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疯狂的石头观后感 篇1

《疯狂的石头》观后感

《疯狂的石头》是一部由乌尔善执导,刘德华、刘青云、黄秋生主演的喜剧电影。这部电影以石头为主题,描绘了一段关于友谊、财富和自由的故事。该片在2006年上映后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热议,其独特的剧情和幽默的风格让观众津津乐道。

电影的故事背景是在中国的珠三角地区,讲述了四个朋友的冒险故事。刘德华饰演的石头是个经常闯祸、过着颓废生活的小混混。他的朋友雷公(刘青云)、傻根(黄秋生)和腾达(王宝强)也都是些有着各自怪癖的角色。这群朋友在犯错、遭遇困境之后,通过一掷千金、寻找一个埋藏在某地的宝藏,开始了一场精彩的冒险之旅。

整部电影以幽默搞笑为主旋律,通过各种令人捧腹的情节和对话,让观众忍俊不禁。导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各个角色的个性特点和行为表现的淋漓尽致。其中,刘德华的演技也是无法忽视的亮点,他通过精准的表情和动作,将石头这个混混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

除了喜剧元素,影片也融入了人性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四个朋友之间的友谊和互相扶持,让观众在欢笑之余也能深情动容。尤其是在影片的高潮部分,当他们终于找到宝藏时,却因为人性的弱点而导致了一系列的意外和对立。这种对财富和欲望的描绘,引起了观众对生活价值和个人选择的思考。

电影通过让观众在搞笑和笑料中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展现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它将情感和冒险融为一体,让观众看到了真实世界中的自由与束缚。同时,影片也在讽刺社会和人性弱点的同时,呈现出一种对梦想和希望的追寻。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梦想和欲望,他们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这种勇敢和坚持令人钦佩。

小编认为,《疯狂的石头》是一部令人愉快又思考的电影。它以生动的表现方式和丰富的情节,勾勒出了一幅令人难以忘怀的画面。影片以石头这个小混混的冒险故事为主线,通过对友谊、财富和自由的探讨,向观众传递出一种对人性的思考和关爱。这种特别的视角和独特的风格,让《疯狂的石头》成为一部经典的喜剧电影,值得观众细细品味。

疯狂的石头观后感 篇2

《疯狂的石头》观后感

电影《疯狂的石头》是一部让人印象深刻、充满活力的喜剧电影,由贾樟柯执导,黄渤、炎亚纶、徐峥、王宝强等众多明星演员主演。影片以一块价值连城的传世宝石为线索,揭示了五个性格各异的男性朋友之间的友情、亲情和爱情故事,带给观众浓厚的笑料和深刻的启示。

电影以石头作为象征性的物品,探讨了现实社会中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逐、人性的欲望和私心。通过五个主角不同的命运和性格,电影展现了五个普通人在面对困境时的不同选择和行为。每个角色都有着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通过一系列搞笑和令人捧腹大笑的情节,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贪婪和友情的真谛。

在这五个好友中,我最为喜欢的是小武这个角色。他是一个憨厚、直率、善良的人,对他来说,友情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在他游荡街头时邂逅的小丽,还是在队友丢弃以后依然相信并帮助他,他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信仰。小武的无私和忠诚感动了我,也让我深思友情的真正意义。

电影中,五位好友在寻找宝石的过程中,面临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这些困难让他们陷入困境,然而面对困境他们从不放弃,而是相互搀扶,齐心协力去克服困难。这种团结和互助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个现实社会中,人们常常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择手段,却很少有人能像《疯狂的石头》中的五位主角那样,团结在一起,相互帮助。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友情的珍贵和重要。

除了对友情的描绘,《疯狂的石头》还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犀利的讽刺。影片中通过一些搞笑的情节,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伪善、虚伪和假面具。例如,社会上的一些人不择手段地追求财富和权势,甚至出卖友情和道德原则,这些人的行为和神态无疑是一种讽刺和批判。贾樟柯巧妙地用幽默的方式揭示了现实社会的弊端,让观众在笑声中思考。

小编认为,《疯狂的石头》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电影中充满了幽默和搞笑的元素,却又在幽默之中秉持着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关照和批判。影片通过生动的角色形象、精彩的剧情和细腻的表演,让观众在欢笑之余也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思考。这种既搞笑又深刻的影片风格,使得《疯狂的石头》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和认可。

《疯狂的石头》所传达出的友情、人性和对现实社会的关照,使这部电影深入人心。它给人带来了欢乐、感动和启示,也让观众深思人生的真谛。在电影的五个好友虽然没有找回宝石,但他们却收获了比宝石更为珍贵的东西:真正的友情和对人生的真实认知。这种坦诚和真实感动了观众,并引发了我对友情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在我看来,《疯狂的石头》是一部充满活力和智慧的电影。通过深入的剖析人性,揭示了现实社会的弊端和人们对财富的疯狂追求。同时,影片也给观众传递了温暖、励志和对友情的珍视。它不仅仅是一部笑料满满的喜剧电影,更是一部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作品。

疯狂的石头观后感 篇3

没有更多的商业宣传,倒有更多的好评。难痒一窥,让人惊喜。很多人都用此片以之前伍仕贤的《独自等待》相提并论,但明显的是,《石头》雕琢得更加精妙,其更加原创化、本土化的语言风格与国际化的大气剪接手法,融合成了一部类似盖·里奇似的黑色幽默影片,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国产电影创作和审查制度的与时俱进。

确实,像这样一部通篇捎带着粗口和社会矛盾敏感话题的黑色幽默,能通过审查是出乎国内影迷意料的事。影片从头至尾利用一种让观众倍感轻松的心态利落而不失巧妙地讲述了一个沉重的故事。那种分段式的故事间接,将几个相关人物的命运接合在一起,让观众以一种坐在上帝的角度俯视了这场人间闹剧,足可见导演对故事的掌控能力和编剧者的凌厉。的确,影片中的各个细节层出不穷地抛着一个又一个的幽默包袱,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真实典型的市井小民形象,讲究专业化的拙贼、讲究素质品位的贼头、被生活压得无以翻身的保安队长、嬉皮的国际大盗……都给观众以不断的共鸣和欢笑。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和周围人的影子,人与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空虚和虚伪都在他们身上得到了一个立体而集中的再现。观影的过程中,人们笑声不断,那都是发自内心的大笑,里面有嘲讽,有挖苦,也有辛酸。看着几个为生活所迫的市井小人物无奈地被欲望所左右,被命运所玩弄,那种心情,就好似在重审自己走过的生活,很大程度上,观众的笑声里都是由衷而真诚的自嘲。

这种自嘲,让我们轻松,让我们踏实。

当一切恩怨看似化了的时候,主人公把那块货真价实的翡翠扣到自己印堂上的刹那,他笑了,笑得那么坦然,那情景好似一尊终于修成成果的菩萨。然而呢,生活总是不断地制造命运的续集,没人知道明天的生活将如何上演。

导演宁浩给我们带来一场璀璨而沉重的生活秀,其为大家不断称道的技巧和功底携带着影迷们的口碑,定会在圈子里愈加传诵,他已经让中国低成本电影潇洒地扬眉吐气一回。而微笑着、叹息着走出影院的我们,又何时能在自己的圈子里修成正果呢?

疯狂的石头观后感 篇4

《疯狂的石头》观后感

《疯狂的石头》是一部由中国导演宁浩执导的黑色喜剧电影,它以独特的方式揭示了中国社会现实中的种种问题。这部电影在剧情上环环相扣,人物形象鲜明,表现手法生动,引人深思。

电影通过几个原本走投无路的男人的故事,刻画出了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苦楚和困境。他们四个人有着各自的烦恼和失意,通过互相合作,他们决定偷盗一个宝贵的金矿石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事情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他们不得不面对各种困难和阻碍。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通过坚持和努力,不断克服困难,最终找到了宝矿石,并成功了。整个过程充满了喜剧和幽默,但同时又暗藏着对社会不公和价值观偏差的深刻讽刺。

电影中出色的演员表演赋予了角色们鲜明的个性和认知,令人难以忘怀。电影中的四位主人公,每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故事,他们之间的互动和相处方式让整个电影更加真实和细腻。这部电影还不乏一些重量级演员的加入,他们的出色演技为整个故事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层次和张力。

《疯狂的石头》以黑色幽默的手法,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一些普遍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人们对金钱的过度追求和贪婪心态。电影中的四个主人公都希望通过盗取金矿石来发财致富,他们明知道这是违法的行为,但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去做。这种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行为在现实中并不鲜见,社会道德观念的缺失导致了人们对财富的疯狂追逐,而无视了正义和公平。

电影还揭示了中国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四个主人公来自质朴的农村,他们在城市生活的压力下纷纷放弃自己原有的标准和价值观。他们不顾一切地追逐金钱,看不到自己所做的一切背后隐藏的困境和伤害,更看不到这究竟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电影中的男主角之一小光,原本是一个善良正直的农民,但可悲的是,他也慢慢变得冷酷无情,只为了追求财富而不择手段。这一点令人深思,也是对现实社会中众多人们的警示。

小编认为,《疯狂的石头》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它通过黑色喜剧的表现手法,剖析了中国社会的一些重要和普遍的问题。导演宁浩巧妙地将幽默和讽刺融入到电影中,使得观众在欢笑之余能够思考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陷阱。这部电影在中国影坛引起了巨大反响,并因此赢得了大量奖项,展示了中国导演和演员的实力和创造力。我相信,《疯狂的石头》不仅在中国,也会在全球范围内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部兼具娱乐性和思考性的经典之作。

疯狂的石头观后感 篇5

今天终于看完了《疯狂的石头》这部电影,总的感觉——有点意思、没有意义。

刚刚读过的一篇文章:《当垃圾被摆上圣殿的贡台》

从前有个馒头掀起过一阵旋风,如今一块石头激起层层波浪。一些小人物闹出了大动静,一个小制作狂敛了1400万票房。当垃圾被摆上圣殿的贡台,谁是最大的受益者?谁又是最大的受害者?聪明的人们,你们的智慧应该给出最明智的答案。

在我没有观看《疯狂的石头》前,我始终保持着必要的沉默,满眼尽是吹鼓手们卑鄙的精彩的陈词滥调。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真不愧是名言。一些捧臭脚之人的追捧,严重诱骗了像我一样善良且容易相信他人的人们。善良人们的人民币垫高了“石头”的虚高身价。这让我想起了那个靠卖增高鞋垫发家致富的家伙。“石头”和那个家伙如出一辙。

说句良心话。一个低成本的电影能做到如此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对于这样的小成本制作,我们应该鼓励,应当给他们浮出水面的机会。至于1400万票房有多少水分,这里面有多少人是被诱导观看的,暂且不管。看题目貌似我批判电影制作。其实不是,我无意批判电影本身有多么垃圾。我旨在提醒花钱看电影的人,不能少了一个最基本的是非判断。毕竟我们是消费者。不能炒作者说好,所有的人跟着说好,就像对待《无极》的态度一样,几乎所有的人都对这位美籍华人导演举起了大棒。诚如这块“疯狂的石头”。太多的人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面对这块疯狂的、恶俗的“石头”,观众的疯狂的、恶俗的心态被凸显出来。如果把“石头”当作一部喜剧片消遣一下,未尝不可,但要给它冠以多么值得国人骄傲的荣誉和大书特写一番赞美诗,我想,“石头”的制造者们是不敢消受的。这好比就是几个学生鼓捣的一部毕业作品,不曾想,天上掉馅饼,遇到了一批商业大师,就这样,在商业大师的商业作用下,这生意做大了,赚大了。无非就是这样。那些言必盖·里奇云云者,多亏没把整个电影工业的给塞进来。庆幸庆幸。

我虽然掏钱观看了“石头”,但并不想做一篇油腔滑调的影评。更不针对影片本身。这里,只谈这部电影所引发的现象。

这几年,中国电影人出现了阶段性的迷茫。但凡能弄到钱的中国大导演都费尽心思地拍所谓的“中国大片”,目标和眼光直指国际电影最高荣誉奥斯卡;弄不到钱的导演只好自慰般地搞点小制作小成本电影,明明是几十万的成本,还不好意思说出来,总是标榜上百万,而绝大多数小制作小成本电影连在国内小范围放映都很难,很多小成本电影不得不在广电总局的电影库房里寿终正寝。

--年,我曾专访“第六代”著名电影导演王小帅。作为导演,王小帅也有很多困惑的地方。投资方的问题、剧本的问题、演员的问题、发行的问题等等。--年由他执导并获得第58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的《青红》,也是在资金极其紧张甚至近乎停顿的状态下拍摄完成的。如果该片不是在国际上获了奖,能不能公映都是个问题。

这年头,咱们为电信做的贡献太多了,为电影做的贡献太少了。以至于,有想法的导演没钱拍电影,即便是拍了有想法的电影却难以公映,而有钱的导演没想法,他们的想法往往是如何烧钱,如何玩“个性”,咱老百姓越是看不懂的电影他们就越觉得“够个性”。

疯狂的石头观后感 篇6

这部电影具有颠覆性的意义。对它的解说可以很多元。假如我们把电影分为两类――阳光型与暗黑型,则这部电影的确属于暗黑型。

无边的黑暗——也许是宁浩对中国社会的理解和诠释。在这部电影里,重庆——当然,它之是一个城市的代名词——城市的主要部分和古老的、破败的贫困。影片一开始,谢小盟坐着缆车过河,导演在几栋新高楼的背景下,为我们全景展示了四分之三的老烂尾楼。

这就是这当代中国人心态的象征。房子这样的意象标示了咱们的龌龊下贱和低迷。果然,谢小盟的人生意义在于对女性的追求。人们在车里、厕所里、缆车里、游戏厅里都在做这样的事情,有些人对**很满意。

“泡妞”成了极有象征意义的一个词语。

在《疯狂》里,女人的形象相当**。有的**,有的放纵,脾气暴躁,行为怪异——比如那两个酒店服务员。

人们除了泡妞这样一个看似“公共”的事务外,还在做的事情有这样几样:欺骗(诈骗、欺骗老爸)、偷窃(偷女人、偷珠宝、偷地产)。甚至直到电影结束,人们还在互相偷盗和追逐。

影片中,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父子之间没有信任,恋人之间没有信任,每个人都不相信任和人。包也曾和三宝发生巨大的误会。电影为了强化这样的戏剧性效果,把贼和捉贼的人安排在一个旅馆的同一层楼房上,让他们只隔了薄薄的一层墙(也可以看成是纸),包世宏钉地图的时候,就差点弄穿了它。

贼和防贼的人互相认识,却不了解,甚至还在事故后互相帮助(擦红花油)。贼做的事情荒诞不经,防贼的人和贼都盲目地做事情,包世宏设计的防贼手段形同虚设。那块疯狂的石头也是三番五次地被置换,最后竟然让包世宏监守自盗!

这里面的滑稽和黑色幽默内涵了巨大的潜台词。更重要的是,不管人们在做什么,他们都不能理解对方。巨大的社会差距就像那堵墙。包世宏把棒棒们请来,想当然地以为他们是贼的同伙,请他们抽烟喝酒,可是棒棒们却把他看成了城管治安监督员便衣。

影片中那几个依靠易拉罐诈骗的贼被人们发现,却没有一个人当众指出他们的贼或诈骗。出乎意料的是,有一位哑巴选手把最后一位观众劝到一边。她的无声画可能是现实世界中最大的讽刺。

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样的情节,警察在片中基本上什么也没做。一开头就把贼放了。最后他们行动时,贼已经被**。

这就是我们当下的逻辑:警察在做什么?当人们面临欺骗、威胁时,警察在**?

影片里,贼们做事情都是公开的。公开去偷盗,美其名曰“搬家”。贼不以为偷窃是违法,他们嘻嘻哈哈地谈论偷盗方法,连看看有没有保安这样的事情都亲自去察看。

房地产经纪人冯董做了很多坏事。他还斥责下属没有在保安面前完成偷窃任务。而保安――这是讽刺意味的一环,竟然像假人一样站立不语。

人和人之间不理解是影片最大的主题。

厕所和下水道,构成了影片另外一个意象。阴暗的国人啊!请注意,电影里没有鲜艳的色彩,没有鲜花,没有阳光。重庆,一个几乎没有阳光的城市,它成为电影的背景并不是巧合!

我说过我们对这样一部电影有多种解读。这部电影,可以给我们许多的启示。不管你怎么理解,都是可以的。

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我们的城市没有小偷,警察有能力,阳光灿烂,鲜花开放,大家互相尊重、尊重、理解,哈哈,有这样的社会吗?

疯狂的石头观后感 篇7

《疯狂的石头》——疯狂的怪诞幽默

新鲜的重庆方言的讲述方式,极具黑色幽默风格的经典台词,环环相套的独特叙事技巧,荒谬绝伦而又逻辑严谨的故事情节,同时加上错落有致的蒙太奇手法,适时的京剧等配乐,构成了由宁浩所导演的《疯狂的石头》——讲述了两伙盗贼和保安队长为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展开的错综复杂、阴差阳错的偷宝、护宝工作的故事,整部电影充满了黑色幽默的元素。

一. 精彩片头分析

整部电影以郭涛主人公包世宏的脸部特写开始,表情极其纠结。接着是水龙头的特写,水滴一滴一滴的滴下,导演很巧妙的给的水龙头的特写事实上是以这种形式间接点明包世宏的病症,然后镜头转向医生,给了一个脸的特写,镜头推向医生关掉水龙头的动作特写,伴随着医生的台词,直接说明包世宏患了前列腺。几个切换的画面一开场就表明他的难言之隐。

第二个镜头转向重庆上空,利用声画关系,采用了声画分离的形式,随着一段缓和的音乐,镜头以俯拍的形式在上空推动,而谢小萌的声音也随之出现,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形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此时声音也对谢小萌的形象具有刻画作用。接着是一个女人的特写镜头,不屑的眼神;镜头往后一缩,和谢小萌女士和那个女人,他转过身去,然后把手拿着可乐放在窗户上,一个女人的嘴唇特写,谢小萌的嘴唇特写。画面中,谢小萌一直紧紧绕着这个女人,其中有一个中景,两个老太太坐在旁边对着他说,“流氓!

”。女子的高跟鞋踩在谢小萌的脚上,可乐掉到了空中。这些场景的转换和台词的叙述,充分勾勒出谢小萌是一个好色的摄影师。

第三个,以特写开场,打开车门,一只光鲜亮丽的脚踏出小车,原本这个镜头给人的感觉可能是车上出来了一个有钱有势的人,但接下来饰演秦秘书的眼镜男人照了一下车子的后视镜,思想一下受到冲击,然后移动的中景,男人拉开皮包拿出一张文件,这是一个仰拍的镜头,突出男人的骄傲和不可一世,而这个男人给观众的定位也立马清晰,是个贪图势力,仗势欺人的小人。后面人在墙上涂鸦时的扭曲表情特写镜头和包世宏关于撞灯成本的理论中景头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在影片的开头,还介绍了以道哥为首的小偷。三个伪装成搬家公司的人站在走廊前面。摄像机切换。一个警察站在卡车前面,要抄车牌号。接下来一连串特写镜头的切换,警察的特写,男人的特写,还有晃动着的男人的手下的特写,榔头的特写,车里一个手下害怕的脸的特写,警察后脑勺的特写,正当榔头举起要敲下去的时候,小偷一惊,镜头却转到了两辆车相撞。

接下来,一系列特殊的声音和特写,如广播里关于翡翠的新闻,电视里伪装成汽车上搬家公司的盗窃新闻,把影片中的所有人物和事物联系起来。此外,在包世宏的车被可乐砸中时响起的音乐也有关键作用,与上一个镜头缆车内女人摘下耳机里的歌声的恰好衔接,为刘德华的《忘情水》,一首歌也将这两个镜头链接。

导演用多组特写镜头强调,每一个镜头持续时间非常短,多用切换的镜头组合起来表达一件完整的事,仅仅八分多钟就用搭接式的剪辑把事件的大部分主要人物,以及事件多方面的起因交代得清清楚楚,最重要的是在这八分钟,所有人的性格以及角色定位已经全部有所交代。在接下里的第一次偷翡翠和罗汉寺门外抢包的镜头里也有同样的方式。

二. 艺术技巧分析

影片中包含了很多鲜明的特色,比如多次插入京剧,体现了影片中人们的社会环境,是平民阶级,加上整部影片的画面使用,都是些极肮脏、破旧的场所,色彩都偏向黑灰、等深暗色系的色彩使用,更突出了平民阶级的贫穷性。影片约30分50秒,上演了保安抓小偷的一幕。京剧的配乐是逐渐加速和兴奋的,镜头也采用了低速摄影,产生了快速而动感的效果,使气氛骤然紧张。这部电影最鲜著的两个特点是黑色幽默和蒙太奇的运用。

黑色幽默又被称为“绞架下的幽默”,但它的嘲笑、讽刺表现得很含蓄,并且带有寓言性质。在这部充满平民生活气息的黑色幽默经典中,它能以其独特的道德方式让观众每5-10分钟大笑一次,但在大笑之后,它能让观众通过笑声了解那些阴暗丑陋的事物想要反映和表达的社会现实。比如影片通过秦秘书和厂长老谢的对话,反映了中国国有企业的艰辛和下岗职工的困难,以及暴富的私人企业泯灭良心和幸灾乐祸的心理。

这部电影没有表现下岗职工的沉重生活和不幸,而是完全以娱乐的口吻实现。通过影片反映的社会问题在喜剧的背景下退到观众自主思考的层面中去了,这与传统的喜剧通过讽刺反面人物的丑恶和畸形来制造笑料有不同之处。大盗麦克用看似专业的手段去偷翡翠,却因为奸商的偷工减料,使绳子的短了一截,而眼睁睁的看着不专业的小偷从他手上把翡翠拿走,坐享渔翁之利,这一巨大反差带来了笑料。

影片中最具喜剧形的三个人物是被生活放逐的小偷道哥、小军和黑皮。道士虽然稳重,但也不成功。他们的非法生活方式,无论是官方的还是私人的,都不能被承认。

在精彩片头分析中,搭接式的剪辑就属于平行蒙太奇剪辑比较特殊的一种运用。传统的平行蒙太奇剪辑是一种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交替出现在屏幕上的剪辑技术。《疯狂的石头》中,翡翠展即将开始前夕,导演就将包世宏保护翡翠的准备工作、企图盗取翡翠的小偷三人组和国际大盗麦克的准备工作交替顺序穿插,让观众一目了然的看到同时不同地的三组人物各自的行动,营造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氛围。

《疯狂的石头》中,比较精彩的剪辑转换还有利用画面的相似性和声音台词的相接性实现镜头转换。如在三个小偷砸开从麦克那偷来的密码箱时,道哥手拿一份印有彩色翡翠的报纸,然后随手一扔,此时镜头画面上的翡翠图片特写由虚转实,成了罗汉寺展厅内包世宏盯着的真翡翠;再比如,展厅内,包世宏推搡三宝,结果烟头烫坏了展柜里的绒布,为了向厂长掩饰,包世宏打着幌子说:“这个灯。。。。。。

”,而紧接着秦秘书在和麦克的对话中指着这个包厢说“灯有点问题”。类似的场景还有一些。

三.现实意义写照

宁浩的电影中的所塑造的各类角色通常都是被我们忽视的社会底层小人物,通过荒诞的喜剧效果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特征巧妙地加以铺排呈现出来,以黑色幽默的方式使影片在具备强烈的节奏感的同时表达出当代生活的各种小细节。这样的现实题材的选取很有效的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使观众在观看过影片后引起共鸣,从而在欢笑声中获得心理的慰藉。

在《疯狂的石头》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发生我们身边的文化现象,诸如故事发生在某重庆濒临倒闭的工厂,下岗工人的安置问题有待解决,一心想着发财的保安三宝,被翡翠迷了心窍的三个土贼。电影看似剧情都很合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基本上不可能发生的,就算发生了也不会像剧情中所说的那样凑巧,从某种程度上说,影片为了迎合市场,重视在情节的塑造上来吸引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其实很多观众在看过电影之后,却忘却了故事之所以发生的根本,加上音乐和画面背景的辅助效果,整部影片染上了怪诞的色彩。

在电影中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我们日常生活,再一次看到了和我们一样的小人物在为生活而苦苦奋斗,影片中最令我动情的一幕是:包世宏为了那块小小的石头而历经了千辛万苦,但是最终却听到的是厂长出卖工厂土地的消息,怒了,怒而破口大骂,怒而猛砸新闻会场。在那一刻相信所有的下岗工人都会有深深的共鸣,有酣畅淋漓的快感。

作为一名英雄,包世宏是前列腺炎、上厕所有困难的保安队长。一方面他是保护宝石、纯属巧合的抓住国际大盗的英雄,而另一方面,他在影片中又被迫扮演了小丑的角色——精心保护宝石却被败家子谢小盟所欺骗;拿烟酒“贿赂”门口卖羊肉串的小贩,却帮助自己真正的对手。这种反英雄的塑造在现实生活中也更加现实。不是每个英雄都能控制所有的局面

小人物的生活充满了苦难。只有这些幽默的场景和诙谐的对白,才能让我们这些像剧中人物一样的小人物暂时忘记生活中的种种痛苦。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djz525.com/a/6120843.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六一儿童节朋友圈沙雕句子
下一篇 : 给童真留些空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