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作文# #有趣的数学节作文五篇#】对于想要了解“有趣的数学节作文”的人下面是一些资料供你参考。作文要注重合适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感受,作文帮助我们跟随别人的情感和情绪来提升自己的智商和情商。作文要符合文章的思想内容,不要有“题错”文。相信这将是有帮助的!

有趣的数学节作文(篇1)

今天,早上起来吃完早餐,我对妈妈说:妈妈,出太阳了,我们去骑自行车吧。妈妈说:可以呀!但是我有个问题你能帮我解答一下吗?我说:什么问题呀!妈妈又说:你能帮我观察一下自行车的形状吗?我满口答应了,于是我们就去车库把自行车推了出来。我观察了一下,车轮是圆形的,自行车的铃铛也是圆形的,坐垫好像三角形可又不是三角形,我苦着脸问妈妈,这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呀?妈妈说她也不知道,我又观察了一会,哦!这是水滴的形状。妈妈又说香香,你在观察一下,自行车还有哪些地方是你学过的。原来自行车的后座垫的靠背是正方形的。妈妈表扬了我,妈妈说不错,有进步哟!然后我们就开心的骑着自行车去奶奶店里了。

中午,吃了午饭,我和弟弟骑自行车去找朋友玩,我们玩的满头大汗,口好渴,妈妈给了我20元钱,我去小店买了2瓶果汁1瓶矿泉水,我问收银员阿姨这些多少钱?阿姨回答说:果汁4元一瓶矿泉水1元一瓶。我算了一下4+4+1=9,我有20元,20减去9等于11,我把钱给了阿姨,阿姨果然找了我11元,我太开心了,拿着果汁和水跟着妈妈还有弟弟回家了。

有趣的数学节作文(篇2)

睡午觉之前,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有关数学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很久很久以前,有三个小孩是好朋友,她们分别是小红、小丽和妞妞。小红和小丽的年龄最大,妞妞的年龄最小。一天,她们上山去采蘑菇,她们采了满满一篮子,准备回家熬蘑菇汤喝。由于妞妞太贪,想多吃蘑菇。就叫住了小红和小丽,对她们说:“我们把这些蘑菇分一分吧!”小红看出了妞妞想多吃蘑菇,就想惩罚妞妞。就对小丽说:“我们给妞妞分多点吧!因为妞妞太小了;小丽,你是第二小,你分的比妞妞少一些;我最大,分得最“少”。”妞妞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小丽点了点头,说:“好吧!”小红开始分了起来。小红分了这篮蘑菇的二分之一,小丽也分了这蓝蘑菇四分之一,妞妞分了分了这篮蘑菇的六分之一。妞妞一想:我的六比她们的都大,我分得最多。

“耶!”回到了家,妞妞连忙跑到妈妈身边,对妈妈说:“妈妈,我和小红、小丽分蘑菇的时候,我分六分之一,而小红分了二分之一小丽分了四分之一,我分的蘑菇比她们的蘑菇多!”妈妈笑了起来。“傻孩子,你仔细想一想,谁分的蘑菇最多。”妈妈语重心长地说。这时,妈妈突然不往下讲了,让我猜猜到底谁分得多。我仔细一想,数妞妞分的最少,小红最多。妞妞上当了。

妈妈让我说说为什么。我说:“这一蓝蘑菇看作整体1,六分之一表示把整体一平均分六份,取其中的一份,二分之一表示把整体1平均分二份,取其中的一份,四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比六分之一大,所以妞妞的最少,小红的最多。”妈妈听了,心悦诚服地夸奖我分数的意义理解的透彻,而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没想到数学还这么有趣。我央求着妈妈再讲一个,可惜睡午觉的时间到了。不过,妈妈答应给我找这样的数学课外书看了!我盼望着!

有趣的数学节作文(篇3)

有趣数学算式

下课铃准时送进了同学的耳朵,同学们开始随意走动,我和季晓菲一起走出教室去透透气。

“堵堵,你认为1+1=1这个算式对吗?”我被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弄得不知所措。这当然是错的.我想季不可能也变的那些人一样无聊吧,但是前几天听到蒋奕城的一篇文章,告诉我们有些事情不要多想,他就因为多怀疑所以连1+1=?都答错。我可不愿这样。

“错的吧。”我坚定中略带试探的回答。“不,这是对的哦。”季兴奋的对我说。“对的?why?”我疑惑不解的问。“你想1里加1里是不是等于1公里?而且3+4=1也正确,因为3天加4天等于1周。”季为我解释道。我恍然大悟,原来是我没懂变通啊。

说起这个算式,我又想到了以前《开放与发展》中的一道智力题:5+5在什么时候等于1?

当时许多同学都写了在错误的情况下。我也不例外.最后还是老师指点迷经——这个题目。我们要换角度想,不要认死理,说不定你加的东西使10变成了1,那么什么10等于什么1呢?

经过老师一点拨,我们就想出加单位的方法,而且不同的单位都能得到5+5=1的结果。

5mm+5mm=1cm,5cm+5cm=1dm,1dm+1dm=1m……除了长度单位,货币的单位能用,比如:5分+5分=1角,5角+5角=1元等,原来答案这么多。为什么我们原来没想到?

其实,凡事都要那就要懂得变通和创新,不能够认死理。这样我们的能力才会提高!

有趣的数学节作文(篇4)

今天,一个不同于课堂的数学世界打开大门,迎接来自全国的近千名数学爱好者。

3位著名数学家———杨乐院士、王元院士和马志明院士在此间召开的少年数学论坛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数学是什么”。

与3位院士同在台上作嘉宾的一位特级教师,在听完院士们的讲解之后,立刻表示:虽然我教了30多年的数学,可对它还不是很清楚。今天我也是来学习的学生。

学生们第一问直奔主题———数学是什么。

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杨乐院士的解释初听起来很高深:“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台下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甚至包括老师都瞪大眼睛看着杨乐院士。

杨院士立刻把解释通俗化:数量关系可以理解为课堂中所说的代数,空间关系就是几何。数学是由基础和应用两部分组成的,前者追求真和美,后者的重要性在于各方面的应用。

“数学家是不是整天拿着一支笔没完没了地在纸上计算?”一位男同学这样看待数学工作。

“当然不是。”王元院士澄清。他说,数学家首先必须有想法,计算是为证实这种想法,只是数学工作的一部分。如同你们作代数几何习题,没有想法怎么能计算?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为本次论坛题写下这样一句话———数学好玩。按照字面的意思,有的同学把数学理解为一种游戏,只有游戏才好玩。王元院士则认为,每个人对好玩两个字的理解并不相同。他理解陈先生的意思是数学不枯燥。它不是游戏,而是有一种兴趣的东西。

这个有兴趣的东西看起来还很美。一位前来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国外数学家告诉马志明院士,他喜爱巴赫。结果这位数学家在巴赫的乐谱中发现数学:不论是顺着听还是倒着听,都是一样的旋律。这就是数学中的对称性。

既然数学又美丽又有趣,是不是人人都要喜欢它呢?

“学数学要有兴趣。”杨乐院士强调。他以自己为例,在读初中前,尽管他的数学成绩很好,可对它并不感兴趣。直到初二年级开始学习代数和几何,他才感觉到数学的魅力。原来,数字除了运算,还可以解决问题!

可一个来自辽宁的女同学对数学的美感起了疑心:“当研究到一定高度,这种美感还会继续存在吗?”

马志明院士回答,你对数学的认识到一定层次,就突破对原来事物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

“三角形3个内角之和是多少?”他问。

同学们异口同声:“180度!”

马院士笑了:“你们知道吗?到高等数学,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或者大于180度,或者小于180度。”

美好是美好,可不只一位同学不理解:美好的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一位来自武汉的同学不明白:“我觉得解决哥德巴赫猜想比计算航天飞机上的螺丝钉困难得多,可我认为后者比前者更有意义。”

马志明院士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他反问:“为什么我们要把人造卫星送上天?因为我们想探索太空奥秘。为什么想知道这个奥秘?”

所有科学的发展都来自于好奇心。马院士举例,许多现在看来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发明,比如电,在发明之时,没人想到它能有今天这样大的用处。正是这种探索未知的动力,推动了包括数学在内所有科学的发展。

“学得越多,你越能发现数学里更多的美好。”马院士总结

有趣的数学节作文(篇5)

我们早上的数学课,可有趣了。看了卡丁车和比塞跑步的小游戏:知道了长颈鹿在前面,蜗牛在后面学会了上、下、前、后、左、右。还学了怎样坐公交车回家,怎样看站牌。这节数学课可有意思啦!

今天我来到学校。查老师给我们发弟子规的书早读。早读5分钟后吃饭。饭后急忙刷洗饭碗,并帮老师送饭桶;回来后就开始上第一节课―数学。我们学到第二单元了,第一节课叫“过生日”;漂亮的沈老师一边指着课本一边教我们做数学题的方法,每道题解题的方法有多种,而且很有趣,我很喜欢我很喜欢数学!

今天,数学课的时候仲老师让我们做游戏。第一个游戏是比M摆的楼最高,我们组材料不多,怎么摆也摆不好。但是我们都不放弃,第二个游戏是比谁摆的最漂亮,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摆了一个漂亮的学校。老师夸我们善于思考,还让我们继续努力。受到老师表扬,我们四人小组每个人都心情舒畅

今天,上数学课的时候,王老师让慕涵宇、郭松浩、陈麒宇三位同学上讲台讲课,他们讲了破十法、平十法、划线段法等,大家讲得都非常好,我很羡慕他们。明天我也要上台讲,加油!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非常有趣的数学课,老师让我们四个人一组,我们搭的是塔,我们是拿各种各样的图形做的`,我感觉我们组的创意很棒,我们组是搭的最高的,因为我们的东西多,所以我们搭的高,但我们搭的时候还倒了,我本来有两个长方体,我把一个忘了,我同桌就说我:“把你那个放那干嘛?”,我才想起来。我们虽然倒了几次,但是我觉的我们组是搭的最高最漂亮的。

今天数学课,王老师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教室,王老师让我们各自挑选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按要求摆放它们的位置,就像玩游戏一样,不知不觉就下课了,我盼望着下次还能上一节公开课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djz525.com/a/6087446.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难忘的演出作文15篇
下一篇 : 父亲的爱高一作文通用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