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励志的句子范文大全(编辑 魔法少女)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案格式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初三教案道德与法治 篇1

设计思路:

力求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中心,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尤其是朗读和背诵活动中,感悟诗歌中蕴藏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因为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根本不用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所以这节课教师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去引导,去点拨,让学生在说中训练语言,读中积累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多为学生创设自主,开放质疑的空间,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

2.让学生领悟我们的祖国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只有民族之间相互尊重,情同手足,我们的祖国才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爱我中华六次重复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整理分析搜集来的信息资料,让学习不局限于课堂,不局限于文本,丰富学生的情感和认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直接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他们相互尊重,情同手足,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一样和睦相处,那么,欣赏了歌曲之后,你想说一说自身的感受吗?

2.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和图片,引导学生注意要求:不允许直接照搬资料来念,要选择关键的内容,用自身的话来介绍。

3.你们想唱这首歌吗?要想唱好一首歌,首先要理解歌词,把作者藏在歌词中的情感挖掘出来,悟到自身的心中去,那最后才会唱出动人的歌。下面我们就一起到文中看一看,读一读,悟一悟。

(二)初读,读通读顺

1.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提出自身不懂的问题,用“”或“?”画出来。在小组内与同学讨论交流。

(这两个环节所解决的主要是浅层次的生字新词的认识和理解问题。)

(三)细读,读懂读透

谈读书感受,读了这篇课文,与听歌曲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了?你的感受是通过课文中哪些词句得到的?请再读读课文。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抓“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朵花”“健儿”“英姿勃发”等词句来深入理解感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四)研读,读新读活

1.通过研读,感受到不论五十六种语言有多大的差别,但有一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那就是“爱我中华”。根据学情发展变化的情况,作如下预设。

预设一:结合有关语句谈理解,讲感受。要让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不拘泥于课文中所提到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再走出来,说一说中华儿女爱我中华的具体表示,要让学生把平时留意的相关信息迅速从脑海中检索出来,比方“抗洪抢险的事”“捍卫边疆的事”“为祖国发奋图强,刻苦学习的事”等等。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对自身身边熟悉的事情上来,发言的内容要涉和比较宽的范围,还要有代表性。

预设二:点击教学软件,通过大屏幕播放奥运会上运动健儿在运动场上雄姿英发的场景,使学生目睹各族健儿在世界竞赛场上为祖国摘金夺银争得荣誉的局面。放映医护人员在非典时期救助病人的画面,使学生体会到中华各族儿女在爱国热情的激励下,在各行各业中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结合画面让学生畅所欲言,谈出富有新意的感受来。

2.指导感情朗读,边读边想像那感人的局面。要在富有激情的朗诵中活化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抒情的痛快。

3.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师引读,生齐读爱我中华)。引导学生结合齐读时自身心中的感受说一说“爱我中华”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使学生感悟到每次都不同程度地爱到感染,特别是最后一句,在歌词结尾点题,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将作品中的爱国情推向XX。

4.赏读,读美读会。

过渡:看到这一幕幕动人的局面,我们心潮涌动,激情澎湃,请听作者的感慨。

①出示课件,播放课文录音(配有相关的画面)学生边看边听边体会。

②介绍歌词写作的背景资料,协助学生体会课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爱我中华》这首歌是我国的词作家乔羽、曲作家徐沛东在20世纪90年代初创作的,是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扮演而创作的主题曲,音乐采用壮族民间曲调并进行了发展。这首歌表示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它不时鼓舞着中华儿女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的豪情壮志。

③试着背诵课文,学唱《爱我中华》。

小结:这雄壮的歌声唱出了民族情,爱国情,更唱出了中华民族战无不胜,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

2024初三教案道德与法治 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尊重的意义及作用,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会在生活中要与他人和谐相处必须具备理解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意识和能力。

2.在情景模拟和合作学习中了解尊重自己的表现,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一一推己及人。

3.通过学习,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良好品质,养成事事处处多为他人着想的行为习惯,真正做到互相尊重。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尊重无处不在,并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意识和品质。

2.在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尊重别人的方法,将尊重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

一、导入新课

1.想一想,说一说:图片中的这些礼仪都表达了什么?

2.回答:表达了对他人的尊重。

二、新授

1.小活动:说说我最尊重的人

2.提问:谈到尊重,我们往往关注取得一定成就的人,那么,身边默默无闻的人也值得我们尊重吗?

3.小小讨论会:

孩子不想上学大哭大闹时,有的父母常常生气地教育说:“如果你不好好读书,以后只配扫大街。”而如今,同济大学有一位博士生却主动利用假期帮助在杭州做环卫工的母亲认真地清扫。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

4.看图回答:他们也值得尊重吗?

5.播放视频《每一种工作都值得尊重》

6.观后交流会:观看视频以后你有怎样的感受,请你分享一下视频中让你感触比较深刻的片段,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7.学生回答:每一种工作都值得尊重,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赞美!

8.教师提示总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即使默默无闻,即使没有取得什么显著成就,他也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每个人,都应当得到尊重。

9.小小故事会: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值得尊重的普通人,我们一起来讲一讲他们的故事吧。

10.展示古罗马斗兽场遗址照片,并提问学生:你认识这个地方吗?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11.介绍:古罗马斗兽场的由来

12.小组讨论:

(1)请你根据自己的课外阅读经验和独到的思考,说一说你是如何看到这样一个“古罗马斗兽场”的,你是怎么看待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关系的?

通过对该问题的思考,懂得奴隶的生命、人格尊严得不到尊重的事实。

(2)在古代中国,也有类似的现象吗?

通过对古代中国类似现象的反思总结,懂得在古代社会,许多人得不到尊重。

(3)对比古代社会,当今社会有了哪些发展和变化?

通过古今对比,明白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13.教师过渡语:虽然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但是,不受尊重的情况仍然存在。

14.图片展示:不尊重他人的一些行为。

15.畅想畅言:如果每个普通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将有哪些变化?

三、课堂小结

每个人生而平等,也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都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人人得到尊重,这是一个社会具有更高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世界。

四、板书设计

2024初三教案道德与法治 篇3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青春的魅力,释放青春的活力,激发青春的热情,树立自信、自强的青春态度,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能力目标 学会辩证、理性地对待青春,能够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

知识目标 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懂得如何把握青春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

教学难点:如何做到“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考:“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你如何理解这些句子中的“格”?

提示:格是正确、形式、规矩的意思。

教师讲述:放飞梦想的青春时代,我们可以张扬、放纵、探险、自由、任性、哭闹,但是做起事来我们要遵守规矩,我们要让青春有风格。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青春有格”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行己有耻

很多时候,公交车上年轻人“镇定”地坐在老弱病残孕的座位上,丝毫没有意识到身旁站着的老人,如果换成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呢?

(1)如何理解“行己有耻”?

提示:学生分组讨论,注意举例说明。

教师总结:“行己有耻”简单地说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正如朱熹所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这就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勾践卧薪尝胆

(2)越王为什么“置胆于坐,饮食尝之”?

提示:这是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3)教师讲述:“行己有耻”的要求。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正如孟子所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教师总结:“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它在我们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活动一:教材P28探究与分享

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

思考:

(1)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

提示:纪律、规章、法律、道德。

(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

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要遵守道德、法律等规则以外,我们还要遵守纪律、规章制度等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这些规则的约束,不管我们的行动是否被发现,我们都应该遵守。“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过渡:我们看一看这个片段

今天我们实行无人监考的考试方式考数学,考完后排名。老师发完卷子走了,刚开始大家在认真做题。一会儿,我遇到一道难题怎么算也不行,看到邻座的同学已经做出来了,而老师又没在,我就想抄袭他的。我心里还是纠结“这是考试,不管老师在不在,都要遵守考试纪律”“这次考试完,老师排名次,如果这道题写错了,名次有可能就排在后面,回家妈妈又得唠叨我”。

活动二:出谋划策

“我”该怎么办?帮“我”出出主意。

提示:不看,不管有没有老师监考,我们都要遵守考试纪律。

教师讲述:“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掌握增强自控力的方法和技巧:增强“我不要”的力量;增强“我想要”的力量;加强自我监控。

目标导学二:止于至善

活动三:说一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选自《大学》

(1)《大学》这本书的主旨是什么?

提示:《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陋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微尘”

20xx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他们说要替朋友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五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时,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在青岛市红十字会记录中,“微尘”在非典期间捐款两万元,在新疆喀什地震时捐款五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一万元,向湖南灾区捐款五万元……这位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额较大,却一直不愿露面。于是,青岛市民开始了寻找“微尘”的行动。有人认为,“微尘”是个值得尊重的人,不为名、不图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么人们就该尊重其选择,也希望“微尘”这两个字成为青岛公益事业的一个符号。在青岛,“微尘”正在凝聚更多的爱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了“微尘”“小小微尘”“微粒”的名字。现在,“微尘”已经超越了一种称谓,成为不留姓名无私奉献公益事业的群体、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和青岛公益事业的固定品牌。

(2)谈谈你对材料的感悟,并说一说以后的打算。

提示:行善在于心,在于行动。我们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活动四:教材P30探究与分享

童小勇每周都抽空儿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学校号召大家向童小勇学习。对此,几位同学有如下议论。

(1)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

提示:应看到小勇同学的优点,鼓励他的行为并向他学习。

(2)看到这封感谢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提示:我会替小勇感到高兴,并将小勇作为我的“榜样”向他学习。

教师总结:我们应该把童小勇作为榜样,向他学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我们要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活动五:案例分析

小明这学期又被选上“三好学生”,这是他连续三次当选了。当有同学问他时,他说:我每天晚上都要对自己今天的行为进行思考、检查,看看是否有不足之处,今后注意自己的言行。

思考:小明的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提示:平时我们要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教师讲述:小明做到了“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活动六:教材P31探究与分享

观点一: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观点二: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社会的完善,都是从个人做起,但如果只独善其身而不能“兼济天下”,那么,独善其身的结果未必靠得住,独善其身的价值也未必保得稳。

(1)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提示:观点结合实际情况,举例说明。

(2)“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教师总结:要做到独善其身,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处世,始终拥有信心、不断激励自己,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在社会中还要关心、帮助周围的人。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青春有格,就是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也就是“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让我们做一名有志少年,张扬自己的青春,放飞自己的梦想。

教学反思

1.情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创设多种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活动起来,让他们畅所欲言。

2.这节课设计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些陌生,理解困难。

3.学生课堂上讨论不激烈,对于一些观点不能较好地说出自己的理解。对于国学知识知道得太少,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2024初三教案道德与法治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植物的种子

2.自己动手实验,体会植物生长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级关键:

根据学生种植种子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种植指导

教法:

通过课件让同学了解植物的生长,引发学生兴趣,指导种植。

教学准备:

3.常见植物种子的图片

4.花生,黄豆,发芽的土豆等种子、小花盆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展示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我们是由小婴儿汲取营养长大,动物都是刚出生时很小很小,通过食物慢慢长大。那么有同学知道植物是从什么长大的吗?

种子

没错,植物就是这样奇妙的生命,大西瓜是由西瓜籽长成,萝卜也是非常小的种子通过吸收水分,日照,利用土壤中的营养长大的,今天老师带来一些种子,看看大家认不认识。(发下准备好的种子)

老师讲解

通过课件图片介绍常见植物的种子。

动手实践

将准备好的花盆发给学生,老师示范将种子埋在土里,浇少量水。

布置作业

1.向家长询问或查找资料了解植物种植的注意事项

2.完成种植计划表

我的'种植计划

我想种。

我想请帮我。

除了准备花盆种子,还要准备

5.每天完成一篇种植日记

五、板书设计

试种一粒籽

第二课时

十一、交流体会

一周过去了,同学们种的种子怎么样了?一定有很多体会吧。下面哪位同学愿意带着你的种子到讲台上跟我们分享一下你和你的种子的故事?

十二、小组讨论

小组之间展示自己的种子茁壮成长的样子,每小组评选出最美种子放在教室阳台。

三、板书设计:

我们的收获

教学反思:

2024初三教案道德与法治 篇5

教学目标

1、感受新学期的变化。

2、学习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形成积极的自我期待。

3、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提醒、督促自己的行为。

教学准备

(课程资源开发)

教师:图画纸

学生:彩笔

教学重难点

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提醒督促自己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分组寻找新变化——发现

新学期开始了,你发现学校班级生活中哪儿有了新的变化?

1、学生自由组合,观察教室、校园、师生、书籍等各方面的变化。

2、组织“我的发现”汇报会,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二、谈谈自己的打算——畅想

新学期,每个同学都怀着美好的愿望。你有什么打算呢?

1、我想学习成绩比上学期更好。

2、我想这学期一次也不迟到。

3、我想学会打乒乓球。

4、我想在教室栽盆花。

5、我想长的更高一点,力气再大一点。

6、我想有更多的好朋友。

新学期开始了,你准备好了吗?

画一画,写一写自己想做的事,自己打算改正的坏习惯等。

三、帮自己实现愿望的方法——自我提示

问题1:寒假里天天睡懒觉,现在早上还醒不了,今天又迟到了。

问题2:上课时我老想着玩电子游戏,老师讲什么都没听见。

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1、讨论:怎样自我提示、督促自己实现愿望?

2、自己设计各种方法,如每周表现记录表、提示牌等。

3、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方法。

四、进步展示台——表现

1、全班同学共同设计“我的愿望”的墙报。每个同学把自己的'愿望贴在墙报上展示出来,大家互相督促,发现并记录自己喝其他同学的进步。

2、发现自己周围的变化。

3、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提醒监督自己的行为。

五、班级公约

我们想让我们班级变得更好!

1、 教室干干净净。

2、 全班同学团结友爱。

3、 上课纪律好。

4、 排队快、静、齐。

5、 爱护桌椅板凳。

班集体的进步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啊!

2024初三教案道德与法治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道德和法治的概念和关系。

2.了解法律对人们的约束和保护作用。

3.掌握遵守法律和道德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道德和法治的概念和关系。

2.法律对人们的约束和保护作用。

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遵守法律和道德的重要性。

2.如何让学生了解法律对人们的约束和保护作用。

教学准备:

1.课件。

2.多媒体设备。

3.案例材料。

教学过程:

Step1.导入

1.教师简单介绍自己,与学生互相认识。

2.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道德和法治的理解。

Step2.讲解

1.教师讲解道德和法治的概念和关系,强调道德和法律的区别。

2.教师讲解法律对人们的约束和保护作用,并举例说明。

Step3.案例分析

1.教师出示多个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言,让全班学生听取。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遵守法律和道德的重要性。

Step4.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忆并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道德和法治的作文。

教学小结:

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了道德和法治的概念和关系,以及法律对人们的约束和保护作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遵守法律和道德的'重要性。但是,本节课的案例材料可能不够丰富,需要教师准备更多的案例材料。同时,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需要更多的互动和讨论,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2024初三教案道德与法治 篇7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整洁,人和环境为什么要整洁。

2、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教师准备:PPT、手帕、书包、文具盒、书本等若干件(干净与不干净的),脸盆若干。学生准备:抹布、手帕、安全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很多事情已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了。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吗?(穿衣、扣扣子、穿鞋、系带子??)

很多同学都非常能干,学会料理自己的事了。那你会整理房间、打扫教室卫生,并保持它们的整齐清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爱清洁》,看一看什么叫整洁和怎样做到爱整洁。

二、学习新课:

1、在家爱整洁。

⑴出示课件,领会“整洁”的.含义。

①出示:这块手帕干净吗?这一块呢?这个书包不仅外面脏,再看里面的书本放得怎样?我们说:这个书包不干净、不整洁。

②投影片:这个小朋友的家干净又整齐。我们说:他的家很整洁。

⑵了解“按时”的含义。

①你们知道清晨大约是指什么时候?(天刚亮)

②你每天几点钟起床?是谁叫醒你的?每天都在这个固定的时间起床,就叫按时起床,“按时”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⑶提问:起床后,你做些什么事?怎样做的?

⑷讲述:我们所做的这些事都是围绕着个人卫生来做的。你们看,××同学穿的衣服多整齐,××同学的手、脸洗得真干净,××的头发(小辫)梳得真整齐??他们真整洁。

⑸除了个人卫生做得好,你房间里的被子谁叠?枕头、床单谁铺、谁掸?桌子谁来抹?我们应当自己的事自己做。(看投影片或录像片)①指定学生复述自己平时的做法。

②突出:叠、铺、掸、抹。表现:四四方方、平平展展、一尘不染。

2、在学校爱整洁。了解学校环境整洁的内容与保持环境整洁的方法。

⑴清扫教室的步骤是怎样的?

⑵为什么要先开窗户,再洒水、擦黑板、扫地、抹桌椅?不这样做会怎样?步骤颠倒又会怎样?为什么?

⑶老师为什么要夸奖我们?是怎样夸的?

3、身心健康与环境整洁。

1、为什么生活在干净、整齐的环境里才会真开心?

2、怎样才能长久保持这样的美好环境?(指定学生上台表演、操作)

3、小结全课学习内容。

三、反馈检测

1、游戏。 比赛穿衣、系鞋带。请四位同学脱掉外衣,解开鞋带,看谁最先穿好衣服、系好鞋带。

2、思考题。

说一说怎样才算整洁?你做得怎样?

板书设计:

按时起床:穿衣、洗漱 在家里

整理房间:叠、铺、掸、抹

1、我们爱整洁

打扫教室卫生:开窗、洒水、擦黑板、扫地、抹桌椅 在学校

保护校园环境:不乱丢、不践踏。

2024初三教案道德与法治 篇8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精神,人为什么要有精神。

2、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精神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视频、PPT、图片、音乐等若干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国旗班升旗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他们的仪态。并请同学站起来模仿。

2、PPT展示课本第七面主题图,让学生回忆一下,还有哪些样子也精神。

3、出示几张小动物行为的对比图,让同学们比一比谁最精神。

二、学习新课

1、解释精神的'含义。

2、强调一下,为什么要有精神才好。

3、怎么样才能每天都有精神?

4、小组比赛,展示小组的精神劲。

三、反馈练习

1、游戏,比比谁最精神

2、小组讨论互评,如何才能更精神。

四、作业:

将好的精神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024初三教案道德与法治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学科科研力度;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常规教学

㈠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的教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增多;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如何正确的安排课余生活;合理规划课余生活;遇到问题;能真诚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噪烟酒;拒绝毒品;提高防范意识。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的教学;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好班;负责组织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为班级和同学服务;共同商定班级事务。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的教学;引导孩子们了解我们的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家庭;虽然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等都有差别;但是我们彼此尊重;互互助;成为相亲相爱一家人。

4、通过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民族瑰宝美丽文字;了解祖国的古代科技;认识源远流长传统美德;为伟祖国感到骄傲自豪。

㈡教学资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垮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㈢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共有51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4人。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㈣教学方法设计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结合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7、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2024初三教案道德与法治 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知道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平等地合作与交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加各种集体游戏和活动,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列举一些故事或例子,让学生学会体会他人的需要和心情,

3、情感与态度

(1)培养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的品质。

(2)从小树立集体观念、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难点: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平等地合作与交流。能理解他人的需要与心情,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

一:同学相伴的快乐

师:今天我们来玩两个游戏。

学生活动:玩游戏1——蒙眼画脸谱

游戏方法:

1、在黑板上画三个圆圈,作为脸的轮廓。

2、选出三组同学,每组五人,分别承担画眼睛、鼻子、耳朵、眉毛和嘴巴的任务。

3、另外选出三名同学作为监督员,监督大家是否遵守游戏规则。

4、每组同学排好队分别站在三个圆圈的前面,用布蒙住自己的眼睛,并让监督员检查。

5、老师宣布开始后,学生依次走近黑板开始画五官,画完的同学就可以摘下蒙眼布。

6、游戏过程中,老师和监督员要提醒同学注意安全。

7、班上其余同学作为大众评审,决定哪组画的五官位置最准确、最好看。

师:这个多人游戏好玩吗?想象一下,假如没有这么多的同学,这个游戏还能玩得起来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谈的感受引出主题“同学相伴的快乐”。)

师:你还与同学们玩过哪些多人游戏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有同学相伴的生活处处有快乐。同学相伴不仅能一起学习,而且还可以开展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说一说你与同学们在一起的快乐往事吧。

生1:课间和同学们一起丢沙包。

生2:和同学们一起跳绳、玩老鹰捉小鸡。

生3:……

师:有同学相伴,我们不仅能玩多人游戏,还可以展开更多有意思的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多人游戏导入课题。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问题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同学相伴的乐趣。】

师:与同学在一起是快乐的。可有的“小朋友”却认为,可以不和同伴在一起。这种想法对吗?我们先来

欣赏一首歌。

播放音频—《Do—Re—Mi》

师:这首歌好听吗?这首美妙的音乐正是由这7个可爱的音符组合在一起演奏出来的。

生:阅读《七彩音符》,并思考:离开大家后,“1”会遇到什么情形呢?你想对“1”说些什么呢?

师:如果“1”离开了,那么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便不再完整,也就不再美妙动听。而孤独的“1”,没有了大家的帮助与配合,它自己也演奏不出动人的旋律。这告诉我们,离开了集体,我们将会孤立无援,我们应该积极融入集体,参与集体活动,因为有同学的相伴,我们的学习、生活才会充满乐趣。

【设计意图:“阅读角”设置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师采用欣赏教学法,播放音频文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情境。】

二:不让一个人落下

师:我们不仅要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还要懂得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考验大家的时候到了,接下来我们来玩第二个游戏。

学生活动:玩游戏2——海岛逃生

学生阅读教材第25页游戏背景、游戏方法和游戏要求。

师:现在我们把参加游戏的同学分成四组,每组5个人。注意游戏要求哦,游戏中只要有人“落水”了,那么这组成员“海岛逃生”就失败了。

采访获胜小组的成员:请分享一下你们的获胜经验,不让任何成员“落水”的秘诀是什么呢?

获胜组成员分享经验,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设计意图:本环节游戏设置旨在让学生懂得在集体活动中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游戏中,我们想尽一切办法不让任何一个小伙伴“落水”。可是,在校园生活中,我们有时却会因为种种原因冷落、排斥或者忽视了某些同学。

出示教材第26页图,学生阅读并思考:

1、你觉得班上的同学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王浩、陈欣和张晓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3、你认为班上的同学们应该怎样做呢?请你演一演。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并上台进行表演,教师进行评价。

师:看到图中这些同学的行为和表现,我们再来看看“大雁”们是怎么做的。

学生阅读教材第27页“美文欣赏”——《温情的大雁》。

1、当一只大雁生病或受伤时,为什么会有其他的大雁留下陪伴它呢?

2、想一想,从大雁身上,我们能够学到些什么呢?

小结:今天的游戏大家玩得很开心,同学们感受到了同学相伴的快乐,懂得了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重要性,学会了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不仅如此,我们还学会了在集体生活中要体会同学的需要和心情,懂得关爱他人,不冷落、排斥或忽视某些同学。一个好的集体就是一片沃土,让我们在这片沃土中一起茁壮地成长!

2024初三教案道德与法治 篇11

学生知识能力

学生理解能力较强,上课时都有表达的勇气,但是表达不到重点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作为一个负责的老师,不只是把好学生教得更好,而是更应把潜能生给教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

教学目的任务

1.首先要让他们说出来,会说会表达,做题的能力也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育人的效果也能体现出来。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创设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情景,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

教重点难点

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把握青春节拍。

了解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能够拒绝不良诱惑,依法进行自我保护。

个教研专人题,一趣二疑三问

完成任务的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尽最大努力备出高质量的课堂指南。

2.课堂上,尽量使用互动方式以及直观教具,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到:任务明确化、时间具体化、检测落实化、奖评贯彻化。

3.切实抓好过关。为了加强学生的重视,还是要求学生把一些重点知识点背熟,这就要求过关这一环节要把严。

周次

起讫时间

教学内容及复习、检测、考试安排

1

2.13-2.19

第十课

2

2.20-2.26

第十课,第十一课

3

2.27-3.5

第十一课

4

3.6-3.12

第十二课

5

3.13-3.19

单元活动

6

3.20-3.26

第十三课

7

3.27-4.2

第十三课(4月4日清明节休假1天)

8

4.3-4.9

第十四课

9

4.10-4.16

第十四课第十五课

10

4.17-4.23

第十五课(20日-22日期中考试)

11

4.24-4.30

单元活动

12

5.1-5.7

第十六课(5月1日劳动节休假1天)

13

5.8-5.14

第十六课第十七课

14

5.15-5.21

第十七课

15

5.22-5.28

第十八课

16

5.29-6.4

第十八课(端午节休假1天)

17

6.5-6.11

(17-19日中考)

18

6.12-6.19

复习

19

6.20-6.25

(24-26日期末考试,1日暑假开始)

2024初三教案道德与法治 篇12

教学目标:

1.合理安排自己的暑假生活。

2.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3.尝试通过调查、访问方式等进行探究生活。

教学重、难点:

合理安排自己暑假生活,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课

通过交流,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地探究兴趣。

师:同学们,暑假生活即将来临了,这也将是你们进入学校以来度过的第一个长的假期,大家高兴吗?

[学生回答]

师:那么你们准备在这个假期做些什么事情呢?

[学生自由交流自己准备在假期里进行的活动]

二、小记者在行动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都谈出了自己的真实的想法。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假期生活跟你们可有所不同。想知道他们是怎样安排假期生活的吗?

那就让我们快快组成“小记者团”去采访一下吧。

[当小记者去采访高年级同学,并做好记录。]

师:通过采访,你都发现怎样的.暑假生活才是愉快而有意义的呢?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

三、我的假期计划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假期计划,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将采访中受到的启发或发现的有意义的假期生活安排进行交流。

组织学生设计自己的暑假计划。

假期计划表的形式可多种多样。

板书设计:

迎接暑假生活

暑假生活来到了 我的假期安排

2024初三教案道德与法治 篇1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了解自己的特点,感受到大家的不同使集体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讨“怎样与‘不同’友好相处”和““不同’让生活更精彩”的活动,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和感悟。

3.情感与态度

通过本课一系列的活动,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选择,培养尊重、理解他人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了解自己的特点。

(2)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

难点: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学会尊重、理解他人的想法和选择,培养尊重、理解他人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师:请同学们看这两片树叶。观察一下,这两片树叶一样吗?

2.学生认真观察。

3.师生共同总结不同。

4.师:孩子们,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即使是同一棵树上的树叶,也不完全相同呢!如果说班级是棵大树,那么每一位同学就像树上的一片叶子。同学之间有很多相同点,可又各有不同。

5.师:同学们,请你们在这张心形的叶片上写上自己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装点我们的班级树。

6.学生在心形叶片上书写自己的特点。

7.全班同学一起来交流各自的特点并把叶片粘贴在班级树上。

8.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1:我发现有同学跟我一样也是单眼皮。

生2:我发现小新跟我一样都喜欢爬山。

生3:我发现大多数同学跟别人不一样。

9.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其实,就像你们分析的一样,人与人之间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

【设计意图:通过小游戏,逐步深入地引导学生了解自己,通过比较,使学生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最真实的感受。】

二、展开想象

1.师:课本第11页有一个圆,你会把它想象成什么呢?把你的想象画出来,并涂上颜色。然后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的创意。

2.学生独立完成形象设计。

3.学生分别向同学们展示作品,并讲述自己的设计理念。

4.教师选出一部分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欣赏在同样的圆上作画的结果。

5.师:请同学们讨论,为什么在同样的圆上作画,每个人画得却各不相同呢?

6.师点拨:因为大家的想象力、想法、喜欢的事物不同,所以画得也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同一个圆上作画,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人即使是对同一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想法,进而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和选择。】

三、与“不同”友好相处

1.师:同学们,我们都喜欢和自己情投意合的人交朋友,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过于强调这一点,结果会怎么样呢?(翻到教材12页“周同同日记”。)

2.师生共同观看。

3.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你觉得周同同能找到好朋友吗?为什么?

4.学生分组讨论。

5.班内交流意见,允许有不同意见,教师注意做正面引导。

6.师: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是我们必须具备的本领。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身边有与你“不同”的朋友吗?你是怎么和他们相处的?

7.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8.师:孩子们,有些同学和“不同”的同学相处,心里会有一些小疙瘩。怎样才能解开这些小疙瘩呢?(教师出示教材13页的3个事例,让学生分别讨论。)

9.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向其他同学传授一些方法。

10.教师出示教材14页提示的与人相处的好经验,同学们一起学习交流。

11.师:孩子们,当我们学会用理解的眼光看待别人,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我们将会交到更多的朋友。不同的`树叶在同一棵大树上互相映衬,共同装点出美丽的风景。那么,不同的我们在同一个集体中友好交往,就会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教会学生一些与人相处的技巧,引导学生与“不同”友好相处。】

四、“不同”让生活更精彩

1.师: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不同”,当这些“不同”和谐相处时,是什么样的情景呢?(出示教材15页的两幅图。)

2.师生共同欣赏。

3.师:看到这些场面,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你还能找到哪些由于“不同”给生活带来精彩的例子吗?

4.学生讨论,班内表达。

生1:花园里的花朵五颜六色、千姿百态。

生2:田野里各种各样的庄稼精彩纷呈。

生3:果园里的各种水果,散发着不一样的果香。

生4:大自然中到处都是不一样的风景。

5.师:孩子们,你们说得真好。我们喜欢这充满不同的世界,我们愿意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让我们学会接纳不同,欣赏他人,我们的生活将会更丰富、更精彩。

五、课堂小结

正是由于我们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因此对同一问题才会有许多不一样的想法,对同一件事情才会有各种不一样的做法,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尊重、理解、接纳不同,与“不同”友好相处。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丰富、更加精彩。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djz525.com/a/6178190.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2024运动会主持词稿
下一篇 : 端午节安康祝福图片文案汇集(50句)
" 初三教案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