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懂得怎样写一篇好的作文吗?作文是打开创造力、洞察力,塑造个性和提高表达能力的必要途径。写作是一种追求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一篇出色的作文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鸣。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了关于“卖豆腐的老人作文”的相关信息,供您参考。分享是一种快乐,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有价值,请与身边的朋友分享!
卖豆腐的老人作文 篇1
记忆翻叠,跟随着时光不断的向前,太多的人消失在时光的长河里,在记忆的一角中,关于在街头卖豆腐花的老人,深深的难以忘怀,或许收因为那份感情。
“卖豆腐花喂!两块五一碗哦!加紫菜三块一碗,加虾仁四块一碗!”那是村上卖豆腐花的王爷爷,他今年奔六十了。他有一辆涂蓝漆的破三轮车,锈迹斑斑,骑起来吱呀吱呀的响。里面置一口大铜锅,盛放那白嫩鲜滑的豆腐花。王爷爷常穿那件洗得发黄的白褂子,咯吱咯吱地蹬着三轮车,穿梭在小巷中,行走在吆喝声里。
豆腐花是我最爱的小吃。放学了,空荡荡的肠胃会为那一缕缕鲜香咕咕狂叫;玩耍后,那一碗嫩滑便是最好的补充;天冷时,寒颤的胸腔会被一腔热气温暖。吃着吃着,我就和王爷爷熟络了。他常免费请我吃豆腐花,我也常去他家帮忙收拾收拾。
阳光温和的下午,在他简陋的小屋外,常有一老一少两个身影,或是闲谈陈年旧事,或是一起制作豆腐。我们将浸泡了二十小时左右的黄豆在大锅中煮熟,等水沸后闷一下,舀出来。这时候,我常要偷吃几粒,再继续跟着他研磨、除渣、取汁,加入水将黄豆煮透。冷却到一定温度后,用卤水点一下。豆腐花会开始沉淀,沉淀好了用纱布过滤一部分水分。最后,用“千层顶”——层层叠好的'箱子挤压豆腐里的水分。这样,豆腐就做好了。
我们常常边做豆腐边闲聊。我和他讲讲学校里发生的趣事,他也和我说说他身上的故事。从他口中,我得知,他的老伴儿早逝,儿子在外打工。他絮絮叨叨地说着他那乖巧懂事的儿子,眉眼里淌着笑。每个月底,儿子都会来信。于是,月底这一天便成了老人一个月中最盼望的日子。
老人也会写信过去,寄向儿子来信的单位。小小的邮票,连结起浓浓的父子情。可是,美好总会无情地破灭。这两年,他儿子再没来信。
老头子心中有了亡失的预警,但他依然在每个月底,默默地等待信笺。
他一次次地失望了。
“我,要去找我儿子。”当我再一次去他家时,他告诉了我他的决心。
我不由得一惊,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可是,”我犹豫着开口,“你哪来那么多钱呢?”
我顿了顿,又说:“路上要乘车,到了要住宿、吃饭,还要请人打听,这些都是要钱的啊!况且,那么大的地儿,找你儿子,简直是海底捞针!”
他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安,但随即又变得坚定了。“没钱,可以挣!”
他天不亮就起来磨豆浆,做豆腐,然后配佐料。他不仅仅在我们的小村里跑,还去周围的张家桥、周家村等。腊月里,他穿着单薄的破棉衣在寒风里骑行;酷暑天,他赤膊挂着毛巾在骄阳下吆喝。风雪吹白了他的头发,雨水淋出了他的皱纹,骄阳炙焦了他的皮肤。
我故意怂恿他少加点儿佐料,添点儿便宜的劣质品。他笑着摇摇头,告诉我,品质和信誉才是最重要的。大家吃得健康、满意,他才卖得开心、有劲。
终于,他攒够了钱,要踏上寻子路。那个下午,他与我道了别。“丫头,我走了。这一走啊,就不知何时能回来。你多保重,别忘了豆腐花的味道。”深秋的寒气沁人体肤,瑟瑟寒寒。路边的野菊正开得烂漫,与簌簌纷落的黄叶交相辉映。“我会记得的。你也保重,早日找到儿子!”我噙着泪,朝王爷爷挥挥手。
王爷爷那一走,就再没回来。村上去打听的人说,老人的儿子两年前就因为工地事故死了,才二十多岁。我的心不禁凉了半截。那王爷爷呢?他在哪?当我询问大人们时,他们却摇摇头,不知道。
时而的,我还去王爷爷的老屋。这里依然留存着他的气息,却不再有那个瘦削而坚强的佝偻身影了。
又是金秋时节,我踏着坠落了一地的黄叶,独行在寂寥的小巷,耳畔依旧回响那声声嘹亮的吆喝:“豆腐花喂!两块五一碗嘿……”
卖豆腐的老人作文 篇2
老张头,早啊!
早啊,早啊。老嫂子,还是来二斤啊?
二斤,老规矩。
说话间,只见他手起刀落,一块白花花,颤巍巍的豆腐,就落到了秤盘上,不多不少,刚好二斤。
我不由得惊叹他技艺高超。
眼前的他,皮肤黝黑,满脸皱褶,一身陈旧而干净的白布衫、黑裤子。粗糙的大手骨节分明,血管凸出。给人一种历经沧桑的感觉。
他低着头,忙着给排队的人割豆腐、称豆腐,偶尔的与来人逗两句嘴,很是熟稔的样子。不出半小时,他的一屉豆腐就卖没了。
妈妈说,在她小的时候,老张头就在这里卖豆腐了。几十年的时间,他跟这里的居民处的跟亲人一般,大家都亲切的喊他老张头。他的豆腐好吃,价钱合理,从不缺斤短两。遗憾的是,他每次带来的豆腐太少,去的晚了,就买不上。
有一次,妈妈让我买他的豆腐,看到摊子前长长的队伍,我立即失去了耐心。不就是豆腐吗?值得这样?哪里的不一样吃?我拐弯走到路口,买了豆腐就回家了。
回来了?等菜入锅的妈妈,听见关门的声音,立即从厨房里迎了出来。
咦?怎么不是老张头的豆腐啊?啊?你连看都没看呢,怎么知道不是老张头的豆腐?我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你呀,平时光知道吃,也不留心观察。妈妈摇摇头,无奈的走向窗口,往外看了看,又遗憾的走向厨房。我知道,老张头这会子肯定收摊了。
第二天,妈妈特意买回来两种豆腐让我品鉴。用妈妈的话说,豆腐好不好,望、闻、尝三步就够了。我看向盘子里的豆腐,果然有一块颜色微黄,另一块颜色惨白;稍微靠近,就能闻到颜色微黄的豆腐发出的浓浓豆香,就像妈妈磨出的热豆汁,另一块需要贴近了闻,才会有点寡淡的味道;用勺子挖下一块来尝尝,淡黄色豆腐质感紧实,味道醇厚,而白色豆腐特别水腻,腻的有点奇怪。妈妈看我完成了鉴定,挑了挑眉毛,我立即指着微黄的豆腐说:这个,老张头牌豆腐。妈妈拍拍手,向我挑起了大拇哥,笑着说:看来,你也不是一个啥都不懂的吃货啊!
然而这次鉴定,让我对老张头有了无尽的疑惑。
一个周末的早上,我特意起个大早,自告奋勇的去买豆腐。
爷爷早,二斤豆腐。早啊,闺女。他憨憨的笑着,手起刀落,又是一刀准。爷爷,您家豆腐这么受欢迎,怎么不多做点?他深深的叹了口气:唉,做不动了,老了!他无奈的摇头,山上的泉水越来越少了,家里的石磨也推不动了,孩子们大了,谁都不愿干。嫌累,说不赚钱钱。老爷子,用电磨啊,轻快。自来水不行吗?买豆腐的七嘴八舌的出着主意,不行不行,可不行。他连连摇头,豆腐要想好吃,豆子啊,水啊,石磨啊,火候啊,一样都不能凑合。不行!那样做,味道可就不行了!他着急的解释,好像怕谁抢了他什么似的。
我默默地望向眼前这位白发苍苍、骨瘦如柴的老人,不由得肃然起敬。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传统工艺正逐渐被冷落,传承也日益艰难,而他,却依然孤独的坚守着,这种坚守的孤独,是不是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呢?
卖豆腐的老人作文 篇3
今天早晨,当第一缕阳光照亮整个屋子,睡意朦胧的我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卖豆腐,卖豆腐喽小区里传来熟悉的吆喝声,我捏着两块钱急急忙忙跑下楼。卖豆腐的是一位老奶奶,几乎每天都来这里,她骑着辆旧得都看不出颜色的三轮车。老奶奶听到我的声音立刻停下来,她慢悠悠地下车,虽然岁数不小,腿脚却很灵活。她打开竹子编的箱子,掀开豆腐上的湿布。两种豆腐映入我的眼帘:一种是粉嫩粉嫩的豆腐,用手轻轻一摁再松开,它立刻反弹过来,油滑油滑的;另一种稍微有一点硬,没有嫩豆腐白。奶奶胃不好,吃豆腐是最佳的选择,所以我们家几乎天天买。我想了想,准备买嫩豆腐。老奶奶拿了两块嫩豆腐轻轻放在手心,用小刀娴熟地分成好多等份,然后打开一个塑料袋,将豆腐小心地放入袋中。丫头,提好了。她轻轻盖上湿布。嗯,老奶奶,您每天都来叫卖,不累吗?不累,每天骑骑车,锻炼锻炼身体挺好的。她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初升的阳光温柔地笼罩着这位衣着整洁的老人。我不禁产生疑问:老奶奶,您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要卖豆腐呢?丫头,现在都住进了小区,没有田种了,不找点事做心里闷得慌呀。再说,我们家的豆腐方圆百里可是响当当的,我可不舍得丢掉哟。老奶奶说着,露出了自豪的笑容。卖豆腐喽老人的声音再次响起。目送着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这位每天穿梭在楼与楼之间、叫卖着豆腐的老人,我忽然明白为什么每天总在期待听到她的吆喝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