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伴随着各行各业的衍生,范文的用途越来越广,范文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你是否需要一些实用的范文呢?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策略方案(实用十五篇)。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策略方案 篇1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幼儿兴趣得到发展,需要得到满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基于此,我园倡导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创设了探究性的区域学习课程。那么,如何有效利用区角,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有机融合,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呢?

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相融合,满足幼儿需求

我们将传统的区域活动分为三大类:认知性活动、操作性活动和情节性活动。认知是操作的基础,认知性活动主要通过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资料来完成。操作性活动的模式是激发兴趣讨论假设探索实验讨论总结。情节性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体验,其模式是了解需要创设环境情景感知体验操作满足需求。在实施过程中,这几种形式的区域活动没有很明显的分割,只是经过这样的区分,教师在创设区域的过程中有了明确的目标依据和操作模式。

教师可以将集体教学中需要认知、操作的部分放到区域中。例如,在数学活动图形宝宝中,了解了图形的特征后,可以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我和图形宝宝做游戏中继续巩固练习。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找出与图形相对应的物品;能说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能排除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出相同的图形。这样的操作性区域活动,是幼儿在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后,与自己的认知结构的相互对接,并在尝试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

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相融合,优化发展

教师针对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将一学期所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并投射到区域创设中,同时将认知、情感等教育融为一体,彻底改变了区域创设的模式。实践证明,这样的区域创设更加灵活,便于幼儿操作和学习,可以让能力不同的幼儿在不同的区域中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活动,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优化发展。

例如,在小班过大年的区域主题活动中,我们在了解幼儿兴趣的基础上,从贺卡店区域的创设开始,逐渐深入,引出了相关的操作区域服装加工厂、鞭炮作坊、糖果店、灯笼铺、冷冻食品加工厂等。在娃娃家的创设中,也紧密围绕过年的情景逐层开展,使得区域活动内容与主题教学内容相融。

在这个区域主题的创设中,第一层次是贺卡店,这完全是取之于幼儿的兴趣。幼儿在这里可以欣赏不同的贺卡,还可以自己制作贺卡送给亲朋好友。接着让幼儿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中国春节的相关信息,生成了第二层次的操作区域活动内容。能力强的幼儿可以选择灯笼铺、鞭炮作坊,能力弱的幼儿可以选择冷冻食品加工厂、糖果店。区域内容的升华,具体表现在娃娃家中,前面区域中准备的年货(灯笼、冷冻食品等)为娃娃家活动的幼儿提供了充足的年货货源,使得他们的游戏情节变得丰富了起来,也使得所有的区域融合了起来。幼儿在这样的区域环境中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指导也变得更轻松,并且更有针对性。

区域活动与生活活动融合,拓展课程空间

《纲要》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即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如何将区域活动与幼儿生活融合?教师应从幼儿的角度选择切入点,组织区域活动。比如,我们将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各样的纸钓活动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和拓展。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状况,确定相应的发展目标,采取适当的指导策略,同时对幼儿行为进行预测,以利于从容面对活动中的突发现象。

在各种各样的纸的区域创设中,我们做出如下融合和拓展:

具体活动:参观双博馆,了解再造纸和纸浆造型:巧制纸制品。

活动准备:搅拌机、废旧纸及纸制品、筛子、颜料等。

活动预测:

1.幼儿了解纸的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问题:不按步骤进行操作、对制作纸的步骤模糊。

2.幼儿在制作纸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泡纸时间、泡什么样的废纸、在搅拌机内将废纸搅拌成什么状态、纸浆和水的比例、制作再造纸和纸浆制品所需要的纸浆浓度等不清楚。

3.利用各种废旧纸制品进行再创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幼儿在选择废旧纸制品制作时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不知如何爱惜用纸。

活动策略:

1.针对问题一:教师引导时,通过让幼儿回忆参观情景、看图片或听同伴介绍、演示的方法了解制作纸的过程。

2.针对问题二:教师引导时,给幼儿提供多个泡纸浆的桶,让幼儿泡不同的纸浆,让他们运用不同的泡好的纸进行搅拌,用手去接触纸浆,感知纸浆的粘稠。教师可实际操作演示,和幼儿共同讨讨论探究。

3.针对问题三:教师引导时,可以让幼儿先思考.先想像,并提供一些废旧纸制品制作的书籍让幼儿学习,鼓励幼儿进行与别人不一样的创作。学会爱惜用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还必须融合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幼儿园的所有活动都是学前启蒙教育,启蒙的过程中渗透了幼儿探究兴趣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让幼儿想自己所想的,做自己想做的,说自己想说的,玩自己想玩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实践中获得经验的积累和情感的满足,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教师应当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操作、实践和体验的机会,用孩子的心去布置区域,用孩子的情去参与活动,让平凡的角落萌发不平凡的创造力。

策略方案 篇2

我国乳品工业起步较晚,产品结构单一。要改变以奶粉为主的产品格局,产品上要大力发展液体奶的生产,如酸奶、巴氏消毒奶、超高温灭菌奶和乳酸菌饮料等。特别是以新鲜为主要特点的杀菌奶、超长保质期奶(ESL奶)、酸奶、果蔬汁乳、营养强化乳等产品。奶粉要适当增加全脂奶粉生产,大部分作为食品工业的优质原料,但要增加功能性奶粉、配方奶粉生产。

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开发新产品。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如膜分离技术、超高压杀菌技术有利于保持乳品的风味、品质和营养价值。目前国外膜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主要有:乳品灭菌及浓缩、乳品的标准化、乳蛋白浓缩、乳清的回收与加工利用等。再如冷冻干燥技术能有效地防止热敏感物质的氧化变质,防止产品表面硬化,增强复水性,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的原有品质,免疫乳及其制品应采用此种加工技术。

我国乳品机械也要适应乳品生产结构的调整进行调整和更新,增加设备品种,开发多效蒸发器,降低能耗,开发高温短时杀菌和超高温瞬时杀菌设备,提高分离机械技术水平,提高消毒乳、低脂奶、风味奶、酸奶、奶油、干酪的成套设备水平。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庭的膳食结构得到普遍改善,对乳制品的消费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但由于我国农村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习惯于传统食品等原因,目前除牧区自产自销以外,奶制品消费主要集中于大城市城镇居民。所以我国目前乳制品消费呈现如下特点:

人均奶制品消费量很低。全国人均消费奶类13.5千克,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达到24.8千克,农村居民人均消费2千克。

农村居民的奶制品消费趋势呈现绝对量较低,而增长速度较快。考虑到中国农村的巨大人口数量,只要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未来的消费潜力很大。

目前奶制品消费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消费品种为液体奶、奶粉和酸奶,对于奶酪、黄油和炼乳的消费量很少。这种现象一方面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关,另一方面是人们缺乏有关奶酪、黄油和炼乳的知识。如果加以宣传和指导,对这些产品的消费需求就会显著增长。

策略方案 篇3

品牌策略方案

引言:

在当今的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品牌策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成功的品牌策略方案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市场份额,增加品牌忠诚度,并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本文将从品牌定位、品牌标志、品牌传播以及品牌管理等方面详细探讨一个成功的品牌策略方案。

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品牌策略的关键一环,决定了品牌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定位。首先,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市场和目标消费者群体。其次,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确定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和差异化特点。例如,一个专注于高端市场的奢侈品牌可以将其定位为独特、高质量和奢华的代表。最后,确定品牌的核心目标和传达的价值观,以吸引目标消费者并与他们建立情感联系。

品牌标志:

品牌标志是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代表。在设计品牌标志时,需要考虑到品牌的定位和核心价值观。标志应该是简洁、具有辨识度和代表性的,能够与目标消费者产生共鸣。例如,可使用特定的颜色、形状或图案来表达品牌的独特性。此外,也要确保品牌标志在不同传播渠道下都能保持一致性,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媒体和平台。

品牌传播:

品牌传播是品牌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和手段将品牌理念传递给目标消费者。首先,确定适合目标消费者的传播渠道,例如电视广告、社交媒体或线下活动。其次,设计直观而引人注目的传播内容,以吸引目标消费者的注意力。品牌传播还要考虑到不同渠道和媒体的特点,采用相应的策略和语言风格。此外,通过与消费者互动和参与,建立积极的品牌形象和口碑,以提高品牌忠诚度和消费者信任。

品牌管理:

品牌管理是实施品牌策略的关键一环,确保品牌在市场中持续发展和优势维持。首先,建立有效的品牌管理团队,负责品牌的战略制定和实施。团队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竞争对手的行动,及时调整和优化品牌策略。同时,建立有效的品牌管理体系,包括品牌价值观的传播、品牌形象的维护以及品牌扩张的管理。最后,通过定期的监测和评估,评估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表现,及时调整和完善品牌策略。

结论:

一个成功的品牌策略方案是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通过品牌定位、品牌标志、品牌传播和品牌管理等方面的有效组合,企业可以树立起一个独特而具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并与目标消费者建立积极的情感连接。只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才能脱颖而出并取得成功。因此,一个全面完善的品牌策略方案是企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策略方案 篇4

一、 研究背景

小学数学中笔算是重头戏。笔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但我在计算教学中发现笔算正确率低是许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个明显问题,所以及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矫正计算错误,提高笔算正确率,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计算习惯,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二、 概念界定

学生在数学练习中存在的计算错误,历来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应该说计算是数学知识中最容易把握的一个内容,而计算错误却始终贯穿在从低到高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所以,教学时,一方面我们要教学多种计算方法,除了笔算,口算、珠算、估算、简便方法,并注意它们的联系和配合,使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计算方法;另一方面,注意计算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使学生在使用各种计算方法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能力。

三、 研究目标

探索一种符合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教学方法与措施,使其可以广泛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并使小学生数学笔算正确率得到提高。

四、 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收集整理,沿袭国内外有关理论和经验,去伪存真,实事求是,在此基础上改造,提升,突破,创新。

2、教育经验总结法 有目的的整理教育工作的经验,针对选择的研究课题和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提炼出一些经验规律。

3、访谈法 通过采访一线工作的数学教师,共同探讨一些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措施。

4、实验法 对提炼的经验、规律,共同探讨出的有效措施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验。

五、 成果体现

研究报告

六、 研究步骤

(1)、20XX年7月-8月,先期准备阶段:理论学习

(2)、20XX年9月-10月,课题申报阶段:递交课题申请书,制定实施方案。

(3)、20XX年11月1号-11月15号,全面实施阶段:开展课题的研究。

(4)、20XX年11月15号-11月22号,总结提高阶段:总结经验,交流成果。

(5)、20XX年11月22号-11月25号,结题验收阶段:整理各类资料,申请课题验收。

策略方案 篇5

综合实践活动

方案制定课的教学设计与策略

石埠小学张凤霞

[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制定课对于学生学会制定计划、提高规划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它的主要教学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计划能力,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它的教学可分为两个阶段:

学生自主策划制定活动方案阶段、班级交流论证修订活动方案阶段和六个主要环节:“导入”、“学习”、“策划”、“汇报”、“论证”、“完善”。在教学中可采用先“扶”后“放”、先“粗”后“细”、先“亮点”后“不足”、先“自主”后“请教”等策略。

[关键词] 方案制定教学目的环节策略

一、教学分析:

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一直扮演的是活动被动参与者的角色,教师往往把一切细节都考虑到、安排好,然后学生只是参加一下而已,学生缺乏自主设计、主动策划意识。如何使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积极策划者,从而实现学生从计划活动到规划生活的主步过程?自主制定活动方案是学生自主规划活动的第一步。

因此,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和任务如下:;

(一)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

计划能力是指计划事物和制定具体实施步骤的能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小到做一顿饭,大到一个企业管理,处处都要用到规划能力。计划能力可以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灵活应变,使工作和事业更容易成功。

所谓规划人生就是根据自己的天赋、兴趣和客观环境等因素,选择一个值得为之终身奋斗的目标,然后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地实现这个目标。在方案制定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参与、积极地去策划,通过这一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制定计划、规划活动的能力,并引导学生逐渐地从规划活动走向规划人生。

(2) 帮助学生制定实践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是学生开展活动的必要准备,体现了活动的前提,保证了活动的有序进行。在方案制定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学生正确把握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自主、规范地进行活动设计,再通过交流、合作、论证,进一步完善活动方案。通过制定活动方案,使学生对活动的目标更明确、活动的步骤更清晰、活动的过程更科学。

一个全面可行的活动计划将为学生顺利有效地开展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环节:

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编制课程的教学可分为两个阶段和六个主要环节。

(1) 学生自主计划和活动计划制定阶段:

这一阶段的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在小组内围绕活动主题,通过讨论,自主地进行活动策划。这一阶段的主要教学环节有:

“导入”: 教师可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事例或小故事导入,让学生明白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习”: 为了帮助学生将活动计划做得较规范,教师可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方法指导,如用提供一份成功的活动方案案例作参考的做法,让学生了解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

“策划”: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策划,初步制定活动计划。

(2) 班级交换示范修改活动计划阶段:

由于学生现有知识、能力和经验的局限性,不可能一次制定出一个完美而周密的计划。因而开展班级交流论证,修订活动方案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通过此过程的活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中与人交往的健康人格。在此阶段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的计划在班上进行汇报,并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和论证,在此基础上,各小组再修改、完善计划。

本阶段的主要教学环节有:

“汇报”: 在此环节中,每组同学要将本组策划的活动计划在全班进行汇报,与其他同学交流。

“论证”: 在学生小组汇报后,全班师生对每组的活动计划进行讨论。论证方案的可行性,指出方案的亮点和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让学生明白应从哪些方面去完善自己小组的计划。

“完善”: 此环节主要让学生在全班讨论、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全班师生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借鉴其他小组好的做法,反思自己计划的不足,进一步修订、完善自己小组的活动方案。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两个阶段和六个主要环节仅提供一种做法和参考,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活动主题的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灵活应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

三、教学策略:

(一)先“扶”后“放”

根据学生的能力、经验和认知的特点,方案的制订必须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低、中年段,主要以“扶”为主,高年段主要以“放”为主,扶放结合。

在学生初次拟定活动方案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份成功的活动方案案例作参考,引导学生了解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活动方案(计划)是开展活动的必要前提,是活动的蓝图,一般包括:活动名称、活动实施者、活动指导者、活动时间、组织形式、活动目标、活动实施步骤、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活动总结评价等内容。” [1]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的基本方法。

老师还提供了活动计划设计表,指导学生制定更加规范的活动计划。教师在提供此表时要注意为学生自主拟订保留空间,当学生对方案的设计比较熟悉的时候,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确定活动方案的形式及要素,只要抓住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不一定完全按此表填写。让学生经历“感知一模仿一创新”的过程,在模仿的基础上有创新,从而学会活动方案的制定,提高规划活动的能力。

(二)先“粗”后“细”

在制定活动计划时,让学生根据活动的目的确定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活动的内容应确保活动的有效性,以达到活动的目的。在保证活动的有效性的基础上,活动方式要多样化,如调查活动、观察活动、实验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等,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既可以避免活动的枯燥单调,也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又让学生在多种实践活动中,充分锻炼与发展多种能力。

大致确定了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方式后,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如活动时间的安排,地点的安排、组织形式,人员的分工合作、活动的总任务和分期任务等都要一一细化,便于在活动中有的放矢。

细节决定成败。由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充分的准备,缺乏对细节的考虑。因此,学生在做计划时最常见的问题是路线太粗,活动内容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

比如,学生在制定面试活动计划时,只需写下来,到环保局面试,了解水污染情况。往往会忽略一些细节考虑,采访谁、如何与采访对象联络、采访的内容、采访记录的方法、活动中可能遇到难题等,如果这些细节没有考虑到,当学生进行自主活动时,可能导致整个活动的失败。

[2]所以,在制定活动方案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活动的内容和过程细化,要写清楚活动的具体内容并分步骤把活动的各个环节写出来,要具体、可操作,条理清晰。活动计划越详细、越具体,活动的可操作性就越强。

(三)先“亮点”后“不足”

在班级交流论证修订活动方案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发现他人优点,并学习他人的优点以完善自己的活动计划。千万不要把交流论证搞成“批斗会”,把其它小组的活动计划说得一无是处。因而在这一阶段要引导学生在认真倾听其它小组的活动计划的基础上,先说说其它小组活动计划的“亮点”。

欣赏完其它小组的活动计划,接下来就要对其它小组的活动计划寻找“不足”。可行性是活动计划的灵魂。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人、物、财、时等方面对活动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考察。

例如,活动小组成员的兴趣、知识、能力、水平、特长是否能相互补充,形成合力;邀请的与活动内容有关的其他学科教师、社会人士、学生家长等指导者在时间、精力上能否保证,对活动的指导能否落到实处;如果活动计划中有实验,能否解决实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如果活动计划中有访问和访谈,访问地点和访谈对象?这些地方是否安全、方便联系、交通便利?在活动过程中,估计需要多少资金,这些资金能否筹集?课程安排是否合理,是否会与我们学习其他学科产生冲突,以及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

日程安排不能太紧,因为活动中有很多不可忽视的因素,所以要有回旋余地。找出“不足”后,最好还能提出合理化建议供他们参考。

(四)先“自主”后“请教”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意志是学生本位课程的基本要求。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分工与合作,都要让学生自己作主,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有时教师会从自身认识出发,给学生研究的主题一些建议或提出修改意见,但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允许学生进行与指导老师观点不一致的探索,尊重他们的意见,让在实践中学会自我判断、自主选择。

在学生自主策划初步制定活动方案后,教师可以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外向与活动内容有关的教师、社会人士等指导者“请教”,征求他们的意见;和爸爸妈妈交流他们的活动计划,让他们想出改进自己计划的点子;或通过网络搜索和实地调查收集与活动主题相关的信息,为完善活动计划提供参考。在课内班级交流论证时,要认真向同学“请教”,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学习他人好的做法。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与他人交流,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第二,培养学生虚心求教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活动项目的质量。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经过学生自主策划制定、班级交流论证修订完成后,还要注意:在具体实施中并不意味着学生要根据方案机械地执行,随着活动的开展,会出现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在实际活动中的发展表现和需求,及时调整、修订活动方案。

策略方案 篇6

若问高中语文教学中最难啃的骨头是什么,答案自然是作文。若再问在当前高考模式下作文教学必须啃的文体是什么,答案应该是议论文。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认识到议论文教学的重要性,但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逐步有效地推进议论文教学。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高中议论文起始教学策略。这里之所以强调“起始教学”,是为了区别议论文教学的高级阶段――“提升教学”阶段。

笔者认为,要想写一篇较为理想的议论文,应该从审题、结构、论点、论据四个角度去努力。具体来说,审题要“准”,结构要“清”,论点要“深”,论据要“精”。在议论文的起始教学阶段,我们建议将结构、论点、论据的训练作为重点,并且将其顺序调整为一结构、二论据、三论点的顺序,这就是所谓的“三步走”策略。具体策略如下:

第一步,搭好架子好唱戏,眉清目秀建结构

议论文贵在说理,说理的高下,一看说理者逻辑思维的品质,二看说理者布局谋篇的能力。其中前者是基础,需要渐次提升,后者是保证,可以模仿习得。为此,在议论文教学的初始阶段,议论文的教学目标应先定位在结构训练上。就一篇议论文来说,首先要学生掌握议论文的通篇结构,最典范的模式是中心论点加分论点式。就此种模式而言,我们主张六段式结构,即论点段、论证段(含分论2段、过渡1段)、补充段(特例说明或联系实际)、结论段,当然根据实情可局部调整。

除了训练如何建构通篇,文章的局部建构也不可或缺,尤其是论证段的结构。论证段的结构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其一,分论点的确立;其二,每一论证段的展开。我们认为分论点的确立要遵循“上行下效”和“和而不同”两个原则。所谓“上行下效”,是就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的关系角度而言。简言之,就是立论角度要和论证的角度保持一致,立论的角度有“为什么”和“怎么样”两个,分论点要自觉和中心论点看齐。为了保证“上行下效”,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公式让学生自测:公式一:“因为分论点,所以中心论点成立”;公式二:“如果具备分论点,那么能中心论点”。其中公式一适用于检测“为什么”角度立论下的分论点,公式二适用于“怎么样”角度立论下的分论点。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分论点之间要既要相关又需不同。常见的分论点关系有并列和递进两式,学生往往容易混淆,其实可以譬喻解释――并列的分论点好似人之左右手,递进的分论点则似人之上下肢。学生理解后可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是善于横向还是纵向予以选择。至于每一论证段的展开,在初始训练中可以固化成如下公式,即论述层次=分论点+阐释分论点+具体论证(包括举例和分析两层)+回扣分论点。这一公式要在议论文写作中自始至终予以贯彻,否则即使学生掌握了通篇结构,议论文的写作还是会陷入不伦不类之流弊。

第二步,为有源头活水来,日积周选精论据

议论文常用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四种,其中前两种论证方法几乎篇篇可见。为了让议论文更有料,我们认为在议论文教学初始阶段,应采取有效策略督促学生重视论据的积累。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帮助学生选定一个专属名人,然后规定学生逐日积累该名人的事迹和言论,并在每周末自选最佳者加以识记,最后要求在各种作文训练中必须使用至少一个专属论据。我们以为,这样的做法能保证学生论据足够用、更好用和多使用,较好地解决了无米难炊和有米不炊的问题。

为了保证这一做法的落实,教师应该做好以下事情:第一,要选定品格较高的名人库以供学生选择。笔者曾经尝试建立了一个60人的名人库,该名人库有如下特点:其一,涵盖面广。该库包含古今中外名人,涉及文学、哲学、政治、经济、教育、宗教、军事、艺术等领域。其二,回避过热名人。比如该库不选鲁迅而选周作人,不选司马迁而选纪晓岚。其三,选定名人资料丰富。比如台湾作家林清玄,人生经历丰富,著书百余部。第二,要不定时了解学生积累情况。除了检查学生积累的数量外,还要指导学生培养积累的目标意识,以提高积累的有效性。第三,要在学生的习作中评价学生的专属论据使用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一般乐于使用专属论据,教师在批改习作时应予以鼓励加分,而对于使用中出现硬套拖沓等常见问题,要细致旁批或面批。

第三步,一石激出千层浪,浅入深出亮论点

在议论文教学的初始阶段,结构训练和论据积累操作简单且易见成效,但它们都是议论文写作的辅料,一篇议论文的好坏最终还是要看论点的品质。我们以为,论点的训练不宜教条式地就理说理,也不能仅依赖有限的大小作文寻求提升,而可以通过课堂演讲这一形式加以训练。因此,我们将课堂演讲分为大小两种,其中小演讲是以名人名言为抓手,学生按照论证段基本模式,提前准备300字左右的文字稿,在课前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论点及论证过程。之后学生就起发言内容的结构规范性、论点的深刻性、论据的新颖性进行评价,最后教师点评,总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而大演讲则是每周五抽一节时间举行一次话题演讲,学生轮流做主持,并负责提供以时事素材为主的话题。其他学生则六人一组进行讨论,每组设组长、副组长各一名。具体操作过程如下:第一步,主持人展示材料后,每位同学思考5分钟后确定自己的论点;第二步,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各自的论点,5分钟后选出组内认可的最优论点;第三步,组长向教师汇报所在组的论点,并简单陈述思考过程,经教师认可后简要写在黑板上,用时5分钟;第四步,组内第二次讨论,思考如何规范、充分地论证,约10分钟;第五步,每组组长发言,副组长可以补充说明,教师逐组点评,约15分钟;第六步,教师总评优缺点,并根据需要进行归纳总结,约5分钟。

通过一年时间的尝试,笔者认为这样的训练方法有以下优点:第一,给每一位学生主动展示的机会,多数学生都会精心准备,在论点的思考上用力尤多;第二,两种演讲形式相互补充,不仅保证了训练的持续性,而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尤其是后者,论点的训练是全员参与的,组内讨论的,班内评选的,较好地呈现了论点思考的角度和深度,对细心的同学来说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第三,教师能更好地发现学生在论点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指点更具有针对性,更有利于思考对策,提升教师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议论文教学的起始阶段,我们教学的重点应在结构的规范性、论据的有效性和论点的层级性寻求突破。为了实现这样的突破,我们采用了“三步走”的策略,以便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快适应由记叙文向议论文的文体转换,写出符合基本要求的议论文,同时也为之后“提升阶段”的教学做好铺垫,最终让学生们写出各具特色的议论文来。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djz525.com/a/5828226.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学习英语计划(汇总九篇)
下一篇 : 励志演讲比赛主持稿范文(系列6篇)
" 策略方案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