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篇1】

《生活在别处》是一部描写华人移民在美国生活的小说,作者是美籍华人作家余华。这部小说详细刻画了华人移民在美国的生活,他们的苦与乐、奋斗与挣扎。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给读者带来了深深的思考和启迪。

小说里的主人公阿波是一个年近四十的华人移民,常年生活在美国。他的生活在不断地悄悄地流逝,又仿佛永远不会改变。阿波每天在自己的小饭馆里忙碌,倾尽所有的精力和时间,但是最终他只能领取微薄的利润。阿波的生活看似平凡,但是背后却是无尽的艰辛和挣扎。

与此同时,小说也讲述了阿波的妻子娟子,她对美国充满了向往和憧憬,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她以为她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迎接美国的心怀,但是最终娟子还是无法逃离她的命运。

小说中还出现了一位名叫康二的华人,他是一个背负了巨大经济压力的工人,每天的故事只是简单地上班和下班,他没有任何机会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在康二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这部小说的主旨就是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余华深刻地描绘了中国移民在美国的生活态度和境况,丰富了我们对于移民的探讨和认识。通过书中阿波的生活,我们看到了生活在别处的人们,他们在异国他乡中所经历的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在这座充满机会的国度,生活并不是非常容易,外表看起来幸福但背后也有无尽的辛酸和挣扎。 对于移民来说,渴望在这个国度生活下去是普遍的,但是,现实告诉我们,生活在斯州只是一种梦想而已。对于华人移民来说,生活在美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浪漫和简单。

小说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华人移民的故事,更是对生活的思考和反省。它让我们了解到了沉重而又深刻的语感,唤起了我们对于命运和自由的无限思考,同时,它也引导着我们去认知和理解这个世界。

所以,读完《生活在别处》后,我们该想明白一件事:不要满足于眼前的生活,你的命运不是取决于命中注定,而是取决于你自己,你的努力和决策。生活在别处不是重点,而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奋斗出自己的光芒,这才是重点。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篇2】

看完《生活在别处》,我突然的不想去思考任何的问题,只是放松的去回忆书中的只言片语,回忆那些片段带给我的惊奇。那些毫无掩饰的文字,带给我的仅仅是单纯的思想,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战火硝烟的年代,到处是被法律所迫害的人们。残破的躯体,残破的灵魂,在那些战火里灼烧,焚化。而文人作为那个时代的精神力量,也已经被涂抹了很重的时代墨彩,诗人在短暂的一生中,浓妆艳抹的扮演了各种角色,完全沦为了历史的工具。虽然诗人在努力的挖掘自己的精神价值,燃烧着自己的激情,却并不能掩饰浓重的政治色彩和大背景下的时代气息。诗人的母亲也同样在战火中激情、疯狂、沉默、而后渐渐的麻木、失落,在悲剧中衰老,伴随她的仅仅只有她不愿被人看到的褶皱的肚皮和那垂死的激情。诗人的父亲在战火中死亡,而他和母亲却依然遭受着社会的精神压迫,这种压迫让人疯狂,让人窒息,比那些刀枪子弹更让人难以忍受。

尽管诗人成功的让画家和周围的人刮目相看,却已经失去了原本作为诗人的自由抒情,仅仅是在这个疯狂的文学时期留下点不一样的东西,而那是什么,一点也不重要。

是么?不重要?那诗人又为什么想留下东西呢?终究是条不过那文化的长河,在河水中肿胀、腐烂、而后消失。

政治依然在继续,那么留下的东西有什么用?没用,但依然要留下,至少那些曾经令他发狂、出众的东西。或者是一些没有头的女体画像,或者是一些类似石头的腿,穿上了沙的长袜的诗句。那些残留着他疯狂思想的东西,遗留。只有这些,才能让他觉得自己有所为了,安心的倒在历史的黄土里。

那些如在手术台上邂逅一把雨伞和一台缝纫机就是美。以及睡着了,一只眼里有月亮,一只眼里有太阳。的晦涩语言,伴随诗人深埋在黄土下,酝酿着更深的文化。

而我们一样,在这个政治的背景下疯狂,死亡,然后在黄土下酝酿着更深的文化。仅此而已。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篇3】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1000字!

这是一个关于诗人的故事,从诗人的诞生一直到诗人在年轻时死去。这本书我是在2011年高中时期看到一个女生在看,2013年买来,到2020年重读一遍。对当时的懵懂,以及生活在别处这句话的概念,又有了新的理解。

曾经的我以为,生活在别处只是一种多样生活同时集于一种人生的可能性,即我们每个人在过着当下生活的同时,应当去怀着一种希望和包容,尤其在自己本来的生活遇到困难时,想到也许自己还有一个其它生活的选择。而包容则是对不同的生活方式持着不鄙视,也不一定要认可的态度。别处的生活只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方式继续着,而自己也有一种生活要继续。这样的希望,像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当自己的生活出现困难时,还有其他一种生活的选择可能。这句话也成为了内心的避难所。

然而在这次重读时,这种内心的希望虽然不至于消失,但浪漫更被现实替代,从虚妄的美好,变成了认识到现实的残酷。但我依然没有因为这种不可回避的残酷,而放弃掉曾经以为的可能的美好。生活在别处这句话背后,也许更指的是和你同一时代的人做的事情与你不一样,反而在其他地方和其它时空的人,有人怀着和你一样的抱负和理念,做着类似的事情。而对于可以被认为“特立独行”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可谓是真的在别处了,即在那些曾经或之后与他做出同样事情的人中。但这样的生活,只能怀揣着在别处的想法,而在了解到之后获得内心的慰藉。如果说真正的在当下的生活中获得一种融入感,则是非常困难的。而这种困难就是现实的残酷。

在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所提出的文化理论中,他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一种专属的文化圈,比如酒神型,农神型等。而当一个国家的国民与本国的文化类型相符合,或者矛盾差异不大时,那么他就会在这个国家生活的较为顺畅,而如果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较大时,国民则会感到极大的烦恼。这就是国民性研究中的一部分,而本尼迪克特的著作《菊与刀》中,也对日本人的国民性做了一番研究。对于与国民性格不同以至于产生冲突的人来说,去往一个有着类似国民性的国家生活,对他来说才是最为舒适的人生。比如一个热情开朗的人,前往北欧或者日本生活,则是较为容易产生一些冲突的。

有的人生活就在于此地,而对于另外的人来说生活在别处,这两者没有强弱之分。尽管社会和生活是那么的宏达和无法改变,以至于一直强调的是要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适应你,这句话的确无可厚非。但人的能动性,也同时体现在认识到生活在别处的可能。人们主动的适应与主动的选择其他生活方式,都不是弱者的表现,反而都需要一定的勇气与毅力。也许选择会被视为逃避,但但凡是依旧选择生活在这个社会中,那都是要建立在自己的能力与智慧之上的。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篇4】

她喜欢许多女作家,更喜欢经典名著,她对文字充满敬畏,尽管她看书特别贪婪,但思考特别冷静,对古今中外的作品她都有独到的理解和领悟,从来不盲目地崇拜什么名人名著,只是怀着探寻审视评判的眼光去看书看世界。正如她所说,阅读实际上是自我探索,写作是内在的自我需要,没有别的。

我已经过了冲动的年龄,现在很少能在短时间内读完一本书。但我拿到《生活在别处》时是两天看完的,看得很快但很认真,每一篇每一句都看过,而且对富有哲理引人思考的段落做了标记。

如果说开始引起我兴趣的是那充满意境的书名,感觉真好的是研讨会的极高推崇和点评,那么最后打动我的是那一篇篇或深刻或哲理或睿智或让我感同身受的感悟和思想。说实话,我有很多感人的想法,但它们一出现就消失了,有些因为自己的浅薄而被搁浅和遗忘。但在她的文章中,我深刻底体会到了一种精辟的表达、真诚合理的阐述,使我有了一种在异国他乡结识知己的喜悦。

我喜欢她独到的语感和文风的格调,欲要手追心摹但心有余力不足,只能存向往之情。深感她替我也替许多人表达了很多东西,而且是说到心坎上的那种舒服熨帖,看完后有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美妙和尽兴。

她的文章不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它有味道(当然是味道);还言之有力。如我们都钟爱的《谜一样的敖伦苏木》,天马行空的联想。

书中到处都是隽言妙语,让你看得忍不住拍案叫好。在《**和散文》一文中她说:“从形式上看,散文像是在散步,不经意间随口道来,**则像是摆好了架势,惊堂木一拍。

”那情景马上就跃入你的眼前,特有现场感。几行字既能感受到她驾驭文字的能力,又能感受到她的风格魅力。她说散文贵在直接不隐晦,这也是她文字可贵的一面。

她写到:亦舒和张小娴的文章就像一个女孩的超短裙,没有文字那么短。看到这句我忍俊不禁,觉得她也有趣得不像话。

而这特点也正是作为作者最宝贵的写作素质。她有那么多的兴趣和心情,难怪她能写出那么多美丽生动的文字。

最喜欢的是《从书中走来》那部分,不论写哪位作者作品,都是信手拈来,一气呵成,灵巧自如,酣畅淋漓。用她的话来形容董桥:真是一个境界。

正如她言:“文章的好坏,往简单里说,其实很好评判:可以一读再读,每次都觉得好的,就可算是好文章。

”而读她的文章就有每次读都觉得好的感觉。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篇5】

创造美好的精神世界

《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用这样的一本书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种另类的生存方式,怎样生活在现实之中,却又游离在生活之外。

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诗人充满激情和短暂悲剧的一生。主人公雅罗米尔可以说是他母亲与父亲错误的相逢与错误的结合的产物。这错误已经预示了雅罗米尔的未来:

他的出生不过是偶然,而终其一生也被他的母亲控制。他的母亲把儿子的诞生当作与另一个情人的相逢。她要抓牢这一切,因为丈夫已经叛离了。

儿子是她的,她的世界。她把他的第一句话记下来,母亲如此的欢欣暗示他以后必须不断重复那些原始的重叠词或无意中的押韵的短句。未来的诗人由此定格。

作者打算安排贾罗米尔小时候有强烈的反省意识,他的命运只是为了迎合母亲。后来,雅罗米尔开始写诗,他的母亲总是第一个读者,由画家指导。母亲一直控制着儿子的一切。由于自卑,她对儿子的亲密关系感到安慰和自信。

儿子的生活就是梦,“他从一个梦渡到另一个梦,仿佛从一种生活渡到另一种生活。”他想逃避,去只是从一个梦逃到另一个梦。恋爱中的儿子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但老人和死亡往亡是意象,尽管他对它们一无所知。

敏感的天才已经被证明了,而母亲异常的爱是最大的绊脚石。之后就投身革命了,反抗现实,憧憬战斗,渴望荣誉,他浪漫而充满激情,认为“要么一切,要么全无”。与女人纠缠,与生活纠缠,诗歌是生命的载体。

他的死是由于普希金的决斗,谦卑的自尊得到了保护。母亲终于抓不住他了,而他逃避了一生,最终还是在她的怀抱睡着。

全书语言如诗,也引用了大量的诗歌。诗歌总是给人一种超脱和空灵的感觉。作者以一种似乎是幻想的方式反映了人们的内心世界。

作者意在展示我们对生活的奢望——我们总是认为生活不是我们投入的那种生活,永远不会有逃避的终点,也永远不会有期待的终点。所以我们一直都“生活在别处”。这个“别处”可能是我们幻想出来的一个世界,在那里我们看到希望,这是我们对现实不如意时所期望的;也可能是我们过去的回忆,在那里我们也没有当前现实世界中的痛苦,这是我们在现实不如意时我想逃往的。

诗人不仅仅是诗人,读《生活在别处》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好像小说里说的那个人就是自己,但又不全是,我想如果抽离了小说的背景,把现实的背景套上,那就应该是了。作者在暗中讽刺,讽刺生活,讽刺政治,讽刺诗人和诗歌本身,甚至颠覆一切。这就是我们的痛苦所在。

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直生活在“别处”。他生命的激情从来没有停歇。他一直充满着生活的激情,即使现实实残酷的,他也可以脱离现实,为自己的思想找到立足点。

在描述雅罗米尔的心理成长特别是在《诗人在逃跑》这一章中,作者穿插描写了诗人雪莱、兰波、来蒙托夫、马雅可夫斯基、沃尔克、哈拉斯的故事或诗歌。历史诗人和虚构诗人在本质上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我必须死吗?

那就让我死于烈火吧。”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地渴望激情。正是这种激情使他在现实生活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找到了一种精神寄托。

但是这种激情却慢慢地耗尽了他的理性。米兰昆德拉讲过,那种没有灵魂的人。行走在这个世界上,是与身体和灵魂,以及身体和灵魂的伤口分开的。

那伤口一直在流血,这是诗人的智慧和理性。直到有一天那个灵魂已经不堪世界的重负而黯然倒下。

可以说,诗人的最后离去,是因为他总是超现实的幻想。但是我们又不能没有激情没有幻想。诗人在母爱世界中意识不到现实世界的对立,而在诗的幻想中则又逃避着这种对立。

那么,人的位置究竟在哪里?我们应该生活在幻想中还是现实中?我认为它应该生活在一个现实和幻想的世界里。

人类不可能不面对现实,但如果他们失去了幻想,那也很可怕。现实世界不可能尽如人意。在某种程度上,幻想可以看作是一种理想。

人所幻想的世界总是自己理想的世界。不同的是,理想可能是人们脱离现实的动力,而幻想可能是人们逃避现实的方式。正如昆德拉在颁奖典礼上引用犹太人的一句话: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类以为的生活的真谛只是对某种状态任性的否定和另一种状态毫无缘由的向往。但无论如何,幻想可以给人精神上的鼓励。只有当人们相信一个理想世界的存在,他们才能对生活有激情,这是我们不必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的必要条件。

我们需要做的是不要沉溺于这种虚无的幻觉中,这种幻觉最终可能会成为书中的诗人。我们需要做的是让我们想象的是界带给我们无限的力量。当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受到伤害时,我们可以去我们想象的是界寻求精神慰藉,治愈自己,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这样,人才不会因为挫折和打击而永远下沉。

作者说,书名原为《抒情时代》,是对一个特定时代某种生活态度和青春的描写。全书语言如诗,却在轻松中向我们发问:而处在这样一种特定的青春时代的我们,看完后再思考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

也许我们可以找到答案,生活,就是它的现实,与幻想混在一起,成为我们休息的花园,但幻想总是虚无主义的,生活还是现实。也即,生活在别处,也生活在现实。因为我们站在时光面前,无能为力。

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态度,时间从不停止,生活从不停止,但我们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美丽的精神世界。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篇6】

原创: 清华李鹏辉博士

米兰。昆德拉是我很早就知道的捷克作家,他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曾经盛极一时。我这次偶遇的是他的另外一部**《生活在别处》。

这本书是关于一个有天赋又笨拙的诗人短暂的一生。诗人贾拉米尔不是爱的结晶。他的父母并不真正相爱。也许贾拉米尔是偶然出生的。”诗人究竟是在**被怀上的呢?

”这对于他的父母都是一个难以考证的问题。

雅罗米尔小时候有点像我们小时候课文里面学到的方仲永,天资聪颖,出口成诗。他的第一句诗是”外公是个大坏蛋,偷吃我的小面包”.这样自私的话语因为语句的押韵而被盛赞。

于是就有了”保姆安娜真正丑,就像一只小山鼬”、”妈妈,生命就像是野草”这样延绵不断的拙劣的诗句。这样被宠爱的孩子,他的生活重心只能是他自己,”他总是关注自己,想要审视自我,可是他找到的只是那个全副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审视自我的那个形象……”

这个被宠爱的孩子长大之后喜欢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具有强烈的自私和占有欲,为了证明自己是革命的,竟然向警察局揭发他女朋友的哥哥要偷渡边境,其实这不过是他女朋友为了博得他喜欢的一句谎言。这让他觉得自己长大了,成熟了,独立了,当然,也让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事是上,故事很简单。我真佩服这位作家写了几千字。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为什么这篇**叫”生活在别处”?直到雅罗米尔和女大学生恋爱,希望带女大学生回家,这时候,他感觉那只是妈妈的家,而不是他自己的家。

因为他不自由。”诗人挣脱母亲怀抱而奔跑的时刻应该到来了。”为了争取自由,他战胜了妈妈,妈妈辛苦工作一天后只能在外面游荡,为了给儿子和女朋友留出空间。

生活在别处的意义在于,生活是现实,梦想在别处。在别处生活就是走出你的家庭,追求你的自由和梦想。这种自由应该是有约束的自由,诗人的妈妈也渴望爱情,但由于责任,她只能将自己追求爱情的自由圈囿在心灵深处,这是正常的多数人的”别处”.

为了追求自己的自由,自己的革命,不顾母亲的感情,不顾自己是否会伤害爱情,即使那份爱情是自己的,他还是毅然出卖了女友。这样的”别处”只能以悲剧而终。诗人不是殉情而死的,而是平庸地病死了,实在是一种讽刺。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篇7】

为什么生命不能有多种可能?让我有充分的选择,并一一实践他们从而挑出比较好的?昆德拉让想象变为现实。人在小说里可以有不同的生活,做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他创造不同的世界,体会他们,分析他们,感悟。他的思想在跳跃不定,像是交响乐有不同的主题,按照一定的节奏或调子在不同章节之间行走。这有时让我迷路。

《生活在别处》是人寻找伟大的自己的历程。主人公在逃离。从现实中。因为现实的自己是母亲的、父亲的,不是自己的自己。于是挣脱,挣脱别人期望的围城,寻找内心期望的自我。但自己期望的自己需要舞台,需要别人眼光的赞美,期望认同。别人毕竟是别人。不一样的。别人就像一面哈哈镜,在这个镜子里他找不到自己真实的影象。但是他的视野无法穿越镜墙,他总是处在镜子的包围当中。

也许生活当中有的人期望在空间上逃离以达到心灵逃离的目的。但是无论走到哪里,人如昆德拉所说的都是一条栓着皮带的狗,即使你走的很远,你依然能够感受到这条皮带。这条皮带让我想起一首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有的皮带是临行密密缝过的,是自己想要的关心和爱护,这束缚是剪不断,理还乱的。

真实的生活在别处,永远在他不在的地方。梦想是现实,现实是梦想。

但是也许有时我们经过实验会痛苦的发现自己所寻找和摹仿的理想人物也许根本与自己格格不入。于是贝多芬的《英雄》只能给一个死去的人,一个永远不存在的人。嘲笑别人的时候也许我们就是在嘲笑自己,但我们没有意识到。因为我们思想里的自己不是真实的自己被自己嘲笑的家伙我们认为自己是想象中的自己,高贵的家伙。

我该去哪里生活?最后一位老诗人的感悟也许揭示了真谛:只有一个人上了年纪,他才可能对身边的人,对公众,对未来无所顾忌。他只和死神朝夕相处,而死神是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的,他用不着讨好死神,他可以说他喜欢的话,做他喜欢的事。

生活在别处读后感【篇8】

米兰·昆德拉几乎所有小说文本中都出现“镜子”这一意象,借此为人物情节提供契机。《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特雷莎经常独自面对镜子观察自己。《生活在别处》中,母亲对着镜子审视自己担心工程师的看法而在自信和怀疑间徘徊,《不朽》中,昆德拉正面提到了拉康的“镜像理论”。

由此可见,镜子在解读拉康精神分析中的重要性,从文学理论和作品解读的角度,着重探讨拉康理论的文化心理及其对文学的影响,进而涉及到对人性的关怀和对20世纪人们困境的解决。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中,人物的灵魂和身体总是处于冲突之中,这就是理想、自我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在巨大的镜子里,在灵魂和身体之间发生的一切都是清晰的。《生活在别处》中亚罗米尔面对镜子时“只有真正的诗人才知道他自己是多么不愿意做一个诗人,他是多么想逃离这个四面是镜的房间……”镜子是作者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一个重要意象。

本文以拉康的精神分析学主要以镜像理论去分析《生活在别处》主人公亚罗米尔的主体的困境,悲剧的形成原因及过程。拉康建立形象理论的目的,不仅在于分析形象形成的原因和过程,而且在于指出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的虚幻性。这种镜像的实质是一种主体和现实的误认关系。

这样的自我认同带有象征性,总是忽视镜子形象与真实自我之间的本质性差异,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动于衷必然造成自我的异化,当进入由固有文化规定的现实环境时,必然会重复的经历不可挽回的挫败。尽管米兰·昆德拉的自我与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我不同,但他们的一致性在于他们都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虚构的元素。在主体作未以个自给自足的人进入社会之前,异化的悲剧性结果已经被清晰地揭示出来。

由于镜像阶段母亲的摧毁性影响,亚罗米尔未能认清他所追求认同的那个自我是象征界的自我,是他者的欲望,即母亲的欲望的化身,并非真实原初的自我。革命、女友、和平与战争、爱情与否,他对自己的错误定位必然导致悲剧。

正如作者所说,这部小说是“对我所称之为抒情态度的一个分析”,原初题名为《抒情时代》。作者要表现和探索的是人心的激情,它的产生和结果。与兰波相似,诗人也在母亲的压迫和周围的平凡生活中选择诗歌。

他们短暂而富有激情的一生是强盛情感迸发的过程。与兰波不同的是,阿罗米尔只能依靠自己书写符号。兰波不仅选择精神上的放逐,而且选择肉体上的流浪。兰波终于死了,这可以说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虽然诗人也死了,但他并没有因为一场毫无意义的战斗而选择死亡,兰波一直自信甚至傲慢,而他是主动的,而诗人一直在自我认同的漩涡中挣扎,这是被动的。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djz525.com/a/6101492.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对娃的生日祝福语(精华30句)
下一篇 : 伤感挽留爱情的句子6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