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教案是教学过程中内容的组织形式。下面的“幼儿6的减法教案”是励志的句子收集整理供你借鉴的内容,烦请将此文章收藏起来以方便以后阅读!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医院医保述职报告必备十四篇

幼儿6的减法教案【篇1】

1.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1)出示第42页例题的情境图,并引导学生观察。 图上画了些什么,说明了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减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

5+1=6

1+5=6

6-5=1

6-1=5

2.学习第42页摆一摆的第一、三组例题。

(1)学生摆6根小棒,边摆边计算。

(2)让学生交流自己摆的过程和结果,着重说一说四道题的得数是怎么来的。

3.学习第42页摆一摆第二组例题。

(1)教师出示第二组例题的情境图。

(2)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减法算式,师边板书。

(3)引导学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的联系。(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联系。)

设计意图:第一环节结合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充分感受一图四式; 而接下来的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地进行操作,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四式, 第三个环节,便是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直观图,自己独立列算式,使学生能够由具体的实物到看直观图列式,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遵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幼儿6的减法教案【篇2】

幼儿5以内的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0-5

2. 学习减法运算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计算思维

4.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1. 0-5的数字牌

2. 0-5的小动物卡片或图片

3. 麦昆教具等可视化教具

4. 白板和白板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 引导幼儿观察并点读0-5的数字牌,让他们熟悉这些数字。

2. 使用小动物卡片或图片,让幼儿数出相关数量的小动物,例如,一只小鸟,两只小猫等。

3. 使用麦昆教具,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例如,有3只小鸟,再减去1只,还剩下几只?

二、示范教学(15分钟)

1. 通过示例,向幼儿展示减法运算的过程。例如,使用白板上的图形,示范减去1个图形后,剩下几个。

2. 逐步引导幼儿理解减法运算的概念,如减少、剩下等。

三、小组活动(20分钟)

1. 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出一些数字牌和小动物卡片或图片。

2. 让幼儿自由组合数字和小动物,进行减法运算。

3. 引导幼儿互相合作,解决减法问题,并在白板上记录他们的答案。

四、游戏与练习(15分钟)

1. 利用数字牌进行游戏,幼儿根据老师的口令,进行减法运算,例如,“拿掉2个,还剩下几个?”

2. 通过游戏巩固幼儿的减法运算能力。

五、总结(10分钟)

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减法运算的规律。

2. 让幼儿展示他们在小组活动中解决减法问题的策略和思考过程。

教学延伸:

1. 对于掌握较好的幼儿,可以增加数字的范围,引导他们进行更复杂的减法运算。

2. 引导幼儿应用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如从5个水果中吃了2个,还剩下几个?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计算思维,使他们掌握5以内的减法运算,并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要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愉快地学习并乐在其中。

幼儿6的减法教案【篇3】

在教学活动设计上,本着突出《纲要》精神: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凸现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本次活动主要从生活性,趣味性,过程性,科学性,开放性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索出6的加减法,在操作活动过程中,使幼儿体验并感知了加减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和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减法来解决。

从中掌握了: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会根据直观物体列出6的加法,减法算式,口述应用题,从而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及观察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幼儿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操作游戏中,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意识,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的求知欲望。

着中注意了以下几点问题:把握课程目标;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师幼交流的过程;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个性化的鼓励性语言;尽量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力求体现以下特点:倡导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呈现儿童学习数学:在玩中学数学;重视与生活的联系。

幼儿6的减法教案【篇4】

感恩是人的一种美德,教孩子学会感恩,是我们现代孩子必须学会的重要课程,让孩子学会感激给予生命并养育他们的父母;感激给予他们各种知识的教师;感激给予他们帮助的同学和朋友;感激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是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的基本品德。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掌上明珠。吃不了一点点苦,受不了一点点委屈。每次遇到家长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不听大人的话,谁都不怕。”我发现很多的家庭都是把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管,父母亲管得甚少,更谈不上沟通了。而爷爷奶奶对孩子都是百依百顺的。时间久了,孩子就以自我为中心,好吃的是自己的,好玩的是自己的,顺着他们便是好,不顺着他们的便是不疼爱了。他们根本体会不到别人的辛苦,想不到别人。

父母应该多花些时间和孩子沟通,打骂孩子是最愚蠢的办法。既然孩子不能发现你们对他的爱,那么就从身边的细小事情挖掘,引导孩子去发现身边的爱。让孩子真正体会到“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幸福!让孩子学会关心,学会感恩,这将有利于孩子好的品格的形成,使孩子一生受益无穷。如何教会孩子感恩呢?

首先,对孩子的品德教育非常重要。教育孩子要心存感激,对人体恤,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理解他人,使他小小的心灵中存有一份真与善,让他的内心世界变得富足和美好。

其次,从身边小事培养感恩之心。对于同学之间的帮助,要教孩子诚心地说:“谢谢”。通过生活小事的引导,让孩子知道,人与人之间要有温暖,要温柔相待;如果自己有能力,要懂得付出;而当别人有恩于自己时,要懂得感激;要懂得亲人的爱,感激亲人给予他的一切,从而懂得感激在他成长过程中支持和帮助过他的人。

还有,身教胜于言传。我们的老师和家长,首先要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给孩子一个榜样的力量,当孩子为我们做事,我们也要真心地表示感谢,让他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感恩教育。

懂得感恩的孩子,会更加珍惜眼前这美好、幸福、温馨的生活,他的脸上永远洋溢着甜蜜和喜悦,会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笑口常开的人,也必将是一个有着健全人格和不凡作为的人!

幼儿6的减法教案【篇5】

一、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法。

1、出手势表示、请幼儿说出算式。

2、 看卡读算式、等出得数。

二、学习新课。

、动手操作(穿烧烤)。

要求:请幼儿用牙签穿出6片为一串的烧烤,而且要用红绿两种颜色的圆形来表示。

1、提问:你们穿了几串烧烤?每串都是6片吗?是不是每串都用红绿两种颜色来表示?

2、请幼儿互相交流、讨论,说说能穿几串烧烤。

3、分组检查,及时帮助没穿对的幼儿。

4、老师动手穿一穿,然后小结:以两种颜色表示、6片为一串的烧烤,共能穿5串。

、动手操作(看烧烤串摆算式)

1、请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烧烤串,用数卡摆出算式。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摆出的算式,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幼儿互相讨论,交流探讨,听听别人的想法。

4、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合作:小朋友说,老师把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5、小结:这些算式都是小朋友探讨出来的,两个数相加都等于6,减法都是用6来减,所以今天小朋友探讨出的算式叫6的加减法。

三、结束活动。

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本次活动的情况,对积极、自主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不够大胆表现的幼儿。结束本次数学活动。

四、延伸活动。

在益智区投放一些实物(标价为:铅笔1元、小毛巾2元、彩色笔3元、杯子4元、饭碗5元)的小商品,请两幼儿扮演售货员,其他幼儿为顾客进行买卖交易。如:一个小朋友要买铅笔和饭碗,售货员就要收取他6元钱,1+5=6。

幼儿6的减法教案【篇6】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

2.能够熟练运用加法和减法计算简单的数学题目;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准备:

1.十以内的加减法卡片;

2.小学生计算器;

3.数学练习册;

4.教学PPT。

三、教学过程:

1、引导幼儿感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数学故事或数学游戏,引导幼儿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可以通过小动物的故事来引入加减法的概念,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

2、引入十以内的加法

教师可以通过PPT呈现十以内的加法算式,引导幼儿学习加法的概念。并且可以通过实物或卡片,让幼儿亲自操作,感受加法的过程。比如,将1+2的算式对应的卡片放在一起,让幼儿亲自操作计算。

3、熟练掌握加法

教师可以通过数学练习册,让幼儿进行加法的练习。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加法题目,让幼儿通过计算器或者手算的方式得出答案。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讨论和分享计算的方法,让他们互相学习。

4、引入十以内的减法

在幼儿掌握了加法后,教师可以引入十以内的减法。同样可以通过PPT呈现减法算式,让幼儿学习减法的概念。通过实物或卡片的方式,让幼儿亲自操作减法的过程。

5、熟练掌握减法

教师可以通过数学练习册,让幼儿进行减法的练习。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减法题目,让幼儿通过计算器或者手算的方式得出答案。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探讨减法计算的技巧,让他们学会灵活运用减法方法。

6、综合练习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综合练习题,让幼儿综合运用加法和减法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检测幼儿对加减法的掌握程度,同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实际操作,让幼儿对十以内的加减法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同时,教师要及时总结课堂内容,强化幼儿对知识点的记忆,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幼儿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到十以内的加减法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加深他们对数学的理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幼儿6的减法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提前告诉幼儿设立贝贝玩具超市,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准备各种玩具。

2、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玩具超市(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玩具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3、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

4、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

5、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6、泡沫垫20块。

7、幼儿每5人为一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与 教师一起布置贝贝玩具超市。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起来好吗”

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djz525.com/a/6107494.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考试大会祝福语
下一篇 : 哈利波特电影观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