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访惠聚心得体会范文十三篇#】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总会得到不同的领悟,我们不妨把酝酿好的感悟和想法用纸和笔记录下来。心得体会指的是经过自己心理思考或经历之后产生的某种感觉,想必大家都有曾为心得体会而苦恼过吧?这篇“访惠聚心得体会”是作者用心创作的希望您会喜欢,思想传递给身边的人便会创造出更美好的世界!
访惠聚心得体会 篇1
住村近半年来,我们与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共同工作、共同劳动,和他们结对子、交朋友,对基层工作和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不易与艰辛,感触颇多,与工作组的同志们分享。
能当好一个处长,不一定能当好一个村支书。目前区直机关中,50岁以下的干部大部分来自于学校和部队,他们有文化、素质较高,在机关中研究业务、开展调研、制订政策等能各司其职甚至独挡一面,但同时,他们对基层不了解,缺乏基层工作经历,更谈不上具备群众工作的经验和能力也是实事,成为他们工作能力这个木桶上的一个短板,进而影响到整个机关的行政能力的发挥。在这次下基层的"访惠聚"活动中,我们的干部在面对基层群众反映的千头万绪的工作时,他们并不一定能比本地的一个熟悉情况的村支书甚至村干部有更好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他们更没有基层干部所拥有的广泛的群众基础。相比机关工作,在基层,群众问题的解决,更加能提升干部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和办事能力,基层复杂事务的处理,也更加能锻炼干部的组织协调和应对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升,也势必有助于我们干部的成长以及机关作风的改变,这也是我们组织人事部门一贯提倡的在基层培养干部的做法。因此,机关干部下基层这样的方式不能仅限于在"访惠聚"等的活动中,也不能仅限于对于重点培养对象的挂职锻炼中,应该将其常态化、普遍化、规则化,才能让我们机关干部在基层的熔炉里一批批百炼成钢,促进干部的能力提升和作风转变。
村支书不好当。村作为基层政权的最小单位,但对社会大局却有着举足轻重作用,那么一个好的村支书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广泛的群众基础、一定的文化素质、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良好的政策领悟力和执行力,还有一颗与时俱进的脑袋等等。然而在经济、社会、教育、生产等都较为落后的南疆大地上,能够同时具备这些看似苛刻条件的干部有几个?何况是小小的一村支书呢?目前,我区的行政村普遍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的领导模式,村支书由群众换届选举而来,他们大多能够拥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领导威信,但受本地社会发展的制约,自己本身只是个农民,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不高,宗旨意识、政策领悟力和执行力不强等问题,但在目前改革开放转型期的大形势下,他们必须面对上级各机关部门的多重政策及发展任务,群众日益多元突出的问题以及自己能力的局限、待遇得不到保障、工作和家庭生产无法兼顾的重重矛盾,让他们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往往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一肩挑的村支书,在村里很多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如土地承包、低保政策的落实和村重大决策上面往往更加容易造成一人独断的现象,容易导致本来有限的农村资源浪费和对群众产生不良影响等问题的发生。因此,村支书确实不好当,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行政村的干部设置、村支书的选用培养等方面认真考量,让村支书这个位子的责权和能力相适应。
基层战斗堡垒要有人有钱有砖有瓦。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然而这个战斗堡垒的建立不是简单的修房子、配班子,这个堡垒战斗力的完善也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情。目前,在组织部门的牵头下,通过上级援助一部分资金来建设村阵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村的办公场所问题,硬件问题的缓解无法弥补软件方面的缺失,突出的问题是两委班子的配齐配强,村干部大多是农民出身,自身素质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方式方法单一、政策执行力不强等制约着这个堡垒作用的发挥。所以,这个堡垒建成了,还得要人,要强人。南疆各地除了人才缺乏之外,由于自然、历史等条件的制约,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是造成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重要原因之一。上级的救济到了村里,仅能做一些补充办公用品、慰问贫困人员之类的小事,甚至不少村集体还拖欠村干部工资数年发不下来。没钱办事让村干部在老百姓面前挺不起腰杆,树不起威信,号召力战斗力无从谈起,即使有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也因为缺乏启动资金、无土地、无思路等种种困难而举步维艰。这就需要我们工作组发挥优势,结合当地实际,帮助他们理思路,支援他们发展经济,这里的帮助,并不是简单的给钱,更重要的是给办法给路子,让他们有自己的造血功能。今年,我们工作组与村班子成员积极协商,确定了用村集体土地发展苗圃种植的经济发展思路,主动帮助联系苗圃销售户,协调到价值2万余元的耐旱、耐碱、易成活的优质树苗4万多株,连夜运回,并就苗圃的种植、灌溉、定苗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一些列的指导。目前,树苗长势喜人。如果年底销售情况理想,村集体将扩大规模,经过三到五年的推广,必将形成集体经济发展的有力产业。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以及环境的闭塞等原因,南疆不少地方存在村民生产生活方式守旧落后,生活上不思进取,重农轻商,宗教氛围浓厚,轻视教育等问题。国家及地方的各类惠民政策的落实,产生了农民过分依赖政府、缺乏自立自强等的不良社会效果,这些原有的认知和习惯以及新滋生的等靠要思想,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解放,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解决这些问题,首要解决的就是农民思想认识的问题。然而,思想认识是长期历史、自然、宗教、习俗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教育转化并非一朝一夕。这不但需要党和政府有关政策持久的正面引导,更加需要基层干部长期、大量、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入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现代文化因素和人文理念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接受现代先进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然也就对周围存在的错误认知、落后观念以及极端思想等负面的因素有了自己的免疫力。这个过程急不得也缓不得,更不能忽略顽固思想及极端宗教等的抵制干预,需要全社会各部门阶层的通力合作,也需要少数民族内部有识之士的示范带动,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我们在"访惠聚"工作中,通过走访了解问题症结,通过大规模、多方面的宣传教育、带领村干部及种植大户观摩先进地区的农业生产、开展多种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教育手段,着力在生活观念、生产理念、民族团结、宗教管理等重要方面转化农村群众的思想认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宣传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在基层群众中,到位的宣传教育可以解决不少因为认识不清、理解错误而造成的问题,但不能解决全部的群众问题。如在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的这场你死我活的敌我斗争中,对少数顽固的敌对分子,传统的宣传教育效果是有限甚至毫无作用的,有时这样温和的方式甚至被当成了政府的软弱无能,让一些顽固分子有机可乘,势力做大,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在走访了解阶段,我们的干部对村民的了解应该是全面而清醒的,在以"四类管理法"为基础的登记管理中,将重点管控户及特殊群体做细化分类,了解他们成为重点人员的成因以及长期的现实表现情况,从而确定哪些群众是可以宣传教育争取转化的人员,哪些是思想顽固无法转化的人员,把有限的时间精力花费在前者身上,对后者采用上报打击的方式,把这类苗头性的问题消灭在起始阶段,杜绝其因长期无法转化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维稳风险。目前,在维稳形势复杂的南疆农村地区,我们过分强调宣传教育,片面扩大宣传教育的作用,忽略其不足和存在的隐患。
2014年3月,新疆的气候并没有像内地的春天那样温暖,树枝还没有发芽,春风还很凛冽,似乎新疆的冬季还没有结束。但是在新疆公务员的队伍中,每一位干部的内心深处,都翻涌着一股热潮,都在为一个决策而忙碌。从一开始的下达通知,大家的议论纷纷,积极踊跃的报名,到最后名单确定的那一刻,我深知我将和我的同事们带着自治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责任和使命踏上南下的列车,去到我从没有去过的南疆喀什,内心滋味万千。近一年的驻村工作和生活,丰富了我的心路历程,内心也有了很多变化。我也十分愿意分享我的体会与感想。
一、 接纳与了解
3月5日一早,我们的列车就到了喀什疏勒县,这个对于我完全陌生的地方。在去往英阿瓦提乡比纳木村的途中,我一直在向窗外张望,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灯火辉煌,满地黄土和未发芽的枯树,想着我即将要在这里工作生活一年,我又想起了临别家人前的不舍和不到两岁的孩子,心中难免不是滋味。其实对于我来说,下村前最大的心里障碍,就是想家和担心安全。但是现在,这种顾虑已经完全消除了,我想这归功于四个字:接纳与了解。
接纳就是我必须告诉自己: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是一名年轻的机关干部,我从大学校园直接进入机关,没有任何基层工作经验,我需要这样一个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自己。我也必须要从一名共产党员和公务员的职责出发,担当起这个责任,接受这个挑战,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对得起自己的这份工作。有了这些对自己的告诫,家和孩子就放在了第二位,即使泪水和思念如何的翻涌,我也欣然接纳了这一切。
了解就是通过这一年的住村工作,我了解到了南疆的农村生活,也了解了南疆的农民。南疆的农村条件艰苦,很多农民家中还喝不上自来水,农田因为缺水得不到有效的灌溉,电压经常不稳,导致农民生活不便,经济收入的渠道甚少,农民增收不显著。这些都是南疆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我了解到南疆农民的淳朴、善良和热情。虽然语言不通,交流起来存在一定困难,但是他们内心的纯真和善良深深打动了我。有一次在乡村道路上行走,我和同伴搭了一家维吾尔族的毛驴车,他们并不介意,而是很热情的招呼我们上车,我用刚学会的几句维语向他们问好,剩下的时间就是对望着笑,但是这笑容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那种笑是真挚的,发自内心的。还有一次,村委会的院子停水,我们需要去村委会马路斜对面的大渠里提水,我和同事提着桶子刚打好水,一个农民恰巧路过,看到我们提着水准备回去,他连忙下车,提过我们手中的水,放在电动车上,慢慢的将车子推到村委会。他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路人,完全可以不帮助我们,但是他却主动帮忙,这让我的内心多了一份了解与感动。这两个小故事虽很普通,但类似这样的事情还很多,村民帮助我们修电灯,修排水沟,送来自己家种的杏子和西瓜。一件一件的小事凝聚起心中的感动,架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因为只有了解,才能理解,只有理解,才能信任,只有信任,才是一家人。
二、用心去感受,用情去工作
有了接纳与了解,我想我可以完全敞开心扉的投入到"三民"活动中。"三民"活动通俗的说就是让广大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百姓的诉求,解决群众的困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的树立党员干部亲民为民的良好形象,有力的推动基层的建设,让群众们过上好日子,让他们能够看到感受到变化,享受上实惠。
住村后我们才真正感受到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距和生活环境的截然不同,为尽快融入住村工作,融入基层生活,我和大家一样克服交通、饮食、住宿等方面问题,在工作生活上迅速进入角色。积极配合村两委会召开会议,主动与村里的老党员、困难户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村里的农牧业发展情况等。在最初的三个月,我们工作组几乎每个工作日都在走访入户,知民情、摸实情,与农民朋友唠家常、交朋友,听他们的真话、实话,甚至是牢骚话和不满情绪。有问题和困难当场记录,争取协调有关方面予以解决,我相信只有实实在在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全心全意帮助他们,才能取得村民的信任。
不知足不觉中,我在基层生活工作已经10个月了,在十分珍惜这次基层工作机会的同时,也总结了"四个感受".
一是感受到这里的民风纯朴。在入走访中,我深深感觉到这里的民风纯朴,热情、善良、朴实,对党和政府怀有感恩之心,对工作组寄予希望。不少群众主动找工作组交流思想、反映情况。在入户走访中,来到一户三老人员家时,工作组的同志们与大爷围坐在炕头,询问他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唠家常。这位70多岁维吾尔族大爷深情的说着他对共产党的感恩之情,诉说着此生最大的愿望是去北京看毛主席,虽然语言不通,但我能感受到他那颗善良而感恩的心。有时在村委会,会遇见来办事的村民,只要相互看到彼此,我都会与他们微笑,问候一句"亚克西木",他们也热情的与我回应。还有很多老乡邀请我们到家中坐客,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我们。虽然民族不同,语言不通,但这些点点滴滴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善良、淳朴和热情。我有信心和这样的百姓一起,交朋友结对子,共同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
二是感受到肩负的责任重大。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非常关心农村建设,尤其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入村后,群众们对我们工作组表现出了极大的欢迎,同时也对我们有着很高的期盼。在前期走访过程中让我感触最深和最不愿意听到和看到的是农民增收难度大、用水用电难以保障、村民业余文化单一、村小队的道路没有硬化等诸多问题需要有待于解决。我感受到做为"三民"活动工作组的一员,在为群众办实事过程中,肩负着重大责任。于是我们协调有关部门,使全村没有通自来水的农户全部通了自来水,听到他们说着"热和麦特",我感受到只有实实在在为民服务,办实事,才能拉近干群距离,真正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是感受宣传政策的必要性。走访入户,交心座谈,进行政策宣讲,答难解惑,是工作组的主要工作任务。据了解,许多群众通过电视、广播及乡政府传达等途径知道惠民政策,但对具体内容一知半解,有的只了解个别政策项目,不清楚自己应该享受哪些政策,造成因不理解政策、公开公示不透明对村委会干部产生一些误解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走访中力争现场答复,现场不能答复的承诺尽快答复,确实答复不了的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并反馈意见。通过走访,我感受到只有耐心细致地帮助群众理解惠民政策,才能增强群众致富信心和动力。
四是感受到基层干部辛勤的工作和强烈的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住村工作增进了机关干部对基层干部的理解和支持,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千头万绪,百姓的衣食住行样样都要操心,事事都要管理。很多干部天不亮就开始上班,深夜才能回家,基本没有周末,有的还要24小时值班,但他们没有任何怨言,表现出了很高的觉悟和很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值得我学习。我们有信心和这样的基层干部一起,做好住村工作,完成六大任务。
住村工作才刚刚开始,这是一个新的课堂,也是一个大的舞台。作为第一批的住村干部,使我感到:只有亲身经历过,方能尝尽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用心思考过,才能学会其中的真知灼见。
访惠聚心得体会 篇2
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了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总体战略,为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并存,许多问题相互交织、复杂敏感的地区,深入开展“访惠聚”活动是紧紧围绕总目标,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着眼点和着力点的固本之策,是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之举,对于实现**的总体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范文一】
作为一个年轻的党员干部,基层是一个大课堂,需要学习很多知识和政策。在开展第三批“访惠聚、下基层”活动中,又一次给我提供了一次了解基层、向基层学习的机会。经过一周的基层培训,我对社区工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了解。
前两次我没有学到的东西,我从街道工作人员那里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但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现我的第三批访惠聚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经过几天的工作,我发现:一是长期遗留下来的双沟问题。两沟地区是城郊贫民区,属于待拆区域,这里居住条件极差,相当一部分房屋是木板房,漏雨透风;两沟地势低洼,居民区内道路歪歪扭扭、坑坑洼洼;居民用电主要靠偷接,大部门居民用水主要靠从周边商店购买或从周边居民家中接。
二是两沟居民贫困人口多,大部分居民是少数民族居民,没有克拉玛依户口,没有稳定工作,从事装修、养殖、餐饮服务员或在二手车交易市场工作,成为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三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性文体活动缺乏。
由于基层工作待遇较低、工作环境较差,街道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很有困难,工作人员没在街道工作多久,就通过公开招录考试或者参加企业招聘,离开了街道,造成留不住人才的居民。两沟是“三不治”的重点地区,需要及时排查。3月6日,我们积极配合街道工作人员开展入户走访,认真核对信息,在派出所同志的帮助下,认真核对两沟居民身份信息,进行重新登记录入。
深入群众实访民情。在对接第一批工作组民情台账的基础上,实施专题座谈访、混编入户访、错时交流访、对接需求访“四访”工作法,着力在深度访和重点访上下功夫。目前,累计走访群众7.
08万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673件,帮助基层梳理充实民情台账问题556个,均列入年度工作计划重点推进解决,主动协助基层组织采集完善村(居)民基础信息2.3万余户。
主动出击细解民忧。牢牢把握“实在、及时”的原则,发挥自身优势,和基层组织一起践行惠及民生“微行动”: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义诊活动89次,受益群众1.
2万人;解决群众最迫切的住房、出行、用水电等现实困难322件,成立爱心团队、志愿服务队130支,帮扶重点户、贫困户2824户,投入慰问资金231.85余万元,推荐就业650人,劝导56名辍学儿童重返校园,为群众办实事1003件,一系列暖民心举措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
以身作则广带团结。从自身做起,与基层各族干部群众结成民族团结对子1100余个,在工作生活中互学语言、互赠小礼品、互取对方民族特色的名字,通过共过一次恰依、共留一张合影等活动,当好民族团结示范员。同时,配合基层组织从个体、家庭、巷道(楼道)逐步抓起,广泛开展民族团结“细胞工程”创建工作,选树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目前,共选树基层典型132个,开展“十个一”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413场次,参加人数3.3万余人。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一直驻扎在克拉玛依区天山路街道办事处的两条沟里。下基层一周以来,下基层工作组在天山路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同志的帮助下,开始熟悉两沟情况,根据工作实际将工作组成员分成二组,一组在大西沟参加工作、一组在西大沟参加工作,并按照网格化防控管理要求,将工作组9名同志细化到每个防控区域、配合街道工作人员和片警工作。
第三批“访惠聚、下基层”活动为我们零距离接触社区干部、困难群众,转变工作作风搭建了平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认真履行下基层干部的工作职责,认真学习社区工作方法,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在工作中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服务基层群众和两沟维稳工作,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范文二】
xx年是落实“访惠聚”活动的第三年,也是承上启下、完成三年任务的关键之年。在新的一年中,“访惠聚”活动工作的起点高了,群众的期望值也更高了,如何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开创“访惠聚”活动新局面,是第二批工作组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在实践“访惠聚”活动中深刻认识到,这是应对复杂形势的底气所在,是主动进攻的尖刀和拳头,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取得新的突破。
在近3个月的访问中,印象最深的时4次流泪。一次是在退休职工沈统斌家,听他讲述老两口如何含辛茹苦拉扯四个孩子长大的故事,为了省钱,自家修建住房时,没有请人帮忙,从备料到盖房,全是夫妻俩自己干活。为供孩子们上大学,他们一家人一冬天只烧不到一吨煤,为了节约开支,他们就常到附近工地上拣废弃的煤渣,里面加上土,团成煤球,将就着烧一冬天。
讲到大女儿考上了一个好学校,因家里没钱,就另选了一个不太理想但有助学金的学校上了四年大学时,他情不自禁地流泪了,那是一个父亲在内心深处对爱女的愧疚,对自己没能帮我女儿实现梦想的无助.我也禁不住流泪了,基于对一个勤奋好学的女孩没能即时实现理想的惋惜,对一个父亲内心的理解。普天之下的父母,为了孩子所承受的煎熬和辛劳之苦,是儿女们一生都难以报答的恩情。
听完他的讲述,工作队员和沈统斌一家人的心贴切得更紧了。
在老伴刚刚出车祸去世的杨承财家,见到工作组人员来访,老人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出话来,他拉着我们看他老伴的**,讲述老伴出车祸去世的过程,带我们看两人每年都一起种的菜园,老人失去老伴才一个多月,还没有从痛苦中走出来,儿女们因为工作忙,不能时时陪他,而他每天就在大院子里独自回忆几十年两人相濡以沫的生活,为他们的相守、为他们的感情、也因为孤独,老人泪流不止。我们也忍不住哭了,想着如何安慰这个孤独无助的老人。 我们将来应该更多地见到老人。
站在袁宝安家的大门口,听着马上要出去打工的袁宝安妻子,向我们讲述自己现在要努力干活,挣钱还帐时,我们问还什么帐,她说,是给女儿看病借的帐,问及女儿的病情,她哭得很伤心,这让我们始料不及,赶紧拿出纸巾给她拭泪。原来,去年她们17岁的女儿死于白血病。我们默默听她述说,感受着这位深爱女儿的母亲破碎的心,看到她失望无助的样子,和她一同流泪,嘱咐她现在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要太累太急了,回头我们也帮忙想想办法。
后来,我们得知火箭农场去年号召社会各界为女儿捐款。我们要做的就是经常去她家,安慰受伤的母亲,鼓励她面对生活的沉重打击。
我第四次流泪是在可怜的工人心中。他患有脑梗塞,记忆力严重衰退,每天都要大量服用**药,50多岁的他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无法耕种。他的妻子庄会芳和大女儿向小琴是聋子。
他的儿子向毅去年离婚,这加剧了家庭的困难,也让家里的生活很悲惨。儿子向毅最近情绪不稳,常因观点不同引起言语冲撞与父亲产生了隔阂。
得知情况后,工作组一方面及时与连队和社区沟通,争取把向心民及妻子两人的低保在最短时间内办好。又为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帮助向新民一家渡过难关;另一方面通过做思想工作,引导交流,加深了向兴民和儿子向毅之间的沟通,彼此有了更多理解和包容。向毅谈到了女儿离婚时的考虑。 他艰苦地同意,孩子应由女人抚养。 他每月提供生活费500元。
当两岁的女儿得知再也不能和父亲、奶奶、爷爷生活在一起时,在离家的前一天晚上,孩子哭了整整一夜,听到这儿,我们流泪了,为一个幼小心灵要承受如此的痛苦而心疼难过。离婚后,向毅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无法解除对孩子无尽的思念。我们默默地祈祷全世界的父母不要让年幼的孩子遭受这种分离和痛苦。
愿所有的孩子在父母身边快乐成长。我们也会尽力帮助向毅尽快摆脱过去的痛苦,找到新的工作,养家糊口。
走访近半年,我们每天走家串户,来往于居民区之间,听着各种述说,分享着每个家庭的幸福,倾听着每个家庭的烦恼,感受着个别家庭的不幸。这本身就是对我们的一种教育,在分享中更加珍惜生命的馈赠,在倾听中更加体谅百姓的疾苦,从而更坚定了我们沉下身子、察民情、解民忧、为民服务的决心。
访惠聚心得体会 篇3
“访惠聚”工作心得体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疆各级机关抽调20万各族干部开展为期3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我作为第三批“访惠聚”工作组成员被派往奇台镇金山社区住点自xx年2月25日入住社区以来金山社区工作组在金山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开始熟悉社区情况根据工作实际将工作组成员分成5个组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细化每个防控区域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和片警工作
此次下基层活动给我提供了一次了解基层向基层学习的机会社区是个大课堂需要学习的知识很多需要掌握的政策也很多经过一周多的基层锻炼使我对社区工作也有了进一步了解从社区工作人员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通过这段时间的住点工作我发现:一是环境卫生问题居民区内垃圾乱扔、清理不及时二是居民区内很多少因为没有活动室活动缺乏
由于社区工作人员多为聘用、待遇较低工作环境较差社区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很有困难工作人员在社区工作不久就通过公开招录考试或者参加招聘离开了社区造成留不住人才的现象
此次下基层活动为我们工作组成员零距离接触社区干部、辖区困难群众搭建了平台我们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入户走访认真核对信息跟随社区工作人员经常到居民家中看一看、听一听、聊一聊、和他们拉家常、交朋友才能听到广大居民反映的民意要以“能
帮则帮解决问题”的进去态度积极向社区反映问题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才能得到充分信任只要真正带着感情深入下去就会赢得居民的支持和拥护
访惠聚心得体会 篇4
刚来到依尔喀巴克的时候,恰是天寒地冻、还没有过春节,而现在已经是盛夏七月,草长莺飞,来这里工作也有六个月的时间了,感触颇深。
从最初的新鲜好奇,到环境改变的不适应;从舒适方便的楼房到经常停水无法正常洗浴;从周六、周日正常休息的机关到没有节假日、没有白天黑夜的驻村生活。对于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我来说,还是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但这也只是生活中的一些不适应;更为严厉的是驻村中接二连三、繁杂紧迫的工作时常压的人喘不过气,熬夜加班已是家常便饭,通宵达旦更是手到擒来,时常也会羡慕在机关工作和下沉结亲的同事们,但想想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则一刻也不敢放松、不能放松。半年时光匆匆而过,苦了、累了,身上的衣服磨破了,我们干事的办法多了,胆子更大了;黑了、瘦了、鞋子上的泥巴沾多了,我们和老百姓的距离近了,感情更深了。来村上已有半年,自己也有一些感受。
一是干好访惠聚工作,必须和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打交道,态度非常关键,如果放不下机关干部的臭架子就永远和群众走不到一起。记得刚来村上工作的时候,村民热情邀请我们到家中做客,但是看到主人家和村干部都是用手抓着吃肉的时候自己怎么也咽不下去,有时候心里甚至会埋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磨炼以及与村民、村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交流加深,自己心中的结缔也就默默消除了,慢慢的我也理解了为什么说路上的相视一笑和一次情切握手都是群众工作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了,如果从普通生活上都没有办法同广大群众融入到一起,更别谈在村里开展工作了。
二是干好访惠聚工作,必须真心实意为民解难。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这是取得群众信赖的最有效也是唯一途径。老百姓们都非常淳朴,花言巧语在他们那里不顶用,实实在在拿到手里的东西他们才会去认,我们为老百姓分地、发树苗、发化肥种子、接通自来水、联系打工单位、组织文体活动、调节邻里家庭矛盾,我们还为戈壁放牧群众购置饮水罐、帮助贫困户整理菜地、半夜到合作社进行灭火、大雪天疏通春灌渠道等等,这些工作就像是筑起群众信任的一砖一瓦,干的越多,群众看在眼里的就越多,群众对你这个工作队认可的也就越多,慢慢的村民们才会竖起大拇指。
三是干好访惠聚工作,要坚持原则性问题。虽说驻村工作一定要扑下身子、少浮夸,老百姓的诉求就是努力的方向,但在有些原则性问题上一定要义正言辞、立场坚定,不能说老百姓提出的一起诉求我们都应该无条件的服从和执行。我们村上279户101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97户742人,贫困率73.5%。这么庞大的贫困数量,致贫的客观原因占一部分,但主观上的懒惰和等靠要思想是绝不能忽视的,部分村民提出了要牛、要羊、要钱是常有的事,我们在遇到这方面的情况时也绝对不心软,大胆表明立场,该一口回绝的就一口回绝,该批评的就当场批评,决不能让懒汉吃肉潇洒、让老实人吃亏流泪的事情发生,这样坚持上一段时间,工作队在村里的威信也就慢慢树立起来了。
四是干好访惠聚工作,村干部是我们的领路人。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我们来村上工作,绝不能单打独斗,很多工作最终是需要村干部来组织群众实施的,我们只是起到了指导和服务的作用。村干部在文件精神领会、工作方法、电脑办公等方面存在弱项,而工作队在群众召集、政策宣讲、感情沟通方面也存在短板,两者只有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才能把工作干好。我们的村委会主任哈依拉提基本上能说出全村所有家庭的人口数、名字、家中牲畜情况和现在在干什么,村民享受的低保、草场补贴、牧场工资情况也都在妇女主任库里夏西的脑子里,这些工作优势是我们工作队员们无法比拟的,所以开展好工作是一定要建立在对他们的信任、支持和尊重上的。依靠并不代表依赖,我们还要通过共同生活、工作、学习、活动,逐步提高村干部的工作水平和履职能力,这样才能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单位选派我们来村上工作已过半年,我也常常在反思我人生中的这次驻村经历。如果把访惠聚这段经历比喻成横在所有机关干部面前的一条河的话,那这条河一定有深有浅、有风平浪静也有激浪湍流,而我们今年踏进的恰恰是一个深水区,一踏进河里我们便拼命地往前游,站在岸边的人看着我们也都在为我们鼓劲加油,我们比谁都清楚,在这条河里我们身上背负的是沉甸甸的责任,稍有松懈就会被大浪卷走,我们也只有义无反顾、奋力向前。
访惠聚心得体会 篇5
自治区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疆各级机关将抽调20万名干部,开展为期3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为此,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也展开了这次活动。
机关干部为什么要下基层?一个下字,形象地道出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主要形式。
下基层,不仅是培养干部群众观念,锤炼干部过硬作风,提升干事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壮大基层工作力量,解决基层热点难点问题的有效举措,是一项利党利民的双赢之策。访民情是主要途径,惠民生是重要举措,聚民心才是根本目的。难题有哪些,该如何有效解决,需要党员干部们从基层找答案。
我们这次2000多名领导干部参加了三天的培训后,把我分配到克拉玛依区天山街道风华大西沟,报道的第一天就参加天山街道组织的服装展示活动,第二天上午参加了学雷锋活动,
我跟随社区领导下到基层群众进行走访,这次走访活动使我认识到了很多问题,心里更有很深的感触。
只有以谦虚务实的态度,经常到群众中看一看,听一听、聊一聊,和他们拉家常、交朋友,才能听到广大群众反映的,民意,要以能帮则帮、解决问题的进取态度,积极向社区居委会,和上一级主管部门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协助制订解决方案,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才能得到他们的充分信任。
心系群众,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真心实意为群众提供服务,这样才能收到群众的欢迎,才能促进各项工作,更好的开展,也只有在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发展与和谐的相互统一。只要我们真正带着感情深入下去,真正转变作风,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巩固党的执政之基,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社会更加和谐。
访惠聚心得体会 篇6
住村近半年来,我们与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共同工作、共同劳动,和他们结对子、交朋友,对基层工作和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不易与艰辛,感触颇多,与工作组的同志们分享。
能当好一个处长,不一定能当好一个村支书。目前区直机关中,50岁以下的干部大部分来自于学校和部队,他们有文化、素质较高,在机关中研究业务、开展调研、制订政策等能各司其职甚至独挡一面,但同时,他们对基层不了解,缺乏基层工作经历,更谈不上具备群众工作的经验和能力也是实事,成为他们工作能力这个木桶上的一个短板,进而影响到整个机关的行政能力的发挥。在这次下基层的"访惠聚"活动中,我们的干部在面对基层群众反映的千头万绪的工作时,他们并不一定能比本地的一个熟悉情况的村支书甚至村干部有更好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他们更没有基层干部所拥有的广泛的群众基础。相比机关工作,在基层,群众问题的解决,更加能提升干部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和办事能力,基层复杂事务的处理,也更加能锻炼干部的组织协调和应对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升,也势必有助于我们干部的成长以及机关作风的改变,这也是我们组织人事部门一贯提倡的在基层培养干部的做法。因此,机关干部下基层这样的方式不能仅限于在"访惠聚"等的活动中,也不能仅限于对于重点培养对象的挂职锻炼中,应该将其常态化、普遍化、规则化,才能让我们机关干部在基层的熔炉里一批批百炼成钢,促进干部的能力提升和作风转变。
村支书不好当。村作为基层政权的最小单位,但对社会大局却有着举足轻重作用,那么一个好的村支书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广泛的群众基础、一定的文化素质、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良好的政策领悟力和执行力,还有一颗与时俱进的脑袋等等。然而在经济、社会、教育、生产等都较为落后的南疆大地上,能够同时具备这些看似苛刻条件的干部有几个?何况是小小的一村支书呢?目前,我区的行政村普遍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的领导模式,村支书由群众换届选举而来,他们大多能够拥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领导威信,但受本地社会发展的制约,自己本身只是个农民,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不高,宗旨意识、政策领悟力和执行力不强等问题,但在目前改革开放转型期的大形势下,他们必须面对上级各机关部门的多重政策及发展任务,群众日益多元突出的问题以及自己能力的局限、待遇得不到保障、工作和家庭生产无法兼顾的重重矛盾,让他们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往往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一肩挑的村支书,在村里很多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如土地承包、低保政策的落实和村重大决策上面往往更加容易造成一人独断的现象,容易导致本来有限的农村资源浪费和对群众产生不良影响等问题的发生。因此,村支书确实不好当,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行政村的干部设置、村支书的选用培养等方面认真考量,让村支书这个位子的责权和能力相适应。
基层战斗堡垒要有人有钱有砖有瓦。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然而这个战斗堡垒的建立不是简单的修房子、配班子,这个堡垒战斗力的完善也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情。目前,在组织部门的牵头下,通过上级援助一部分资金来建设村阵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村的办公场所问题,硬件问题的缓解无法弥补软件方面的缺失,突出的问题是两委班子的配齐配强,村干部大多是农民出身,自身素质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方式方法单一、政策执行力不强等制约着这个堡垒作用的发挥。所以,这个堡垒建成了,还得要人,要强人。南疆各地除了人才缺乏之外,由于自然、历史等条件的制约,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是造成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重要原因之一。上级的救济到了村里,仅能做一些补充办公用品、慰问贫困人员之类的小事,甚至不少村集体还拖欠村干部工资数年发不下来。没钱办事让村干部在老百姓面前挺不起腰杆,树不起威信,号召力战斗力无从谈起,即使有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也因为缺乏启动资金、无土地、无思路等种种困难而举步维艰。这就需要我们工作组发挥优势,结合当地实际,帮助他们理思路,支援他们发展经济,这里的帮助,并不是简单的给钱,更重要的是给办法给路子,让他们有自己的造血功能。今年,我们工作组与村班子成员积极协商,确定了用村集体土地发展苗圃种植的经济发展思路,主动帮助联系苗圃销售户,协调到价值2万余元的耐旱、耐碱、易成活的优质树苗4万多株,连夜运回,并就苗圃的种植、灌溉、定苗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一些列的指导。目前,树苗长势喜人。如果年底销售情况理想,村集体将扩大规模,经过三到五年的推广,必将形成集体经济发展的有力产业。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以及环境的闭塞等原因,南疆不少地方存在村民生产生活方式守旧落后,生活上不思进取,重农轻商,宗教氛围浓厚,轻视教育等问题。国家及地方的各类惠民政策的落实,产生了农民过分依赖政府、缺乏自立自强等的不良社会效果,这些原有的认知和习惯以及新滋生的等靠要思想,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解放,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解决这些问题,首要解决的就是农民思想认识的问题。然而,思想认识是长期历史、自然、宗教、习俗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教育转化并非一朝一夕。这不但需要党和政府有关政策持久的正面引导,更加需要基层干部长期、大量、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入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现代文化因素和人文理念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接受现代先进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然也就对周围存在的错误认知、落后观念以及极端思想等负面的因素有了自己的免疫力。这个过程急不得也缓不得,更不能忽略顽固思想及极端宗教等的抵制干预,需要全社会各部门阶层的通力合作,也需要少数民族内部有识之士的示范带动,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我们在"访惠聚"工作中,通过走访了解问题症结,通过大规模、多方面的宣传教育、带领村干部及种植大户观摩先进地区的农业生产、开展多种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教育手段,着力在生活观念、生产理念、民族团结、宗教管理等重要方面转化农村群众的思想认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宣传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在基层群众中,到位的宣传教育可以解决不少因为认识不清、理解错误而造成的问题,但不能解决全部的群众问题。如在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的这场你死我活的敌我斗争中,对少数顽固的敌对分子,传统的宣传教育效果是有限甚至毫无作用的,有时这样温和的方式甚至被当成了政府的软弱无能,让一些顽固分子有机可乘,势力做大,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在走访了解阶段,我们的干部对村民的了解应该是全面而清醒的,在以"四类管理法"为基础的登记管理中,将重点管控户及特殊群体做细化分类,了解他们成为重点人员的成因以及长期的现实表现情况,从而确定哪些群众是可以宣传教育争取转化的人员,哪些是思想顽固无法转化的人员,把有限的时间精力花费在前者身上,对后者采用上报打击的方式,把这类苗头性的问题消灭在起始阶段,杜绝其因长期无法转化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维稳风险。目前,在维稳形势复杂的南疆农村地区,我们过分强调宣传教育,片面扩大宣传教育的作用,忽略其不足和存在的隐患。
访惠聚心得体会 篇7
完成三年任务的关键之年。在新的一年中,“访惠聚”活动工作的起点高了,群众的期望值也更高了,如何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开创“访惠聚”活动新局面,是第二批工作组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在实践“访惠聚”活动中深刻认识到,这是应对复杂形势的底气所在,是主动进攻的尖刀和拳头,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取得新的突破。
在走访的近三个月里,印象最深的有四次流泪的时候。一次是在退休职工沈统斌家,听他讲述老两口如何含辛茹苦拉扯四个孩子长大的故事,为了省钱,自家修建住房时,没有请人帮忙,从备料到盖房,全是夫妻俩自己干活。为供孩子们上大学,他们一家人一冬天只烧不到一吨煤,为了节约开支,他们就常到附近工地上拣废弃的煤渣,里面加上土,团成煤球,将就着烧一冬天。讲到大女儿考上了一个好学校,因家里没钱,就另选了一个不太理想但有助学金的学校上了四年大学时,他情不自禁地流泪了,那是一个父亲在内心深处对爱女的愧疚,对自己没能帮我女儿实现梦想的无助.我也禁不住流泪了,基于对一个勤奋好学的女孩没能即时实现理想的惋惜,对一个父亲内心的理解。普天之下的父母,为了孩子所承受的煎熬和辛劳之苦,是儿女们一生都难以报答的恩情。听完他的讲述,工作队员和沈统斌一家人的心贴切得更紧了。
在老伴刚刚出车祸去世的杨承财家,见到工作组人员来访,老人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出话来,他拉着我们看他老伴的照片,讲述老伴出车祸去世的过程,带我们看两人每年都一起种的菜园,老人失去老伴才一个多月,还没有从痛苦中走出来,儿女们因为工作忙,不能时时陪他,而他每天就在大院子里独自回忆几十年两人相濡以沫的生活,为他们的相守、为他们的感情、也因为孤独,老人泪流不止。我们也忍不住流泪了,想着如何安慰这位孤独无助的老人,以后该多来看看老人。
站在袁宝安家的大门口,听着马上要出去打工的袁宝安妻子,向我们讲述自己现在要努力干活,挣钱还帐时,我们问还什么帐,她说,是给女儿看病借的帐,问及女儿的病情,她哭得很伤心,这让我们始料不及,赶紧拿出纸巾给她拭泪。原来,去年她们17岁的女儿,因患白血病医治无效去世了。我们默默听她述说,感受着这位深爱女儿的母亲破碎的心,看到她失望无助的样子,和她一同流泪,嘱咐她现在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要太累太急了,回头我们也帮忙想想办法。后来,我们了解到,火箭农场去年已经号召社会各界向她女儿捐款,帮助治疗。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勤去她家,多安慰这位受伤的母亲,鼓励她坚强面对生活的沉重打击。
第四次流泪,是在贫困职工向心民家。他患有脑梗,记忆力严重下降,每天要服用大量治疗药品,年过五旬的他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无法种地。妻子庄会芳和大女儿向小琴两人两耳失聪。儿子向毅去年离了婚,这些都加剧了这个家庭的困难,一家人的生活窘迫不堪。儿子向毅最近情绪不稳,常因观点不同引起言语冲撞与父亲产生了隔阂。
得知情况后,工作组一方面及时与连队和社区沟通,争取把向心民及妻子两人的低保在最短时间内办好。又为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帮助向新民一家渡过难关;另一方面通过做思想工作,引导交流,加深了向兴民和儿子向毅之间的沟通,彼此有了更多理解和包容。向毅讲到他离婚时,为女儿着想,他忍痛同意孩子由女方抚养,他每月提供奶奶、爷爷生活在一起时,在离家的前一天晚上,孩子哭了整整一夜,听到这儿,我们流泪了,为一个幼小心灵要承受如此的痛苦而心疼难过。离婚后的向毅经历着一个个不眠之夜,无法排遣对孩子无尽的思念。我们默默祈愿全天下的父母,不要让幼小的'孩子承受如此的离别和痛苦。愿天下儿童都能在父母身边快乐成长。我们也将尽力帮助向毅尽快从过去的痛苦中走出来,找到新工作,撑起全家人的一片天。
走访近半年,我们每天走家串户,来往于居民区之间,听着各种述说,分享着每个家庭的幸福,倾听着每个家庭的烦恼,感受着个别家庭的不幸。这本身就是对我们的一种教育,在分享中更加珍惜生命的馈赠,在倾听中更加体谅百姓的疾苦,从而更坚定了我们沉下身子、察民情、解民忧、为民服务的决心,尽自己的力量为“访惠聚”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做出贡献。
访惠聚心得体会 篇8
自治区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疆各级机关将抽调20万名干部,开展为期3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为此,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也展开了这次活动。
机关干部为什么要下基层?一个下字,形象地道出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主要形式。
根据自治区党委、市油田党委深入下基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意活动安排和工作部署,从3月4日,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在我克拉玛依区天山路街道办事处两沟流管办驻点。下基层一周以来,下基层工作组在天山路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同志的帮助下,开始熟悉两沟情况,根据工作实际将工作组成员分成二组,一组在大西沟参加工作、一组在西大沟参加工作,并按照网格化防控管理要求,将工作组9名同志细化到每个防控区域、配合街道工作人员和片警工作。
此次下基层活动给我提供了一次了解基层、向基层学习的机会。基层是个大课堂,需要学习的知识很多,需要掌握的政策也很多。经过一周的基层锻炼,使我对社区工作也有了进一步了解。从街道工作人员身上学到了一些东西,也发现一些自身存在的不足。通过几天来的驻点工作,我发现:一是两沟问题,遗留已久。两沟地区是城郊贫民区,属于待拆区域,这里居住条件极差,相当一部分房屋是木板房,漏雨透风;两沟地势低洼,居民区内道路歪歪扭扭、坑坑洼洼;居民用电主要靠偷接,大部门居民用水主要靠从周边商店购买或从周边居民家中接。二是两沟居民贫困人口多,大部分居民是少数民族居民,没有克拉玛依户口,没有稳定工作,从事装修、养殖、餐饮服务员或在二手车交易市场工作,成为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三是两沟精神文明建设匮乏,缺乏群众性文体活动。
由于基层工作待遇较低、工作环境较差,街道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很有困难,工作人员没在街道工作多久,就通过公开招录考试或者参加企业招聘,离开了街道,造成留不住人才的居民。两沟是一个三非治理重点区域,需要及时清查流动人员。3月6日,我们积极配合街道工作人员开展入户走访,认真核对信息,在派出所同志的帮助下,认真核对两沟居民身份信息,进行重新登记录入。
此次下基层活动为我们零距离接触社区干部、困难群众,转变工作作风搭建了平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认真履行下基层干部的工作职责,认真学习社区工作方法,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在工作中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服务基层群众和两沟维稳工作,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心系群众,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真心实意为群众提供服务,这样才能收到群众的欢迎,才能促进各项工作,更好的开展,也只有在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发展与和谐的相互统一。只要我们真正带着感情深入下去,真正转变作风,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巩固党的执政之基,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社会更加和谐。
访惠聚心得体会 篇9
一、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神圣职责和精神境界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认真地学习了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八届八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南疆工作会议精神以及“访惠聚”活动系列文件材料加强了对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科技、社会、法规、业务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给精神上补“钙”、行动上提神拧紧“总开关”坚定了理想信念转变了工作作风树立了为民务实清廉新形象在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这一大事大非问题上始终做到认识不含混、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立场十分坚定旗帜十分鲜明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县委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积极为推动工作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二、履职尽责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扎实开展入户走访工作深入了村总体情况及时掌握村情民意、工作重点和难点重点做好了对村干部、“四老人员”、党团员、宗教人士等农村骨干力量的走访联系工作共走访入户x轮、x户(次)宣传教育群众x人(次)二是深入开展“双
语”普及培训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分层次培训村级干部、后备干部、党员以及妇女、青年群体等x批次培训人数x人三是加强民族团结结交朋友x人并认真落实“五逢”工作机制投入资金x元四是转变工作作风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劳动帮助群众开展农业生产工作积极参与了冬小麦施肥、植树造林、玉米播种收割、铺修道路等五是加强基层基础积极配合村支部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十项制度的落实、村级“星级化”规范创建和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村级组织建设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帮助村支部完善村级民主管理“两会两票”、村级财务集中报审、“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一事一议”、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做好村级后备干部的推选、发展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等工作六是丰富村级文化活动以重大节庆活动为契机配合村支部村支部开展了十字绣绣品展示、“去极端化”知识竞赛厨艺大赛、排球比赛、拔河比赛和走服装秀等系列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增强了村级文化阵地的综合利用和综合服务功能七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八是及时撰写、上报各类信息x篇被网站、新闻网采用x篇9是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去极端化”工作档案材料撰写、整理、归档工作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在主观上是努力的敬业的能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不深入、不系统;双语水平不高工作创新性不强服务群众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克服不足尽职尽责地
做好各项工作和组织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努力使各项工作再出新成绩、再上新水平
访惠聚心得体会 篇10
根据自治区党委、市油田党委深入下基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意活动安排和工作部署,从3月4日,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在我克拉玛依区天山路街道办事处两沟流管办驻点。下基层一周以来,下基层工作组在天山路街道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心同志的帮助下,开始熟悉两沟情况,根据工作实际将工作组成员分成二组,一组在大西沟参加工作、一组在西大沟参加工作,并按照网格化防控管理要求,将工作组9名同志细化到每个防控区域、配合街道工作人员和片警工作。
此次下基层活动给我提供了一次了解基层、向基层学习的机会。基层是个大课堂,需要学习的知识很多,需要掌握的政策也很多。经过一周的基层锻炼,使我对社区工作也有了进一步了解。从街道工作人员身上学到了一些东西,也发现一些自身存在的不足。通过几天来的驻点工作,我发现:一是两沟问题,遗留已久。两沟地区是城郊贫民区,属于待拆区域,这里居住条件极差,相当一部分房屋是木板房,漏雨透风;两沟地势低洼,居民区内道路歪歪扭扭、坑坑洼洼;居民用电主要靠偷接,大部门居民用水主要靠从周边商店购买或从周边居民家中接。二是两沟居民贫困人口多,大部分居民是少数民族居民,没有克拉玛依户口,没有稳定工作,从事装修、养殖、餐饮服务员或在二手车交易市场工作,成为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三是两沟精神文明建设匮乏,缺乏群众性文体活动。
由于基层工作待遇较低、工作环境较差,街道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很有困难,工作人员没在街道工作多久,就通过公开招录考试或者参加企业招聘,离开了街道,造成留不住人才的居民。两沟是一个三非治理重点区域,需要及时清查流动人员。3月6日,我们积极配合街道工作人员开展入户走访,认真核对信息,在派出所同志的帮助下,认真核对两沟居民身份信息,进行重新登记录入。
此次下基层活动为我们零距离接触社区干部、困难群众,转变工作作风搭建了平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认真履行下基层干部的工作职责,认真学习社区工作方法,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在工作中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服务基层群众和两沟维稳工作,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访惠聚心得体会 篇11
最近,自治区党委下发了《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集中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带头走村入户、蹲点调研,带头倾听群众呼声、听取整改意见,带头下访寻问题解难题,带头落实惠民项目、办好民生实事。
随着群众路线工作的不断深入,全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已拉开序幕,克拉玛依也掀起了走基层的高潮。因为走基层活动的贯彻落实情况,影响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所以在走基层活动中,党员干部需要做好两个坚定。
坚定理想信念。群众在干部心里有多重,干部在群众心里就有多重。党员干部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心中装着群众,把群众当成亲人,才能真正放下架子,沉下身子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才能不打官腔、不说官话,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心为民所系,情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群众心里有杆秤,党员干部要带着赤心、热心、诚心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听到群众的实话,赢得群众的信任,夯实了党群干群基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坚定务实作风。走基层重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因此党员干部们要摒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发扬实干精神,做到腿勤、手勤、脑勤,实实在在深入到群众家中看一看,群众院坝聊一聊,群众田间地头去查一查,及时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想所盼。党员干部对群众的困难疾苦感同身受,方能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事,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形成强大的干群合力。
走基层忌走马观花,欺上糊下做虚功。
走基层要真的走下去,切勿做样子走过场,为下基层而下基层。走基层不是跟群众聊一聊家长里短、送点慰问品和慰问金就了事。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群众的心里跟明镜似的,党员干部对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只有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走基层才能真正地走出常态,走出和谐,走出发展,广大群众方能成为支持我们的坚强后盾。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基层活动才能硕果满枝。
访惠聚心得体会 篇12
在走访的近三个月里,印象最深的有四次流泪的时候。一次是在退休职工沈统斌家,听他讲述老两口如何含辛茹苦拉扯四个孩子长大的故事,为了省钱,自家修建住房时,没有请人帮忙,从备料到盖房,全是夫妻俩自己干活。为供孩子们上大学,他们一家人一冬天只烧不到一吨煤,为了节约开支,他们就常到附近工地上拣废弃的煤渣,里面加上土,团成煤球,将就着烧一冬天。讲到大女儿考上了一个好学校,因家里没钱,就另选了一个不太理想但有助学金的学校上了四年大学时,他情不自禁地流泪了,那是一个父亲在内心深处对爱女的愧疚,对自己没能帮我女儿实现梦想的无助.我也禁不住流泪了,基于对一个勤奋好学的女孩没能即时实现理想的惋惜,对一个父亲内心的理解。普天之下的父母,为了孩子所承受的煎熬和辛劳之苦,是儿女们一生都难以报答的恩情。听完他的讲述,工作队员和沈统斌一家人的心贴切得更紧了。
在老伴刚刚出车祸去世的杨承财家,见到工作组人员来访,老人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出话来,他拉着我们看他老伴的照片,讲述老伴出车祸去世的过程,带我们看两人每年都一起种的菜园,老人失去老伴才一个多月,还没有从痛苦中走出来,儿女们因为工作忙,不能时时陪他,而他每天就在大院子里独自回忆几十年两人相濡以沫的生活,为他们的相守、为他们的感情、也因为孤独,老人泪流不止。我们也忍不住流泪了,想着如何安慰这位孤独无助的老人,以后该多来看看老人。
站在袁宝安家的大门口,听着马上要出去打工的袁宝安妻子,向我们讲述自己现在要努力干活,挣钱还帐时,我们问还什么帐,她说,是给女儿看病借的帐,问及女儿的病情,她哭得很伤心,这让我们始料不及,赶紧拿出纸巾给她拭泪。原来,去年她们17岁的女儿,因患白血病医治无效去世了。我们默默听她述说,感受着这位深爱女儿的母亲破碎的心,看到她失望无助的样子,和她一同流泪,嘱咐她现在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要太累太急了,回头我们也帮忙想想办法。后来,我们了解到,火箭农场去年已经号召社会各界向她女儿捐款,帮助治疗。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勤去她家,多安慰这位受伤的母亲,鼓励她坚强面对生活的沉重打击。
第四次流泪,是在贫困职工向心民家。他患有脑梗,记忆力严重下降,每天要服用大量治疗药品,年过五旬的他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无法种地。妻子庄会芳和大女儿向小琴两人两耳失聪。儿子向毅去年离了婚,这些都加剧了这个家庭的困难,一家人的生活窘迫不堪。儿子向毅最近情绪不稳,常因观点不同引起言语冲撞与父亲产生了隔阂。
得知情况后,工作组一方面及时与连队和社区沟通,争取把向心民及妻子两人的低保在最短时间内办好。又为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帮助向新民一家渡过难关;另一方面通过做思想工作,引导交流,加深了向兴民和儿子向毅之间的沟通,彼此有了更多理解和包容。向毅讲到他离婚时,为女儿着想,他忍痛同意孩子由女方抚养,他每月提供500元生活费。当两岁的女儿得知再也不能和父亲、奶奶、爷爷生活在一起时,在离家的前一天晚上,孩子哭了整整一夜,听到这儿,我们流泪了,为一个幼小心灵要承受如此的痛苦而心疼难过。离婚后的向毅经历着一个个不眠之夜,无法排遣对孩子无尽的思念。我们默默祈愿全天下的父母,不要让幼小的孩子承受如此的离别和痛苦。愿天下儿童都能在父母身边快乐成长。我们也将尽力帮助向毅尽快从过去的痛苦中走出来,找到新工作,撑起全家人的一片天。
走访近半年,我们每天走家串户,来往于居民区之间,听着各种述说,分享着每个家庭的幸福,倾听着每个家庭的烦恼,感受着个别家庭的不幸。这本身就是对我们的一种教育,在分享中更加珍惜生命的馈赠,在倾听中更加体谅百姓的疾苦,从而更坚定了我们沉下身子、察民情、解民忧、为民服务的决心。
访惠聚心得体会 篇13
按照自治区党委、地委、县委的统一部署,遵从单位的安排,20xx年3月3日我来到了依克苏乡荒地村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时光飞逝,眨眼间已经过去近三个月了,在这三个月里,从走到的地方、访到的人,从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情景,对我心灵所起的震憾,将成为我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看、问、访、谈,使我对农村现状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也使我的思想认识有了一个提升。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只有在亲身体验中才能培养出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
在这三个月里,我们吃住在村里,一方面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与村干部一起商讨村里的发展方向,与村民一起为改变村容村貌做贡献,另一方面走访入户,知民情,摸实情与村民一起唠家常、交朋友,听村民的真话、实话,甚至是牢骚话,骂娘话。三个月下来,对村里面的基本情况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依克苏乡荒地村辖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60户、1405人;村“两委”班子成员5名、工作组成员6名,村党员47名,团员63名、“三老”人员10名;村警务室1个,村警1人,民兵6人;有清真寺5座,宗教人士5人;特殊群体3人,三种人、四种人1名,朝觐意向人员2名,朝觐返乡人员1名,女洗尸人员3名,两劳释放人员5人;出租房26间、流入人员5人,流出人员87人;总耕地面积4300亩,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100元。经过近三个月的走访,已完成走访164户,对下一步的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
在入走访中,我深深感觉到这里的民风纯朴,热情、善良、朴实,对党和政府怀有感恩之心,对工作组寄予希望。不少群众主动找工作组交流思想、反映情况。通过走访,我看到了、听到了许多平常在城市中看不到、听不到的所见所闻,我深切感受到农村全面走向幸福之路的曲折与艰辛,也让我更深切感受到只有这样亲身体验才能培养出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才能真正认识到为群众谋幸福的使命系于身,责任重于山。只有耐心细致地帮助群众理解惠民政策,才能增强群众致富信心和动力。
二、只有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为民谋利,才能得到真正的拥护。
我们带去的不仅仅是感情,更多的是想为村民做点什么。我们深知仅仅靠自己所能给的帮助是有限的,对如何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面临的问题,如何助他们尽早脱贫,我们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也做了力所能及的。通过收集到的民情民意,不论什么问题,也不论大小,只要能立即现场解决的一定尽力当场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我们积极和上级组织联系,多方找资源,力争做到让群众满意。我们为他们谋划的,为他们做的,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我们也切实感受到了村民们源于内心的热情和亲如一家的氛围,感受到了他们对工作组的欢迎和拥护。
三、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真正拥有感恩心态和献身工作的热忱。
不入农村,不入农家,就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幸福,这是我这次参加“三民”活动的一个切身感受。亲眼看到那家徒四壁、四面透风,衣着褴褛的贫困生活,对比这里的农民,我们还有什么不知足?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恪尽职守,不去时刻关心人民疾苦、听取人民呼声,不去切实为人民群众办事、干实事,不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呢?还能有什么抱怨?的确,只有回到群众、融入群众中去,才能真正体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真正含义,才能真正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民”活动的展开让我们和群众走得更近,群众也觉得我们更亲,它有利于广大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百姓的诉求,解决群众的困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树立党员干部亲民为民的良好形象,有力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