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励志的句子句子大全每年农历的腊月初八是腊八节,腊月的第一个节日就是腊八啦!记忆中的腊八节,家人总会煮一锅热乎乎的腊八粥,一锅浓情腊八粥,与家人团圆,共享传统节日美味。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关于腊八节的美文,希望大家会喜欢!

2024腊八节美文欣赏 篇1

腊八节到了,又可以喝到香甜美味的腊八粥了。

我跟奶奶说明天由我来掌勺,我从网上查到,正宗的“八宝”是指豇豆、红小豆、薏米、莲子、栗子、花生、红枣和葡萄干。下面就去购买材料,我和奶奶去了超市,经验不足的我把“八宝”各抓了一把放进袋子,奶奶快点阻止了我的行为,并对我说:“豆子要挑没虫眼的,米要颗粒饱满的。”我又把那些豆子分类放回去,然后又一粒一粒按需要精心挑选。回到家后,我把“八宝”洗得干干净净,还把黄米、江米泡到水里。

我早早起来筹备做腊八粥。我把那些泡了一晚的豆子放入锅里,半个小时过去了,豆子也软了,我又把江米、薏米、黄米放进锅里,20分钟后,香喷喷的`腊八粥出锅了。我品尝着我们的劳动成就,心里美滋滋的。

2024腊八节美文欣赏 篇2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几年过去了,我的记忆深处又回响起了小时候姥姥做的大锅腊八粥

每当在春节的前几天,我就会想起姥姥煮的腊八粥。在小的`时候,我总是抱着姥姥的小腿,昂起头痴痴地问她:姥姥,什么时候才能吃上您煮的腊八粥啊!姥姥高兴地说到:我的大外孙想喝粥了!不过,还要等几天哦!就这样,等了几天,腊八前一天,姥姥就准备好了丰富的食材:红枣、花生仁、红豆、小米、黑米

到了腊八这天的一大早,姥姥就把大袋杂粮洗干净后倒入锅中,加清水,最后用大火煮,待沸腾后,降大火为弱火,慢慢熬制。我急切地左顾右盼,把脖子伸得似长颈鹿般,可那时身材矮小的我,怎得看见高出我一个头的锅呢?

姥姥,您抱我看看呀!姥姥双手搂住我的肚子,将我从地上抱起,轻轻翻开锅盖,眼前的景象映入了我的眼帘:红中透着白,白里夹着黄,颗粒晶莹。我迫不及待地凑近锅中近看,姥姥赶紧抱住快要扑进锅中的我:哎,小心别烫着!

粥终于煮好了,香气四溢,外婆盛出一碗腊八粥给我,我迫不及待地尝上一口,真是香甜可口,那种甜腻腻的滋味从舌尖一直流淌到我胃里,流入我的心里

现在回想起小时候的腊八粥,那种浓浓的香甜的滋味还让我难以忘怀。

2024腊八节美文欣赏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并分清详略。

3.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

教学重点:

1.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并分清详略。

2.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

教学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并分清详略。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识记生字词,熟悉课文内容。

2.启迪学生对平时生活进行联想,感悟身边事物的乐趣。

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腊八粥 细腻咽唾沫 汤匙 搅和 浓稠  肿胀 褐色 染缸 脏水 筷子

2.导入话题: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节,俗称“腊八”。在这一天,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方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老舍笔下的《北京的春节》中就有对腊八粥的描写:“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那么,沈从文笔下的腊八粥又是怎样的呢?

3.板书课题,指导书写“腊、粥”两个字。提醒学生注意:“粥”字由三部分组成,左中右距离相等。

二、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主次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围绕“腊八粥”,作者主要写了什么事?

(1)学生边读边圈画。

(2)学生交流。

预设:腊八这一天,妈妈在灶台熬制腊八粥,馋粥的八儿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后,终于和家人一起心满意足地喝到了粥。

交流后概括:围绕“腊八粥”,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喝粥”这两件事。

2.请学生说一说课文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

学生交流文章的详略安排。(“等粥”写得比较详细,“喝粥”写得比较简略)

3.学生思考:详写的部分,作者写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

(1)学生默读并思考。

(2)学生交流:八儿盼望喝到腊八粥、八儿设想如何给一家人分粥、八儿对腊八粥样子的猜测、八儿看到腊八粥。

指导学生将“等粥”部分概括为: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四个小部分,相机

三、仿写练笔,练习表达

1.学生讲一讲自己喜爱的食物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2.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写自己喜爱的食物。

要求:要抓住食物的特点,可从食物的材料、味道、做法等方面去考虑,尽可能写出对食物的喜爱之情。

学生完成初稿后交流。

四、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完成仿写练笔的初稿,并作修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听写词语,回顾作家笔下的“腊八粥”。

(1)听写词语:腊八粥 腻腻的 糊糊涂涂 浓稠

(2)学生用上这些词语说说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腊八粥给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板书课题,回顾课文“等粥”部分可分为哪几个小部分。板书:盼粥 分粥 猜粥 看粥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过渡:看了视频中的腊八粥,我们再来看看作家沈从文笔下的腊八粥。它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读一读这段文字。(出示第1段)

2.自读第1自然段,说这段文字描写的腊八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学生可能会从“深受喜爱”“甜甜腻腻的口感”材料丰富”等角度去说。

3.请学生说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

如“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4.学生尝试介绍一种自己喜爱的美食。

(1)过渡,如果让你来写一种美食,你打算怎样写呢?

(2)用课件出示“包子”“糖堆”“烤鸭”等美食的图片,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自己喜欢的美食是什么。

(3)思考:怎样把你喜欢的美食介绍给同学?

(4)小组交流: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每位成员把自己喜欢的种美食介绍给组内其他同学。

(5)小组评价,并推荐介绍得好的同学在班里展示。

提示: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评价或推荐理由,引导学生关注“抓住特点来表达喜爱之情”,不断完善自己的介绍。

(6)小练笔。

仿照课文第1自然段,写一写自己喜欢的美食(此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情来决定是当堂完成还是在课后完成)。

5.再读第1自然段,说说描写腊八粥时哪些词语给你的印象最深。

教师结合学生提到的词语,如“甜甜的腻腻的”“糊糊涂涂”“大碗大碗”等,总结并过渡:作者描写腊八粥的语言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把一幅幅生活的图景像影视剧一样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三、精读课文,品析人物形象

1、默读课文:文中多处写到八儿想吃腊八粥的情形,请你画出来并作批注,体会他的心情。

【设计理念】于永正老师说过:“读书一定要留下痕迹。”一定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生可以在在书页上用特定的符号或文字写下自己读书的所疑、所思、所感和所想。因此,在批注中圈、点、勾、画等符号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而教师会随堂巡视,适时点拨,在学生充分感悟后,组织交流。交流时,要引导有感情朗读。

2、小组讨论,1人发言,其他补充。

3、引导学生从神态、动作、心理、语言这四个方面进行评析

①神态动作: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体会“急红了眼”所表现出的急切心情。

②心理描写:锅中的一切,这在八儿,只能猜想……

此刻的八儿想吃却吃不到,只能想象锅中的.美味,体会他焦急的心情。

③“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

从八儿的语言中体会他的天真无赖,这里写出了他对腊八粥的渴望和迫不及待,就如古诗中所说“最喜小儿无赖”。

文中八儿的语言最为有趣,于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

4、情景再现,品读语言

①呈现文中三处对话,学生自由读

②片段一:师生合读片段二三:学生合作演读

【设计理念】采用多种方式,以读促悟。描写、抒情课文,可“诵读欣赏”。

5、在沈从文笔下,通过对人物的细节刻画表现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以及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

6、八儿这么想吃粥,他吃到了吗?引出最后一段话。

7、练笔:发挥想象,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出八儿吃腊八粥的情景。

【设计理念】此环节是为了拓展延伸,加深感悟,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课文的描写,进行读写结合的练习,完成读写之间的迁移。

教学反思

本文通过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对八儿等粥与八儿喝粥分别进行了描写,文章重点着墨在八儿等粥时迫不及待的心理,也通过运用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一系列正面描写的方式,生动地向我们展示出八儿的可爱、天真、聪明。又通过略写的方法对一家人喝粥的场面进行简单处理,在整个喝粥的语段中,仅通过侧面描写的方式和简单的语言描述,将腊八粥的香甜可口描写出来。进而让学生明确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并能做到熟练运用到相应的习作中。文章对于传统节日营造出来的氛围的把握是比较困难的,因而可结合学生的日常实际同时与多媒体进行结合,让学生真正能够感受到传统节日浓厚的节日氛围,与合家团聚时的喜悦心情。这样才能将重点落实到位,也能更好地突破难点。

2024腊八节美文欣赏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八儿“馋”的形象特点。

2.找出文中细腻描写腊八粥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一碗美味可口的腊八粥让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馋涎欲滴,住方家大院的八儿正是其中的一员,面对甜甜腻腻的一锅粥,八儿又有什么表现呢?我们继续学习。

二、理清脉络,品读细节

1.作者是如何具体、详细写出八儿等粥的这一份喜,这一份急呢?试着用小标题概括。

【课件提示盼粥——(分粥)——(猜粥)——(看粥)】

2.教师指导,学习“盼粥”

(1)快速默读2到8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八儿的词句,想想这属于对人物的哪种描写,谈谈自己的'体会。

(2)学生汇报

①语言描写感受到八儿等粥的急切,妈,妈可是连喊了两遍呢!

②“进进出出”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八儿一次又一次地去看正在熬煮的腊八粥,体现了他等粥的急切;“眼睛急红”“要哭的样子”两处神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八儿心中的煎熬与期待。

(3)总结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发现了么?沈从文先生非常善于通过语言、动作、神态这些人物细节,将人物的内心刻画得淋漓尽致(板书:细节刻画内心)。

三、小组合作,交流感受

其实,通过人物细节刻画内心在课文的后面三个场景——分粥、猜粥、看粥中也有,接下来,请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学习,挑选后面三个场景中的一个,找一找,划一划,谈一谈吧。

(1)小组挑选一个场景,先进行个人默读、思考、批注。

(2)小组讨论后,将讨论结果(小组讨论反馈表)拍照上传。

(3)教师根据拍照反馈信息,将挑选相同场景的小组讨论反馈表同时出示,请小组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

(4)进行临时分组,将选择同一场景的小组进行整合,共同修改、完善小组讨论反馈表,并在此将结果进行拍照上传。

(5)小组分享修改、完善过程中的思考与交流。

(6)全班同学应用反馈器进行选择,选出今天小组合作中最积极思考、善于修正的小组。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合作学习、不断思考,你发现了么?焦急等粥的八儿形象在作者细致的描绘下是那么淘气可爱、活灵活现。文章虽然写的是腊八粥,实则是一幅动人的画。从这幅画里,除了调皮可爱、贪吃好奇、满满童心的八儿这个人物形象之外,你还能读到些什么?请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件出示沈从文的介绍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五、课外延伸

同学们,课文学完了,但我们的阅读与思考还在继续。今天,老师带来了名作家冰心笔下的《腊八粥》,请和我一起美美地诵读吧!边读边思考、比较:同样是腊八粥,文字上有着怎样不同的味道。

2024腊八节美文欣赏 篇5

在暖冬里猫冬,时光静好,日子似乎格外踏实、平静和温暖。不知不觉中,好几个远离尘嚣和聒噪的清闲假日已在指间悄然滑落而去,蓦然间,年关迫近,腊八节已到眼前。

腊月初八一大早,乡村的家庭主妇们便里里外外跑出跑进忙碌起来,淘大米淘糯米,洗大枣洗葡萄干,泡枸杞泡绿豆泡花生米,然后把它们一起下锅用温火慢慢熬,不一会儿,家家户户的饮烟里便飘溢出黏稠的香甜的腊八粥的味道。随着这味道不断飘散不断弥漫,年味也就不断发酵变得愈益浓烈和醇香,如同墙角那坛刚启封的陈年老酒一样让人陶醉让人神往。不觉想起小时候唱过的歌谣来:

腊月八,眼前花,还有二十二天过年家,小孩小孩你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俗语说得不错,过完腊八节,喝完腊八粥,红火的年味就拉开了序幕,与新年有关的话题便活泛起来,作为孩子,谁能不激动不兴奋呢!

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不自觉地回想起这些歌谣,都会让我的记忆之舟在心海里荡漾起儿时腊八节的一些涟漪来。

儿时的腊八节,一直很很清贫很单调却很温暖。

那时候,乡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甚是清苦,平时吃的以黄的(玉米面)为主,若到年关能吃几顿白的(小麦面)打打牙祭就算不错了。至于在腊八节里用白米大枣枸杞花生仁等什物熬粥,那只能是全村数一数二的有头有脸的人家才有的事,不会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所以,在我没有走出山村前过的近二十个腊八节中,我的记忆里是没有腊八粥的概念的,也不知道腊八粥和腊八节有甚关联。

记得老家乡村有这么一个俗语:腊月八,没米吃,不杀儿子杀女子!

乍一听,感觉挺吓人的,似乎贫困的乡村充满了暴力和血腥!其实,这句俗语虽带杀字却毫无杀机,表达的是贫苦人家过节时无白米无白面的纠结和无奈,日子过得苦,只能迁怒于女子而心生叹惜和怨愤了。

但无论如何,腊八节还得过一过,因为腊八节毕竟是年关的开始,不过是说不过去的。按照习俗,还得做点糊状和黏稠的饭食,不仅供人吃,还要给鸡、狗、牲畜分享一点。吃了这种糊状和黏稠的食物,人和家禽家蓄便都糊里糊涂,把苦日子当甜日子过了。而且,吃这东西还能糊住大家的嘴,谁也不能说糊话乱说话。这样以来,黄的`就大有用处大显身手了,家家用它来做馓饭糊糊汤,热锅热碗吃上一顿,既祛寒气又蒙混过了节日,也算美味佳肴了。

除了吃黄的之外,腊八节留给我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打腊八(其实就是河面上麻池上的冰块)了。

腊八节作为新年开始的标志,除了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有的地方击鼓逐疫,有的地方跳神逐疫,有的地方用冰块逐疫。多年以来,老家的乡村就一直保持这样一个习俗:腊月初八一大早,每家每户都打发人拿上铁棒铁锤去河边、麻池(沤麻用的水池)上去打腊八,把打下来的大大小小的冰块用背蒌背回来,一块块放在厨房、粮仓和卧房之中,可以驱邪逐疫,久保宅第平安。我们那儿的人把打来的这些冰块称作腊八,把打腊八看作是腊八节的一件大事。

腊八节打腊八是个苦差但也是挺有趣的事儿。那时候的冬天确实很冷,冷得很直接很干脆,只要一过立冬,雪就一场接一场的下,雪后,天气就一天比一天的寒冷,到了腊八节,正值三九天气,三九四九,关门闭首,说的就是这一年中最冷的时节。这时候,小河、麻池里的水就结出了足足有半尺多厚的冰层,正是打腊八好时节。每年腊八节一大早,我和两个哥哥,穿上破棉衣破棉鞋,戴上暖帽,拿上铁锤铁棒,背上背篓,早早就来到麻池边上,把背篓放在一边,找一个好点的位置站稳脚跟,然后臂膀鼓足劲抡起铁锤,手起锤落,随着嘭的一声响,麻池的冰面便裂开了缝,只听咔嚓一声,冰面四分五裂,分裂出一些大大小小的冰块。当然,这样的好运气不会常有,有时冰面较厚,需要连续敲好几下冰面才能开裂。冰面开裂后,破开的冰块浮在水中,用镢头或铁锨就可以捞上来,再用手把冰块装进背篓,用破棉衣把手擦干,然后背上背篓,满载而归。

冰块背回家后,一块一块,光滑细腻,晶莹剔透,宛若羊脂玉,温润而洁白,让人爱不释手。仔细端详时就会发现,这些腊八上天然镌刻着一些栩栩如生的庄稼图案,有的像土豆,圆圆的大大的,一串连着一串;有的像玉米,密密匝匝挨挨挤挤,如同青纱帐一样茂密;有的如麦穗,一穗压着一穗,一层连着一层,颗颗饱满,显露着庄稼人的精神。这样的风景每年自然先由父亲领略,他在窗前迎着朝阳眯着眼睛把这一个个冰块仔细端详摩挲够了,然后就会一捋胡须说:明年的洋芋长势好,麦子看起来也不错,明年咱家该多吃些白的了吧!说完,父亲把他鉴定过的腊八又转给了母亲,母亲一块接一块挨个看了一遍,颇为惊喜地说:他大,我咋看腊八里有很多书,你说咱家贵娃能念下书不?父亲听了,又拿起母亲说的那块冰,翻来翻去端详了好一阵说:只要好好念,应该是有希望的!

这样端详冰块的,不只有我的父亲母亲,老家村庄里的人都这样,他们一直以来都相信一个传说,腊八图案能预示来年五谷杂粮的收成。所以,看看一个个冰块,他们就能看到来年的希望,或者能获得一个辛勤劳作的理由和念想!

腊八给了庄稼人一种念想一种力量,就更值得珍藏了,捧一块腊八,放在厨房,再捧一块,放在粮仓,再捧一块,放在卧房,不论家里的哪个角落,放上一块腊八守着一块腊八,便能在一年四季驱邪祛疫,免受蚊蝇喧闹之苦,阖家安康,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去收获更多的希望。

从我记事起一直到高中毕业前,我家每年都在吃黄的馓饭喝黄的糊糊汤打腊八端详冰块憧憬未来中过腊八节,迎接新年的到来。而每年这一天里,父母都不遗余力地从一堆冰块中生搬硬套地找出一两块有书本形状的冰块,端详一阵后,他们的眼睛里便盛满了喜悦,盛满了自豪和希望。彼时那番情景,平实却温暖,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后来,我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后在离家几十公里的小镇上工作,生活条件也有了改善,每年腊八节也能喝上香味扑鼻的腊八粥了,但我却始终感觉腊八节与我渐行渐远,那些吃糁饭喝糊糊汤打腊八等与腊八节有关的事慢慢地变成了我的记忆,零落成我淡淡的乡愁,伴我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上蹒跚前行。

我考上学校后,父母亲高兴极了,以为十几年来他们都在腊八里看到书本图案,所以我才有了出息。他们还把这当作一种经验向别人推广,逢人便说:谁家腊八里有书本,谁家的孩子书就念得好,将来一定有出息。其实我就考了个师范学校,当了个教书匠,算不上有什么出息,但父母亲却都很自豪和满足,以为我跳过了龙门,实在是一件比五谷杂粮的丰收更值得高兴的事儿了。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不经意间我已在这个到处弥漫着铜臭的小镇上生活了二十几年。二十几年间,我在小镇娶妻生子成家谋业,但始终没能融入小镇人的生活,特别是每至传统节日时,我都会面朝南山,听任缕缕炊烟摇曳起我的乡愁,家乡节日里充满欢笑和温暖的画面便会浮现于我的眼前,让我久久地依恋和回味。

今天,又至腊八节,老家应该又有一块一块的腊八放进了卧房、厨房、粮仓里了吧!年迈的母亲应该又在端详腊八又在寻觅书本图案眸子里又会盛满希望吧!

读了“2024腊八节美文欣赏”,有没有一两句让您喜欢的短句?希望您喜欢djz525.com小编为您推荐的句子大全,更多好内容请阅读腊八节优美文案,祝您开心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