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励志的句子的编辑精心为大家挑选的名为“哲学与人生观后感”的文章,相信会给大家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欣赏优秀的作品是一种享受,而写下一篇观后感则是让他人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内心世界和观影后的心情。通过观后感的撰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要传达的意图和信息,同时也能够提升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哲学与人生观后感(篇1)
在读了《哲学与人生》之前,老师就说这是大师之作,敬畏之心已起;在读了《哲学与人生》之时,就常常扪心自问;在读完《哲学与人生》之后,觉得不得不写点什么,一直就有东西从心底里想流露。但觉得我等之辈去对大师之作指指点点,是何等的不自量力,但转念一想,读后感,只是写给自己的记忆,是和以后的我分享此时的我的感受,总不能让大师的作品白白的在我眼前划过。
傅佩荣,中国文化大师,中西哲学大师。
在读了《哲学与人生》之前,看过一段傅先生给台大新生讲课的**,就觉得傅先生讲的特别平和,但内容的确让人触动。也许草草听一听觉得没什么,很快就从思绪中划走;但如果深思,却觉得有很多令人深省的问题,不得不让人越发思考。所以读这本书的目的是找出这本书中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精神答案。
当打开这本书,发现好像内容和书名有些不搭,更像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书,像是傅先生将一幅长长的人物画卷慢慢的在你眼前打开,让总多的哲学大师(熟知的中国哲学家和不太熟知的西方哲学家)从你面前缓缓走过。当你已经习惯,沉浸在这幅画卷中的时候,突然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古人已经一一走过,只留下若隐若现的背影,最后是傅先生在讲他的“多元与融合”,在讲他的“身·心·灵”。
哲学,让我了解这个理科生,把思维方式和内心的感受写下来,让你可以简单地体会,这是我第一次遇到哲学。
正如书中所言,我一直以为哲学是形而上的东西,是拗口的长句加上难懂的逻辑,是“哲人之学”。哲学,与我等凡人何干?
看完这本《哲学与人生》,才知道我的粗浅,也才痛恨众多所谓的哲学人士的误人子弟。
其实哲学是“哲人解读凡人感受之学”,而这种感受只是略略高于生活,能给凡人深思和启示,能让凡人带着思考和追求活在这个世界上。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哲学,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哲学,他生活的世界的哲学。为什么人们活着?哲学给出了许多答案。这本书没有给出答案。傅先生一直在用行动证明一些事情。也许,每个人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都会有一个顿悟,但那时,他们无法交流。
对《哲学与人生》这本书而言,都只不过是哲学通知教育中的一朵浪花,但这朵浪花却让我产生了对哲学的浓浓兴趣,也许这就是这朵浪花起到的作用。
天空中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
哲学与人生观后感(篇2)
歪打正着的教材阅读体验
——这本书是我高中时买的,那时没钱买正版书,就到旧书店淘盗版书,正巧,就碰着了这本封面写着《周国平人生哲思录》的书。周国平在我们读高中的时候,以一本《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举获得我们的亲睐,他睿智、理性、深刻,是我的偶像。可这本书买回来我还来得及看,就高中毕业了,读大学时偶尔翻翻,觉得理论东西太多,淡然无味。
直到我去年寒假回家发现我没读过的书,我才开始读。说来好笑,读这本书时的感受跟读周国平其他作品的感受很不一样,但是因为这是周国平老师的书,是我偶像的书,所以一直就耐着性子读下去,居然也有所得。直到有一天,大概看到一半左右,实在太疑惑了,就翻开前言,想看看这本书到底是个什么目的和思路。
结果发现,这本书封面是《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内容却是《傅佩荣哲学与人生》。周国平还为这本书写了推荐语。我哑然失笑。
其实单单这个过程,就给我一个启示。就像低年级的孩子崇拜老师一样,我们也崇拜比我们聪明的人。当孩子从心底里佩服你,崇拜你时,你才有可能将知识灌输于他,将智慧传授于他。
因此,当老师,尤其是大三的老师,首先要让孩子崇拜你、崇拜你。就如同周国平之对于我们。
但崇拜容易盲目,让人失去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盲目接受。一旦这种偶像崇拜有一天被打破,后果就是怀疑,双重怀疑,直到它变成一种反叛的怀疑。就像孩子正在经历叛逆期。
一个真正的智者不会让他的崇拜者反叛,因为他知道被崇拜不是他想要的,而是他想要成为思想的引导者和智慧的领袖。就像傅佩荣先生一样,他在书中多次提醒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不断怀疑。他小心翼翼地培养起初露端倪的怀疑,直到他的崇拜者能够在寻求知识的道路上独立前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就扮演着这样的一位“智者”,不断告诉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疑问,要思考,直到将孩子领到求知的路上。
接下来就谈谈这本书带给我的东西。
《哲学与人生》是傅佩荣自己编写的一本哲学教材。因为是教材,所以本书的体例非常清楚,共十四章,概括来说,分别阐释了什么是哲学,哲学指导下的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西方哲学起源、发展和哲学代表思潮,中国哲学起源、发展和代表思潮,哲学与宗教、艺术、教育、文化之间的碰撞。在每一章中,作者都从各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结合现实生活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就像书名一样,这本书紧密结合生活的现实,用哲学指导生活,在生活中不断发展哲学。
哲学原意为“爱智”,亦即爱好智慧。作者解释说,爱智慧并不意味着拥有智慧,而是一个追求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点是思想开放,不断提问和询问。
我们知道,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日新月异。正是如此,才出现两代人之间的不合,青少年愈演愈烈的叛逆,以及同代人、不同代人之间的不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想于时俱进,了解更多,了解更少的代沟,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思想开放,不断吸收新知识和新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
我敬佩那些能适应电子产品的老人,敬佩那些终生追求知识的老人。对他们来说,接受和适应新事物是他们的智慧,是他们对生活的热情,是他们无尽的奋斗。人们常常被自己的经历所限制,被暂时的快乐和兴趣所蒙蔽。这就要求用理性的思维去判断分析。
作者告诉我们,不停地追问自己:“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我?我该是什么样子?
”能够帮助我们反思自我,确定人生路该怎么走。当然,人生是需要体验的。在不断的经验中确认价值,随着生命的成长,他的经验会越来越丰富,而生命的经验和价值的把握也会越来越深刻和准确。
傅先生首先用三句话来描述哲学:(1)哲学是培养智慧;(2)哲学是发现真理;(3)哲学是证明价值。接着他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所谓“培养智慧”是指人们超越感性的限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达到完整和根本的境界;所谓“发现真理”是指人们去掉重重遮蔽,发现客观事物的真相;所谓“印证价值”是指人们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印证真理的价值所在。那么如何提升哲学素养呢?
首先,培养思考的习惯。有思考的人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很多人容易受外界情况变化而影响自己心情,天气好就心情好事事都好,天气不好就心情不好事事不好,这就是容易受外界影响。
很多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这也是缺乏理性思考的结果。有思考的人则表现出理性和冷静。
怎么样才能养成思考习惯呢?作者举了牛顿的例子。苹果如果掉在我们头上,我们只会习以为常,心态不好的骂一句,心态好的吃之大吉;苹果掉在牛顿的头上,牛顿却从中发现了万有定律。
如果你想当然,你就不能养成思考的习惯。作者告诉我们,如果对任何情况都能够加以考虑,就会发现不是所有事情都如此,也不是事情会一直如此,这样就会在很多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中找到新的可能性。这让我想到电影《雪国列车》里的一片段:
列车里的警察持枪对着要暴动的人,副手骂他们“把这没用的东西拿开”,这句话所有人忽略了,但暴动的青年领袖从这句话中得知:警察的枪里早已没用子弹了,他们早就用完了。这是善于思考的典型。
掌握整体观点。这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更加圆融。年轻人都喜欢有棱有角,不喜欢圆融,我自己也是。
有棱角的个性适合辩论,也适合偷工减料;容易突出差异,也容易闭门造车,不听别人的合理建议。幸运的是,圆润和棱角并不是完全相反的,人格也不是听别人建议的矛盾。我们要学习的是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
确立价值取向。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生活方式,但通过学习和成长,我们可以修改和调整,然后选择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是所谓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既然是一种选择,就一定要有所取舍,如果我选择了某些价值,那么势必要放弃另外一些。
由此可以看出,选择价值需要勇气,人不可能拥有一切,取悦每一个人。有些人崇拜偶像,一个人崇拜什么样的偶像,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反映出他内心的一种需求,反映出他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可惜的是很多人是盲目崇拜。
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就应该坚持到底,不轻易改变,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果一个人什么代价都不愿付出,随便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他的一生想要快乐的活着,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要力求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人一生都要努力去追求的。当然,我们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所有他听到过的德行,那岂不是满街都是圣人了吗?
人都会犯错误,因此只能努力追求知行合一,选择一种价值之后不断地印证,让自己对自己越来越满意。知识的范围是无限的,即使你皓首穷经,一辈子也无法把天地下的书读完,人一生所能学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知识。并且,如果你学到一些知识,却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那么就算学的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我们学习知识后,就要懂得消化,并融会贯通才是“知”“行”合一。
写到这里,我想用傅先生的一句话来作个小结: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哲学决非一种枯燥的东西,它可以引人入胜,就象人生的照明灯,让我们知道该往哪里走。
所以读一点哲学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大有好处的。
感谢傅先生在让我领略到哲学风采的同时为我指明了清晰的道路:我需要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指导,将思考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做事从多方面考虑,运用所学。
我想,那样的生活会很有意义的。
哲学与人生观后感(篇3)
这是台湾大学最好的通识课程教材。傅佩荣教授哲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调向读者解释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似乎正在读一门有趣的逻辑哲学课程。
“哲学源于惊讶”,这是古希腊的一句古谚。正是由于人们对世界产生了惊奇和疑惑,进而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等一系列人类最基本又最深奥的问题。“哲学就是爱智慧”,孔子、苏格拉底等先哲们追求“智”,并创生出泽被后世的学说,成为今人一笔宝贵的智慧财富。
在各种流派产生和发展之前,人类起源问题的解决大多依赖于神话。神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各各地区的文化和宗教,进而共同影响着民族的内涵和演变。
对此,我更深切地感到,高中教科书中的哲学太狭隘了。课本里冠冕堂皇,试卷上反反复复的理论始终绕不出“马克思主义”。相较这本《哲学与人生》,以及之前读过的《苏菲的世界》、《哲学是什么》里提到的诸多哲学流派而言,教科书里的理论明显局限了我们的视野,甚至无形中“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从社会教育的角度看,这样的情况显然不利于思想的多重碰撞;从个人价值观的角度看,没有人能坚定地断定某一所学校、某一种思想是绝对正确的。
记得《苏菲的世界》里苏菲的哲学老师告诉苏菲:哲学家就像小孩子。人越长大就越丧失好奇心和想象力。
读哲学则可以不断敲醒面具下的那颗早已冷漠的心,那颗名曰“自我”的心。《哲学与人生》不仅是认识哲学的教程,更是以哲学的视角看人生的教诲。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进一步从艺术、宗教、教育和文化领域分析哲学,体悟人生。比如在第十二章《宗教与永恒》中作者说了这么一句话:“人活在世界上,宗教是最后的依靠”。
作为一个学徒,我非常同意这句话。生活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必须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如果一次又一次地经历失望,再顽强的心也会有一天破碎。越是发现没有永恒可言,越是觉得人太小,人力资源太弱,人心的空虚深不可测。
在这个时候,宗教有一种力量,可以忍受疲惫的身体,用温暖填满无尽的孤独,给灵魂一种支持,告诉灵魂家在**。
这本书涉及面很广,我在阅读过程中获的了很多感受。也许我的世界观和作者的相似,在很多地方给我带来了共鸣和思考。
哲学与人生观后感(篇4)
读了《哲学与人生》一书后,我的人生观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觉得人生的幸福指数是由哲学的价值生成的。人生要是没有哲学,那这一生差不多就是虚度,没有任何价值。哲学是人生的精华。
人生其实就意味着哲学。一个人,不论他是声名显赫还是平凡如一粒不起眼的灰尘,当生命到达终点时,总能或多或少的有些对人生的感悟,而这,大概就可以被叫做哲学吧。
或许,讨论哲学,讨论人生意义这题目起得太大,大到我稚嫩而单薄的双肩担不起来的地步,但是,我还是想试一试,不论结果如何。泰戈尔曾经说过,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我已经飞翔。是的,我们所谓的生活其实是一个轨迹,一个过程,那么为什么要在乎结果呢?
而我们所要的其实也就是一个过程。流星划过天空,也许还没到地面就消失了,但那一颗的美丽却可以震撼一颗心,可以震撼整个宇宙。
时常想到宇宙的起源问题。霍金说,宇宙其实与大**,而且将终结与黑洞,那时整个宇宙的毁灭还是重生呢?空间是不是物质,如果不是物质,又能叫什么?
如果宇宙真的可以归结为一个点,那么这个点之外还有空间吗?这些问题反映了人生离不开哲学。只有哲学才能使我们想到这么多问题。在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发现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正是哲学给了我们生命中如此多的美。
时常考虑人为什么要思考,为什么不简简单单的生活,为什么要有竞争,或许,这是天性,快乐就是要建立在痛苦之上才能显出快乐吧。()只有思考,只有竞争,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水平提上去,才能让我们慢慢进入生活真实的节奏,才能让我们更加美好的生活。
人生就是有快乐和痛苦。其中,快乐和痛苦也是相对的。没有欲望,没有痛苦,没有快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一种境界,让自己的生命填充了痛苦与快乐之后,死去。
尽管如此,我仍对他充满敬佩之情,虽然没有了境界,但是却有了过程,这过程虽然充满了辛酸,充满了心力交瘁,但毕竟或过,在世上留下了自己的轨迹,在青史上铭刻下自己的名字,有什么比将自己的生命填满更有意义呢?
可以说每个人都有理想。理想也可以解释为一种生活态度。然而,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作为一个承载理想的个体,理想会走向何方?是否我们可以揽起千年的纤绳,冲破重重阻碍,无悔追求自己的理想,就如夸父追日一样?
是否我们可以穿越时空的隧道,始终不渝的追寻着我们心中的伊甸园,我们的乐园!
当现实的压力向我们逼近时,我们还能在沙滩上找到一个蓝色的礁石,悠闲地弹着褪去的吉他,用心诠释生活吗?
托尔斯泰死后未立墓碑,但这却使墓地成为最伟大的墓地;拿破仑躺在水晶棺中,他的人生耀眼的足可以和水晶的光彩相媲美;他们正是因为生活中有了哲学,才能被后人所铭记,被后人所仰望。他们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完美的人生。
我已经活了22年,每当我想到它,它有时确实有一点哲学意义,但大多数时间我是为生活而活的。我希望将来我的生活中会出现更多的哲学,这样哲学才能使我的生活更加完美和幸福。
哲学与人生观后感(篇5)
读台湾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此书特引人入胜。以往读哲学书籍,往往让人生厌,读了一点,常弃之不读了。而这本书,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把我吸引到过去,我情不自禁。
我想应该是书的独特之处吧。它把传授哲学原则、哲学知识放在了一个次要的位置,它的首要目标是点燃读者对智慧的爱,引导读者去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要问题。他精辟的论述和朴素的语言,似乎让我看到了作者是一个见证人,证明哲学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处处闪烁着智慧和思考的光芒。
读了此书,我感觉人生离不开哲学。人性向望心灵的自由,可以做自己,摆脱各种束缚和压力,越来越感受到做人的快乐。爱情智慧,爱情哲学思考,它就像一盏生命之灯,让我们知道,我们来自**,应该去**。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曾说过一句名言:“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竞争的加剧,社会的浮躁,人们已经很难保持一颗平常心了。
芸芸众生在滚滚红尘中追名逐利,熙来攘往,就是没有时间停下来反思:“我这样忙忙碌碌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是谁:
我从**来,又要到**去?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一生中如果没有对这些问题反思过,那么,你这一生根本上讲是毫无意义的,是到世上白走了一遭。不管你是亿万富翁还是权贵,你都死定了。
哲学让我们思考这些人生问题,并不能真正找到一个标准答案,它的意义促使我们去反思,去理解我们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这让我想起了《红楼梦》第一回里在跛足道人唱完《好了歌》后,甑士隐随即和了一首,其最后两句是这样的:“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都是为他人做嫁妆。”
说的是我们这些芸芸众生生在滚滚红尘,也就是“他乡”中,“乱哄哄”地追名逐利、金钱美色,而竟忘了自己的“故乡”在**,因此,到头来,也只能是“为了他人做嫁衣裳。”既然红尘是“他乡”,那我们的“故乡”在**呢?也就是我们到底是从**来到这个红尘的呢?
“故乡”显然在红尘以外。我们从“故乡”来,借助于父母的结合,给我们肉体凡胎。我们就用这肉体凡胎,到世间来走一遭,来体验人生、体验爱情,也体验痛苦。
体验完后,我们还是要回到我们的“故乡”。
但有很多人在红尘的花花世界中经受不住种种**和考验,他们沉迷于各种各样的“名利场”、“官场”、“情场”或“赌场”,最后出卖了灵魂,迷失了自我,再也找不到回“故乡”的路,成了“回不去的人”。他们的灵魂也就是随着他们肉体客死在红尘这个“他乡”。
读此书,让我突然明白:学***,学会哲学的思考人生,可以让我们找到人生的“回乡“路。人生不正如求学,要努力修行,最后可以得到解脱。让我们摆脱身体的惰性和虚弱,获得心灵的自由。
哲学与人生观后感(篇6)
哲学和生活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这本书会吸引那些讨厌哲学的人。每个人读这本书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哲学的深刻意义。哲学作为一种只是,只是一种人生态度。保持好奇的天性,探索万物的真相。
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史哲学大师的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
我相信读过这本书的人一定能看透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鄙视生活中的许多哲学课程。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哲学的精髓,更是人生的精髓、名利和挫折。“人类的典范,应该是那些让你我这般平凡的,有着许多烦恼的人都能效法的。
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
其实拥有越多并不见得就越快乐,傅先生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一个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在介绍道家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可以没有良好的制度,却不能没有正确的理念”。物质的提高和科学的迅速发展是否能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
有了1000万到2000万,有了2000万到5000万,人们的欲望是无穷的,追求永远不会在无尽的痛苦中回来。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也能更好地证明了即使在物质极为匮乏的社会里,人也是可以快乐的。显然,人是否快乐和物质没有关系。
经济和科学都属于器物层面,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样。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人比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人幸福。社会主义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幸福。我不这么认为。
对于作者的某些观点或许我不尽赞同,但由于此书谈论的是人生,对于人生,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可提供,正如作者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一个人对于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为其中充满了许多奥秘,而这些奥秘永远不能被解释清楚。”既然是奥秘,那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互动,更何况傅先生说的许多东西又是那么正确呢?
书中有一段话我是我最喜欢的,也在此摘录下来,做为对自己的勉励,也作为文章的结尾吧!“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刚看了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如何提升哲学素养?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咱也活学活用一下嘛,至少不以偏概全。“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将更为圆融。
”哲学,高中时学了一点点理论,到底是该如何定义,恐怕要对不起老师了。当年的老师是个魁梧的老师,很有激情的,印象中,他总是用两只熊掌一样的手在头顶上比划,“哲学嘛……”,人在教室四周走动,小数点也在教室横飞。一上课就很忘我的老师,是个好老师,只可惜,我的智商实在不高,无法理解老师的许多话。
记忆中,高二时,我还当了一年的政治课代表。这门科我没有什么特点,到目前为止我还不明白班主任的用意。是拿掉我的英语课代表的职务于心不忍,还是有别的激励的意思?
不清楚,班主任没找我谈一句话,我那时一直在黑暗中想,老师为什么只照顾到急于在英语学科上要进步的同学她呢?老师有没有想到我的感受?后来,也在一直假设,要是老师那时找我们多谈谈心,也许……学生时代的我多么渴望老师给予的言或行的鼓励啊。
既然我是一名教师,我当然知道孩子们在心理上需要什么。于是我毫不吝啬,该付出的绝不占有着。“生命是丰富的,但对每个人来说,都只能活在当下。”
哲学与人生观后感(篇7)
《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是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北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北大学哲学系、所教授傅佩荣所著。《哲学与人生》是傅先生对于哲学真有心得,而且善于作简洁清晰的表达。比如在讲解哲学是“爱智”时,他把“爱智”定义为“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的生活态度,“把“智慧”概括为“完整”和“根本”两个特征,又将“爱智”的“爱”解释为温和而理性的“友爱”,而与狂热的“情爱”、浮泛的“博爱”相区别,令人感到既准确又颇具新意。
重读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让我有种回味和共振的感觉,那种经历后的精炼总结让我孜孜不倦,像是看到自己拍摄的一部人生电影,而主角就是我,其中的行为有些是意气风发,有些是冲动不顾后果,我也因此得到了回味的乐趣,书中也有很多我所未经历的一些,但是有了共振和回味,我相信即使面对未来,我也有拨云见日的功力很多人认为哲学是一些枯燥的为什么,看了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就会发现,哲学真的距离我们很近很近,而且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美好,像是我恶魔呢闻到了面包的甜香味。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是一部可以研读的好书。
本书的作者不是以写书为生的专业作家,而是台大的一位哲学教授傅佩荣先生,所以此书也可看作是一本教材,又由于它的思想性,还可看作是一本励志书。但它与一般教材和励志书又截然不同,因为那些多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然而此书却全是傅先生个人思想的结晶。对于这样一位思想大师的著作,鄙人不敢妄加评论,只能把我的一点感悟说与大家听。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说,“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因此,看此书与其说是学点哲学知识,不如说是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贯之以自己的思想,给我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精深的课;在这里,我们不但会看到历史哲学大师的思想,而且会感悟到许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
哲学与人生观后感(篇8)
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哲学的深刻意义。哲学作为一种只是,只是一种人生态度。保持好奇的天性,探索万物的真相。
傅先生在序文中说:“哲学脱离生活是空的,哲学脱离生活是瞎的。”。“读这本书与其说是为了学习一些哲学知识,不如说是为了通过它来审视一个人的生活。作者用通俗的语言抽象出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精髓,并用自己的思想加以渗透,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生动深刻的教训。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历史哲学大师的思想,还可以认识到许多我们以前从未想到过的东西。
我相信读过这本书的人一定能看透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鄙视生活中的许多哲学课程。在这里,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哲学的精髓,更是人生的精髓、名利和挫折。
“人类的榜样应该是那些让你和我变得平凡,有很多麻烦要追随的人。他们让我们懂得:烦恼不值得担心,因为能磨练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为何而死。
'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人们多把拥有大量金钱和物质的人当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许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事实上,你拥有的越多,你就会越快乐。傅莹在介绍存在主义时说,你拥有的越多,你自己就越少。因为拥有越多,越没有时间做自己。
'在介绍道家时又说,'一个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乐,因为欲望没有满足会痛苦,一旦满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
“没有丰富的物质享受,没有良好的制度和正确的观念,一个人就可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物质的进步和科学的飞速发展能否证明社会的进步?即使在寝食无忧的生活里,人们是否就能快乐呢?
有了1000万到2000万,有了2000万到5000万,人们的欲望是无穷的,追求永远不会在无尽的痛苦中回来。而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也能更好地证明了即使在物质极为匮乏的社会里,人也是可以快乐的。显然,人是否快乐和物质没有关系。
经济和科学属于器物层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样。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人比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人幸福。社会主义的人一定比封建社会的人幸福。我不这么认为。
对于作者的某些观点或许我不尽赞同,但由于此书谈论的是人生,对于人生,本就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可提供,正如作者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一个人对于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为它充满了许多谜团,永远无法解释清楚。“既然这是一个谜,最重要的是思想的互动。更何况,傅先生说的很多话都那么正确?
书中有一段是我最喜欢的。这里也摘录了。这是我的鼓励,也是文章的结尾!“当你真正运用自己的理性思考经验时,你就知道应该如何去做,哪种生活更理想,更适合你。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二)暑假拜读了台湾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是傅先生的讲义,被评为'最佳通识课程',我读了以后觉得实至名归。该书从古至今,兼顾中西主要哲学家的主要观点,关注生活和文化,以哲学思维方法贯穿其中,引用经典,可读性强,语言通俗。我们整天奔波于家庭和学校之间。假期里,我们带着这本书静静地审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一直以来,我觉得生活就是一场直播,我所描述的就是我的生活。殊不知,在不经意的生活中包含着如此多的哲学。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
学哲学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更快乐,傅佩荣先生认为幸福、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关怀,有痛苦可以受。
首先,就业压力很大。于那些急于找工作却找不到工作的人相比,我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爱自己的人,有爱自己的学生,也有志同道合的同事。我心力很高兴。
工作能激发活力。养老院将老年人分为两组,一组负责照料一盆鲜花,另一组只负责为老年人休息。在身体状况相似的前提下,第一组老年人比第二组长寿两年。由此可以看出,有工作要做,即是照顾一盆花,也会激发更强的生命力,活得更长。
这个调查研究结果,让我深深体味'工作'的重要。
由此想到自己年迈的母亲,今年77岁,四年前,父亲因为身体多方面的疾病,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我很担心,年迈的母亲也会因为照顾父亲而病倒,但是,我发现,每次回家,母亲像以前一样,不断地告诉父亲家里的变化,给他一日三餐,体检显示:母亲的身体很健康。在父亲过完百日后,我把母亲接到了济南,我不忍心让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再为我做什么,我在心里说,让母亲好好休养。
一日,小哥来电话称,小妹你的想法太奇怪了,千万别让母亲什么事都不做,母亲身体力行可以做的,都让母亲去做。如果她一旦发现自己什么也不能做,会加快母亲的衰老。
果然,母亲第一次独自在院里遛弯回来,开不了门,站在门外怎么也打不开。虽然之前,我们已经演练过很多次,但还是过了很久才打开。母亲自言自语,说,哎,老了,连门也打不开。
我听到了,母亲内心的失望。相对于父亲在世时,母亲在家一日三餐,洗洗涮涮,犹能自理。开学后,七点半,我和老公上班,孩子上学,家里几乎全天只有母亲一人,我得想办法让母亲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让她有点成就感。
我就让母亲负责照顾家里的小鱼和花花草草,每天给他们喂食和浇水,自己操作按摩垫,不几天,母亲欣喜地告诉我,小鱼长大了,因为坚持按摩,自己的身体很舒服,在花园里遛弯时,看到了藤上挂着几个南瓜,哪里的石榴长得很好……
我想,母亲在这几年里,保持很好的食欲,身体依然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个和自己相濡以沫了一辈子的人需要自己,不管年轻时有多少次争吵,现在,他需要自己,这是支撑母亲的强大支柱。
其次,有痛苦可以受,一个人在受苦受难的时候,难免会怨天尤人,如果一时想不开,甚至可能自暴自弃,走上自杀的绝路。关键在于人生是不断改变的过程,人只要活着就会逐渐老去,在遇到苦难时,激发潜能面对考验,结果增加了自己的专长,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让我想起,上海信息技术学院的邬宪伟校长,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不到30岁破格评为教授,最终成为上海名师、全国名师、校长。
'凡是能够成为专家或名师的都是在能力边缘的极限上工作后锻炼出来的',他是因为自己的学生将自己逼到能力极限的边缘。所以,要把握受苦的机会,主动而积极地改变自我,让自己变得不一样,任何一种或大或小的痛苦,都提供了一次让自己提升转化的机会,提升转化的可以是身,可以是心,也可以是灵,生命会变得不一样。
我们不必奢望无灾无难的人生,却要在面临痛苦的挑战时,主动而积极地以改变自我,来展现生命的不同面貌。
哲学与人生观后感(篇9)
人的一生,从出生时懵懂无知的婴孩,到慢慢被灌输各种能力和思想最终长成适应社会的人.在这之间,我们困惑过、探索过、想过解决一些疑问---关于自我,关于人生,关于世界。我们为何出生而死后又是否会去向另一个世界?
我们每天接受的快乐和痛苦到底有何深意?人生在世,于自己于世界的意义何在?读过傅佩荣教授的《哲学与人生》之后,我感觉受益匪浅。
终于,我对这么多年来藏在内心深处的困惑有些许的领悟,这本好书就像一扇门,推开门另一边就是光明。
在还没有接触到“哲学”这个概念的时候,“哲学”对我而言也是一个既抽象又空洞的词汇,以为“哲学”之深奥非常人能理解,只有思想之大者才能谈及“哲学”。读完这本书,我终于发现原来的哲学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生活中充满了哲学。关于哲学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古今中外无数思想家探索自己眼中的哲学。
书中从个二十四种不同的学说理论来帮助读者认识“哲学”。
如同书中提到:“真理能带给我们自由,科学给予我们知识,只有哲学才会赋予我们智慧。”哲学中所谈论的爱,重点是友爱。
友谊,温柔理性,是我们对待智慧的更正确态度。智慧的两个特点是“完整”和“根本”,一如我们探索知识和真理的目的。生命的过程是一个完整而基本的过程,如四季更替、几代轮回、树叶回归等。
在对哲学的认知中,不乏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我最赞同的是《中庸》的尚中的人生哲学。
书中写道:“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者,天地之大本也。
“我反复的思考,觉得生活中很多时候是需要“中庸“的态度的。从最根本的人体养生学中的”阴阳结合“到生活处世的态度,我们知道只有平衡才能更好的发展。我是一个在生活中不紧不慢的人,没有急功近利的心,有句话叫”欲速则不达“,对我而言慢即是快,有时候过火反而没有预想的效果。
我们之所以选择哲学,是为了更好地诠释人生,提升人生境界。因此,书中又给出了许多关于人和人生的理解:诗人会觉得人生像一首诗;革命家会觉得人生就是一场战斗;消极的人会觉得人生就是痛苦和无聊;而乐观的人会觉得人生更像是赞美。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那是真的。由于个人经历和理解的不同,意见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