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励志的句子范文大全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 教案课件的准备有助于新老师有更多的自信,如何写出让自己满意教案课件?您在寻找好文章吗我们向您推荐“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如果你觉得这份资讯有价值可以将它收藏到你的书签里面!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 篇1

三、分一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按一定的标准给物体分类。

教学难点:学生在议一议,评一评,分一分的活动中,切实感受到物体如何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时间:1课时。

第一课时分一分

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课时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

设计新意:通过举例加深学生会按照标准分类。

教学准备:文具盒,铅笔,橡皮,尺等;学具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观察教材的插图。

提问:课桌上有些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应该怎样整理,各种物品应放在文具盒里还是放在学具盒里。

总结:这些物品可以按用途分类分成文具和学具两类。

引导学生把自己课桌上准备的学具﹑文具进行整理﹑分类。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是怎样整理的,分成了几个部分,各是哪些物品。

二、巩固与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识别画的各是什么动物。从左往右排列,上面一排是金鱼﹑狗﹑青蛙﹑海狮﹑鲸,下面一排是鹿﹑螃蟹﹑猴﹑松鼠﹑虾﹑小鸟。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说出这些动物中哪些能在水里生活,把它圈出来;不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则不要圈。

2、第2-4题。

先让学生讨论怎样分,确定分的标准后,再动手分一分。

其中第2题可以按食品和非食品分类,第3题可以按水﹑陆﹑空分类,第4题以按蔬菜和水果分类,也可以按它们不同的颜色分类。

三、总结评价。

要让学生观察﹑讨论,弄清按什么标准分,自己分一分。要根据习题内容和学生的需要,合理安排学生独立学习或合作完成。还要组织学生交流分类的结果和分类的思考。

板书设计:分一分

学具盒水中交通工具

文具盒陆上交通工具

水里动物空中交通工具

陆地动物蔬菜水果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 篇2

一、直接写出得数

17-8= 11-3= 24+5= 60+22-2= 41+20= 7+62= 68-5= 78-50+30= 89-7= 6+8= 16-9= 65-60+80= 90-40= 50+38= 54-40= 78-5-30= 29+40= 15-8= 30+60= 32+50-40=

二、填空。

1、46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

2、一个数,个位上是3,十位上是7,这个数是( )。

3、一个一个地数,60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4、100里面有( )个十。7个十是( )。

5、在里填上“ >”“

2+57()57 65-20()45 89-9()89

6、在80、36、63、54、37中,单数是( )和( ),比60小的双数是( )和( )。

7、与3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8、70比( )小1,比( )大1。

9、89添上1是( )个十,是( )。

10、小明和小红看同一本故事书。一个星期后,小明还剩36页没有看,小红还剩下20页没有看。( )看的页数多。

三、在()里填上“”或“=”。

98()89 11-3()3 100()93+6 35–4()35+4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91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

本节实践活动课,主要让学生利用学到的乘法意义和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只提出一个问题:每人用一条毛巾,你知道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吗?只有关于钓鱼的一次对话,我钓了4条鱼。我钓的鱼和你同样多。其他信息都隐含在主题图中,留下了诱人提出问题的素材,给学生提供了许多收集信息的空间。

主题图中,队员们的主要活动有搭帐篷、烧烤食物、钓鱼、洗菜等。教材真实再现这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一个问题、一次对话为引导,开启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里捕捉数学问题,合作交流解答,(难度较大的问题也可以放在今后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观察,提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逐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运用信息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棒棒假日小队的同学们来到郊外开展了一次野营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他们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同学们都开展了哪些活动?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后回答。(同学们有的在搭帐篷,有的在烧烤食物,有的在钓鱼,有的在洗菜,还有的给小鸟做窝。)

板书:搭帐篷烧烤食物钓鱼洗菜做鸟窝

[评:从学生感兴趣的队日活动入手,既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实际生活。]

二、引导观察,体会方法

1.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1)教师提问:参加活动的队员们已经把毛巾晾晒起来,如果每人用一条毛巾,你知道每个帐篷里住多少人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课件演示:晾晒毛巾的六个架子突出,其余场景虚化。

(有的学生可能是数出每个帐篷里住12人,教师引导学生: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吗?)板书:26=12。

(2)教师提问:根据搭帐篷小组队员们的活动,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学生可能提出:3个帐篷一共住多少人?

教师指导学生从图中提取相关信息并追问:你怎么算出来的?学生可能说出以下解法。

解法一:每个架子上有6条毛巾,有6个架子,一共住了66=36人。

解法二:每个帐篷住12人,有3个帐篷,一共住了12+12+12=36人。

2.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根据参加活动的同学晾晒的毛巾,就提出了一些数学问题,并用各种方法解决了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参观其他小组的活动情况,看看你们会有什么新发现?

[评:教师从细小的晾晒毛巾一事入手,引导学生观察,以小见大,发现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来回答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1.教师提问:选择你喜欢的活动项目,仔细观察,和同组的小朋友说说,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再想一想,别人提出的问题你能帮助解答吗?比一比,哪组同学合作提出的问题最多,解决的办法最好。

2.各小组选择有关活动,在组长带领下,互相提问,开展讨论,解答说理。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与学生共同交流,了解各组活动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

[评:学生各抒己见,在小组里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与同伴的讨论中,开阔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别人质疑,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参与到小组中去,给予个别学生以适当点拨,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促进者。]

四、汇报交流,应用拓展

1.学生汇报交流,相互补充。汇报的内容有时是无序的,教师通过以下有机的设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正确表达。

我提出的问题是(),发现()条件后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说列式解答的过程及理由,教师板书相关解法。

(1)烧烤活动。

①学生可能提出:参加烧烤的一共有多少人?(17人)

根据图意,学生可能列出44+1、34+5等不同算式,只要能说出道理,教师都予以鼓励。

②学生可能提出:烧烤中拿着棒子的有多少人?(43+3=15)

教师提出:你是怎样想的?

(2)洗菜活动。

①学生可能得出:在河边洗菜的一共有多少人?(在河边洗菜有3组,每组有2人,23=6)

②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个菜篮子?(每组有4个菜篮子,一共有3组,34=12)

(3)给小鸟做窝。

①学生可能提出:一共做了多少个鸟窝?(每棵树放2个鸟窝,有5棵树,25=10)

②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棵大树?

(4)钓鱼。

①学生可能提出:扛鱼竿的小朋友钓了多少条鱼?(左边的小朋友说:我钓了4条鱼。扛鱼竿的小朋友说:我钓的鱼和你同样多。可见扛鱼竿的小朋友也钓了4条鱼)

②学生可能提出:两人一共钓了多少条鱼?(4+4=8或42=8)

教师对于能够根据对话提出问题的学生予以表扬,并及时小结:我们可以从画面中找到条件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对话知道解决问题的条件。

3.总结延伸。

今天,同学们参与了棒棒假日小队开展的一次有意义的队日活动,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问题,真棒!回忆一下,我们中队开展过哪些队日活动,在活动中你学到了什么本领,能不能也提出几个问题,我们一块儿来解答。(学生自由说)

[评: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汇报形式,创设自由发表意见、积极探讨的氛围,在交流中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设置联系本班队日活动提出问题的开放练习,为学生将数学应用于生活带来更大的空间。]

[总评]

本节课以生动形象的、贴近学生实际的队日活动场景来贯穿全课,实践了寓数学思考于生活情境中。活动的组织有条有理,逐步展开。先由亲切自然的谈话将学生带入熟悉的环境之中,再和学生一起观察晾晒的毛巾,带领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学会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自由提问,组内交流,班内展示,学生再共同分析、解答提出的问题。教学过程既有内容的开放,更有学生思维的开放。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空间,提供创新机会,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由于问题来自情境,学生经历了从现实情境中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可以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获得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这节课是学生认识人民币后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教材以学生的购物经验和已经学习的关于加、减计算和人民币的有关知识为基础,分为两部分安排教学内容。第一部分让学生在提供的购物情境中收集信息,回答几个问题;第二部分让学生进行模拟购物活动,经历购物过程,积累购物经验。

[教学目标]

1.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在实践活动中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获得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1.情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的好朋友小叮当最开心的日子,因为他的叮当百货商店正式开门迎客,来,让我们一起去瞧瞧。(课件演示:小叮当站在店里高兴地接待顾客,身后是许多的商品。)

[评:由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愉快的画面将学生带进了一个趣味性很浓的购物情境中。]

2.提出、解决问题。

谈话:这里有这么多商品,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价钱。

指名口述柜台上各种物品的价钱。

课件演示,引出下列问题:

(1)唐老鸭:小叮当,我想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铅笔盒。

提问:谁能帮助小叮当想想要收多少钱呀?指名回答。

(2)加菲猫:小叮当,我要买一本字典和一个书包,可我今天带的都是十元人民币,我大约要付几十元?

引导学生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大约要付50元钱的?

引导学生根据这个问题提同样问题并请同桌同学进行解答。

(3)白雪公主:小叮当,我就带了30元钱,我想买一个小熊猫和一个布娃娃,够不够?学生思考后回答,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

提问:谁能像白雪公主这样提个同样的问题让大家动脑思考一下?

分组活动,提问题并解答。

(4)海尔兄弟:小叮当,我们有50元钱,买货架上的物品,最多能买几件?

谈话:我看,这是聪明的海尔兄弟故意要考考小叮当,同学们,我们小组讨论讨论,帮小叮当解答这个问题,好吗?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中去。

提问:谁还能像他俩一样,根据这些物品的价格提几个小问题吗?

学生自己提问题,然后教师再请学生解答。

[评: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购物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解决购物时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编制类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情感,为后面学生购物活动做好铺垫。]

二、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活动

1.进行分工。

谈话:刚才同学们帮助小叮当解决了那么多的问题,现在小叮当想请一些同学到他店中当小售货员,帮他卖货,谁想试试?

教师将学生分成售货员和顾客,并为售货员佩带上标志。

2.明确购物程序。

谈话:刚才我们看了一些小伙伴是怎样购物的,想想我们在购物时,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遇到问题怎么办?

3.学生进行活动。

学生到课前准备好的玩具柜台、学习用品柜台、日常用品柜台进行购物活动,教师也要参与到活动中,整个活动要体现出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问题),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以和小伙伴或老师商量、讨论。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同时引导顾客向售货员提出不同的问题,也帮助售货员向顾客提一些问题,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4.汇报讨论。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1)教师先请几位学生汇报一下活动中提出了哪些问题或遇到了哪些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让大家讨论一下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

(2)请几位顾客进行汇报:你原来有多少钱?买了哪些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钱?现在还剩多少钱?让同学判断算得对吗?

(3)请小售货员汇报结果:一共卖出多少东西?收入多少钱?

[评:创设分柜台购物的真实情境,让学生人人参与简单的购物活动,充分体验如何取币、付币、找币,学会与人合作,体验交易的过程,同时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自然、融洽,通过汇报,使学生深深地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对学习的好奇心,引发更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活动总结

谈话:今天小叮当百货商店可真是生意兴隆。听听小叮当说些什么?

课件演示小叮当的话:谢谢大家,通过今天发生的事,使我懂得以后要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好学好问,这样再也不会被别人提出的问题难倒,你们说对吗?

提问:现在谁想说说自己今天都有哪些收获?

通过学生发言,教师做简短总结:今天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原来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生活中,只要我们做有心人,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和找到更多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四、实践作业

谈话:今天我们进行了有趣的购物活动,回家以后,请大家运用学到的知识和爸爸妈妈

一起去商场购物,好吗?

[评:使课内的学习活动得以延伸,再一次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享受成功的乐趣。]

[总评]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有如下特点:

1.注重合作,师生互动。

解决问题的过程注重学生讨论合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一些比较困难的题目,通过师生互助也顺利完成,达到教学目标。

2.问题巧妙,由浅入深。

教师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由易到难巧妙自然地过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解答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多媒体教学,发挥最佳效果。

传统的教学以静态形象为主,学生在学习中会感到单调、枯燥。多媒体集音、像、动画于一体,以生动的卡通形象,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寓教于乐。

总之,整堂课以购物活动为主线,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充分体现了教师崭新的教学理念。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 篇5

本单元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分1~5各数、0、6~9各数、10四段安排。在认识1~5各数后插入几和第几的教学,在认识0后插入=、>和<的教学,全单元还编排了两个练习。10以内的数都比较小,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这些数,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教材把1~5各数和6~9各数相对集中起来教学,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效率。适时安排几和第几,=、>和<的教学,能促进学生理解数的意义。0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不同场合往往有不同的含义。10对以后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教材把0和10的认识单独安排。

1把认识1~10各数的教学都安排成四个环节。

学生认、读、写1~10各数并不困难,但初步形成这些数的概念却不容易,后者是教学的重点。为此,教材把认数教学分成四个连贯的环节,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体会数的意义。下面以1~5各数的教学为例,分析这四个环节。

(1)在现实情境中数物体的个数。例题有一幅主题图,画面中有人和许多物体,数量各不相同。让学生仔细看图,分别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一方面获得认数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感受数(sh)产生于数(shǔ)。数图中的物体,可以看到什么数什么。如1块黑板,上面有5个字;3个女孩跳舞,1个男孩拉手风琴通过指出物体及其数量的活动,体会数能反映物体的量的属性。

(2)用算珠表示物体的个数。1个男孩、1架手风琴、1块黑板的个数都是1,都可以用1粒算珠来表示。2盆花、2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的个数都是2,都可以用2粒算珠来表示。教材通过1粒、2粒5粒算珠,分别表示一类等价集合的元素个数,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教学的时候,先让学生在主题图中寻找哪些物体是1个、哪些物体是2个再分别用1粒、2粒算珠表示个数。

(3)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一类等价集合的元素个数,不仅可以用算珠表示,还能用数表示。男孩、手风琴、黑板的个数都用1表示,盆花、红气球、黄气球都是2个学生从中体会1~5各数都是有意义的符号。对这些符号意义的体会,就是建立数的概念。

(4)写数指导。通过示范、描红、独立书写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规范、工整地写数。

2几和第几的教学分三个层次进行。

自然数有时表示物体的数量(一共有几个),有时表示物体的次序(是第几个)。教学几和第几,在生活中恰当地应用数,可以加强对数的认识。学生在认识1~5各数时,已经能够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教学几和第几,要懂得第几的含义,区分几和第几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1)教学分三个层次进行。①例题中先数出有几个人排队买票,再数出戴帽子的男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在数的活动中感知几和第几的含义,初步体会它们的区别。②想想做做第1题,通过涂4个和涂第4个的操作与比较,进一步体会几和第几有什么不同。③想想做做其他题,应用几和第几的知识回答实际问题。

(2)所有学生都在生活中接触过有关几和第几的现象与问题。教学几和第几,要提取这些现象,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研究、理解。在例题里,要让学生说说怎样数出一共几个人排队,怎样数出两个男孩排在第几。明白前者要数队伍里所有的人,后者只要数到那个男孩为止。体会5个人表示队伍的总人数,第5个表示不戴帽子的男孩在队伍里的位置。同样,想想做做第1题里涂4个和涂第4个,从两次涂的个数不同,两次涂色的灯笼表示的意思不同,体会几和第几的区别。

(3)正确表述或判断第几要联系方位,离开方位讲的第几往往是不确定的。教材中有三种情况:一是规定了方位,如从左边起涂第4个,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二是遵循生活习惯。如在队伍里一般从前往后数,楼房的层数都是从下往上数。三是允许多样,给学生空间。如猴子捞月亮的图中,戴帽子的那只猴,可以是从上往下第2只,也可以是从下往上第4只。教学时,除已经约定俗成的外,讲第几的同时,应该讲方位。

30的含义比较宽广,教材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0,在不同场合,0往往有不同的意思。对此,教材有明确的要求。

(1)着重教学一个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这个内容安排两道例题,第一道例题里三只兔都采到了蘑菇,分别用3、2、1表示蘑菇的个数。还有一只兔没有采到蘑菇,可以用0表示个数。学生在这个情景中体会0也是一个数,它的产生也是计数的需要。第二道例题中,地上原有4个萝卜,都拔掉后,地上一个萝卜也没有,让学生用0表示萝卜的个数。从4个到0个,渗透了有与无的相对关系,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2)结合直尺教学0。直尺上有0~5六个数,0在直尺的左端,直观显示出0在直尺上的意思:从这里开始。这是数轴上表示数和用直尺量长度必须具备的认识。从0开始,向右依次是1、2、3、4、5,按顺序整合了0~5各数,这也是想想做做第3题按顺序写数的基础。

(3)想想做做第4题展示了0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只要学生有所体会,不必解释其中0的具体含义。

4在=、>和<的教材中突出两点内容。

=、>和<都是数学里的关系符号。教学中,除了要帮助学生建立同样多多少等数学概念,认识和使用这三个符号外,还要培养符号化思想。

(1)例题从森林运动会的情境图中分别提取兔与猴、松鼠与熊的只数进行比较,是让学生知道,比较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只要把两种物体对齐着排一排、比一比。这是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后继学习中经常进行的数学活动,从现在起就要帮助学生逐渐掌握。通过排和比,获得对同样多多少的体验。

(2)例题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和同样多比多比少等数量关系,分别用符号=、>、<表示两个数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感受用符号表示关系比图画和文字语言简便。教材把>和<同时教学,5>3和3<5都表示松鼠与熊的只数关系,让学生体会符号和关系的表达是可以转换的。这些都是最初步的符号化思想。

5教学数10,丰富学生的认识。

在认识10的想想做做中和练习二里,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丰富学生的认识。

(1)渗透10个一是1个十。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这项活动中感受10根和1捆的关系,直观接触10个一和1个十,为以后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作些铺垫。

(2)学习按群数数。引导学生2个2个地数樱桃的个数,5个5个地数手指的个数,既提高数物体个数的效率,又具体感受10与2、10与5的关系。

(3)体会双数和单数。10只鸭排成一行,戴帽子的和不戴帽子的一一间隔。从左边数起,戴帽子的鸭依次是第2、第4第10只,这些数都是双数。从右边数起,戴帽子的鸭依次是第1、第3第9只,这些数都是单数。学生照这样数一数,感受了双数和单数。

(4)辨认左和右。在数物体的个数时,联系左边和右边等内容,帮助学生正确分辨左和右。

6培养数感。

本单元主要从理解数的意义,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和用数表达、交流信息三个方面培养数感。

(1)理解数的意义。一方面根据已有的物体,通过数一数,用适宜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如第12页第1题、第13页第5题、第21页第1题等。另一方面根据已有的数,通过画图的方式,表达它的含义。如第12页第2题、第22页第2、3题等。

(2)体会数之间的关系。不仅用=、>和<等符号表示数与数的大小关系,还体会数与数的接近程度。如5离8近一些还是离1近一些。又如>3,方框里可以填许多数,最小应填4。<10,方框里也可以填许多数,最大应填9。

(3)用数交流、表达信息。让学生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体会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用数描述。如果缺少数,交流就不清楚,表达就不准确。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 篇6

本单元教学简单的方位知识,使学生能够分辨自己的前后、上下、左右,并会应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这些方位,而且以自己为中心的前后、上下很容易界定,所以例题及随后的想想做做都以辨认左右作为教学重点,对于上下、前后,教材只是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使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位置关系的过程中自主获得认识。教材设计的学习活动有看图说话、游戏、摆放操作等。

1例题的教学内容分三个层次编排。

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接着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面为例,教学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语言描述。

在教学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这两个物体哪个在左面、哪个在右面;二是指导学生用在的哪面这样的语言进行表达;三是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达了练习本与数学书的位置关系,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一般不要求学生同时说两句话,不要刻意进行练习。

看图说一说以左、右关系为主。图中的小明、小红、小刚、小芳四人的朝向与学生是一致的,学生按自己对左、右的感受确定小明在小红的左边、小芳在小刚的右边等位置关系不会有困难,也不会有歧义。如果学生说出了前后或上下关系也是可以的。

2联系自己的身体作出判断。

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断,这是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的表现。想想做做第1题遵循这个规律设计游戏活动,先是握拳头,记住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再拍手,体会左手那边是左边,右手那边是右边;最后是摸耳,从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对的。这些游戏都是学生喜欢的,要反复进行,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想想做做第2、4题涉及左右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先想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分清左面与右面,然后回答问题和操作活动。即使发生错误,也要联系左手和右手认识错误,从而改正。

3在开放的情境中练习。

想想做做第3题通过苹果上面是鸡蛋引导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观察和表达。教学可以分两步进行,先让学生自由地说看到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理解物体间的上下关系。再让学生按要求说,如什么的下面是苹果、什么的上面是苹果,面包在什么的上面、面包在什么的下面,体会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另外,表达语言是多样的,如青菜的上面是牛奶或牛奶在青菜的上面。学生喜欢怎样说就怎样说,只要求表达正确完整,不要求用统一模式的语言,更不要进行说法多样的训练。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 篇7

教学内容: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课本第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能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列式表达。(2)学生能凭借已有经验和动手操作、交流等手段,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经历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桃子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小猴贝贝的水果店看一看,有没有新鲜的桃子上市,好吗

生:好!

(教师出示课本第1页的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猴贝贝今天共准备了几个新鲜的桃子从这幅图中,你还发现了什么信息

生:小猴贝贝今天一共准备了13个桃子,小兔乖乖买了9个。

师:根据这两个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问题:还剩多少个

师: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该如何列式呢

生:13-9。

师:怎样计算13-9呢

2.探究13-9的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操作探究。13-9等于几呢请小朋友看着图想一想,也可以用小棒代替桃子,摆一摆,说一说,计算13-9可以怎样想,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2)全班交流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师:想一想,在刚才同学们说过的计算方法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从刚才的计算可以看出,9加4等于13,13减9等于4,这样想加算减比较快些,所以我们在计算时,可以尽量选择这种方法进行计算。现在老师就要出题考考你们,能接受挑战吗

生:能。

三、实践应用(想想做做的全部内容)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题,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交流,交流时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完成想想做做2。

(1)(出示左边一幅图)

师:从图中你们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左边有9块。

生:左右两边一共15块。

师: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算一算右边有几块。

学生独立计算,后集体交流。

(2)(出示右边一幅图)

师:从图中你能看懂让我们解决一个什么问题吗

生:左边有9条黄瓜,左右两边一共有17条,右边篮子里有几条

师: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

3.完成想想做做3。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反馈。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生:我是把11分成10和l,先算10-9=1,再把1和1相加等于2。

生:我是把9分成4和5,先算14-4=10,再算10-5=5。

生,:我是想9+9=18,所以18-9=9。

4.完成想想做做4。

师:刚才大家的表现都不错,接下来我们同桌同学进行口算比赛。分别拿出9~19的数字卡片,用10~19的数字分别减9,一个拿卡片,一个说出算式和答案,比比谁说得又对又快!开始行动,加油哦!

学生同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5.完成想想做做5。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反馈。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四、课时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十几减9的知识。在这堂课上有许多的小朋友表现得很出色。大家不仅学会了正确的列式,而且计算时方法多样,老师觉得十分满意!

第二课时练习一

教学内容:巩固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课本第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练习,学生能熟练、正确地计算。(2)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加减法的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出示口算卡片)

12-9=15-9=5+9=17-9=

14-10=13-9=4+9=10-9=

17-7=7+9=11-9=9+9=

二、口算练习

1.开火车。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看哪列火车开得稳,开得快,好吗

生:好。

(教师让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的口算练习,然后让其中一组的同学一个接一个地来汇报计算的结果,其他同学认真进行校对。)

2.试一试。(课本第3页第2题)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第2题。

(2)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3.算一算。(课本第3页第5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请个别学生说说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4.练一练第6题。

(1)让学生明确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反馈。

三、解决问题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师:小朋友,请你们认真观察第一幅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呢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数学信息呢

生:图上一共有14个足球。左边的箱子里装有9个足球,小男孩拿走了5个足球。

师:那你们能根据图上的意思将算式补充完整吗

生:能。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反馈。

师:现在再请小朋友观察右边的这幅图,现在请你们认真观察,将算式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完成。

师:哪位小朋友能根据这幅图,说说看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12表示这里一共有12位小朋友,9表示左边站着9位小朋友,12-9=3是求右边站着3位小朋友。

师:XX同学观察得很仔细,获得了这些数学信息,而且说得非常好,其他小朋友会说吗

生:会。

师:那谁还愿意来说说看呢

学生个别反馈。

2.练习一第3题。

师: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小猴走过每个树桩吗

生:愿意。

师:太好了,你们能将小猴所走过的树桩的算式写出来吗

生:能。

师:那我们就来比赛,看看哪位小朋友能最快的帮助小猴走过每一个树桩,并且计算结果可不能错了,否则小猴就会从树桩上掉下来了。好,现在开始吧!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集体反馈。

3.练习一第7题。

师:小朋友,请你们认真观察左边这幅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15枝铅笔,这是图上告诉我们的。我还知道了右边放着9枝铅笔。这道题要我们求的是铅笔盒里放着几枝铅笔

师:你怎么知道它要我们求笔盒里几枝呢

生:因为它将问号打在了笔盒上,所以是求笔盒里有几枝铅笔。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能列算式解答吗

生:会。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师:现在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右边的这幅图,你们会列算式进行解答吗

生:会。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4.练习一第8题:看图说一说,填一填,再计算。

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并且将你看到的数学信息填人括号中,将算式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反馈。

四、课时小结

师:在今天的练习课上,同学们表现得很出色。不仅学会了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而且还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能像今天这样,懂得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4-95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产生统计的需求,探究收集数据的方法,感知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2.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并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3.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体验合作分工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师:(边说边演示课件有若干只小动物在篮球场)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举行投篮比赛。看,有哪些小动物

生:有小猫、小狗、小兔。

师:它们分别有几只

生:(用心地数)

师:有什么办法能一下子看出它们各有几只

生:给它们分一分,再排一排队。小猫一排,小狗一排,小兔一排。

师:(演示课件有几只

生:(齐说)小猫7只,小狗9只,小兔8只。

师:小结:分一分,排一排就能清楚地数出小动物的只数了。

(板书:分一分排一排)[评析:利用低年级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复习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简单统计方法。]

二、诱发需求,探索新知

师:比赛马上开始!三个队各选出了一名代表进行投篮比赛,奖品是一袋饼干(课件出示一袋饼干)。你能看出袋子中的饼干有几种形状吗

生:有三种,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

师:各有几块呢

生1:不知道。

生2:把饼干倒出来数一数。

师:好!请电脑帮忙吧!(课件演示饼干一块一块掉下来后便消失了)

师:(饼干掉完后)有几块

生:一共有16块。

师:真不错!谁还知道三角形的有几块圆形、正方形的呢

生一片茫然。

师:哦,大家都没数清楚!

生1:饼干太多了。

生2:太乱了。

生3:饼干掉下去就看不见了。

[评析:利用这个情境设置矛盾,激活学生思维:不能直接分一分、数一数,该怎么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需要。]

师:那么,大家有没有办法把各种饼干的块数数清楚呢

生:用篓子接住然后数一数!

师:饼干掉下来就看不见了,用篓子也接不到呀

生:把饼干画在纸上!师:真棒!想一想,你准备怎么画看谁想的办法最简单、最清楚。

生:(学生思考片刻后,同桌交流方法)

师:请班长报,大家都用自己想到的方法画下来。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记录。

师:谁愿意把你的记录展示给大家看

师:你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的记法。哪一种记法既清楚又简便

生1:打v

生2:画1

师小结:打钩或画竖线,既方便又清楚。你知道用这种方法记录应该先怎么办再怎么办吗

生:先画一个□,一个△,一个○,再听班长报哪种图形就在哪种图形后边打v或画1。

[评析:利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具体的操作中检验各自方法的可行性,最后通过交流比较得出简便易行的统计方法分类用符号记,并引导学生掌握这种记录方法。]

师:请大家把结果填在表格里。(核对后)统计成功的小朋友举手!你们真行!从表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生1:我知道三角形饼干有7块、圆形4块、正方形5块。

生2:我知道这袋饼干共16块。

生3:我知道三角形饼干最多,圆形最少。

生4:我还知道三角形饼干比正方形多2块。

师:真了不起!知道这么多的信息。师小结:刚才饼干掉下去就看不见了,我们是用先记下来,再数一数的办法来统计的。(板书:记下来统计)

[评析:创设情景产生问题小组讨论寻找方法实践操作解决问题分析比较优选记录方法,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去,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快乐,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对数据信息的敏锐直觉,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

三、巩固深化,形成技能

师:奖品的问题解决了,小动物开始比赛了,它们每人投10次球,看!(课件演示小猫、小狗、小兔轮流投球)暂停一下,如果你是裁判,你打算根据什么来判定谁得冠军

生:谁投中的次数最多谁就是冠军。

师:好!就请你们当一回裁判,它们各投中几次,还得记下来!你打算怎么记

生1:投中一个球打一个钩。

生2:我画竖线。

生3:我画点子。

师:都可以,记号越简单记起来越方便。要是没投中,那怎么办呢

生1:没投中打一个X。

生2:没投中就不记。

师:都行。请大家作好准备,不能多记也不能漏记。记完后,填上结果,学生边看课件边记录。

师:电脑也作了统计,请看排行榜。一样的举手!小组里交流一下记录的情况和结果,选出你们组的最佳裁判,老师也有奖品,一个大拇指。

[评析: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用到记下来再数的统计方法的机会很少,利用小动物投篮比赛这一情景,除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外,主要为了让小学生有一次使用这种统计方法的机会,体会到统计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四、举例说明,联系生活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统计。看(课件出示图片),马路上有很多汽车,假如你站在马路边,你想统计什么呢

生1:我想统计红色的汽车有几辆,黄色的有几辆,白色的有几辆。

生2:我想统计往这边开的有几辆,往那边开的有几辆。

生3:我想统计轿车有几辆,面包车有几辆,公共汽车有几辆。

师:还有哪些地方也能用今天的方法统计呢

生1:到文具店统计各种文具的数量。

生2:到动物园统计猴子、大象、老虎的只数。

生3:在校门口统计自己来上学的有多少人,家长送的有多少人。

[评析:统计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究竟能派什么用处呢空洞的说教解决不了问题。教师在这里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数学知识,既强化了学生的统计意识,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分析结果,体验决策

师:安琪小朋友过生日了,也要统计呢!她要请9位好朋友来作客,想准备4种水果、3种糖来招待客人。不知道小朋友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和糖,于是安谋一一打电话。每位客人要报一种水果、一种糖,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分分工,一起帮安琪记,好吗商量一下,怎么分工

生:(讨论后)我们一个人记水果,一个人记糖。

师:这主意不错!大家准备好纸,安琪要打电话了,小耳朵仔细听。生边听边记。师:记完了,请同桌合作填写统计表。(核对统计的结果)

师:看了统计的结果,你想对安琪说些什么

生1:香蕉买5个,苹果买1份不要浪费。

生2:安琪:买水果时要多买些香蕉,少买些梨。

生3:安琪买糖时多买些大白兔奶糖,少买些水果糖。

师小结:看来统计还真有用呢!

[评析:小朋友都有参加同学生日聚会的体会。通过安琪过生日这一个情节,使学生愉快地再进行一次统计练习。同时,体会到统计的价值,使学生明白统计的结果能帮助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作出正确的决策。]

六、玩一玩

师:(拿出一个小正方体)观察6介面的颜色,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个面是红色的,两个是黄色的,还有两个是绿色的。

师:(随意一扔)什么颜色的面向上再扔呢看来什么颜色向上还不一定呢!想玩一玩吗每人扔3次,一组4人共12次,可以统计什么生:红色面向上的几次,绿色的几次,黄色的几次!

师:每扔一次都要把结果记下来。

生:四人一组活动。边操作边记录。交流结果并填写。

师:大家的结果并不一样,这里还有学问呢!以后再学。

[评析:这个环节让学生轻松活动,既能放松学生的身心,又能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同时为以后的学习埋了伏笔。]

[总评:本课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精心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生活情景,不拘泥于教材所提供的素材,以小动物投篮比赛这一生动有趣的情节串联全课,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精彩的动画组织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合作探究、交流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使学生参与到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在生动有趣的学习过程中理解、掌握基本的统计知识和技能,同肘获得实用的数学活动经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页的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的星期天一般是怎样过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兰的星期天是怎样过的。

学生观看动画片《小兰的星期天》:小兰早餐后在认认真真地做作业。一会儿,小兰完成了作业,当她整理东西时却犯愁了

提问:哪些东西应该放在文具盒里?哪些东西又应该放在学具盒里呢?你能把它们分出来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

2.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同桌合作把这些物品分别放入文具盒和学具盒中,并说说每盒中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3.反馈分类的结果。

在你们的帮助下,小兰也把东西整理好了,你们和她分得一样吗?(媒体演示)

4.小结。

刚才我们按这些物品的用途把它们分成学具和文具两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东西的摆放就显得更整齐了,我们用起来也更方便。

5.练一练。

想想做做第1题。想一想:下面的动物哪些生活在水里?圈一圈: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说一说:你认为哪些动物生活在水里。

三、巩固深化,再次体验

1.想想做做第2题。

继续播放《小兰的星期天》:小兰在小朋友的帮助下顺利地整理好了自己的书包。这时电话响了,妈妈接了电话后说,有客人要来,她要上街去买菜,让小兰做***小帮手,收拾一下家里,小兰高兴地答应了。客厅的桌上摆着许多东西,把它们放在两个袋子里,该怎样放才合适呢?我们一起和小兰来比一比,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物品进行分类,选2~3个小组上台演示,说说分类的依据。

2.想想做做第3题。

继续播放《小兰的星期天》:整理好客厅后,小兰来到弟弟的房间,瞧,调皮的小弟弟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1)说说它们各在哪里行驶。

(2)客人就快来了,我们来帮帮小兰好吗?就根据刚才那些玩具在哪里行驶的特点来分一分。学生把同类的玩具作上相同的标记。

(3)同桌互相检查。

(4)你还能按别的特点来分一分吗?

3.想想做做第4题。

继续播放《小兰的星期天》:当小兰刚把房间整理好,妈妈就回来了,她买了些什么呀?哟,红红绿绿的,多新鲜多好看呀!这些又可以怎样分呢?

(1)小组讨论可以按什么特点来分类。

(2)小组活动:把分类的结果展示在小黑板上。

(3)评价每组的分类结果。

既可以按颜色分,又可以按品种来分。如果学生有其他合理分法,给予适当肯定和鼓励。

4.这时客人来了,在这些客人中你发现藏着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可以根据客人的年龄、性别、穿着、身高等多种标准来分类。

四、全课总结,拓展思维

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谈感想及收获,教师再作概括总结。

课后记: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djz525.com/a/6088065.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中药房实习周记
下一篇 : 唯美暖心短句189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