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励志的句子范文大全(编辑 智慧星)您的需求是我们最大的关注点所以我们编辑了“建筑学课件”。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教案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体系的关键因素。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来一探究竟!

建筑学课件【篇1】

教学楼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依据

老师提供的任务设计书以及规范 二.设计理念

为了适应新形式下教育发展的需求,现学校准备分别在初高中部校址nei建设新的初高中教学楼各一栋。 规划思想

(1)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与周围环境协调,注意节约用地和环境保护。方案设计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优美协调的外部环境设计,建筑形态应服从城市总体规划。造型力求美观、庄重、大方,具有独特的设计品质和理念,并充分考虑提高建筑使用率。

(2)合理的场地设计,方案涉及到安全消防、环保、园林绿化、人防、抗震、防洪排涝、电力、交通等问题,应符合各专项规范要求。

(3)充分满足教学楼各方面职能的要求,考虑建筑与周边场地的良好关系处理好场地内的人车分流。 规划目标

(1)规划应体现新时代的功能要求和建筑风貌,无论是在空间布局和建筑体量上,还是在建筑功能、设施上都应追求新世纪新形势的要求。

(2)规划布局和建筑群体应有机结合,创造良好的整体形象。

(3)倡导“生态建筑”的设计观念,21世纪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世纪,在建设新建筑的同时,更应在绿色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规划设计原则

依据以上指导思想,确立如下规划原则:

(1)整体综合性的原则:建筑从功能安排和视觉空间形象上应协调共生,独具特色,使城市空间形象既统一又丰富多彩。

(2)特殊性的原则:具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别具一格。

(3)超前性的原则:规划设计应有一定的超前性,符合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可操作性的原则:以现实条件为基础,做到规划设计在建设实施阶段现实可行。 三 .规划设计 基地现状

该基地位于某城市中型住宅区。该地形北面、西面为居住区,南面为城市绿地,东面为幼儿园。南侧为10m宽的城市干道。西侧为7m宽的居住区道路。学生也可自行另行选地段。 环境要素设计

本规划设计由于其功能的复杂性,为了创造良好的环境,利用中心绿化、行道绿化等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的线、面接合的绿化系统格局。 线状绿化——主要包含道路人行道绿化及步道绿化。

面状绿化——主要包含教学楼前广场绿化。广场绿化中心部分以开阔硬质铺地和草坪为主。并在教学楼前广场的绿化隔离带种植树木,形成面状绿化。 四.建筑设计

大面积的生物园地为提升整个区域的环境品质、突出建筑形象提供了有力支持。

建筑造型采用端庄、厚重的教学建筑风格,在建筑形象设计上,采用简洁的几何形体与精致但不繁杂的外立面装饰。入口门厅大气的点式玻璃幕,细致的凹凸带来的丰富光影,透明和镀膜玻璃幕墙的通透质感,挺拔的竖向铝合金线条,使建筑肌理极具时代感。立面设计简洁大方,着重细部,突显建筑品质。矩形正交实体与玻璃的强烈对比加强了建筑坚毅的品质。

建筑学课件【篇2】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级:11工程监理/11建筑工程技术 指导教师: 张锦丽

梁成燕 黄展华

期:2011年4月/5月

1

一、设计目的

掌握运用所学的建筑设计原理及建筑构造知识,培养学生独立作业能力,正确把握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训练和提高绘图技巧,提高绘图质量。

二、设计总要求

设计总要求:

符合现行规范要求,计算书应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图纸应符合建筑制图标准,图面整洁,布局合理,图纸尽量简捷明了,浓度达施工图。

三、设计题目

1、商品住宅楼:

(1)工程性质及规模

本工程为某房屋开发公司开发的安居工程,为六层住宅混合结构,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

(2)设计条件及有关原始资料

① 工程地点:某市某街路中段,拟建场地见下图

② 有关要求:

a、一梯两户,两个单元组合;

b、户型:三室一厅(或其他),建筑面积约90平方米;

c、主要居室应有良好的朝向,室内应有良好的穿堂风,采光良好,设计恰当,卫生间厨房应满足现代小康居住标准,层高;

2

d、生活服务设施齐备,平台布局合理、新颖; e、建筑造型别致,有新意,可采用坡屋顶;

f、每户一生活阳台,所有窗户采用铝合金,门采用木门。

2、某小学教学楼

(1) 工程性质及规模

24个班小学教学楼,五层或六层,砖混结构,总面积3000平方米。 (2) 工程地点:

某市区主干道北侧,拟建场地见下图

(3) 设计要求:

① 组成:普通教室16个,自然教室一个,音乐教室一个,图书室一个,教具广播传达,收发体育器材,行政办公区,教师办公室若干、楼梯两部每层男女厕所各式各样一个等。

② 要求:

a、教师自然采光,窗地面积比1:4~1:6 b、楼梯间耐火等级不低于2级

c、男厕所按40人设一大便蹲位,女厕所按25人设一蹲位,该学校男女生比例 d、建筑体型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朴素大方,活泼开朗,充分反映青少年朝气蓬勃,欣欣向上的性格特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e、教室间应该有良好的朝向、通风,特别是音乐教室的位置慎重考虑

f、总体布置要合理安排教学楼位置,组织好校内交通道路以及60米直跑的场地

四、设计原始地区资料

1、总平面图,见各题

2、地质条件:

3

a、土质层米厚疏松均匀杂填土;

b、地下水位在片自然地面以下2米,地下水位无侵蚀作用,冻结深度为200mm,以下承载力标准值为180KN/㎡的粘性土 c、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d、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五、课程设计任务

1、建筑方案部分(占15%)

要求:每组推选至少1组最佳方案,铅笔制图,注明设计意图,画出主要的平,立,剖面图(比例适当选取)

在熟悉任务书,收集资料,参观同类建筑基础上作出,由指导教师择优确定本小组设计方案

2、建筑设计部分(85%)

每人做出一套详细的建筑施工图,铅笔绘图,A2图纸绘制。主要内容包括: (1) 总平面图(包括图纸目录、门窗表)(1:300); (2) 平面图(底层平面图、屋顶排水图)(1:100); (3) 正立面图(1:100); (4) 剖面图(包括楼梯)(1:100)

(5) 楼梯平面图(底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顶层平面图)(1:50)

六、成绩评定

1、出勤成绩(20%)

由指导教师及小组长考勤:三天不到者此项成绩为零

2、纪律成绩(20%)

绘图时要求相互讨论不影响第三者; 不许随意出入影响他人绘图; 不许扰乱绘图室秩序;

违反上述纪律规定者,按所记录予以相应的扣分

3、图纸成绩(60%)

(1)随机抽查读图能力(10%)

有教师知道过程中随机抽查,避免只会绘图不会读图的局限

(2)图面成绩(50%)

按此次作业要求,视其图面达到的程度而定,,此项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定

七、学生分组名单(每组第一位为组长)

4

建筑学课件【篇3】

一、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根据设计任务书,运用建筑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建筑的初步设计,从中了解建筑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并完成初步设计所要求的建筑平、立、剖面设计图。

2.根据初步设计、运用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建筑的构造设计,完成扩初设计所要求的建筑平、立、剖面图和部分构造详图。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作业和课程设计使学生能较牢固地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理论讲授和各次作业之后紧接着进行的一次设计。是全面总结本课程的有效手段,时间集中在期末一周(或周)内进行。由于时间短,只能完成一个设计且以构造设计为主。结合第一次课程作业的设计内容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在建筑初步设计基础上继续完成该建筑的扩初设计。课程设计题目、份量及内容如下:

任务书:

1.目的:全面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检查学生学习、运用《房屋建筑学》知识的程度

2、课题:单元式多层住宅的建筑设计

3、设计要求:

(一)基本设计条件

本工程拟建于华东地区城市市区,地段地势平坦,地质良好,由城市集中供给水、电、煤气、热力等项,排水亦由城市配套解决。

(二)基本设计要求

(1)建筑面积不应小于下列指标: 小套:一室一厅(50M2) 中套:两室 两厅(85M2) 大套:三室两厅(120M2)

(2)本设计应至少包括两种套型: 小套加大套 中套加大套

(3)厨房热源为管道煤气,厨房中设洗涤池、地漏、排气道 (4)厕所/卫生间应至少容纳坐便器及洗脸池,设地漏及排气道 (5)每户至少有一个不少于2400×1200(轴线尺寸)的阳台,有条件时应分设生活及服务阳台。

(6)层高为,层数为6层。 (7)砖混结构。

(8)防火等级为二级。

(三)设计表达

(1)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顶层平面图1:100(三个单元组合)。 (2)标准层单元平面1:50(含基本家具布置)。

(3)组合单元立面图1:100(南立面图,北立面图)。 (4)剖面图1:100(一幅)

(5)楼梯间大详图1:50(包括平面、剖面) (7)设计说明和门窗表。

三、学习要点

1.通过概念部分的学习,了解建筑的分类、分级、建筑设计程序和依据。 2.民用建筑设计部分的重点是建筑空间及其组合的原理和方法,对建筑的体型和立面处理作一般了解。通过作业了解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初步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3.民用建筑构造部分的重点章节是墙体、楼梯和屋顶,其中楼梯设计是难点。通过作业初步掌握典型墙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及常用屋顶的构造作法。

4.通过民用建筑工业化的学习,了解各种工业化建筑的一般发展状况。

四、复习要点

绪论

1、建筑构成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

2、建筑、建筑物、构筑物的概念区分

3、建筑的分类标准、建筑的分级

4、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

5、建筑设计程序和相关资料、文件

6、建筑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的概念、范围、用途

民用建筑设计:

(一)建筑平面设计

1、基本概念:建筑平面利用系数、进深、开间、日照间距

2、房间平面设计的内容和决定因素

3、房间形状设计的影响因素

4、几种不同平面形状的观众厅的声学和视觉特点

5、普通教室的基本尺寸和视角的控制

6、门的宽度、数量、位置、开启方式等要求

7、厨房、卫生间的设计要求和平面布置方式

8、走道的宽度及决定因素

9、门厅的设计要求

10、建筑平面的组合要求

11、建筑平面组合功能分析

12、平面组合形式种类和特点、适用情况

(二)建筑剖面设计

1、基本概念:层高、净高

2、建筑剖面设计的内容和影响因素

3、建筑层数的确定因素

(三)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

1、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要求

2、构图法则的实际运用

3、体量交接的方法

4、立面的虚实凹凸运用

(四)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1、民用建筑的基本构件及作用

2、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五)墙与基础构造

1、墙的设计要求

2、基础的类型与适用条件

3、基础埋深的概念和影响埋深的因素

4、勒脚的作用与加固做法

5、水平和垂直防潮层的设置要求;水平防潮层的类型

6、散水的坡度与宽度、常见做法

7、过梁的类型和适用条件

8、构造柱、圈梁的作用;圈梁和过梁的区别

9、空斗墙的使用条件

10、墙面装修的类型

11、抹灰装修层的组成和总厚度;常用墙面抹灰适用范围

12、墙裙的做法

13、地下室防潮、防水做法;防水分类

(六)楼层和地层构造

1、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特点与类型

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特点与类型;板与墙梁的连接

3、楼地面的类型;常用现浇类地面的施工做法

4、实铺木地面的施工和防潮做法

5、顶棚构造方式分类;悬挂式顶棚的组成

6、楼地层的防潮、防水做法

7、阳台的形式

(七)楼梯构造

1、楼梯的设计要求

2、楼梯的组成和各种尺寸要求

3、楼梯的设计步骤和调节平台下净空高度的方法;楼梯平剖面的绘制

4、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类型及特点

5、预制踏步的断面形式

(八)屋顶构造

1、屋顶构造设计的要求与核心

2、屋顶的类型;影响屋顶坡度的因素

3、平屋顶柔性防水的基本构造层次;结合层的作用与做法

4、平屋顶刚性防水的基本构造层次;隔离层的作用与做法

5、分仓缝、泛水的构造设计

6、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的适用条件

7、平屋顶坡度的形成方法

8、平屋顶的保温、隔热措施

9、坡屋顶的支承结构、平瓦屋面构造

(九)门和窗构造

1、门和窗的作用与类型

2、平开木门窗的基本组成

建筑学课件【篇4】

摘要: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教学内容的核心,随着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设计中的技术问题显现得尤为突出,建筑学专业毕业生近年来的就业及从业状况表明,建筑学专业教育需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必须对建筑学四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调整,加强建筑技术知识的应用,注重学生技术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建筑设计 课程研究 技术素质培养 社会需求

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四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是五年制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综合提高阶段的关键课程之一。该阶段的设计内容为大型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居住区规划设计等,引导设计训练向技术层面深化,向规划层面扩展,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一、在四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中,加强建筑技术要求的必要性

建筑设计作为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具有广泛知识结构的综合学科,要求学生必须接受系统的工程技术知识,并涉及到建筑物理与设备、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和构造等建筑技术方面的知识及相关的建筑设计标准与规范、建筑经济知识和现行法规等多项建筑技术学科内容,因此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川。对于即将步人行业的建筑学系四年级学生来讲,加强建筑技术素质培养非常必要。

(一)现状

建筑学专业开设的建筑技术类课程到四年级已经相当全面,然而建筑设计中所应用的技术知识却很缺乏。长期以来,建筑技术是建筑设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只有将建筑技术知识与建筑设计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性与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培养出能力型高素质的建筑设计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建筑发展的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方面是建筑高度在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建筑功能也在日趋多样化、综合化,建筑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建筑技术要求更加提高。

(三)建筑设计市场的变化

近年来,建筑设计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一方面,设计周期显著缩短,另一方面,工程项目技术要求明显提高,因此,市场对设计单位及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近年来毕业生从业情况看,无论方案设计还是施工图设计,普遍存在技术知识差的`问题,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在建筑学专业四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必须加大建筑技术知识应用的力度,加强学生建筑技术素养的培养,从而使建筑设计方案更具可行性,向实际工程设计要求靠近。

(四)中国的建筑节能政策

随着中国建筑节能政策的出台及建筑节能目标的实施,对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进行建筑节能计算,合理选择建筑构造方法成为建筑技术设计的一项新内容。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并提高建筑节能设计技能,应成为教学的一个有机部分。结合四年级的居住区规划及住宅单体设计,开展对建筑节能知识应用的教学。

(五)中国注册建筑师制度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中可以看出,作为一名执业建筑师必须全面掌握建筑设计相关技术知识,并且具有很好的技术知识应用能力。因此,建筑技术素养是每一位建筑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较强专业技能的学生,是教学发展的方向。

二、建筑技术应用教学改革及效果评价

(一)调整建筑设计内容,加强建筑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

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认真研究教学内容与方法,使学生对建筑技术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人们节地意识不断增强,建筑物呈现朝高度发展的趋势。此外,建筑物组成由原来的单一功能朝着多功能方向发展、规模也有越来越大之趋势。所有这些特征交织在一起,给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针对建筑发展的特点,对四年级建筑设计课的内容进行了调整,由多层综合性建筑改为高层建筑,目的是要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建筑的各相关专业知识,将所学专业技术知识综合运用于建筑设计中。

多层建筑设计,重点解决建筑功能、空间、流线与建筑造型之间关系的问题。而高层建筑设计中建筑技术知识要求更加综合、全面,表现如下:(建筑设备系统的设计要求等技术方面的知识,通过在设计方案中的应用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对高层建筑的造型特点、性格表达及细部处理等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地下停车库及防火等方面的设计,学生对技术规范的应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结合住宅建筑设计,进行建筑节能计算及构造设计

结合国家建筑节能政策,在四年级开设的住宅建筑设计课程中增加了建筑节能设计辅导,要求学生运用建筑节能理论对住宅建筑设计成果进行建筑节能计算,了解并掌握建筑节能计算的一般方法,了解建筑节能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技术措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树立了节能环保意识,在住宅建筑设计中,他们将节能环保作为整体设计的一个有机部分,从而提高了在整体上认识和把握设计方案的能力,对节能计算参数的确定及计算结果分析有了明确的认识和把握,为五年级业务实践课程和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三)借助设计软件,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多方面推敲

在四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加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让学生对新方法、新工具进行探索性使用,尽可能对设计方案进行多方面思考,从而培养综合思考、反复验证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结合实用性设计软件对建筑形体、外部空间及建筑日照分析等进行研究。

日照是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日照标准是居住区规划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能否满足日照标准,直接影响到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日照间距确定的常用方法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当地规划部门关于日照间距的规定;进行日照分析。

在地价飘升的今天,设计分析软件为日照分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成为当今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利用设计软件分析,精确度大大提高,操作简便而直观,目前设计分析软件已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中。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日照分析软件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学生将抽象的日照标准要求有了直观认识,对居住建筑日照要求有了深理解;其次,对规划设计方案的调整目的性增强,使设计成果趋于合理化、多样化;再次,学生对新软件的应用有了很好的掌握,应用能力明显提高。由于借助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方便快捷并且直观,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在上述的教学实践中,教学的效果在一些方面已经呈现出来。学校教育中目前的改革试验效果还会在将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渐以显性或者隐性的成果显现,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反馈中逐渐收集归纳。

多样化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有类型和层次之分的,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格的专门人才。

我们将在建筑学专业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本校办学方向,努力探索,培养出适应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建筑设计方法,具有综合建筑技术素养的、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建筑工程技术人才。

延伸阅读

建筑设计课件精选


平时的生活中,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包含各种各样的文章,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范文吧!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建筑设计课件精选,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建筑设计课件【篇1】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反思《小小建筑设计师》

幼儿园大班艺术教案:小小建筑设计师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建筑的基础上,感受、了解建筑物的外观、房顶、窗户等造型的丰富变化,产生创作的愿望。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尝试设计建筑,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投影仪,电脑。

2、设置绘画区、拼贴区、泥工区、建构区、表演区,各个区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欣赏建筑,感受造型的变化

(1)感受建筑物高低、方圆、形状等外形的丰富变化

①引入:前段时间老师去外地旅游,发现那里的建筑可真漂亮,你们想去看一看吗?今天,杭老师把这些建筑的照片带来了,想和大家一起看看,好吗?

②播放课件出示建筑图片,让幼儿初步观察欣赏,感受建筑物的外形变化。

③教师提问:你最喜欢哪一个建筑,它是什么样子的?在欣赏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课件放大建筑图片,引导幼儿进行仔细观察,积极表达自己的发现。让幼儿发现建筑物有的是方方的、一层一层叠得很高;有的像一座塔,越高的地方就越细;有的是左右两边一样、是对称的;有的像一朵荷花……

(2)观察建筑物顶端的形状、色彩、装饰等丰富变化。

①过渡: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建筑的外形看上去是各种各样的,变化丰富。其实,这些建筑除了外形不同,还有很多地方也是不一样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呢?让我们再来看一些建筑吧。请你们观察这些建筑的顶有什么不一样?

②播放课件,出示建筑图片让幼儿观察。

③教师提问:这些建筑的顶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形状有什么不同?颜色有什么不同?装饰有什么不同?你最喜欢哪一个建筑的顶部设计?利用课件放大图片,让幼儿进行仔细的观察,围绕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对比观察,引导幼儿对建筑顶部设计有层层深入的了解,同时帮助幼儿掌握由大到小、由表及里的观察方法。

④教师小结:建筑物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它们的顶部的变化,各种各样不同的顶,才使这些建筑物看上去更加漂亮、丰富。

(3)观察建筑物外部装饰的丰富变化。

①教师过渡:人们在设计建筑时,为了使建筑物更加的美观,往往会在建筑上设计一些图形,你见过吗?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你有这样的发现呢?

②播放课件,出示建筑图片让幼儿观察。

③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4)教师总结:小朋友,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的建筑都很漂亮,可能我们并没有仔细地看过。只要大家用心观察,用自己的亮眼去观察,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漂亮的建筑。

2、设计建筑,体验成功与快乐。

(1)你喜欢这些漂亮的建筑吗?你想不想也来当一回建筑师来设计建筑呀?

(2)启发幼儿想想:你最想用什么方法设计建筑。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

(4)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方式,到各个操作区设计建筑。

(5)交流感受:你是选择用什么方法设计建筑的?设计建筑时你碰到什么问题了?是怎么解决的?你的心情怎么样?

(6)启发幼儿说说:从今天设计建筑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本领。

活动延伸:

1、孩子设计建筑需要一定的时间,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来决定操作的时间,活动之后,选择适当的时机展示作品,组织孩子欣赏、交流。

2、利用区域活动、晨间交往等时间,可以组织孩子尝试选择其他方式设计建筑。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位在观察,观察也是之后进行表现的基础,所以通过层层深入地引导孩子欣赏、感受、比较、发现,孩子确实能够并且十分乐意表达对建筑的理解。同时准备方便、效果明显的建筑图片展示,更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了本次活动与多媒体教学结合的意义所在。然而,孩子设计建筑的表现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似乎又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一个集中活动要把握的时间范围有所出入。由于活动的第二大环节是孩子自选区域创造表现,我想,这个活动既可以看作一个集中活动,又可以看作一个半日活动、或分几教时完成的活动,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来把握操作、表现的时间。

建筑设计课件【篇2】

4.1.4 老年人建筑层数宜为三层及三层以下;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4.2.l 老年人居住建筑出人口,宜采取阳面开门。出人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0m×l.50m的轮椅回旋面积。

4.2.3 老年人建筑出人口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于0.40m,并应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

4.2.4 缓坡台阶踏步踢面高不宜大于120mm,踏面宽不宜小于380mmm,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2。台阶与坡道两侧应设栏杆扶手。

4.3.l 老年人居住建筑过厅应具备轮椅、担架回旋条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l 户室内门厅部位应具备设置更衣、换鞋用橱柜和椅凳的空间。

2 户室内面对走道的门与门、门与邻墙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o.50m,应保证轮椅回旋和门扇开启空间。

3 户室内通过式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0m。

4.3.2 老年人公共建筑,通过式走道净宽不宜小于1.80m。

4.3.3 老年人出人经由的过厅、走道、房间不得设门坎,地面不宜有高差。

4.3.4 通过式走道两侧墙面0.90m和o.65m高处宜设φ40~50mm的圆杆横向扶手,扶手离墙表面间距40mm;走道两侧墙面下部应设0.35m高的护墙板。

4.4.2 老年人使用的楼梯间,其楼梯段净宽不得小于1.20m,不得采用扇形踏步,不得在平台区内设踏步。

4.4.3 缓坡楼梯踏步踏面宽度,居住建筑不应小于300mm,公共建筑不应小于320mm;踏面高度,居住建筑不应大于150mm,公共建筑不应大于130mm。踏面前缘宜设高度不大于3mm的异色防滑警示条,踏面前缘前凸不宜大于10mm。

4.4.4 不设电梯的三层及三层以下老年人建筑宜兼设坡道,坡道净宽不宜小于1.50m,坡道长度不宜大于12.00mm,坡度不宜大于1/12。坡道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 50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l 坡道转弯时应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净深度不得小于1.50m。

2 在坡道的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l.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3 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档台。

4.4.5 楼梯与坡道两侧离地高0.90m和0.65m处应设连续的栏杆与扶手,沿墙一侧扶手应水平延伸。扶手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4.3.4条的规定。扶手宜选用优质木料或手感较好的其他材料制作。

4.4.6 设电梯的老年人建筑,电梯厅及轿厢尺度必须保证轮椅和急救担架进出方便,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电梯速度宜选用慢速度,梯门宜采用慢关闭,并内装电视监控系统。

4.7.1 老年住宅、老年公寓、老人院应设紧邻卧室的独用卫生间,配置三件卫生洁具,其面积不宜小于5.00m2。

4.7.5 独用卫生间应设坐便器、洗面盆和浴盆淋浴器。坐便器高度不应大于0.40m,浴盆及淋浴坐椅高度不应大于0.40m。浴盆一端应设不小于0.30m宽度坐台。

4.7.6 公用卫生间厕位间平面尺寸不宜小于1.20m×2.00m,内设0.40m高的坐便器。

4.7.7 卫生间内与坐便器相邻墙面应设水平高0.70m的“l”形安全扶手或“ ∏’形落地式安全扶手。贴墙浴盆的墙面应设水平高度0.60m的“l”形安全扶手,水盆一侧贴墙设安全扶手。

4.8.l 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起居室或卧室应设阳台,阳台净深度不宜小于1.50m。

4.8.2 老人疗养室、老人病房宜设净深度不小于1.50m的阳台。

4.8.3 阳台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10m,寒冷和严寒地区宜设封闭式阳台。顶层阳台应设雨篷。阳台板底或侧壁,应设可升降的晾晒衣物设施。

4.8.4 供老人活动的屋顶平台或屋顶花园,其屋顶女儿墙护栏高度不应小于1.10m;出平台的屋顶突出物,其高度不应小于0.60m。

4.9.l 老年人建筑公用外门净宽不得小于1.10m。

4.9.2 老年人住宅户门和内门(含厨房门、卫生间门、阳台门)通行净宽不得小于0.80m。

4.10.l 老年人建筑内部墙体阳角部位,宜做成圆角或切角,且在1.80m高度以下做与墙体粉刷齐平的护角。

4.10.4 老年人居室不宜设吊柜,应设贴壁式贮藏壁橱。每人应有1.00m3 以上的贮藏空间。

5.0.3 老年人居住建筑居室之间应有良好隔声处理和噪声控制。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45db,空气隔声不应小于50db,撞击声不应大于75db。

5.o.5 老年人居室夜间通向卫生间的走道、上下楼梯平台与踏步联结部位,在其临墙离地高o.40m处宜设灯光照明。

5.0.6 起居室、卧室应设多用安全电源插座,每室宜设两组,插孔离地高度宜为o.60~o.80m;厨房、卫生间宜各设三组,插孔离地高度宜为0.80~1.00m。

5.0.9 电源开关应选用宽板防漏电式按键开关,高度离地宜为1.00~1.20m。

5.0.10 老年人居住建筑每户应设电话,居室及卫生间厕位旁应设紧急呼救按扭。

5.0.11 老人院床头应设呼叫对讲系统、床头照明灯和安全电源插座。

建筑设计课件【篇3】

论文摘要:针对“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传统的教学内容存在弊端进行了分析,面向社会需求,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整合,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经过近几个学期的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加强了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是地方性应用型学校的根本任务,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教学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整合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

“微机原理与应用”是淮阴工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等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承担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重任,也是学生参加考研的一门重要课程。这门课程具有课程内容信息量大、知识点零碎、理论教学多而实践动手少、很难提起学习兴趣等特点。本文将浅谈在教学中“如何教”及“教什么”的一些粗浅的体会。

目前,大多数院校“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与微型计算机硬件的实际严重脱节、实验设备不配套、实用性较差等方面,学生普遍感觉学习难度大,学习效果不佳。目前,我院“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模式仍然是以8086机型为主的16位结构,外设接口芯片及其接口方法也基本停留在8位或16位上。该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入门相对容易、资料齐全、实验设备配套等。相比之下,缺点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教材与教学内容和现有微机系统严重脱节。打开机箱来看,无论是CPU、总线还是常用的接口芯片,几乎找不到可与课本上相对照的实物。学生从书本那里很难得到他们的答案,从而丧失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讲授的内容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目前,技术上很少使用8086系统的CPU作为控制芯片去开发一个控制系统,所以学生往往很是糊涂,因为社会上普遍采用单片机、ARM、DSP等作为控制器,8086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3)教学配套16位微机实验设备陈旧老化,普遍不具备真实的微机实验环境。一般情况下,该模式的实验教学所用实验箱的结构是通过微机插卡的形式,通过一根扁平电缆将微机里的ISA总线引至实验箱上,一些早期的实验箱更是通过RS-232串口建立的仿真实验环境。这样中断操作等重要的验证性实验不是在实际微机环境下运行的,没有真实感,学生往往只是照着实验指导书输入接线,只要不打错,不接错,就能得到正确结果。这样的实验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容易误导学生,使有的学生有上当受骗的感觉,起不到应有的实验效果。另外,微机实验所用的配套微机陈旧老化,实验时接口损坏之类的故障频频发生,极大地影响了实验的正常进行。

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化、菜单式结构。根据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不同、授课对象不同、教学侧重点不同、学时设置不同(一般为48、56、64几种类型)等因素,将现有的“微机原理及应用”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两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建议组织教学时,分为基础模块、提高模块、实用项目模块三大模块内容来组织。基础模块及项目模块为必修,而提高模块仅为考研学生开设。现在,我院普遍采用学分制,通过自由选课的方式选择自己需要的模块,以适应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基础模块以Intel系列16位经典机型8086和MCS51单片机为主,主要讲述四部分内容。

(1)两种微处理器的结构。主要讲述8086和单片机的CPU内部组成、工作原理、各种寄存器的用法、各种标志的含义、物理地址的形成等重点内容,讲授要注意两种结构比较,找出差别,加强记忆。

(2)指令系统及其寻址方式。讲述典型的数据寻址方式,特别是常用的几种,讲解时引导学生思考寻址的目的及意义。要注意一些错误的写法,通过练习,让学生牢固掌握各种方式地址的计算、操作数的取写等内容。

(3)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讲述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几种典型的结构,通过简单的程序,让学生掌握程序的基本构成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重点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同一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指令组织实现功能。讲解子程序的特点及定义方法,介绍一些常用的DOS功能调用。

(4)中断及接口技术。包括中断技术、I/O端口译码技术、存储器扩展、8253A、8255A等常用可编程接口技术等。这些内容不但是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更是学好高档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必备基础和重要前提,教材编撰时必须坚持这一观点不动摇,以确保足够的篇幅和内容。

提高模块则全面提升至以Pentium微处理器为代表的32位机上,首重阐述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的段描述符及描述符高速缓存器,实模式、保护模式、虚拟86模式等模式,超标量流水线、高速缓存、指令分支预测等主要技术,适当引入常用的32位指令寻址方式和汇编指令、32位内存储器组织及其接口方法、32位外设可编程接口技术等以适应国内外微机教学从16位过渡到32位的发展趋势,使学生深刻领会和掌握主流微机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衍变的具体过程。同时拿出一定的学时,选择一些高校的考研试题进行重点讲解,提高学生对考研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以实用为目的组织教学内容。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已从精英教育逐渐过渡到大众教育,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已经成为许多普通高校甚至是重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应该以实用为目的组织教学内容,重点以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适当弱化微机基本原理部分,加强接口技术应用。还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就业需要选择企业、工厂里的一些微机应用系统实例作为教学主线,对课程内容和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地设计和组织,增加实用性微机技术的讲授比例。

为活跃课堂气氛,我们设计了提问和讨论等互动环节。如在MOV数据传送指令的教学中,将正确的指令语句与错误的指令语句混编在一起,让学生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用MOV、PUSH、XCHG等多种指令实现两个存储单元的数据互换等。如在讲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时,对书上的例子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画出流程图,启发学生是否可以采用不同思路,选择不同指令,实现题目的要求,并对几种答案进行分析和比较。

要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方法,结合教学内容中的第三模块即实用模块,特别在讲授接口技术时,以实际生产的控制项目实例来讲解,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比如讲解0809和0832的芯片时,我们以数据采集系统项目作为讲解例子,其中涉及了前向通道设计、采集的数据处理、采集的结果如何显示等问题,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学生就能解决生产实际中数据采集这类问题。

由于“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本身比较枯燥,因此,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效果很差。如果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需要总结和归纳的知识,采用板书的形式;对于一般介绍性知识,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对于软硬件实例,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汇编语言编译软件EMU8086EDA仿真软件Proteus相结合的形式,将该类软件引入“微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将使硬件教学事半功倍,学生很容易看明白内部电路的具体连接,并能直观看到电路对应的仿真结果。同时,我们还将以前做好的硬件系统带到课堂,让学生看到具体的芯片,增加其感性认识。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本科生很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整合教学内容,使之既能适应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能兼顾考研等其他环节的较高的要求,是从事这一方面教学的教育工作者迫切要研究的问题。通过上述的一些做法,经过一年的教学,学生普遍对“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效果表示认可,不仅学到了基础知识,也满足了部分学生的拓展学习,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继灿,等.计算机硬件教学与教材同步改革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3):20-23.

[2]艾德才.大学计算机硬件教学内容改革势在必行[J].计算机教育,,(3):76-79.

[3]马旭东,等.32位环境下微机原理与接口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8(4):5-9.

[4]张红民,王艳.微机原理及应用教材与教学内容改革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5):105-108.

[5]杨明欣,孟芳.微机原理与单片机课程体系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4):73-74.

建筑设计课件【篇4】

一:不论采用何种建筑形式,均应合理划分旅馆建筑的功能分区,组织各种出入口,使人流、货流、车流互不交叉,

二: 在综合性建筑中,旅馆部分应有单独分区,并有独立的出入口;对外营业的商店、餐厅等不应影响旅馆本身的使用功能。

三:一、二级旅馆建筑3层及3层以上,三级旅馆建筑4层及4层以上,四级旅馆建筑6层及6层以上,五、六级旅馆建筑7层及7层以上,应设乘客电梯。

四:主要乘客电梯位置应在门厅易于看到且较为便捷的地方。

五:客房服务电梯应根据旅馆建筑等级和实际需要设置,五、六级建筑可与乘客电梯合用。服务用房宜设服务员工作间、贮藏间和开水间,可根据需要设置服务台。一、二、三级旅馆建筑应设消毒间;四、五、六级旅馆建筑应有消毒设施。客房层全部客房附设卫生间时,应设置服务人员厕所。

第3.3.1条 门厅。

一、门厅内交通流线及服务分区应明确,对团体客人及其行李等,可根据需要采取分流措施;总服务台位置应明显,

二、一、二、三级建筑门厅内或附近应设厕所、休息会客、外币兑换、邮电通讯、物品寄存及预订票证等服务设施;四、五、六级建筑门厅内或附近应设厕所、休息、接待等服务设施。

第3.3.3条 会议室。

一、大型及中型会议室不应设在客房层。

二、会议室的位置、出入口应避免外部使用时的人流路线与旅馆内部客流路线相互干扰。

三、会议室附近应设盥洗室。

四、会议室多功能使用时应能灵活分隔为可独立使用的空间,且应有相应的设施和贮藏间。

五、商店的位置、出入口应考虑旅客的方便,并避免噪声对客房造成干扰。

六、洗衣房的平面布置应分设工作人员出入口、污衣入口及洁衣出口,并避开主要客流路线。

七、职工用房的位置及出入口应避免职工人流路线与旅客人流路线互相交叉。

第4.0.9条 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在便于维修和管线布置最短的地方,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

建筑设计课件【篇5】

4.1.1老年人居住建筑应按老龄阶段从自理、介助到介护变化全过程的不同需要进行设计.

4.1.2老年人公共建筑应按老龄阶段介助老人的体能心态特征进行设计。

4.1.3老年人公共建筑,其出人口、老年所经由的水平通道和垂直交通设施,以及卫生间和休息室等部位,应为老年人提供方便设施和服务条件。

4.1.4老年人建筑层数宜为三层及三层以下;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4.2.l老年人居住建筑出人口,宜采取阳面开门。出人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 1.50m xl.50m的轮椅回旋面积。

4.2.2老年人居住建筑出人口造型设计,应标志鲜明,易于辨认。

4.2.3老年人建筑出人口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宜大于0.40m,并应采用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

4.2.4缓坡台阶踏步踢面高不宜大于120mm,踏面宽不宜小于380mmm,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2。台阶与坡道两侧应设栏杆扶手。

4.2.5当室内外高差较大设坡道有困难时,出人口前可设升降平台。

4.2.6出人口顶部应设而篷;出人口平台、台阶踏步和坡道应选用坚固、耐磨、防滑的材料。

4.3.l老年人居住建筑过厅应具备轮椅、担架回旋条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l 户室内门厅部位应具备设置更衣、换鞋用橱柜和格凳的空间。

2 户室内面对走道的门与门、门与邻墙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50m,应保证轮椅回旋和门扇开启空间。

3 户室内通过式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0m。

4.3.2老年人公共建筑,通过式走过净宽不宜小于1.80m。

4.3.3老年人出人经由的过厅、走道、房间不得设门坎,地面不宜有高差。

4.3.4通过式走道两侧墙面0.90m和0.65m高处宜设40-50mm的圆杆横向扶手,扶手离墙表面间距40mm;走道两侧墙面下部应设0.35m高的护墙板。

4.4.l老年人居住建筑和老年人公共建筑,应设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缓坡楼梯。

4.4.2老年人使用的楼梯间,其楼梯段净宽不得小于1.20m,不得采用扇形踏步,不得在平台区内设踏步。

4.4.3缓坡楼梯踏步踏面宽度,居住建筑不应小于300mm,公共建筑不应小于320mm;踏面高度,居住建筑不应大于150mm,公共建筑不应大于130mm。踏面前缘宜设高度不大于3mm的异色防滑警示条,踏面前缘前凸不宜大于10mm。

4.4.4不设电梯的三层及三层以下老年人建筑宜兼设坡道,坡道净宽不宜小于1.50m,坡道长度不宜大于12.00mm,坡度不宜大于1/12。坡道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l 坡道转弯时应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净深度不得小于1.50m。

2 在坡道的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l.50m的轮椅缓冲地带。

3 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安全档台。

4.4.5楼梯与坡道两侧离地高0.90m和0.65m处应设连续的栏杆与扶手,沿墙一侧扶手应水平延伸。扶手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

4.3.4条的规定。扶手宜选用优质木料或手感较好的'其他材料制作。

4.4.6设电梯的老年人建筑,电梯厅及轿厢尺度必须保证轮椅和急救担架进出方便,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电梯速度直选用慢速度,梯门宜采用慢关闭,并内装电视监控系统。

4.5.l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起居室、卧室,老年人公共建筑中的疗养室、病房,应有良好朝向、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室外宜有开阔视野和优美环境。

4.5.2老年住宅、老年公寓、家庭型老人院的起居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4m2,卧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0m2。矩形居室的短边净尺寸不宜小于3.00mm。老年人基础设施参数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4.5.3老人院、老人疗养室、老人病房等合居型居室,每室不宜超过三人,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m2。矩形居室短边净尺寸不宜小于3.30m。

4.6.l老年住宅应设独用厨房;老年公寓除设公共餐厅外,还应设各户独用厨房;老人院除设公共餐厅外,宜设少量公用厨房。

4.6.2供老年人自行操作和轮椅进出的独用厨房,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00m2,其最小短边净尺寸不应小于2.10m。

4.6.3老人院公用小厨房应分层或分组设置,每间使用面积宜为6.00m2-8.00m2。

4.6.4 厨房操作台面高不宜小于0.75-0.80m,台面宽度不应小于0.50m,台下净空高度不应小于0.60m,台下净空前后进深不应小于0.25m。

4.6.5厨房宜设吊柜,柜底离地高度宜为1.40-1.50m;轮椅操作厨房,柜底离地高度宜为1.20m。吊柜深度比案台应退进0.5m。

4.7.1老年住宅、老年公寓、老人院应设紧邻卧室的独用卫生间,配置三件卫生洁具,其面积不宜小于5.00m2。

4.7.2老人院、托老所应分别设公用卫生间、公用浴室和公用洗衣间。托老所备有全托时,全托者卧室宜设紧邻的卫生间。

4.7.3老人疗养室、老人病房,宜设独用卫生间。

4.7.4老年人公共建筑的卫生间,宜临近休息厅,并应设便于轮椅回旋的前室,男女各设一具轮椅进出的厕位小间,男卫生间应设一具立式小便器。

4.7.5独用卫生间应设坐便器、洗面盆和浴盆淋浴器。坐便器高度不应大于0.40m,浴盆及淋浴座椅高度不应大于0.40m。浴盆一端应设不小于0.30m宽度坐台。

4.7.6公用卫生间厕位间平面尺寸不宜小于1.20mX2.00m,内设0.40m高的坐便器。

4.7.7卫生间内与生便器相邻墙面应设水平高0.70m的“L”形安全扶手或“11”形落地式安全扶手。贴墙浴盆的墙面应设水平高度0.60m的“L”形安全扶手,水盆一侧贴墙设安全扶手。

4.7.8卫生间宜选用白色卫生洁具,平底防滑式浅浴盆。冷、热水混合武龙头宜选用杠杆式或掀压式开关。

4.7.9卫生间、厕位间宜设平开门,门扇向外开启,留有观察窗口,安装双向开启的插销。

4.8.l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起居室或卧室应设阳台,阳台净深度不宜小于1.50m。

4.8.2老人疗养室、老人病房宜设净深度不小于1.50m的阳台。

4.8.3阳台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10m,寒冷和严寒地区宜设封闭式阳台。顶层阳台应设而篷。阳台板底或侧壁,应设可升降的晾晒衣物设施。

4.8.4供老人活动的屋顶平台或屋顶花园,其屋顶女儿墙护栏高度不应小于1.10m;出平台的屋顶突出物,其高度不应小于0.60m。

4.9.l老年人建筑公用外门净宽不得小于1.10m。

4.9.2老年人住宅户门和内门(含厨房门、卫生间门、阳台)通行净宽不得小于0.80m。

4.9.3起居室、卧室、疗养室、病房等门扇应采用可观察的门。

4.9.4窗扇宜镶用无色透明玻璃。开启窗口应设防蚊蝇纱窗。

4.10.l老年人建筑内部墙体阳角部位,宜做成圆角或切角,且在1.80m高度以下做与墙体粉刷齐平的护角。

4.10.2老年人居室不应采用易燃、易碎、化纤及散发有害有毒气味的装修材料。

4.10.3老年人出人和通行的厅室、走道地面,应选用平整、防滑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老年人通行的楼梯踏步面应平整防滑无障碍,界限鲜明,不宜采用黑色、显深色面料。

2 老年人居室地面宜用硬质木料或富弹性的塑胶材料,寒冷地区不宜采用陶瓷材料。

4.10.4老年人居室不宜设吊柜,应设贴壁式贮藏壁橱。每人应有1.00m3 以上的贮藏空间。

5.0.l严寒和寒冷地区老年人居住建筑应供应热水和采暖。

5.0.2炎热地区老年人居住建筑宜设空调降温设备。

5.0.3老年人居住建筑居室之间应有良好隔声处理和噪声控制。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45dB,空气隔声不应小于50dB,撞击声不应大于75dB。

5.0.4建筑物出人口雨篷板底或门口侧墙应设灯光照明。阳台应设灯光照明。

5.0.5老年人居室夜间通向卫生间的走道、上下楼梯平台与踏步联结部位,在其临墙离地高0.4m处宜设灯光照明。

5.0.6起居室、卧室应设多用安全电源插座,每室宜设两组,插孔离地高度宜为0.6-0.80m;厨房、卫生间宜各设三组,插孔离地高度宜为0.80-1.00m。

5.0.7起居室、卧室应设闭路电视插孔。

5.0.8老年人专用厨房应设燃气泄漏报警装置;老年公寓、老人院等老年人专用厨房的燃气设备宜设总调控阀门。

5.0.9电源开关应选用宽板防漏电式按键开关,高度离地直为1.00--1.00m。

5.0.10 老年人居住建筑每户应设电话,居室及卫生间厕位旁应设紧急呼救按扭。

5.0.11 老人院床头应设呼叫对讲系统、床头照明灯和安全电源插座。

建筑设计课件【篇6】

1.《建筑设计原理I(上)》与《建筑设计原理I(下)》两门课程在很多章节的讲授内容重叠

这两门课程设定的初衷是:课程(上)进行了解性地讲解,方便低年级学生认识建筑设计;而课程(下)进行深入地分析与讨论,指导学生进行创作方法的学习,但是讲授的过程中发现部分课程内容无法分解。为了保证两门课程框架的科学性,出现了部分内容被重复讲解的局面。虽然课题组尽量做到讲授深度差异较大,但授课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只学到了课程(上)的简单理论,就认为已经掌握了全部内容,不认真学习课程(下)的深入理论,最终导致对很多知识点理解不到位,断章取义,误导设计。

目前使用的推荐教材仅有一本,即由张文忠先生主编的《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此书虽然已经更新到第四版,但是书中的较多实例相对陈旧,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职业要求,与设计行业的现实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出版的一些书籍,大多数权威性不足,难以辨别与选择。教材的相对滞后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学习。

设计原理是设计课程中关键的讲授内容,却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更多地强调设计方法的应用范围和特点,逻辑理论性较强,知识点分散,学习周期较短;而设计课程强调实践性,需要的知识点无法简单套用理论体系,周期较长。因此,原理课程与设计课程不易形成较好地对接,大批学生不能活学活用,更谈不上举一反三,这样的教学方法难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设计思路。

针对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唯有进行整合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即将《建筑设计原理I(上)》、《建筑设计原理I(下)》、《建筑设计原理Ⅱ》三门课程梳理合并为两门课程,分别侧重公共、居住建筑两大方面。开设的学期相应调整为二年级第一学期与四年级第一学期,由繁至简,一目了然。课程整合的'同时,改革也势在必行。近年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组进行了一定的教学改革,分享如下。

我们尝试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将相应的教学知识点融合到学生可参与的模块化教学环节中,建立理论授课系统化、专题化、对应模块化的全新教学体系,增加教学的交互性,变单向讲授为双向互动,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的模块设定具体如下。

(1)调查分析模块对给定的建筑环境进行认识、比较、分析,使形而上的理论贴近具体的行为。

(2)实体建构模块选取经典的大师作品,分组进行解读与分析,并实体搭建重现其建筑形态与内部空间。

(3)总体构思模块结合课程设计,进行总体的前期构思,提供5~10种方案可能性,比较选取最优方案。

(4)全面分析模块选取自己的课程设计作业,从环境、功能、流线、造型、空间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从中客观真实地总结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以便更好地指导之后的建筑设计。

(5)汇报讲演模块让学生当老师,针对某一选题进行课堂讲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借助与理论教学并行的以上各个模块,使理论知识得以在具体实践中被认识、理解和延伸。通过几个课程模块的引领,帮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建筑设计基本问题的思路和操作模式,使学生能在此基础上得出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为持续性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对于推荐教材内容相对滞后这一问题,在完善已有内容的基础之上必须进行课程的延伸与扩展。目前,我校原理课程采用了“专题式讲座”授课模式。即根据课程的进度和内容,组织相应教师结合各自的科研方向,讨论凝练专题,进行“讲座”式的课程讲授,从更加整体的层面对课程中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与再构。同时,也达到了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的目的。可以适时地引入新技术、新观念,甚至从更高的理论高度将地域观、环境观,以及相应的技术策略纳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在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更高层次地熏陶之后,也更有说服力地引导其设计创作理念趋于理性。当然,这种“专题式讲座”的授课模式会占用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建议可以进行累计式操作,每个授课学期穿插不同主题的讲授2~3次进行课程录像,并逐渐共享到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供给学生进行自主式的课下学习,并且提交学习心得,督促学生有效学习。通过长期的积累,相信许多新的建筑思想、现象会不断地增补到我们的教学框架当中来,教学内容也能得到更好程度的更新,教学相长。

目前,很多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的定位非常不准确,考试过后很多知识扔在一边,没有将所学理论很好地运用到具体的设计实践当中去,考试的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现状,课程的考试方式将原有死记硬背式的命题考试方式化整为零,分解成三个部分。即模块作业部分、学习心得部分、改良式考试部分,形成多元化的结课考核方式,对学生的考核更加全面。第一部分是学生从所提供的作业模块中任选其一(调查分析模块、实体建构模块、总体构思模块、全面分析模块、汇报讲演五大模块),所占比重为40%。这些作业模块是与课程章节紧密联系的,涵盖了课程的主要讲授内容,能有效检验学生对课程所要求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部分是提交平时学习心得或对某些建筑思想观点的认识,所占比重为20%。目的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第三部分是期末的改良式考试部分,改变传统的以简答题和论述题为主的考试内容,以灵活形式的分析题、绘图题为主,给定设计图,让学生绘制相应的分析图,占总分值的40%。这样不仅能弱化学生死记硬背的可能,也培养与提升了学生理解与消化课堂知识的能力。改革之后,考核将加大学习过程的权重,促进学生有效地吸收课堂的理论知识,不再依靠文字性的应付记忆,而是形成二维甚至三维的画面式串联与理解。

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的整合与改革措施,将会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对于设计原理课程的兴趣,形成理想的教与学的互动。经过几年的努力,本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获得了内蒙古科技大学校级重点课程的资助、内蒙古科技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的资助以及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考试方法改革项目的资助。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任课教师自身必须要不断更新知识,把握世界建筑、中国建筑、地域建筑的最新发展轨迹,这才能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建筑发展节奏。可是我校设计原理课程组由于人才流失、起步较晚、积累较少等一系列原因,导致任课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还需要极大的提高,专业能力与素养还需要较长时间的积淀,才能适应建筑界的最新发展趋势。值得欣喜的是,我系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这为课程的深化改革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此项课程任重而道远,我们会继续前行。

建筑设计课件【篇7】

关键词:项目导向法应用过程推广意义

摘要: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征,在于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建筑设计课程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就是依据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将实际工程项目引入教学,结合具体项目的设计特点、设计过程、设计规范组织生产型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设计岗位所需职业技能。

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征,在于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实践能力强,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将设计师构思转化为方案图和施工图,是当前建筑企业对高职类建筑设计人才的具体岗位要求。建筑设计课程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就是依据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将设计院实际工程项目引入教学,旨在使课程内容贴近生产实践第一线,结合具体项目的设计特点、设计过程、设计规范组织生产型实践教学,一步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中小型民用建筑设计与施工图绘制,使之具备设计岗位所需职业技能,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项目导向法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项目指以设计生产一线具体的、具有实际价值的课题为教学任务,它满足以下条件:能将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在这里,不再以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二、选取项目导向课题的原则

通过对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岗位技能的详细调研分析发现:企业希望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因此,再选取项目课题时,遵循了以下原则:

1、项目课题应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即项目导向法教学法针对企业实际设计项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最新技术。

3、项目课题应具有问题性,应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启发学生思考与研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实践能力。

因此,我们在项目课题的选取上摆脱了以往“大而空”的虚拟设计题目,而采用学生毕业后将最多遇到的大量性实际项目如住宅、会所、办公建筑等题目,以利于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胜任岗位需要。

三、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应用过程

(一)分解项目课题,关联知识点

由于项目课题综合性较强,因此教学中应分解课题,形成具体任务。课题的分解主要基于实际生产工作过程,形成“原理掌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具体模块,每一个模块都体现一个学习目标,最终通过这些具体模块的完成达到总的培养目标。分析每一模块所关联的知识点,建立在设计任务解决基础上的知识横向和纵向的立体化学习。

该阶段的重点是对每个模块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详细分析,将项目案例与每一个专项技能培养结合起来,并由教师通过课堂与施工现场对应教学,推动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建筑技能的掌握。

(二)优化教学过程,以项目导向驱动问题解决

教师提出具体项目课题,并以工程设计实例讲授原理规范,使教学实例更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通过对项目课题的逐步深入,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再以评图过程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加强师生、同学间的交流,从而循序渐进的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如:在以“住宅设计”为项目课题时,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引入项目课题

教师结合工程实例讲授原理规范,并带领学生参观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住宅建筑,了解建筑的造型特点、功能组成,材料运用、建筑构造做法等,使学生对原理中功能、造型、构造、材料等具有综合的理解;同时,要求学生集体讨论设计中的优缺点,深入理解住宅设计的要点及规范,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发现式学习转变。

本阶段重点要求学生在调研中通过自己对项目环境推理等手段对设计任务书进行重新认定,重新认识任务书中各个建筑功能内容的有无、划分与组合,并对有关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

2、项目课题训练

主要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课题要求进行住宅场地设计、功能分析,空间设计,效果图绘制、施工图绘制等,渐进完成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

本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工作方式,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进行方案设计、分工协作完成整个项目,从而达到把握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的目的。

3、成果评价

强调评图过程。通过引导学生相互评图、教研室教师集体评图,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和分析与判断能力,打破师生的一对一的交流,由此加强了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教师不对方案优劣进行公开评判,只对各个方案的特点及同学讨论发言中的“亮点”进行总结。

(三)注重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项目导向教学中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因素增多,增加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负担,周密详细的课前备课已不够,重要的是要能充分关注课堂动态,及时根据学生情况对教学进行动态调整。

结束语

实践证明,建筑设计课程在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说,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实际设计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在高职教育中,项目教学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应更进一步总结提高,大力试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祁冰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J].辽宁高职学报,2007(9)

[2]吕一中,牛小铁.建设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推动学院持续快速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3]邹奇清,乔向东.关于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要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

[4]单中惠.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建筑设计课件【篇8】

第1.0.1条  为适应档案馆建设的需要,使档案馆建筑设计符合功能、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国家综合性档案馆(以下简称档案馆)的建筑设计。

第1.0.3条  档案馆分特级、甲级、乙级三个等级。不同等级档案馆设计的耐火等级要求及适用范围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档案馆等级与耐火等级要求及适用范围表1.0.3等级特级甲级乙级耐火等级一级一级二级适用范围中央国家级档案馆省、自治区、直辖市、单列市档案馆地(市)级及县(市)档案馆

第1.0.4条  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以上(含七度)地区应按基本烈度设防,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区重要城市的档案馆库区建筑可按七度设防。

第1.0.5条  档案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收集、保管、提供利用档案资料的基地和信息中心。

第2.0.2条  综合性档案馆 comprehensive archives

档案馆的一种类型。收集、保管、提供利用多种门类档案资料的档案馆。

第2.0.3条  专门档案馆 special archives

档案馆的一种类型。收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某一专业领域或某种特殊载体形态档案资料的档案馆。

第2.0.4条  国家级档案馆 national archives

收藏党和国家中央机构的和具有全国意义档案的并经国家档案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建立的档案馆。

第2.0.5条  库区 repository

档案库房及为其服务的交通通道占用的区域的总称。

第2.0.6条  馆区 archive area

档案馆各类业务用房及附属公共设施所占的整个区域。

第2.0.7条  档案库 storehouse for archives

档案馆中专为存放档案所建的房舍。

第2.0.8条  查阅档案用房 search room

办理档案查阅手续,存放查阅档案的检索工具和阅览档案等所用的房舍。

第2.0.9条  利用者 searcher

查阅利用档案的人员。

第2.0.10条  缓冲间 buffer room

在进入库区或库房的入口处,为减少外界气候条件对库内的直接影响而建的沟通库内外并能密闭的过渡房间。

第2.0.11条  封闭外廊 closed corridor

在档案库外建的用墙和窗与外界隔开的走廊(一面或多面以及绕一圈的环廊),以减少外界气候对档案库的直接影响。

第2.0.12条  档案装具 equipment for storing archives第3.0.1条档案馆馆址选择应纳入并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第3.0.2条档案馆的馆址应符合下列要求:

1.馆址应远离易燃、易爆场所,不应设在有污染腐蚀性气体源的下风向;

2.馆址应选择地势较高、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空气流通和环境安静的地段;

3.馆址应建在交通方便、便于利用,且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的地区。高压输电线不得架空穿过馆区。

第3.0.3条档案馆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档案馆建筑宜独立建造、自成体系。当确需合建时,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2.总平面布置应根据近远期建设计划的要求,宜进行一次规划、建设,也可分期建设;

3.馆区内道路布置应便于档案的运送、装卸,并应符合消防和疏散要求;

4.馆区应留有绿化用地;

5.馆区内应设停车场等公共设施;

6.馆区内建筑及道路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

第四章 建筑设计4.1一般规定第4.1.1条档案馆的建筑设计应根据不同等级、不同规模和职能配置各类用房,可由档案库、查阅档案、档案业务和技术、办公和辅助等用房组成。第4.1.2条档案馆的建筑布局应按照功能分区的原则,布置各类用房位置,力求达到功能合理,流程便捷,解决内外相互间的联系与分隔,避免交叉。各部分之间档案传送不应通过露天通道。有温湿度要求的房间应集中或分区集中布置。第4.1.3条档案馆建筑设计应使各类档案及资料保管安全、调阅方便;查阅环境应安静;工作人员应有必要的工作条件。馆区建筑主要用房应具有良好的朝向。第4.1.4条查阅档案、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设计为四层及四层以上时,应设电梯。超过两层的档案库应设垂直运输设备。第4.1.5条档案库设于地下时,必须采取防潮、防水措施;必须设置机械通风或空调设备。4.2档案库第4.2.1条  档案库应集中布置,自成一区。库区内不应设置其他用房,其他用房之间的交通也不得穿越库区。第4.2.2条  库区的平面布局应简单紧凑。

第4.2.3条  库区或库房入口处应设缓冲间,其面积不应小于6m2;当设专用封闭外廊时,可不再设缓冲间。

第4.2.4条  库区内比库区外楼地面应高出20mm。当采用水消防时,应设置排水口。

第4.2.5条  每个档案库应设两个独立的出入口,且不宜采用串通或套间布置方式。

第4.2.6条  档案库净高不应低于2.40m。当有梁和通风管道时,其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20m。

第4.2.7条  档案库应减少外墙面积,围护结构应根据其使用的要求及室内温湿度、当地室外气象计算参数和有无采暖、通风、空调设备等具体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其构造,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需要设置采暖设备时,围护结构的总热阻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规定计算所得的最小总热阻再增加20%~30%进行设计;

2.当需要设置空气调节设备时,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的规定;

3.当不设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备时,房屋的外墙和屋顶的总热阻分别不得小于0.66(m2.k)/w和0.90(m2.k)/w。

第4.2.8条  库房屋顶应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平屋顶上采用架空层时,应做好基层保温隔热层;架空层高度不应小于0.30m;并应通风流畅;

2.炎热多雨地区,采用坡屋顶时,屋顶内应通风流畅;其下层屋顶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做好防漏水处理。

第4.2.9条  档案库门应为保温门;窗应为双层窗,开启扇应有密闭措施;当采用高窗时,墙的下部应增设通风口,通风口应设金属网,并应有密闭的可开启保温门。

第4.2.10条  档案库每开间的窗洞面积与外墙面积比不应大于1:10,档案库不得采用跨层或跨间的通长窗。

第4.2.11条  库房内档案装具布置应成行地垂直于有窗的墙面,外墙采光窗宜与档案装具间的通道相对应,当无窗时应与管道通风孔开口方向相对应。第4.2.12条  装具排列的各部分尺寸:主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00m,两行装具间净宽不应小于0.80m,装具端部与墙的间隔不应小于0.60m.第4.2.13条  各类装具的档案存储定额的计算指标,应按平均每卷厚度为15mm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五节档案架每平方米(使用面积)不得小于2.70m或180卷;

2.双面档案架每平方米(使用面积)不得小于3.30m或220卷;

3.密集架每平方米(使用面积)不得小于7.20m或480卷。

第4.2.14条  档案库楼面均布活荷载应为5kn/m2。采用密集架时,不应小于12kn/m2,或按实际需要确定。

第4.2.15条  供垂直运输档案、资料的电梯,其位置应临近档案库,但应在防火门外;当设置垂直传送设施时,竖井应封闭,其围护结构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非燃烧体,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第4.2.16条  当档案库与其他用房同层布置且楼地面有高差时,应采用坡道连通。

第4.2.17条   母片库不应设外窗;当设外窗时,应有良好的遮光设施。

第4.2.18条   珍贵档案存储应专设珍藏库。4.3查阅档案用房

第4.3.1条查阅档案用房可由接待室、查阅登记室、目录室、普通阅览室、专用阅览室、缩微阅览室、声像室、展览厅、复印室和休息室等组成。规模较小的档案馆根据使用要求可合并设置。第4.3.2条阅览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2.窗宜设遮阳设施;

3.单面采光的阅览室进深与窗墙高度比不应大于2:1;双面采光不应大于4:1;

4.室内应有自然通风;

5.每个阅览座位使用面积:普通阅览室每座不应小于3.5m2;专用阅览室不应小于4.0m2座。若采用单间时,房间面积不应小于12.0m2;

6.室内应设置自动防盗监控系统。

第4.3.3条缩微阅览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朝向以北向为宜,避免朝西;

2.不宜设在地下室;

3.宜采用间接照明,阅览桌上应设局部照明;

4.室内应设空调或机械通风设备。

4.4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第4.4.1条  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可由缩微用房、翻拍洗印用房、计算机房、静电复印室、翻版胶印室、理化试验室、声像档案技术处理室、中心控制室、裱糊室、装订室、接收室、除尘室、熏蒸室、去酸室以及整理编目室、编研室、出版发行室等组成。应根据档案馆的等级、规模和实际需要选择设置上述用房。第4.4.2条  缩微用房可包括资料编排室、缩微摄影室(分大型机室和小型机室)、冲洗处理室、配药和化验室、质量检测室、校对编目室、拷贝复印室、放大还原室、缩微胶片库和备品库等。非缩微复制中心,可缩小规模,结合需要组织配套用房。第4.4.3条  缩微用房宜设于首层,应自成一区,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缩微摄影室应远离振源,防空气污染。各设备之间严禁灯光干扰。室内地面应坚实平整,便于清洗,墙面不宜采用白色或强反射面。

2.拷贝复印室应环境清洁。地面应防止产生静电。门窗应密闭,防紫外光照射;应有强制排风和空气净化设施;

3.冲洗处理室应严密遮光;室内墙裙、地面和管道应采取防护措施;应有上下水,并应有满足冲洗工艺要求的水质、水压和水量设施设备;室外应设污水处理池。

第4.4.4条  翻拍洗印用房应包括翻拍室、冲洗室、印像放大室、水洗烘干室。其中翻拍室和冲洗室可与缩微用房的缩微摄影室和冲洗处理室合用。第4.4.5条  静电复印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静电复印室不应设于缩微用房和计算机房区域内。规模较大的档案馆除集中设置专供内部使用的复印室外,还宜另设对外服务的复印室,其位置宜临近查阅档案用房设置;

2.每台复印机的使用面积应按8m2计算;

3.应设独立的机械排风装置。

第4.4.6条  中心控制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设在首层主要入口附近;

2.室内应设空调或局部空调;

3.与其他用房的隔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h,楼板不应低于1.5h,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第4.4.7条  熏蒸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2.应采用单独的密闭门;

3.应设有单独的直达屋面外的排气管道。根据使用药品本身的比重,排气管道室内开口应设在中部或顶部,废气排放应符合环境保护有关标准;

4.室内顶棚、墙面及楼、地面材料应易于清洁。为便于冲洗,宜设专用的熏蒸设备。

第4.4.8条  裱糊室内应设加热电源、上下水设施,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每个工作人员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m2。第4.4.9条  装订室内应设计摆放裁纸刀、压力机及装订机的位置。每个工作人员使用面积不应小于8m2。

第4.4.10条  整理编目室、编研室、出版发行室,每个工作人员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m2,室内宜设固定壁柜。4.5办公和辅助用房

第4.5.1条办公和辅助用房宜由公共服务用房、办公室、会议室、文印打字室、值班室、电话机房、空调机房、变电配电室、贮藏室及厕所等组成。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档案馆可根据需要设置上述用房。第4.5.2条办公室宜设置存放工具书的位置或固定壁柜。第五章 档案防护5.1防护内容第5.1.1条防护内容应包括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温湿度要求,防潮、防水、防日光及紫外线照射,防尘、防污染、防有害生物(霉、虫、鼠等)和防盗等。

第5.1.2条温湿度要求应根据档案的重要性和载体等因素区别对待。

第5.1.3条视听、缩微等非纸质档案贮存库设计,除应答合本规范有关规定外,尚应根据使用保管的特殊要求进行设计。

5.2温湿度要求第5.2.1条  特级、甲级档案馆宜采用空调或局部空调,乙级档案馆可采用局部空调。

第5.2.2条  档案库房的温湿度要求应符合表5.2.2的规定。

在选定温、湿度后,每昼夜波动幅度要求温度不得大于±2℃、相对湿度不得大于±5%。

档案库房的温湿度要求表5.2.2 温湿度范围采暖期夏季温度14~24℃不小于14℃不大于24℃相对湿度45%~60%不小于45%不大于60%

第5.2.3条  各类技术用房温湿度要求应符合表5.2.3的规定。

各类技术用房温湿度要求表5.2.3用房名称温度相对湿度裱糊室18~28℃50%~70%保护技术试验室18~28℃40%~60%复印室18~28℃50%~65%声像室20~25℃50%~60%阅览室18~28℃-磁带库14~24℃40%~60%展览厅14~28℃45%~60%工作间(拍照、拷贝、校对、阅读)18~28℃40%~60%胶片库拷贝片14~24℃40%~60%母片13~15℃35%~45%5.3防潮和防水

第5.3.1条馆区内应排水通畅,防止积水。第5.3.2条室内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不小于0.50m,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填实地面时,应有防潮措施;

2.采用架空地面时,架空层净高不应小于0.45m,架空层下部的地面宜用简易防水地面,并高出室外地面不小于0.15m,做不小于1%的排水坡度。架空层上部的地面宜采取适当的隔潮措施。架空层的外墙应做通风孔,风口处装金属网及可开启的小门。

5.4防日光直射和紫外线照射第5.4.1条档案库、查阅档案及其他技术用房应防日光直射,并均应消除紫外线对档案、资料的危害。第5.4.2条档案库和查阅档案等用房采用人工照明时,宜选乳白色灯罩的白炽灯。当采用荧光灯时,应有过滤紫外线和安全防火措施。5.5防尘和防污染第5.5.1条档案馆的绿化设计,应有防尘、净化空气、降温、防噪声等措施。第5.5.2条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超过规定标准的地区,其通风系统应采取净化措施。第5.5.3条锅炉房、除尘室、熏蒸室、试验室以及洗印暗室等用房的位置应合理安排,并结合需要设置通风装置。第5.5.4条档案库楼地面应光洁、平整、耐磨。其他内部装修、装具和固定家具等设计应表面平整、构造简洁。5.6防蛀和防鼠第5.6.1条管道通过墙壁或楼、地面处均应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其他墙身孔洞也应采取防护措施,底层地面应采用坚实地坪。第5.6.2条库房门与地面的缝隙不应大于5mm,且宜采用金属门或下缘包铁皮的木门。第5.6.3条档案馆应设熏蒸室或其他杀虫设施。第5.6.4条档案库外窗的开启扇应设纱窗。5.7防盗

第5.7.1条档案馆的外门及首层外窗均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

第5.7.2条特级、甲级档案馆应设防盗报警装置及视屏监视系统。

第六章 防火设计

第6.0.1条  档案馆建筑防火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6.0.2条  档案库区中同一防火分区内的库房之间的隔墙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防火墙,防火分区间及库区与其他部分之间的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少于4.0h的防火墙,其他内部隔墙可采用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不燃烧体。档案库中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

第6.0.3条  特级、甲级档案馆的档案库、缩微用房、空调机房等房间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设施。

第6.0.4条  库区外应设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特级、甲级档案馆中的珍藏库和非纸质档案库应设惰性气体灭火系统。特级、甲级档案馆中的其他档案库房、档案业务用房和技术用房,乙级档案馆中的档案库房可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或非卤代烷气体灭火系统。

第6.0.5条  档案库内严禁设置明火设施。档案装具宜采用不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制成。

第6.0.6条  档案馆库区建筑及每个防火分区通往室外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第6.0.7条  库区内设置楼梯时,应采用封闭楼梯间,门应采用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第6.0.8条  库区缓冲间及档案库的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应为甲级防火门。

第6.0.9条  档案馆内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的规定,配置建筑灭火器。

第7.1.1条馆区内应设给排水系统。

第7.1.2条库房内不应设置除消防以外的给水点,给、排水管道不应穿越库区。

第7.1.3条上下水立管不应安装在与档案库相邻的内墙上。

第7.1.4条各类用房的污水排放,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7.2.1条  档案库及业务和技术用房设置空调时,室内温湿度要求应符合本规范表5.2.2、表5.2.3、表7.2.1的规定。冬夏季库内温湿度要求表7.2.1用房名称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通风换气次数(次/h)冬季夏季档案库不小于14不大于2445~600.5~1缩微母片库不小于13不大于1535~45-缩微拷贝片库不小于14不大于2440~60-保护技术试验及缩微工作用房不小于18不大于2840~60-阅览室不小于18不大于28-1~1.5展览厅不小于14不大于2845~60-裱糊室不小于18不大于2850~70-其他技术用房不小于18---

第7.2.2条  档案库冬季设采暖时,室内干球温度不应小于14℃,相对湿度应为45%~60%;不设采暖时,室内相对湿度应为45%~60%。

第7.2.3条  档案库不宜采用以水、汽为热媒的采暖系统。确需采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严防漏水、漏汽,且采暖系统不应有过热现象。第7.2.4条  通风、空调管道系统应有气密性良好的进排风口,洞口与室外应有密闭措施。

第7.2.5条  空调设备应设在专门房间内,机房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第7.2.6条  母片库应设独立的空调系统。

第7.2.7条  熏蒸室应在室内外分设控制开关,其排风管道不应穿越其他用房。

第7.3.1条  库区电源总开关应设于库区外,库房的电源开关应设于库房外,并应设有防止漏电的安全保护装置。

第7.3.2条  控制导线及档案库供电导线应用铜芯导线。

第7.3.3条  档案库、计算机房和缩微用房配电线路宜采取穿金属管暗敷方式。

第7.3.4条  空调设施和电热装置应单独设置配电线路,并应穿金属管保护。

第7.3.5条  档案库灯具型式及安装位置应与装具布置相配合。缩微阅览室、计算机房照明设计宜防止显示屏出现灯具影像和反射眩光。

第7.3.6条  档案馆照明的照度标准,应符合表7.3.6的规定。

照度标准表7.3.6房间名称参考平面照度(lx)阅览室0.75m不低于150出纳台0.75m不低于100档案库离地垂直面0.25m不低于50修裱、编目室0.75m不低于150计算机房0.75m不低于200

第7.3.7条  特级、甲级档案馆应为二级防雷建筑物,乙级档案馆应为三级防雷建筑物。

建筑设计课件【篇9】

第1.0.1条  为确保中小学、中等师范、幼儿师范的学校建筑设计质量,创造适合青少年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学校环境,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和幼儿师范学校的建筑设计。

第1.0.3条  学校建筑设计应满足教学功能要求,有利于学生安全及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学校用地。

第1.0.4条  学校建筑设计应根据各地区气候和地理差异、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各民族人民生活习惯及传统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

第1.0.5条  学校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2.1.1条  学校校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水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

二、学校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学校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三、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四、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五、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

六、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公路及铁路。有学生宿舍的学校,不受此限制。

第2.2.1条  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和绿化用地三部分。各部分用地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之间有绿化带隔离者,应划至绿化带边缘;无绿化带隔离者,应以道路中心    线为界。

二、学校建筑用地应包括建筑占地面积、建筑物周围通道、房前屋后的零星绿地、小片课间活动场地。

三、学校运动场地应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整片运动场地。

四、学校绿化用地应包括成片绿地和室外自然科学园地。

第2.2.2条  学校建筑用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学校的建筑容积率可根据其性质、建筑用地和建筑面积的多少确定。小学不宜大于0.8;中学不宜大于0.9;中师、幼师不宜大于0.7。

二、中师、幼师应有供全体学生住宿的宿舍用地。有住宿生的中学宜有部分学生住宿用地。

三、学校的自行车棚用地应根据城镇交通情况决定。

四、在采暖地区,当学校建在无城镇集中供热的地段时,应留有锅炉房、燃料、灰渣的堆放用地。

第2.2.3条  学校运动场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第2.3.1条  学校应有总平面设计,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建筑设计。

第2.3.2条  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第2.3.3条  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第2.3.4条  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第2.3.5条  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校门处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

第2.3.6条  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二、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

三、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第2.3.7条  植物园地的肥料堆积发酵场及小动物饲养场不得污染水源和临近建筑物。

建筑设计课件【篇10】

【论文摘 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技术应用为主、以能力教学为核心。但目前许多学校仍沿用传统高校教学方式,虽然教学大纲有所改进,课程设置力求满足市场需求,但仍以单一课程为目标,教师授课仅考虑课程本身要求,难以达到最终专业教学目标。对此,可在网站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对相关多门课程进行整合,以增强教学效果。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站无论对单位还是个人的作用都越来越大,通过网站发布信息或进行交流成为许多人学习、生活或工作的一种方式。拥有网站是很多单位和个人的选择,网站设计与规划人才也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网站设计与规划人才是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一个方向。

经过市场调研和学生反馈,目前用人市场对网站建设方面的人才除了基础能力外,主要有两大方面要求,分别是静态页面设计能力和动态页面设计能力。其中,静态网页设计能力要求精通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Fireworks等工具,熟练使用DIV+CSS布局,精通HTML、CSS、javascript,能够独立完成网站的规划和静态页面制作。动态网页设计能力要求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动态网页设计技术,比如JSP、等。同时,要求具有良好的关系型数据库知识,熟悉市场常用的数据库产品,了解软件工程知识,具备独立的项目开发能力。

目前,许多相关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都能针对市场需求和面向对象设置如程序设计、网页制作、网络数据库技术、动态网页技术、网站综合设计和美工基础等课程。但是,整个课程体系在协调方面仍缺乏整体性,每名授课教师还是依据以知识点为线索的传统教学模式,比如美工基础课程是通用的教学,没有针对网页美工进行着重学习,导致学生单一学习,很难实现整体有机应用,就业时也无法拿出令招聘者满意的作品。

高职的课程必须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强调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综合开发,课程之间应自然衔接和过渡。为此,可将以上几门课程设置成一个课程组,都采用同一个案例进行教学和考核,这样的学习是从一个整体出发,而不再是对知识点进行隔离后再拼装,学生自然重视每门课程在案例中所需要的知识点,将每一个案例做精、做熟,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增强。以辽东学院为例,在实践中该校教师以一个规模较大的卓越购物网站为参考对象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案例,将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首先,将网页制作和网页美工方面的课程融合为静态网页设计技术,课程目标是能够使用HTML、CSS、javascript、photoshop、Flash等技术设计类如卓越购物网站的主要页面,其中网页如何布局、前台动态效果、网页美工是课程的重点。以这个大的题目为线索讲解知识点,可以使教师教学目的性更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更高,从而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其次,程序设计和数据库技术课程除基础知识外,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和实现案例中需要的数据库和项目中需要的相应的数据访问和业务功能设计。通过分析卓越购物网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同时传授项目开发中常用的分层设计思想,这样可以将原本比较枯燥的知识通过案例分析—解决的方式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最后,将原有的动态网页技术和网站设计综合实训合并为商务网站规划设计与实施,课程目标是将前期课程的设计改造为一个数据驱动的网站,有了前期的准备,设计一个类似卓越购物网站的项目完全可以在课程中实现。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也应用前面课程的成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由于课程的整体性较强,如果学生在过程中掉队,会导致整体教学失败,为此,在教学中应加强过程管理。为了让每个学生跟上进度,可加大阶段性个人考核,在学习过程中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身上出现“散漫”、“意志薄弱”、“我不能”、“我不喜欢”等现象,个人阶段性考核压力会推动他们战胜困难。一个个知识点的掌握、一个个目标的实现,可以让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由于课程体系的操作性、实践性较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教师辅导时间不够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建议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可依据学生的能力、所具备的知识基础、性别等相关因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在课程后期,每个小组除完成课程要求的任务,还应自主选题,独立制作一个规模适当的项目。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可以相互合作、互相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由此不仅达成个人绩效,提高学习效果,而且有利于完成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

实践证明,通过更新教学观念,紧贴市场变化,改进教学方法与内容,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采用合理的考核方法,并且通过完成类似商业项目的开发实践锻炼,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陈厚桥.高职网站设计与规划课程改革与探讨[J].科技信息, (2)

[3]卢爱芬.基于计算机的“任务驱动”教学法[J]. 文教资料, (33)

[4]周俊.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J].教育科学,(3)

建筑设计课件【篇11】

第1.0.1条 为了使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能满足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及工矿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乡村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 托儿所、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接纳三周岁以下幼儿的为托儿所,接纳三至六周岁幼儿的为幼儿园。

二、单独的托儿所的规模以不超过5个班为宜。

三、托儿所、幼儿园每班人数:

1.托儿所:乳儿班及托儿小、中班15~20人,托儿大班21~25人。

2.幼儿园:小班20~25人,中班26~30人,大班31~35人。

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四个班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应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并应根据城镇及工矿区的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布点。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在三个班以下时,也可设于居住建筑物的底层,但应有独立的出入口和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设施。

第2.1.2条 托儿所、幼儿园的基地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二、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

三、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或接近城市绿化地带。

四、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

托儿所、幼儿园应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建筑物、室外游戏场地、绿化用地及杂物院等进行总体布置,做到功能分区合理,方便管理,朝向适宜,游戏场地日照充足,创造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第2.2.2条 总用地面积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2.2.3条 托儿所、幼儿园室外游戏场地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m2。各游戏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

二、应有全园共用的室外游戏场地,其面积不宜小于下式计算值:

注:1.180、20、1为常数、N为班数(乳儿班不计)。

室外共用游戏场地应考虑设置游戏器具、30m跑道、沙坑、洗手池和贮水深度不超过0.3m的戏水池等。

第2.2.4条 托儿所、幼儿园宜有集中绿化用地面积,并严禁种植有毒、带刺的植物。

托儿所、幼儿园宜在供应区内设置杂物院,并单独设置对外出入口。基地边界、游戏场地、绿化等用的围护、遮拦设施,应安全、美观、通透。

第3.1.1条 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热工设计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并应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中的分区要求及有关规定。

第3.1.2条 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必须按第3.2.1条、第3.3.1条的规定设置。服务、供应用房可按不同的规模进行设置。

一、生活用房包括活动室、寝室、乳儿室、配乳室、喂奶室、卫生间(包括厕所、盥洗、洗浴)、衣帽贮藏室、音体活动室等。全日制托儿所、幼儿园的活动室与寝室宜合并设置。

二、服务用房包括医务保健室、隔离室、晨检室、保育员值宿室、教职工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包括收发室)及教职工厕所、浴室等。全日制托儿所、幼儿园不设保育员值宿室。

三、供应用房包括幼儿厨房、消毒室、烧水间、洗衣房及库房等。

第3.1.3条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避免相互干扰,方便使用管理,有利于交通疏散。

第3.1.4条 严禁将幼儿生活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第3.1.5条 生活用房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表3.1.5的规定。

注:特殊形状的顶棚、最低处距地面净高不应低于2.20m。

第3.1.6条 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造型及室内设计应符合幼儿的特点。

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应布置在当地最好日照方位,并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h(小时)的要求,温暖地区、炎热地区的生活用房应避免朝西,否则应设遮阳设施。

第3.1.8条 建筑侧窗采光的窗地面积之比,不应小于表3.1.8的规定。

注:单侧采光时,房间进深与窗上口距地面高度的比值不宜大于2.5。

音体活动室、活动室、寝室、隔离室等房间的室内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50dB,间隔墙及楼板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RW不应小于40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nT'W不应大于75dB。

第3.2.1条 幼儿园生活用房面积不应小于表3.2.1的规定。

第3.2.2条 寄宿制幼儿园的活动室、寝室、卫生间、衣帽贮藏室应设计成每班独立使用的生活单元。

第3.2.3条 单侧采光的活动室,其进深不宜超过6.60m。楼层活动室宜设置室外活动的露台或阳台,但不应遮挡底层生活用房的日照。

第3.2.4条 幼儿卫生间应满足下列规定:

一、卫生间应临近活动室和寝室,厕所和盥洗应分间或分隔,并应有直接的自然通风。

注:1.全日制幼儿园活动室与寝室合并设置时,其面积按两者面积之和的80%计 算。

2.全日制幼儿园(或寄宿制幼儿园集中设置洗浴设施时)每班的卫生间面积可减少2m2。寄宿制托儿所、幼儿园集中设置洗浴室时,面积应按规模的大小确

定。

3.实验性或示范性幼儿园,可适当增设某些专业用房和设备,其使用面积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设置。

二、盥洗池的.高度为0.50~0.55m,宽度为0.40~0.45m,水龙头的间距为0.35~0.4m。

三、无论采用沟槽式或坐蹲式大便器均应有1.2m高的架空隔板,并加设幼儿扶手。每个厕位的平面尺寸为0.80m×0.70m,沟槽式的槽宽为0.16~0.18m,坐式便器高度为0.25~0.30m。

四、炎热地区各班的卫生间应设冲凉浴室。热水洗浴设施宜集中设置,凡分设于班内的应为独立的浴室。

第3.2.5条 每班卫生间的卫生设备数量不应少于表3.2.5的规定。

污水池(个)大便器或沟槽(个或位)小便槽(位)盥洗台(水龙头、个)淋浴(位)

第3.2.6条 供保教人员使用的厕所宜就近集中,或在班内分隔设置。

第3.2.7条 音体活动室的位置宜临近生活用房,不应和服务、供应用房混设在一起。单独设置时,宜用连廊与主体建筑连通。

托儿所分为乳儿班和托儿班。乳儿班的房间设置和最小使用面积应符合表3.3.1的规定,托儿班的生活用房面积及有关规定与幼儿园相同。

乳儿班和托儿班的生活用房均应设计成每班独立使用的生活单元。托儿所和幼儿园合建时,托儿生活部分应单独分区,并设单独的出入口。

第3.3.3条 喂奶室、配乳室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喂奶室、配乳室应临近乳儿室,喂奶室还应靠近对外出入口。

二、喂奶室、配乳室应设洗涤盆。配乳室应有加热设施。使用有污染性的燃料时,应有独立的通风、排烟系统。

第3.3.4条 乳儿班卫生间应设洗涤池二个,污水池一个及保育人员的厕位一个(兼作倒粪池)。

第3.4.1条 服务用房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表3.4.1的规定。

医务保健室和隔离室宜相邻设置,幼儿生活用房应有适当距离。如为楼房时,应设在底层。医务保健室和隔离室应设上、下水设施;隔离室应设独立的厕所。

第3.4.3条 晨检室宜设在建筑物的主出入口处。

第3.4.4条 幼儿与职工洗浴设施不宜共用。

第3.5.1条 供应用房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表3.5.1的规定。

第3.5.2条 厨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托儿所、幼儿园的厨房与职工厨房合建时,其面积可略小于两部分面积之和。

二、厨房内设有主副食加工机械时,可适当增加主副食加工间的使用面积。

三、因各地燃料不同,烧火间是否设置及使用面积大小,均应根据当地情况确定。

四、托儿所、幼儿园为楼房时,宜设置小型垂直提升食梯。

第3.6.1条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的防火设计除应执行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外,尚应符合本节的规定。

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不应设在四层及四层以上;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应设在三层及三层以上;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应超过一层。平屋顶可做为安全避难和室外游戏场地,但应有防护设施。

第3.6.3条 主体建筑走廊净宽度不应小于表3.6.3的规定。

第3.6.4条 在幼儿安全疏散和经常出入的通道上,不应设有台阶。必要时可设防滑坡道,其坡度不应大于1:12。

第3.6.5条 楼梯、扶手、栏杆和踏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楼梯除设成人扶手外,并应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不应大于0.60m。

二、楼梯栏杆垂直线饰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当楼梯井净宽度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三、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0.15m,宽度不应小于0.26m。

四、在严寒、寒冷地区设置的室外安全疏散楼梯,应有防滑措施。

第3.6.6条 活动室、寝室、音体活动室应设双扇平开门,其宽度不应小于1.20m。疏散通道中不应使用转门、弹簧门和推拉门。

乳儿室、活动室、寝室及音体活动室宜为暖性、弹性地面。幼儿经常出入的通道应为防滑地面。卫生间应为易清洗、不渗水并防滑的地面。

第3.7.2条 严寒、寒冷地区主体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应设挡风门斗,其双层门中心距离不应小于1.6m。幼儿经常出入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距地0.60~1.20m高度内,不应装易碎玻璃。

二、在距地0.70m处,宜加设幼儿专用拉手。

三、门的双面均宜平滑、无棱角。

四、不应设置门坎和弹簧门。

五、外门宜设纱门。

一、活动室、音体活动室的窗台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0.60m。楼层无室外阳台时,应设护栏。距地面1.30m内不应设平开窗。

二、所有外窗均应加设纱窗。活动室、寝室、音体活动室及隔离室的窗应有遮光设施。

第3.7.4条 阳台、屋顶平台的护栏净高不应小于1.20m,内侧不应设有支撑。护栏宜采用垂直线饰,其净空距离不应大于0.11m。

幼儿经常接触的1.30m以下的室外墙面不应粗糙,室内墙面宜采用光滑易清洁的材料,墙角、窗台、暖气罩、窗口竖边等棱角部位必须做成小圆角。

第3.7.6条 活动室和音体活动室的室内墙面,应具有展示教材、作品和环境布置的条件。

第4.1.1条 托儿所、幼儿园应设室内给水排水系统。卫生设备的选型及系统的设计,均应符合幼儿的需要。

第4.1.2条 有热源条件时可设置或预留热水供应系统。

采暖区托儿所、幼儿园应用低温热水集中采暖。热媒温度不宜超过95~70℃。幼儿用房的散热器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不具备集中采暖条件的二层以下房屋用壁炉、火墙采暖时,必须有高出屋面的通风、排烟等措施。

第4.2.2条 托儿所、幼儿园与其它建筑共用集中采暖时,宜有过渡季节采暖设施。

第4.2.3条 托儿所、幼儿园生活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厨房、卫生间等均应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

音体活动室、活动室、寝室、乳儿室、办公室、喂奶室、医务保健室、隔离室201.5

第4.2.4条 主要房间室内采暖计算温度及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应低于表4.2.4的规定。

第4.3.1条 幼儿用房选用的灯具应避免眩光。寄宿制托儿所、幼儿园的寝室宜设置夜间巡视照明设施。

活动室、乳儿室、音体活动室、医务保健室、隔离室及办公用房宜采用日光色光源的灯具照明,其余场所可采用白炽灯照明。当用荧光灯照明时,应尽量减少频闪效应的影响。医务保健室和幼儿生活用活可设置紫外线灯具。

第4.3.3条 照度标准不应低于表4.3.3的规定。

第4.3.4条 活动室、音体活动室可根据需要,预留电视天线插座,并设置带接地孔的、安全密闭的、安装高度不低于1.70m的电源插座。

第4.3.5条 在供应用房的电气设计中应为各种机电和电热设备提供或预留电源。

第4.3.6条 托儿所、幼儿园应设置电话、电铃。

3.活动室:供幼儿室内游戏、进餐、上课等日常活动的用房。

5.乳儿室:托儿所中供乳儿班玩耍、睡眠等日常生活的用房。

8.音体活动室:进行室内音乐、体育游戏、节目、娱乐等活动的用房。

一、执行本规范条文时,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过程中区别对待。

反面词一般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一般采用“应”;

反面词一般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一般采用“宜”;

反面词一般采用“不宜”。

4.表示一般情况下均应这样作,但硬性规定这样作有困难时,采用“应尽量”。

5.表示允许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作的,采用“可”。

二、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

“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执行”。

建筑设计课件【篇12】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以培养建筑设计基础技能为目标的一个课程系列,在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版)中,设计基础课程包括《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入门》以及《设计绘画》。但是设计基础课程之间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问题较为突出,并影响到内容设置、学时分配等其他方面的问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点问题,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并未深入开展。本文即以该计划中这三门课的教学大纲①为切入点,对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整合研究。

整合②是指基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系统内以及系统之间各要素关联性的挖掘,利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积极地改变或调整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克服系统发展过程中构成要素分离的倾向,实现新的综合。整合与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迅速变化的时代,由于众多因素改变着职业教育的面貌,这就导致了各组成要素之间关联性的缺乏,因此需要将整合概念引入到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研究中来,以实现在它们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在原有教学计划中,已经确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并为后续核心技能、综合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这几份大纲虽然均已注重贯彻了这个总目标,从单个课程看已经比较合理,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由于学制限制及培养目标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目标设置上还存在缺乏重点和层次性、部分目标陈述不够规范等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建筑初步(1)原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②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对建筑、建筑师、建筑设计等有一定的理解。主要问题:①两个目标之间的主次关系不明确;②缺乏技能培养的具体目标;③目标二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一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初步(2)原目标:①了解形态构成在建筑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掌握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学习方法;②对当代建筑大师及其作品有一定了解,学会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③掌握建筑形态与空间基本表达方法,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主要问题:①目标过于具体、缺乏统领性;②陈述不够简洁、明了;③目标二、三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二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设计入门原目标:①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②训练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过程和表达技巧。主要问题:①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②与建筑初步一、二的部分目标有重叠。

设计绘画(1)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动手,多思考,既有统一要求,又要注意学生个人特点,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设计绘画(2)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作好从单色认识到彩色认识的过渡,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观察,多感觉,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体会色彩对万物的影响,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重点与层次不突出,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建筑初步(1)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其意义不言而喻,重点内容是建筑的识图与制图,主要包括建筑基本认识、建筑识图、工具制图、建筑测绘等内容。

建筑初步(2)的教学重点是建筑形态和空间的理解和分析,这是建筑的核心研究对象,它逐步将学生们带入建筑创作的领域中来,主要包含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限定、建筑形态分析、大师作品分析等内容。建筑设计入门作为连接基础系列课程和核心系列课程的过渡,主要是提升学生的专业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评价能力,包括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建筑设计的过程介绍、建筑设计宏观环境解读、场地分析、建筑设计方法等内容。

设计绘画(1)包括结构表现和明暗表现两个阶段,主要包括整体构图、形体结构轮廓、物体间比例、结构、透视、明暗色调等训练。

设计绘画(2)包括单色表现和彩色表现两个阶段,主要包括三原色的认识,色相、明度、纯度的概念,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复色、间色等概念的理解,色彩的调和配置。从以上对于教学内容的简述可以看出,它们之间还是缺乏整体性,均各自从课程自身的角度来编制教学内容,而没有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框架中,打破自身的界限,并进行内容的相互渗透、融合,增加内在整体性。

具体分析如下:

建筑初步(1):①建筑概述的部分内容与设计入门课中建筑设计基础知识重叠;②建筑方案图教学单元的案例选取欠妥;③人体尺度与设计入门课中空间的功能与形式部分知识重叠;④缺乏三维层面来识图和理解建筑。

建筑初步(2):①理论性知识比重过大,包含了3个教学单元,这与高职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相悖;②教学单元过多,需要进一步精简;③缺乏与初步(1)的过渡性教学单元。建筑设计入门:①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经典的建筑设计理论简介、当代建筑设计发展趋势介绍等内容与建筑历史课知识重叠;②人体尺度的内容不够,这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③部分教学内容对初学者来讲太难,不宜过度展开。

设计绘画(1):①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②结构素描对建筑设计尤其重要,但比重过小。

设计绘画(2):①从就业市场需求来看,钢笔淡彩应用不多,因此此部分内容比重过大;②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

1价值导向。高职高专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建筑就业市场输送合格人才,因此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研究中,始终要把当前建筑市场的基本走势、就业岗位的人才需求作为重要导向。除了就业市场以外,高职高专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培养目标也是重要导向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就不宜按照本科的基础课程大纲来要求学生,必须要结合国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制。

2基本理念。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中,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对不同课程通过进一步审视和论证进行内容的增减,并根据各课程地位和关联度的不同,分配到这三门课程中去。主要思路是:首先在调研的基础上,把与市场需求、培养目标、学生特点不符合的部分内容删减掉,并增加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相关内容;然后再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重新分类。另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通过课程内容之间的开放和教学进度安排中的相互渗透,来高效率地利用三年的学习时间,使它们能够形成“1+1>2”的效果。在这个理念下,各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相关性;并需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对部分课程的教学顺序调整,使三门课互有穿插,做到“边学边练、以练促学”。

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虽然都已经贯彻了基础技能培养这个总目标,但是正如前面的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缺乏整体性,有的课程其目标过多,没有层次,有的课程目标之间重叠等。因此,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其体现出整体性、层次性。

具体建议如下:

建筑初步(1):①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对建筑、建筑师等有一定的认识;②熟练掌握建筑识图和制图的技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③增加对于建筑的学习兴趣,适应建筑设计专业的学习特点。

建筑初步(2):①了解建筑形态构成的相关知识、并能够从构成角度来理解建筑;②熟练掌握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③基本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④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建筑设计入门:①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②初步掌握进行建筑设计的主要分析方法、设计过程;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

设计绘画(1):①了解素描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②熟练掌握应用结构素描的方法来分析和表达建筑形态与空间;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

设计绘画(2):①了解色彩表现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②熟练掌握应用彩铅和马克笔表达建筑形态和空间;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

1建筑初步。

建筑初步(1)把重点放在建筑识图和工具制图中来并进一步细化,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取消这部分内容;将建筑综合表达的案例对象进行调整,与抄绘和测绘内容一致;将人体尺度的内容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增加通过模型制作理解和表达建筑的课程内容。

在建筑初步(2)中,把重点放在形态与空间的理解和分析上,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强调关联性,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缩短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理论教授时间;对世界著名建筑实例的解析应进一步缩小建筑师范围,而增加统一建筑师的不同作品比较分析;能够将部分案例与设计入门课和设计绘画相结合,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全面认识和理解某个建筑。

2建筑入门。建筑入门课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建筑师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初步一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集中讲解建筑设计这部分基础知识;对于建筑设计方法的讲解不宜过度展开,让学生从最基本的方法入手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增加从人体尺度、室内家具的角度分析和设计功能空间的课程内容。

3设计绘画。

设计绘画(1)着重训练学生的空间分析和表达能力,以具体的建筑空间、形态、构件为主,着重刻画它们的结构关系、形体组合关系,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增加结构素描的内容;减少明暗色调训练;与建筑初步(1)在同一学期,因此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其内容相关,如对门卫、门厅等空间作为教学对象。

设计绘画(2)把适用于快速表现的马克笔、彩铅以及钢笔淡彩作为主要的训练内容,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建筑的主要特征并快速表现出来,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减少或去掉钢笔淡彩的教学内容;增加彩铅和马克笔表现的训练;与建筑初步(2)和设计建筑设计入门在同一学期,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它们的内容相关,如大师作品表现等。

高职高专设计基础课程整合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作,本文对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初步整合,目前这些成果已经在一线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以来,教学质量和就业率得到了大家的好评;该研究的下一步工作将加强对各课程的关联性分析,并对整合评价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注释:

①这三门课程大纲是指基于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而编制大纲。

②整合一词来源于系统科学,目前在很多领域进行了广泛地应用,如建筑学、工程学、遗传学等。

参考文献:

[1]荀勇,程鹏环,王延树,吴发红。高等工程教育——德国工程技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者,。

[3]陈君。对开发高职课程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4(3)。

[4]济光学院建筑系。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Z]。上海:济光学院,2009。

建筑施工课件推荐7篇


励志的句子以您的需求为出发点呈现了这份有价值的“建筑施工课件”,欢迎您收藏我们的网站看到最新的消息和动态。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教案是促进学生课堂互动和沟通的重要工具。

建筑施工课件 篇1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在线培训心得体会

为了学习借鉴其他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方法和理念,提高我院会计专业的教学水平,在学院和系部的安排下,我于2014年4月~6月,历时两个月的时间,在教师发展在线接受网络培训,学习了杨有红、高翠莲、孙万军和丁增稳四位教授介绍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学习内容

在线培训的学习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由北京工商大学杨有红教授、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高翠莲教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孙万军教授、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丁增稳教授主讲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前沿及政策法规动态、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以国家骨干专业建设为例)、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二、心得体会

下面结合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高翠莲教授介绍的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谈谈我的收获。

建设与高职会计专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库,是为了将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共享与开发,结合会计专业以会计职业发展为前提,以满足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和个性化需求。一旦建设完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库,既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提升老师的教学效果。但优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需要具备相应的建设条件。

(一)建设条件

1.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教学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首先必须具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丰富的专业知识基础、积累教学经验、专业实践技能操作、高层次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开发能力,这些都是建设的基本和保障条件。

2.企业平台的搭建

首先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必须要能服务于企业,这样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发挥其应用性。因此必须要构建校外实训基地,将校内外实训基地作为一个信息的平台,从而实现共享型的实习实训基地,发挥资源库的作用。

3.强大的校园网络设施

校园网络设施是构建资源库的重要技术条件,多媒体网络、阅览室、点播教学网、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网,社会资源网等,这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是实现资源网络共享的平台和基础,这也是达到社会共享的必备条件。

(二)建设内容

1.课程建设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拟从三个平台,由低到高的进行阶段性的学习和职业培养。各类主要考试系统融入到高职课程建设中,通过对资源的充分整合,让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会计证考核,也使高职课程体系基本涵盖会计初级、中级证书的考试范围。

首先,从业能力的培养。所谓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会计职业资格的入门平台,在该平台中只要培养从业资格考试的技能标准,主要面向在校学生并且在学习完相应课程体系和所应达到的专业标准,在此平台中充分将从业资格证书与在校一年级学生所学课程进行融合,同时,为学生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该平台中所确定的核心课程是《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

其次,初级能力培养。该平台主要围绕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标准而建立。该标准主要结合高职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在考取助理会计师时而实现的高职教学与助理师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因学生在此前已经考取从业资格证,为助理会计师的学习提供了保障条件,此平台主要面向在校二年级学生,并且自身具备相应考试内容的技能标准,在平台中所确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纳税实务》。

最后,中级能力培养。该平台中为会计人员提供了发展空间,同 时也为会计人员的中级职称考取提供了保障条件,也为高职专业学生毕

业后考取中级提供了职业能力的培养平台。因此,对于已获取初级证书的学生,以及在职人员均可通过此平台进行交流学习,在该平台中所确定的核心课程是《审计实务》、《财务报表分析》。

2.综合应用

综合教学作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该部分中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训模拟平台,在此平台中设置虚拟的实训系统,在此平台中具有一定的仿真性、判断性及可操作性,学生可对角色功能进行选择并在不同的岗位上进行模拟操作,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角色的转换和实际的操作等功能,以最新的电算化软件系统进行设计,实现教学实训功能。能力测试平台,采取软件组题,以职业能力测试进行题型设计,以序号来排列相关内容及情景、知识点、技能点、难易度。题库可自行组题,可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视频教学平台,此平台是结合网络学习的需要而设定的,在该平台中将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进行展示,将课程体系等功能进行融合,为使用者提供音像、文字、图像等多种教学资源。

建筑施工课件 篇2

建筑施工技术一直是建筑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涉及到建筑物的施工过程,还关乎到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和效率。为此,建筑施工技术课件的编写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中,将详细讨论建筑施工技术课件的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建筑施工技术课件的内容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它应该包括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如建筑施工工艺流程、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施工设备的使用以及施工现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课件还应该包括一些实际案例和施工项目,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建筑施工技术课件的教学方法也至关重要。传统的课堂教学结合实地教学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讲解、演示和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建筑施工技术的理论知识;而在实地教学中,学生可以亲自参与施工项目,学习并应用所学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途径,如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

建筑施工技术课件的实际应用十分广泛。除了在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学中使用外,建筑施工技术课件还可以应用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培训和技术交流中。通过学习建筑施工技术课件,施工人员可以提升自己的施工水平,减少施工中的错误和事故。同时,建筑施工技术课件还可以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科学、规范的施工流程和管理标准,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建筑施工技术课件的编写和教学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的建筑施工人才,推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壮大。希望建筑施工技术课件能够不断完善和更新,为建筑施工技术的教学和实践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建筑施工课件 篇3

高职高专机械专业产学结合教学改革探索

新余高专工程系 张云莉 周晓平

摘要:高职高专教育的不断扩大,现在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制约了她的快速发展。产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是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趋势,各个学校正在尝试不同的产学结合教学方式,但都存在产、学两者不可兼得的现象。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种具有特色的产学结合教学方式,她可以解决当前产学结合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健词:高职高专 教学改革 产学结合

一、引言

高职高专教育在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特殊形式已初具雏形,规模正日益壮大,各类高职高专学校已占全国高等院校的近1/2,迄今已为我国培养数以百万的技术型应用人才,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切正显示了其作为教育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重要性,也说明大家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与 特殊功能。本人在新余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多的教学工作总结发现,高职高专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要在社会上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继续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的话,就必须对其整体教学做一些改革。

二、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已经从七、八十年代的精英教育发展到现在的大众化教育,正在向普及化教育转变。从以前每年几万到现在五百多万的毕业生,不仅在数量上产生了变化,而且从量的变化变成了质的改变。以前的大学生(包括本科和专科)是培养为国家复合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现在的大专生已经定义为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所以现在的高职高专教育在不断的整合,逐步走向一体化教育。

现在的高职高专教育规定为三年,学生要学完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于高职高专的毕业生为技术型应用人才,各个学校都在不断的增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尽可能多安排实训、实习,导致本来六个学期的文化课程大多数院校只用了五个学期,甚至是四个半学期学完,剩下的时间安排学生实训、实习或找工作,使得学生的理论学习严重缩水;另一方面现在就业压力加重,许多学生在课外学习一些易学易上手的应用性软件,加快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在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上精力不足,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另外,我国高职高专学生还存在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不能完全对接的现象。

三、产学结合改革方案

1、产学结合改革方案的启发

20世纪初学分制被引入我国高校,自1997年以来,随着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学分制也被列入了我国职业教育。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根据社会需要、个人兴趣和条件跨专业、跨学校、跨年级选择课程;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一般不超过5年。实行学分制后,学制也变得有弹性,以往固定的3年学制被打破。学生修满本专业要求的总学分,取得相应专业(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或岗位合格证书,操行评定及格,综合实习合格,经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准予毕业或提前毕业,颁发毕业证书。对跨校选择课程的学生,其在颁发毕业证书的学校取得的不低于总学分的60%学分。

2、产学结合改革方案具体内容

学生在校学习总的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中学习严重缩水,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要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就必须保证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不变(六个学期),实践、实训、实习或工作时间不要计算在学习期间,但可以发生在三年的学习中间。也就是说学生不一定要三年毕业,可以三年半、四年、四年半、最多可以是五年。在学习期间可以去实习、工作,但必须保证在校时间三年。学生去实习或工作的时间必须要在基本学完专业基础课(第三个学期)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已所学的知识从事一些相关的工作,回来后再学习专业知识,如果学生需要,还可以再次申请去实习或工作。学生必须在学校完成三年学习,成绩全部合格后方可申请颁发毕业证书。

3、产学结合改革方案具体操作过程

①、学校在安排课程时,根据原有教学计划,下半年(九月份到第二年二月份左右)安排大一上学期、大二上、下学期、大三上、下学期的课程;上半年(二月份到六月份左右)安排大一下学期、大二下学期、大三上、下学期的课程。这样按排给教学上增加了负担,但却跟现行一些学校的学分制教育很相似。

②、学生去实习或工作之前,学校把各专业的专业课程让学生通晓,让学生在实习或工作中有意识地认知、学习。

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毕业时间,但必需是三年到五年之间(包括三年和五年)。

④、学校继续按照三年制收取相关的各种费用。在校期间,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学校都需要负责,学生出去实习或工作时,一切事情由学生自已负责。

四、产学结合改革方案的特色

1、既保证学习时间,也给足实训、实习时间。

2、学习与实习相互结合,交叉进行。

五、产学结合改革方案的可行性

1、学校现有的教育体系不用改变

学生的录取,学习和毕业不用另行安排,各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基本不用改变,教师教学基本不变。不同的学生毕业时间有使不同,但不影响学校整理教学和学生顺利毕业。

2、学生学习期间的实习可以有保障。①近些年来,我国的工业飞速发展,需要各级各类人才很多,在校学生比起毕业生来对工作和工资的要求都相对较低,容易找到实习机会。②在校学生找工作存在弹性,可先找到了工作,再向学校申请实习。③现在高职高专院校大多搞了“定单培养”模式,可以适当推荐一些找不到实习机会的学生去实习。

3、学校可以省去实训、实习设备的投入,对实验室加强管理。在目前情况下,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一般实行“省市共存、以市为主” 的管理体制,学校需要自己去谋求资金渠道;而另一方面,高职高专教育要求对实习设备的投入非常大,这使得一些学校可谓困难重重。截至2006年,我国高职高专学校有1147所,很多学校实训、实习都在本校进行,各个学校的实训、实习设备大致相同,导致了重复浪费。把学生推向社会去实习,不仅大大省去学校对实训、实习设备的投入,学生与社会也形成了无缝对接。

4、学生继续深造不受影响。现行制度对大专毕业生升本科,研究生年龄上无限制。

六、产学结合改革后的预期效果

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有获得知识的渴望。根据我几年教学经验,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抱怨:①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直接应用到工作之中;②专业知识难于学习,主要原因是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紧密,甚至有些参数要借助于经验来制定。这样严重挫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产学结合、交叉进行的方式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难题。

2、学生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迷惘现象,很多学生不了解社会真正需要哪方面、什么样的人才。不知道现在学的知识将来能不能从事此方面的工作,导致学生学习的盲目性,眉毛胡子一起抓,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专业,没有一技之长。通过自己的实习或工作,找到以后发展的方向,再回到学校就可以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

3、学生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反过来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我校就存在学生毕业一到两年后又走进了教室,坐到了教过他的老师的课堂上。学生讲究学以致用,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工作能力,要做好这个转化,最好的方法是磨合加反复,只有通过实践磨合和反复学习,才能把理论知识淋漓至尽转成实践工作能力。

4、有利于就业。①学生从学校毕业就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现存在的中专生、民工抢大专生饭碗的现象将不复存在。②采取这种教学改革方案后,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都有毕业生,使一年一次毕业生就业高峰的压力骤减,有利于毕业生就业。

5、缓解特困学生学费压力。现在都是自费上大学,加上高职高专学生需要大量的实训和实习,学费相对较高。对于一些偏远山区农村出来的学生,缴纳学费是一个大问题。虽然现在国家对特困学生设有助学金,但由于农村学生数量庞大,难以全部覆盖。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习或工作赚一部分学费,同时也延长了缴纳学费的时间,更有利于学生解决学费问题。

七、结论

产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大家研究的共同课题。她不仅可以让学生有目的,有兴趣的学习;还可以缓解学生就业难与学费贵的问题。但改革是否可行只有通过实践的验证才知道,所以其中的一些见解是否正确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

参考资料

[1]金启东 试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当代理念 《职教论坛》2007/5(下)[2]张卫华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初探 2007年8月

[3]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二ΟΟ六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2007/6/11 [4]明兴祖 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改的探索 《职教论坛》2003/20 [5]李春红 我国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模式探讨 《职业技术教育》2003/28 [6] 王 冬 以教师的视角探究两年制高职教学改革《教育与职业》2006/5中

建筑施工课件 篇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最新高层建筑施工教案(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层建筑施工教案篇一

课程名称:中文名称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英文名称:design of high building structures 课程编码:172095 学 分:2分

总 学 时: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

适应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抗震,钢结构基本原理 执 笔 人:李文盛

审 订 人:雷小宏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属于专业选修课,它涉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的一般原则,是研究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基本方法的科学。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抗震计算理论基础,掌握抗震设计原理,掌握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主要要求是:了解高层建筑各种结构体系的特点及应用范围;熟练掌握风荷载及地震作用计算方法;掌握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三种基本结构内力及位移的计算方法,理解这三种结构内力分布及侧移变形的特点及规律;学会这三种结构体系包含的框架及剪力墙构件的截面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掌握高层建筑结构的内力和位移的电算分析方法和高层建筑结构的施工图表示方法。

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学生今后从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第一节 高层建筑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高层建筑的受力特点

第二章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2学时)第一节 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与结构体系 第二节 结构布置原则 第三节 水平位移限值和舒适度要求

第三章

高层建筑结构荷载作用与结构设计原则

(4学时)第一节 恒荷载及楼面活荷载的计算 第二节 风荷载的计算 第三节 地震作用的计算 第四节 荷载效应组合 第五节 结构简化计算原则 第六节 抗震设计的一般原则

第四章

框架结构设计

(6学时)第一节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第二节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近似计算 第三节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近似计算 第四节 水平荷载作用下位移的近似计算 第五节 框架结构的内力组合 第六节 抗震设计的延性框架要求

第八节 框架构件(梁、柱、节点)的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 第五章 剪力墙结构的内力与位移计算

(8学时)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整体剪力墙及整体小开口剪力墙的计算 第三节 联肢剪力墙的计算 第四节 壁式框架的计算

第五节 剪力墙结构的分类

第六节 剪力墙的截面设计及构造要求

第六章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协同工作计算

(6学时)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内力和位移的近似计算 第三节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构件的截面设计及构造要求 第四节 计算实例

第七章

电算分析与图纸表达

(4学时)第一节 框架-剪力墙结构内力和位移的电算分析 第二节 高层建筑结构的施工图表达方法

三、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要求中,有关定义、定理、性质、特征等概念的内容要求,由低到高分“知道、了解、理解”三个层次;有关计算、解法、公式、法则等方法的内容要求,由低到高分“会、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理解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布置的基本概念,在水平荷载与结构计算简化原则中熟练掌握总风荷载和局部风载的计算,以及用反应谱方法计算等效地震作用的方法,理解地震作用两阶段设计的内容、方法及目的以及常遇地震、罕遇地震和设防烈度的关系,掌握结构自振周期计算的实用方法,理解结构计算的平面结构假定。

在框架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中熟练掌握反弯点法、d值法计算内力及位移方法,深入理解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及应用范围。了解内力分布及位移的影响因素、杆件弯曲变形及轴向变形对侧移的影响等。掌握利用曲线计算柱轴向变形引起侧移的方法。

对于剪力墙结构内力及位移计算,应了解开洞对剪力墙内力及位移影响,了解不同近似方法的适用范围。深入理解连续化方法的基本假定公式推导、公式图表应用等,熟练掌握连续化方法计算和带刚域框架计算简图确定方法及带刚域杆件刚度计算方法。掌握等效抗弯刚度、整体系数等几个重要概念的含义及对内力位移的影响;剪力墙内力位移分布特点。

在框架—剪力墙协同工作计算中,了解框架与剪力墙协同工作的意义。会确定计算简图,掌握总框架、总剪力墙、总连梁刚度计算方法,会用公式及曲线计算内力及位移。掌握重要概念刚度特征值的物理意义及其对内力分配的影响,框剪结构内力分布及侧移特点。对于荷载效应组合及设计要求,应掌握荷载效应组合各种工况的区别应用,理解无地震组合及有地震组合时承载力验算与位移限制的区别。掌握确定结构抗震等级的方法;进一步理解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

在框架设计和构造方面,需了解延性框架意义和实现延性框架的基本措施。了解梁、柱、节点区的破坏形态,会区别抗震及非抗震情况下配筋要求。掌握梁、柱、节点区的配筋设计方法。掌握几个重要概念:延性框架、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轴压比及箍筋作用。对于剪力墙设计和构造,应了解剪力墙结构配筋特点及构造要求,掌握悬臂剪力墙及联肢剪力墙,截面配筋计算方法。了解影响剪力墙延性的因素。理解框支剪力墙、落地剪力墙的设计要点。

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应当结合本专业的特点,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克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上应贯彻少而精、启发式和形象化等原则,通过幻灯、录像及课外实习等各种途径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授课教师除应吃透教材内容外,还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材料,注意本学科的发展,随时修改教材中已过时的内容,并适当介绍高层建筑结构的新进展。

四、大纲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总学时数为3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2学时。课堂教学以教学参考书为参考材料,按照本大纲的内容进行教学。本课程宜安排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抗震,钢结构基本原理等有关课程之后,内容上要注意与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基础等课程内容的衔接与分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五、教学参考书

1、吕西林.《高层建筑结构》.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2、方鄂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3、包世华、方鄂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4、霍达.《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5、赵西安.《现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上下册).科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

高层建筑施工教案篇二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钟明和

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对住房的需求与城市土地供应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高层建筑具有中上层部位视线开阔,采光通风良好,建筑立面效果时尚,富于时代感和都市感,高容积率,节约土地资源等优点,因此在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呈逐年增多趋势。但高层建筑在给城市带来繁华的同时也带来了施工安全管理的诸多问题。施工生产是建筑施工的生命线,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杜绝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于促进建筑业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基本走上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轨道,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安全管理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大大减少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建筑业属于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行业,有着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多、立体交叉作业多、临时员工多等施工特点。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固有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个危险性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

l、当前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弊病

高层建筑工程由于投资大、参与主体多、组织关系复杂,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很多,所以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钓几率很大、、当前,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事故主要表现在触电事故、高处坠落事故、物体打击事故、坍塌事故、起重械伤害事故等几个方面。根据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特点和事故发生原因的数理统计分析,确定主要的安全事故影响因素,包括安全管理、施工工艺、工人操作、设备设施和施工环境等因素。

1.安全管理方面。新进场工人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没有真正落实,即使有这方面的书面记录也多是流于形式,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项目部虽然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但是没有真正落实。管理人员思想上不重视,存在侥幸心理。工地上虽配备专职安全员,但是有的安全员责任心不强,没有履行其职责,没有起到巡查纠错的作用。承包单位安全资金没有全部投入到安全生产中,必要的安全资金投入捉襟见肘,安全防护设施大打折扣,甚至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安全检查重形式,轻整改。

2.施工工艺方面。新材料、新工艺施工时无施工指导方案或指导方案不能指导施工,蛮干、瞎干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垂直面交叉施工安排不合理,无隔离防护措施,物体打击事故时有发生。国家明令淘汰的工艺,实际施丁中仍然在采用。

3.工人操作方面。特殊工种无证上岗现象严重。面对新工艺按老方法做,存在安全隐患。作业前无安全技术交底,工人蛮干现象严重。

4.机械设备方面、塔式起重机、货物施工电梯安装、拆卸无专项方案,即使有方案但是没有按照方案实施。塔式起重机、货物施丁电梯超载现象严重,导致安全事故。起重吊装无指挥或瞎指挥,物体打击事故时有发生。物料井字架上料平台无防护,上料口成了“老虎口”。对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不重视,管理无序,重使用轻维修的思想普遍存在。机械设备陈旧、老化加快,不少机械设备已到了甚至超过报废年限,机械设备的事故隐患不断。

5.现场作业环境方面。

作业现场不具备施工条件,但承包单位为了赶工期强令工人冒险作业。现场自然环境复杂,还未探明就开工,埋下安全隐患。

二、高层建筑安全防护措施

1.触电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电工应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执行。施工现场配电箱及用电设施设备应可靠接零接地,加强配电箱责任管理。实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一保护,严禁一箱多机。配电箱和开关箱漏电保护开关选型应与用电负荷相匹配,严禁使用铜丝代替。电工每天认真记录《电工巡视记录》,不能记流水账。大型用电设备应不少于每周一次保养检查,小型施工机具应不少于每月一次保养检查。高空作业前必须由电工先确定周围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隔离防护设施的安全性。

2.高空坠落安全防护措施。

高空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患有恐高症、心脏病、高血压的不得登高作业。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正确使用,高空作业、临边作业时施工现场应具备安全可靠的脚手架、操作平台等安全防护设施。夜间高空作业时必须具备足够的照明措施,确保高空行走和作业安全。遇到6级及以上大风或雷电暴雨等恶劣天气应禁止高空作业。

3,物体打击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时所用的小型工具应随手携带或放在安全的地方,不得随意乱放,以防坠落伤人。施工过程中所用工具、材料不得随意抛掷,应使用工具包传递。外脚手架上不得堆放材料,并按时清理外脚手架上的杂物,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加强施工组织协调,减少垂直面交叉作业。楼层模板拆除时,临边应有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模板、方木等坠落伤人。

4,外脚手架安全防护措施。

根据工程特点编制脚手架搭设、拆除方案,经审批后实施。严禁使用弯变形、锈蚀严重的杆件、扣件。立杆基础、扫地杆的设置,架体与建筑物的拉接的位置、数量、连接方式均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脚手板必须满铺,不得有探头板。卸料平台要经设计计算,科学搭设,并在醒目位置标明允许载重值。脚手架搭设前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搭设完毕后要进行量化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起重吊装安全防护措施。

严格按审批后的施工方案施工。特种作业人员需持让上岗、体检。起重吊装前必须检查机械保险、限位装置是否有效,并做试吊,严格遵守高空作业的有关规定。根据工程特点对参加吊装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三、高层建筑安全管理经验总结

1.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落实建设工程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和安全生产专项经费。通过行政手段,单列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专项经费,设立独立资金账户,并通过施工安全监督机构,视其安全评价的达标情况,分阶段拨付,确保专项费用的正常使用,避免违规挪用或不投入。实施建设工程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将项目参加安全保险作为施工安全受监和开工的必备条件;充分调动项目理抓好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2.在建筑工地实行“一卡通”管理制度。

凡在工地进行一线作业和现场管理的人员,包括建筑工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等,均应当办理建筑劳务实名制“一卡通”,凭“一卡、通”进入建筑工地。“一卡通”制度实施以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农民工防拖欠工资问题和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了“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伤害”,对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了一定作用。

3.编制“重大危险源专项整治方案”。包括:施工用电、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临边及洞口工程、起重吊装、施工井字架。明确各个项目的检查监督部门和责任人,制作“重大危险源公示牌”,牌上列明潜在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控制措施等内容,在每次安全检查过程中针对这些项目逐项检查。

4.组织编制《建筑工人安全小手册》

企业质量安全部门编制一些《建筑工人安全小手册》发放到各个项目部,组织一些有关安全知识的影像资料安排晚间不加班的班组观看并做好签到表,保证进场工人都看过。同时在工人食堂不间断播放安全知识光碟。项目部定期出版安全黑板报,讲解一些安全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工地安全先进事迹、安全罚款单等,保证工作中不忘学习安全知识。

总之,建筑施工安全关系到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好严格管理、明确责任、加强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切实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维护广大施工人员利益。要通过抓重点、抓要害,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使整个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水平上一个台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高层建筑施工教案篇三

高层建筑施工简述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人口的猛增,建设用地的紧张,促使建筑向高空发展.因此高层建筑就成为施工的主要内容,本文就对高层建筑施工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及要求进行简要的论述。

abstract: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urban population explosion, the more tension of the construction land, prompting buildings to the high high-rise buildings become the main of article related to some of the problems and requirements which will be brief discussed.关键词: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类型及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是指10层以上的住宅以及总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高层建筑的楼层多、高度大,但并非是低、多层建筑的简单叠加,而是从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等方面,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高层建筑要求施工具有高度连续性和高质量,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复杂,除具有一般多层建筑施工的一些特点外,还具有以下施工特点:工程量大、工序多、配合复杂;施工准备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工期紧;基础深、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复杂;高处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层数多、高度大,安全防护要求严;结构装修、防水质量要求高,技术复杂;平行流水、立体交*作业多,机械化程度高。目前,我国高层建筑的类型多为宾馆、写字楼、商场综合楼、住宅等。

从其建筑功能特性来看,高层建筑一般可分为以下几大部分:①地下室(设备层、人防);②裙房(公共场所);③转换层(技术层);④标准层(写字、客房、库房等);⑤非标准层(楼顶餐厅、屋顶机房等)。

从工程特性来看,高层建筑有如下特点:①施工场地及作业面狭小;②专业工种多,交叉频繁;③预埋、预留作业量大;④吊顶、管井内施工多;⑤材料、设备吊运量大。

高层建筑的建设工程,一般由土建施工、装修施工、安装施工几大项目组成。其中安装施工主要由管道工程施工、电气工程施工、空调通风工程施工、设备工程施工所组成。

将施工部分进行细分,又可分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现浇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钢结构高层建筑施工,高层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等。在高层建筑施工课堂上,我们主要学了以上几个部分。高层建筑施工的强度控制

强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强度。高层建筑由于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气候及工作条件影响因素多,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甚至不合格。那么如何克服和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这一关呢?

2.1 配比的选定

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一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20%,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20%;水灰比影响为多增1%,强度降低5%一10%。既然影响如此之大,那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2.2 严格养护制度

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据有关专家测试结果,其强度比全湿养护28天:全湿养护3天:空气中养护28d分别为2:1.5:1.由此可见养护的重要性。

2.3 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

剔除试块制作的不规范现象。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根据相应条件选定一种,这其中都涉及到一个标准差问题。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周期、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气候条件相差大,混凝土试验值的离散性也较大,即标准差过大,如笼统地作为一批来评定,很可能不合格,因此应分批,按条件基本相同的划为一批进行评定,这样做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也符合现场实际。3 高层建筑裂缝的控制

裂缝分为运动、不稳定、稳定、闭合、愈合等几大类型。裂缝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混凝土内外温差产生应力和应变,另一方面是结构的外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内约束阻止这种应变,一但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抗拉强度 , 就会产生裂缝。

虽说骨料内部凝固时产生的微观裂缝不可避免,但从质量角度考虑应尽可能减少。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普遍较高、混凝土量较大、且带有地下室,所以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更大。下面主要叙述有关对裂缝的“放”、“抗”相关措施。所谓“放”,就是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措施;所谓“抗”,就是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在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措施。

3.1混凝土材料

3.1.1选择水泥品种

混凝土温升的热源是水泥水化热,故选用中低热的水泥品种,可减少水化热,使混凝土减少升温。

3.1.2减少水泥用量

由于水泥水化热而导致的温度应力是地下室墙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且混凝土的强度,抗渗等级越高,结构产生裂缝的概率也越高。在地下室外墙施工中,除了在保证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以减少水化热外,还应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3.1.3选择外加剂

1)减水剂 2)粉煤灰 3)膨胀剂 4)选择粗,细骨料

3.2 “放”的措施:

砌筑填充墙至接近梁底,留一定高度,砌筑完后间隔至少一周,宜15d后补砌挤紧;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在柱、梁、墙板等变截面处宜分层浇捣等。

3.3 “抗”的措施:

①尽量避免使用早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宜

3.4 “放”、“抗”相结合的措施

在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为使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需主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收缩的同时,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对表面、中间、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尤其在前3天)。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内部最高温度与气温宜控制在25℃以内,否则因温差过大产生混凝土裂缝。

此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还要对泌水进行防治。应在结构四周侧模的底部开设排水孔,使多余的水分从孔中自然排走;利用正式设计的集水坑或人为的“水潭”,将多余水分集中后用专门的软轴泵或隔膜泵抽水排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4.1 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主要包括: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事故教训进行教育,对照法律!法规认真地进行分析、讨论。将安全法律、法规逐件公示在安教宣传栏中。积极组织各类管理人员,参加好的安全讲座和参观受表彰表扬的项目工程。

4.2 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

在施工中,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要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工程项目部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并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

4.3 抓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施工前,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首先是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查、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教,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中,要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充分了解、掌握设计文件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总结

课本上主要为我们介绍了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基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高层建筑施工用垂直运输机械,高层建筑施工用脚手架,现浇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施工,钢结构高层建筑施工,高层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虽然没有第四部分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但我个人觉得这部分是不可少的,于是在网上找到了相关部分加上了。为了使我们更好的学习到高层施工的具体施工,老师特意在上课时为我们播放了相关的视频。这些视频讲的都是香港地区的施工,香港在高层建筑上的确起步比内地早许多,在高层建筑施工方面,我们是应该向他们取经。

虽然只有5周的课,但我们学到了许多关于高层建筑施工的知识,也让我们了解了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

李 扬090601332

土木工程093班

高层建筑施工教案篇四

高层建筑施工顺序

1、基坑开挖(开挖前应该先降水,地下水到基地标高2m以下基坑开挖才可以开始)。

2、基坑支护施工。

3、抗浮锚杆与基底施工(基底施工因该是在验槽以后,所谓验槽就是对持力层结构的检验,保证不会出现不均匀沉降。基底主要是为了好做防水)。

4、防水施工(地下多用sbs防水卷材)然后是防水保护层(防水材料是种类、价格、应运范围土建工程师要牢牢掌握,防水是关键)。

5、基础钢筋绑扎(基础分为筏板基础、独立基础等)。

6、基础浇筑砼(质监站对基础钢筋验收以后浇筑)。

7、地下室挡土墙浇筑(挡土墙的砼配合比要求高,应该为防水混凝土

8、地下室顶板浇筑。

9、一层梁柱钢筋绑扎——关模板——浇筑(然后开始循环)。

10、主体工程封顶以后,砌体工程、屋面花架、地下室顶板防水可以同时开始施工(此时施工电梯应该入场安装完成)。

11、砌体(包括二次结构支模、混凝土浇筑)工程开始。

12、内墙抹灰(施工工艺和材料控制都很重要)。

13、外墙抹灰(一定是内墙完成再做外墙,方便处理接口位置)

14、外墙面砖施工(放样、垂直度、平整度等检查非常重要,且应该在外架拆除前)。

15、室内地面施工

16、厕所防水施工。

17、外墙(装饰)施工。

18、公共区域内装与外墙grc线条同步施工。

19、消防与公共装饰配合,完成消防管道安装与公共装饰。

20、消防等设备入场,地下室覆土开始。

21、园林硬质铺装。

22、乔木、灌木施工,绿化完成。

23、消防联动实验(非常重要,标志安装工程的结束)。

24、正式电、水、网、气入场

25、验收

26、交付业主

高层建筑施工教案篇五

《高层建筑施工》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 时 数: 24 大纲执笔人:何冬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课程定位:随着建筑业的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发展迅速,而本课程正是适应这种发展的一门应用学科,它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主要是研究高层建筑施工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案,主要工种的施工工艺、技术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初步具备从事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能够采用基本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的施工问题。

课程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高层建筑施工工具,掌握其选择和应用要点。(2)使学生掌握高层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工艺及基本组织方法。(3)培养学生自学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学的态度,为今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概述(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教学难点: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高层建筑的发展简况、结构体系,以及施工技术的发展情况;

(2)掌握高层建筑的定义。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高层建筑的定义及结构体系。

(二)高层建筑施工机具(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高层建筑施工机具的简况及应用。教学难点:施工机械的选择。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各种施工机械,并掌握应用要点;(2)掌握对起重运输机械及脚手架的选择。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施工机械的简况及应用、能够选择起重运输机械及脚手架进行应用。

(三)基础工程施工(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降低地下水与基坑土方开挖、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教学难点: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浇筑方案及技术措施。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理解建筑基坑工程的概念;

(2)了解基坑工程的基本特点、支护结构的类型及设计依据;

(3)掌握地下水的控制;(4)了解基坑工程试验内容;(5)掌握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6)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浇筑方案及技术措施。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基坑工程的概念、基础类型与施工方案的选择、降低地下水与基坑土方开挖、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

(四)主体结构施工(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钢结构高层建筑施工。教学难点: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连接、混凝土浇筑、组合模板、大模板、滑升模板的施工工艺;

(2)了解爬升模板、预制装配式高层建筑施工;(3)了解钢结构高层建筑施工吊装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4)掌握构件吊装工艺和技术措施。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通用施工方法、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制装配结构施工、钢结构高层建筑施工。

(五)专项施工方案设计(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高层建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塔式起重机基础和附着的设计施工、脚手架计算。

教学难点:塔式起重机基础和附着的设计施工。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高层建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2)掌握塔式起重机基础和附着的设计施工;(3)掌握脚手架计算。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高层建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塔式起重机基础和附着的设计施工、脚手架计算。

(六)防水工程施工(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屋面防水及地下室防水工程。教学难点:屋面防水及地下室防水工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常用防水材料的品种与性能;

(2)掌握地下室工程防水、外墙防水的施工方法;(3)掌握屋面、厕浴间及特殊建筑部位的防水施工。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地下室防水施工、屋面防水工程施工。

(七)案例节选(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各项施工技术方案案例的编制。教学难点:各项施工技术方案案例的编制。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施工总体流程;(2)施工测量技术方案;(3)土方工程技术方案;(4)地下结构工程技术方案;(5)上部结构工程技术方案;(6)钢结构施工。

教学要求:通过对施工总体流程、施工测量技术、土方工程技术、地下及上部结构工程技术、钢结构施工等的方案案例讲解,掌握各方案的设计编制重点及内容。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施工总体流程、施工测量技术、土方工程技术、地下及上部结构工程技术、钢结构施工等的方案编制重点。

三、本课程教学建议

本课程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结合现场教学及多媒体技术等方法,分层次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及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同时注重实践的作用,从而增大学生知识容量,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自学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本课程学业评价

(一)考核目的

检验学生通过学习,是否达到了《高层建筑施工》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检查学生对课程涉及的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考核方式及考核用时

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四舍五入取整数)。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由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20%)和平时测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组成。其中,作业成绩登记10次:每次总分10分,共100分。期末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长为110分钟。

(三)命题要求

1、依据教学大纲命题,命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覆盖大纲中考核主要知识、技能的大部分;题型可以是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证明、分析、计算等,但不能少于四种,题量适宜,难度适中。

2、a、b两套试卷,100分制,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五、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朱勇年,《高层建筑施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主要参考书目

[1] 赵志缙,赵帆,《高层建筑施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01;

[2] 曹洪滨,《高层建筑施工》,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1.04; [3] 孙加保,刘春峰,《高层建筑施工》,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05;

[4] 肖玲,蒋春平, 《高层建筑施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5]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建筑施工课件 篇5

浅析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是高职高专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均较强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培养出的人才素质的高低。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高职高专教育定位的调整,该课程的教学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满足社会和行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关键词: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教学改革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任务在于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如何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从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上把握好对建筑施工的掌控。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从建设计划和设计的要求出发,对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及其内容进行事先的预计和安排,并提前做好各施工单位及各种的资源的合理调配。通过《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的教学,要让学生能够根据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管理确保工程施工活动的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开展。《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在建筑工程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强调实用性和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高职高专教学中更要加以重视。因此,不断进行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建筑工程专业教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概述

高职高专旨在为社会培养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技术型人才,建筑工程专业更是如此。而《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作为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对建筑工程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作为建筑工程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具有一系列鲜明的特点。首先,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的有机结合,无论是从技术还是管理来说,都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其次,具有鲜明的综合性。一方面,它是建筑工程专业基础课、其他专业课的综合,是对相关专业课的综合;另一方面,它涉及到技术、资源以及组织,是关乎到建筑施工顺利开展的综合性内容。第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在理论上跨度较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级囊括了施工技术,也涵盖了施工组织的管理,在施工技术上包括对关乎建筑施工相关的多种工种、资源协调,既有总

领也有分类设计,因此,具有了跨度大和独立性的特点。

当前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虽然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资源难以保证,课时不足,教学活动难以得到全面开展;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与社会发展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教学方法陈旧,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教学与实践的结合紧密程度不够,学生实习机会有限,难以满足课程实践性的要求;此外,因为课程对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从整体上看当前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教师的整体素质存在着一定的欠缺。

二、《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教学改革的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也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革,提升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更为优秀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1、保证教学资源,确保教学活动的全面开展

推动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教学改革首先要从更新和保证教学资源入手,为教学改革提供充足的条件和物质推动力。《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对高职高专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课时上必须予以充足的保证,确保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够全面的开展。在教学设备上也要及时更新,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融合起来,更为深刻的掌握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知识。同时,在师资力量上也要进行改革,加大投入。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中一门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因此,在教师配备上既要注重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践水平,可以考虑在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人员与高职高专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在校教师也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2、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的教学必须与建筑行业的发展相结合,找准其教学的基本目标。从高职高专教育和建筑行业发展的情况来看,该课程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全面掌握施工管理知识及相关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在充分了解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分析,抓住教学的重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实时增加教材中没有涵盖到的新的实用性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与社会接轨。

3、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是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教学改革的重点。在教学方法选择上,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基本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要将课堂讲授与教学参观相结合,推动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开拓课堂的范围,增强学生的学习体会。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网络和软件的教学,通过真实的感官、实地观察和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项目教学法可以推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进行建筑施工组织的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这门课程。案例教学则有利于将理论讲授与实际操作融合起来,提升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4、注重实践,推动课程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涵义,同时也是《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教学改革中要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一方面,教师在理论讲授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来进行,提高学生对实践的认知程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通过实习、参观和实际操作等方式,推动学生从单一的理论学习向理论与实践结合发展,让学生在亲身体会中加深理解,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此外,这门课程的教学还要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既要以计算机技术、公文写作等公共基础课为基础,也要注重与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工程测量等专业课进行整合,通过全面的整合与协调提升教学的效果。高职高专《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课程,同时它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随着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需求的不断调整,其教学也应该结合实际进行实时的创新与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建筑施工管理者和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春芳.《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课教学的几点体会[J] .职业技术,2006年02期.

[2]常福华.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课程之创新[J] .考试周刊,2007年49期.

[3]李安勇施工组织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研究[J] .山西建筑,2008年09期.

[4]刘心萍,于惠中.施工组织设计课程中的项目教学法研究[J] .考试周刊,2009年46期.

建筑施工课件 篇6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实践教学大纲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实践课程是该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对于一般的土建单位工程施工,能运用所学的建筑施工组织知识编制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明确施工顺序和各工序之间的逻,为毕业综合实训及从事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打下基础,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方法。

一、适用专业范围

本实践教学大纲适用于高职建设工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二、实践前期准备知识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知识。

三、学时分配

本实践教学为36学时。

四、实践条件及要求 建筑模型实训区。

五、实践内容

实践项目一 设计某项目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一)实践目的

(1)使学生掌握小组讨论的方法,养成积极讨论、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团结协作的职业习惯。

(2)训练学生提炼工程项目信息,选取恰当的施工组织管理模式、合理划分岗位职责的能力。

(3)训练学生运用文字处理工具,绘制施工组织机构图和编写岗位职责文件的能力。

(二)实践要求

(1)组建3~5人的讨论小组,选出组长1人,记录人1人。

(2)仔细阅读某住宅项目的招标文件,施工图图纸。具体详见书后光盘或教学网站。

(3)由负责人发起讨论话题,话题内容为工程项目特点和施工要求分析、施工组织机构模式选取、岗位职责的划分。由记录人做好会议记录,所有组员当场签字,按规定时间上交纸质记录表

(三)实践课时

本实践项目为2学时。

(四)实践内容 多人讨论,设计某住宅小区项目施工组织机构。

实践项目二 设计某项目施工总方案

(一)实践目的

(1)使学生掌握小组讨论的方法,养成积极参与讨论、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团结协作的职业习惯。

(2)训练学生对项目施工的全局意识和全局控制能力。(3)重点训练学生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划分施工段的能力。(4)训练学生运用文字处理工具,表达施工总体方案的能力。

(二)实践要求

(1)组建3~5人的讨论小组,选出组长1人,记录人1人。

(2)仔细阅读某住宅项目的招标文件,施工图图纸。具体详见书后光盘或教学网站。

(3)由负责人发起讨论话题,话题内容为安排施工顺序、划分施工段、关键工序的衔接(要求具体要到分部分项工程)。由记录人做好会议记录,所以组员当场签字,按规定时间上交纸质记录表

(三)实践课时

本实践项目为6学时。

(四)实践内容

多人讨论,设计某项目的施工总体方案。

实践项目三 编制某住宅小区项目施工准备计划

(一)实践目的

(1)通过训练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施工准备计划的内容

(2)训练学生运用文字处理工具,编制完备施工准备计划文件的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培养承受较大工作压力的心理素质。

(二)实践要求

(1)通过训练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施工准备计划的内容

(2)训练学生运用文字处理工具,编制完备施工准备计划文件的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培养承受较大工作压力的心理素质。

(三)实践课时

本实践项目为6学时。

(四)实践内容

独立编制某住宅小区项目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实践项目四编制某项目的施工保证措施

(一)实践目的

(1)通过实训,使学生熟悉住宅小区项目施工保证措施的内容、编制方法、会编制住宅类项目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进度保证措施、安 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环境保护措施、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等。(2)训练学生运用文字处理工具,编制完整的施工保证措施的能力。

(二)实践要求

(1)仔细阅读某住宅项目的招标文件、施工图图纸。

(2)要求每个学生提交1份不超过60页的某住宅小区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进度保证措施、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环境保护措施、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等。

(三)实践课时

本实践项目为2学时。

(四)实践内容

独立编制某项目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独立编制某项目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独立编制某项目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独立编制某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独立编制某项目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实践项目五 设计某项目施工进度计划

(一)实践目的

(1)通过实训,使学生能从宏观上了解施工进度表的优点,并从细观上掌握施工进度表编制方法。

(2)通过实训,使学生将施工进度表理论知识进行学以致用,边练习边加深理解。

(二)实践要求

(1)排定项目施工顺序

(2)排定工作时间

(3)绘制并提交1份施工进度表。

(三)实践课时

本实践项目为6学时。

(四)实践内容

独立设计某项目施工进度表

实践项目六 某项目施工现场平面图

(一)实践目的

(1)通过实训,使学生从宏观上初步形成对较大工程项目施工的整体认识,了解施工平面布置的原则和内容。

(2)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施工平面图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学会使用施工图例,会独立设计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3)掌握临时用水和用电的计算,会设计临时供水线路和临时供电线路。

(二)实践要求

(1)自习阅读某项目的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及项目周围环境图(2)要求每个学生独立设计1份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要求:

布置的内容必须包括围墙、大门、道路、指北针、图例、办公房和生活区临时设施、各类临时加工棚、消防设施、主要机械设备、排水沟、洗车槽、沉淀池、适当的绿化、电源和水源、配电箱、电路和水路等,要求正确使用图例,同时图内要辅以适当的文字说明。(3)要求每个学生进行某住宅小区项目的临时用水和临时用电计算

(三)实践课时

本实践项目为6学时。

(四)实践内容

独立设计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实践项目七某项目施工主要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供应计划的编制

(一)实践目的

(1)通过实训,使学生熟悉并掌握主要劳动力的种类配置方法,熟悉并掌握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种类、用途和配置方法,熟悉并掌握主要监测仪器设备的配置要求,了解主要材料供应表的编制方法和要求。(2)训练学生运用文字处理工具,编制完备的施工资源需用计划书的能力。

通过实训,使学生基本掌握编制中小型住宅小区工程资源配置的能力,对中小型住宅小区的施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承受较大工作压力的心理素质。

(二)实践要求

(1)自习阅读某住宅项目的招标文件,施工图图纸。

(2)要求每个学生提交1份不少5页的某住宅小区施工资源配置计划文件。具体要求如下:

内容要求:主要劳动力计划和保证措施、主要施工机械配置和进退场计划、主要监测仪器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材料配置计划等

(三)实践课时

本实践项目为4学时。

(四)实践内容 独立编制某住宅小区项目施工的主要劳动力安排和保证措施、主要施工机械和检测仪器设备的配置计划、主要材料供应的计划表。

实践项目八 某项目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一)实践目的

(1)通过实训,使学生熟悉住宅小区项目的主要施工技术方案的内容组成,熟悉并掌握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方法和要求,掌握项目主要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深度要求。

(2)训练学生运用文字处理工具,编制完整的施工技术方案的能力。

(3)通过实训,使学生能独立、快速、高效的编制住宅小区项目的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二)实践要求

(1)仔细阅读某住宅项目的招标文件、施工图图纸。

(2)要求每个学生提交1份不超过60页的某项目的基础工程、上部主体结构工程、安装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方案,要求只要分项工程数量不小于50(单位不限)的,就必须作为分项工程编入技术方案中去。

(三)实践课时

本实践项目为4学时。

(四)实践内容

独立编制某项目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独立编制某项目上部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独立编制某项目屋面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独立编制某项目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六、学生实践效果的评定

根据本大纲要求,拟定相关考核题目,由学生随堂完成相关实训实践题目,计入学生平时分。

编写人:(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系(部)主任:(签字)

编写日期: 年 月 日

执行日期: 年 月 日

建筑施工课件 篇7

建筑施工技术课件是建筑工程专业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它通过详细、具体和生动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施工工艺流程、标准规范和安全要求,培养学生的施工技能,并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施工技术课件在建筑工程学习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课件进行教学。

首先,建筑施工技术课件具有详细的信息。在学习建筑施工技术时,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流程、材料运用、施工工具等。通过详细的陈述和图表展示,课件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每个步骤的要求和执行要点。例如,在讲解混凝土浇筑过程时,课件可以详细说明混凝土的配比、搅拌时间、浇筑方式等,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这个工艺的每一个环节。

其次,建筑施工技术课件具有具体的实例。在学习建筑施工技术时,学生需要了解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情况。通过课件中的案例分析和图片展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施工工艺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并从中学习实践经验。例如,在讲解钢筋焊接工艺时,课件可以展示不同焊缝形式的图片,并通过分析具体工程的要求,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焊接方法和技巧。

此外,建筑施工技术课件还具有生动的呈现方式。通过多媒体技术,课件可以利用动画、视频和声音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示施工过程和关键技术。通过实景演示和模拟操作,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施工流程和技术要点。例如,在讲解墙体砌筑的施工技术时,课件可以通过动画演示不同砌筑方式的步骤,并配以声音解说,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每一步的操作要点。

最后,建筑施工技术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十分重要。教师可以根据课件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学生可以利用课件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观看、学习和模拟操作,提升他们的施工技能和应用能力。此外,课件还可以作为复习工具,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利用建筑施工技术课件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课件的内容应该准确、全面且易于理解。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合理安排课件内容,避免内容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其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件的多媒体功能,通过图表、动画和实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件学习,主动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技术课件在建筑工程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详细、具体和生动的介绍,课件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施工工艺流程、标准规范和安全要求,并提高他们的施工技能和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件的优势,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建议书课件


以下是编辑为您搜集整理的“建议书课件”相关资料,请您查看并收藏,方便下次查阅。制作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老师应认真编写每个教案课件。教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建议书课件 篇1

亲爱的学校领导、敬爱的老师:

你们好!

在学校我们要做一个环保的小卫士,保护我们的学校,让我们生活成长的地方远离垃圾的污染,做一个处处绿化的校园。

老师最近我发现学校的洗手间的水龙头经常关不紧,这样很浪费水,我们应该在我们的洗手间贴上相应的标示,让同学们在洗完手后记得把水龙头关好,这样就可以为我们的环保添一份力。还有我在学校的垃圾桶旁边会经常看见很多垃圾,应该是同学们在扔垃圾的时候离得太远,所以没有丢进去,这样会对我们的校园造成污染,所以我们应该在每个垃圾桶旁边做一些宣传指示,让同学们把垃圾丢进垃圾桶,为我们的校园环保加一份力。还有我们学校的草地经常会有同学在上面走来走去,这样做是不对的,花草树木也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保护他们,这样我们生活的学校才会一片绿色,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环保是无处不存在的,环保是需要每个人一起来完成的,环保是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的,只要我们大家都做到了,那我们生活成长的校园就不会受到环境的污染。我们才能健健康康的成长。

建议人:

日期:

建议书课件 篇2

习作内容

你即将小学毕业,离开学校。请留下你对母校的美好祝愿,留下你对母亲工作的建议。到学校的各处走一走,看还有哪些不如意的地方;回忆一下近年来的学校生活,找一找学校领导、老师没有想到或者还没有做好的事情;也可以与其他班级的同学谈一谈,了解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从中挑选一两件比较重要的事情,想一想,应该怎样解决,给学校的校长或老师写封信,在信中提出改进的建议。要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表达出真情实感。

写法点睛

这次习作是让我们用写信的方式向母校的校长或老师提出自己的建议,以便母校改进工作,完善设备设施,更好地教书育人嘛。这对同学们来说,的确是一个很现实的内容。怎样才能写好这次习作呢?

一、内容要具体,理由要充分

提建议就是把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主张提出来,请学校有关部门或领导、教师采纳,以改变那些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好的建议,既要把理由讲充分,具有说服力,又要把自己希望领导或教师改进、完善的内容写具体,这样才可能采纳。为此,一要有调查。你可以到学校的各部门、各年级、各功能室和各种活动场地去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看看有哪些不如意的地方,有哪些没有做好的事情,了解同学们或家长等对现状有哪些看法,听一看人们有什么好设想、好主意、好办法。只有调查、访问,才能发现校园的环境、教学的设施、老师的教学方法、学校的活动安排、学校对同学的评价、学校未来的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也才能提出自己的建议。二要有分析。当你把看到的、听到的都收集起来后,要动脑想一想:我发现了或听到了大家说的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我有什么好主意?向谁去提建议?经过一番分析之后,你就把存在的问题列出几条,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列出几条,考虑好向谁去提议比较恰当。这样一来,写建议书就心中有数了。

二、态度要真诚,说话要得体

我是学校的小主人,学校的兴衰荣辱与我有关。给母校提建议,就像跟母亲聊天一样,在吐露心里话的时候,一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问题、实际需要和可能的条件去提建议,而不能凭空想像,不着边际地去提,这样才有助于改进工作方法,开展有益活动,完善教学设施,优化校园环境;二要态度真诚──面对母校和师长,要满怀感激之情,态度要真诚,不可无理取闹,出一些苛刻要求,否则无济于事;三要说话得体──提建议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应当心平气和,要掌握好分寸,不宜用过激的言辞,不要用带刺的条文,这才是主人公应有的态度。

三、格式要正确,书写要工整

这次习作要求我们用书信的方式给学校领导或老师提建议,书信的格式我们比较熟悉,这里主要讲一讲建议书的写法。建议书是个人或团体就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向有关领导或部门反映情况,并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的一种常用应用文。它一般分为标题、称呼、正文、署名、日期等五个部分,格式跟一般的书信没有多大区别。

此外,书写要正确、工整、规范,不可写得龙飞凤舞,这既体现出作者的学识修养,又包含着对阅读者的尊重之情。

珍宝1

给母校的建议书

尊敬的校长:

您好!

在小学度过了六年的时间,作为一个快要毕业的学生,我要发自肺腑地说一声:感谢您,我的母校!出于对母校的热爱,也为了让学校更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我想给学校提一些有益的建议,这也算是我送给母校的一份礼物。

我希望学校能重新开放图书馆。您一定比我们还清楚,书是一切智慧的源泉。有了书,学生就像有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有了图书馆,我们就能得到更多的精神财富。同时,长期的默读能使我们的阅读速度和能力快速提高,学习知识的欲望迅速上涨。

前年,我校图书室因故改成多功能厅,图书被搬进了一个小房子。从此,它对我们就再也没开过门。如今,我建议重新开放它。为了不让校长为难,我特意设计了一个方案。

首先,将小房子打扫、清理一下,安置几张大桌子和几根板凳,改为新的小图书馆。

其次,可以专门制作一些学校图书会员证,让喜欢读书的同学在后勤部门办证。一张会员证可使用一个学期,凭此证可在图书馆借书。应在开馆之前让学生们先办好证。同时多购买一些同学们喜爱的书籍。然后将一些自习课改为图书阅览课,还可利用每星期一、二、四、五的托管课,将其中的一节变为读书课。这样,同学们就有了充足的看书时间。

第三,图书馆中安排一位老师,来负责借还图书并维持室内秩序,保证同学们能更好地阅览。没办证的同学,可以由任课老师或班干部带领,借书到教室阅读。

以上就是我设计的小方案,期望校长能够在学校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采纳。

此致

敬礼!

学生梁佩

20xx年3月20日

阿里巴巴鉴宝:

小作者出于对精神财富的渴求,对母校的热爱,以书信的形式,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建议书不仅内容充实,目的明确,说明实现建议的好处,更主要的是小作者对其建议的内容的可行性作了具体而清晰的叙述。此外,还具体列出了实施建议的办法,很切合这次习作的要求。

珍宝2

我的建议

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我是六年级(1)班的学生,在学校生活快6年了,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母校。在离校之前,我有几点建议想对你们说,希望你们能采纳我的建议。

我们读书的学校原来是一所厂办子弟校,校舍非常破旧。操场上的两个篮球架也生锈了。教学大楼非常陈旧,只有三层楼的教学大楼光线也不好;教学楼旁边仅有4个用砖头砌成的乒乓球台,不能满足同学们活动的需要。现在可好了,新修的大门既漂亮又显得很有气势。教学大楼穿了新衣服──楼顶又加修了一层,而且还贴了一层红色和橙色的瓷砖,变得像新房子了。大楼里面,三、四层楼的过道、教室和办公室都用米黄色的地砖装饰一新,墙上还贴了1米左右高的墙砖。我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非常愉快。学校换了新貌,同学们也更爱自己的学校了。

我们的学校还在改造中,但是还不够理想,我想给校领导提以下几点建议:

●操场还没有修好,应该修快点。学校的活动场地太小了,所以最好把学校四周的一些地征用了,扩大活动场地,建成一个塑胶足球场。

●教学大楼前面的篮球场最好也是塑胶的,这样既美观,又能方便同学们的活动。

●在围墙内,还可以多种花草,多栽树,让我们的校园变得更美,像个大花园一样。

●原来的校门旁,有许多小食店,很多同学喜欢买零食吃,吃完了将果皮、食品袋乱扔,不仅影响了学校的环境卫生,而且那些小食品店的食品不是很卫生,会影响同学的身体健康,希望有关部门把那些小食品摊点拆掉。学校大队部还要加强同学们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教育,不乱吃零食。

●有的同学把小食品带到学校里吃,只要离果皮箱远一点就扔在地上,很不文明。建议多设几处小一点的垃圾桶,方便同学们扔脏物。不过最好还是不允许同学们带零食到学校来吃。

以上五点建议,不知对不对,仅供校领导们参考。

此致

敬礼!

韦宇哲

20xx年4月

阿里巴巴鉴宝:

习作格式正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可算得一篇好的建议书。小作者热爱母校,通过学校环境今昔的对比,希望母校更加美丽,提出多种花草树木美化校园的建议;针对学校周边小食品摊点多的现状,提出取缔这些摊点的建议。小作者希望同学们不乱吃零食,不乱扔拉圾,养成讲卫生、重环保的好习惯;他还结合学校活动场地小的实际情况,提出征用周边土地,扩大操场,建一个足球场的建议。总之,小作者的这些建议将对母校今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珍宝3

我对母校的祝愿和建议

尊敬的校长、敬爱的老师:

我是本校即将毕业的学生刘志宏。当我就要离开母校时,一种依依惜别的心情,使我有千言万语要对你们说。

六年前,当我踏进这所学校时,还是个天真无知的孩子,如今,已成长为一个胸前佩戴着红领巾的翩翩少年。在你们的关心、培育下,我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令我毕生难以忘怀的幸福童年,使我的身心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母校这块肥沃的土壤,更离不开你们──辛勤园丁的精心培育。我深信,你们倾注在我身上的心血一定不会白费。我将以行动实现我今天对你们所许下的这一诺言!

在临别的前夜,我把千言万语归结成一句最简单,却是最真诚的话,说一声:谢谢了,母校,谢谢了,老师!

我非常热爱我的母校,因为她是培育栋梁和人材的摇篮。我祝愿母校越办越好,开出的花朵更加美丽、鲜艳!但在表达深深爱意的同时,还想就母校今后的发展问题提几点小小的建议,尽一点学子的微薄之力。

总的说来,母校的办学方向是正确的,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在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面。母校在全区同类学校中一直名列前茅,深受好评,我有幸成为她的学子而倍感自豪。但今天不去一一赘述,更想多谈点美中的一些不足。

先说智育方面。平时,同学们最大的呼声就是课外作业负担太重,整天被题海包围,没完没了的作业夺去了我们玩的权利,使我们少了许多应有的童趣、童真。无疑,这对正长知识的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是不利的,这一方面好像还没有引起不校足够的重视,希望学校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方面能尽快作一些有效的调整和有力的改进。

其次是为人师表的问题。多数老师做得很好,但个别老师某些方面不有所疏忽。个别老师在校着装打扮同教师身份不很相符;个别老师升国旗时,同别人在操场边小声讲话,走来走去。平时,老师强调升国旗的神圣,但为什么自己却不能作表率呢?希望老师们也要多一点自觉,学校也要抓一下身教重于言教的问题。

最后,谈谈爱护集体荣誉的问题。少数同学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这学期来,个别同学在校外忽视社会公德,造成有损学校形象的不良影响。比如一位中年级女同学在公园里摘花圃里的花被管理人员当场捉住;有几个高年级男同学到公园蓄草的草坪上踢球被罚款这两件事就很典型。学校没有抓住这个苗头在同学中展开教育,把坏事变成好事,所以类似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希望学校能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因势利导,使同学们懂得爱护学校荣誉,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道理。

以上三点建议,如无不妥,望能采纳。

六(3)班学生刘志宏

20xx年4月25日

阿里巴巴鉴宝:

这篇作文首先是小作者感恩戴德的倾诉,掷地有声的承诺,情真意切的谢意和莘莘学子的祝愿,然后提出了具体恳切的建议:为给学生减负大声疾呼,希望老师实现身教重于言教,盼望同学们爱护集体荣誉等。这是一篇不错的建议书,它表达了小作者情真意切的心声,提出了合情合理的建议,语言得体,合乎身份。

材料小背篓

建议书的一般格式跟一般差不多,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标题──写在第一行的中间,既可以建议书为题,又可以根据建议书的具体内容另外拟一个新颖、传神的题目。

△称呼──在第二行顶格写。你的建议书是写给谁的,称呼就写谁,称呼后面要加冒号,表示有话要说。

△正文──在称呼的下一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正文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先写清楚发现的问题,再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署名──写在正文的右下方,可以是个人的姓名,也可以是团体名称。

△日期──在署名的下面写上提建议的具体时间。

建议书

学校少先队大队部:

3月5日,是毛泽东主席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纪念日。为了发扬雷锋精神,帮助他人,也为了使自己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我们建议大队部开展献上我们的一片爱心的活动。

一、学做家务。在家里我们要做饭、洗碗、收拾房间等,争当父母的好帮手。

二、上门服务。每个小队从住在附近的老弱病残人员中,确定服务对象,定期上门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三、爱护公物。我们要自觉保持教室卫生和校园整洁,爱护学校的一切设施。

四、捐献图书。号召全体队员把自己看过的有意义的图书捐献出来,寄给在那些在希望小学读书的伙伴们。

以上建议是否可行?请大队部研究研究!

少先队员们,让我们以雷锋叔叔为榜样,献上我们的一片真诚爱心,做到自己活着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

六年级二班全体少先队员

200xx年2月25日

词语积累

迫在眉睫急不可待坐立不安千方百计废寝忘食关怀备至

历历在目为人师表呕心沥血和蔼可亲堆积如山绿草如茵

弹指一挥大发雷霆空洞无物千篇一律梦寐以求不容分辩

百花齐放五颜六色心旷神怡心悦诚服谆谆教诲勃勃生机

建议书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体验大自然美景的高尚情操。

2、写作目标:掌握建议书格式,善于向别人提出建议;具体生动描写秋天景色,使建议理由充分,有说服力。

板块一:

读文说写

教学环节一:

明确主题、导入教学

一、教学导入

故事引路

请听著名鸟类专家郑作新爷爷小时候的故事吧!

听故事《老虎洞探险》,思考回答:

1、郑作新从小就喜欢做什么事?

2、“老虎洞”真的有老虎吗?

3、你热爱大自然,喜欢去野外探索大自然的奥妙吗?

4、我们现在身处什么季节?最适合干什么啊?

二、明确主题

秋游建议——感受秋季魅力,提出秋游建议

1、秋天的景色怎么样?

2、怎样提出合理的秋游建议?

开始学习吧!

教学环节二:

读文说写、技法点拨

一、生动介绍秋季美景

(一)寻找秋天的踪迹

每年农历的7、8、9月,从立秋开始,到立冬结束,就进入了秋季。不知不觉,秋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慢慢向我们走来。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她的踪迹了吗?

1、想一想,说一说

你从什么地方发现秋天已经来临?

2、说写练习一:

按提示,把文段补充完整

寻找秋季

秋天在哪里?我努力地四处寻找。我走进了果园,登上了,踏上了 ……哦!我终于发现了秋姑娘的踪迹。我看到了各种果树上结满了累累硕果,听到了,闻到了,感觉到了 ……

(二)描绘秋季的美景

通过大家的细心寻找,我们终于找到秋季的踪迹了。我们用手中的笔来描绘一下秋季的美丽景色吧!

注意:描写要有一定顺序,用上恰当的修辞哦!

说写练习二:

按提示,描写秋季景物

气候宜人的秋季

秋天的天空,像一样湛蓝。朵朵白云犹如……

秋天的太阳 像……秋天的雨 的,像……秋天的风 的,像……

秋天 ,真是适合……的季节。

丰收的秋季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看啊,田野里……果园里……

多姿多彩的秋季

秋季能看到的美景真多啊!我看到了盛开的菊花、飘落的枫叶…… 秋天是金色的,你看……

秋天的枯黄的,你瞧……

秋天是红色的……

秋天是五颜六色的……

令人充满想象的秋季

秋季是个顽皮的孩童,有些树木的叶子被他拔光了,有些树木被他泼上了各种颜色的“油彩”。秋天是个辛勤耕种的农夫,他收获了紫玉般的葡萄、黄澄澄的玉米和红彤彤的苹果……(你还能把秋季比作什么人?)

在美丽的秋季,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 ,高粱举起 ……(请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把你观察到的其他景物。)

(三)表达自己在秋季的感受

照例子,想一想,说一说

秋天真美啊!美在公园里,美在果园里,美在田野里,美在人们丰收的喜悦里。我爱我眼中的秋天。

你喜欢秋季吗?说一说理由吧?

二、提出合理的秋游建议

秋天的景色美丽迷人,真是值得我们去游玩一番,我们应该怎么向别人提出自己的建议呢?

读读品品《请到郊区农村看秋色》,思考回答:

1、小作者建议大家到哪儿秋游呢?(地点要明确)

2、郊区农村的秋色怎么样?适合去秋游吗?(理由要充足)

3、你觉得小作者的建议书在格式上有问题吗?(行文要得体) 补充建议书格式

教学环节三:

词语积累,知识小结

一、词语积累

描写秋季的词语:

秋天 秋色 秋景

秋高气爽 遍野金黄 桂花飘香 色彩缤纷 天高云淡

果实累累 秋色宜人 瓜果飘香 落叶纷飞 凉风习习

二、知识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写作知识啊?这些知识,你都明白了吗?来念念写作知识歌诀吧——念念歌诀!

教学环节四:课后体验

这里秋景真美丽——寻找最佳秋游地点

通过实地观察或是查询资料,寻找一个适合秋游的地点。

1、发现了什么地方的秋季很美丽?景色有什么特点?

2、你建议大家去这个地方秋游的理由是什么?

温馨提示:

秋游一定要注意安全!

板块二:

读写拓展

教学环节一:

知识回顾,明确主题

一、知识回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主题的写作知识?

2、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写秋游建议要注意什么要点?

生动介绍秋季美景;提出合理的秋游建议。

3、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秋游建议得到别人同意呢?

地点要明确,理由要充分,格式要正确。必须把建议秋游地点的景色特点充分介绍出来。

二、小小展示台

师生共同点评上周学生习作成果,进一步体会知识要点。

三、明确主题

秋游建议——向身边的人写出一份秋游建议书

1、语气要真诚。

2、地点要明确、恰当。

3、理由要充分,景色描写要生动具体。

怎样才能达到这些要求呢?来学习一下吧!

教学环节二:阅读拓展

读短文《我建议去乡村》,完成下列练习:

1、小作者建议大家在秋季去哪儿走一走?为什么要这样建议?

2、小作者用什么说明秋季的乡村值得去看一看?

自己的亲身经历,看到的美丽景色。

3、你觉得小作者建议的语气怎么样?你愿意接受他的建议吗?

教学环节三:

写作拓展

一、说一说,议一议

1、请说一说你建议的秋游地点是什么地方?简要介绍一下这个地方的特点。

2、大家议一议,同学发言达到我们的主题要求了吗?

二、请写一份秋游建议,打好草稿,认真修改后,誊写到《成长文集》。

(一)想好一个新颖的作文题目。

例:《秋游去……》《寻找……的秋天》《……的秋景如画》

(二)写作提纲:

开头要吸引人:语气自然说出秋游的建议地点。

例:金秋时节,最适合我们去亲近自然了。我建议去……

秋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也是个瓜果飘香的季节。

秋姑娘,悄悄地,悄悄地,趁你没留意,给大地换上了五彩缤纷的新衣裳。山川、田野、菜园,一切都变得那么美丽。

百花盛开、百鸟争鸣的春天是可爱的,瓜果遍地、果实累累的秋天更可爱。

中间要理由充分:使理由充分的最好办法就是描写好秋天的美丽景色。 可以参考用上我们上次描写秋季美景的习作成果哦!

结尾要表达感情:别忘了还要诚恳地请别人接受你的建议哦!

例:秋天真是个美好的季节啊!小伙伴们,快让我们一起去……领略秋季多姿多彩的美丽景色吧!

要注意建议书的正确格式哦!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djz525.com/a/6087306.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玫瑰花课件(优选5篇)
下一篇 : 细胞器课件精品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