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范文大全# #托班大苹果教案三篇#】老师在开学前需要把教案课件准备好,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做好教案才能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写一篇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我们已经帮您收集了一些与“托班大苹果教案”有关的相关知识,本资讯仅供参考请勿过分依赖!

托班大苹果教案(篇1)

一、设计依据托班幼儿年龄一般在2~3岁,他们的身体运动发展处于大肌肉发展阶段,动作常显得笨拙可爱,而小肌肉(手指等)运动的能力则更弱。针对托班的幼儿手指和手的控制力弱,绘画处于涂鸦阶段,我设计了托班手工美术活动:《大苹果》,让幼儿在美术手工活动中,获得艺术体验,提高幼儿的审美和想象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一)感知苹果的外形,指导幼儿进行碎纸粘贴。

(二)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重难点

(一)重点:使用胶棒将纸片粘在苹果图形上。

(二)难点:能够在图形轮廓里粘,且能粘住。

四、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粘纸的经验。

(二)物质资料准备:活动前指导幼儿将颜色纸剪碎并放在小盘中、胶棒、画有苹果的图形。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苹果的形状,激发幼儿的想象。

(1)教师:你们都吃过苹果么?苹果都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苹果,它们都是没有穿花外衣的白苹果,它们想请你们帮帮它们也穿上漂亮的衣服可以么?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讲解在苹果图形上粘纸片。

(1):先在苹果宝宝的身上抹上少量的浆糊(强调一点点、少量)

(2)然后从盘中取出剪好的小碎纸,一小张一小张的贴在画有苹果形状的白纸上,直到把苹果宝宝的全身都贴满

(3)注意:不要粘出去,要合身,这样苹果宝宝就又圆又好看了。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1)幼儿操作时,教师注意幼儿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2)提醒幼儿仔细一点,注意浆糊不要抹得太多。

(3)对个别幼儿提供帮助,鼓励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帮助。

(三)结束部分欣赏作品。

教师:大家看苹果宝宝的花衣服粘好了,晚上放学后,请你们把它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欣赏好不好?

托班大苹果教案(篇2)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撰写人部门

时间活动目标:

1感知苹果的形状,引导孩子们贴碎纸。

2.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

用棍子将一张纸粘到苹果图案上。

活动难点:

能够在图形轮廓里粘,且能粘住。

活动准备:

知识与经验准备:孩子有粘纸的经验。

物质资料准备:活动前指导幼儿将颜色纸剪碎并放在小盘中、胶棒、画有苹果的图形。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引导孩子回忆苹果的形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1) 老师:“你们都吃过苹果吗?苹果都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苹果,它们都是没有穿花外衣的白苹果,它们想请你们帮帮它们也穿上漂亮的衣服可以么?"

二、基本部分

1.先在苹果宝宝的身上抹上少量的浆糊(强调一点点、少量),

2.然后从盘中取出剪好的小碎纸,一小张一小张的贴在画有苹果形状的白纸上,直到把苹果宝宝的全身都贴满,

三。注意:不要突出,要合身,这样苹果宝宝才会圆润好看。

(1) 儿童作业,教师巡逻指导。

① 在儿童操作时,教师要注意儿童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②提醒幼儿仔细一点,注意浆糊不要抹得太多。

③对个别幼儿提供帮助,鼓励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帮助。

三、结束部分欣赏作品。

老师:看,苹果宝宝的花衣服粘在一起了。晚上放学后,你能把它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吗?

托班大苹果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苹果的外形,指导幼儿进行碎纸粘贴。

2.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

使用胶棒将纸片粘在苹果图形上。

活动难点:

能够在图形轮廓里粘,且能粘住。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粘纸的经验。

物质资料准备:活动前指导幼儿将颜色纸剪碎并放在小盘中、胶棒、画有苹果的图形。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苹果的形状,激发幼儿的想象。

(1)教师:"你们都吃过苹果么?苹果都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苹果,它们都是没有穿花外衣的白苹果,它们想请你们帮帮它们也穿上漂亮的衣服可以么?"

二、基本部分

1.先在苹果宝宝的身上抹上少量的浆糊(强调一点点、少量),

2.然后从盘中取出剪好的小碎纸,一小张一小张的贴在画有苹果形状的白纸上,直到把苹果宝宝的全身都贴满,

3.注意:不要粘出去,要合身,这样苹果宝宝就又圆又好看了。

(1)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①幼儿操作时,教师注意幼儿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②提醒幼儿仔细一点,注意浆糊不要抹得太多。

③对个别幼儿提供帮助,鼓励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帮助。

三、结束部分欣赏作品。

教师:大家看苹果宝宝的花衣服粘好了,晚上放学后,请你们把它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欣赏好不好?

其他人在看

小班音乐苹果教案11篇


上课之前,准备好所需要的教案和课件是非常重要的。每位老师都要撰写教案和制作课件。一个精心制作的教学教案可以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写出一篇好的教案呢?经过反复推敲,励志的句子小编为您编辑出了这份精选的“小班音乐苹果教案”。如果日后需要再次访问本页,请及时收藏!

小班音乐苹果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苹果等水果的颜色,以水果的种类为题材创编歌曲。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若干。

活动过程

导入

“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是谁呢?现在,就请它们出来和大家见见面。”

梨子、葡萄、西瓜等水果图片,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水果。

2、学习歌曲《摘苹果》的歌词。

3、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摘苹果》1-2边。

创编歌词

老师告诉幼儿要根据水果的种类来编儿歌。

1、给梨子编。

由老师编第一句:树上许多黄橘子,一个一个摘下来。启发幼儿说出“我们喜欢吃橘子……”

2、给葡萄编。

“现在我们给葡萄编。谁来编第一句?”请一能力强的幼儿编第一句:树上许多自葡萄,一串一串摘下来。再由大家编出第二句。

3、请幼儿把刚才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4、“小朋友们编的儿歌真好听。现在我们再给西瓜编。谁会把两句一下子编出来?”

请幼儿模仿前面的句式编歌词。

5、请幼儿试着把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6、集体再念一遍,可边念边动作。

游戏:水果歌。

请幼儿戴上水果挂饰,练习儿歌。如老师唱“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戴苹果挂饰的幼儿则站起来说:“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戴其它挂饰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鼓励幼儿回家后把其它水果编进儿歌,并念给爸爸妈妈听。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

在语言活动区放置其它水果图片,引导幼儿为它们编《水果歌》。

与家长沟通计划

可请家长带幼儿认识更多的水果,了解其颜色,并将其编进儿歌,建议家长邀请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参加创编,体验成功的快乐,增进孩子之间的友谊。

小班音乐苹果教案 篇2

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红苹果》

【活动目标】

1、体验仿编歌曲的快乐。

2、能在教师的启发下,大胆用自己喜欢的造型表现各种水果。

【活动准备】

一棵树;红苹果、红樱桃、红草莓、桃子、黄橘子、梨、广柑、香蕉、紫葡萄、大西瓜等水果图片或实物。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教师出示苹果树引发活动的主题

教师:好多的苹果啊,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好吗?

在“苹果园”音乐声中,幼儿做“摘苹果”的基本动作进教室。

教师:好香的苹果啊,我们一起闻一闻好吗?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呼吸练习。

二、复习歌曲:“红苹果”。科学内容渗透其中。

教师:刚才小朋友唱了“红苹果”,你们每人摘了多少苹果呢?一个一个合起来是多少呢?

教师:小朋友们吃过苹果,还吃过什么水果这些水果都是什么颜色的呢?都长在什么地方呢?

幼儿:

(1)我吃过红苹果,苹果是红色的。苹果长在大树上。

(2)我吃过樱桃,樱桃是红色的。樱桃长在大树上。

(3)我吃过桃子,桃子上面是红色的。桃子长在大树上。

(4)我吃过橘子,橘子上面是黄色的。橘子长在大树上。

(5)我吃过梨,梨是黄色的。梨长在大树上。

(6)我吃过广柑,广柑是黄色的。广柑长在大树上。

(7)我吃过香蕉,香蕉是黄色的。香蕉长在大树上。

三、仿编歌曲:

幼儿:

(1)树上许多红樱桃,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樱桃,多吃樱桃身体好。

(2)树上许多红桃子,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桃子,多吃桃子身体好。

(3)树上许多黄橘子,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橘子,多吃橘子身体好。

(4)树上许多黄梨子,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梨子,多吃梨子身体好。

(5)树上许多黄广柑,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广柑,多吃广柑身体好。

(6)树上许多黄香蕉,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香蕉,多吃香蕉身体好。

教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将幼儿的歌词加入歌曲中演唱。引导幼儿感受仿编歌曲的快乐。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唱了树上的水果,还有哪些水果是长在地上的呢?

幼儿:……

(1)我吃过西瓜,西瓜是绿色的。西瓜长在地下。

(2)我吃过草莓,草莓是红色的。它长在地下。

教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些水果好吗?

幼儿:……

(1)藤上许多绿西瓜,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西瓜,多吃西瓜身体好。

(2)藤上许多红草莓,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一起摘草莓,多吃草莓身体好。

【活动延伸】

教师:出示挂有各种水果的树子藤上的草莓大西瓜等。

请小朋友用自己不同的动作表现各种水果宝宝,并做游戏“摘水果”结束活动。

【活动评议】

如何以音乐活动为主线,有机渗透其它各领域的教育因素,是我们在音乐创新活动中一直探索的一种模式。这一活动选择了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主题,教师以歌曲《苹果》为线索,启发幼儿在“摘苹果”的动作、仿编歌词、用肢体造型创造性的表现水果的外型特征这三个方面的音乐创新活动,活动中自然的融入了艺术、科学等领域,贯穿了整合教育的思想。幼儿在玩玩耍耍中获得了发展,体验到活动带来的快乐感受。

小班音乐苹果教案 篇3

一、生活活动

1、鼓励幼儿在家多吃果蔬,注意营养。

2、引导幼儿安静用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二、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观察梨子、苹果等水果的颜色,以水果的种类为题材创编歌曲。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梨子、苹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图片(正面没涂色,反面涂有颜色)。

2、水果挂饰(梨子、苹果、葡萄、西瓜)若干。

活动过程

导入

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是谁呢?现在,就请它们出来和大家见见面。

1、教师逐一出示苹果、梨子、葡萄、西瓜等水果图片,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水果。

2、学习歌曲《摘苹果》的歌词。

3、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摘苹果》1-2边。

创编歌词

老师告诉幼儿要根据水果的种类来编儿歌。

1、给梨子编。

由老师编第一句:树上许多黄橘子,一个一个摘下来。启发幼儿说出我们喜欢吃橘子

2、给葡萄编。

现在我们给葡萄编。谁来编第一句?请一能力强的幼儿编第一句:树上许多自葡萄,一串一串摘下来。再由大家编出第二句。

3、请幼儿把刚才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4、小朋友们编的儿歌真好听。现在我们再给西瓜编。谁会把两句一下子编出来?

请幼儿模仿前面的句式编歌词。

5、请幼儿试着把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6、集体再念一遍,可边念边动作。

游戏:水果歌。

请幼儿戴上水果挂饰,练习儿歌。如老师唱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戴苹果挂饰的幼儿则站起来说: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戴其它挂饰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鼓励幼儿回家后把其它水果编进儿歌,并念给爸爸妈妈听。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

在语言活动区放置其它水果图片,引导幼儿为它们编《水果歌》。

与家长沟通计划

可请家长带幼儿认识更多的水果,了解其颜色,并将其编进儿歌,建议家长邀请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参加创编,体验成功的快乐,增进孩子之间的友谊。

小班音乐苹果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歌曲名称,熟悉歌曲旋律。

2、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对歌曲活动感兴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苹果树实物图、苹果实物及图片。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师幼互相问好。

1、发声练习:《我爱我的小动物》、《我爱我的幼儿园》

2、律动练习:《小鸡叫、小猫叫、小鸭叫》、《我们大家做的好》《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二、导入活动。

1、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1)(出示苹果树图)小朋友们看这是苹果?(这是苹果树)苹果树上长着什么?(苹果树上长着大大的苹果)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苹果歌》。(引导幼儿完整说一遍)

2、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1)小朋友们看树上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苹果熟了吗?(熟了)那老师把苹果摘下来好吗?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演示把“苹果”一一摘下。

(2)教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边把摘下的“苹果”送给小朋友们,然后鼓励幼儿做出吃苹果的样了。

三、教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一遍。

2、幼儿跟着老师学唱歌曲。

3、幼儿跟着录音一起唱。

四、结束。

全班幼儿一起表演《找个朋友》

活动反思:

《苹果歌》是小班的一个音乐活动,歌词形象生动,旋律简单上口,表演性很强。在活动中充分挖掘它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学得生动有趣,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我参照课程教案结合小三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一些活动环节和细节进行了修改,活动开展的很顺利,但是在此我还是要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整个活动层次递进,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这个音乐活动也能让幼儿很快了的进入情境当中,让教学活动富于很强的生命力,发现很多乐趣,并不是一味的唱歌,而是韵律与歌唱结合,歌声与创编融合,创编与生活一体的快乐音乐课堂。

小班音乐苹果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伴随歌曲的节奏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的仿编。

2、知道苹果很有营养,多吃苹果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3、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准备:

立体“苹果树”(可随时取放“苹果”)、音乐。

活动过程:

一、在音乐律动中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一起去看看果园里熟了的果子。

看一看。

二、引导幼儿观察苹果树,在数苹果的过程中积累相关的数经验。

1、(出示立体树)这是一棵什么树?

2、树上有许多苹果,数数有多少个?这些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3、小结:有许多红苹果,数也数不清。

三、在模仿摘苹果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1、你们想吃苹果吗?苹果在树上,我们怎么才能吃到呢?(可以把它们从树上摘下来)那我们一起来摘苹果了。

2、听音乐模仿摘苹果的动作。(可以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来表现一下,引导其他幼儿摘苹果时要转动手腕,眼睛要看着苹果。)

3、有节奏地念歌词,再次模仿摘苹果的动作。

4、重点提问:你喜欢吃苹果吗?为什么?

小结:苹果不光好吃,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呢,它可是促进消化和生长的最佳水果。小朋友多吃苹果还可以保持骨骼和牙齿的健康,身体就会棒棒的。

5、摘苹果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我们可以一边唱歌一边摘苹果。

(1)教师边模仿摘苹果,边演唱歌曲。

(2)幼儿和老师一起边唱边模仿摘苹果。

四、引导幼儿替换简单的歌词,进行仿编。

青苹果)黄苹果、青苹果也很有营养,现在我们去摘黄苹果、青苹果吧。

青苹果)。

2、伴随旋律,自由采摘不同颜色的苹果。

活动结束:

今天摘了许多好吃的苹果,大家开心吗?下次我们再一起去摘其它的水果。

附歌曲:苹果

1=C

5536|553-|1353|221-|5536|553-|1353|2

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喜欢吃苹果,多吃苹果身

21-||

体好。

活动延伸:

小班音乐苹果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花儿乐队喜唰唰节奏欢快活泼,歌词幽默俏皮,所以其普及度很广;我园大班幼儿的晨间韵律活动中也有喜唰唰的音乐,小班的小朋友每次看到哥哥姐姐跳的时候都情不自禁地跟着扭动起来,还有那句经典的歌词喜唰唰,喜唰唰;喜唰唰,喜唰唰也常常被小朋友传唱,所以孩子是非常喜欢和熟悉这首歌曲的,因此就设计了《大苹果》,旨在进一步感受其旋律等。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风格,初步理解内容,学唱歌曲。

2.利用动作、图谱等,掌握歌曲节奏并记忆歌词。

3.体验歌唱活动的愉快。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刷子一把,苹果一只,音乐花儿乐队的《喜唰唰》,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幼儿伴随着花儿乐队演唱的《喜唰唰》音乐入场。

2.介绍歌名。

(二)游戏帮助,理解歌词。

1.洗苹果

教师:看,这是什么呀?你们想吃吗?吃苹果之前我们要怎么样?

出示图谱一,引导幼儿看图谱有节奏感受洗刷苹果的节奏。

2.闻苹果

教师:苹果洗好了,让我来闻一闻。

出示图谱二,引导幼儿看图谱闻苹果的轻松活泼。

3.吃苹果

教师:你们闻到大苹果的味道是怎么样的?你们喜欢吃大苹果吗?

幼儿品尝苹果。

出示图谱三,引导幼儿看图谱唱一唱大苹果。

(三)学唱歌曲,感受节奏。

1.完整欣赏教师范唱。

说说:你最喜欢哪句?还有哪句不太会唱?

2.学习歌曲结尾的歌词和旋律,并绘画出第四张图谱。

3.幼儿用愉快的情绪完整学唱歌曲。

4.游戏捉迷藏,巩固歌曲,体验记忆歌词演唱的快乐。

延伸活动:

1.哼哼,唱唱、跳跳,体验快乐。

2.生活中一起创编《大苹果》(梨子、桔子等水果)的歌曲。

活动建议:

在活动前有意识地给孩子播放《喜唰唰》的音乐。

活动反思:

由于孩子对原唱非常的熟悉,(文章出自.教案网)所以孩子在活动中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所以活动的重点是如何让孩子掌握歌词:在活动中我通过情景创造让孩子在游戏中让感受歌词、通过图谱掌握了歌词,通过捉迷藏的游戏巩固歌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次活动的难点是有两个地方出现的三次反复如何让孩子掌握,我首先通过边唱边用手指数数的方式让孩子听出反复了几次,并在反复的地方作了标记,当听第二个地方的反复次数时,孩子很快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数出了反复的次数活动还有一些不足,特别是在调动孩子演唱的积极性上还需再作探索。

小班音乐苹果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并掌握音乐中的节奏,能够快乐地歌唱。

2.尝试用肢体创造性地表现歌曲,激发想象力。

3.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音乐课件、毛毛虫手偶、盘子地垫。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它是谁呢?

2.节奏练习--播放啃苹果的节奏。

师:听听是怎么啃苹果的。

①咔吱︱咔吱︱咔吱咔吱咔吱②咔吱咔吱咔吱咔吱︱咔二、学唱歌曲。

1.整体欣赏,熟悉歌词。

(1)第一次欣赏,出示相应的苹果。

(2)第二次欣赏,出示相应的嘴巴。

2.再次欣赏,掌握节奏。

(1)节奏和苹果匹配。

师:这边有三个节奏,啃小苹果是哪个节奏?大苹果又是哪个节奏?红苹果和绿苹果呢?

(2)分析声音的轻重。

师:小苹果是小小咬一口,所以声音也要轻轻的,大苹果的声音要怎么样?

3.整体演唱,巩固歌曲。

三、游戏:盘中苹果师:毛毛虫还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呢,你们愿意变苹果吗?

教师出示盘子毛毛虫,师生一起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在用身体动作模仿苹果被啃的状态时,有些节奏韵律没有表现出来。歌曲中说唱部分与节奏部分孩子们掌握不好,常常把说唱省略或是跟不上节奏。我想,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让孩子学习节奏部分,时间不够,孩子们还未完全掌握就开始学唱歌曲,导致这一部分的混乱。

活动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就是一个有趣生动的素材,我们可以按照幼儿的年龄去改编,抓不同的重难点,让不同年段的孩子都能分享和游戏,乐在其中。

小班音乐苹果教案 篇8

幼儿园小班音乐红苹果教案反思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我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深刻认识到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我特别关注小班幼儿,因为他们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音乐的接受度较高。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设计了一份关于红苹果的音乐教案,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本节课的主题是“红苹果”,我选择这个主题是因为它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并增强他们的记忆力。我首先制定了教学目标,包括让幼儿学会辨认红色以及形状为苹果的物体,并能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如节奏和旋律。


在音乐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我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了一些红色和苹果的图片,并播放了一首以苹果为主题的儿歌。通过观看和听音乐,幼儿对主题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我进行了一些互动游戏,如“找红苹果”,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同时提醒他们注意音乐中的节奏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幼儿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有的幼儿对于音乐的反应不是很积极。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采取了一些措施。我在设计活动时更加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我加强了与幼儿的沟通和互动,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验,以增强他们对音乐的参与度。


另外,我发现有的幼儿对于音乐的表达能力有限。于是,我设计了一些绘画活动,让幼儿通过画画来表达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这不仅促进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也丰富了课堂形式。


通过这次教案的实施,我发现幼儿对于音乐的学习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能够区分红色和苹果,能够模仿音乐中的节奏,并能够通过绘画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同时,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课后的反思中,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总结。


我发现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观看图片,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对主题的理解能力。通过互动游戏和个别差异的考虑,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绘画活动和表演,能够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促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我认识到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通过设计有效的音乐教案,并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能够有效地引发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幼儿提供更好的音乐教育。

小班音乐苹果教案 篇9

《小班音乐优质课苹果歌教案反思》


导语:音乐课是幼儿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能够激发孩子的音乐兴趣、培养和发展他们的音乐天赋。本文将以某小班音乐优质课中的苹果歌教案为例,对该课的实施过程进行详细、具体而生动的反思。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关键。在这节苹果歌的音乐课中,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唱苹果歌,让幼儿了解苹果这种水果的外观特征,培养他们的视听觉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加他们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


在教学准备工作中,提前下载了苹果歌的音频,并在教室的角落布置了一个仿真苹果树。准备了一些红色、黄色的苹果贴纸,用来给幼儿展示苹果的颜色。还准备了一些模仿苹果形状的玩具。


之后,我开始引导幼儿对苹果进行观察和描述。我向孩子们展示了红苹果和黄苹果的图片,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苹果的特征。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描述来增加对苹果的理解。


开始学唱苹果歌。我首先播放了苹果歌的音频,通过示范唱歌的方式,让孩子们能够模仿跟着唱。通过多次反复的练习,我发现孩子们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有了更好的把握,并且能够准确地发音。


随后,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练习活动。我将红色和黄色的苹果贴纸分发给每个孩子,然后在仿真苹果树的前面摆放一个大篮子。我要求孩子们根据歌词中的描述,将贴纸贴在相应颜色的苹果上,并将贴好的苹果放入篮子中。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既在玩耍中体验了歌曲的内容,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意识。


我组织了一个小班的舞台表演,让孩子们展示他们学会的苹果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还能够提升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同时,我还鼓励其他孩子给予表演者充分的鼓励和赞美,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成功和快乐。


通过对这节小班音乐优质课的反思,我发现自己的教学有以下亮点和不足之处。


亮点:


1. 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幼儿既能在课堂中学习到知识,又能在互动中获得乐趣。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通过观察和描述,引导幼儿对苹果有更深入的认知。


3. 通过小班舞台表演,激发孩子们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使他们愿意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不足:


1. 教学目标的设定过于简单,下一步在目标指引和评价方面可以更具体。


2. 在教学资源的准备上,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幼儿园的环境资源,使学习更加真实和贴近实际。


3. 在教学过程中,应更注重对幼儿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引导,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通过这次反思,我深感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希望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能够更加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让幼儿在音乐中快乐成长。

小班音乐苹果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熟透了的苹果是红彤彤的,像小朋友害羞的脸蛋。歌曲《苹果》歌词、曲调简单,适于小班幼儿演唱,进行简单的歌词替换与仿编。为此开展了此次活动。联系已有生活经验,开展丰富的想象,运用各种方式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情感。

活动目标:

1、伴随歌曲的节奏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的仿编。

2、知道苹果很有营养,多吃苹果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立体“苹果树”(可随时取放“苹果”)、音乐。

活动过程:

一、在音乐律动中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一起去看看果园里熟了的果子。

2、幼儿跟随律动音乐动一动、看一看。

二、引导幼儿观察苹果树,在数苹果的过程中积累相关的数经验。

1、(出示立体树)这是一棵什么树?

2、树上有许多苹果,数数有多少个?这些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3、小结:有许多红苹果,数也数不清。

三、在模仿摘苹果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熟悉歌词、演唱歌曲。

1、你们想吃苹果吗?苹果在树上,我们怎么才能吃到呢?(可以把它们从树上摘下来)那我们一起来摘苹果了。

2、听音乐模仿摘苹果的动作。(可以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来表现一下,引导其他幼儿摘苹果时要转动手腕,眼睛要看着苹果。)

3、有节奏地念歌词,再次模仿摘苹果的动作。

4、重点提问:你喜欢吃苹果吗?为什么?

小结:苹果不光好吃,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呢,它可是促进消化和生长的最佳水果。小朋友多吃苹果还可以保持骨骼和牙齿的健康,身体就会棒棒的。

5、摘苹果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我们可以一边唱歌一边摘苹果。

(1)教师边模仿摘苹果,边演唱歌曲。

(2)幼儿和老师一起边唱边模仿摘苹果。

四、引导幼儿替换简单的歌词,进行仿编。

1、刚才我们摘了许多红苹果,这里还有一棵苹果树,看看,它上面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黄苹果、青苹果)黄苹果、青苹果也很有营养,现在我们去摘黄苹果、青苹果吧。

1、替换歌词(黄苹果、青苹果)。

2、伴随旋律,自由采摘不同颜色的苹果。

活动结束:

今天摘了许多好吃的苹果,大家开心吗?下次我们再一起去摘其它的水果。

附歌曲:苹果

1=C

5 5 3 6 | 5 5 3 - | 1 3 5 3 | 2 2 1 - | 5 5 3 6 | 5 5 3 - | 1 3 5 3 | 2

树上许多 红苹果, 一个一个 摘下来。 我们喜欢 吃苹果, 多吃苹果 身

2 1 - ||

体好。

活动延伸:

用自己不同的动作表现各种水果宝宝,并做游戏“摘水果”。

活动反思:

在本次音乐活动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如何以音乐活动为主线,有机渗透其它各领域的教育因素,是我们在音乐创新活动中一直探索的一种模式。启发幼儿在“摘苹果”的动作中、仿编歌词、活动中自然的融入了艺术、科学等领域,贯穿了整合教育的思想。幼儿在玩玩耍耍中获得了发展,体验到活动带来的快乐感受。真正做到玩中乐,玩中学。

小班音乐苹果教案 篇11

内容与要求:

1、在听听、看看、摘摘、做做的情景中,感知音乐,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内容。

2、激发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愿望。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材料与环境的创设:

1、知识准备:认识苹果的形状、颜色,了解苹果的味道。

2、多媒体:丰收的许多苹果

3、学会儿歌《大苹果》

活动过程:

一、律动

幼儿一边念《苹果》儿歌,一边按节拍拍手。

儿歌:红苹果,绿苹果,树上苹果多又多;

苹果香,苹果甜,吃的脸儿红又圆。

二、语言节奏

(师)这是什么?这是苹果。

这是什么?这是香蕉。

这是什么?这是橘子。

教师准备一个水果篮,内放苹果、西瓜、香蕉、草莓、菠萝等水果,教师按节奏问:“这是什么?”幼儿按教师出示的水果有节奏的回答。

三、练声

1234/5—/5432/1—/

这是什么这是苹果

四、新授

(一)在情景中感知,在《许多苹果树》多媒体背景下感受音乐。

1、教师问:小朋友,你们看看,大屏幕里有什么?(苹果,苹果树)

2、教师问:看看,苹果树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讲出有圆圆的、香香的、脆脆的、红红的大苹果。)听听,这首歌曲好听吗?

3、教师放音乐,幼儿听两遍音乐。

4、第三遍,幼儿边听音乐边拍手;

(二)边看大屏幕,边感受歌曲。

1、教师清唱两遍,注意口形。问“小朋友,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呀?”

2、教师用铃鼓当装苹果的篮子,边唱边表演第四遍。

提问:老师在做什么呀?

树上长着大苹果,老师要用力地把它摘下来呀。(一个一个摘下来)启发幼儿咬准字音,重点练习一个一个摘下来。

3、教师再次一边表演一边清唱。

提问:歌曲里还唱了什么?

4、教师边表演边用天空式方法提问。

“树上有许多什么?”(红苹果)“什么叫许多?”

“苹果长在什么地方?”(树上)

“我是怎么摘苹果的?”边做摘的动作边唱出来一个一个摘下来。

“我们喜欢吃什么?”(苹果)“多吃苹果怎么样?”

5、教师再边表演边完整唱一遍。

(三)告诉幼儿歌曲名称。

教师问:这首歌曲里唱了什么水果?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苹果》,反复认读汉字苹果。

(四)幼儿参与活动,随意跟唱,进一步感受歌曲内容。

幼儿起立看大屏幕丰收的苹果,跟着老师边唱边做动作。

活动反思:

如何以音乐活动为主线,有机渗透其它各领域的教育因素,是我们在音乐创新活动中一直探索的一种模式。这一活动选择了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主题,教师以歌曲《苹果》为线索,启发幼儿在“摘苹果”的动作、仿编歌词、用肢体造型创造性的表现水果的外型特征这三个方面的音乐创新活动,活动中自然的融入了艺术、科学等领域,贯穿了整合教育的思想。幼儿在玩玩耍耍中获得了发展,体验到活动带来的快乐感受。

最新小班认识苹果教案十二篇


励志的句子的编辑为您精心挑选编辑出的优质“小班认识苹果教案”信息。为了推动学生掌握上课知识,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还需用心编写教案课件。教案能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有效途径。为了避免遗失网址,请将本页收藏起来!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篇1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苹果的外观特征和形状。

2. 知道苹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3. 理解苹果对人体的营养价值和健康作用。

4.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苹果、刀、盘子、实验器材、图片等。

三、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10分钟)

1. 教师出示一篮子新鲜的苹果,引导学生观察苹果的外观特征,包括颜色、形状和大小等。

2. 老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你们家有吃过吗?你们喜欢吃苹果吗?

3.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对知识的了解和参与的重要性。

Step 2: 认识苹果的生长环境(15分钟)

1. 老师给学生呈现一组图片,展示苹果生长的环境,包括阳光、土壤、水和空气等因素。

2. 通过讨论和解释,让学生了解苹果需要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良好的土壤条件才能生长健康。

3. 引导学生思考,苹果生长的环境和我们生活的环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Step 3: 探索苹果的内部结构(15分钟)

1. 老师将一个苹果切开,并将切开的苹果展示给学生观察。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苹果内部有果肉、种子和果核等部分。

3. 老师逐步解释苹果内部结构的功能和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果肉可以食用,种子可以生长成新苹果树等。

Step 4: 了解苹果的营养价值(15分钟)

1. 老师给学生展示一份苹果的营养成分表,包括维生素C、纤维素等。

2. 通过解释和举例,让学生明白苹果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益。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吃苹果的原因,以及苹果在家庭中的作用。

Step 5: 小结和评价(10分钟)

1. 老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课堂上学到的苹果知识。

2. 让学生参与评价,反馈自己今天在课堂上有哪些收获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延伸:

1. 家庭作业:请学生在家中观察并记录苹果的生长环境,并写一个小报告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2. 实地参观: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的苹果园,让他们亲自体验并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和生产流程。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活动,培养了他们的主动参与和探索能力。同时,通过了解苹果的外观特征、生长环境和营养价值,学生对苹果有了全面的认识。教学过程中,老师能够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然而,由于时间有限,学生的实践经验相对较少,可以进一步安排实地参观和亲自体验,加深对苹果的认识和理解。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篇2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课程目标】

1. 认识苹果的外观特征;

2. 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

3. 掌握苹果的营养价值;

4. 培养学生对苹果的兴趣和喜爱。

【教材准备】

1. 分发苹果的图片和实物;

2. 展示板和彩色粉笔;

3. 苹果的模型和剖开的实物样品;

4. PPT或多媒体设备;

5. 书籍和图片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10分钟)

1. 老师通过展示苹果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讨论苹果的一些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老师提问:“你们平时常吃苹果吗?你们觉得苹果好吃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苹果的喜爱和理由。

二、认识苹果(15分钟)

1. 老师通过展示板和彩色粉笔,绘制苹果的形状和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

2. 老师使用PPT或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苹果的成长过程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苹果从种子到果实的生长过程。

3. 老师出示苹果的模型和剖开的实物样品,让学生观察苹果的内部结构和种子分布情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的构造。

三、了解苹果的营养价值(20分钟)

1. 老师向学生介绍苹果的营养价值,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纤维素等,对健康有益。

2. 老师用图片资料或书籍,展示苹果的其他营养成分和作用,并向学生解释这些营养成分的重要性。

3.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水果,通过查找资料或访问水果摊贩,了解所选水果的营养价值,然后向全班汇报。

四、品尝苹果(15分钟)

1. 老师给每位学生分发切好的苹果,并提供纸巾或湿巾。

2. 老师引导学生先闻一下苹果的香味,再品尝苹果的口感和味道。

3. 老师组织学生用手持摄像设备或手机拍摄自己吃苹果的照片或视频,学生可以配上文字描述自己对苹果的感受。

五、总结和展示(10分钟)

1. 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总结认识苹果的外观特征、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2. 老师展示学生拍摄的照片或视频,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苹果的认识和喜爱之处。

3. 老师鼓励学生带回家苹果的种子,通过种植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苹果生长的过程,增强学生对苹果的理解和兴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苹果的认识得到了深入和丰富,不仅从外观特征、生长过程到营养价值都有了全面的了解,而且通过品尝和亲身参与的方式,增强了学生对苹果的乐趣和喜爱,培养了学生对水果的兴趣和保持健康饮食的意识。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和展示环节,培养了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通过以上教学步骤,使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化、生动有趣的苹果教学环节。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篇3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

教案主题: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教案内容:通过故事、游戏、制作工艺等方式帮助幼儿认识苹果

适用年龄:3-4岁小班幼儿

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苹果的外形和颜色;

2.了解苹果的特点、生长环境与生命周期;

3.培养幼儿对苹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通过制作苹果手工创作,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案内容:

1. 导入(10分钟)

找一些苹果的图片贴在教室中,引导幼儿观察并辨认苹果。

2. 早操活动(10分钟)

老师带领幼儿做一些与苹果相关的体操活动,例如:拍打苹果树、摘苹果等。

3. 讲故事(20分钟)

选取一本关于苹果的故事书,给幼儿讲述苹果的成长历程,动画形式展示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回答一些提问,如“苹果是如何生长的?”,“苹果的颜色和形状有哪些不同?”等。同时,幼儿可以通过故事中的插画来认识苹果。

4. 游戏活动一:苹果识字游戏(15分钟)

老师准备一些卡片,每张卡片上写着苹果相关的字,例如“苹果”、“果树”、“红”、“黄”等。老师示范拼读并辨认,然后让幼儿一个个尝试拼读,并把相应的卡片贴在相应的平面模型上。

5. 游戏活动二:采摘苹果(15分钟)

老师准备一些纸板和彩纸制作成苹果树和苹果,用蓝带子把苹果绑在树上。幼儿扮演采摘工人,用提篮采摘苹果,同时边采摘边说出相关的字和颜色。

6. 制作活动:苹果手工创作(30分钟)

老师准备一些纸盘、红色彩纸、棉花等材料。幼儿用红色彩纸剪出苹果的形状,并用棉花做成苹果的肉果部分,最后粘贴在纸盘上,就制作完成了苹果手工创作。

7. 小结(5分钟)

教师请幼儿围坐在一起,共同复习所学的知识,询问幼儿对苹果有什么更深的了解。并给予幼儿一些奖励,鼓励他们对苹果继续保持兴趣和观察力。

三、教案评价:

此教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苹果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幼儿的互动,通过讲故事、游戏和制作手工,综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教案还融入了识字和颜色辨认等知识,以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细致的教学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活动,让幼儿对苹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苹果的兴趣和好奇心。整个教学过程互动性强,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对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篇4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主题范文

第一课时:认识苹果的外貌特征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苹果的外形特点。

2. 学会用形容词描述苹果的外貌。

二、教学准备:

苹果、课件、屏幕、投影仪。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个苹果,问学生认不认识这个水果。

2. 给学生观察苹果外部特征的机会:让学生自由观察苹果,并思考以下问题:

a. 苹果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

b. 苹果有几种颜色?

c. 苹果有什么地方是不一样的?

3. 回答问题:让学生搭桥回答上述问题。

4. 教授新词汇:外形、颜色、不一样。

5. 教师呈现课件,展示苹果的各种特点,引导学生学会用形容词描述苹果的外貌。例如:苹果是圆的、红的、光滑的等。

6. 培养学生用形容词进行描述的能力:让学生描述其他水果的外观特点,如梨子、橙子等。

第二课时:了解苹果的不同品种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苹果的不同品种。

2. 了解苹果的不同外观和味道。

二、教学准备:

苹果的不同品种、照片、课件、屏幕、投影仪。

三、教学过程:

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答上节课学到的关于苹果外貌的问题。

2. 引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品种的苹果照片,让学生认识苹果的不同外貌特点。

3. 学生讨论:让学生分组,根据照片描述不同品种苹果的外貌特点和味道。

4. 组织学生学习新词汇:品种、味道。

5. 教师展示课件,给学生介绍常见的苹果品种,如红富士、金帅、花牛等。并介绍每种苹果的特点和味道。

6.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品尝不同品种的苹果,感受不同口感和味道。

第三课时:学习苹果的营养价值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苹果的营养价值。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准备:

苹果的营养价值资料、课件、屏幕、投影仪。

三、教学过程:

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学生回答苹果的不同品种和特点。

2. 引入新课:教师给学生展示苹果的营养价值,并解释食物对身体的重要性。

3. 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苹果对身体的好处,并列出苹果的营养成分。

4. 教师梳理:教师带领学生梳理苹果的营养价值,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等。

5. 引导学生总结:学生总结苹果的好处,并与其他水果进行比较。

第四课时:学习制作苹果沙拉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制作苹果沙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发展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技能。

二、教学准备:

苹果、沙拉食材、刀具、碗、课件、屏幕。

三、教学过程:

1. 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答苹果的外貌特点、不同品种和营养价值。

2. 引入新课:教师向学生展示制作苹果沙拉的材料,并解释制作的步骤。

3. 学生合作制作:将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制作苹果沙拉。教师辅导并监督学生的操作。

4. 学生展示:学生完成制作后,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沙拉,并分享制作过程。

5. 学生品尝和评价:学生品尝苹果沙拉,并评价味道和口感。

通过以上四节课的教学,小班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苹果的外貌特征、不同品种、营养价值以及学会制作苹果沙拉。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水果的认识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篇5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主题】探索苹果的奥秘

【目标】通过学习苹果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苹果的特点、营养价值和如何种植等方面,培养幼儿对健康食品的认知和兴趣。

【活动一】苹果的特点和外观

【目标】了解苹果的外观特点,培养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1. 玩游戏:让幼儿模仿老师描述苹果的外观特点,如颜色、形状、大小等,其他幼儿根据描述找到相符的苹果。

2. 制作苹果图板:老师准备苹果的照片或图画杂志上的苹果图片,让幼儿剪贴到卡纸上,用颜料画出苹果的颜色,并把苹果的特点写在图板上。

3. 小苹果手工制作:准备纸杯、纸板、颜料等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一个小苹果,可以画上苹果的纹路和叶子。

【活动二】苹果的营养价值

【目标】了解苹果的营养成分,增强幼儿对健康食物的认知。

1. 看图片辨别:老师准备苹果的营养成分图片,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辨认出苹果含有的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

2. 尝尝苹果:老师准备几个不同品种的苹果,让幼儿品尝,感受苹果的口感和味道,并让幼儿描述一下自己的感受。

3. 我爱苹果小手工:准备颜料、纸板、剪刀等材料,让幼儿制作一个小海报,画上苹果的图案,并写上“我爱苹果”以及苹果的营养价值。

【活动三】苹果的种植

【目标】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

1. 观察种子:给每个幼儿一颗苹果的种子,观察种子的外观和结构,然后让幼儿绘制下来,写上“苹果的种子”。

2. 种植小苹果树:准备花盆、土壤和小苹果树的幼苗,让每个幼儿亲自动手将苹果树幼苗种植到花盆中,教会幼儿如何浇水和养护苹果树。

3. 观察苹果成长:供幼儿每天观察自己的苹果树的生长状况,并记录下来,包括树叶的变化、苹果的生长情况等。

【活动四】制作苹果沙拉

【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健康食物的制作。

1. 老师示范:老师向幼儿展示制作苹果沙拉的过程,讲解所需材料和步骤,并利用图示进行说明。

2. 动手实践:提供所需材料和工具,让幼儿按照步骤进行操作,制作自己的苹果沙拉。

3. 尝鲜:让每个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苹果沙拉,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口感和味道。

【活动五】苹果课堂展示

【目标】让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他们对苹果的认知和记忆。

1. 为幼儿准备海报纸和绘画工具,让他们把自己学到的有关苹果的知识和经历绘制成图片和文字,制作成海报展示。

2. 轮流展示:每个幼儿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海报,让其他幼儿提问、评论,进一步加深对苹果的了解。

【结束语】通过以上活动,幼儿将对苹果有更深入的了解,明白苹果的特点、营养价值和种植过程,同时也增加了对健康食品的兴趣。希望他们能从小培养健康饮食的习惯,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篇6

教案一:认识苹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苹果的外观、颜色、大小等基本特征。

2.掌握苹果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3.认识苹果的营养成分和健康价值。

4.能运用所学知识,写出对苹果的描述。

二、教学准备:

1.图片资料:苹果的外观、果实切面及营养成分。

2.电脑、投影仪、幻灯片。

3.苹果。

4.提前将PPT制作完成。

三、教学过程:

Step1:教师介绍

教师呈现苹果图片,简要介绍并培养学生对苹果的兴趣。

Step2:认识苹果

1)教师呈现苹果的外观、颜色、形状、大小等基本特征,并通过PPT展示苹果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让学生了解不同季节苹果的特点。

2)教师呈现苹果生长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土壤、水分等因素。并运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苹果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苹果从小苗到成熟果实的过程。

Step3:认识苹果的营养成分

1)教师介绍苹果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将包含营养成分的PPT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看图猜测苹果中的营养成分。

2)教师讲解苹果的健康价值,引导学生了解吃苹果的益处。将PPT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看图说话,互相分享吃苹果的好处,比如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预防肥胖等。

Step4:口语练习

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一下他们手中的苹果,包括颜色、外形,口感等方面的描述。

2)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Step5: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苹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晓苹果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和营养成分等方面的知识。

2)鼓励学生多吃苹果,增加学生的营养摄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四、教学评价

1)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的口语表述,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2)教师对学生在课后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比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苹果的短文或者制作一份关于苹果的海报等。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篇7

主题:小班认识苹果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苹果的形状和颜色,能够说出苹果的名称;

2.了解苹果的营养价值,能够认识到苹果的重要性,并能够描述苹果的好处;

3.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加深对苹果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

1.苹果的形状、颜色和名称;

2.苹果的营养价值及其好处;

3.研究苹果的种植环境和生长环境。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小组讨论

1.分小组,组织学生谈论苹果;

2.了解学生对苹果的了解程度和学习苹果的兴趣;

3.引导学生回忆苹果的形状和颜色,以及它们的命名。

第二步:介绍苹果

1.教师出示苹果和图片,让学生了解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并列出苹果的特点和分类;

2.让学生观察苹果的外观,讨论苹果与其他水果的区别。

第三步:探讨苹果的营养价值

1.教师介绍苹果的营养价值,让学生认识到苹果的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苹果对健康的好处,包括增强免疫力,预防癌症和糖尿病等疾病;

3.让学生探讨如何吃苹果才能获得最大的营养价值。

第四步:动手实践

1.教师分发苹果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将苹果洗净,并尝试削去苹果皮;

2.教师展示如何用刀将苹果切成小块,让学生模仿刀法,切成适当大小的苹果块;

3.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让学生动手制作苹果汁或苹果酱,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五步:研究苹果的种植环境和生长环境

1.通过观察和介绍苹果的生长环境,让学生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让学生制定并执行观察苹果生长的计划,并记录生长过程和变化,从而培养学生对苹果生长的兴趣。

四、教学考评:

1.通过调查学生个人以及小组的讨论,判断学生对苹果的全面知晓程度;

2.通过制作苹果汁或苹果酱,根据学生的操作技能评估其动手实践和思考能力;

3.观察学生组织和执行观察苹果生长计划,了解学生学习舒适度和自主性。

五、教学反思:

这个教案以讨论和实验为主,促进学生对苹果的理解和探索。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了解到苹果的形状和颜色、营养价值和种植环境等方面。同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摄取充足的营养。这个教案的亮点在于它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从而给学生带来全面的收益。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篇8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苹果的外形、颜色和特点。

2. 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

3. 激发幼儿对苹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4. 提高幼儿的合作学习及社交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苹果的外形、颜色和特点。

2. 苹果的生长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

1. 让幼儿了解苹果的外形、颜色和特点,并进行观察和描述。

2. 让幼儿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并进行简单的绘画。

四、教学准备:

1. 苹果图片和实物。

2. 绘画纸、颜料和画笔。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认识苹果的外形、颜色和特点

1. 创设情境:教师拿出一个苹果给幼儿看,问他们认识它是什么,并观察和描述苹果的外形、颜色和特点。

2. 展示资源:出示苹果的图片和实物,让幼儿再次观察和描述。

3. 合作学习:幼儿分成小组,互相观察他们手中的苹果,交流他们的发现,并画出自己所看到的苹果。

4. 共享成果:每组派代表将画好的苹果展示给全班,并简短描述他们观察到的苹果的外形、颜色和特点。

5. 教师点评: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成果进行点评,并引导幼儿总结苹果的共同特点。

第二课时: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

1. 创设情境:教师出示一张苹果生长过程的图片,让幼儿猜测其中的每个阶段。

2. 导入新知:教师介绍苹果的生长过程,并通过图片和文字引导幼儿了解每个阶段的名称和特点。

3. 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给每组发放几张绘画纸、颜料和画笔,要求他们根据自己对苹果生长过程的理解,画出苹果的各个阶段。

4. 共享成果: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将他们的绘画成果贴到黑板上,并进行简短的解说。

5. 教师点评:教师对幼儿的绘画成果进行点评,表扬每个小组的努力和创意,并整理总结苹果生长过程的几个关键阶段。

六、教学延伸:

1. 图书欣赏:引导幼儿阅读有关苹果的绘本,增加他们对苹果的了解。

2. 科学实验:通过进行苹果浸泡实验,让幼儿观察苹果的变化,进一步探索苹果的特点。

3. 爱心行动:组织幼儿一起收集苹果,制作果酱或苹果派,与他们分享苹果的美好。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苹果的外形、颜色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了解了苹果的生长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通过绘画、共享和点评的环节,提高了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和社交交往能力。教学延伸环节进一步拓宽了幼儿对苹果的认知,并通过实际操作和爱心行动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总之,本节课以活动为主线,通过观察、描述、绘画和分享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全面认识和体验苹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篇9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苹果,激发幼儿的自然热情,培养幼儿观察、比较、鉴别能力;

2、初步了解苹果的特征、基本构成,了解苹果对人体的好处;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感受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认识苹果,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能力。

三、教学步骤:

1、了解苹果的外貌

教师将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苹果放在让幼儿前面摆弄触摸,然后提出苹果外貌的基本特征和观察方法。

2、听、说、写

听:听学案(“苹果”)、歌谣《小小果园》“秋天的果子穿红衣,红苹果挂树枝,一个两个不够吃,把它送给小动物”;

说:谈谈你们喜欢吃的苹果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写:在黑板上或大纸上画出一只大苹果,要求幼儿猜及写出苹果的名称、形状、颜色、纹路,等等。教师可通过提问或启发幼儿自己说来达到“听、说、写”的目的。

3、研究苹果的内部构造

教师先将苹果用刀斜向果心切开,让幼儿逐一观察、描写苹果内部的构造、颜色、质地、果核,或将其影印放在书中,让幼儿自行观察讨论,开发激发幼儿的思维、想象、想象和表达能力。

4、品尝苹果

(1)展开场景:教师小组清洗、洗净苹果,介绍经检测,苹果中无一氧化碳残留,幼儿的嘴唇也要洗净;

(2) 同时分发苹果给幼儿品尝及口感的描述,感受苹果独特的口感及味道

5、课本介绍和翻翻书

小班教程的推荐:课本中提取苹果单独讲解、培养幼儿的作息习惯应注意,用语言解说,将知识融入生活。

四、课后延伸

1、接力游戏:可以安排两组幼儿着跑步比赛。比赛前一组的幼儿以苹果相关的说法鼓励、支持后面的队员,比赛后另一组的幼儿可以与胜方一组进行“砸苹果”比赛。

2、小样品观察:让幼儿自带苹果果实,根据样品的类别、颜色、纹路、大小、口感等,自己用不同颜色的笔、蜡笔、水笔画出它的形状、颜色和纹路,并写上它的名字和它对于人体的实际的好处。

五、教学评价

本次教学主要以幼儿自然热情、兴趣、知识扩展为核心,营造宜人舒适的学习氛围,引导幼儿自行思考、研究、发现、探究,立足于客观、周全、认识实物特征及其知识,幼儿对苹果的基本认识得到了全面、深入提高。在课程中,教师可灵活调整教学计划,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趣味教育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篇10

Introduction

在科学与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小班幼儿园的孩子们也需要了解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与这个世界互动。因此,本篇文章将以“小班认识苹果”的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向幼儿灌输科学知识,以及如何为幼儿亲手实践学习提供帮助。

Part 1: 教育目标

1. 帮助幼儿认识苹果,了解苹果的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幼儿的对自然界的认识。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珍惜自然资源的责任感。

Part 2:教学步骤

Step 1:自然接触

老师首先带幼儿一起到班级旁的花园里,给幼儿们让他们看到正在生长中的苹果树,教师还可以向幼儿介绍一下苹果树的生长环境,如何生长,以及收获和存储苹果。

Step 2:影象教学

为了让孩子们形象化学习,教师可以准备好一些幼儿可观察到的图片,图片上写清楚苹果不同部位的名字和不同颜色的果实。

Step 3:制作苹果沙拉

幼儿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可以挑选他们喜欢的水果和蔬菜作为烹饪材料。在准备食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介绍一下各种食材的营养成分。然后,幼儿亲手动手做苹果沙拉,这样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也能有助于他们的口味发展。

Step 4:探讨和分享

在幼儿制作完毕后,老师可以发起一些小组讨论,鼓励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随后,教师也可以帮助幼儿回顾一下苹果生长环境和制作苹果沙拉的过程,并强调食品安全和环保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Part 3:教学实践

实践是学习的根本,因此,班级可以联合幼儿园的小秸秆园,举办一次“采摘苹果”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会亲自体验到采摘苹果,将自己东西做成美食的过程。

Conclusion

在“小班认识苹果”的课程中,我们为幼儿建立了一种生动、有趣的学习模式。通过创造一种以亲近和体验自然世界的方式,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和珍惜自然资源的责任感。同时,幼儿还能培养个人动手能力、体力和合作意识。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深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幼儿对科学制度的更多兴趣和想象。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篇11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苹果的形态特征;

2. 认识苹果的颜色、味道、质地;

3. 培养学生对苹果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苹果的信息。

二、教学准备:

1. 苹果(各种颜色的苹果,如红、黄、绿等);

2. 生活常识背景图片(苹果树、果园、苹果产品等);

3. 展示工具(投影仪、幻灯片等);

4. 背景音乐。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播放背景音乐《找朋友》,同时展示苹果树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体验音乐,讨论生活中的水果,激发学生对苹果的认识和兴趣。

2. 认识苹果的形态特征(15分钟)

展示不同颜色的苹果,鼓励学生亲自触摸、闻一闻,并引导他们描述苹果的形态特征,如颜色、大小、形状等。

3. 认识苹果的颜色、味道、质地(20分钟)

让学生品尝不同颜色的苹果,讨论它们的味道和口感特点。通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容,加深他们对苹果的感知和记忆。

4. 探索苹果的信息(25分钟)

利用展示工具展示苹果的生长过程、生产工艺和市场应用等信息,并结合图片和简单的语言解释,让学生了解苹果从田园到餐桌的过程。

5. 小结(10分钟)

概括总结所学内容,并进行问答互动,强化学生对苹果的认知。

四、教学延伸:

1. 家庭实践:鼓励学生带回家一颗苹果,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品尝、观察苹果的特点,并观看相关视频或阅读相关书籍。

2. 苹果课堂展示:让学生自由发挥,制作苹果主题的手工作品、图片墙等,分享自己的苹果认识和体验。

3. 苹果健康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人士或家长代表,给学生讲解苹果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引导学生养成吃苹果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态度,包括是否主动回答问题,积极与同学互动等。

2. 检查学生对苹果形态特征的描述准确性和理解程度。

3. 评估学生对苹果颜色、味道、质地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4. 收集学生的问答表现,了解学生对苹果生长和市场应用的理解程度。

教学结束后,可以带领学生去果园参观,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苹果的认识和感受。这样的亲身体验将为他们提供一个更直观、更深刻的学习机会。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参与苹果种植和加工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对苹果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篇12

小班认识苹果教案

主题:认识苹果

导入部分:

1. 引入教学主题,介绍苹果是一种常见的水果,问学生们是否喜欢吃苹果。

2.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苹果的外观特点,引发学生对苹果的兴趣。

分析部分:

1. 分发苹果给学生,让学生观察苹果的外观特点:颜色、形状、大小等。

2. 带领学生用感官来感受苹果的气味、质地等特点。

3.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苹果的外观和感受,鼓励学生进行口头表达。

探究部分:

1. 分组让学生对苹果进行分析,提出问题: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苹果有几个种类?苹果的树上长什么样子?

2. 组织学生观察苹果的切面,发现苹果的内部结构,让学生观察苹果的种子、果肉等部分。

3.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苹果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总结部分:

1.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总结苹果的外观特点、内部结构以及种类等知识点。

2. 教师进行知识点巩固,让学生通过游戏、问答等方式回答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3. 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鼓励学生多吃水果,提倡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

1. 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观察活动,让学生实地观察苹果树,并带回苹果进行更加详细的观察和研究。

2. 鼓励学生动手制作苹果相关的手工艺品,如苹果造型的折纸、苹果颜料画等,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结束语:

通过本次授课,学生们对苹果的认识得到了扩展,不仅了解了苹果的外观特点、内部结构和种类,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欲望。这次活动旨在通过直观的感官体验,激发学生对苹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和对水果的热爱。希望学生们通过今后的实践活动,能够继续对水果的认识进行深入和拓展。

托班长大的我教案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不同的文章可以用在不同的场合,你是否需要一些实用的范文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托班长大的我教案,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托班长大的我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关注自己及身边事物的变化,在比较中体验自己在长大。

2、愿意大胆响亮地介绍自己的发现,为自己长大了而高兴。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小时候的衣物、用品、玩具等。

成长照片组、背景音乐、小班与中班的运动录像。

活动过程:

一、发现照片里的人在变——引发幼儿对长大话题的关注

1、讨论:照片里有谁?他们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变化?

2、过渡:从照片中可以看出朋友的变化,他们在长大,那你有没有长大?你从哪里知道你长大了?

二、寻找自己的变化——在真实情景的体验与比较中,感受与自身相关的不同变化,体验成长

1、要求:去看看老师带来的物品,去找一样能够证明自己长大的物品

2、分享交流:大胆的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为什么它能证明你长大了?

(一)因为长大才能用的

1、提问:你找到了什么?为什么能证明你长大?

2、小结:看到这些物品,能够发现自己的本领变大了,我们长大了?

(二)因为长大不需要的

1、提问:这是什么?什么时候需要用?现在还用吗?为什么?

2、小结:现在我们再也不需要奶瓶、围兜、尿布了,因为我们长大了。

(三)因为长大有变化的

1、提问:这是什么?和你现在用的有什么不一样?

2、小结:长大了,我们身体的变化最明显,我们穿戴的物品都发生了变化。

3、过渡:除了个子会长高、手脚会长大,我们身上还有没有变大的地方?

4、提问:录像里是谁?她想干什么?结果怎样了?她有什么变化?你最想对她说一句什么话?

5、小结:随着我们身体的长大,胆子也变得越来越大。这些变化会让自己开心,让身边的人为我们骄傲。

三、感受自己的变化——在任务情境中验证自己的变化,体会长大的本领

1、过渡:长大了,你还有什么以前不敢做的事情,现在却敢去试一试了?

2、要求:大胆的你把自己长大后的变化告诉身后的客人老师,记得要有礼貌哦!

3、小结:长大了,不仅身体有变化,使用的物品有变化,连胆子都变大了,恭喜你们,你们真的长大了!

幼儿百科:我们所说的长大是指一个人从身体到心理的变化,一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已经控制不住的在长大,而现在的长大则是指我们身体成熟,心理成熟。

托班长大的我教案 篇2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提供美术教案,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大班美术创意拼贴圆形贴画教案 ,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这是大班美术创意拼贴圆形贴画教案,是优秀的大班美术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圆形、圆形分割的方法拼贴成一幅画,掌握等份圆的方法。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将色粉纸剪成大小不同的圆形。

2、剪刀、浆糊,水彩笔若干活动过程:

1、小朋友,这是什么图形?(圆形)圆形象什么?

(1)谁来把它变成半圆形?半圆形象什么?

(2)怎样把这个圆形变成扇形呢?哪些东西是扇形的?

(3)圆形还可以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图形(出示图示)2、这些变出的小图形可以拼贴成一幅美丽的画(出示范画让幼儿欣赏)3、老师提出操作要求:

(1)自己想好要贴什么,再开始剪。

(2)拼贴时注意颜色的搭配。

4、幼儿操作5、请幼儿讲述自己拼贴的画。

《大班漫画欣赏:最后一个苹果》:大班美术活动最后一个苹果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欣赏漫画,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讲述自己对漫画的理解。尝试用一些幽默的动作和表情,声音来体验漫画的幽默与风趣。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美术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漫画欣赏最后一个苹果教案吧。

《大班美术:给弟弟妹妹送礼物》:大班美术活动给弟弟妹妹送礼物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乐意用绘画、折纸、剪贴的方式制作小礼物送给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产生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和喜欢弟弟妹妹的情感。会自己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小礼物。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美术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美术给弟弟妹妹送礼物教案吧。

《大班美术教案:小鸟天堂》:大班美术活动小鸟天堂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会通过多种形式(语言、动作、想象、观察)来欣赏画作,充分感受画作清新和欢快的意境。学习词语,巩固淡浓墨技法的创作,学习用点、洒、流等技能创作。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美术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美术小鸟天堂教案吧。

托班长大的我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能辨别5个以内物体的长短。

2、 在操作活动中体验物体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排列的顺序关系,尝试按长短排序。

3、 让幼儿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长棒;5根长短不同的毛线;5支长短不同的笔。

长颈鹿的脖子长,梅花鹿的脖子短。大象伯伯鼻子长,小猪胖胖鼻子短。小白兔耳朵长,小花猫耳

朵短。猴子尾巴长又长,兔子尾巴短又短。请你也来说一说,什么长来什么短。

幼儿每人拿一根长棒,依次与身边的幼儿进行比较,并用语言说出:“我的长棒比你的.长(短)。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感知长短是相对的。

长棒娃娃也想请小朋友给他们比比长短、排排队。教师拿出5根长棒,示范将5根长棒按照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群好朋友,它们是小朋友学习的好帮手。我们再给它们排排队。(幼儿操作探索)

第一组:操作长棒,从长到短排序或从短到长排序,方向不限。

第三组:操作铅笔,按长短顺序,体验长短的顺序关系。

托班长大的我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认识两个生字,积累“苦恼、绝交、屋顶、掀掉、过错、影子、静悄悄”等词语。

2、正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运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理解课文中的词句。

4、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小干部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小干部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教学具准备:

黑板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引入。

1、板书:苦恼读词语,理解词语:苦恼—苦闷(痛苦烦恼)那么,谁会有苦恼呢?

2、同学们,你有什么苦恼吗?(学生自由发言)

3、你们知道班长有什么苦恼吗?(学生自由发言)请班长来讲一讲他的苦恼。

4、诗人柯岩也写过一首叙事诗《班长的苦恼》,今天让我们来欣赏他的作品。补充完整课题:8班长的苦恼齐读课题。

二、朗读感悟。

1、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这位班长有什么苦恼?)

2、这首诗中的班长,究竟有什么苦恼呢?默读整首诗,交流。

板书:整个中队不约而同与之绝交

3、为什么全班同学都会一起与这位班长绝交呢?指名分节读这首诗,交流。

4、如果你是班长,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情?板书: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5、正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三、语言拓展。

1、在平时学习生活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与同学相处呢?(学生自由发言)

2、师: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并且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这样做,才能使集体更有凝聚力,让我们学习得更快乐!

四、布置作业

询问一下你身边的人的苦恼,然后想办法帮他解决。

板书设计:

班长的苦恼

——整个中队不约而同与之绝交

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托班长大的我教案 篇5

在一次区域活动时,发现孩子对于2个物体之间的长短区分很好,但是对于多个物体时,不能很好的区分长短,所以设计了本节课。

1、能辨别5个以内物体的长短。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物体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排列的顺序关系,尝试按长短排序。

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在操作活动中体验物体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关系;

2、学具准备:长棒;5根不同长短的绳子;5支不同长短的笔;

活动过程:

走线,线上游戏:师幼边走边念儿歌,可是教师说,也可是师幼同说;

创设情境: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群好朋友,他们是小朋友学习的好帮手。我们先给他们排排队吧。教师拿出5支不同长短的笔,师范将5支笔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引导幼儿从上至下观察,体验笔一支比一支短;在从下至上看,体验笔一支比一支长;

幼儿拿出长棒,将长棒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提样长短的顺序关系。

3、分组活动,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操作完成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给物品排序的。

第一组:操作长棒,从长到短排序或从短到长排序,方向不限;

4、游戏活动:游戏“说相反”,教师说“××物品长”,幼儿接说“××物

品短”,要求接说的速度越快越好。如火车长——汽车短…….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师引导幼儿将学具按要求收拾好。

活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13——14页的活动;

2、玩“吃小棒”游戏,幼儿3人一组,手上各有3根长短不同的长棒,3个幼儿一同说:“一、二、三、出”,幼儿分别拿出一根长棒,比较长短,长的吃短的,最短的能吃最长的。最后比一比谁手里剩下的小棒数量多。

本节课在对教材的把握上设计较好。环节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师幼互动和幼幼互动时,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兴趣很高。数学就是服务生活的,孩子在操作和游戏中掌握了区分长短的方法,理解了长短顺序的关系。

在幼儿分组操作时,忽略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在对于接受慢的幼儿没有及时给与支持和帮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并实施

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保持原有的基础上,在操作环节发现掌握不好的孩子,在游戏环节重点关注策略,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很好掌握;另外,在一日活动将此项活动延伸到各个环节,随机教育和引导。

托班长大的我教案 篇6

第三课时 《挤奶舞》练习并表演 8/1 教学目标:

1、组织聆听《挤奶舞》的音乐及录像,引发学生的兴趣。

2、模仿挤奶舞的动作,合着音乐跳一跳。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 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二、新课学习

1. 欣赏乐曲《挤奶舞》

1)谈谈挤奶的有关知识,组织学生观看挤奶片断;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时想象挤奶的场景。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 复习挤奶舞的基本动作。(硬肩与笑肩。)3. 跟着音乐跳一跳。

4. 挑选跳得棒的小朋友上来领舞。5. 四人一小组进行配合练习。6. 自编动作复习欣赏:《挤奶舞》。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六课 咯咯哒

一、教学内容:

1、聆听《公鸡 母鸡》

2、聆听《我的小鸡》

3、表演《母鸡叫咯咯》

4、表演《下蛋啰》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聆听、表演,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铃鼓和响板,并通过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

3、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三、教材分析: 1.管弦乐《公鸡母鸡》

《公鸡母鸡》选自法国作曲家圣-桑1886年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这部组曲由13首带有小标题的小曲及终曲组成,分别是(1)序奏与狮王进行曲;(2)公鸡母鸡;(3)骡子;(4)乌龟;(5)大象;(6)袋鼠;(7)水族馆;(长耳朵的角色;(9)森林深处的杜鹃;(10)鸟舍;(11)钢琴家;(12)化石;(13)天鹅。《公鸡母鸡》首先由钢琴和小提琴采用以同音反复组成的音调和顿音,模仿母鸡咯咯的啼叫声,仿佛刚刚下了蛋的母鸡在报喜。接着钢琴模仿公鸡的啼叫声。公鸡和母鸡的叫声交织在一起,乐曲情趣盎然。

2.童声合唱《我的小鸡》 《我的小鸡》是一首阿塞拜疆儿童歌曲,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这首歌的曲式不规范,类似带再现的三段体,和声大调式。旋律活泼、明快,口语化的歌词亲切、上口,词曲结合自然而紧密,首尾呼应。3.歌曲《母鸡叫咯咯》

《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歌曲的节奏规整,旋律巧妙地运用了同音反复和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模仿了母鸡生蛋的啼叫声,很形象、有趣。歌词译配也很有特点,生动地描绘出母鸡生蛋时“脖子伸伸、两翼扑扑”的高兴样子。4. 歌曲《下蛋啰》

《下蛋啰》是一首2/4拍、民歌风的创作歌曲。歌曲形象地表现了大母鸡生蛋的得意样子。歌曲中大母鸡的叫声完全用节奏表示,说说唱唱很有情趣。歌曲的音域只有五度,极适于低年级学生演唱和表演。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内容非常的有童趣,学生会非常喜欢听喜欢唱,学生掌握起来也比较的轻松。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母鸡叫咯咯》8/2

2、表演歌曲《母鸡叫咯咯》

3、打击乐器“响板”学习 教学目标:

1、听唱法学习歌曲《母鸡叫咯咯》,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轻声随唱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母鸡生蛋后人们报喜的意图。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为《母鸡叫咯咯》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3、认响板并学习其演奏方法。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 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 小练习:打击乐器: 1)响板的认识(简单介绍)2)学习响板的演奏方法

二、新课学习:

1、听歌曲录音《母鸡叫咯咯》;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2、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3、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

4、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母鸡叫咯咯》,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响板”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托班长大的我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比较长短差别明显的3~4个物体,按从长到短活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2、愿意大胆描述自己的排列顺序。

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3~4根吸管、排序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幼儿复习比较长短引导幼儿比一比、找一找,分别找出其中最长、最短、比较长的吸管。

3、再增添一根吸管,引导幼儿再次排序。

教学延伸:

1、画面条:投放书面联系、水彩笔,引导幼儿在一组线条中添画一跳最长、最短或比较长的线条。

2、操作组:投放铅笔、铁线、毛线、纸条等引导幼儿为各种材料按照长短排序。

本节课在对教材的把握上设计较好。环节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师幼互动和幼幼互动时,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兴趣很高。数学就是服务生活的,孩子在操作和游戏中掌握了区分长短的方法,理解了长短顺序的关系。

在幼儿分组操作时,忽略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在对于接受慢的幼儿没有及时给与支持和帮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并实施重点关注;

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保持原有的基础上,在操作环节发现掌握不好的孩子,在游戏环节重点关注策略,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很好掌握;另外,在一日活动将此项活动延伸到各个环节,随机教育和引导。

托班长大的我教案 篇8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回忆录,写得生动感人。教学中应该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行动等描写,引导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思想盛情。这不但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也是使学生受到思想感染的重要途径。

课文在讲了我们发现老班长不吃鱼的秘密之后,接着叙述:第二天,老班长端来鱼汤笑着让我们吃,大家怎能吃得下!老班长严肃地命令大家吃下去,待大家吃了,他才又露出了笑意。学习这段课文,应该紧紧抓住老班长先后的两次认真阅读、思考。因此,教师这样提问:

老班长先后的两次笑,笑得一样不一样?

听了这样的问题,学生会觉得很有意思,乐意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这一段中对老班长的描写。有的学生明白了,他们说:老班长刚端来鱼汤时的笑是故意装出来的。因为从全文看,老班长是一个工作极端负责的人。今天他端来的鱼汤特别少,他心里只能充满了自责,怎么会笑呢?但是他想到头一天晚上发生的事,想到同志们已经知道他从来不曾吃鱼,今天的鱼汤不一定能痛痛快快喝下去。因此他故意装出一个笑脸。他想用这个笑脸来创造一种气氛,来动员大家喝鱼汤。又有学生补充说:不仅这个笑是装出来的,连他说的那句话也是编出来的。他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同志们把鱼汤喝下去。

对于后一次笑,学生们认为,那是真的笑了。同志们把鱼汤喝下去了,喝下去,对同志们就有好处,因此老班长笑了。但是,同志们吃的东西毕竟太少了,老班长远远不会为同志们吃了这么一丁点儿东西而开怀大笑,所以只是露出了一丝笑意。没有笑容,更没有笑声,只是一点笑的意思。即使是笑意也仅有一丝。作者用词多么严密!

这样的课堂讨论,看来是着眼于老班长的外表的,但是正是这种由外表到内心的思考、体会,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位忠于革命,无限关心他人的革命老战士那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并深受感动。

这样的课堂讨论,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教给了他们读书方法,不但有益于深入理解课文,有益于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也有助于举一反三,形成阅读能力。

这样的课堂讨论,出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使他们懂得看问题应该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托班长大的我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进行初步的即时演讲的能力和水平进行情境表演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感情。

3、提高幼儿的组织协调能力,并协助老师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1、事先用别班幼儿排练几组情境表演:如:两个幼儿争抢玩具而打起来的情境,一个幼儿摔倒了而大哭的情境等。(因幼儿能力有限而不能很好完成得,也可请几位老师表演。)

2、事先让家长了解竞选班长的信息,幼儿可在家长的帮助下,在家中准备好自己的竞职演说。

3、从外班请来几位小评委,对参选的幼儿进行评定。

已有相关知识和经验分析:

我班幼儿大部分都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知道为自己的班集体利益着想。在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我班孩子们都通过集体的力量取得了好的成绩。在班级的生活中,孩子们也很团结。尤其是到了大班,孩子们更懂得关心别人,关心班集体。有几个稍大点的孩子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哥哥姐姐,而哥哥姐姐就应该知道让着弟弟妹妹们,他们为班集体是处处着想,甚至连扫地的时候笤帚不够用了,都会跑到外班去借。可是也有意外发生的时候:有一次,隔壁班的孩子在我班种植园里摘了一朵花,正好被我班的几个孩子看见了,他们竟追到那个孩子的班里,把花抢回,并打了那个孩子几下。弄得那个班的老师竟不知所然。我深知,孩子们的动机是好的,都是想维护班集体的利益,但是在具体的事情中,他们却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我通过想组织这次"竞选小班长"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关爱班集体的具体做法,使我们这个班集体更加的充满活力和爱心。

活动过程:

一、教师宣布本次活动的内容是"竞选小班长"。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有个好消息告诉你们,我发现最近咱们班的每个小朋友都特别能干,所以呢,老师想从你们中间选几个小班长,来帮老师的忙,你们愿意吗?

幼儿:愿意。

老师:那老师希望每个小朋友都积极地报名哦,老师相信你们都是最棒的!

(评析:教师的鼓励话语,具有很大的激励性,孩子们都开始跃跃欲试了。)

二、幼儿进行选举,并说明理由。

老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说说吧,你可以选别人,也可以选自己。但要说出为什么选他或者自己的原因啊。

幼儿自由发言,说出选别人或是自己的原因。

老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说了选别人或者自己的原因,现在我们请大家选出得小朋友和自己选自己的小朋友到前边来。小朋友们欢迎!

(初选出四位小朋友)(评析:通过幼儿选别人或者自己当小班长的过程,无形中提出了好多关于当好小班长的规条,比起老师明文规定的内容,效果要好的多。)

三、教师请出外班的小评委们,对选举出的幼儿进行"考核"。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当一个小班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但需要我们爱自己的班级,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我们还特意从大二班请来了几个小评委,现在,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吧。

(幼儿鼓掌,小评委入席。)(评析:从外班请来了"小评委"这种形式对于孩子来说,真的很稀奇,不但外来的小评委会很尽力,而本班的宝贝们也会更出色的表现的。而老师此时看起来似乎已不重要了,孩子们已融入到整个气氛中了。)进行情境表演,让竞选的小选手们说说自己的看法,并融入到情境中,进行表演。老师也要鼓励没有参加竞选的小朋友们也出谋划策。

1、情境一:两个幼儿玩玩具,玩着玩着,争抢起来,还打了起来。

老师:不好啦,他们打起来了,可是老师现在也不在他们身边,如果你看见了,你该怎么办?

竞选的幼儿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2、情境二:一个小朋友摘我班种植园的花,被发现了。

老师: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花草,这个小朋友摘了我们的花,怎么办呢?

竞选的幼儿说自己看法。

3、情境三:午睡时间,一个小朋友不但自己不睡觉,还和别的小朋友偷着说话,你发现了,怎么办?

竞选的幼儿说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4、情境四:一个小朋友摔倒了,并且哭了。你发现了,怎么办?

竞选的幼儿说自己的看法。

(评析:通过创设的情境表演,来进行所谓的"考核",这几个候选的小选手们备受瞩目,而这些考核的内容也涉及幼儿园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小朋友们对这几个小选手们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四、小评委对参选的幼儿进行评价,确定最终人选。

老师:刚才我们请几个参选的小朋友进行了一个小测试,他们表现的都很棒,下面我们请几个小评委来给他们评判一下吧。

让其余的小朋友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评析:此环节既体现了权威,又体现了民主。让小朋友们充分体验到民主的快乐。)

五、教师进行最终评判,并请选举的小班长进行发言。

托班长大的我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1、认识两个生字,积累“苦恼、绝交、屋顶、掀掉、过错、影子、静悄悄”等词语。

2、正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运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理解课文中的词句。

4、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小干部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小干部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教学具准备:

黑板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引入。

1、板书:苦恼读词语,理解词语:苦恼—苦闷(痛苦烦恼)那么,谁会有苦恼呢?

2、同学们,你有什么苦恼吗?(学生自由发言)

3、你们知道班长有什么苦恼吗?(学生自由发言)请班长来讲一讲他的苦恼。

4、诗人柯岩也写过一首叙事诗《班长的苦恼》,今天让我们来欣赏他的作品。补充完整课题:8班长的苦恼齐读课题。

二、朗读感悟。

1、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这位班长有什么苦恼?)

2、这首诗中的班长,究竟有什么苦恼呢?默读整首诗,交流。

板书:整个中队不约而同与之绝交

3、为什么全班同学都会一起与这位班长绝交呢?指名分节读这首诗,交流。

4、如果你是班长,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情?板书: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5、正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三、语言拓展。

1、在平时学习生活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与同学相处呢?(学生自由发言)

2、师: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并且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这样做,才能使集体更有凝聚力,让我们学习得更快乐!

四、布置作业

询问一下你身边的人的苦恼,然后想办法帮他解决。

板书设计:

班长的苦恼——整个中队不约而同与之绝交

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托班长大的我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幼儿能够认识长颈鹿的特点,学会比较高矮,并且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让幼儿能够观察和认识长颈鹿;

2. 培养幼儿比较高矮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长颈鹿的图片或模型;

2. 长颈鹿的书籍;

3. 杯子、纸箱等实物,用于比较和测量。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长颈鹿的图片或模型,引起幼儿的兴趣,询问幼儿对长颈鹿的认识和了解。

2. 感知

让幼儿用触摸、视觉等感官逐个感知长颈鹿的身体特点,如长脖子、长腿等,帮助幼儿形成对长颈鹿特点的直观印象。

3. 认知

组织幼儿一起观察长颈鹿的图片或模型,并用书籍介绍长颈鹿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幼儿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

4. 比较高矮

教师出示几个不同高度的杯子,并让幼儿依次排列这些杯子,从矮到高或从高到矮。然后,教师再出示一些纸箱或其他实物,让幼儿进行测量比较。引导幼儿通过比较,了解高度大小的概念。

5. 探究

将幼儿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只长颈鹿的模型或图片。让幼儿通过比较,判断哪个模型或图片的长颈鹿更高或更矮。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你们是如何判断哪个长颈鹿更高或更矮的?”“长颈鹿的脖子越长,它们的身高是不是就越高呢?”等等。

6. 总结

引导幼儿集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概括出长颈鹿的特点和比较高矮的方法。鼓励幼儿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课后反思

通过这个教案,我发现孩子们在观察长颈鹿的特点时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用手触摸、眼睛观看等感官方式来认知长颈鹿的外貌特征。同时,在比较高矮的环节中,孩子们也展现出了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合作比较,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然而,有一点令我惊讶的是,幼儿对于“高”和“矮”的概念理解有些混淆。他们在比较时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如宽度、体积等。这可能是因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比较对象大多是静止的,没有明显的高度差异。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增加更多的活动和实物,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高度的概念。

另外,我也注意到一些幼儿在合作中存在沉默或者逃避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合作中害怕犯错,或者害怕被其他人指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

总的来说,本堂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我会总结教学经验,调整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身边事物的特点和差异。

托班长大的我教案 篇12

1、激发排序的兴趣,大胆运用语言讲述排序结果。

2、培养观察、比较和操作能力。

3、能较熟练地按物体长短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

1、调动幼儿情绪。

老师将其中的一根切下一小块,请一幼儿品尝。

然后,老师再将长的一根切下一段,给幼儿品尝。

1、幼儿自由探索给小棒排序。

请幼儿自己比一比小棒的长短,排一排小棒,主动探索排序方法,教师观察幼儿掌握排序的情况。

2、教师利用课件与幼儿一起总结、归纳排法。

(1)先比较4个物体,找出最长、最短的,最短的放在最前面,最长的放到后面。

(2)然后比较其它两个物体的长短、按顺序放在中间,并说出:我是按照最短的、短的、长的、最长的顺序给物体排队的。

(3)让幼儿在正排序的基础上进行逆排序。

(1)正排序是从短到长,一个比一个长。

(2)逆排序是从长到短,一个比一个短。

1、请幼儿自由排序,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2、教师小结,自然结束。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形状、颜色。通过探究尝试有规律的排序,体验数学中的规律美。

2、训练幼儿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初步学会相互合作。

活动准备:

1、印有各种小动物(大灰狼、小兔、小鸡、小鸭)脚印的地垫若干。

2、音乐磁带一盘。

3、大灰狼头饰一个、小白兔头饰一个。

4、图形卡(圆形、方形、三角形)若干。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djz525.com/a/6066162.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英雄联盟台词合集26句
下一篇 : 死亡诗社观后感(集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