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范文大全# #磨课活动总结系列13篇#】在这个岗位上,我们需要面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文档创作,因此可以首先根据关键词来寻找类似的范文。优秀的范文可以引导我们深入了解生命的本质和意义所在,你也许正在为写范文而感到困扰吗?本文的主要讨论话题与“磨课活动总结”有关。

磨课活动总结 篇1

进入20xx年x月,我们参与远程研修的小学语文教师进入磨课活动,由xxx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教学课《诺贝尔》。接到通知后,研修组的全体老师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对黄老师执教的这一课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提出了合理化的推荐,进行了课堂观摩、评课议课。在一次次思考交流碰撞中,大家收获多多。

一、总体感觉:

按照三次备课,两次打磨的要求,用心开展了教学研讨专题活动,集中解决教学问题,有效促进打磨计划的顺利实施。xxx老师认真完成了三次备课(基于个人经验、基于同伴互助、基于教学反思)的教案;针对两次打磨状况,老师们整理出个人反思;两次打磨后,进行了上课,并上传教学实录。全组教师认真参与研课打磨、观课评课等活动;根据分工进行观课评课,合作完成观课报告,并已上传;磨课即将结束,教师们已经感受到成长的快乐。透过这次课例打磨,提高了研修组全体成员的教研水平。其中具体的磨课过程最为重要,需要密切合作,集思广益。

二、关于备课

基于第一次备课,xxx老师在研修小组成员的帮忙下执教了这节课。课后,我们召开了备课小组会议,用心聆听了大家的评课意见和推荐:课堂上容易受教案的束缚,教师的评价不及时,应对学生的生成,不能也不敢及时巧妙地点拨和引导,总怕节外生枝,影响整个教学的过程。于是,根据课堂上的生成,我们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作了修改,重新确立了教学重难点,调整了部分教学环节,随后进行了第二次备课并在同组成员的分工观课中执教了第二次课……

三、关于上课

上课的重、难点把握准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时间安排合理。在大容量的课堂资料中,能清晰、明确重难点操作流程。使“重、难”点能充分被消化、理解和吸收。每个环节设计合理,贴合文本及文本延伸,紧紧围绕文本展开教学环节。并且前一环节为后一个环节做铺垫,层层展开。环节与环节之间过渡连贯,流畅,整堂课如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完美结合。

1.适当取舍,选准教学切入点,以诵读为本。阅读文本、深究文本,层层深入,以诵读为本,引导学生读出语言、读出形象、读出体验、读出情感、读出方法。

2.推敲词句,体会语言的内蕴。

3.汉语独具的个性魅力也决定了“悟”这一独具汉民族特色的思维方式。“悟,是一种省去繁琐逻辑推理过程,在经验范围内作出综合性、直接性、快速性结论的体悟式思维。”

透过语言文字品读,在语言的基础上,感悟文学,与作品共鸣,触摸作者受震撼的心灵,进而去感悟万里长城留给后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去感悟顽强毅力和韧劲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人生哲理,最终得到情感熏陶,得到思想启迪。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

四、关于听课、评课环节。

目的在于共同感受课堂的“精彩”和“困惑”,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听课时观课分工要明确,设计观察量表。评课不仅仅要评出优点,更要指出不足推荐。

五、关于磨课。

磨课是指教师与其他成员围绕实践课不断地切磋——商讨——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总结。磨课的着眼点是让教师感受到从备课到课后总结全过程的精细化研究,需要教师活跃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储备,敏锐的观察力,懂得教育心理学,有敬业的精神,让教师实实在在体会到教学中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解决的。大家透过反复磨课后,教研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六、教学反思。

反思的主要资料为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贴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等。

教学精彩之处是:

1.精心设计,找准解读的突破口。“与文本的深入对话。”不是引导学生逐字逐句的品味、咀嚼。而是找准解读文本的突破口。如教学时,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反复读、反复体会,感受到青海高原这株柳的顽强的生命力。

2.精简环节,以读代讲。精简教学环节,真正的把时间还给学生。

总之,我们深刻体会到磨课的过程,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对课程标准重新解读的过程;是与同事交流的过程;是分析学情的过程;是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过程;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过程;是课程整合的过程;是教法学法的最优化选取的过程。就在这一次次的“磨”中,更新了我们老师的教学理念,优化了教学过程和环节,深化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更营造出了浓郁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师的成长,磨出了教师的勇于创新、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精神。

磨课活动总结 篇2

本次磨课活动的主题是“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前提,没有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就不可能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

三位参加上课的语文教师执教的是《晚上的“太阳”》的第一课时,她们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三框儿”。2、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从整体上感知文本内容,得到初步的情感体验。三位数学教师执教的是《认识角》,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初步认识角,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角有大小。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理解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数两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对学生来说,是具体、适宜的,是切实可行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目标达成来看,六节课的每一教学环节都能体现教学目标,每个教学手段能较好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在课堂上,突出教学重点,保证教学时间,巩固和强化重点知识。

六节课的教学思路较清晰,语文课从导入揭题→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读通课文→学写生字,数学课从激趣导入→新授→巩固练习→拓展提高,每个教学程序都在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教学过程:激发兴趣导入→新教学→巩固实践→发展与提高。

六位执教老师均有较强的基本功:她们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她们明朗、快活、亲切,她们热情从容,看她们上课不似小学教师,就好似电视里的少儿节目主持人,富有儿童话的语言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气氛。

这六个班也有不足之处

1教学目标的设计侧重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学生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设计。

2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是教师的目标,而缺乏学生的目标。

3、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教‘服务于’学”,六节课中大多数教师在向学生灌输知识,缺少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4预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

这次磨课活动也让我们看到了两种“精神”的存在:一是团结协作的精神。第二周周五放学后,把任务布置给8位第一轮主备课的教师,她们利用双休日备好了课,第三周周一就拿出了教案,之后各教研组组长带领本组教师在一天内研讨揣摩教案,最后定稿,于当天放学前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人手一份教案,为第二天第一轮上课的活动顺利开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教研组加强集体备课,积极备课第二轮、第三轮课堂活动。对抽到上课的老师,各教研组更是群策群力,心往一处想,帮助出谋划策,**上课的每一个环节。正是由于教研组的团结协作,青年教师的磨砺活动才得以圆满结束。

二是执着的敬业精神。这次无论是8位主备课老师,还是上课的6位老师,在接到任务后都毫无怨言,愉快接受,不折不扣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备课、上课任务。为了上好课,姬琳在包里背了一大摞辅导材料。徐立华向孙丽莉、王霞等老师请教;王平老师不停地试教;季艳萍老师高效率地备课;沈小妍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制作教具;更感人的是外面下着大雨,天气很冷。放学后,周晓莉老师在教室里一遍又一遍地给女孩讲课表。

正是这十几位教师的辛苦执着,正是全体教研组的语数老师的全员参与,才使得本次磨课活动一轮比一轮精彩。

各位老师,这次磨课活动由于时间短,对有效教学目标的**还比较粗浅,希望老师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正确地把握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新的课程改革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我们才能正确认识和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为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

磨课活动总结 篇3

接到磨课通知后,我园立刻召开会议,认真学习有关磨课的要求,课题确定后,围绕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拿出了最佳授课方案,制作课件,为磨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一轮磨课结束,我们都坐到一起交流课后的感悟,不断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确保后一节课比前一节课有新的突破。“一磨”结束后,老师们都觉得教学过程流畅,结构层次分明,环节布局紧扣教学的重难点,但教师提问技巧不够好,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时间较紧张等,又花了很多时间改进课件。针对这些情况,“二磨”的教师调整了教学结构,加大了课堂容量,把课堂设计为展现学生能力的舞台,添置了一些新材料。

课堂环节有序、层层递进,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探索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本次磨课,我们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揭开教材的高度。

经过磨课,我感触颇多:

1、点滴收获:

1它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要磨出精品课,就必须钻研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在磨课中,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花了不少心血,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教案,制作课件,反复推敲,几经斟酌,深入到每一个细节。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处理教材,都是反复讨论的问题。

这个过程就是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其次,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借鉴他人的优点,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2、感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由于新教材注重学生自己探索,弹性较大,教材内容的补充、拓展和延伸有较大的空间。在磨课中,我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灵活处理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教学特色,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平台。

二、需要努力的地方。

1、教学旧模式的惯性定势还在教学中出现。

2、在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尚需进一步**。

3、教学中的“问题”意识还需加强,提高提问艺术。

磨课活动总结 篇4

10月,课题组开展了研磨活动。首先,课题组共同制定了研磨方案;二是采用 “三次备课两次打磨”的基本形式进行磨课备课,我们磨课的主题是:《大洲和大洋》;三是进行观课议课;最后进行总结反思。通过本次磨课活动,老师们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中受到了启迪和教育,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取长补短,对今后的教学定会有很大帮助。

通过本次磨课活动,我想结合亓老师的这节课与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想法进行总结与反思,与各位老师互相交流。(1) 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实际中一节课的精髓。第一个目标设计是满足学生的认知水平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二是体现教师对教材的掌握程度。这节课有三个教学目标。目标相对明确。目标设计是从学生的角度设计的。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教学中化习惯为自然。老师这堂课教学思路清晰,先是预***,我很赞同亓老师的这一点,这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基础,也是好的学习习惯的开始。(3) 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激发乐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快乐地学习,老师也会乐寓教书。

在这个磨砺的课堂上,老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学习,通过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教挥学生体验。总之,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课堂上的主人,用积极主动的热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磨课活动,让我们的教学理念慢慢转变,一步步从原来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

磨课活动总结 篇5

语文教研组结合学校工作,在过去一段时间磨班,磨老师是年轻教师王晓磊和刘菲。 磨课按照“六步骤教研法”展开,即:个人备课——备课组讨论——集体听课研讨——二次教学——三次教学——反思总结。

首先由执教教师个人精心钻研教材,潜心设计教学,精心设计问题,确实把握好不讲和精讲的尺度,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训练的时间落到实处,备出最初执教方案,各备课组老师围绕执教老师的说课进行交流,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重难点的体现,到教学过程每一个环节的落实都一一做出相应的预设及处理措施。然后由执教教师按照磨课第一方案的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教研组教师分工合作,从教师的课堂引导组织、对于生成的处理方法、学生的参与度等方面分别进行关注,认真地做好听课记录。执教教师上完课,教研组集中到一起共同**,集思广益。

评课教师全面、辩证、理性、透彻地对授课教师及其课堂进行深入剖析。畅所欲言,畅所欲言,交流分享,绽放群体智慧之光。评课后,教研组教师再相互交换意见、心得、体会,根据改进的方案,对课堂教学重新整理、构建,准备第二轮的磨课。

第一轮磨合意在尝试、实践和反思,即抛砖引玉;第二轮是深化、创造、提升。磨课的六个环节有如一条精品课的流水生产线,将教师的课堂教学打磨成“精品”,最后教研组教师共同反思总结,形成全面的过程性资料。

三轮磨课之后,我们进入了集体研课时段,分为两个小组,一四级部一组、二**部一组,利用周二教研时间,一节听课,一节评课研讨。

在反复磨课研课中,无论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是受益匪浅,“磨课”活动让我们经历了不置可否的迷茫;经历了痛苦的思索;经历了进退两难的纠结;经历了同伴互助的感动;更经历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领导者的个人努力和参与鼓励与鼓励,增强了我们对努力的信心,并收获了很多。

一、 在磨课研课中我们对“三课四步”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之路更加明朗。

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对教材大胆取舍和整合,把单元主题教学与我们的“三课四步”教学模式进行结合,变原来的一课一课的上为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构建了语文教学的五种单元主题课型,即单元预习课、单元精读课、单元阅读课、单元综合性学习课、单元作文课,这样一单元读写结合,读为写服务,既节省了课时,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2、 研读使我们的教学过程更加清晰。

1、课前默写

语文背诵默写的内容比较多,因此我们学习杜郎口中学的做法,充分利用每一块黑板,每节课课前让学生爬黑板,默写内容根据所学内容,可以是古诗、文言文,也可以是文学常识、字词或词语解释,也可以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听写之后,在黑板上进行相邻检查,以下几组循环检查,1组到2组检查,2组到3组检查,依次类推。默写对一个词语得1分,多写多得,由组长计入小组课堂评价表。

2、分配任务。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分配任务,简单的问题大号回答,稍微难点的问题小号回答,大号回答不对或不完整由小号同学补充。

3、组内交流――导师辅导: 小组内按照分配的任务讨论交流,不会的问题请教导师,导师也不会的用红笔标画出来。

4、学生展示,暴露问题。

学生根据分配任务分组到黑板上板书,板书完毕由导师检查,错误用红笔改正。

5.点拨引导――释疑解难:将展示中暴露的问题,通过教师启发、引导来解决,教师的关键在于启发、引导,能通过学生讲解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讲,教师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讲解。

6.课堂小结——归纳梳理:教师引导学生依据知识目标,进行课堂教学小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依据学习目标进行知识理解、回顾、归纳。

7、当堂检测。

通过家庭作业,学生可以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形成实现课堂所揭示的学习目标的能力。教师要注意保证时间,促进学生自主按时完成作业,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培训应注重动态分层,包括基础知识测试、变异训练测试和扩展测试。

三、 存在问题。

学生质疑环节要不要?应该在什么地方出现?如果在展示前质疑,学生已经会了,那学生上黑板板书的内容就起不到暴露问题的真正作用,充其量只能改改错字。

如果你把它放在板书之后,一些问题的答案对于中文科目来说是比较长的。如果在黑板上写不是正确答案,会浪费时间吗?

磨课活动总结 篇6

在活动中训练,在练习中提升

本节课的课题是“分数的意义”,属于概念教学的范畴, 它比整数的概念更抽象。为了突破这一问题赵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了画一画、说一说、玩一玩等丰富多彩的参与性数学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加深了他们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活动1画一画:一张笑脸遮住了好几个三角形,露出的一个占单位“1”的四分之一。你能画出它的完整的样子吗?

通过涂画与交流是学生认识到露出的1个是4个中的1个,在这里整体“1”是4个三角形组成的整体,盖住的应该是余下的3个三角形(无论这3个三角形是怎么排列的)。本活动旨在加深学生对分子、分母、部分和整体的理解。

活动2说一说:(1)操场上有7个同学,3个男生,4个女生2)看到七分之五这个分数,你想到了什么3)露出三分之二,遮住了多少个苹果本环节给学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具体情境,并且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以问促思,相互交流,互相补充,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充实、完善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远远强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同时还再一次加深了对单位“1”和分数意义的理解,从学生的表现中可以看出效果很好。

活动三:全班同学分为三组:第一组8人,第二组12人,第三组16人。

教师发指令:想办法,表示你们是一个“整体”。然后再发指令:

蹲下总人数的二分之一。此时:同样是蹲半,为什么每组蹲的次数不同?

再发指令:蹲下剩下的人数的二分之一. 孩子们积极的交流着分配着,同时亲身感受着都是二分之一,就因为整体1的不同,所以它的二分之一也不一样的道理。

练习的设计注重了层次性、开放性,而且形式多样、重点突出,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搭建了平台,真正达到了活动中训练,练习中提升的目的。

磨课活动总结 篇7

伴随着远程研修的深入进行,我们组根据研修要求,积极开展扎实有效地磨课活动。通过这次磨课活动,我的教学能力有了提高,大家都在忙碌着、快乐着,收获着。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磨课的过程是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是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磨课”让我及时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将教育理论转化为成果。通过磨课,使我对教材的剖析更深刻,教学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都得以提升。在研修专家的引领下,我积极参加组内的磨课活动,组长给我们做了细致深刻的解读,为低年级英语教学明确了方向。在参加多次培训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对培训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反复研讨,大家清晰认识到,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

一、理论先导,为磨课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在研修专家的引领下,我们积极参加组内的磨课活动,我们一起对磨课做了细致深刻的解读。在参加前面专题学习的基础上,我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学习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反复研讨。为磨课活动顺利进行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二、磨课过程规范,研修效果明显

磨课伊始,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我们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磨课内容进行反复研讨,经常聚会碰头,探讨遇到的问题。组长每天检查磨课进度,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整个磨课过程,全组教师群策群力,开展的扎扎实实。正是有了这样规范的磨课过程,才会有良好的研修效果。

三、以课例为引导,磨课活动促发展

为了保证研修的正常规范的进行,研修开始我们就如何开展研修进行了详细全面的会议,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检查督促,保证了每位成员都按时完成任务,积极参与其中。经过多次实践和调整,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老师精彩的教,学生扎扎实实地学,无不感染了每个参与者。这次磨课让我深深感受到信心在鼓励中坚定,困难在研讨中化解,好课在磨砺中诞生。

总之,这次磨课活动促进了我研究能力的提高,提高了专业化的水平,对我专业成长将起到深远的影响。“磨课”活动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我们的思考和研究将在新的起跑线上开始。

磨课活动总结 篇8

-———纪林琳

本周以谭校长为主要成员,陈秀艳、王峰、纪琳琳、吕晓伟、武小杰等二年组成员针对小学第四册第8课《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为主题内容,进行了长达一周的磨课活动。

我从这次活动中受益匪浅,总结如下:

1、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要明确。

在陈秀艳老师的课堂上,老师提问之后学生都能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而在我的课堂上,同样内容的问题,学生却只有几个举手,把我弄得手忙脚乱,在此磨课活动中,谭校长指出了我的问题“指令不清”。于是我们将两句内容相同,但说法却不同的话放在一起做了比较。

陈老师:“将你觉得有趣的句子画出来!”

我:“将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

两个句子的结果不同,陈先生的学生很快找到了相应的句子。陈老师以此为引导。课堂环节十分紧凑。

我的学生总是找不到相应的句子。使得我接下来的环节无法连接起来。所以指令一定要清晰、明确。

2、 教学中要注意激情,句子要体现韵律,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讲课的过程中,我比较稳重,但没有激情。课堂中,尤其是小学生的课堂,由于学生年纪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老师能在语言和语调上通过生动的语气来及时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十分重要。

3、 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机智。

在课堂教学中,总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如何及时纠正课堂上的环节?如我当时遇到的情况,本想以“找出有趣的句子,”来继续课堂教学,但由于所提的问题是“找出喜欢的句子”。

因此,学生总是找不到相映的句子来继续下面的教学,我也无法思考如何过渡。磨课活动中,其他老师就指出完全可以就用一句话:“大家来看看老师喜欢的句子”来过渡。

可见,教学机智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积累起来的。

四、预习课文要规定方法、步骤,同时单元的整体目标也要重视。

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以汉字为基础,阅读能力的高低也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认真的预习非常的重要。同时,对单元目标的整体把握也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和理解课文的内涵。

通过这次研磨活动,我们还发现了许多其他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班级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我还要取长补短,继续钻研,同时要认真的琢磨,思考。看到这种研磨活动更好的消化、吸收!

磨课活动总结 篇9

5.对学生的培训不到位,导致预设失败。

6如何把读与说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如何在课堂上实现语言与人文的统一。

三、改进策略:

1文本的研究高度不够。我们应该从单位目标和文本目标的角度来看待它,看到主大门和第二扇门。先读透单元内容,再走入文本。

2.文本的研读做到抓住特点,从整体入手,再到细节,最后再回到整体,体现语文阅读的独特性,体现语文学习的特点,交给孩子阅读的方法。课后题问要到位,认真对待,给孩子们学习汉语的方法,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抓住自己的优势不放松,保持自身独有的教学风格,抓住语文的提点,稳定地走下去,做到在继承的基础上提高。

4教师要转变交往是生命的观念,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命化、自然化和生命化,自然地雕琢、打磨,回归自然。

5下一轮的磨砺应该是同班异类,突破自己思维的局限,获得独特的洞察力。

6增强教师解读教材的内在动力,阅读小学阶段所有教材,甚至初中课本,能够从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同时大量读书,提升自身修养,做到用一辈子的时间备课,使自己特别是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有自己独有的解读能力,不至于成为本组人员的传声筒。

总之,我们深刻认识到,研磨的过程就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对课程标准重新解读的过程;它是一个与同事沟通的过程,一个分析学习情况的过程,一个与同事沟通的过程;是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学的过程;是综合运用教学理论的过程;是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过程;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过程;是课程整合的过程;它是教与学方法的最佳选择过程。就在这一次次的“磨”中,我们全体语文老师渐渐成长了,教研水平得到了提高。

在打磨中,大家充分体会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含义,大家热情参与,互相启发、互相碰撞,才产生了不少灵感的火花。研磨的过程是一个思考、学习和交流的过程。因为每个老师的观点和思维角度是不同的,所以在执行教学目标时有自己独特的对待。

经过同侪协助,提出教学设计修改,然后进入课堂。经过实践,进行了交流,提出了一些问题,以期找到一个更合适的教学设计方案。同一个点,老师的语言换一种说法,展示的环节换一个位置,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磨砺课堂的过程,让语文组的老师们感到受益匪浅。一是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和创造性运用。本组教师对相同教材见仁见智的理解,及其产生的教学效果,使执教教师深切感受到钻研教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从而吃透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

磨课中各种教法一一亮相,哪些意见更切合执教者自身实际,哪些教法更适合所施教的学生,有了比较、选择的余地。教师在一次次磨课中提高了教材分析能力、学情分析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等,而且树立了精益求精的思想,养成了认真负责的习惯。磨砺过程中真正的经验是我们未来成长的宝贵财富。

对青年教师来说,该“磨”的内容有很多,如教态、语言、板书、课堂应变、对待学生的态度等都需要反复打磨。

我们觉得不应该过分追求所谓的完美教学。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参与磨课的教师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的亮点和出彩,而脱离了学生的学情、忽视了个人的素质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也不能为了一味体现磨课参与者的设计意图,使预设性太强,忘记了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人。

磨课应该是对常规课的优化,要做到扎实、朴实。

我们经历了这次磨历的课堂,是一次有意义的人生旅程,感谢您的智慧和真诚。

磨课活动总结 篇10

为了全面、扎实、高效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联校尝试和探索着一种新的校本教研模式:开展区域性教研活动,磨课活动总结。活动方式有集体研讨式和校际间联合式。本次以集体研讨式为主,确定的主题是“磨课”;校际间联合式各校要自主结合,长期开展活动。活动内容有教研人员参观承办校的校园文化、观看“阳光大课间”、听评课。执教教师熟悉教材、教学方法灵活、能为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提供充足的时间、空间,教学效果好;听评课教师踊跃参与,认真听课,评课时积极发言,收获颇多。这种方式利于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们互相学习与交流,能切实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校主动发展。

开展活动前联校把活动方案发到各校,通知承办学校,做好教研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这也是对该校的校园环境、教学常规、学生良好习惯、课堂教学改革等进行检查和督导。发现问题,现场解决,也就对该校的各项工作起到了督导的效果,发挥了“教研+督导”的作用。通过听课、集体评课、问题交流和写听课心得,解决了教学中的疑难和困惑,一次一主题,一次一活动,有效地指导了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发挥了“教研+反思”的作用。通过搭建教研交流的平台,学校对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学生良好习惯、备课作业材料等进行展示和交流,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水平,发挥了“教研+提升”的作用。

通过开展区域性教研活动,联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将会更真、更实、更高效,较好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疑难和困惑,对提高办学质量和学校内涵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根据全体听课教师反映和听课评价表量化评价的结果,两位教师教学效果好。吴明国、王维两位教师被评为镇级优质课教师,特发奖状以资鼓励。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此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快速发展,结合实际,特提出以下建议:各校校长要把开展活动的目的、意义向教师讲明白,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活动;承办学校要充分准备,把自己的闪光点展示出来,以此来提高学校的品味;参加活动的教师要按时到达指定的教研地点,要按规定上交活动材料。

磨课活动总结 篇11

今天的活动中有两节集体教育活动,一节是中班语言《云彩和风儿》,另一节是大班社会《身边的广告》。两节课都是在本学期优质课评比中选拔出来的课,并由教研室的领导指导修改过的。

上下午的活动都分为观看原始活动的录像、研讨、修改后的活动展示、点评四个环节。在中班语言活动《云彩和风儿》这节课中,我认真的记录着每一环节,并对每一环节的感觉和不足认真的标记,给我的总体感觉就是课堂气氛很好,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师幼互动积极有效,而且授课老师的甜美的语言和亲切的教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研讨的环节,我被点名谈谈自己的看法。我在罗列了授课教师的一些优点后,只提了一个小小的、不痛不痒的建议: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想到的情景用诗歌里的句式表达出来,以便于幼儿理解并记忆散文内容。可是对于活动目标中第三条“感受散文的意境美”,整个活动中我并没有感受到散文的意境美。而我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时没敢说出来,原因有二:其一,认为能到这里展示的教师都是能力很强的,哪轮得到我品头论足呢?不能自不量力;其二,没有自信,没敢指出这次活动的不足。我怕如果我说错了怎么办?在这么多人特别是领导面前丢脸,还是不说吧,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底子不足,没义气啊。学习,必须得学习啊!

这一天的活动,我都在认真地学习着,也是收获不小的。

1.活动目标的制定。

每个活动在制定目标时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同时还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目标的表述要以幼儿为主体,尽量使用“理解”“知道”“懂得”“体验”“尝试”“感受”等,避免使用“教育”“培养”“让”等以教师为主体的语言。

比如大班社会活动《身边的广告》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广告形式。

2.知道广告的用途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激发兴趣和创造力,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广告。这三个目标缺少“过程与方法”这个维度的目标,第三条目标的表述很明显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没有把孩子放在主体的位置上。经过研讨交流将第三条目标进行了修改:体验设计广告的乐趣。

2.活动过程的设计。

要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形式多样。以游戏为主,吸引幼儿的注意,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将每个环节的目标夯实。

3.教育机智的体现。

这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当活动过程中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时,怎么不慌不忙地、巧妙的处理,使活动能顺利很好的进行下去,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很深的功底。

4.课堂提问的斟酌。

教师在活动中的提问是否明确,是活动进行是否顺利的关键。在活动《身边的广告》中,当幼儿观看完感恩父母的公益广告之后,范老师问: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由于自己生活的经验不足,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师的提问,范老师马上追问:宝宝睡觉的时候,妈妈在做什么?孩子们一下子明白了视频中人物是妈妈和孩子。我们平时在设计提问时,也应该仔细斟酌,要有针对性,越具体越能更好地启发幼儿的思考,引起幼儿的想象,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磨课活动总结 篇12

教学生涯中首次参加这么精细的磨课活动,收获颇丰,感慨良多。 深刻明白要想磨出一节好课,需要经过无数次的试教、研磨,进行不断的修改。通过备课研讨、修改教案、观课评课等一系列教研活动, 我感受到集体磨课的巨大力量。我珍惜每一次听课以及与研修小组老 师们交流的机会,尤其是听了刘老师对自己上课的反思及听课老师们 的评价,使我有许多的感想和收获。下面谈一谈我在磨课活动中的认 识和思考。

一、找准结合点,让学生主体参与学习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原因是学 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通过对教案的反复修改,让我深切体会到只有充分关注学生,突出学 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二、强化主体意识,培养探索精神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低起点,多层次的训练,真正使每一 位同学的智能得到发挥,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 要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组织教学,面向全体设计问题,给学生创造思 维的情景,就是要围绕学习的主线去开展教学,在学生的认识情趣、 主观意识中去开发课堂。

三、注重评价研究,增加课堂活力

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课堂,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 小学生非常看重教师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语言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主动性;教师的评价要做到语言简洁,客观具体,要能让学生 清楚的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既不能 一味的肯定,也不能一味的批评,要让学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 的,哪是对的,哪是错的,错在何处。

四、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刘老师的课堂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和年龄特点,通过教师的“教” 和教师的“导”,把有关学习方法的概念和理论,科学地变成学习过 程中可供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步步按计划有 序的进行学习。

磨课活动总结 篇13

自从进入磨课环节以来,我们中心小学数学1组的老师们同心同德,携手共进,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终于如期磨出了一节让我们众人满意的课来。回首这三个周的历程,心中不免感慨万千。

一、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早在去年的远程研修中,我们就有了深刻的感悟。虽然我们的群组成员都是普普通通的教师,没有多么高深的教育理论,没有多么透彻的研究心得,可是我们凭借多年的第一线实践经验,凭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朴素理念,老师们毫不保留地为磨课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不管是从制定磨课计划、还是同组互助备课、观课、评课,亦或者是网上问题研讨……老师们相携着共同走了过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制定的计划有鲜明的导向性,我们三轮打磨的课堂有明显的突破,我们网上研讨的话题有令人满意的结果……这一切都说明了我们的老师是一群脚踏实地干实事的人,所以,我们的研磨过程是智慧的碰撞,是理念的提升,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二、实现了对“新课标”的进一步研读

从暑假的集中研修开始,老师们就投入到了对“新课标”的研读之中,可是,懵懂之中,老师们的学习和领悟都只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老师们对“新课标”的研读进入了“雾里看花”阶段。在分散研修开始之后,老师们通过两个选修专题的学习,观看专家打磨课例的过程,对“新课标”的研读进了一步,进入了“逐渐明晰”阶段。等到磨课开始之后,老师们对“新课标”的研读进入了实践操作环节。我们一起研究第一学段有关“图形与几何”的具体要求,我们发现在新课标中,对“图形与位置”这一内容的界定是“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而有关“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却挪到了第二学段中。因此老师们就达成了共识,要把研究重点落实好。这样我们的研究就有了明确的指引方向,在研究的路上少走了弯路。

三、关注了学生,凸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我们研磨的过程中,老师们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老师们不论是制定计划,还是观课评课,始终最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了体现。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高老师的三轮教学设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对于“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引入完全是教师的讲授,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且高老师对于旧知的复习过多,孩子们不管是会的还是不会的,都只能跟着按部就班地复习;孩子们向来都是将生活中的方向和图上的方向分割着来理解,在他们的头脑中,二者是没有什么联系的,高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对此也没有什么引导;还有就是对于“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这一重难点的突破不到位。针对这些问题,老师们从关注学生的出发点,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交流和研讨,与高老师一起对教学设计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写。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统一地图上方向标准的重要性,设计了“填写学校平面图”的环节,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认知进行自由地填写,然后创设了认知冲突,“一样的操场怎么出来不一样的平面图呢?”这样学生就产生了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这个时候再引出地图方向的规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符合学生的心理期待。在介绍地图方向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将生活中的方向和地图上的方向联系起来,高老师不是一股脑地直接说出四个方向的规定,而是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判断剩余的三个方向各是什么,让孩子们有了思考和参与的体验,发挥了他们在学习上的主体性。对于“描绘物体所在方向”这一教学重难点的突破,高老师教给了学生一个更好更恰当的学习策略,即“找准观测点,放上方向标,帮助判断方向”的方法,这样学生们有了适宜的学法指导,学习起来主动性更足了。

通过老师们的努力,我们比较圆满地完成了磨课计划,达成了磨课的目的和任务,对于我们想要研究的问题也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答案。并且在磨课的过程中,老师们的友谊更加深厚了,联系也更加紧密了,我们都把莱州中心小学远程研修数学1组看成了我们“网上的家”。希望远程研修的磨练带给我们的成功体验永远伴随着我们在教育的路上幸福地走下去。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djz525.com/a/6001067.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小学体育教师年度个人总结六篇
下一篇 : 感恩妇女演讲稿合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