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励志的句子范文大全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范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范文的撰写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机械设计基础课件(优选九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篇1

引言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所含内容较多,大多教材理论性比较强,概念较抽象,且各章节之间几乎没有联系。这对于“中职本科”学生来说有利的一面:不会因为没有掌握某一章节的内容,而影响其余章节的学习。也有不利的一方面:学完本课程,学生的脑海里是零散的构件,没有一个完整性机器的概念。

大量的原理分析和理论计算使得基础薄弱的“中职本科”学生不知道如何学,如何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因此学习本门课程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理论基础与学习习惯“中职本科”是目前部分应用型本科招收的一类本科学生。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和大量的课外接触,该部分学生理论基础较差,大多是初中毕业,且对初中基础知识的理解也很有限,日常学习自律性不强,对于课程内容总是浅尝则止,自信心不强,由于之前的学习习惯不好,大多数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习惯,课堂氛围较活跃,对于基础理论缺少兴趣,偏爱实践操作,这与之前所受教育有很大关系。高校“普通本科”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均不适合“中职本科”学生,造成大多同学学习一年后收获少、自信心丧失、学习兴趣减弱。学生不爱动脑思考,觉得“设计”离自己十分遥远。

1.2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由于目前全国并没有专门的“中职本科”高校,“中职本科”只是普通高校培养的一类对象。普通高校的教师上课由于教学对象不单单是“中职本科”,同时兼有“普通本科”或“高职本科”,故很难划清界限。教学上按照经验讲述原理多,主要按照普本教材章节进行理论讲授,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素材与教材的结合占据了课堂,相比之前的纯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在教学效果上有所改善,但对“中职本科”的学生来讲,还远远不够。

1.3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目前而言,“中职本科”的培养目标主要被定位为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际教学内容却与此完全脱节。实验实践内容并没能有效结合,验证性实验的偏多,动手操作的较少,和课程衔接不到位,显然不适合目前的“中职本科”教育。课程设计题目多为经典的带式运输机减速器的设计,只有少数同学能按照手册完成设计,但是这么算却说不清楚,学生一头雾水,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方法。

1.4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仍然以主要期末测试为主,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为辅。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社会现象。而“中职本科”的培养目标则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这部分的考核也该在成绩考核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我们制定的改革思路是:教学内容以行业岗位上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生产实际需要为目标,以解决工程实际设计问题为指导。

2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经过对“中职本科”生源中职阶段培养方案、教学体系、及学生个人情况的调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中职本科”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2.1框图法教学,整合知识体系整理总结《机械设计基础》中的核心知识点,自编校内讲义或教材,结合一个综合实例,如蜂窝煤压制机、机床C 6140主轴箱,以机构、传动、零件三大部分为主线,制作框图,帮助学生快速、直观地理解整个机械设计基础的知识体系,由此知识体系展开教学单元。围绕综合实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讲解内容时重点把握能让学生了解典型机械或结构的设计思想、理解装配要点、掌握分析故障和维修。

2.2模型演示教学法采用玩具激励法(机构部分可以拆装模型,观察机构运动、计算实际的自由度、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慧鱼组合模型可以应用于教学课堂,让学生在验证理论知识的同时,实现理论和动手实践的统一。通过对模型的研究与分析,启发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的认识,并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自己查阅学习资料的能力。既满足了学生爱玩的天性,又学到了知识。

2.3设计软件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使用Solidw o rk s等机械设计类软件在《机械设计基础》的课堂上结合典型设备进行建模、模拟装配、指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分析,或结合实验室的试验台,教师建立虚拟实验模型库,课后学生可以利用该模型库进行学习建模、装配、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机械系统。

除了大型的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CAD ,Solidworks,网上有大量机械设计小软件,还有一些企业应用的机械设计软件,该类软件界面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帮助学生计算参数,不需理解繁杂的公式及理论推导,教学中,指导学生应用此类软件,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机械零件的一些参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日后实际工作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2.4项目教学代替章节学习教学内容及顺序调整:分四大部分,均为先通过先讲整体一个实例,再拆分讲解,类似于项目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各部分。

机构部分: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通过参观实验室机构展台通识,以分析玩具的机构组成和原理,带动学习的积极性,拆装,分析,计算。

机械传动部分: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通过玩具模型讲解几种传动的特点,再分别介绍具体知识点,轻参数、重结构,轻计算、重原理。

机械零件部分:齿轮、轴、轴承、联轴器、弹簧等,本部分设计先以减速器原理讲解为起点,通过动画和实验拆装,逐步进入理论学习。

增加机械维修工具、量具部分内容,学生应该进行系统学习。能在实践和工作中更快地进入角色。

2.5实践、设计成绩考核替代期末考核“普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考核多以期末测试为主,以辽宁科技学院目前而言,平时成绩占3 0 %,期末卷面测试占7 0 %。这种测试并不能真实地体现学生的水平,尤其是对“中职本科”的学生。因此,本文认为对于“中职本科”的《机械设计基础》,应以实践考核替代目前的期末卷面测试。

2.6建立班级学习QQ群和微信群建立班级学习QQ群和微信群,改善师生关系,方便课后复习答疑,沟通情感,讨论问题。90后的学生几乎人人上网,网上的教学及互动不容忽视,以往的网上教学多为网上精品课或论坛,对于不爱学习的学生难以调动其积极性,因此,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去指导和教学不失为教改的一个重要环节。

3结语

中职本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和目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作为工科机械和近机械类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主干课程之一,结合地方和各校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至关重要。该课程的教改研究必须采用调研、实践、分析、完善同步走的办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篇2

(一)教学内容

1、机械制造中的常用螺纹

2、螺纹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

3、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预紧和防松

4、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5、螺纹联接的材料和许用应力

6、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

7、螺旋传动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螺纹连接防松方法,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螺旋传动简单计算。

2、熟悉内容: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及应用,螺纹参数,螺纹预紧的目的,提高螺纹强度的措施,螺旋副的效率计算和自锁。

第十一章轴

(一)教学内容

1、概述

2、轴的结构设计

3、轴的设计计算

4、轴毂联接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轴的构造、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近扭转变形计算轴的强度,轴的弯曲组合强度计算;

2、熟悉内容:轴的分类,刚度计算、临界转速;键连接类型、选择和平键连接的强度计算。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篇3

一、课程教学内容整合

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课程内容应结合最近几年来该专业学生毕业从事的工作岗位特点,对本课程内容做有目的的删减和整合。例如,对于数控专业来说,在铰链四杆机构章节中,重点应该结合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介绍四杆机构的应用和特性,而对于四杆机构的设计内容,可以简单介绍甚至可以忽略,或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做适当引导,安排其自学。另外,目前的教学内容偏重理论,比较抽象,学生听课枯燥,教学效果不佳。任课老师需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对知识进行整合。例如,以一个实践工程为例,把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运用到此工程上,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形象直观的实际应用,这也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现在提倡理实教学相结合,但是《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教学还是占主要课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本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之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师生之间没有互动或互动很少,课堂教学效果很难有提高。为了打破这种现状,我校很多老师开始尝试采取分组讨论、启发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课堂气氛相对较活跃,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本人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尝试了分组式讨论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两种新的`教学方法。分组式讨论教学模式,每组分4~6名学生,专门设计学案在课前下发给学生,根据学案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再由小组学生轮流发言。案例教学法是利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进行知识的讲授。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生产中实例进行讲授。例如,在讲常用机构分类、特点及应用时,可以直接让学生观看汽车雨刮器、牛头刨床、揉面机、插床等机器的运动视频,这样可以直观地反映知识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三、考核评估体系改革

目前,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其中以考试成绩为主。本校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比例太小,无法真实反映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也无法有效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应该向其他一些国家学习,使考核方式实现多元化。本课程是机械专业的主干课程,应该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包括课堂表现、平时大作业、实验、期中成绩、期末成绩等多方面。课程实践性较强,除了教科书的习题外,可以适当增加课后大作业,大作业应该结合具有实践性的项目布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以上教学思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内容、授课方式、考核方式都应该进行相应改革。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应该得到推广;教学内容也应该整合,与时俱进;考核方式应该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只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为其他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篇4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是会怎么开展的呢?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又会是怎么制定的呢?

一、 课程设计设计的性质、目的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是:

1 .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2 . 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

3 . 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的训练。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一般选择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作为设计题目(比较成熟的题目是以齿轮减速器为主的机械传动装置),设计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 )拟定、分析传动装置的设计方案;

( 2 )选择电动机,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 3 )进行传动件的设计计算,校核轴、轴承、联轴器、键等

( 4 )绘制减速器装配图;

( 5 )绘制零件工作图;

( 6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课程设计要求在 2 周时间内完成以下任务:

( 1 )绘制减速器装配图一张( A1 )

( 2 )零件工作图 1 — 2 张

( 3 )设计说明书一份(齿轮、轴、箱体等)

( 4 )答辩

三、教学进度

按教学计划规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总学时数为 2 周,设计进度及时间大致分配如下:

1 、 设计准备 1.5 天 (约占 4% )

2 、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1 天 (约占 10% )

3 、 各级传动的主体设计 1.5 天 (约占 4% )

4 、 减速器装配草图的设计与绘制 3 天 (约占 35% )

5 、 减速器装配图的.绘制与完成 3 天 (约占 25% )

6 、 零件工作图的设计与绘制 2 天 (约占 10% )

7 、 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1 天 (约占 9% )

8 、 设计总结与答辩 1 天 (约占 4% )

总计 14 天

四、答辩与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完成后的全部图纸与说明书应有设计者和指导教师的签名。未经指导教师签名的设计,不能参加答辩。

由指导教师组成答辩小组,答辩时按说明书编写顺序,设计者首先对自己的设计进行 5-10 分钟的讲解,说明设计者主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回答教师提问。每位学生答辩时间不超过 30 分钟。

课程设计成绩根据学生平时工作情况、课程设计水平、深入程度、图纸质量、独立工作能力以及答辩情况综合衡量,由答辩小组讨论评定。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篇5

有关《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论文

在我国快速建设发展的大环境下,对技能操作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此时,职业学校作为社会提供专业职业技术人才的摇篮,担负为国家输送大量技术劳动力的重任。但近年来职业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使现阶段的教学手段难以满足社会、学生的需求,形成人才质量和生产需求脱节这一矛盾。在这个严峻的事实面前,专业课老师不仅要更换思路,形成更加符合现阶段学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还要密切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职业观。在机械类专业课教学中,“机械设计基础”作为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形成初步的设计一般机械零件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该课程为学生后续专业技能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并且也能使学生在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时,用它去分析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奠定基础。所以门课是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知识向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知识过渡的桥梁课程。但是该课程中涉及众多的概念、数学关系式和烦琐计算校核,对基础薄弱的职校学生而言,难以激发足够的学习兴趣,因此,探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现状的解决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

现状一、学生素质下降,现有教学手段较难实现教学目标

每年的5、6月份是职业类学校招生大战最火爆的时间区间,随着各校争夺生源而来的是学生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具体表现在:一、学习积极性不高,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没有掌握。二、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对职业人生没有规划。三、对就业和职业缺乏正确的认识。包括在一些家长眼中对就业存在误区:职业学校只是将学生圈在学校里,毕业时能拿个毕业证就可以,将来只是进工厂做生产一线操作工,学与不学理论知识对今后职业生涯没有影响,学好学坏无所谓。四,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严谨求实的学风,对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五、学生在学习机械设计基础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对学科的综合利用能力不强。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综合运用了工程力学、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课程内容,而且要求学生还要有一定的计算分析能力。学生普遍把“机械设计基础”视为最难学的课程之一。

解决方法: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基础理论知识较为薄弱,,而《机械设计基础》公式多,概念多,计算复杂,内容抽象,学习难度大,学生不太爱学,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显得尤其重要。为了使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产生兴趣,首先要上好第一堂课——绪论,在这里要讲述该学科的产生、发展、应用;讲清该课程、学习规律,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学,学了在哪里用;讲目前学科发展动态,新鲜的发明创造,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兴趣。比如可以讲讲中央台的节目——“我爱发明”等。通过这些讲解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又可以使他们明白该课程在生产和职业生涯中所起的作用,学习就有了目标和主动性。

(2)利用教材处理知识点,以点扩面

教材知识点多,很多知识点又牵扯到其他的课程,学生不易贯通掌握。如齿轮机构这部分内容里涉及到渐开线的一些性质,通过渐开线的性质为点我们可以展开讲解齿轮啮合的一些特点,再从齿轮啮合特点出发可以比较链传动和带传动的一些特点和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通过参阅参考书、组织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并结合学生实际,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把单个知识点扩大,帮助学生将知识点组成一个联系紧密的网络。

现状二、课程理论性较强,理论和技能知识不能有效渗透

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虽各章节对各个机构的应用、特点讲解较为突出,但从整本书来看,概念多、公式多、符号多、名词多、图表多,尤其是计算推导和校核计算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比较复杂和难以理解,在教学中容易出现理论教学抽象,学习乏味现象。为数步多的实验课停留在理论验证层面,形式上是实验课,实际上还是停留在理论阶段,缺乏和实际应用的真实项目作为支撑,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于激发。由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未能充分衔接,学生学习的'兴趣难以持续,从而理论学不好,技能提高空间也很有限。

解决方法:

(1)利用多种教学方法

现在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是板书加幻灯机。为了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我们可以开发质量更高的多媒体课件,图,文,声一体,内容充实形象,教学手段也可以灵活选择。比如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我们可以用硬纸板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四杆机构,通过实践让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也可把课堂放在校内实习工厂、实习实训车间等处。

(2)利用网络平台

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社会,网络上有巨量的信息和资源。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促进互动式教学实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可以布置一些课外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来协助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力,提高教学质量。

(3)使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把要讲的理论内容变为适合学生探讨的实际问题。比如学习棘轮机构的应用时,可以向骑自行车的同学提问,为什么踏板向前踩车会前进,向后踩只能听见“咔吧”声,自行车却不会倒退。讲完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传统教学难以比拟的效果。

(4)学习作品化

在学习了主要内容后,可以设计一些“大作业”,把作业做为一个作品纳入考核成绩。

比如在完成凸轮机构和四杆机构的学习后,我们可以布置设计一个完成特定运动要求的凸轮机构,学生分组协作完成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有利于了解学生并针对实际情况采用特定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探究式学习,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篇6

机械-人造的用来减轻或替代人类劳动的多件实物的`组合体。

起重机的发展历程:

斜面→杠杆→起重轱辘→滑轮组→手动(电动)葫芦→现代起重机(包括:龙门吊、鹤式吊、汽车吊、卷扬机、叉车、电梯-电脑控制)。

一般而言,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机构-能够用来传递运动和力或改变运动形式的多件实物的组合体。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种类有限)

机器-根据某种具体使用要求而设计的多件实物的组合体。如: 缝纫机、洗衣机、各类机床、运输车辆、农用机器、起重机等。

机器的种类繁多,结构、性能和用途等各不相同,但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

组成:汽缸体1、活塞2、进气阀3、排气阀4、连杆5、曲轴6、凸轮7、顶杆8、齿轮9、10

工作原理:1.活塞下行,进气阀开启,混合气体进入汽缸;2.活塞上行,气阀关闭,混合气体被压缩,在顶部点 火燃烧;3.高压燃烧气体推动活塞下行,两气阀关闭;4.活塞上行,排气阀开启,废气体被排出汽缸。

活塞的往复运动通过连杆转变为曲轴的连续转动,该组合体称为:曲柄滑块机构

两个齿轮用来保证进、排气阀与活塞之间形成协调动作,称为:齿轮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篇7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是机械工程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学中的辅助工具,通过课件的展示,可以清晰地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设计相关知识。下面将从课件的内容和设计思路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是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的内容安排。课件的内容应该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如机械零件的标准符号、尺寸和公差,材料的选用和力学性能等。还应包括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如图纸的标准符号和线条,投影方法和视图的绘制,以及尺寸标注和剖视的表达等。对于机械元件的设计,可以介绍不同类型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螺旋传动、齿轮传动、联轴器和轴承等。同时,还应该包括机械设计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如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和模拟仿真等。在具体设计方面,可以介绍机械设计的设计过程和方法,如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参数计算和详图设计等。

其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的设计思路。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课件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安排。可以通过调研和分析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学习能力,确定课件的难易程度和深度,使其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应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示,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和记忆。可以通过举例、图解和动画等方式,生动地展示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设计过程和方法。同时,可以将常见的机械设计案例和实际应用引入课件,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要不断完善和更新课件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机械设计的进步,新的理论和技术不断涌现,需要及时更新到课件中,以提供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小编认为,机械设计基础课件是机械工程学习中的重要教学工具,它通过清晰明了的内容和生动有趣的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是成为优秀机械工程师的基础,而优秀的课件则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机械设计的技能。因此,机械设计基础课件的编写和设计是一个重要的任务,需要教师们不断改进和创新,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篇8

1卓越工程师培养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求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落实我国教育改革和人才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其目的在于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保障。高等学校作为工程教育的高地,在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长期以来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新的弊端,在面临工程实际问题的时候,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目前高教界正在积极探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广、理论联系实践的特点,主要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三个环节组成。以我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为例,理论教学依然以教师多媒体讲授为主,主要原因:①多媒体图文并茂,动画、视频丰富;②教师备课相对容易,但这也忽视了多媒体重难点不突出的弊端,学生短时无法接受大量的信息。在教学方法上忽视案例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等方式的运用,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以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为任务,其设计对象仍为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概因减速器设计理论成熟,可以做到有章可循,而且减速器中齿轮、轴、轴承等零件的设计恰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但从课程设计教学效果看,还存在以下不足:①学生缺乏工程实践,对减速器认识也仅是“听说”,特别是结构设计时完全依靠指导书中例图,没有自己设计思路;②学生对力学、图学等先修课程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较差,特别是绘图质量不高;③教学模式单一,设计任务相同仅设计数据不同。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缺少交流与协作,个别学生抄袭别人资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

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引入工程实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①研究常用机构的机构组成、运动特点、设计方法等;②研究一般条件下通用零部件的类型、作用、设计计算方法。实际教学中对第一部分内容注重于机构结构分析内容、图解法内容和单个机构而不是机械系统的介绍;对第二部分内容仍将机械零件分成:常用传动(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机械连接(螺纹连接、键连接、销连接)、机械支承(轴、轴承)、其它零部件(机座、箱体)几部分,部分和部分之间缺少一定的联系,知识点比较零散。为此,应融合实验、实践内容于理论教学,在课程教学之初就提出机械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设计机械”,以两种典型的机器——四冲程内燃机和机械传动装置——减速器为例,介绍内燃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运动特点,从而提出内燃机的机构组成包括三大机构:连杆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它们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重点内容;从机械制造的角度介绍减速器的零件组成:齿轮、轴、轴承、螺栓、箱体等,从而引出课程的另一部分重要内容——机械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对教材的内容根据授课专业的不同进行适当取舍,由于我校的一些近机类专业如材料、安全工程等专业力学、金工实习等先修课程开设的不足,在带传动设计、齿轮传动设计中若一味地讲解受力分析,学生势必难以接受,应抛开推导过程而重点强调应用。将案例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素材,把学生引到工程问题的现场,借助于多媒体的情景再现,首先让学生用工程语言描述工作过程,其次让学生提出工程问题并构思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知识应用的成就感。

3.2重点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基于减速器应用的广泛性、教学示范效果的典型性、设计方法的成熟性,减速器设计仍是检验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和运用熟练程度的最好的载体。但应该改变以往在给学生布置设计任务时就给出设计方案的作法,而是仅给出工作机的工作要求和工作参数,对原动机、传动装置由学生自己选定。由于学生对机械的感性认识和工程实践知识十分缺乏,不能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更不会应用于工程实际,因此将减速器拆装测绘综合实验安排在课程设计任务下达之后进行。通过实验让学生对减速的功用、结构组成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对提高课程设计质量有直接的帮助。实验结束之后,在组织学生讨论之前提出的几种不同设计方案,比较各方案中各传动装置的形式及布置的先后顺序并确定出最优方案。这样每一位同学都有提出自己设计思路的机会,通过交流发言使每一位学生认识到自身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课程设计之初就积极参与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在以往指导教师分配给学生的数据不同,可以避免学生抄袭。但由于现代信息的发达,网络上只要提供数据就可以提供设计过程,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的“信手拈来”。可以根据班级学生数量将其分成5~6个设计小组,每个小组一组数据所算得的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应该是一致的,而在传动比分配时各级传动比又可以是不同的。学生一边计算一边交流,不仅了解了其他人的设计思路,发现自身问题也可随时解决。

3.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学生最关心的必然是课程考核成绩,因此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与探索必须得到学生的配合与支持。如果课程考核方式不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优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将受挫。随着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提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的广泛性、能力要求的全面性与有限的学时之间的矛盾就日渐显现出来,一方面教师教学中要保证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全面性;另一方面学生学习时又感到时间紧、任务重,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及考核评价方法与机械类卓越工程师能力要求已不相适应。在我校,机械设计基础的总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其中考试成绩占占创新机构设计、大作业等环节,其占总成绩比例为10%,通过这种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创新设计能力,达到课程教学目的。

4结束语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机械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对机械类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逐步提高,各高校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相继进行了改革,但无论如何都是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对课程内容体系、课程设计和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些措施的实施收到了大量有益的效果。将继续按照制定的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要求,完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和体系。

参考文献:

[1]曾敏.基于项目驱动法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5(1):20-22+42.

[2]田君,韩立发.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1):100-104.

[3]陆萍,宋可总,栾莹,等.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6(1):49-51.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 篇9

导语:当今社会非常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工程素质是衡量学生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工程素质的培养包括工程意识、各种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等。

一、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机械设计基础”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杨可桢主编的《机械设计基础》,内容包括平面机构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机械零件设计概论、连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带传动、轴、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等。目前,我校会计和财务专业开设的本课程学时数为40学时。

由于本课程的内容相对抽象,概念、原理繁杂且实践性强,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生产实践经验欠缺的财务、会计专业学生来说,会产生畏难、厌学的情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先修知识缺乏,在学习本课程之前,他们对工程制图、力学和材料等课程没有系统学习,缺乏相关基础知识的连贯性,增加了学习本课程的难度;课时少,课程内容多,进度快,涉及面广,非机械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相对不足;该课程对于财会类专业来说属于非专业课,课程较难掌握,学生学习起来不太认真。

二、教学思考与改革

1.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在有限课时内讲授本课程,应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突出课程应用性。 课件内容简洁明了,文字精简,减少烦琐的理论推导,突出对重要知识点的强调,举一反三,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理解;基础理论适度介绍,减少过于晦涩难懂、比较枯燥的公式推导和冗长的证明;适当删减部分难度较大、与财会类专业关系不密切的内容,如材料选择、零件设计、强度校核等。

2.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两个重要内容,有了好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再加上良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本课程授课时数为36学时,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大纲为准绳,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充分发挥选用教材的优势,又不限于教材本身,不断教学实践,使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成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模型加挂图的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形、动画、影像结合起来,能够对复杂的图形、机构运动原理、机械构成进行分解,帮助学生理解机构的组成、运动方式和运动规律。多媒体画面生动,立体感强,使抽象晦涩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教学方式更加直观,并且可以反复播放,使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比如内燃机工作原理讲解,利用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而通过多媒体课件中三种机构的运动配合来完成工作的动画过程,可清楚地表现出机构之间的空间关系,工作原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多媒体教学可以缓解本课程教学内容多、学生接受相对困难的矛盾,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明显。但是,如果只采用单一的多媒体技术授课,虽然可以减少板书和作图的时间,但教学节奏相对太快,不利于学生掌握难点和重点。对于难点和重点,采用传统黑板加粉笔教学来放慢讲课节奏,便于学生抓住重点;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充分掌握各章难点,从而消除该方式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对于在课堂上学生理解困难的内容,如四杆机构的演化,可以采用教学模具进行讲解,既直观,学生也容易掌握。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实物模型、黑板、粉笔有机地结合,各取所长,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阻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发展,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来。如针对学生工程基础薄弱的特点,课堂上精讲多练,采用启发式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可提出问题并作引导性启发,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解答疑惑;最后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引出正确结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通过启发、讨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解。例如在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的推导的授课中,从机构运动简图出发,首先回忆齿轮传动传动比的计算公式,然后提出轮系的传动比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参与啮合的齿轮有哪些,讨论两齿轮啮合和同一根轴上两齿轮运转后转速是否发生变化,进一步推导出轮系的传动比的公式。这样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目的。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机械相关方面的题目。学生通过课后查阅科技文献,对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写出一篇综述性的科技论文,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本课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将原来、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齿轮范成法加工原理和减速器拆装等。

通过认知实验,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零件、机构的类型和特点,了解各种传动的特点及应用以及对机器的感性认识。通过展示的机械设备、机器模型等,学生清楚知道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机械零件,培养了他们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

通过机构运动简图绘制实验,学生熟悉并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原则和方法,巩固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并检验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齿轮范成法加工原理实验可以使学生对齿廓渐开线形成过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巩固齿轮基本几何尺寸的计算,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以及观察能力。

减速器拆装实验帮助学生了解减速器各部分的结构,要求他们仔细观察零、部件的结构及位置,考虑好拆装顺序,了解减速箱各部分的装配关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以上这些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成效明显。

四、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作为教育评价的基本方式之一,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环节。传统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多为闭卷考试,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这种单一的考试方式难以反映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此,教师对考核方式进行了必要的改革,通过改革更好地发挥该课程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起到积极作用。[3-4]

改革之前只采用期末考试作为学生的最终课程成绩,这种单一的考试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了适应财会类专业对本课程的要求,根据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考虑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用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相互组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其中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分别占小论文回答问题、讨论、完成作业情况等;平时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讨论的内容和作业都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并且可以穿插一些小测验,使学生重视课堂学习,能够主动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上课学习的注意力。

考试成绩能考察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平时成绩可以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考核结果更全面。改革后的这种多方位、多角度能力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有着明显的效果。

五、总结

非机械类学生与机械类学生具有不同特点,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手段、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教学过程中,删减部分与专业不相关的内容,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解、提问、讨论等多种授课方式,引入文献检索、科技论文撰写等教学辅助手段、丰富实践教学环节,采用多种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践检验表明,这些方法的采用,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和目标,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djz525.com/a/6049390.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定积分课件(必备5篇)
下一篇 : 认识键盘课件汇总十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