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范文大全# #走访调查报告(分享9篇)#】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写报告多练习,才能做到熟能生巧。好的报告都有哪些内容构成?或许你需要"走访调查报告"这样的内容,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为您提供有益的信息!

走访调查报告(篇1)

农村现在又是怎么样的一番模样呢?大多分人对农村的印象还停留在农民,房子旁边都是田,睡的还是土炕,总之,生活质量不太好的阶段。现在经过国家的扶持,农村已经不是这样了。那到底变成什么样了呢?走访农村的社会调查报告应运而生。

为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管理,提升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理念,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结合全区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活动,宿城区委决定在全区大学生村官中广泛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群众满意度”“四百双提”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四百双提”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村官和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大学生村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为推动宿城抢先突破、争先跨越培养干部、积蓄人才。我作为耿车镇大学生村官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到村民中去开展调研活动。

一、走访调研内容和形式。

1、进百家门。

围绕任职村居,重点走访党员干部户、信访对象户、矛盾纠纷户、生活困难户和致富带头户等。详细登记走访时间、走访对象、家庭情况和存在困难等方面情况,记好“民情日记。

2、知百家情。通过入户走访,在详细了解村民家庭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群众对镇村的意见建议以及需要帮助解决的具体问题等,准确把握社情民意。对个别重点对象户,要在走访中找出问题关键所在、掌握真实情况,建立家庭档案。

3、解百家忧。

对走访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分类梳理,形成条目式的意见建议。对能解决的要迅速解决,对不属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要及时上报镇党委或挂钩乡镇村居的区领导、区直部门给予协调解决,对确实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做好解释工作,努力通过活动的开展,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帮扶一批贫困对象、整改一批存在问题,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排忧解难。

4、暖百家心。

进村入户走访了解的过程,即是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落实政策、帮扶关爱的过程。充分使用好《宿城区城乡惠民便民政策汇编》,采取广泛宣、现场讲等形式,大力宣讲惠农、计划生育、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惠民政策,积极提供信息咨询,通过实实在在地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使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区委、区政府的关怀。

二、调研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华居委会位于耿车镇中南首,镇中各条干道都与该居委会衔接,交通便利。居委会下设xx个村民小组,xx户,人口3425人,现有耕地面积xx亩。由于人均地少,居民主要从事塑料业。现居委会有私营业主、个体户近xx户,每年带动周边从业人员近xx人。20xx年居委会人均纯收入xx元,居委会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两个主题,加大产业调整,注重产业升级,增强环保意识,狠抓污染源,真正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字方针,力求更好更快发展。

今年来,新华支部一班人更是紧扣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为群众干好事,办实事。20xx年由镇政府牵头在该居委会创办了新华循环工业园区;20xx年承建了新华农贸商城;20xx年采取集体贴一点,群众拿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办法投入约xx多万元铺设了新华路以及路灯、绿化的配套;20xx年开发了以农贸商城为载体的二期商城及住家小区;20xx年在园区及居民小区建立垃圾回收站;20xx年现已投资xx多万元铺设了三组与七组村庄道路,改变了村容村貌。新华居委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科学发展的标准和要求,不难发现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问题如下:

(一)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本地的废旧塑料回收及加工行业起步较早,所以本地部分居民相对较为宽裕。但是长期的回收及清洗对本地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地下水的污染,废旧塑料的清洗水主要来自地下水,在投加强碱性物质,使用完成后进行无组织排放,造成了强碱水对地下水的回灌。影响到地下水的质量。其次由于废旧塑料清洗及加工会产生一定的下角料,村民对这些下角料采取了焚烧的方式进行消减,但没有一定的防护措施,从而引起了一定的大气污染。再一方面由于村民对垃圾废弃物没有足够的`认识,将垃圾乱堆乱放从而引起垃圾废液的泄露。

(二)重点贫困户问题。

虽然村部整体经济水平不低,但仍有部分村民由于疾病或失业等问题导致家庭严重贫困,孩子教育问题得不到较好解决,房屋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

(三)农村文化建设问题。

1、文化设施缺失。

2、文化活动种类少,活动形式单调。

3、文化活动经费没有保障。

4、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偏低,农村文化干部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

5、农村文化建设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

6、文化活动设施不全等。

(四)安全生产方面。

由于本村从事塑料加工行业的居民居多,回收的废旧塑料随意堆放,生产和生活都在在一起,部分居民加工提取塑料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没有严格遵守使用规范,生产时没有具体的防护措施,影响了村民的身体健康。

三、整改措施及意见建议。

(一)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大力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将废气物转化为商品,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实现耿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耿车镇要充分挖掘产业潜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再生资源技术,切实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为民营经济发展开辟出更多的更为广阔的天地,不断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扩张民营经济总量。耿车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调动一切因素,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加快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并积极探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促进民营经济迅速发展。要实施综合开发,大力发展城镇经济。

(二)结对牵手帮扶。

每位村干部和党员同志联系一户贫困家庭,帮助脱贫出谋划策,选项目、找岗位,提高致富能力;联系一名留守儿童,帮助补习功课,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开通亲情热线,定期与家人联系;联系一名孤寡老人,不定期照顾生活起居,力所能及给予一定物质帮助;与老党员结对,解读各种惠农惠民政策,及时宣传各级党委的好政策,注重发挥老党员余热;与能人大户结对,提供网络销售等信息,帮助拓宽销售渠道,并动员先富带动后富;与信访对象结对,深入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努力化解积压矛盾,倾听群众诉求,做好思想转化和稳定工作。

(三)发展农村文化。

加大对农村文化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尽量多的组织村民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和体育健身场所,使村民远离不良风气,促进乡风文明。加强普法教育活动力度。鼓励村民学法、懂法、用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村居。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系统,提高村民朋友的文化水平。在物质文化发展同时注重精神文化的发展。

(四)加强安全教育。

1、健全组织,明确职责。

安全生产行业管理的这一条腿一定要延伸到农村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实行分片管理,责任到行业、到个人,做到村村有人员管理,制定和落实好安全生产乡规民约,以约束农村广大农民安全生产的行为。安全生产是农村乡风文明的重要环节,生产不安全容易引发各种矛盾,就谈不上乡风文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是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环节。

2、加大宣传和培训,增加安全生产意识。

在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利用一切宣传介体认真宣传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在积极推广技术进村入户的同时,也要认真宣传普及安全生产知识,要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作为农民培训的重要内容,做到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努力增强农村广大农民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范、保护能力。

这是我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和对村民的走访,完成的调研。这为我尽快的了解农村、适应农村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让我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三农”问题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尽快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具有特色的新农村就应该创新思路,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引进各种优秀人才资源,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努力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迈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和谐、进步、发展的新农村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走访调查报告(篇2)

于2月3日下午,七年级(30)班的学生梁馨萍拜访了南园新村书院社区的一些爷爷奶奶们,调查他们眼中的书院社区。

书院社区南至社保局路,北至迎春西路。据鲁奶奶讲,社区内设有舞蹈队,合唱队,葫芦丝队等一系列的社团活动,以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这些队伍都由社区空闲的退休人员自发组成,并且常年定期活动。在社区中央,还有着一个百姓大舞台,这是这些人员在春节、元宵节等特殊节日公开表演的地方,也是社区领导开会的定期场所,在整个社区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元宵晚会也是书院社区的一大特色,那天,整个书院社区就会出奇的热闹,人头攒动,声浪沸腾。它既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还让人们陶冶了情操。在春节期间,人们可以看名家如何写对联,并免费赢对联。在元宵节期间,人们同样也有猜灯谜拿大奖、诵对联等活动。

在书院社区里,人们可以强烈感受到社区领导对人们——尤其是退休人员的生活的关爱与重视,即使再困难,让人们有个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晚年一直是他们的目标。他们想让老人们有个健康正确的晚年,想让老人们一样有年轻的滋味,想让老人们有种不曾被社会抛弃的感觉。把爱以这种形式赠给他人,让充斥着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情谊洒满整个人生可能也才是他们最后真正的目的。

走访调查报告(篇3)

全市“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动员会议之后,按照领导小组安排和**镇党委的部署,以“进农家、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镇党委组建四个工作组分别驻***村、***村、***村、***村开展入户调查走访活动。以镇党委副书记***同志和副镇长***任正副组长、镇人大办、党政办的10名同志为成员组建了第二工作组,驻建新村开展入户调查。进村20天后,全体队员走访了全村17个村民小组、653户人家。

所到之处,工作队员向村民认真宣传党对农民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同时通过民情走访、开展社情民意调查,比较准确地掌握了群众所思、所忧、所盼,了解了农民群众对党和**的要求与期盼以及当前“三农”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先后召开了村组干部碰头会,工作队员将所访、所问民情与村组干部交流,致使干部与群众的“感情”日益升温,从而形成初步共识。

一、基本情况

建新村位于**镇东南部,距建南集镇约6公里。全村沿建南河和德建公路,呈狭长形状。全村有17个村民小组,653户,2601人,耕地2746亩,其中水田1300多亩,旱地1200亩。农田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和油菜。

村里没有企业,集体经济空白。这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

2、 调查访问中反映的主要情况

(1) 农民经济收入结构单一,增收困难

从调查走访情况来看,该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是外出务工,也就是常说的打工经济。从走访的数据统计来看,本村的超过四成的农民在外面打工,很多组像一组、二组、七组、十组、十三组等超过大半的村民在东南沿海省份打工,村里面留下的往往都是老幼妇残。家里的村民只靠卖粮养猪作为收入。

根据走访情况反馈,前五年的时候的市种子公司在这里曾设有育种稻田,曾给种水稻的村民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但由于种种原因,后来种子公司从这里撤出,种植效益顿时大为缩水。现在据村民陈述,种植水稻也就是免得自己掏钱来买粮食,至于经济效益几乎没有。此外,沿公路主干道一线和靠近江汉气矿的村民,由于交通相对较好,**量大一些而开设了小卖部,经济收入相对宽裕。

但总起来说,全村的村民经济收入单一,加之村里无任何企业和集体经济,村民增收的难度较大。

(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薄弱

德建公路穿过村里2、4、5、6、7、8、9组,交通比较方便,但是近一年来,由于杨东河电站的建设,许多大货车超载行驶路面,造成公路路面损毁严重,到处坑坑洼洼,车子行驶在上面就像人喝醉了酒,是高一下,低一下,群众对此反应强烈,迫切希望能尽快再次维修此条穿村而过的主干道。此外,其他组团已建成通组公路,但路面狭窄,地基贫瘠。比如十四组居住20多家农户,贯穿该组的一条全长1.

2公里的通组公路,路面宽3.5米,路面还没有硬化,群众说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冰凌天你就等着去啃泥”,调侃着透露出心酸。由于交通条件差,这一组村的农产品出口运输困难,同品种、同时段的销售**也较低。

十七组的村民反应他们种植的包菜以为无法赶场卖出去,季节一过只好剁掉做猪食。

(三)饮水间歇性困难

该村所有村组都有自来水管,但是自来水是时来时不来,经协调镇水利水产服务中心才知道该村是和气矿公用一个蓄水池,该蓄水池由于修建年限较长,出现了渗水的问题,又由于要保障气矿的生产用水,所以就会出现间歇性断水的情况 。

(四)农村养老保险要求迫切

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这个村子也不例外。走访看到,村里很多都是老年人,子女很少在身边,和他们的拉家常中,很多老人会自觉不自觉提到自己的儿女。也有许多老年人跟我们反应,重庆那边的年满60岁的老人,每个月都能领到一定数额的“工资”,经我们解释后,知道那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就一脸的神往,问我们:

“我们湖北什么时候也能铺开这个政策?”我们也只能尽量安慰他们就快了。

(五)低保落实政策不透明

走访中,大量村民反应,他们村执行最低生活保障不公平、不透明。少数村民小组在落实低保过程中不召开村民大会,就由小组长说了算,个别小组长在操作过程中会佑亲护友,导致该享受低保的没有享受,不该享受的却吃低保。

(六)新农合报销手续复杂

采访中,所有受访村民都认为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好,大大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现在在报销**费用时,手续繁琐,农民负担不起。为数不少的村民认为:

农村老百姓识字不多,不懂报销各个环节,许多人报销一次费用往往要跑几次,实在不方便。因此,我们敦促**主管部门简化手续,方便群众办事。

同时,少数村民要求公布村级财务账目,以便更多地了解该村的经济状况;很少有村民要求我们落实最低生活标准,解决危房问题。

三、解决方法及措施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公路

“要想富,先修路”。修好一条公路,致富一方百姓。一是争取计划和资金硬化集团高速公路。

要多渠道、多渠道争取;动员所有在村外工作的能人,为家乡的建设出谋划策,慷慨解囊;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筹集资金,争取在两年内完成通组高速公路的硬化。二是养护好现有公路及其设施。要选派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养护工,用一定的资金保证道路畅通。

三是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协调、组织好入户公路的建设,确保农用物资运得进,农产品运得出。

2、兴修水利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不仅是万物之源,也是制约该村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水利建设必须下大力气。一是要尽快恢复农业灌溉水系。

走访中发现,原来有农业灌溉渠道,但由于近年来疏于管理,大部分渠道被毁,有的甚至改作他用。为了确保农业用水,必须恢复供水系统。二是尽快落实池塘管理责任制。

走访交谈中了解到,该村堰塘的数量还是不少,但多数没有落实责任制,形成“公堰”。所谓“公堰”实际上是“三不管”,形成“蓄水时无人管,用水时各自抢”的局面,这样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主要的是不能确保农田用水。因此,建议对权责不清的池塘一律向村民开放,尽快落实责任,加强管理。

三是整修堰塘,兴建“当家堰”。对于池塘,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进行整治,最大限度地积累水资源;对有条件的地方,本着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兴建“当家堰”,确保农业灌溉用水。

三。培育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结合独特的地形气候条件,结合全镇的产业格局,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培育主导产业。一是尝试在建新开辟无公害绿色水稻种植,组织好镇农技服务中心和特产中心开展技术指导,重点抓好农民的无公害绿色意识,从选种、育种、移栽到田间管理做好各个关节的监管,保证无公害绿色的特色,做好水稻的收获,推广并逐步注册自己的品牌。以增加现有水稻种植的附加效益。

二是结合水田连片的特色,**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在该村发展连片油菜,探索观光农业模式,进而带动旅游和农家乐的发展。

4、深入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取信于民

党务政务村务公开能保证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能疏通和拓宽群众的反映渠道,能创造和丰富同广大村**系的形式,能够更加充分、更加广泛、更加及时地听取群众的意见、批评和要求,能够使各级**和部门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能够更好地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低保政策、新农合政策在保证百姓的知晓率和参与率的情况下,就能够获得跟多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各部门的工作开展起来也会更加的容易。

**镇党委第二工作组

二○一一年五月十三日

走访调查报告(篇4)

为了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倾听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及思想发展动态,探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宣传学校取得的成绩和办学特色,促进家校携手,共建和谐校园,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组织了这次走访调查活动。

此次活动,我带着一份关爱,一份问候,一份深情,收获了许多,情感得以震撼。

这次走访,学校安排每位教师走两名学生,而我走访了七个家庭,八名学生。

第一名走访对象是水永强同学,他在学校学习成绩比较差,原因是由于小时候不在父母身边,直到上三年级才回到父母的身边,年龄相对同年级的大两岁左右,根基比较薄弱,有一些厌学情绪,家长想管,但由于自身文化影响,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的家庭生活相当窘困,由于户口不在当地,很多该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无法享受。再加上田地无半亩,只能靠打工挣钱来养家糊口。可是父母来疆积攒的一点积蓄,和别人合伙种地,又让他人给骗了,这也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此次的走访,给其父亲很多意见和建议,让家长从思想上改变自己的观念,同时,唐俊生老师和我都想帮助他们,并有约定——如果他弟弟能品学兼优,到时给与一定的帮助。

第二名走访对象是韩香同学,她在学校学习成绩比较优秀,但她平时沉默寡言,总是心事重重,没有自信心,经常流露出自我封闭。通过这次的走访得知,她家的生活费和弟弟的课辅材料费全靠父母在外打工负担,她本人身体也欠佳,家无土地,收入甚微,是个懂事的孩子。

随后又走访了五个家庭,经过这次的走访,我发现学生的教育除学校教育外,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其孩子在各方面都会有所进步,身心比较健康,而文化程度低的家长,其孩子结果都会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现象。还有就是绝大部分孩子在学校表现都比较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上电脑,什么家务也不干……

在走访中,我听到一些家长要求老师对孩子进行严格管理,“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只听老师的话,老师管得严一点没事的`”、“老师的话是圣旨,家长的话是耳旁风”等,平时的工作中,也常听到这样的话,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都寄托到老师的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必须以十分的热情,百倍的信心,千倍的努力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在本次的走访中,我向家长宣传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思路,宣传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教育中有的放矢。还有就学生在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行为表现、思想动态等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配合。同时,也解答了家长关注的教育政策和热点问题,征求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等。

这次的走访,只要提及孩子,家长就滔滔不绝。从孩子转学的原因、经过,到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以及对孩子的要求,未来的希望,无拘无束,无所不谈。尤其是水永强家长,把自己近十几年来的生活状况都一一告知,看到家长的真诚,我也坦诚地向家长汇报了一切。从家长自然的表情中,看得出对教师的一份感激;从家长关注的目光中,看得出对教师的一份期待;从家长的热情中,看得出对教师的一份嘱托。同时,更能看到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对教育的憧憬,对学校的关注,对学校的期望。此时此刻,我坚定了一种信念:在教育岗位上,要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家长,无愧于一个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在返回的路途上,家长那期盼的目光还在我眼前闪现,那感激叮咛的话语还在耳旁回响,我的脑海里回荡着:

家长——心灵在呼唤!

教师——任重而道远!

走访调查报告(篇5)

我负责走访罗田县一中和三里畈高中。

7月15日一大早,我们就早早地起了床。吃过早饭之后,我们乘了半个多小时的车,呼吸着清新、凉爽的空气,来到了罗田县城。

我们在县城中心的广场下了车,在那里做了简单的休整。关键是要等一个人,她是王志平为我们请来的一个向导兼助手,叫肖盼,今年刚从县一中毕业的,这点可能会对我们的走访调查有所帮助。等到肖盼来了以后,我们相互做了一下介绍,然后就跟着她出发了。

罗田县一中离县中心广场并不是很远,大约十分钟的路程就到了。我们运气还不错,走到一中门口的时候碰到了以前教过肖盼的一位老师,在我们向他说明了来意以后,他表示了对我们的热情欢迎和对我们活动的支持,并且马上为我们打电话联系学校。然后他告诉我们,到时候会有一位“黄”姓的老师接待我们,不过要等一下,因为黄老师正在外面办事,待会才会过来。而他现在有事,不能接待我们,所以我们在对他表示了感谢之后,就自己进学校逛逛了。

等了一会,黄老师来了,我们向他说明了我们的计划,他马上就给我们作了安排。等到了课间休息的.时候,我们按照计划,分作两组,去到两个班,简单的对我们的调查问卷作了一下说明,然后迅速地将问卷散发了下去。等同学们填完以后,马上收回来。于是在上课前,我们做完了所有的问卷回收工作,并在清点完以后,我们去了一下高二年级组老师的办公室,一是为了表示一下感谢,二是顺便和老师们聊一下,做我们第二部分的访谈工作。

我们对老师们提出了几个问题,请他们谈了一下关于我们调查主题的自己的一些看法。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我们有幸见到了校长(本来我们计划是要采访校领导的,不过因为他们学校当天下午就放假了,校领导基本都回家了),但是因为校长下节有课,所以未能采访到。我们在访谈完成之后,就离开了县一中。

当天下午我们去了三里畈高中,和早上不一样的是,下午没有肖盼做向导了,于是我们小组就在人生地不熟的恶劣条件下,肩负起了这个重任!

下午一点钟,饭后稍作了一下休整,我们就顶着烈日,来到了车站。大概坐了40分钟的车,我们来到了三里畈镇。三里畈高中的位置可真有点偏啊,我们从大路下去,顺着羊肠般的小巷子大概又走了6,7分钟,才看到了三里畈高中的大门。现在看了下时间,快2点了。学校的大门是锁着的,我们从侧门走,向门卫师傅说明了来意之后。门卫师傅告诉我们,现在学校是午休时间,两点半午休才结束,我们现在是可以进去,不过什么也干不了。这个消息比较打击人哪,我们原想着快点弄完了可以早点回去休息的,不过现在看来我们美好的计划是泡汤了。还是先进去找个凉快的地方休息吧。

进入了三里畈高中的校门,发现校园并不是很宽敞,路也很窄,两边是宿舍楼,前面有棵大树,树下面有一副石桌石椅。我们决定就在那里休息了。好不容易熬到2点半,我们便继续往里面走。结果吓了一跳,原来里面蛮开阔的。学校是依山而建的,我们走过长长的台阶便来到一个宽阔的操场,操场前就是教学楼。我们进入了教学楼,来到了校团委,里面有一位老师,我们拿出了介绍信,那位老师要我们到隔壁的教务处找校长,于是我们便来到了隔壁。在教务处,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招呼我们坐下,并亲自给我们倒水。他因为第一节有课,不能接待我们,就马上打电话给政教处主任,要他负责接待我们。我们大概等了五,六分钟,杨主任就过来了。基本上和上午一样,我们向杨主任讲述了一下我们的计划,然后他就为我们安排了两个班,我们赶在上课前,将调查问卷发了下去,同学们填写完毕后,我们马上收回,看了下时间,赶在上课前全部问卷收回了,刚刚来得及。

走访调查报告(篇6)

在这个火红的七月,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了XX市XX县,走进了古老的XX村,XX村,位于西部太行山深山区,有万亩山场,古树参天,枝繁叶茂。村内67处院落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具有典型的古太行建筑风格,至今仍保留着完整的石头建筑群,是该省目前发现保存最完好的石寨。在抗日战争时期,近百户的村子参加了抗战,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尽管是旅游村,这个村落的经济状况也并不乐观,农民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初到XX村,我们找了一个农家户住了下来。我们抱怨条件太差,因为这里到处是虫子,不能每天洗澡,没有米饭和水果吃。低矮的房子,阴暗潮湿的屋子。我们住的那户人家里有一位卧病在床的老人,听说已经很久没有下过床了,真是让人心疼他。然而在接下来的走访调查中,我们更是了解到了一些残酷的事实。

我们进行了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问卷调查。我们设置了25个小问题,这些问题接近生活,通俗易懂,涉及也很全面。通过对100位村民的调查,我们了解到村子里的大部分人还是靠纯农业收入来维持基本生活的,且收入很低,个人平均月收入也就200元左右。有时候赶上地里收成不好基本上还没有收入。

他们除了将这些收入用于基本生活,还依次用于养老、医疗以及教育。村里大部分人参加了农村保险,但是问到对参保的.具体情况是否了解时,他们却都不是很熟悉。他们认为参保的最大阻碍是收入水平和“养儿防老”观念的束缚。的确,每人每年100元的保费从村子里的一些困难户里还是很难拿出的,而且大部分村民的思想封建保守,认为有孩子了老了就能衣食无忧。

有些有些许文化的村民向我们反映,觉得国家出台的政策固然对农民有益,但是政策过多反而让他们不明白国家的态度,反而不利于他们了解基本养老保险。值得高兴的是,他们对政府尽到了与城镇养老保险相比同样的责任很是满意。在走访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这样一位老奶奶,她有五个儿女,却没有一个与她生活在一起,也不常来看望她,我们问其原因,老奶奶无奈的说道,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小家,谁还能记起我啊!

我们听后不禁一阵心酸,随即还送上了一些冬天穿的衣服以表心意。农村家庭问题还很严重,参保养老存在问题,留守儿童也存在问题。

在某个晴朗的早晨我们来到了这座村庄的唯一一所小学,我们给孩子们带去了学习用具,带去了冬天的棉衣,带去了好看的玩具,带去了课外书籍。我们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一起唱歌,一起开心地大笑。我们给他们讲我们的大学生活,告诉他们城市里生活着是多么的便利多么的好,激励他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用知识去改变命运。

学校里大的小的孩子都有,大的明显懂事很多,边听我们说着边思索着,知道自己的未来必须要靠亲身奋斗,小的那些呢,还沉浸在天真烂漫的梦里,等着长大了去一一实现那些梦想。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在孩子们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幸福,那种纯真的没有任何杂质的幸福。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从早上的白面馒头,到晚上的咸菜黄瓜,从乌云满天大雨倾盆到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我们的XX之行结束了。离开那天,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着对那个祥和的石头村的依依不舍,每个人的心里满满的都是对那些老人们的挂念,对那些孩子们的期许。我们以后还会回来的,XX村,XX村的你们。

走访调查报告(篇7)

走访调查报告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和我的团队进行了一项关于城市环境的走访调查。我们选择了我所在的城市作为调查对象,希望通过这次走访了解市民对城市环境的满意度和不满意度,以及他们对城市环境改善的期望与建议。

我们首先选择了市中心的商业街作为调查的起点。在街头巷尾,我们搜集了大量的市民意见。一位年长的市民告诉我们,他觉得城市环境整体上还算不错,但是路面的坑洼和垃圾处理问题让他感到不满。另一位年轻人则表示,城市的交通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希望政府能够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接着,我们来到了城市的郊区,寻找市民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另一面。一位居民告诉我们,他最担心的是城市的空气质量问题,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净化空气。另一位妇女则提到了城市绿化的问题,她表示希望政府能够开展更多的绿化工程,让居民们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意外的发现。比如,在某个小区里,我们发现了一群居民自发组织的环境保护小组,他们定期清理小区周围的垃圾,并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受到了周围居民的一致赞扬。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推动城市环境改善的工作。

通过这次走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市民们对城市环境的重要性和关注度。他们不仅关心城市环境的质量,更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促使城市环境的改善。作为一个研究团队,我们也将继续关注城市环境问题,积极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为创造一个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而努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调查报告,分析调查数据,为城市环境改善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建议。同时,我们也希望广大市民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愿我们的城市环境越来越好,让我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

走访调查报告(篇8)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和需求,我们团队决定进行一次走访调查。我们选择了一个位于城市郊区的社区作为调查对象,这里居住着一群多元文化的居民,他们来自不同的种族和背景。

我们从早上开始走访,逐户走访了大约50户家庭。在每一户家庭中,我们都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访谈,询问他们的家庭结构、收入状况、教育背景等相关信息。我们还询问他们对社区的看法以及对改善社区生活的建议。

我们发现,大部分居民都是年轻的家庭,他们希望社区能提供更多的娱乐活动和教育资源,以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一位名叫玛丽的居民告诉我们,她希望社区能开设一些兴趣班,让孩子们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另一位名叫张先生的居民表示,他希望社区能修建一个儿童游乐场,让孩子们有一个安全的玩耍场所。

除了教育资源,居民们还对社区的安全状况表示担忧。一位名叫杰克的居民告诉我们,他经常听到社区里发生盗窃案件的消息,让他感到担心。他希望社区能增加警力,加强巡逻,提高社区的安全性。

在走访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比如,有一户家庭的屋顶漏水严重,但由于经济原因无法及时修理。我们立即向社区委员会汇报了这一情况,并希望他们能够提供帮助。

这次走访调查让我们更加了解了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困难。我们将把这些调查结果整理成报告,提交给当地政府和社区组织,希望他们能够采取行动,改善社区的生活环境,让居民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也将继续关注这个社区,定期进行走访调查,为居民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走访调查报告(篇9)

这几日,我们走入了农村,到农户家里进行了走访调查。

我们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走在田间,走在村子里,走到村民家里,做了几十份调查问卷。我们每天要喝几瓶水,一天跑下来衣服汗的透湿,都是拧的出水的那种,晾干了上面就是大块大块白色的,流汗流出来的盐哪。有几位同学险些中暑,幸亏身上带了人丹,才缓解了一下。农村里面养狗看门的也多啊,那些狗都是一看到陌生人就狂叫不止,有的还追上来咬,吓得我们狂跑。这些客观的困难我们都是可以克服的。关键是到了村民家里做走访调查的时候,有的村民还比较爽快,挺配合我们工作的。他们自己家里的走访调查做完了,还热心的带我们到比较熟的邻居家里做走访。我在姚家嘴村碰到的几个小朋友就很好的,带着我们在村子里面走,告诉我们哪一家有外出打工的,哪一家没有。最后我们走的时候还把我们送到村口。

但是有的村民出于谨慎,看到陌生人作调查便不怎么愿意配合,我们还要先做思想工作,和村民讲道理,讲我们来仅仅只是做一个调查,反映一个社会现实。有一位老伯就是这样,起初是不怎么配合的,我们告诉他,我们是青年志愿者,是自愿下来的,我们做的这个调查不带任何功利性质,只是为了反映客观的情况。而且我们的调查问卷是不记名形式的,最后写报告的时候不会写上谁的名字,仅仅写上一个统计的数字。而且我们反映的是农民自己的问题,是和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是为农民说话的。那位老伯逐渐明白了,慢慢的就敞开了心扉,不光和我们谈了我们要调查的内容,还和我们谈了其他的好多东西,最后还要留我们在他家里吃饭。老伯是这样对我们说的:“我们农民家里,条件不好,没什么好东西,如果你们不嫌弃,就留在我们这里吃个饭吧。”一句朴实亲切的话,说得我们感动不已。虽然最后我们最后要和大家会合,不能留在老伯家里吃饭,不过老伯的好意我们还是牢牢的放在了心里。

(我们在田间走访农民)

虽然和我们前两天在学校做问卷调查的时候相比,在农村走家串户的上门做走访调查要辛苦得多,不过,能和广大的农民朋友面对面的交流,能为农民朋友客观的反映一些切身的实际问题,当我们看到他们真挚的,朴实的眼神时,我们觉得再多的辛苦也是值得的!

我们小组一共做了35份问卷,现在我就将我们组的问卷中的一些主要问题以统计数据和表格的形式列在下面。

家里老人的年龄段

40~49

50~59

60~69

70~79

80以上

家庭月均收入

1000以内

1000~2000

2000~3000

3000~4000

不稳定

是否支持子女外出打工

支持

不支持

是儿女自愿的,自己没有明确表示支持还是不支持 18

是否感到抚养孩子力不从心

还好

备注:因为总共的35份问卷中,有14份家里只有两代人,或者是小孩子只有1,2岁的,还,还没有上学。两代人的,则是父母在家务农,子女在外打工。

是否经

常和老师沟通,询问孩子在校情况

经常

很少

父母是否关心孩子成长(主动打电话回来询问孩子的情况)

关心

较少关心

两辈人沟通是否正常

正常

有障碍

父母回乡后,孩子是否表现的很高兴,很亲密

不是

数据统计结果就是上表所列的样子。下面我来做一些适当的说明。

首先,我们从比较重要的“未成年人教育问题”谈起。我们可以结合着学校老师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未统计出来)来说一下。

未成年人教育部分,我们大概是这样几个问题:

孩子的饮食等基本物质生活,在家的生活条件,是否能满足孩子的茁壮成长?

对与这个问题,所有的受访人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都表示孩子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还是能够满足的。

家长是否经常打电话回来关心孩子的成长情况?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djz525.com/a/6100935.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锦集9篇)
下一篇 : 仓库保管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