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励志的句子范文大全(编辑 悠游诗人)我们听了一场关于“立体图形课件”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依据。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立体图形课件 篇1

1、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本节课我抓住两个点:一是空间图形的形成;二是空间图形的相关知识,我就是通过这两个知识点来串成教学主线。在复习空间图形的形成中,让学生感受到立体图形各自的特征和共同点与不同点;在复习空间图形的相关知识中。通过观察、回忆、交流将立体图形的知识连贯起来。通过板书中的梳理知识脉络,并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2、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上述教学主线,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的认识,旨在将小学部分所学的所有立体图形进行梳理,沟通联系,并适当拓宽学生的认知层面。这一点主要集中在对一个教具上,通过学生自主建构问题,并解决问题,以达到复习空间图形相关知识的目的,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比如在学生提出圆柱体积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时,我顺势问学生一定是长方形吗?有几种何能?并将几种切法作了比较,以期在比较辨析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并发展空间观念。

改进之处:

上完这堂课,总觉得自己在很多细节之处处理得不够好。我认为本节课在几个地方需要改进:

1、课题要明显地揭示出来。

我在这节复习课上都没有明显地揭示课题,这样往往到最后有些学生不知道学了些什么?就像这节课最后我问学生有什么收获,学生不知所语,这就与没有板书课题有关。我只是在课件里出示课题,这远不如板书来得有效。

2、全面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

这一堂复习课,更多的是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对复习课的梳理知识的能力,但由于本节课内容设计通过观察、回忆、交流,对于一些中下学生,可能效果不明显。因为本节课没有在立体图形的特征、表面积、体积中进行具体的应用,所以我认为这节课还是应该设计一些让学生填空、判断等应用性练习穿插在课内。

我的困惑是:一节复习课要如何既照顾到知识的整理归纳,又体现具体的应用?

3、侧重对特征的归纳,忽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应用。

在教学技巧上, 我侧重于让学生对特征进行自主的梳理与建构,而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时间,去理知识,交流知识点的联系,为完成教学任务,整个课堂变成了老师问学生答单调的问答程序,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堂浮于表面,所以今后我还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使学生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把握好对知识的重点、难点,为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沟通做好充分的准备。

立体图形课件 篇2

教学内容:

认识立体图形,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36页的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法设计: 实验操作学法设计: 小组研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

1、说学具:

1)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2)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组内相互说一说)

3)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各组派代表介绍礼物)

2、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

二、操作感知

A:分―――提示概念

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3)揭示概念

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4)活动

板书:球 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

B:摸―――感知长方体

a:感知长方体

(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

你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的?(学生口答)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②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光光的,能滚动

c:比较

①电脑出示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图

看了叮当带来的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 (学生讨论)

②电脑出示圆和球的滚动图

圆柱和球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一样吗?

d:形成表象

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

e: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板书:认识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f:联系实际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三、活动

1、数一数

数一数刚才的机器人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地数,也可以自由组合)

2、搭学具

(1)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说说准备搭个什么?讨论好了,就用你们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各小组汇报: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还用它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

作业布置:

P36页的第2题

立体图形课件 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页,及相应的练习。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深件、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实物。

教学设计

设疑激情

1.说学具。

a.师导: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b.生说:对!机器人叮当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c.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2.提要求。

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进入新知的学习,设计新,处理话。设计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由儿童喜闻乐见的机器人引入,抓住了“童心”,激发了兴趣。由说“礼物”,使学生身不由己的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去。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感到亲切易懂。让学生大胆的尝试将“形状相同的礼物”放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各类物体的外观形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操作感知

1.分──揭示概念。

a.活动:按教师的提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b.汇报。

老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祥你们是怎么分的?

学生:我们把鞋盒、肥皂、药盒、酸奶盒……放在一起;把骰子、魔方、积木……放在一起;把易拉罐、笔筒、铅笔……放在一起;把足球、玻璃球、小皮球、乒乓球放在一起。

教师按学生所说用电脑出示各类实物。

老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它学生进行补充)。

c.揭示概念。

教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我知道酸奶盒、肥皂、鞋盒都叫长方体。

老师按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d.活动。

教师板书:球。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学具篮)

[评析:对于篮子里的“礼物”,学生并不莫生,但像这样的分类生活中遇到的并不多。如果让学生独立分类,还有些困难,教师这里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先组内分,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分的结果,这样既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又体验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2.摸──感知特点。

a.感知长方体。

①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你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②汇报。

教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学生:①长方体是长长的,我是看出来的。

②长方体有6个面,我是数出来的。

③我摸到长方体有“疙棱”。

④我摸到长方体这里“尖尖的”。

⑤我觉得长方体不能滚动。……老师及时表扬并在表扬中规范名称“棱”、“顶点”。

立体图形课件 篇4

《图形的拼组》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7页。

【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经历直观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平面图形。本节课是在上学期所学内容“认识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把握好教学要求是关键。教材通过设计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学好本节知识内容,能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分析能力,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通过图形拼组,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兴趣。

【设计理念】

平面图形的拼组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之后,通过动手拼组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及图形之间的一些关系。图形的拼组是一节可视性、操作性很强的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整堂课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充分的参与中去感悟,去体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2)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实物风车,学生准备:图形卡片、做风车的材料。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和学生一起做游戏,游戏的内容是分清“左右、上下、前后”。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活动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师:学生喜欢拼图吗?(喜欢)那你们拼过什么图形呀!(生答)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朋友,出示汽车图

师:你知道这些漂亮的图案都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呢?先别急,听清老师的要求,再来做(看谁听得最认真):A先自己仔细看一看。B然后再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图案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说说:C 你喜欢什么图案,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她人的讲话。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的拼组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实践探索,构建新知

1、出示长方形,让学生回答长方形具备什么样的特点。进一步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认识对边。让学生拿出老师准备的长方形图片,让学生说说长方形有什么特点?

生:它有四条边,而且很直。

生:它有四个角

师:对,他它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自己先探究一下边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从动手中感受边的特点,也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沿虚线对折,感知什么是对边。

(2)引导发现。

一个长方形有几组对边?同学们想办法找一找长方形的对边有什么关系,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用对折的方法,发现一个长方形对边的.长度相等。)

(发现一个长方形对折变成了两个小长方形)

用同样的方法自己研究正方形的边有什么规律

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沿虚线折一折,比一比正方形的四条边。

师:请同学们想办法找一找正方形的对边有什么关系?用对角折的办法。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发现一个正方形四条边的长度一样长)

(发现一个正方形对折后变成了四个小正长方形或四个三角形)

教师归纳板书:长方形的(对)边的长度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设计意图】用多种方法去找长方形、正方形边的关系,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点。

(3)学生找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的特点,那么他们之间有没有联系呢?

实践活动一:做风车

出示幻灯片,让学生代表做一个风车,再教老师做一个风车。

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长方形变正方形,正方形变三角形,风车转动变圆形)

【教学意图】用学生熟悉并喜欢的风车来加深对图形的变化,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初步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变化,为以后的练习做了准备。

三、动手实践: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1)出示两个长方形。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一拼,你能拼成什么图形?

(正方形、长方形、L、T等图形)

两个长方形一定能拼成一个正方形吗?

(只有两个特殊的长方形才能可以拼成正方形)

(2)出示大小相同的四个正方形。你们用这些正方形能拼出什么图形?

(3)小组合作,用三角形拼图

用四个  ,拼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汇报交流。

(把拼法不同的图案展示出来,并加以表扬肯定)。原来图形之间有这么多小秘密。

用6三角形拼成一个图形。

用9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快又好。

(4)用小棒摆一摆

你能用多少根小棒拼出这些图形?动手操作后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和小组合作来完成习作,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巩固运用,实践创新

出示幻灯片(大风车栏目组招聘小小的设计师)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设计意图】:学生喜欢看“大风车”这个栏目,我就借助这个学生喜欢的内容进行练习。学生的兴趣高,从快乐中学到了图形的拼组的内容,并感受到了生活中图形的美。

能闯第一关的奖红苹果1个;能闯第二关的奖红苹果2个;三关都能闯过得,并自己设计图案的奖风车1个。

交流学生自己设计图案作品。

五、感受生活中图形的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走进生活中,感受生活中图形的美。

五、总结

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探讨了图形的拼组,发现了图形之间很多的关系,用图形拼出了很多好看有趣的图案,我们成了小小设计师,高兴吗?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吧。)

板书设计:

平面图形的拼组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立体图形课件 篇5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使学生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学过的立体几何图形的活动,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

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本节课将所观察的物体由实物变成立体图形,通过观察,使学生对所学过的立体图形从整体认识到局部特征的认识,并沟通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在根据一个面的形状猜想几何体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通过交流,使学生逐步由根据直觉进行猜想过渡到有序地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会辨认立体图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能根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判断观察的视角,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积木搭一搭。

(2)组长组织组员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搭好的积木。

(1)教师介绍:像这样的积木,没有确定哪个面是正面,我们通常把正对我们的这个面称为正面。

(2)这节课,我们要利用这些积木继续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搭积木这个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引入新课,引发学生的观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观察中感受每个面的形状,为新课的探究做好准备。

(1)合作探究,直观感知。

①小组活动:将长方体摆放在桌子中间,组内同学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

(2)初步渗透三视图。

①课件出示例2,提出问题:小英、小强和小刚也在观察长方体,从他们的角度,这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②学生再次结合组内的长方体模具,判断出观察的视角。

③交流: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长方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观察正方体。

①小组活动:将正方体摆放在桌子中间,组内同学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

④交流: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正方体,看到的形状相同。)

(4)师生小结。

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②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的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5)学生观察。

照样子观察圆柱和球,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学生将用眼观察和动手操作结合起来,在亲身经历中体验,直观地感受到每种学过的立体图形正面、上面、侧面的形状,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猜猜看。

①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提出问题:我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②学生在组内讨论、猜测,并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内容,用“猜一猜”的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探索和应用知识,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六的第5题。

以同桌为单位,用准备好的小正方体摆一摆,再分别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一看,并说一说看到的形状,最后独立完成连一连。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全体学生真正动起来,教师随时参与到各组的活动中去,从实物到图片,遵循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立体图形的基本方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能用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解决身边的哪些问题?

立体图形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提供一定的学习情景和活动的机会,使学生经历对物体的分类、观察、触摸和比较的过程,从而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2、能力目标:在经历认识图形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初步了解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结合具体实物和直观操作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并能初步分辨他们。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体会到“体”的三维特征。

教学准备: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三棱柱的模型、易拉罐、乒乓球魔方、药盒等日常生活用品。猜物箱,内放规则立体图形。课件。

学具:各种形体的日常生活物品。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认识体。

(一)感知“体”

教师出示袋子(内装铅笔、苹果、书、魔方等)。

师:里面装的什么?想知道吗?怎样才能知道?

师:谁来摸一摸?要求:摸到一个物体,先描述一下它的形状,再说出你摸的是什么。

师:我发现他们都要先摸一摸物体的形状,再判断它是什么,可见物体的形状很值得研究,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些物体的形状。

出示课题:认识物体。

(二)建立模型

1、分一分

师:(学生将自己带来的物品堆放在桌上)同学们的桌上有许多物品,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还要请它们帮助我们学习呢!首先我们把它们整理一下分分类。(小组合作)

2、反馈分类结果

学生把这些物品进行分类,汇报分类结果。

3、命名

师:我们已经把它们分类,再给每类形状起个名字好吗?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请小组派一名同学选择一种形状,说出它的名称,教师板书名称。

4、抽象直观图

教师说名称,再出示相应的立体图形的正视图,贴在名称下面。

二、操作体验、加深感知“体”

1、师:我们知道了每种形状的名称,现在来感受一下每种形状的不同。组长组织组员各选一个物体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玩一玩,说一说你的感受。(如:长、正方体有平平的面、尖尖的角,球可以任意滚动等等。)

2、游戏

硬板传送物品,让学生体会各种物体在运动状态下的特征。(如:球易滚动,圆柱的底接触硬板易传送等。)

3、反馈体会

师:谁愿意讲一讲你的感受?(学生自由选择形状来讲)

三、实践操作、分辨立体图形

1、完成书p36页第二题,说出每个图形共有几个。

2、小组合作,蒙眼摸物。

一学生发指令,另一生蒙眼摸物,其中可以掺放方一些三棱柱、梯形台等未学过的立体图形。

3、猜物体

一学生从猜物箱里摸物体说特征,其它学生说名称。

四、返回生活、解释与应用

1、找出学具盒中所学的立体图形。

2、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课件 篇7

一、说教材: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是七年级《数学》(上)中继“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和“画立体图形”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教材的编排顺序(生活中的物体—立体图形—面—点、线)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多面体可由平面图形围成,而且立体图形可按不同方式展开成平面图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初步了解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同时也为平面图形的引入作准备。

教学重点: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多面体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展开图。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哪些平面图形可折叠为立体图形;某个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可以是哪些平面图形。

二、说学生:

学生是晋江市农村中学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喜欢动手实践。他们在小学学过简单立体图形及其侧面展开图,前两节又学习了一些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对立体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但初一学生具有好胜好强的特点,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弱。

三、说目标:

A、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多面体可由平面图形围成,立体图形可展开成不同的平面图形;学生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B、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探究和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分析,在操作中体验变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依据事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渗透美学思想,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创新意识。

四、说教法:

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探究式

五、说学法:

根据新的课改理论,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让他们学会学习尤为重要。为此,我安排大量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采用分小组讨论、小组擂台赛等方式,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六、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平面展开图若干个,正方体若干(课前分给各个小组),学生自己准备一些。

3、学生分组。确定好记录人和中心发言人。

4、剪刀、透明胶。

七、说设计理念:

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教学应该蕴含如下理论:生活性、发展性和主体性。应遵循以下原则: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直观性强,动手要多,使学生兴趣要高,自信心要强。可以总括为:用经验观察、思考、释疑,通过活动进行再创造。

八、说教学活动流程:

活动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导入课题。

1、教师出示包装精美的长方体一正方体的盒子,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思考:(1)两个盒子分别是什么立体图形?(2)精美的包装图案是在盒子上进行印刷的,还是在平面上印刷以后折起来的?(设计意图:让学生产生认知心理期待,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2、导入:要想制作这样精美的包装盒,只知道它是正方体和长方体是不够的,还要知道它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是什么样子,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讲座的问题: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教师顺势板书)

活动二:直观感知,操作确认。

做一做(课件显示),把自己准备好的12个一样大的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用透明胶粘贴成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三种形状,你能想象出哪一具可以折叠成多面体?再动手做做看。(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小组操作比赛活动,培养学生动脑猜想、动手操作的能力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问题:通过动手实验,你感受或认识到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概括出:多面体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沿着多面体的一些棱将它剪开,可以把多面体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

活动三:想一想(课件显示):分小组讨论:下面的几个图形是一些多面体的展开图,你能说出这些多面体的名称吗?

试一试:把上面的图形对折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演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猜想,再操作确认,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活动四:合作、实践、探究: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展开图是否一样?

各小组合作实验,将正方体按各种方式剪开,将得到的平面图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概括出:可以把多面体展开成平面图形。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可得到多种平面展开图。(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概括出自己感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表达的能力。)

活动五:想想看:1、下面的图形都是正方体展开图吗?(学生先猜想,实践,教师再用课件显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胆想像,并通过讨论确认想像结果的正确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六:考考你:

1、示范:下面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图中已标出三个图在正方体中的集团,E表示前面,F表示右面,D表示上面,你能判断另外三个面A、B、C在正方体中的位置吗?

2、看谁编得最高明:各组模仿第一题编一道题,考一考其他组的同学。也可编一些运用本节知识能解决的问题。(设计意图:遵循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并注重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方式的运用)

活动七:师生小结。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提出疑问。

活动八:知识拓展:(用多媒体演示)

小壁虎的难题

如图:一只圆桶的下方有一只壁虎,上方有一只蚊子,壁虎要想尽快吃到蚊子,应该走哪条路径?

立体图形课件 篇8

教学内容:练习三十一的第1016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简要说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2.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口算练习

做练习三十一的第10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计时,统计有多少学生在4分内完成。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经验。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三十一的第11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时,对有错误的学生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错了。

2.做练习三十一的第1216题。

用20分的时间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第12题,让学生想一想:表面积为什么增加了

第14题,计算油漆大圆柱的面积时,要注意油漆的是侧面积,不油漆上、下底面。

第15题。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教师可以适当介绍压路机的工作情况。压路机直线前进时压出的路面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轮子滚过的长,宽是轮子的宽。因此求1分时间压过的路面的面积,必须要先求出压路机1分时间前进了多少米。

第16题,是一组圆和圆柱的综合练习题。解答这组题时,要让学生弄清每一小题求的是什么。第(1)小题求的是圆的面积,第(2)小题求的是圆柱的体积,第(3)小题求的是圆柱的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思考练习三十一的第18。、19*题,及思考题。学生如果有困难,教师可在巡视时进行适当辅导。

第19*题,求表面积时.要使学生弄清这半根木材的表面积指的是哪些面的面积之和。它的表面积除了有原来圆柱表面积的一半以外,还多了一个纵截面的面积。这个纵截面是一个长方形,长是圆柱的高,宽是圆柱直径。

思考题,解答的关键是弄清每秒时间放出水的体积是多少。根据题意,出水管直径2分米,水流速度为每秒2米。这就是说每秒放出水的体积应该相当于一个直径2分米,高2米的圆柱的体积。用水池内原有水的体积除以每秒放出水的体积,就能得到多少秒把水放完,再换算成以分为单位。

四、小结(略)

立体图形课件 篇9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位:东津新区大埠小学

执教者:李

教学内容:教科书P32-P33 教学简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图形》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首先,教材出示学生熟悉的实物图,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引出四种立体图形。然后,教材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辨认和区别四种立体图形,并使学生初步感知各种立体图形的一般特征。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是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想象、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12袋各种形状的实物;图形卡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多啦A梦的图片问:“小朋友,小朋友,瞧!谁来了?”(多啦A梦!)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多啦A梦,有一个神奇的法宝,是什么吗?(口袋)

师:多啦A梦有一个神奇的口袋,里面装满了各种有趣、好玩的东西,今天多啦A梦给每一个小组的小朋友都带来的一袋礼物,想知道有什么吗?”

师:快打开袋子,看看吧!哇,这么多礼物!喜欢吗?(喜欢!)师:但是,多啦A梦要考考我们,他说:“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物体在一起吗?”

[评:借助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多啦A梦)引入新知,依据了学生的起点,切入点把握好,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操作感知,形成表象 1.分一分,揭示概念。

①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②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③ 揭示概念

师: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④活动教师板书:

师: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放回袋子中,依次拿出: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袋子中)

2、摸―摸,感知特征 a:感知长方体

(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②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 :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C、比较

师:请你拿出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把它们平躺在桌上,然后用手轻轻地把它们分别推一下,请停下!请问:你发现了什么?(发现长方体不会滚动,圆柱会滚动。)

师:还有什么会滚动呢?(球!)

师:我们来看圆柱和球分别是怎样滚动的呢?(出示课件)师:它们的滚动有什么不同?(球可以前后左右任意滚动。它和圆柱滚动的不一样,圆柱只能前后滚动。)

[评:在教学方式,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通过动手分,动嘴说等形式,既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还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使学生体验到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三、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几何图形。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长方体,圆柱和球都穿着花外衣,如果去掉它们的花外衣,你们还认识吗?

师:其实,它们脱掉花外衣的样子就是它们对应的几何图形。(出示课件)老师边讲边出示课件,并把图形贴在黑板上。

[评:由生活中的具体物品,通过课件形象、生动地抽象为数学中的几何图形。过程自然,水到渠成。]

2、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师:其实,像这四种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请你们想一想在生活中有什么物品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呢?(生汇报)

四、活动

1、游戏:猜立体图形。

①教师准备一个袋子,在里面放着几个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②游戏规则:指名摸袋子里面的立体图形并把摸出来的感觉说给大家听,下边的小朋友猜是什么。

2、数一数

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狗,(课件出示用立体图形搭成的小狗)。在它的的身上有今天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请同学们找一找,数一数它有几个这样的图形组成的?(学生数出各种立体图形的个数。)

[评:多种形式,富于变化的练习设计,教者运用了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法,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思。]

五、全课小结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好朋友,你喜欢他们吗?

六、搭拼学具,拓展创新

师:在我们生活当中,这四个小伙伴随处可见,它们的用途可广了,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呢?现在,请同学们用你们手中的物体搭一件最喜欢的东西,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允许学生下位欣赏)

立体图形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的操作实践能力。

3.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 1. 各种形状的物体。 2. 图形卡片。 3. 课件

教学过程:

(上课前,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4名学生组成。教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上各种形状的物品。这些物品分别是球、易拉罐、茶叶筒、积木块、魔方以及各种形状的包装盒等。各个小组物品相同。)

1.创设情景

师:今天,小兔子想跟来考考大家,他说把你认为形状相同或相似的物品放在一起吗?比一比,哪个小组分得最快,四人小组合作得最好!现在请四人小组一起来试试看!

2. 教学互动活动设计

活动一

师:你们是怎样分的?

生:我们把这些物品分成四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师:跟他一样分的同学举手。

师:那么摸摸看它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呢?

师:你最喜欢哪一种图形呢?

生:乒乓球。

师:我们把像乒乓球这样形状的物品叫做球。大家把球拿出来,摸摸看球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生:球的形状是圆圆的。

师: 放在桌面上轻轻推一推,它能滚动吗?

生:能。

师:球画在纸上是怎么样的呢?大家看一看。把球放回盒子里。

师:现在把球放回盒子里。除了球你还喜欢哪一种图形呢?

生:长方形。

师:这个图形是立体的,所以这个叫长方体。请大家从盒子里拿出长方体。摸摸看长方体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生1:长长方方的。

生2:这里又是尖尖的。

师:大家摸摸看,它的表面是怎么样的?

生:平平的。

师:我们知道了长方体是长长的,方方的,这里尖尖的,表面平平的。长方体画在纸上是怎么样的呢?大家看一看。

师:长方体放在桌面上轻轻一推能不能滚动呢?自己试试看。

生:不能。

师:现在请大家把长方体放回盒子里。这个是什么图形呢?

生:长方体。

师:你还喜欢哪些图形呢?

生:圆柱。

师:大家把圆柱拿出来,摸摸看,它的形状又是怎样的呢?

生1:圆柱直直的。

生2:圆柱上下一样粗。

生3:两头圆圆的,平平的。

师: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圆圆的,平平的。圆柱画在纸上是怎样的,同学们来看看。

师:圆柱放在桌面上轻轻一推能不能滚动呢?

生:如果圆柱躺在桌面上就能滚动,立在桌面上就不能了。

师:同学们真会开动脑筋!请大家把圆柱放回盒子里。

(拿出两个粗细不同的圆柱)

师:这两个是不是都是圆柱?大家看看它符不符合圆柱的条件?

(各生回答不一)

师:像这样的物体不管是粗还是细,都是圆柱。

师:你还喜欢哪一个图形呢?

生:正方体。

师:请同学们把盒子里的正方体拿出来,摸摸看它的形状又是怎样的?

生1: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

生2:表面都是正方形。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djz525.com/a/6183116.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2024过年短句文案(分享五十二句)
下一篇 : 2024圣诞银行活动简报(精选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