道,对人的能力要求很高。从事创业的人既要懂经营,又要善管理,既要能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又要当机立断,临危不乱,指挥若定,既要能言善辩,又要能谈判公关,既要能开拓创新,又要不怕挫折、困难。因此,创业能力的综合性很强,其中要有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造能力、经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公关能力、应 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把握机遇的能力、谈判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作为21世纪教育的4个支柱”,并把其作为开启未来人生大门的四把“钥匙”。“学会认知”就是教人掌握认知的方法,学会学习的方法、手段,培养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做事”就是要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驾驭处理复杂突发事件、危机的能力。“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培养人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和管理能力。“学会生存”就是要不断增强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的责任感,培养人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等等。因此,大学生要主动树立“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从而使自己在创业时“走得出”,“站得住”,“干得好”。

培训调研报告格式(篇5)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农村妇女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通过有针对性的组织农村妇女进行教育培训,提升农村妇女的生产能力和从业水平,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

一、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

1.农村妇女在农业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

在现实的农村生活中,妇女不仅是家庭主妇,更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据统计,庄河市在农业一线从事生产的劳动力中妇女占到65%以上;她们在维持农业基础、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2.大部分农村女性自身素质、文化水平不高

尽管我市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现阶段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还是不高。一个重要因素是年轻女性和素质稍高的妇女劳动力大量外出转移,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妇女基本上不是文化水平不高就是年龄偏大。这个问题很有普遍性,据全国妇联开展的“万名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问卷调查”得知,农村妇女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6%,“小学”占25.8%;“高中及中专”占16.1%,“没上过学”的占6.3%,“大专及以上”仅占1.2%。

3、农村妇女自觉学习意识较低

农村妇女的培训工作都需要各级妇联及相关部门作大量的宣传和动员工作,很大一部分农村妇女是被组织拉去参加培训,而非自愿行为。此次调查数据显示,参加政府或其他组织提供免费培训的农村妇女占总数的63.6%,而每年参加培训的妇女达到受调查总数的70.4%。由此可见,仅有6.8%的妇女不仅仅依靠政府或其他组织提供的免费培训来获取科技文化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去拓宽学习途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4.培训质量不高

在基层,大部分农村妇女参加的技能培训多是应需、应时培训,因受到培训设备、资金、师资的影响,只能是初浅的入门培训、单一的技能培训,大部分没有技能鉴定和资格证书,缺乏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5.培训需求多样化

我们针对基层妇女培训所作的调查显示,子女教育、健康知识、法律知识、烹调营养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需求比例提升,其中尤以子女教育和健康知识为重。这说明提升家庭生活质量将成为今后农村妇女培训的新需求。

二、当前农村妇女教育与培训工作情况

以庄河市兴达街道妇女为例,兴达街道妇联每年都会举办几次培训班,为辖区妇女进行免费的各类培训。具体做法如下。

1、依托庄河市巾帼职业学校对妇女进行培训

要想解放农村妇女的思想,转变就业观念,首先必须要有成人再教育的良好氛围和场地。为此兴达街道妇联依托庄河市巾帼职业学校为辖区妇女进行培训,其中,包括家政、计算机、月嫂等多个培训项目可供辖区妇女选择,受到辖区妇女群众的`喜爱。

2、通过树立典型,培训多样化方式来转变观念

就业培训方式从传统板书到多媒体教育,到现在的“巾帼创就业榜样”。通过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创业典型,邀请了街道的各行各业的创就业典型,例如大棚种植妇女刘淑凤、养猪大户徐凤等一些活生生的典型的创业例子,通过典型带动作用,更快速的转变农村妇女的创业意识、激发她们的创业激情。同时,依托劳动保障部门开设了一系列的免费技能培训如:电脑初中级、办公室文员、家政服务、十字绣、珠绣等等。

3、积极推荐,为农村妇女劳动力就业搭建平台

就业是培训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依据。为加快农村富余女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庄河市兴达街道妇联大力实施妇女成才支持引导、妇女创业就业促进行动,引领妇女在促进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中实现自身的进步与发展。一是“送岗位”行动持续有效。兴达街道妇联以两新组织中的妇联组织为依托,建立了美容美发、巾帼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华奇公司等5个创业就业培训基地,组织包括计算机、美容美发等专业的创业技能培训班,使1000余人掌握了一技之长。针对进城务工妇女、下岗失业妇女和城镇零就业家庭妇女开展了政策和就业岗位咨询,为进城务工妇女、下岗失业妇女和城镇零就业家庭妇女提供政策、就业岗位和实用技术技能培训,提供会计、出纳、家电维修、手工艺制作、家政等工种多个就业岗位;针对市场对月嫂供不应求的行情,与红嫂家政学校开展了百名月嫂专业培训,月嫂持证上岗,满足了产妇需求,促进了妇女再就业,推动社会服务业规范化发展。二是妇女家政产业发展壮大。街道妇联依托红嫂家政品牌为辖区妇女免费进行家政培训和电脑培训,帮助她们掌握家政技术,不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发展壮大妇女家政队伍,成员由最初的3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100余人,从业人员由30余人发展到360余人。同时邀请金牌家政服务员为妇女介绍经验,开展系列讲座。目前,兴达街道的家政产业已经逐渐发展壮大,帮助农村妇女、下岗姐妹开辟了致富新渠道。

三、加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对策

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把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意义重大,关乎社会的稳定、进步与发展。不但要充分重视,而且要转变培训观念和模式。农村妇女的培训不是把物质条件创造好了“等”其主动来参加培训,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请”农村妇女来参加培训。要加大对培训信息、政策的发布宣传和服务力度,使农村妇女充分认识到接受教育培训的好处,激发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热情。

2.广泛宣传,典型示范,转变农村妇女培训观念

以推进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为目标,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女农民”,进一步宣传妇女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好地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更多的农村妇女学习新知识、创造新生活、做出新业绩,并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合作进取来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激励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使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成为广大农村妇女提高素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3.结合农村妇女生产生活实际,培训形式多样化

据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农村妇女不愿接受时间多于一周的培训,超过80%的农村妇女不愿参加付费培训。相比男性来说,农村妇女需要考虑家庭、安全等多种因素,更倾向于“方便不麻烦”的培训模式。因此对农村妇女的培训一定要注意针对她们的特点,把握女性的成长规律和教育需求开展培训,逐步提高农村妇女的受训比例。例如在培训时间上,要尽量缩短,以开办短期班为主,还可以灵活设置各种时间段,方便女性兼顾家务;在培训内容上,要多选择那些比较简明易于操作的,以顾及不少女性难以投入更多精力的现状。要针对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组织开展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的择业竞争能力。

4.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和子女的教育相结合

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关注农民子女的教育与培训则是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农村妇女教育水平的提高,会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农村妇女在家庭中承担着教育子女和管理家庭收支的主要职责,所以她们的教育程度决定了其家务管理效率和家庭经济与发展的统筹规划能力,间接地影响着人力资源的素质和可持续发展。

综合以上几点,如何发挥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力量,如何实现农村的综合发展,应首先从帮助、改变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开始。通过加强农村妇女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生产能力和劳动技能,不但能实现广大农村妇女求知识、求发展、求富裕、求健康的愿望,也使她们蕴藏的巨大潜能得到发掘和释放,增强参与、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djz525.com/a/5826516.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罗马假日观后感汇编
下一篇 : 珠宝有关的早安问候语63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