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励志的句子范文大全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工作的一部分,相信老师对写教案课件也并不陌生。教案的编写应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目标。励志的句子编辑为大家整理了有关“普通心理学课件”的一些最新消息和动态,相信自己这篇文章会使您更加自信!

普通心理学课件【篇1】

【新知识点】

1.高中生心理阶段的划分。

2.高中生心理发展的主要方面。

3.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4.高中生心理健康标准。

【重点难点】

理解并牢记高中生心理发展诸方面的主要表现。

分析并掌握高中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安排】

1.导入新课

老师列举出与健康心理有关的一些行为与现象,由此提问:心理健康的定义到底是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引出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关于心理健康含义的界定。

2.引人新课

人的心理发展是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特有的状态,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高中生,也就是我们自身的各种心理现象。

3.教学实施

互动问答:进人高中,我们就自然成为高中生了,谁知道高中生具体是从几岁到几岁?以此引人对高中阶段的具体划分及相关介绍。

从小到大,我们评价一个学生一般都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呢?学生会回答“三好学生”、“五好学生”、德、智、体、美、劳等,从此引出学生对个体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的讨论与学习、学生的回答往往不够全面,老师要善于引导,做到准确不遗漏。

具体到每个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呢?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告知学生要认真领会,理解并牢记。

4.作业设计

开放性讨论:对照高中生心理健康标准,看看自己对自己到底了解多少?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

【教学过程】

高中阶段又称青年初期,是人生最宝贵的黄金时期,约从精力充沛、充满热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趋于成熟,开始走向生活。国外有的心理学家把这个时期看作心理性“断乳期”,即摆脱过去那种对父母的依赖关系,要求独立自主活动,完成个体社会化的时期。

就心理健康而言,高中生心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知觉灵敏度、记忆力、思效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主导地位,他们开始以批判&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有独到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这个时期他们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提出许多有关“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生活理想”等一类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常会为此感到苦恼、迷茫、沮丧与不安。

(2)自我意识增强。随着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以及独立安排生活道路这一客观要求的逼近,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日渐成熟,他们倾心于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及其社会价值,独立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并逐渐克服评价的片面性,力求全面分析,逐步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能较好地进行自我教育。

(情感趋向成熟。高中学生的情绪与情感已逐渐趋向于成熟和稳定,但与成人相比又显得动荡不稳,这个时期的学生办事积极、富于热情、情感易被激发、行动迅速,表现为奔放、果断。但由于生理和自我意识上的急剧变化,有时学生的情感、情绪容易过于激动,随着智力的不断增长和社会需要,学生慢慢形成许多具有明确道德意识的社会性情感,如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和民族自豪感等,其深刻性和持久性明显提高,由于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高中学生的情感逐渐走向稳定。

(4)意志发展迅速。高中学生遇到困难时,往往乐于独立思考,想办法克服困难,表现出良好的主动性,不像儿童那样轻易求助于别人。同时,高中学生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也逐渐增强,当然有时也表现出冲动。此外,由于神经系统功能尤其是内抑制功能的发达,以及动机的深刻性和目的水平的提高,使青少年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坚韧性。他们勇于求成,凡事不肯轻易认输,即便受挫也不灰心。

(这个时期的学生要求完全摆脱成人的干预,独立行事;要求社会承认他们行为的社会价值;要求两性交往、恋爱等。他们要求像成人一样的参与社会生活,但又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在情感受到挫折时容易冲动。

(,接近异性期(,向往异性期(,恋爱期(。高中生经过短暂的异性疏远和相斥之后必然是渐浓的关注与接近。男女生开始注意异性对自己的态度,往往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以博得异性的好感。此时期的少男少女正处在钟情、思春的股陇状态。他们对异性的关注具有好奇性、实验性和盲目性。其交往指向是泛泛的,多数是因相互的好感自然吸引。这个阶段的.大多数学生还没有对特定异性的倾慕,但也有少数男女生开始倾慕特定的异性,出现了恋爱。这时性机能虽然日趋成熟,但正确的道德观和恋爱观一般尚未形成,如果他们之间的正当交往受到压抑,又受到不良影响对异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可能导致他们的越轨行为和不正当的交往关系。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上与少年后期相接,下与青年中期相连,因此,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与之互有一些交叉。

而作为少年期的结束,青年期的开始的高中阶段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也就是说,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异时性和较大的不平衡性。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发展同道德或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创造了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和社会意识发展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高中生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一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青年期也就是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种过渡往往总是分裂、不调和的……一个人已经不满足于自然的意识和朴素的感觉,他想知道更多。可是因为他在获得令人满意的知识之前,必须经过千百次的迷误,必须与自己作斗争,所以他也有磋跌的时候。这一点无论对于个人或是对于人类,都是一个确定不移的法则。”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动荡性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例如,他们思维敏锐,但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他们热情,但容易冲动,有极大的波动性。他们的意志品质也在发展,但在克服困难中毅力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变干、冒险混同起来,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是意外伤亡率最高的年龄阶段。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常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另外,生理上的剧烈变化,会带来所谓“青春期骚动”,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和剧烈的“性困扰”,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有人说,青年既不是一切显露无遗、明明白白的“白箱”,也不是一切不可知、看不见内部结构的“黑箱“,而是一个以模糊不定、动荡多变为主要特征的“灰箱”。

(老师的讲解,或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对成年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要求有事实的证明和逻辑的说服力。对许多事物都敢于发表个人意见,并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争论不休。如果说生理上的断乳是个体被动地离开父母,那么心理上的断乳则是个体主动地离开父母。

(存在和发展的。”处于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有着最广阔的未来前景和最佳的前景距离,他们对发展与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发展与未来是高中生最向往也是最广阔的领域。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在《冬天的晚上》~诗中这样描述青年占有未来的优势:

年轻的一代,他们并不谈到过去。

生活在他们前面而不在后面,

对于过去,他们何必考虑。

他们的灵魂漫游到未来的边际。

这种面对未来的前瞻性使得高中生特别地富于理想,它引发高中生迫切地追求自我实现,这种对未来的占有优势,使得人们总是把青年同社会的未来相联系,指出“谁赢得青年谁将赢得未来”。

(常思未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放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放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之皆其所以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6)闭锁性:高中生不像儿童时期那样经常向成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心理的发展呈现出闭锁性的特点。他们非常希望有单独的住宿房间,有个人的抽屉,并喜欢把抽屉锁起来,好像有什么秘密的东西不愿让别人知道,其实里面并无什么要紧的东西。他们不大爱对长辈讲话了,在长辈面前显得寡言。高中生爱写日记,也是这种闭锁性的表现。记日记既可倾吐心声,又可保守秘密。心理发展的闭锁性使高中生容易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他们热衷于寻求理解自己的人,找“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对知心朋友,他们能坦率地说出内心秘密。

(“假如我是班主任”,对自治、自理、自立、自行结社、创办协会、刊物等的要求,充分表明他们思考问题已远远超出学校的范围,做集体、国家主人翁的思想开始萌发并日益强烈。尤其对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成为他们意识中的重要问题。他们在考虑未来的志愿及抉择时,比小学生和初中生更具现实性和严肃性。而这种对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对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社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普通心理学课件【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分期、关键期及危机期的概念

2、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及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概念

2、关键期的概念及内容

3、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用具与器材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讨论法

3、案例分析法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提问:什么叫做心理?

2、情景描述:

说到心理,许多人会认为心理很神秘,看不见,摸不着,是无法确定的神秘现象。实际上这完全是误解。心理可以通过行为及语言来表现,且心理活动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来测量。

用一段生活场景来说明人的心理活动:一位大学毕业生,正坐长途汽车返回故乡。他打了个盹,正慢慢醒过来。首先她听到轰鸣声,感觉到有规律的震动,看见耀眼的光芒??这些都是感觉,是进入人体感受器官的一系列外界刺激。接着她从这些个别感觉中了解了他们,知道响声和振动是汽车运行中产生的。“光芒”是从窗外射进来的,这些是知觉。汽车快到她的家乡了,她全神贯注的眺望着窗外,急切地盼望能看到熟悉的景物和亲人,她想:“今天来接我的会是哪些人呢?”“会不会是母亲和家人一齐来呢?”这时她脑海里出现了母亲的形象,这就是想象和记忆。当终于看见了她的家人时,她一阵激动,流出了热泪,这就是情感。她想将来一定努力学习,有所成就,为家乡人争光,这就是意志。上述这些都是人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总是从人的认识活动开始,有了知觉,产生了思维,引发了情感,还形成了意志。心理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对客观事物的主动反映活动,是大脑的一种特殊反应功能。因此,它不是独立的实体,而是过程和活动。

(二)新课讲解

1、定义: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2、学前儿童心理学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包括: ①是脑的机能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脑和心理的联系十分紧密,心理的发展依赖大脑及客观现实。如:脑瘫儿童,往往表现出智力低下,视觉障碍等等症状 ②是客观现实的反应

人的心理现象无论多玄妙,都能从客观现实中找到根源。如:小孩子见过汽车,头脑中才有了汽车的形象;吃过苦药,才知道苦的滋味。 ③具有能动性 人的心理不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的、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反映客观现实。

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①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心理发展是按照低级到高级的方向,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的(三翻六坐九爬)。如:儿童语言发展中,总是先会发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再学会说一些简单的词,最后才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与他人交流。

②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心理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同时也是分阶段的,但阶段与阶段间是相互联系的。如:小班幼儿的思维还明显保留着先学前期儿童思维的典型特征——直觉行动性,大班幼儿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③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主要是对同一个个体而言的。例如:感知觉在新生儿期已开始出现,到10来岁时已达到比较成熟的水平,而抽象逻辑思维则要到五六岁才开始萌芽。

人的一生发展中有两个加速期:6岁之前和青春期。 补充:关键期(劳伦兹)→图片展示 ④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每个儿童发展的速度和发展的优势领域是不同的,有着明显差异性。例如,有的孩子2岁就能背儿歌了,有的才刚刚学会说话。又如,有的孩子很小就显示出惊人的数学才能,有的则在音乐方面一枝独秀。

(三)总结概括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和年龄特征

3、学前儿童心理的个别差异

4、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

普通心理学课件【篇3】

引言:

医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医学和心理学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探讨身体和心理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促进患者的康复。本教案将介绍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领域、应用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案例进行详细阐述。

一、基本概念

1. 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医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学与医学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探讨身体和心理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促进患者的康复。

2. 医学心理学的重要性: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医学心理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研究领域

1. 病患心理:研究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的心理体验,如焦虑、抑郁、应对能力等。

2. 医患关系:研究医患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医生沟通技巧、患者满意度等。

3. 应激与健康:研究应激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如疾病发生与心理压力的关系。

4. 行为与健康:研究行为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如戒烟、减肥等行为改变的心理机制。

三、应用方法

1. 心理评估:通过心理测试和测量工具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如焦虑量表、抑郁量表等。

2. 心理支持: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指导,帮助患者应对病痛和困难,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3. 心理干预:基于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解决问题疗法等,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4. 心理教育: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健康知识和意识,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四、案例分析

小明是一位15岁的中学生,最近几个月感觉心情低落、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下降,并表现出明显的社交回避。他的父母带他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结果显示身体没有明显问题。医生猜测小明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建议进行心理评估。经过评估,小明被诊断为抑郁症。医学心理学师与小明进行心理支持和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他调整负面思维,提升自我价值感和抗压能力。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小明的抑郁症状明显减轻,学习成绩也逐渐恢复。

结论:

医学心理学作为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对于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领域和应用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普通心理学课件【篇4】

活动主持: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入了高三,还很清楚的记得高一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和我们说高中三年过的很快,那时还觉得高三还很遥远,如今高三已经在我们眼前,我们都做好准备了吗?

听很多师哥师姐讲过很多高三的故事,有酸、甜、苦、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畅谈一下我们自己的梦想。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美的高三生活”(flash漫画描述的是一个女同学为了实现自己的清华梦想从一个美女变成了满脸长满痘痘的胖妞)。

同学们各抒己见,讲述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有同学认为这个很值得,有同学认为没有必要,也有同学认为要劳逸结合,既要实现梦想又不能忽略了身体。

主持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自己实现梦想的计划。在为实现梦想的道路上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很难保证一路顺风,高三时间很短暂我们都希望能够以最好的心情走过这一段重要的历程,今天我们请来了心理老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邀请李老师来给我们讲讲高三要注意的问题,同学们心中的困惑也可以向李老师倾诉。

老师向同学们讲了一些高三阶段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同学们要注意的事项。同学们也积极的向李老师请教,从;老师那得到正确的指导。

主持人:谢谢李老师的指导。相信我们高三八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以最好的心态走过高三阶段。相信我们整个班级会携手共进。大家在一起已经两年,生活在一个五十二个人组成的大家庭中,我们深知集体的力量,班级环境对我们的影响,让我们一起举起双手在这里写上我们的名字签上我们的手印,这是我们要努力实现梦想的见证。

放音乐《我的未来不是梦》,由两位同学领唱,全班合唱。

活动效果:

活动气氛热烈、台上台下发言踊跃并妙趣横生。通过讨论,对一些问题达成了共识,一些不正确的负面的心理得到了正确的指引。班会课后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心态更加平稳,自习课的纪律变的更加良好,同学们也更加注意了在学习上互相帮助。

班会点评:

本次主题班会,在班干部策划下,组织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解决了学生心中的很多问题,让同学们深刻的意识到高三的学习需要良好的心态离不开良好的集体环境,效果明显。本次班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现身说法,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会到主题,共同进步。老师走到了幕后,这也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理念: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助手”,学生才是自己成长的主人。

普通心理学课件【篇5】

《儿童发展心理学》预习知识要点—小学儿童认知发展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

小学阶段的儿童年龄跨度为

6、7 岁到

12、13 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在小学低年级,儿童还具有明显的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而小学高年级儿童则随着生理年龄的变化,逐渐步入青春发育期。因此,小学时期往往被称为前青春发育期,具有三个特点:

1、儿童开始进入学校从事正规的有系统的学习,学习逐步成为主导活动;

2、逐步掌握书面言语和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3、社会关系开始趋于复杂多样;

4、儿童有意识地参加集体生活。

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

1、思维[认识]的起源

儿童的思维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相互作用的结果。

2、思维的结构

思维的结构即在认知过程中发生的动作和概念的组织,其最基本的单元是格式,最初的格式来自无条件反射,之后,随着成熟,儿童不断获得新的认知结构。

3、思维的机制

(1)适应和组织:思维的本质是适应,适应有层次、水平的差异;认知结构的生长和变化是适应和组织的结果;思维和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2)同化和顺应;相辅相成,总可靠“自我调节”达到平衡。

(3)思维的机制就是同化和顺应机能不断从低级的平衡达到高级的平衡的过程。

4、思维发展的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把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寻找刺激物和延长对有趣景象的注意时间,客体永久性的获得,对因果关系、时间和空间的简单推理,手段--目的关系形成。(2)前运算阶段:2--7岁,符号功能的发展,语言的符号作用,直观解决,以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为特征的思维,开始获得数守恒概念并开始获得类别思维和找出关系的能力。(3)具体运算阶段:

6、7--

11、12岁,质量、长度、重量和体积守恒,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化和获取他人角色的能力。进行具体运算的逻辑思维。

(4)形式运算阶段:

11、12岁以上,灵活性、抽象性、验证假设、对复杂推理和问题解决中可能性选择的考虑。

5、学龄初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特点 (1)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

(2)还不能自觉地调节、检查或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3)在不同的学科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

6、儿童思维形式的发展特点 (1)概念

幼儿期

[1]实物概念: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或在生活中直接感知到的。

[2]数概念:对数量的动作感知[3岁左右]——数词与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4~5岁]——数的运算的初期阶段[5~7岁] 学龄期

儿童掌握字词概念的年龄特征与其思维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越来越能掌握抽象的概念;学龄儿童已形成了初步的数群概念,掌握了

三、四位数的概念系统,掌握概念的能力已明显依赖于教育条件。(2)判断

[1]学前期:依据外部的、表面的联系进行判断。[2]学龄初期:

1 实然判断——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单一联系。盖然判断——反映事物与其属性间的多种联系。(3)推理

学前及学龄初期儿童的推理抽象概括性,逻辑性和自觉性均表现较差,具体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来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模板(共9篇)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发展心理学教案模板

发展心理学教案模板

儿童教案模板免费下载

普通心理学课件【篇6】

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2、能够通过聆听不同表现形式的摇篮曲,悟出摇篮曲这种体裁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共性,受到美的熏陶。

3、能够从体验摇篮曲情感的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爱伟大与无私,并懂得用实际行动去珍惜。

教学重难点:感受音乐的情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尤其是八度大跳的.部分。

一、导入

1、展示一组宝宝熟睡的图片,背景音乐为勃拉姆斯《摇篮曲》,创设优美的意境。

2、学生谈听后感受

二、主题呈现1、显示标题“勃拉姆斯的《摇篮曲》”;2、作者背景介绍。(1)学生介绍勃拉姆斯生平;(2)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三、走进音乐 1、欣赏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思考问题。教师范唱,回答问题:听了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2、教唱(1)感受三拍子的强弱;(2)教唱谱(讲解弱起、休止、装饰音);

(3)带着情感,用“u”模唱旋律;(4)填歌词;(5)处理情感;(6)集体完整的演唱。

四、聆听与感受不同表演形式的摇篮曲

五、感悟 1、 展示一副汶川地震中关于母亲舍身救子的图片,学生围绕图片谈自己的想象。(背景音乐为勃拉姆斯摇篮曲器乐版);2、 陈述这张图片背后的真实故事。

这是发生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真实故事,灾难来临的那一刻,母亲双膝跪地,身体匍匐着,她用瘦弱的背脊挡住了轰然塌下的房屋,为孩子撑起一片生的天地。孩子被救出来的时候,毫发未伤,甜甜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在场所有人感到温暖。在包裹他的被子里,我们发现了一部手机,屏幕上有一条未发出去的信息: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得,我爱你!

2、学生表达想对父母说的话

七、表达情感,结束课堂

普通心理学课件【篇7】

淄博职业学院《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案 教师:王可可序号:8 授课时间

2015.04.23周四5、6节——2015.05.06周三5、6节

授课班级

P13应用英语

上课地点

第二语音室

学习内容

第八章学习策略

课时

4课时

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

通过学习,掌握典型的学习策略内涵。

方法能力

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学习和训练。

社会能力 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在教学中运用具体事例论述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目标群体

二年级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小学教育方向。

教学环境

语音室环境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法、示例法

时间安排

教学过程设计

4课时

第八章 学习策略 重点及难点:

第一节典型的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含义

策略——为做好某事而进行的谋划和方略。

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学习策略≠具体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或技能,有较强的情境性。学习策略的实质在于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它不仅包含具体的学习方法,还包括对学习的调控。学习策略的特征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

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必需的。

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学习中的PQ4R法: 预习(preview)提问(question)阅读(read)反思(reflect)背诵(recite)复习(review)

是由托马斯和罗宾逊提出的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学习技术,它是在罗宾逊早期版本SQ3R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有研究表明PQ4R方法对大一点的儿童有效。

PQ4R程序的进行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有意义地组织信息、使用其他有效的策略,诸如产生疑问、精细加工、过一段时间后复习等。

1.预览:快速浏览材料,对材料的基本组织主题和副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注意标题和小标题,找出你要读的和学习的信息。

2.设问:阅读时自己问自己一些问题。根据标题用“谁”、“什么”、“为什么”、“哪儿”、“怎样”等疑问词提问。

3.阅读:阅读材料,不要泛泛地做笔记。试图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4.反思:通过以下途径,试图理解信息并使信息有意义:①把信息和你已知的事物联系起来;②把课本中的副标题和主要概念及原理联系起来;③试图消除对呈现的信息的分心;④试图用这些材料去解决联想到的类似的问题。

5.背诵:通过大声陈述和一问一答,反复练习记住这些信息。你可以使用标题、划了线的词和对要点所做的笔记来提问。

6.回顾:最后一步积极地复习材料,主要是问你自己问题,只有当你肯定答不出来时,重新阅读材料。二.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能使信息较为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复述策略:重复、抄写

精加工策略:记忆术、做笔记、提问、充分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生活 组织策略:列提纲、图示法

(一)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在大脑中对信息进行重复的过程。常见的复述策略:复习、过度学习、划线等

1、复习包含:及时复习、分散与集中复习、排除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首位和近位效应)、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自问自答或尝试背诵、实施——在实践中学习

2、过度学习:过度学习到何种程度最佳? 20% ?

50% ?

100%?

150%?

3、划线包含: 圈出不知道的词 标明定义 标明例子

列出观点、原因或事件序号 在重要的段落前面标加重号 在混乱的章节前划上问号 给自己作注释

标出可能的测验项目 画箭头表明关系

注上评论,记下不同点和相似点

(二)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对新信息进行精细加工,以揭示其深层含义的策略。

1、记忆术

(1)位置记忆法——就是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确定一条明确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然后将所要记的项目全部视觉化,并按顺序和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联系起来。回忆时,按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提取所记的项目。

(2)缩减与口诀法——缩减就是将实际材料的每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性的字,然后变成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从而将材料与过去经验练习起来。有时还可以将材料缩减成口诀。(3)谐音联想法——对记忆材料进行谐音处理,同时通过联想与相关信息发生意义连接,以提高记忆效果。

(4)形象联想法——对记忆材料进行视觉想象,将其转换成直观、形象的内容进行记忆。(5)视觉想象——要通过心理想象来帮助人们记忆,给你一组词,想象成一个有情节的故事或场景。

(6)语义联想——包括同义联想、反义联想、上下义联想、语义场联想。

2、做笔记

麦克沃特(1992)认为做笔记有以下步骤:

(1)在笔记的每页左边或右边留出大约三分之一的空白;

(2)做完笔记后,在空白处用词和句子简要总结笔记,也可以写一些问题等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促进学生做笔记和复习笔记(1)讲慢一点;

(2)重复复杂的主题材料;(3)呈现做笔记的线索

(4)在黑板上写出重要的信息;

(5)给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笔记,让学生参考;(6)给学生提供结构式的辅助手段,如提纲 5R笔记法

又叫做康奈尔笔记法,是用产生这种笔记法的大学校名命名的。这一方法几乎适用于一切讲授或阅读课,特别是对于听课笔记。这种方法是记与学,思考与运用相结合的有效方法。记录 Record 简化 Reduce 背诵 Recite 反省 Reflect 复习Review

3、提问

针对学习材料提出一些促进理解的问题并努力寻求答案。Who、what、Where、How

4、生成性学习

就是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内容产生一个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图解和表格等,以加深对所阅读的内容的理解的方法。生成:

1、课本中没有的句子;

2、与课本中某几句重要信息相关的句子;

3、用自己的话组成新的句子,把所学信息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产生一个理解。

5、充分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实验:让大学生学习棒球和音乐方面的信息,结果发现,那些熟悉棒球但不熟悉音乐的学生,棒球方面的信息学得多一些;相反,那些熟悉音乐而不熟悉棒球的学生,音乐方面的信息学得多一些。

背景知识比一般学习能力更能使教师预测学生能学会多少。

在学校学习的很多知识只适用于人为的情境,知识的可利用性较低——惰性知识 在学习中要联系实际生活,知道如何及何时使用这些知识,加深理解,提高知识的可利用性。(三)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间、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包括列提纲、图示法等

三、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一)元认知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包含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元认知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区别在于:认知策略在于促进认知过程,而元认知策略则在于对认知过程的监控。

在认知活动中,这两种策略在功能上既有侧重也相互作用。

1、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知识是个体对于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认知活动过程与结果,以及这些因素如何起作用、如何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有关认知者本人的知识、有关认知任务的知识、关于认知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知识。⑴对个人因素的认识 对个体内差异的认识。对个体间差异的认识。

对存在不同层次认知方式的认识。⑵对任务和目标因素的认识 对认知材料的认识。对任务性质的认识。⑶对策略因素的认识

对策略因素的认识,即对在完成认知过程中各种有关策略知识的认识。

2、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体验是个体在从事认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体验最可能发生在思维活动水平较高的情况下。

3、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过程中,对自身的认知活动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并相应地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的目标。

(二)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就是个体在元认知过程中使用的不同方法和技术。

(1)计划策略:是指学习者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根据既定的认知目标,计划认知程序,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预测认知结果等。

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等。(2)监控策略:在认知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对认知状况进行及时评价,对认知活动过程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反思,正确估计自己所能完成的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认知活动、各种策略使用的效果。主要有领会监控和注意监控。

具体包括监视注意状况、考察学习环境的变化、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等。(3)调节策略: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和认知策略使用效果的监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充、修正措施,并调整不合适的认知策略。

主要包括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激活相应的学习方法;根据学习情境的变化,及时调节学习方法的使用;根据学习的效果,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适用性,并把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作为改进自己学习的重要手段。

(三)资源管理策略

学生对可用的学习环境和资源进行合理管理的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等。

1、时间管理策略 统筹安排时间

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 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2、学业求助策略

学业求助策略是指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向他人请求帮助的行为。什么时候求助? 向谁求助?

第二节学习策略的学习和训练

一、策略训练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1)在学习策略训练中,策略的使用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2)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有能力使用策略,通过对学生提问和测查,给予学生评价,并以此给学生相应的成绩。让学生主动去使用策略 内化性原则

在学习策略训练中,要求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在新的情景中加以灵活应用。特定性原则

指学习策略要与学习目标、学生的类型相适宜。生成性原则

指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学习策略对所学材料进行高度的深层加工,进而产生某种新的东西。

生成性程度高的策略:列提纲、图解要点等

生成性程度低的策略:不加区分的划线、不抓要点的记录等 监控原则

指学生应当知道何时何地如何使用某种学习策略,并能反思和描述自己对学习策略的运用过程。

二、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1、指导教学模式

2、程序化训练模式

3、完形训练模式

4、交互式教学模式

5、合作学习模式

作业

元认知策略的内容有哪些?

教学 反馈

普通心理学课件【篇8】

一、课程设计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否过渡得顺利,影响一生的发展。因此,高中阶段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其中,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 的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渴望、喜欢与异性同学交往,这是青春期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必然。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却出现一些不良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因为受传统“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的影响,或个人早期生活中不良经验的影响,或个性的内向、胆小、缺乏自信等影响,表现为异性交往时过分的害怕、紧张、甚至恐惧;有的学生则受西方文化或现代社会风气的影响而表现为异性交往过分随便、没有分寸、容易陷入早恋。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通过“如何与异性交往”的心理教育课,来引导学生认识到适应异性交往的原则,并学习以正确的方式方法与异性同学交往,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学目的

1、增进青春期学生对异性生理、心理特点的认识,认识到异性交往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历程中的必经阶段。

2、在活动中培养并掌握一些与异性相处的原则和方法,克服异性交往的偏差,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自身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烦恼和困惑,通过讨论和活动,体会到友情的珍贵,培养学生积极的感情,与异性同学友好的交往。

三、教学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剧情表演

3、心情表白

四、教学准备

1、收集有说服力的故事

2、准备几个异性同学交往的情景(有适当的和不适当的)

3、准备短片《乐乐的心事》

4、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

五、教学对象:

高一(9)班学生

六、教学步骤

(一)故事导入:《绿鹅的故事》

意大利文学巨匠薄伽丘,在他的《十日谈》一书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把儿子送到深山修行,儿子长到18岁时,父亲带他下山去佛罗伦萨,迎面遇见一群美丽的姑娘。儿子即问:“这是些什么东西?”父亲急忙说:“赶快低头,眼睛看着地下,别去盯她们。”“可是她们叫啥名字呢?”儿子刨根问底。父亲赶忙编瞎话:“她们叫‘绿鹅’。”说来也怪,小伙子生平还从没见过大千世界,更没见过女人。他对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没兴趣,却令其父意外地说道:“父亲,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我要喂她。”

教师引导:这个寓言故事其实揭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人的自然成长的力量远远大于教化的能力,倾慕异性是人之本能,是正常之事,如果你们对异性同学有这样的感觉,是人之常情的,不要觉得难为情,那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呢?下面我们请同学来表演我们生活中常碰到的情景,大家来评价。

(二)情景剧表演

剧情一;课后,一位男同学向旁边的女同学求教,女同学给予讲解。剧情二;为了讨论班上活动安排,班长(男)请文娱委员(女)到湖边进行讨论。剧情三;全班同学在一起进行郊外活动,两位男女同学却总是独自在一块活动。剧情四;一个男同学在路上向一位女同学打招呼,并想给她谈点事,后者感到非常紧张,脸也红了,手足都不知该怎么放。

请两位同学根据剧情逐一进行短剧表演,让同学们对正常或不适当的异性交往有感性的认识。

学生有针对性地讨论,教师总结引导,问题大体包括以下几点:a)与异性交往时,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b)在交往方式上(如时间、地点、场合等),怎样才是恰当的?c)如何区别异性间的友谊与爱情?d)如何把握好异性朋友的双边关系?

e)怎样克服异性交往时的紧张、羞涩的心理?附参考、建议:

a)男女交往是正常的,是青春期性心理发展之必然,因此无需紧张、害怕。b)对待异性同学要自然,像对待同性同学那样对待异性同学,像建立同性关系那样建立异性关系。

c)与异性同学交往时,要相互尊重、接纳、体谅和信任,做到真诚相待。d)男女间的交往应该是集体、公开的,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e)异性交往时,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要把握好双边关系的程度,避免超越正常异性交往界限。

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讲解异性同学交往的重要作用。比如:男女中学生的交往有利于增进对异性的了解,有助于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可以扩大社会交往的范围,在学习上得到异性同学的帮助,增强与人沟通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等。鼓励学生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异性交往问题。

(三)小小调查——《花季、雨季,你赞成中学生恋爱吗?》(通过表态、讨论,认识中学生恋爱的“利”与“弊”,引导正确认识。)

学生拿出白纸,写上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教师提供表格作参考)学生发言,也可以反驳其他同学的观点。

教师引导:从同学们的真知灼见中我发现了同学们都是非常有自己想法的,说明大家对生活,对异性的感觉还是非常敏锐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最终的目的是要让我们正确认识中学生恋爱的“弊”,使我们既不陷入早恋的迷途,又能在高中阶段收获珍贵的异性友谊。下面,我们一下来探讨中学早恋的特点,同学们也许从中会受到启发。

(四)、分析中学生恋爱的特点

1、不稳定性:青春期是人生重要的成长期,也是心理和生理急剧变化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青少年的理想、志趣、爱好、性格等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从而引起爱情的变化。举例:讲述故事——父亲的教诲

2、盲目性:同学们,仔细考虑我们为什么要那么早谈恋爱,有人说是为了避免孤单,想找个人陪陪,有人说是为了寻找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和生活,有人说不为什么,就是喜欢和她(他)在一起,而实际上,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因为自己周围的朋友都有了“女朋友”或“男朋友”,如果自己不谈的话,男生会被认为没有本事,女生会被认为不可爱,没人爱。由此,带有此种念头的恋爱是盲目的恋爱,为所谓的面子,不值得。举例:坚守防线,相约大学!

3、外在性:中学生的恋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恋爱,他们更多地关注的是对方的外表,是对方对自己好不好,而当有一天,交际圈子更广了,如果认识了更为优秀的对象,你会坚守自己的承诺吗?所以,中学时代的恋爱往往是没有结果的花。举例:追求恋爱的真、善、美

(五)情景模拟: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请同学们观看短片《乐乐的心事》,提问学生:你认为乐乐要不要寄出这封信,为什么?如果寄出这封信,会给男女生带来什么后果?

教师小结:进入青春期后男女生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情感,是一种特殊又相当正常和健康的心理体验。剧中主人公不必因此自责,但是,如果莫忧寄出了那封信,而且放任自己情绪冲动而恋爱,就有可能荒废学业,贻误青春年华。所以,青春期的男女生交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原则。

(六)总结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原则

首先要克服羞怯。与异性交往要感情自然,仪态大方,不失常态。以免使正常的异性交往误入歧途。

其次,真实坦诚。在交往过程中要做到坦荡无私,以诚相待,这是建立和发展良好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切忌以“友谊”或“友情”为幌子招摇撞骗,心术不正地骗取异性的感情。

再次,留有余地。虽然结交的是知心朋友,但是,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不能毫无顾忌。比如谈话中涉及两性之间的一些敏感话题时要尽量予以回避。交往中的身体接触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过于轻浮,也不要过分拘谨。在与某一个异性长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双方的关系程度,不要走得“太深”、“太远”,以免超越正常交往的界限。另外,男女交往还要在谈话中避免纠缠那些不良情绪、行为;在集体活动中避免过多的单独相处;在交友范围上不作过多限制。与更多的同性异性同学交往,也可避免异性单独相处时产生的不适应和不自然心理。

(七)走进心灵——增强你的性别魅力

教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如何与异性交往的同时更应该把大好的时光用在增强自身性别魅力上面,这点必须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使得自己成为一个受别人欢迎,有涵养、有魅力的人。请同学们各拿出一张白纸,写下你对以下题目的看法,以思考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女生做题:(各写三点以上)

我所欣赏的男生特征是:我所讨厌的男生特征是:

我认为男生所欣赏的女生特征是:

我认为男生所讨厌的女生特征是:

男生做题:(各写三点以上)

我所欣赏的女生特征是:

我所讨厌的女生特征是:

我认为女生所欣赏的男生特征是:我认为男生所讨厌的男生特征是:

七、补充活动

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如拔河比赛、男女双打比赛、合唱比赛、参观活动等,制造男女生正常交往的机会,对比较害羞的同学更应鼓励积极参加。

八、课程教学建议

由于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学生的异性交往问题,都是持比较反对的态度,或以各种正当理由约束之,或明确反对之。尤其是对女生,发现她与异性同学交往,则非常紧张,甚至反复叮嘱其警惕男性。这种消极的反对态度不利于青春期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进行“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心理教育课时,首先自己对学生的异性交往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这样才会得到学生的信任与认同。其次,组织教学时,宜注意正面引导,在鼓励异性交往的基础上,通过一些事例来使学生认识到不适当的异性交往的不良后果,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异性交往意识和适当的方式方法。

普通心理学课件【篇9】

绪 论

教学目标:

1.知道学前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2.了解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3.能够举例说明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教学重难点: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2 教学过程:

一、心理学—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科学

最初,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被认为是社会学科。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被认为是心理学的第一本著作。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心理学的概念

1、心理学是什么?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以及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的学科。2.什么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心理过程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如观察一个人,有人观察得很细,身高、肤色、体貌特征都能描绘,有的人则观察得很粗。又如学习,有人对公式记忆深刻,有人对年代记忆准确,有人则对事件印象很深,当然也有人对学习内容记不住,但对影视名星的一点一滴都了如指掌。对一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有人痛恨,有人可怜。对一交通事故现场,有人挤着凑热闹,有人远远躲开。男孩喜欢车,女孩喜欢娃娃,有人勇敢、有人文静等都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 和个性心理两个部分

心理过程包括:

(1)认知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2)情感过程:喜悦、愤怒、哀伤、恐惧等(3)意志过程:确定目的、制定计划、采取行动 个性心理包括:

(1)个性倾向性:能力、气质、性格

(2)个性心理特征:需要、兴趣、动机、信念、价值观、世界观(3)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三、什么是学前心理学

学前心理学:是学前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研究内容:

1、个体心理的发生:在讲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言语、情绪、意志、个性、社会性等这些章节时都会提到它们是何时产生的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一般在每章会提到什么心理现象的发生或一般趋势。

3、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研究每个心理现象的各自特点和规律。

四、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价值

1.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2.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二)实践意义

1.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 2.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作为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教育工作成效,科学的教育儿童,还能巩固为学前教育事业献身的专业思想。练习:

一、思考以下该段中都出现了哪些心理现象?

小张清晨醒来,看到光亮照进屋子,听到窗外树上的鸟儿正在吱吱地叫个不停。她打开窗户,一阵微风吹来,使她感到凉爽极了。她尽情地吸了几口清新的空气,似乎嗅到了一股花香,便猜想这花香大概是从不远处的花园里吹来的。她还记得,花园里有许多花,现在也许已开花儿了。今天休息,她很高兴,便在脑子里盘算着今天如果去花园玩儿,该多么惬意啊!她很喜欢花,已有好多天没有去花园了,应该去一下。忽然她又想起,报社的约稿还没有写完,今天应该交稿 1

了,必须忍耐一下,坚持写完。想到这里,她很快收拾了一下,吃过早饭就开始写稿了……

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

教学目标: 1.掌握心理的实质: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 2.了解脑的结构和神经系统的组成; 3.理解并举例说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教学重难点: 1.心理的实质;

2.了解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4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人的心理实质

一、什么是人的心理? 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观点1:心理是非物质的、至高无上的灵魂活动,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本源。

观点2:身心平行论(冯特)

观点3:人脑产生心理,如同肝脏分泌胆汁 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脏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1、从汉字中窥见:思、念、想等,胸有成竹、心中有数等心理活动和思考均看到与心脏有关;

2、孟轲: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亚里士多德:心脏是思想和感觉的器官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1、盖伦(130-200),希腊著名医生。他已推测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性能,把大脑视作精神的所在地。

科学心理学的观点:

人的心理活动是脑的产物,神经系统和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脑的结构和机能

1.脑由延髓、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组成。

2.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构成,表面覆盖大脑皮层。大脑皮层的脑细胞和皮层下的神经纤维有着复杂的联系,相互传递信息,构成了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小结: 左半球:

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右半球:

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音乐和艺术欣赏、舞蹈、雕塑等 正常情况下,两半球既分工又联合活动,完成复杂的活动。大脑两半球分别对身体对侧的感觉和运动负责。大脑左半球主管身体的右半边,大脑的右半球主管身体的左半侧;大脑皮层运动区和体觉区上

部支配身体的下部,下部支配上部;大脑半球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皮层以下的部位是低级神经中枢,二者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向全身发出:12对脑神经,31对脊神经,植物性神(主要分布于内脏的平滑肌和腺体)这些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了周围神经系统。

二、心理的实质究竟是什么?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正常的人有正常心理,脑瘫孩子则会出现不正常心理。如发育迟缓,语言产生晚,行动慢,反应迟钝等等。这说明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但目前也有另一种说法,心脏也能产生心理,因为一名曾做过换心脏手术的人在术愈后常常光顾酒吧、大吼,这是他不曾有过的行为,后来经过了解才知是交通事故中捐赠心脏的人的嗜好。目前对此现象仍无法解释。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有当客观现象作用于人脑时,才会产生心理。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想象一种,属于认识过程。白天见到的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进入到了潜意识,到了夜里,潜意识升入到意识里,成为梦。同样所看所说所想都是客观现实在不同人脑的反映,只不过不同的人经历、环境、遗传素质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客观现实不同人反映会有所不同。这也是说心理反映具有能动性。

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都是对客观现实反映,但反映程度、效果会有差异,这就是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人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现实或反作用于现实。一次电台请一位商界奇才作嘉宾,主持人请他谈成功之道,他淡淡一笑,说:出题考考你们吧。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拥去,但一条大河挡住必经之路,你会怎么办。有人

说绕道,有人说游过去,但商界奇才含笑不语,很久才说为什么非要淘金,为什么不买条船开始营运。他讲此故事的目的是成功在于想他人不曾想的。而此故事中不同人的想法则反映出每人能动性不同。

第二节 制约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一)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是指祖先将生物特征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遗传的重要性

思考:天生的盲人可能成为未来的画家吗?

天生的聋哑人可能成为未来的音乐家吗?

1、提供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由于遗传而导致的智力低下的疾病:无脑畸形儿;三色体病——先天愚;苯丙酮尿症;遗传的重要性

1、提供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2、为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奠定最初基础。如:脑瘫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智力水平相差很大;

(二)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生理发展。儿童脑的发展成熟: 出生:400克 9个月:800克

一岁:900克 三岁:1000克 七岁:1300克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T练了8周,C只练了2周。结果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大多数人肯定认为应该是练了8周的T比只练了2周的C好。但是,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C其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C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

T:第48周 每天十分钟 连续6周 C:第53周 每天十分钟 连续2周

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使心理活动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若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的出现或发展。如果机体尚未成熟,那么即使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思考:过早地学习和训练好不好?

二、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所谓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主要指社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哪些?

(一)家庭环境

1.家庭中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 2.家庭经济条件; 3.家庭结构; 4.家长文化水平; 5.父母教养态度与方式

残缺家庭是指核心家庭中父母离婚、分居或一方死亡、出走等原因造成家庭成员不全的家庭。

英国心理学家调查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家庭后发现,在品德不良的学生中,有58%来自于残缺家庭。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在犯罪少年中有1/2至2/3是来自于残缺家庭。我国曾有学者对中国大陆28个省、市、自治区小学一至五年级的729名离异家庭的儿童和825名完全家庭的儿童进行过情绪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离异家庭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焦虑、自卑、孤僻、冷漠、畏缩、敌对等消极情绪。

讨论: 你能举例说明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吗? 阅读故事:孟母三迁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

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二)幼儿园及社会托幼机构

(三)社会环境、电视等各种传媒 讨论:你同意下面的论述吗?为什么?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华生:如果给我一打(12个)健全的儿童,我可以采用特殊的方法任意的加以改变,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无论他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他祖先的才能、职业和种族。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

三、主观因素——儿童自身心理

主观因素:儿童的需要、兴趣、能力、性格、行为习惯等。案例讨论:

19世纪德国教师卡尔﹒威特的儿子很小就被认为是“痴呆儿”。他却充满信心地对儿子进行了耐心的教育,结果小威特8岁能流利地讲六国语言,13岁获得博士学位。前苏联建国初期,教育家马卡连柯将流浪儿、小偷等游手好闲的青少年组成成“儿童工学团”进行系统教育,结果这些儿童成长起来后,很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试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的角度分析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 测试:第一章练习题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注意

教学目标: 1.掌握注意的概念、注意的种类 2.了解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 3.理解注意的品质

4.掌握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如何防止 教学重点:

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种类

2.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如何防止 教学难点: 理解注意的品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6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我们通常所说的“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主要就指“注意”。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

指向性——指人的心理活动反映的对象和范围。

集中性——指人的心理活动在特定的对象上保持并深入下去。指人的心理活动所反映的程度。使这一对象得到鲜明而清晰的反映,而其他事物则处于注意的边缘,对其反映比较模糊,或者根本得不到反映,产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二)注意时的外部表现 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侧耳倾听、目不转睛、眼睛朝着一个方向“呆视” 2.无关运动的停止:注意时,自动停止与注意无关的动作。3.呼吸运动的变化: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一般说,吸得短,呼得更长。

一般来说,姿态端下,面部表情严肃,目光注视老师的学生是集中注意的表现,而

懒洋洋的状态、东张西望的眼神或表情凝滞、呆若木鸡,常常是不注意的表现。

二、注意与心理过程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总是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是各种心理活动的共性,它不能离开一定的心理过程独立存在。例如老师在教学中常常提醒学生“注意了”“请注意”,只是把注意指向和集中的于心理过程的内容,如注意听讲,注意看黑板、注意记内容,注意想问题等。只不过把后面的内容省略了。注意虽不是独立的心理

过程,但它始终伴随着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离开了注意,心理过程就无法进行。

三、注意的种类

(一)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

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

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如上课时,一个同学的文具盒掉在地上,大家会不由自主地转头朝向他。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二是人本身的状态。(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a刺激物的强度

强烈的刺激,如强烈的光线,巨大的声响,浓郁的气味,较易引起人的不随意注意。刺激物的强度有相对强度和绝对强度。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在引起不随意注意时更具有重要意义。举例说明。b刺激物新异性

新异刺激物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新意刺激不仅是指从未见过的事物和信息还指熟悉对象间的奇特组合。例如:教师的新装。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运动的刺激物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例如:闪亮的霓虹灯,教师上课时突然放慢声音或突然停顿,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d刺激物的对比性

刺激物之间在形状、大小、颜色或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显著或对比特别鲜明,容易引起人的不随意注意。例如“鹤立鸡群”,“万绿丛中一点红”等。(2)人本身的状态 a需要和兴趣 b情绪情感

人在心情好的时候,容易注意周围事物的发展与变化。而人在情绪不佳的情况下,无心注意周围的一切。c有机体状态

当个体处于极度疲乏和困倦时,常常无法注意周围的事物。

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指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举例说明晚自习做作业,旁边同学在聊天,不自觉地听别人聊天(无意注意)而当意识到做作业必须专心,才会有高效率。断然不去听别人的谈话,聚精会神地做作业。

随意注意有两个特征:一是有预定的目的,二是需要意志的努力。它受意识的调节和支配。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因素有很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的活动目的与任务

对活动任务的认识。活动任务越明确,对活动的意义的理解越深刻,就越能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2)间接兴趣的培养

对活动的间接兴趣有助于保持随意注意。间接兴趣是个体对活动结果的兴趣。间接兴趣越浓厚,就越能集中注意。(3)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一个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坚毅顽强个性特征的人易于克服各种不良刺激的干扰,抵御各种诱惑,长时间保持随意注意。反之保持随意注意则比较困难。(4)合理地组织活动

对活动的精心组织有助于保持有意注意。尽可能把智力活动与与实际操作、技能练习联系起来,很好地组织各种活动可以防止因单调而产生疲劳、分心

思考:为什么对幼儿来说组织活动时需要两种注意结合起来使用?

(二)外部注意与内部注意

根据注意的对象存在于外部世界还是个体内部,可以把注意分为外部注意与内部注意两类 1.外部注意

注意的对象存在于外部世界。即心理活动指向、集中于外界刺激的注意,幼儿常常是外部注意占优势。2.内部注意

注意的对象存在于个体内部的感觉、思想和体验等。注意指向自己心理活动和内心世界,良好的内部注意使人能清楚地评价自己,对自我意思的发展有意义。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注意

新生儿刚才是接触外部环境就出现了无条件定向反射,这是无意注意发生的标志,婴儿期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幼儿前期的有意注意主要是由成人提出的要求所引起。

学前儿童的注意发展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一、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发展

小班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新异、强烈,以及活动着的刺激物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但注意也容易被其他新异的刺激所转移。中班幼儿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且比较稳定,对于有兴趣的活动能较长时间保持注意

大班幼儿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和稳定,对于有兴趣的活动比中班幼儿更长时间保持注意,对于干扰其注意的活动会表示出不满,并设法排除。

二、学前儿童有意注意的发展

有意注意是由脑的高级部位,特别是额叶的控制,额叶的发展比脑部其它部位迟缓,幼儿的注意在成人的要求和教育下开始逐步发展。小班幼儿逐渐能依照成人要求,指向并集中应该注意的对象,但注意的稳定性很低。注意集中的时间大约是:3-5分钟

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继续得到发展,注意集中的时间延至10分钟左右 大班幼儿有意注意迅速发展,适宜条件下,注意集中的时间可延长到10-15分钟。而且大班的孩子开始对自己的情感、思想等内部状态给予注意,比如:他们能根据自己的体验去推测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想法。

三、学前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

(一)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

指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数量。例如,让被试注视速示器,主试在不到 1/l 0秒的时间内呈现印有一些数字、图形或字母的卡片,结果表明,成人一般能够注意到8~9个黑色圆点或4~6个彼此不相关联的外文字母,幼儿最多能把握2-3个对象。

(二)注意的稳定性

指把握对象时间的长短。从注意集中的时间看,小班幼儿3-5分钟;中班幼儿10分钟左右;大班幼儿10-15分钟。对象上看,具体生动的对象集中时间长,枯燥乏味的对象集中的时间短。

(三)注意的转移

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专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反映了注意的灵活性。小班幼儿不善于实现注意的转移,大班孩子能根据要求实现注意的转移。

(四)注意的分配

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上,整个幼儿期还不善于完成注意的分配,但到大班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例如大班体操时,既能注意自己的动作,又能注意体操队形的整齐。

四、注意规律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 注意的三种功能:

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 【案例分析一】

教师组织小班幼儿的诗歌活动“芭蕉扇”,既没有直观的教具,也没有让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教幼儿朗诵诗歌,许多孩子很快坐不住了,有的在与身边的幼儿打闹,有的表现出反感的情绪?这是为什么?你认为保持幼儿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案例分析二】 分析以下的案例,你认为影响幼儿注意广度的因素有哪一些?爸爸妈妈带着5岁的小明逛动物园,爸爸和小明比赛数猴子、数老虎、数孔雀„„结果每次都是爸爸赢。爸爸想教小明一次数五个、数三个、数两个,可都教不会,知道为什么吗? 课后练习:

一、你觉得以下的各种心理表现分别属于哪一种注意品质?为什么?

1、看书时,有的同学能“一目十行”。

2、班主任老师用眼一扫,便知道哪些幼儿在,哪些幼儿不在。

3、大部分的学生能一边看乐谱,一边弹钢琴。

4、学习过程中,大家一会儿看黑板,一会儿看书,一会儿记笔记。

二、请判断下列活动中注意转移的难易:

1、刚玩过“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马上坐下来学计算。2、幼儿在聚精会神地看动画片,妈妈喊他过来吃饭。

3、幼儿在听老师讲完故事后,用画笔将自己对故事情节的想象画在纸上。

第三节

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对策

(一)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

1、无关刺激过多

2、疲劳

3、目的要求不明确

4、注意不善转移

5、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没有并用

(二)幼儿注意分散的防止

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一切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他们,干扰其正常活动。如成人的衣着打扮过于新奇,很容易引起幼儿注意。为防止幼儿注意分散,布置完教室后,我们首先让幼儿熟悉环境,让幼儿感觉很新鲜,过渡很自然。平时抓好幼儿的一日常规,活动室内教玩具分门别类,井井有条,教师若作了新发型或换新衣服,可提前与幼儿交流,再开始上课,以免引起无关刺激的干扰

2、制定并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动静交替,劳逸结合,保证幼儿精力充沛地从事各项活动。

3、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让幼儿积极动手动脑,预防长时间单一的活动引起疲劳。

4、提高教学质量

合理地选择教材,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为幼儿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既有趣味又能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如在幼儿认识轮船的外形结构及功用后,可以安排幼儿认识轮船的种类极其发展,在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提问中,幼儿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在学习“7的组成”时,利用电脑画面,请幼儿根据画面上小猫的几种不同找有几只小猫,找对了小猫会“喵”的鼓励小朋友“真棒”,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注意都随着老师走,不知不觉完成了“7的组成”的学习,减少了幼儿注意力的分散。

5、适当控制儿童玩具和图书的数量

6、不要反复向幼儿提要求

(三)审慎处理幼儿的多动现象

多动症和好动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多动是患儿比较明显的外部表现,但根据国际精神类症状诊断标准,多动症儿童必须要具有注意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三个明显特征,本质上是注意力缺陷,注意力难以集中,做什么事情都半途而废,难以集中思想从事需要比较

长的时间集中注意的事情,即使做游戏、看动画片也不例外。周围环境中的任何视听刺激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并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往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坐立不安,在教室里也难以保持一刻安静,脾气暴躁、容易兴奋冲动,情绪变化快,做事不顾后果。好动的孩子则不同,他们对于感兴趣的事情能够全神贯注,而不希望别人干涉,做事有一定目的和计划,最明显的是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讨论:

观看视频《母婴卫士:学会判断儿童多动症》,讨论多动症有哪些表现:多动和多动症的区别是什么? 思考题:

1、什么是注意

2、如何理解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及如何防止 测试:第二章练习题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的发展

教学目标: 1.掌握感觉与知觉的概念、二者的联系 2.了解感知觉的种类

3.理解感受性的变化规律和知觉特性 4.了解学前儿童感觉、知觉发展的特点 5.掌握学前儿童观察力培养方法 教学重点: 1.感觉与知觉的概念

2.学前儿童感觉、知觉发展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性的变化规律和知觉特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6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一)什么是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客观事物是感觉的源泉和反映的对象。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综合反映。

(二)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区别:对个别属性的反映

对整体(事物全貌)的反映 联系:都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

人总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感觉称为知觉的组成部分存在于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

二、感觉与知觉的功用

(一)感觉是认识的开端,获得知识的源泉

(二)感知觉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的保障 人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通过感觉,不仅能够了解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知道身体内部的状况与变化,而且还能够进行复杂的知觉、记忆和思维等活动,从而更好地反映客观事物。感觉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如果把感觉剥夺,就会使人的思维过程发生混乱,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第一个感觉剥夺实验是由加拿大吉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贝克斯顿(B e x to n)等人于l 9 5 4年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是让被试躺在一张舒适的床上,眼睛蒙上眼罩,耳朵被堵住,手也被套上,这样就将被试的感觉基本剥夺了。

三、感觉与知觉的种类

(一)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二)知觉的种类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对知觉进行不同的分类,依据知觉活动时感受器的不同,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和味知觉等。依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四、感觉与知觉的特性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1、定义: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受器对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不同,反之,同一个人对不同刺激的感受性也不尽相同。

2、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感觉的相互作用:各种感觉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制约的,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可以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或者提高,或者降低

例如:餐馆里看见端上来的食物颜色很好,你会觉得这道菜特别好吃

微软的声音可以提高视觉的感受性,强烈的噪音能降低色觉得差别感受性(2)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适应可以使感受性提高,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

视觉适应是最常见的感觉适应现象。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3)感觉的对比

感觉对比是指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它分为同时对比和相继对比。同时对比

不同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同时对比现象。例如“月明星稀”

相继对比

当不同刺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例如:吃塘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酸;吃了苦药后,喝白开水会觉得水很甜。

研究对比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对比现象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4)感受性与训练

人的感受性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得到提高,一方面由于职业的训练或实践活动的需要对某种感觉作长期、精细的训练,能使感受性大大地提高。例如:品一口茶,就知道茶的产地、等级、品质等,染色工人辨认40多种黑色。另一方面由于为了代偿某种丧失的感觉能力,25

会使其他感觉能力得到发展。如聋哑人视觉特别好,盲人听觉、触觉特别发达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人所处的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不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选择性。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差别越大,对象越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

(2)对象的活动性,活动的刺激容易被感知;(3)对象的特征,特征明显的刺激物易被感知。

主观因素:目的性、任务、知识经验、个人需要、兴趣、情感状态等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人并不它知觉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人们会把之知觉为一个正方体,这是因为人们在知觉对象时,把过去的知识经验参与其中,大脑对来自各感官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对刺激物中缺失的部分加以主观上的整合与补充,把客观事物知觉为整体。尽管图形中没有一个立方体,人们却会主观地把它知觉为一个立方体。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即物体各部分的关系,对物体各部分关系的反映则是知觉整体性的基础。一首歌不同的人唱人能知觉为同一首歌;而四条直线不同的组合则构成不同的图形。

3、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其确定意义的过程,即为知觉的理解性。

有一天,诗人、哲学家、植物学家一同去春游,但是对田野风光的感受却大不相同。哲学家看到的是万物复苏,想的是一年复始,万象更新,大自然在永恒的运动中保持着和谐;诗人看到的是风和日丽,潺潺流水;植物学家看到的是路旁栽的是什么树,河边长的是什么草,墙上开的是什么花。

为什么诗人、哲学家、植物学家对田野风光的感受却大不相同?(人的知识经验的不同)

4、知觉的恒常性

在知觉过程中,由于个体的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并不因知觉条件,如距离、角度、光亮等的变化而改变,仍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征,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主要表现在大小、亮度、形状和颜色等方面。

大小知觉恒常性

a.观察者不受投射在视网膜上的物体映象大小的影响 b.观察者不受物体与视网膜视象距离的影响 明度与颜色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人适应环境极其重要的能力,人类长期生活时间活动的结果。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感觉与知觉

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

1、视觉敏锐度

(1)概念解释:指幼儿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视力)

(2)特点:整个幼儿阶段,视觉敏锐度不断提高,5岁是视觉敏锐度发展发的转折期

(3)教育要求:教具,图片要大些;座椅高矮合适,采光充足

2、颜色视觉

(1)概念解释:区别颜色细致差别的能力(辨色能力)(2)特点:(3)教育要求:

(二)听觉

(三)触觉

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空间知觉

(二)时间知觉

同样按照:①概念解释、②特点、③教育要求三个方面对听觉、触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进行整理归类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一)概念: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人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观察力是指分辨事物细节的能力,是智力结构的组成部分。

(二)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1、观察的目的性:

幼儿初期:不善于自觉、有目的的观察,不能接受观察的任务 幼儿中晚期:目的性增强,能根据要求进行观察

2、观察的持续性

幼儿初期:持续性短、3-4岁:6分8秒 幼儿中晚期:5岁:7分6秒,6岁:12分3秒

3、观察的细致性

幼儿初期:只能看到事物粗略轮廓、面积大和突出特征

幼儿中晚期:能从属性进行观察,比如大小、形状、颜色、数量等

4、观察的概括性

幼儿初期: 观察得到的孤立、零散现象

幼儿中晚期: 可以得到对事物各个部分及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印象

(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2、激发观察的兴趣

3、交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4、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思考题:

1、什么是感觉与知觉

2、如何理解学前儿童感觉、知觉发展的特点测试:第三章练习题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记忆

教学目标: 1.理解记忆的概念、了解记忆种类 2.掌握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及相关知识 3.了解记忆的品质 4.掌握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5.掌握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6.掌握幼儿记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教育措施

教学重点:

1.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及相关知识 2.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及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6 教学过程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一、什么是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记忆包括“记”和“忆”的过程,它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认知心理学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来解释记忆,认为记忆是一个人对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脑对输入信息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编码相当于识记,信息储存相当于保持,对信息的提取相当于再认或回忆。记忆的三个环节可以同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类比。

记忆作为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对保证人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记忆与心理的关系

(三)记忆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居重要地位

二、记忆的类型

(一)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二)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三、记忆过程的分析

记忆过程可以分为识记、保持、回忆(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一)识记——识记是人们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第一环节。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二)保持——保持是识记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它是记忆的第二环节,是实现回忆的必要前提。

1、遗忘及其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现象做了系统的研究,他用无意义的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把实验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一般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称艾宾浩斯保持曲线,它的纵坐标代表保持量。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也就是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2、遗忘的种类

(1)暂时性遗忘——已转入长时记忆的内容一时不能被提取,但在适宜条件下可能恢复

(2)永久性遗忘——记忆的材料未经复习就已消失。

(三)回忆——回忆是对头脑中保持事物的提取过程。这也是记忆的最后一个阶段。

1、再认

再认是当识记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把它识别出来。人们往往以为不能重现识记过的事物就是遗忘,其实,能识别再度出现的事物,也是回忆。

2、再现

再现是当识记过的事物不在时能够在头脑中重现。这是一种高水平的回记,如学生在做闭卷问答题时,回记学过的内容。

四、记忆的品质

(一)记忆的敏捷性

(二)记忆的持久性

(三)记忆的正确性

(四)记忆的准备性

五、记忆表象及其特征

(一)什么是表象

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呈现出来的形象。

(二)表象的特征 1、形象性 2、概括性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记忆

一、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与发展

二、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1.容易记容易忘 2.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 3.以形象记忆为主 4.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 5.记忆不精确

三、幼儿记忆发展中易出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1.有意性差,影响记忆的效果 2.不会运用适当的记忆方法 3.偶发记忆

4.正确对待幼儿“说谎”问题

四、在活动中发展学前儿童的记忆力

1、注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提高记忆的效果

2、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富有感情色彩,培养幼儿的形象记忆、情绪记忆

3、帮助幼儿提高认识能力,提高意义识记水平4、正确评价识记结果,合理组织复习思考:

1.什么是记忆,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2、什么是遗忘,请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分析遗忘的规律 测试:第四章练习题

第五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想象概念、种类 2.掌握幼儿期想象发展特点 教学重点: 幼儿期想象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 想象的种类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时安排:4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想象概述

一、什么是想象

(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思维的特殊形式。想象是幼儿学习、理解、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二)想象的构成方式

1、黏合:

2、夸张与强调

3、拟人化

4、典型化

(三)想象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1、想象的原材料——记忆表象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2、从想象的社会历史制约性来看,它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想象的内容与水平受社会历史条件、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3、人的想象是在劳动过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 分析教材上马克思的话,分析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四)想象发生的条件及表现

(五)想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1、想象的产生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标志

2、想象是儿童理解的基础

3、想象在游戏中作用:游戏离不开想象

4、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核心

5、想象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二、想象的种类

(一)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想象。

梦是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2、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科学家提出的各种假说,文学艺术家在头脑中构思的人物形象等都是有意想象的结晶。

有意想象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主要想象形式。按其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和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三)幻想、理想和空想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一)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1、幼儿初期,儿童的想象常无预定的、明确的目的,是在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主题易变。例如,小班幼儿画画时,并不知道要画什么,只满足于在纸上乱画;搭积木时,只对结构动作感兴趣,重复搭好推倒的动作,以想象过程为满足。2、4~5岁幼儿的有意想象开始发展,想象出现了主题,但不能持久,常以当前感知对象为转移。例如,在画画时常边画边根据已画出的线条、图形而改变原定想象的内容。

3、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成人的教育引导下,幼儿晚期,儿童不仅能根据成人的要求展开想象,而且在一些活动中能自己确定主题,围绕主题想象,并能排除无关事件的干扰,将主题进行到底。大班幼儿不仅对想象活动的过程感兴趣,而且开始对想象的结果感兴趣,并进行简单的评价。例如,画画时会边画边自言自语:“画得不像,小兔子的耳朵画得太短了,应该再长一些。”

幼儿的想象有明显的主观情绪性,对感兴趣的主题常百听不厌,百玩不厌;对不感兴趣的主题,即使成人提出要求,幼儿也常予以拒绝。

(二)再造想象占主是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1、幼儿初期,儿童的想象常依靠成人的言语描述或外界情境的变化,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知识经验不断增加,兴趣范围逐渐扩大。

2、幼儿中晚期,想象的内容日益丰富,而已在再造想象中出现了一些创造想象的因素。能根据一些有结构的、开放的材料,编造较复杂的故事;游戏的情节更加复杂,能事先确定游戏规则,分配游戏角色;在绘画、纸工等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与范例不同的成分。

3、幼儿晚期,结构游戏、象征性游戏和角色游戏都已发展到了顶峰。研究发现,5岁幼儿已开始形成幻想的倾向,喜欢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和使成人感到幼稚可笑的想法。

(三)想象易脱离实际,与现实混淆。

幼儿受生活经验和空间知觉发展水平的限制,想象常脱离实际,与现实混淆,这是幼儿想象的突出特点。幼儿常根据自己的主观体验和经

验来体会和想象现实,使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和缩小性,夸大印象中特别深刻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缩小其余部分。

(举例:儿童画“寻找失落的铅笔”,用主观的空间关系代管客观的空间关系,把正面和侧面重叠在一起,大小比例失调,过分夸大了找到的铅笔和手。)

幼儿还常把想象与现实混淆,看到同伴有自己喜爱的玩具,会说:“我妈妈也给我买了一个。”被成人误认为故意说谎。

幼儿晚期,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认识能力的增强,幼儿开始能区分想象的东西与真实的东西,并向成人提出“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之类的问题。由于许多想象中才能获得满足的东西已变成现实,幼儿在游戏中开始追求逼真,智力游戏和竞赛性游戏开始逐渐取代象征性游戏。

二、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4、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想象事物的具体情况,自主解决问题

5、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6、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 作业:

1、想象在幼儿心理活动中有什么作用?

2、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

普通心理学课件【篇10】

摘要:

多媒体教学从整体效果上看似乎优于传统教学,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教学效果。但是,有研究者分析了35个多媒体教学研究,发现其中有10个研究显示多媒体教学差于传统教学。因此,从认知心理学的多种理论和模型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与心理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认知心理学;视角

一、问题的提出。

多媒体教学指的是用图、文、声、像和动态视频等效果直观地把传统媒体技术条件下难以表述的现象与过程主动而形象地显现出来。通过形象的手段来表达抽象的内容,引导学习者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使教学方法多样化,从整体效果上看似乎优于传统教学,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教学效果。但是,Liao考察了35个多媒体教学研究,发现其中有10个研究显了负效应,即多媒体教学差于传统教学。为什么会出现多媒体教学效果不一致呢?如何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而排除其不利影响,或者说,如何根据相关的学习心理学规律进行相应的多媒体设计,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

二、多媒体教学的认知心理学解释。

早在视空间画板和中央执行系统,这个系统是资源有限的,听觉和视觉是两个最主要的信息获得系统,因此,如何通过两个系统协同工作促进信息的获取成为多媒体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柱。建构主义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是一个学习者积极参与的过程,学习者选择感兴趣的信息,并将它们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结合起来,从而获得一种建构性的新知识。

从这三个理论可以看出,进行多媒体教学有其现实可行性。更重要的是,由于人类自身的限制,多媒体教学尽管试图采用多通道方式充分利用人类的能力,但是如果多媒体设计不合适的话,如超出了人类工作记忆的负担,那么将影响学习的效果;而建构主义则启示我们,如何在多媒体设计中将原有知识结构结合起来显得非常重要。

三、多媒体教学中的知识获得过程。

Schnotz等提出了一个从文字及图像中获得知识的模型,认为文字和图像经过一些表面加工后,再通过主题加工,学习者在最后建立一个有关知识的心理模型。而影响力更大的模型来自Mayer及同事的一系列研究。

Mayer等人在上述认知心理学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模型,对信息传递、信息加工与长时记忆整合整个流程进行了分析(见图1)。他们将信息传递方式分为叙述和动画两种,在感觉记忆中,眼睛和耳朵分别获得信息,并将信息分为声音和图像两种,因为根据Baddeley的工作记忆理论,所有的信息都要进人语音环中,所以文字信息都是通过声音信息的形式进行加工的;声音信息进一步被语言模型分析,而图像信息则被图像模型分析,相应的先前知识从长时记忆中激活提取出来,与两个模型中的信息进行整合。这一模型的核心在于信息的分类及对学习过程中工作记忆的刻画。

实际上,正如前面对工作记忆理论的分析一样,如果多媒体教学对工作记忆的要求过重则会抑制学习的效果。认知负荷理论进一步对多媒体教学中的工作记忆做了分析。这一理论认为,由于许多不良教学形式导致了学习者的超负荷,减少了分配给学习活动的认知资源而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减少这些无关负荷非常重要。他们区分了三种认知负荷:内部认知负荷(Intrinsic Cognitive Load),这是与学习材料相联系的。学习者未能充分掌握恰当的认知模式/图式时,将出现高的'内部认知负荷;外部认知负荷(Extraneous Cognitive Load),这是与教学材料设计不当引起的。于不良的教学材料

设计而导致学习者需要花费更多的认知资源进行学习,但这种认知负荷对学习是起负效应的;与材料相关的认知负荷(Germane Cognitive Load),它包括加工认知负荷和元认知负荷两部分,前者是学习中进行更深层的知识建构中必须的认知资源,后者则是对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和对学习策略选择而投人的认知资源。由于这部分与知识的建构关系非常密切,因而在模型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这一理论,如果三种负荷总量超过学习者的资源总量则阻碍学习进行,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减少外部认知负荷帮助认知资源分配到有效的认知加工中有重要价值。

四、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原则。

(一)多媒体原则。

同时采用动画及旁白。在多媒体资料呈现中,仅仅呈现动画,需要学习者对动画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推理。尽管可以在动画旁边提供文字说明,但是Moreno和Mayer的研究发现,当学习者要同时注意文字和图像信息时,他们往往没有注意到两者之间的联系,而通过旁白能促进图像的理解。相应的,通过旁白,能够加快学生对动画的内在含义的推理过程,从而促进学习。

(二)空间接近性原则。

当文字与相应的图画在空间上相互接近时,能够帮助学习者建立参考连结。由于不同信息在空间上的接近性,学习者更容易进行关联性的理解推理;反之,学习者会将难以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时间接近性原则。

文字信息应该与图像信息同步呈现。如果一先一后地呈现,那么学习者要建立两者的联系就必须将先出现的信息保存在工作记忆中,这将增加外部认知负荷,显然不利于学习。

(四)清晰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设计多媒体时,对于多余的字、图像和视频等信息应该予以去除。因为多余的信息往往会增加外部认知负荷,分散学习者的注意资源。而清晰原则的另一个体现则是:在一个屏幕上,出现的信息应该不要太复杂,因为复杂性需要更多的资源,而将一些信息进行整合能够简化信息,同时简洁的屏幕能够使学习者迅速地把握信息的核心。

(五)多通道原则。

在对图像信息进行解释时,尽量用叙述的方式而不要将所有的信息通过屏幕呈现出来。这是因为,如果对图像信息的解释以文本形式呈现,将引起图像信息与文本信息对注意资源的竞争,出现所谓的视觉“分裂注意效应”(split—attention effect),而另一方面人对信息的接收可以同时从视觉和听觉通道进行,因此充分利用这一点,将减轻单一通道的认知负荷。

(六)交互性原则。

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尽量能使用交互式的教学界面。交互式界面能够让学习者控制、操纵学习材料。交互式的教学材料能够培养学生的控制性及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内部学习动机。

(七)个体差异原则。

学习者的智力、学习风格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如有研究发现:幼小儿童对刺激更多地进行知觉加工,而成人学习者更多地对语义信息进行编码,更可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所提供的多种信息,因而获益更大。同样的,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可能喜欢不同的编码方式,在设计多媒体时,教师应该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等因素。

当然,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设计时,除了要遵循以上设计原则外,还要考虑不同知识类型学习的问题。按照安德森对知识的分类,即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对于陈述性知识,要多考虑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和复习策略,在多媒体教学中体现为对相关性认知负荷的增加,此时如何进行教学资料的编排以将知识系统化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程序性知识来说,更多地通过练习的方式来进行,因此多媒体教学的主要作用应该是进行示范性教学,对于动画设计的要求会更高。如果能够采用交互式界面设计,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操纵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的进行。

总体上看来,通过对多媒体教学过程的分析,让我们了解到,多媒体教学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因而使我们知道采用何种多媒体设计原则能够更好地体现知识学习的规律,更充分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更重视多媒体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及其整合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普通心理学课件【篇11】

导语:掌握销售心理学,可以把相关工作做得更为出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nlp销售心理学课件,欢迎各位参考。

nlp销售心理学:不销售的销售心理学

一、不销售的销售心理学

“销售”,可能很多人并不一定喜欢这个词汇,觉得它带着浓浓的铜臭味道,肖为民老师的课程,让人对销售有崭新的理解,它是一个帮助客户认识自己的过程,也是一个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

传统的销售人员,往往是以产品为中心的;在懂得NLP心理学的销售人眼里,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不是盯着用户的钱包,不是满嘴地背产品的特性,而是真正从客户的角度,发现他们内在的需求,并给出他们想要的答案。

举个好玩的例子:

在你面前,有两个橙子,你要挑选购买一个。一个是带叶子的A,一个是不带叶子的B,你会选哪一个?90%的人会选择A。

如果把橙子A叶子摘掉,然后把叶子完美地组合在刚才不带叶子的B上面,这时你会选哪一个?

90%的人会选择B;

那么,客户是在买橙子呢?还是在买叶子?你发现其中的奥妙没有?

同样是橙子,但是满足的客户不同的需求。传统销售人员卖的是橙子,NLP销售人员卖的是新鲜。这可能是一种颠覆,是那些把注意集中在怎么能把自己产品卖给客户的人所想不到的,因为,健康良性的销售,是怎么帮助用户购买,用你产品的某个细节去打动客户。

肖为民老师,让大家树立了一个新的销售观——把客户重视的东西展现给客户,而不是把你认为重要的东西销售给他们。这也就是我所说的不销售的销售心理学。

二、为何你成不了销售高手?

几天的学习,我认识到——其实在我们日常销售行为中,销售的难点无外乎三个:

1、不敢去卖

当你找到一个对客户的确有帮助的产品,却不敢把它推销给我们的客户,为什么?

这的确阻碍了很多销售人员,特别是刚入行的菜鸟。因为他们只看到客户从钱包掏钱的动作,看不到客户找不到问题答案(答案就是你的产品或服务)的纠心。如果你盯着用户的钱包,你是在销售,如果你去发现用户的需求,并与自己产品的价值链接起来,你是帮助用户在购买。前者对谈钱伤感情的中国人而言是难于启齿的,后者会给你带来帮助用户后的价值感。

如果你不敢去销售,因为你眼里只有产品,没有客户。肖为民老师给大家非常好的建议,把你自己推销出去。老师非常强调眼里要有客户,并和他们建立亲和感(EstablishRapport),这是销售的基石。帮助客户找到他们要的答案。这样不仅能突破销售中的心理瓶颈,而且真正能体验到销售的满足感,并且与客户建立长久友好的关系。

2、不知道用户想要什么?

《非诚勿扰》一男嘉宾月收入7000元,每月拿出收入的40%3000元支助穷困大学生,感动了全场24名女生,纷纷表示他是个好人、支持他的爱心。最后24盏灯全灭了!

看起来,有爱心的人女人们都很喜欢,但是,她们更倾心于找一个物质有保障,踏实过日子的另一半。同样,客户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想过吗?有时候,你搞不懂用户的价值观–对我们而言什么是重要的(Values--What’sImportanttous),就会把销售行为搞砸。

又比如,客户想健身!他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大多数人会说客户的需求是健康。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只有躺在医院的时候,他们才觉得健康是必要的,并发誓出院后要去锻炼。可出院后,他们依旧不会去健身房。在这个案例中,客户其实真正想要的是良好的形象。你想自己看起来更帅一点吗?其实只要坚持运动2个星期,你的身材会更棒!

挖掘需求和确定价值(FindANeedandEstablishValue)是每个销售人员要学习的。用户很多时候他的需求不一定是真实的,或许是虚假的,只有真正拿到用户真实的需求,你后面的销售行为才会势如破竹,不然你永远在和客户打太极,因为几乎木有客户会为自己虚假的需求买单。

只有真正知道用户想要的是什么,你才会聪明的在你的“橙子”上加上几片“叶子”。

3、不知道如何去卖?

如何去卖?是一个方法论,有太多的课程去讲这些技巧。正如课堂里一位销售总监说,我们学过太多强硬式的销售技巧,但明显现在客户已经有很强的抵触心理了,如果销售只是技巧和智力的比拼,你将很难把东西销售给比你聪明的客户,而且往往,这些人就是你的'VIP客户。

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样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一样的客户。

肖老师在销售的课堂,让大家明白了不同类型客户他们各自的特点,并将NLP中的V.A.K、映现、心锚(Anchoring)等技巧很好融入到销售中去。和“满天风雨下西楼”强硬式销售不一样,肖为民老师的销售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柔性销售,前者会给客户很大压力,甚至厌烦,后者则让用户觉得舒服,甚至让你成为他们的好友。

举个例子。你知道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回忆去让用户购买你的产品吗?每个人的记忆都是一座宝库,开心的、悲伤的,幸福的、甜蜜的、苦涩的…如果你能打开客户的某段回忆,便可激发他们的情感,从而改变当下的状态,成功接纳你的产品和服务。

就如同我们80后,每个人都一段共同的集体回忆,跟80后的客户讲述小时候折纸飞机看谁飞得远,分享万弹珠的的乐趣,跟他们描述大大泡泡糖,超级玛丽游戏……在这时候,你给他们介绍80后文化衫,他们会大多数会乐意接受!嗯,凡客就是这么干的!

普通心理学课件【篇12】

我。心理学一级学科最新排名,国内实力最强的心理学专业前五名:

(一)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北京师范大学

2.北京大学

3. 西南大学

4.浙江大学

5.华东师范大学

1。华南师范大学

2.天津师范大学

3.南京师范大学

4.中山大学

5.湖南师范大学

6.陕西师范大学

7.中南大学

8.东北师范大学

9.苏州大学 p>

10.华中师范大学

11.辽宁师范大学

12.曲阜师范大学

13.西北师范大学

14.上海师范大学

15.首都师范大学

二、心理学一级学科专业排名,心理学三个专业最强的前五名:

(1)基础心理学

重点优势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1.北京师范大学

2.北京大学

还有5所大学,基础心理学和优势学科单位比较强:

1.西南大学

2.华东师范大学

3.中山大学

4.浙江大学

5.南京师范大学

(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3个国家重点学科、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2.天津师范大学

3.华南师范大学

还有7个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优势比较强:优势学科单位:

1、北京大学

2,西南大学

3,华中师范大学

4 .华东师范大学

5.首都师范大学

6.上海师范大学

7.南京师范大学

(3)应用心理学

4 学校为国家重点学科,重点优势学科单位:

1.北京师范大学

2.浙江大学

3.北京大学

4.西南大学

其他大学12所,申请心理学实力比较强,优势学科单位:

1.华东师范大学

2.华南师范大学

3.中南大学

4.首都医科大学

5.中山大学

6.陕西师范大学

7.天津师范大学

8.北京体育大学

9.苏州大学

10.南京师范大学 p>

11.暨南大学

12.湖南师范大学

普通心理学课件【篇13】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知觉的四大特性的概念,学会分析影响知觉特性的因素。

能力目标:

通过生动形象的举例,使学生充分理解知觉特性的含义,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分析能力。

思想目标:

感受心理学源于生活,体会知觉的特性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的兴趣。

本节课主要以精讲点拨,启发教学、实例演示、分析归纳等教学方法。

本节课以疑,以趣,以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和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要有重点有针对性进行讲授而非满堂灌,本节课通过启发讲解深入浅出地介绍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法:

通过具体的实例展示,设置疑问,使学生进入情景,激发情趣和求知的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在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切记死记硬背,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归纳,使其逐步系统完善,并能系统地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

课件展示概念内容:

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

强调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直接作用,再一个就是整体。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知觉的概念。有些同学可能会想,那么知觉在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同学剪了新发型,换了新衣服,我们还是能认出她,一辆公共汽车,不论从正面看,还是侧面看,我们知觉到的公共汽车的形状不会改变。这些都是为什么呢?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今天的课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知觉的特性主要有四个:即: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我们将依次学习每个特性。

请同学们思考这样的问题,在看到图片的瞬间,你知觉到的图中的物体到底是什么?我们是否将所有事物都作为知觉的对象?

客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在每一时刻里,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刺激也是非常多的,但人不可能对同时作用于他的刺激全部都清楚地感受到,也不可能对所有的刺激都作出相应的反应。我们总是把某些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即我们总是选择某些事物或事物的某些特性作为我们知觉的对象。

对象:凡是在每一瞬间被我们清晰地知觉到了事物,就是我们知觉的对象。

背景:仅被我们比较模糊地感知着的事物,就成了衬托这种对象的背景。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知觉对象和背景的互相转换在双关图形中表现得更为清楚。

当我们把图中白色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黑色部分作为知觉的背景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杯子;当我们把图中黑色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白色部分作为知觉的背景时,我们看到的是两个侧面人头。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强度大、对比明显者容易成为知觉对象,举例万绿丛中一

对象是相对活动的背景是相对不动的:闪烁的霓虹灯 对象是相对不动的背景是相对活动的:大合唱时不张嘴的人

对象的新颖性 “司空见惯”的事物容易为知觉所忽视,新奇事物则容易被

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与情感状态等,影响对知觉对象的选择。

请看图,你一定在想“这是什么?”“到底画着什么东西?”并试图给它命名,并把它归入到你所熟悉的一类事物之中。你可能会想是画着一只动物吧!如果还看不出来,给提示说:“是画着一条狗”,由于唤起了过去经验,你大概就已看出来了。这是过去经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的结果。 通过师生问答总结得出知觉理解性的概念。

人在知觉的过程中,总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并用词来标志它。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1)心理学小实验,看图片,要求学生大声读出卡片上的内容 思考:为什么同一刺激在不同系列中会知觉为不同的符号?

总结:人对事物部分的知觉依赖于对事物整体的知觉,部分在整体中才具有确定的含义。同样一个图形“13”,如果处于数字的序列中,我们就把它知觉成数字“13”;如果处于字母的序列中,我们就会把它知觉成字母“B”了。这个小实验反映了知觉的特性:整体性。

知觉对象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许多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3)观察图片思考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总结】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

3 ②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与经验:知觉客体时,我们常常用过去的经验来弥补当前信息的不足,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

请同学回答:你看到教室的门是什么形状 通过师生问答总结得出知觉恒常性的概念。

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在视觉中最为明显,表现在大小、形状、亮度、颜色等方面。主要有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明度恒常性等。

出示图片依次讲解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明度恒常性。

今天课程的重点就是要大家掌握知觉的四个特性,相信通过我的讲解,大家对知觉的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更容易掌握和记忆。知觉的各个特性使我们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实际面貌反映事物,从而适应瞬息万变的外界环境。而正是知觉的各个特性的有机结合,才使我们能体验多彩的大千世界。希望今天的讲解给大家一些新的启示。请同学们做好课后复习巩固。

引导和调控学生的学习思路,使学生的思考力和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所讲的内容上,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理解知识的内涵,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观察学生反应,包括体态语言、提问回答情况等,来综合评估知识、技能、思想三方面的达标情况,并依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

1.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2、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实例体现了知觉的特性,每个特性请各举出1-2个例子。

3、思考知觉的特性在实践中的应用。 预习提示:

4 下节课我们即将学习空间知觉,想一想空间知觉的主要信息来源有什么?希望同学们课后搜集资料,我们下堂课讨论。

该教案已在实际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课后以学生为出发点评估教学效果并分析此教案及此种教法的优缺点,及时调整及改进教学策略及方法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普通心理学课件【篇14】

《学前心理学》教案

授课教师

一、学科性质:学前教育专业课

二、教材:陈帼眉编:《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课时:64课时

四、参考书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B.C.穆欣娜著,陈帼眉、冯晓霞、史民德译:《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M.B.加梅佐、M.B.马秋欣娜、T.C.米哈里契克:《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4、王振宇:《儿童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5、武久著,李静译:《孩子思维与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6、孟昭兰著:《婴儿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7、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8、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学前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学习要求:

1、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理解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3、掌握学前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4、掌握并懂得运用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研究对象:0——6岁儿童心理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

1、个体心理的发生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3、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三、研究任务:

1、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表现(知其然)

2、揭示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原因、影响因素及机制(知其所以然)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第二节

研究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类型:

按研究时间分:纵向研究

横向研究

按研究范围分:整体研究(系统研究)

分析研究(专题研究)

按研究课题分:差异研究

相关研究 因果研究

按研究任务分:双生子研究

跨文化研究

二、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1、考虑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

2、结论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二)发展性原则

(三)教育性原则

(四)伦理性原则

尊重、有益、公正三原则

三、研究方法

按普遍程度分为三个层次:

1、哲学方法(指导思想)

新生儿从几乎完全无能到人类心理逐渐完备的过程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只能揭示关系,不能揭示关系的性质

不允许从“期待”出发,采用符合期待的结果

不能出示与教育目的相违背的问题

美国国家卫生部于1993年颁布了《保护人类被试行为规范回顾指南》,要求将实验对参与者可能产生的生理、心理伤害降到最小

2、一般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谈话、问卷、访问)

实验法(实验室、自然实验)

测验法

作品分析法

3、特殊方法(研究技术)

各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互补方能在效

第二章

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学习要求:

1、了解三岁以内婴幼儿的心理及动作发展特点;

2、理解婴儿无条件反射的意义和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

3、掌握婴儿常见的无条件反射的种类;掌握婴幼儿动作发展规律;掌握三到六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一节

人生第一年

这一年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一些心理现象开始萌芽的阶段。

一、初生到满月

新生儿期是人类一生中唯一能观察到纯正的先天本能行为表现的时期。

(一)适应新生活

简介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神经系统特点:新生儿面临生死存亡的斗争;身体软弱,娇嫩,神经系统简单,功能还不完善。

为适应人间生活逐渐产生人的心理: 生存方式的变化:寄生——独立

生活环境的变化:恒定舒适——变化无常

(二)依靠无条件反射

这些无条件反射均在婴儿长到几个月时相继消失;若到时不消失,反而是婴儿发育不正常的症状。

1、无条件食物反射:吸吮反射

觅食反射

2、无条件防御反射:眨眼反射

3、无条件定向反射:探究反射

4、返祖性反射:

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4——5个月消失 巴宾斯基反射,6个月时消失

P23

晴天时,产院的婴儿象向阳花面向太阳

惊跳反射(莫罗反射),3——5个月消失 击剑反射(强直性颈部反射),4个月消失 行走反射(迈步反射),2个月消失 游泳反射,6个月时消失

所举的无条件反射,前三种对新生儿维持生命和保护自己有现实意义,后一种没有,但在人类进化历史上,可能曾经是有意义的。如抓握反射,反映了人类社会需用爬树来保护和维持生命;无论是否有意义,都是最初学习的基础。

无条件反射的意义:

保证了新生儿基本的生命活动,是应付外界刺激的本能。

局限性:具有刻板性,不适应变化;数量有限。

(三)条件反射的出现和心理发生

1、条件反射对儿童最初生活的意义:

弥补无条件反射的不足,是维持生命、适应新生活的新机制;

标志着个体心理活动的发生。

2、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 健全的大脑; 基础反射; 条件刺激物;(出现的时间与强度)

条件刺激物与无条件刺激物的多次结合。

3、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

决定于开始训练儿童建立条件反射的时间。

4、心理的发生:

出生即有,可追溯到胎儿期。

(四)认识世界和人际交往的开始

1、认识世界的开始:感觉的发生;视听的集中;

2、人际交往的开端;产生交往需要

二、满月到半岁(一月一变样)突出地表现在视听的发展,眼手协调,定向探究,开始认生。

(一)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起来 会主动寻找视听目标

婴儿早期就能表现出视听协调活动;声音定向是靠两耳接收信息的时间差形成的,而小婴儿头小,两耳距小,时间差小于成人,但仍倾向于对声音进行视觉定向。

(二)定向反射作用增加

无条件食物、防御反射对建立条件反射的作用减少,现时定向反射的作用增强;依靠定向反射认识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条件反射。

(三)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经常伸出的手可能预示其习惯用手

只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固定的反应

大脑皮质的成熟健全

非条件反射和已巩固的条件反射

个体差异较大

3-7个月的婴儿对音唇一致的人脸注视更久

1、本能的抓握:动作混乱

无意抚摸

无意抓握

2、手眼不协调的抓握

3、手眼协调的抓握

与坐姿有关,是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探索物体的萌芽

(四)开始认生

1、表现:找妈妈;摆脱生人

2、意义: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发展的标志;

情绪和人际关系发展方面的重大变化

三、半岁到周岁

主要表现在动作更加灵活,出现语言的萌芽,亲子依恋关系的巩固。

(一)身体动作迅速发展

婴幼儿动作的发展往往能说明其心理水平的发展,因为人的动作主要由高级中枢支配,其动作发展与心理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1、儿童动作发展规律: ①整体——分化

②上部——下部(首尾规律)③中央——边缘(近远规律)④大肌肉——小肌肉(大小规律)⑤无意——有意(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2、坐爬站走的发展:

与儿童动作发展规律一致,是儿童从躺着的姿势解放出来的时期,是其摆脱成人怀抱的时期

(二)手的动作开始形成

1、五指分工:大拇指的分工

2、双手配合

3、摆弄物体

4、重复动作

(三)语言开始萌芽

1、练习发音;音节清楚但无意义

2、听懂指令

3、用发音进行交往(前语言的交往形式)

(四)依恋关系日益发展 孩子和成人开始相互理解

第二节

1——3岁

这时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幼儿完成了几大任务:学会走路、说话,使用工具,有了自我意识。

一、动作的发展;

两眼不协调,手乱动

照视线去抓;简单的动作目的;不相干的动作;神秘的中线屏障

三翻六坐九来爬,周岁会走叫妈妈

牵一发而动全身

抬头-俯撑-翻身-坐-爬-站-走

头、躯干-双臂、腿-手、脚 臂、腿-手、脚 3、4个月,手弯成大钩子 打破中线屏障

针对物体,带有目的性 开关盒子24次

喜欢练习,只为发音愉快 语调决定理解

分离焦虑

(一)粗大动作的发展(大肌肉运动)最主要的是学会直立行走。1岁:会走;

2岁:攀爬,活动积极性高;

3岁;越障碍,兔跳,上下楼梯。

(二)精细动作(小肌肉运动)

主要是手的动作;逐渐学会根据物体的特点和功用,比较灵活、准确、熟练地运用物体。其过程分四个阶段:

1、完全不按用具特点动作

2、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延长

3、有意重复有效动作

4、能根据用具特点来使用它

二、心理的发展

(一)语言真正形成

1岁以前:语言准备阶段; 1——1.5岁:语言理解阶段; 1.5——2岁:开口说话阶段; 2——3岁:积极练习阶段;

3岁以后:基本能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思维的发生

1、表象发生:1.5——2岁左右出现表象,记忆进一步发展;

2、想象萌芽:2岁左右能根据物体进行想象性活动;

3、思维出现:2岁以后开始理解事物的意义及联系,是初步的直观动作思维。

(三)自我意识的萌芽

突出地表现为出现独立性,也称为“人生第一反抗期”,表现为:

1、好动,喜做事——按自己的意志行事;

2、语言上学会使用“我”第一人称

3、反抗成人控制 意义:是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体现,标志着人类心理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3——6岁

一、小班幼儿(3——4岁)的以下心理特点

(一)生活范围扩大

1、生理的发展:身体更结实

精力更充沛

2、大小动作自如

3、语言的发展

(二)认识依靠行动(直观动作思维)思维依靠行动,记忆、注意也如此。

(三)情绪性强

1、心理和行为无意性强;

2、情绪作用大。

(四)爱模仿

1、模仿表面现象;

2、行为习惯的形成依靠模仿。

二、中班幼儿的(4——5岁)心理特点

(一)活泼好动

儿童都好动,但中班特别突出;因为:

1、熟悉环境,有交往经验

2、生理进一步成熟,神经系统进一步发展

(二)思维具体形象(依靠表象)

1、思维更多依赖表象;

2、对语言的理解局限于具体生活经验;

3、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更易于认识。

(三)开始接受任务(活动目的性增强)

1、心理活动有意性发展增强;

2、有了最初的责任感。

(四)会组织游戏

1、游戏组织能力迅速发展,2、出现同龄人的伙伴关系。

幼儿从此不再局限于亲子、师生关系,人际关系由成人向同龄人过渡。

三、大班幼儿(5——6岁)的心理特点:

(一)好问、好学

1、活动兴趣内化,格外好奇;

2、认识(智力)活动积极性高;

3、有为求知而导致的破坏性行为。

(二)抽象能力开始萌发

1、思维有了概括性;

2、开始掌握抽象概念;

3、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三)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1、认识活动开始具有有意决策;

2、自我控制能力增强;

3、尝试用手段巩固认识。

(四)个性初具雏形

1、有了较稳定的态度和兴趣;

2、心理活动开始形成系统。

小班相同玩具数量应充足 利用示范组织纪律 提供良好的榜样群体

童言无忌

小班幼儿仅凭兴趣

小班游戏角色平行、分散,中班游戏角色多样,有组织 有“好朋友”了

喜欢提问 猜谜 拆电器

能分类

但常出错

自觉控制注意 回家复述有关要求

兴趣有分化 重视他人评价

第三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习要求:

1、理解感知觉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2、了解各年龄段学前儿童感觉发展的水平;掌握婴幼儿的触觉探索形式;

3、掌握学前儿童空间知觉的发展特点;理解物体知觉和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

4、掌握幼儿观察的发展特点。复习和导入:

1、复习:心理现象的分类;感知的意义;感知觉的种类;感觉的生理机制。

2、导入:感知觉在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节

感知觉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一、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1、感知觉的重要性: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2、人类新生儿已具备完善的感觉器官和成熟度较高的神经系统,从而使他们的感觉和知觉能力出现得最早,发展得最快。许多感知觉在婴幼儿期已接近甚至已达到成人的水平。

这不仅打通了联系外界环境的道路,也直接或间接地为其它认识过程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

语言形成之前,婴儿靠感知觉认识世界。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感知、记忆、控制、反应四个子系统共同组成的整体结构。不同年龄段,各组成分、相互关系及地位是不一样的。婴儿期,由于思维、言语、表象等心理现象都还未出现,控制力量微弱,反应以动作为主,决定了婴儿的认知结构只能以感知系统为主。

1、普莱尔的研究:0-3岁末,主要研究感觉;

2、皮亚杰的研究:0-2岁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是认知发展的第一阶段,依靠感知对环境作出反应,若未直接感知支,则认为它不存在。有三个特点:

逐渐形成客体永久性认识;

逐渐形成各种感官的协调活动; 逐渐形成有目的的行动

三、感知觉在幼儿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

1、认识活动中受感知左右,且感知是思维发基础;

2、情意活动中

3、控制自己行为(反馈机制)

0-2:感知运动阶段 2-7:前运算阶段 7-11:具体运算阶段

11岁以上:形式运算阶段

(第二信号系统弱)

如视觉区域功能障碍,会影响思维活动的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

视觉是儿童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人最主要的感觉通道。对婴幼儿来讲,视觉作用更大,对语言信息的接受和理解常需要视觉形象作为支持。

(一)视敏度的发展

1、视敏度的含义;调节机制(P60)

2、发展状况:发展迅速

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里,婴儿的视觉系统成熟非常快。3个月时,婴儿眼睛的聚焦就已接近成人;6个月的婴儿视敏度相当于成人的20%;2岁时接近成人水平。10岁时,儿童视觉调节能力最强。3、6个月以下是视力发展的敏感期。(P60)

(二)颜色视觉的发展

1、颜色视觉的含义

2、颜色视觉的出现

出生后不久即有辨色力,且有“视觉偏好”。新生儿喜欢彩色,不喜欢灰色; 1-2个月时,能区分各种颜色;

4-5个月时,能分出相同但深浅不一的两种颜色;同时能把各种颜色归于红、蓝、黄、绿四个范畴;

3、颜色视觉的发展

3岁前不能很好地辨别近似色; 4岁后逐渐发展

二、听觉

人类依靠听觉辨认事物的发声特点,欣赏音乐,学唱歌曲,学习口语。

(一)听觉的发生

1、胎儿的听觉反应

2、新生儿听觉的发生

传统观点:认为新生儿没有听觉,理由是羊水堵塞及耳管粘连;

现代观点:正常健康的新生儿听觉与生俱来。

3、测试指标:习惯化(去习惯化)

(二)听觉的发展

随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掌握语言、接触音乐环境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的听觉不断发展。

三、触觉(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重要性:认识物体

形成人际关系(依恋)

促进动作发展

80%

矫正视力最好在学龄前

喜欢波长较长的暖色 不喜欢冷色

研究方法:配对法、指认法、命名法

色盲:男7-8%;女0.5%

注意听觉有缺陷的儿童 注意幼儿听觉器官的保护 卡西摩多

(一)触觉的发生

出生即有;若干反射均是具体表现;湿尿布婴儿哭闹也是证明

(二)触觉的发展

主要表现为触觉探索活动的形成,以及触觉与其它感觉的结合。

1、触觉探索:口腔探索

手的探索

口腔探索:当其它方式未发展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手的探索发展后,退居次位,但仍是补充。手的探索:婴儿期形成,分三阶段:本能触觉反应

眼手协调

有目的的探索

3、触觉与其它感觉的结合:视触协调

听触协调

四、其它感觉

(一)味觉

生来就有,反应各异,对味觉差异敏感。糖水——吸吮(长时间)奎宁水——做怪相(痛苦状)酸味——嘴紧闭

(二)嗅觉

与生俱来,有自我保护功能。香蕉精——兴奋

臭鸡蛋——皱眉、转头

(三)痛觉

新生儿感受性极低,痛觉感受性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P75)

(四)动觉

动觉的发展使婴儿的动作越来越准确。

第三节

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物体知觉的发展

物体知觉是反映物体各种属性的知觉。有些一种分析器参与即可,有些则需多种分析器共同参与。

(一)形状知觉的发展

1、很小的婴儿就能辨别不同的形状。2、3岁的儿童已能正确地找出相同的几何图形

3、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辨别能力有差异

4、幼儿期,形状知觉与图形辨别逐渐与掌握图形的名称结合

(二)大小知觉的发展 1、6个月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且有大小恒常性 2、2.5-3岁是大小知觉发展关键期,能判断大小,此期间注意保护:儿童玩具应避免过小(易误食卡住)、过长(戳伤)、有毒

成人应鼓励幼儿活动,不宜过分限制

5个月以下,视觉不能引导和调节手的动作,手和物体争当视觉目标

选择自己偏好的食物;绝大多数婴儿喜甜

与嗅觉一样,有利于婴儿正确选择食物

对母亲奶味敏感 喜闻哺乳妇女气味

幼儿的痛苦比我们想象的要小

1961年,弗朗茨证实出生十几天的新生儿就能分辨物体形状(人脸、假人脸、黑白鸭蛋)

3个月以上的婴儿开始认识人脸图,喜看妈妈相片

并正确使用大小概念。3、3岁后判断大小精确度提高,能以大小排序。

二、空间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主要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位置及机体自身在空

间所处位置的知觉。

(一)方位知觉的发展(方向定位)

1、儿童很小就有方向定位的能力

1、儿童听觉定位能力强于依靠视觉记忆定位

2、盲婴依靠发声回响进行听觉定位,证明人类听觉定位潜力很大。

2、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 上下方位:3岁 前后方位:4岁

左右方位:始于5岁,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5-7岁,能固定地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

7-9岁,开始初步地,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 9-11岁,能比较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

近年来的一些重复实验指出:当代儿童知觉左右方位的能力较上述研究结果发展较早,我国8-9岁的城市儿童基本可达到上述第三阶段的水平,但左右知觉的发展的总趋势并未改变。

(二)深度(距离)知觉的发展

深度知觉:对同一物体的凹凸程度或不同物体的近远程度的知觉。

1、“视觉悬崖”实验证明,会爬的婴儿就已有深度知觉。

卡门波斯的重复实验,以心率为指标(1978)

2、鲍厄(1971)提出,2周婴儿对物体靠近自己有反应。

3、经验对距离知觉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沃克(1978):婴儿学爬的年龄影响深度知觉的发展。

三、时间知觉的发展

时间知觉:对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其特殊性在于:

1、时间本身没有直观的形象

2、人没有专门感知时间的分析器

(一)婴儿的时间知觉: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

(二)幼儿时间知觉的特点:

1、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年龄越大,精确性越高。

2、时间知觉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呈正相关

生活制度和作息制度在儿童的时间知觉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和理解有一个“由中间向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知觉方位的参照系统:上下、前后均有,左右则缺。

加拿大多伦多,世界最高的电视发射塔

沃克:同样深度,小婴儿爬过去的较多(68%)

5个月-减慢;9个月-增速

但运动经验不能代替视觉在知觉深度中的作用(如斜视)

7-8岁是时间知觉迅速发展的时期。

婴儿最先能理解的是“天”、“小时” 两端”、“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

4、理解和利用时间标尺(包括计时工具)的能力与其年龄呈正相关。

四、幼儿观察的发展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幼儿观察的发展,表现在观察的目的性、持久性、概括性及观察方法等方面。

(一)目的性(分为三级)

一级:有目的,能克服困难坚持观察; 二级:有目的,不能坚持; 三级:无目的。

(二)坚持性

幼儿初期很差,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发展

(三)概括性(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

丁祖荫(1964)认为幼儿对图画的认知概括化分四个阶段:个别对象阶段

空间联系阶段

因果关系阶段

对象总体阶段

(四)观察方法

1、最初是依赖外部动作进行,以后逐渐内化为以视觉为主;

2、未内化前,观察无秩序;内化后,方法逐渐形成: 知觉认同; 归入标准 塑造模型

观察中语言指导对提高幼儿观察效果极为重要。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学习要求:

1、复习并巩固注意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心理学知识;

2、掌握婴幼儿注意的研究指标;理解习惯化(去习惯化)的概念;

3、掌握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三到六岁儿童的注意特点。导入:

一、复习注意有关知识

(一)注意概述

1、定义

2、特性

3、与心理过程的关系

(二)注意的种类

(三)注意的品质

二、注意对儿童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

能达一级的幼儿比例: 3岁:0;4岁:2%; 5岁:22%;6岁:24%

阿格诺索娃:

外部动作——视觉为主

无序——有序得法

第一节

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注意与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1、使儿童从环境中获得更丰富、清晰的信息;

2、是婴幼儿活动成功的必备条件。

二、注意与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1、凡是注意所指向和集中的对象,人们对该对象的知觉就最完全、最清晰、最突出;

2、注意是研究婴幼儿感知发展的指标

婴儿不会用用表达其对刺激的反映,只有通过其注意的表现,来了解其心理反映

定向反射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变化,是研究注意的重要指标。(P95)

①觉醒状态(深度无意识——极度兴奋): 柯纳:规则的睡眠

不规则的睡眠

昏昏欲睡

不活跃的清醒

活跃的清醒

哭闹

觉醒状态与注意水平呈倒U形关系。②习惯化(去习惯化)

习惯化:对熟悉的刺激所发生的注意减退现象。去习惯化:新刺激的出现导致注意增强。标志:注视时间及心率:固定的试验程序

婴儿控制的程序

③心率变化(减速—定向;增速—防御、恐惧)易测、可靠、敏感。

应有准备性测量;避免其吸奶头

④瞳孔扩大

越大注意水平越高;难以实施,可用范围小。⑤吸吮抑制

婴儿常见的是停止吸吮

研究婴儿注意应综合多种指标。

三、注意与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感觉记忆(短暂注意)——短时记忆(持久注意)——长时记忆

四、注意与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 注意稳定性——意志坚持性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 注意现象自出生始。其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活动本身性质的变化和注意对象的变化。

一、定向性注意的发生早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知觉的效果取决于注意状态

视觉悬崖;注视人脸

爱情测验

注意的外部表现之一:无关活动停止

分析无意注意的两种形式,回忆相关内容

(一)定向注意的发生

1、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定向反射既是生理反应,也是最初级的注意;

2、定向反射性注意是外界事物特点引起的,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

负诱导:强烈的刺激引起大脑皮质的一定区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同时,其它区域或多或少处于相对抑制状态。

生理饱和:幼儿不能长时间保持一定的优势兴奋中心,注意集中于一种对象后,容易发生“生理饱和”,即有关神经细胞发生抑制,于是,注意转向另一对象。

这使儿童注意的方向不断变化。

(二)注意选择性的发展——儿童注意发展的主要表现

其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

1、选择性注意性质的变化:

最初决定于刺激物的物理特点,以后逐渐转变为刺激物对儿童的意义(满足儿童需要的程度)

2、选择性注意对象的变化:范围的扩大

对象的复杂化

二、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发展

定向性、选择性注意都属于无意注意。

随着语言和认识过程有意性的发展,幼儿有意注意开始发展,使幼儿注意发生更大变化,心理能动性更高。

第三节

3——6岁儿童的注意

一、幼儿的无意注意

3岁前婴儿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无意注意,3——6岁儿童的无意注意仍占主导地位。主要特点表现为:

1、客观因素为主(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但范围有所扩大,稳定性有所增长,注意易分散。

2、主观因素开始发挥作用(与幼儿兴趣和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中班兴趣更广;大班感兴趣的游戏持续更久,中止便反抗。

二、幼儿的有意注意

幼儿期,有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低,稳定性差,而且依赖成人的组织引导。其特点为:

1、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额叶7岁完善)

额叶的发展 小班3-5(良好的教育条件)有意注意保持时间:中班10(无干扰)

(单位:分钟)大班15(内部言语自觉调节)

它的生理基础是脑的一般觉醒水平

主要表现为“感觉偏好”新生儿期就有

幼儿玩耍持续时间:

年龄(岁)时间(分钟)1.5 5-8 2 10-12 2.5 10-20 3 30-50 5-6 120 识字的孩子:“干”“田”

2、在外界环境,尤其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 ①帮助幼儿明确注意的目的任务 ②用语言组织幼儿的有意注意

3、逐渐学习一些调节注意的方法

4、其有意性注意是在一定活动中实现的。

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学习要求:

1、复习并巩固记忆的的概念及其相关普通心理学知识;

2、明确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理解并掌握“客体永久性观念”、“延迟模仿”、“幼年期健忘”、“记忆回涨现象”等概念。

4、掌握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和3——6岁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

复习导入:

人的心理的发展,除得益于神经系统的不断成熟外,主要是经验的不断积累。

回顾:记忆的定义、环节、种类、作用 第一节

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知觉的所有特性都包括了经验的作用。

二、想象、思维产生的直接基础

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桥梁——记忆表象

1、表象相关知识的复习:

记忆与思维——表象是过渡环节; 记忆与想象——想象的原材料就是表象

2、遗觉表像:又称遗觉像,是感知后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短暂的保持。P137

三、语言学习的前提

听——记忆——说;读——记忆——写

四、影响情意过程的发展

通过记忆,儿童对与经验有关的事情发生一定的情感体验。

第二节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导入及复习:记忆过程的环节。问:从哪一个环节来考察记忆?它表现为哪两种形式?

一、记忆的发生与表现

(一)记忆发生的指标

有意注意的萌芽 言语调节,活动参与

遗觉表象研究:

黄希庭(1982)的实验:摄影记忆;

林传鼎:我国儿童:22-30% 穆欣娜:学前儿童记忆特点,过了一定年龄会消失 都布:儿童多于成人,可能是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

普通心理学课件【篇15】

大学心理学

1.去个体化:在一个活动方向和方式比较一致的群体中,有时个体会忘记自己的个体身份,把自己等同于群体

群体,把个体行为当成群体行为, 做集体中不敢单独做的事。

2.概念同化:是通过定义的情境直接向学生揭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过程,学生在认知结构中使用适当的概念来理解新概念

,从而掌握新概念的含义。

3.社会刻板印象:指对受社会影响的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一种相对固定的看法。

4. .

5.: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从而进行调整教学

规划和改进教学方法,必须组织形成性测试。

6.人格心理特征: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一种基本而稳定的心理特征。

6. .

7., 确定学生是否达到规定水平的标准化测试。

8.,从而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

9.:指群体成员在认可和评价方面达成一致的情绪。

:指的是什么学生会知道重组知识以获得新的有价值的学习成果的过程

11.,然后从这个判断中推断出认知对象

13.:是动态的系统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方向性,包括个体心理特征。

14.从众行为:指个人在群众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在认知或行为上表现出与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15.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能够顺利完成的个体性心理特征。

16.:一次学习的影响另一个。

第二个。

1。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阶段性、连续性、顺序性、联系性、差异性。

2.:抽象逻辑思维更进一步 理论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创造性思维已经很明显了

;思考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显着提升。

3.大学生有哪些能力:智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运动能力;社交能力;创造能力。

4.:客观的自我意识;崇高的道德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人品好。

5.;微课;教学决策培训;教师通过反思提高教学能力。

6.;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实践

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7.大学生性格发展的总体特点:性格类型趋于稳定; 性格增加的一致性和必然性;性格自控能力提高

性格特质的外在表现更加丰富复杂。

8.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交往动机的紧迫性;通信的主要对象是对等点;交流的内容丰富多样,而且范 9. 教师的教育机智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善于因势利导;善于适应形势;善于对症下药;善于把握比例。

11.

12.: 兴趣目录法;动作观察法;个人记录分析法;相关知识调查方法。

13.

14.

15.感知选择性;感知感知的整体性;感知的可理解性;感知的恒常性。

16.:当他从认知结构的角度重新审视迁移时,会发现原来的迁移模型需要改革

教科书的内容可以促进迁移;可以改进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以促进移徙。

17.动机冲突的类型: 双重方法冲突;比较避免冲突;接近-回避冲突;双重避免冲突。

三 1.尝试评论两个主要的动机理论: 期望理论:期望理论侧重于研究从动机后果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度。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需要提出一定的目标,而决定目标效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期望值越高,激发热情的效果就越大。期望值的高低与目标设定是否合适有很大关系。只有当目标让人觉得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实现目标时,期望值才会高,这样才有可能激发人更大的积极性。因此,在工作中,要不时及时调整人们的期望,避免不切实际的期望。同时,要充分发挥成果让人喜出望外、调动积极性的效果。

公平理论:该理论认为,员工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获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还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 (被自己奖励的感觉)/(这个人被自己投入的感觉)=(被比较对象的别人奖励的感觉)/(被被比较的人投入的感觉)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得到的和投入的比例等于别人作为比较对象的比例时,他就觉得公平;否则,他会觉得不公平。为了公平,我们必须克服导致不平等的两个因素:政策标准缺乏可衡量的客观尺度;管理者主观情绪的干扰。因此,要实现公平,关键是要有一个客观、具体的成果衡量标准,并具有更准确的可衡量性。

2。探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要特点: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高,逐渐趋于稳定,但尚未完全成熟。大学生自我体验的主要特征:自我体验的敏感性;自我体验的丰富性和波动性;大学生的自尊心明显增强。 ;大学生自控能力发展的主要特点:大学生自控意识和自我监督能力明显提高;强烈的自我设计欲望;强烈的独立倾向和抵抗倾向。

3.探讨教师成长发展的基本途径: (1)观察分析:观察分析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并通过自身的教学来丰富这些活动。经验,往往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小课堂教学。 (3)教学决策训练:教师的教学过程包括一系列决策。通过让教师进行教学决策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善他们的教学行为。 (4)教师通过反思提高教学能力。反思是教师专注于自己的活动来分析自己的行为、决定和结果的过程。这是一个提升参与者自我意识的过程。能力建设的手段。

4.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

过程;动机是指在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学习需求。两者相辅相成。培养大学生学习动力的方法:人生观和学习目标教育;培养学习和职业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使学习成为一种内心的满足;创造问题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因势利导,利用动机转移引导学生将外部学习动机转变为内部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效应,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入竞争机制,妥善开展竞争评价活动;适当使用奖惩手段。

5.如何维护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

健康发展;教育工作必须符合心理健康的要求;学校生活管理与校园环境应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2)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关注心理健康: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学生注意大脑健康;加强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格特质;合理调整情绪,正确应对挫折。 (三)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工作

6。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等),但根据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原因有很多种。如:学习负担重;难以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同学间竞争压力大;对所选专业感到失望;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来自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影响;挫折;个体心理素质的缺陷和主观因素的问题。以上原因都是从客观外界的影响来分析的。但大学生个体心理素质等主观因素存在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7.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

化学素质、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是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直接制约着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

4. 对还是错

1.美国心理学家霍尔用生物重复言语解释人类个体心理发展(Y) 20

2.智商与创造力成正比关系(N) 97在一定条件下是一种相对独立的非线性关系

3.人的心理是在一定的生物遗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遗传素质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发展(N)社会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4.双因素理论表明,真正的激励作用是健康因素(N) 204 激励因素

5。因为多血的人活泼灵活,适应能力强,这种气质类型因此而受到表扬。(N)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任何气质都有正反两方面的表现

6。爱教育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基本心理特征(Y) 228

7.性格是修正的核心,是个人社会行为的一个特征,影响个人人际交往的效果和事业的成败,被社会评判好坏(Y)12

8.需求越满足,人就越有热情去做这项工作(Y) 202

9.后续学习对前一学习发展的影响称为前向学习迁移(N) 100 反向迁移

10。如果学习没有动力,老师的教学是无效的(N)109 学生的成就不是由学习单独激发的 由因素决定的

11.马斯洛将完善自己的需要称为自我实现需要(Y) 201

12。心理发展的成功是不可逆转的,无法超越(Y)31

13。后天环境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N) 33 社会环境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14.营造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途径(Y)257

15.大学生知觉的心理问题有:神经症、神经症和精神病等。(Y) 182

16.社会便利化的作用是让人们在场或一起从事同一活动,这会降低个体活动的效率(N) 165 社会干扰的作用

17。特殊能力是活动所需的大多数普通能力(N)74个一般能力

18。 “一进兰花的房间,久久闻不到”是一种感受比较现象(N)5 嗅觉适应现象

19 .动机双因素理论强调动机效果不仅受绝对奖励的影响,还受相对奖励的影响(N) 204 卫生因素和激励因素

20.可靠性是一个测试结果的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Y) 128

21。总结性和创造性是思维的两个主要特征(Y) 7

22.格塞尔的成熟理论表明,人格未达到成熟阶段的教育可以促进成熟的发展(N)

23.心理成熟度 人们倾向于在心理上接受自己 (Y) 175

24.智商与创造力存在正比关系(N) 97 相对独立,在一定的非线性相关条件下

25.正迁移是指以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的影响(N) 101 促进影响

26.个人心理发展是个人心理变化的过程(Y )

27.艾宾浩斯的实验证明了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否先快后慢 (Y) 7

28.双因素理论表明,真正激励的是卫生因素(N)204 激励因素

30。期望理论表明,一个人追求的目标值越大,对他的激励作用就越大(N)206期望值越高,激励作用越大

31.一般来说,乐观的气质优于停滞的气质(N)12没有好坏的气质

32.外向 内向的性格比内向的性格好(N)

33.外部控制者有更高的成就动机(N) 120 内部控制者

34.效度是指一次测试经过多次测量后得到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N) 127 测试达到测试目的的程度

35.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高额资金可以更好地推动激励(Y) 202

36.激励的双因素理论表明,激励效果不仅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客观因素(Y)的影响

37.衡量比评价更有价值、更有意义(N) 124 有差异又紧密联系、相互依存

38.社会刻板印象也称为刻板印象效应(N) 151 刻板印象效应

39.个人容易从众吗?主要取决于个人心理素质(N) 166 取决于情境因素和个人特征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djz525.com/a/6148836.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关于催收的工作总结推荐
下一篇 : 教师励志语录经典短句2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