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认真观察、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等信息,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引导策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提升经验、获得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个案分析(精选8篇),欢迎大家的参考借鉴。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合同工作计划1000字

幼儿园教案案例分析题万能模板 篇1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9月10日是教师节并了解教师节的由来。

2、知道教师的本领大,教给学生许多本领,为祖国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

3、萌发热爱、尊敬教师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

三、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一)我的老师本领大。

1、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荣誉室,特别邀请园长作展览讲解员,向幼儿介绍幼儿园里的教师们所获得的荣誉。

2、观看录像《幼儿园里的老师们》,引导幼儿思考。

①在电视里你看到了谁,老师教会小朋友一些什么本领?

②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些什么?什么事情使老师感到快乐?

③小朋友应该怎样做才让老师们快乐?

3、表演唱《老师本领大》。引导幼儿在演唱时抒发自己对教师的崇敬之情。

(二)老师,请您告诉我。组织幼儿采访园长及退休老教师。

1、鼓励幼儿讨论,定出采访时要提的问题。

①您为什么要当老师?

②您当老师多久了,辛苦吗?

③您当老师最高兴的是什么事情?

④您教的小朋友毕业后去哪里了,他们在哪些学校读书?在哪里工作?

2、鼓励幼儿大胆向园长、教师提问。

3、提示幼儿认真倾听,为自己的问题寻找答案。

(三)老师,谢谢您。

环境与材料:

卡纸、油画棒、蜡光小方纸、剪刀、浆糊、手工布等。

指导重点:

1、预先准备了贺卡的'幼儿把贺卡送给教师。提问:“我们为什么要把贺卡送给老师?”“教师节里,我们要对老师说些什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向教师表达自己的谢意呢?”

2、让幼儿三两结伴商议制作什么送给教师。

①制作贺卡时提示幼儿运用对称的装饰卡片。

②提示正确使用剪刀。

3、让幼儿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卡片送给园长、教师。

①你把贺卡送给谁?你准备向老师说些什么?

②你把礼物送给老师后,老师是怎样说的,她为什么会感到开心?

幼儿园教案案例分析题万能模板 篇2

案例描述:

案例一:紫豪带来一辆遥控汽车,并告诉我说:“刘老师,这辆遥控汽车是我带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的”。自由活动时,紫豪很兴奋地拿出自己的遥控汽车,但他只愿意让小朋友看,不准小朋友摸他的车,更别提玩了。我说:“紫豪今天真乖,把这么好的玩具带来和小朋友分享,你让别的小朋友玩一下好吗?”紫豪不同意。过了一会,东树带来一辆遥控飞机。飞机很大,吸引了紫豪的注意。紫豪主动和东树套近乎,想和他交换玩。东树同意了。紫豪很小心地把玩具递给东树,并和他商量好彼此的玩具不给别的小朋友玩。

案例二:可儿手上拿着两个苹果,金老师逗她说:“可儿,把苹果分给我一个好吗?”她很爽快地给了金老师,然后一直注意金老师接下来怎么做。过一会儿,她见金老师仍没把苹果还给她,就说:“给我!”金老师说:“你刚才不是已经答应送给我了吗?为什么现在又不给我吃了?”可儿始终是两个字的回答:“给我!”可儿的奶奶告诉老师,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每次都是以哭闹来解决问题。

案例分析与反思:

通过对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幼儿已经萌发了分享的意识,但其认知和行为严重脱节,幼儿在行为中还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享。如何把小班幼儿尚处朦胧状态的分享认识转变成内化的自觉行为,以下是我的归纳和今后的做法:

1、发挥不同区角的功能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

语言角:投放一些关于分享的故事,供幼儿欣赏、讲述。

分享角:可以设置一个分享角让幼儿在家中带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其他幼儿交换玩。

表演角:在表演角里让幼儿表演一些关于分享的故事,如:孔融让梨等。

2、为孩子提供分享的机会(分享日)

可以再一星期中定个半天为玩具分享日。

3、榜样示范

教师和同伴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激发幼儿去模仿和学习。

4、言语指导

教师可以帮助幼儿一起协商分享中出现的问题,渐渐地让幼儿学会自己协商学会分享。

5、巩固幼儿的分享行为

幼儿早期的分享行为,主要来自于家长、老师等人的提示和鼓励。在一段时期内,孩子尚不能把它变为自己的自发行为。因此我们必须要经常的提示孩子,让他能时刻想到自己应该怎样做。如:玩沙时,小桶和铲子等工具总是不够用,有的幼儿就会喜欢独占,于是我们老师就应该提醒他“想一想别人是不是也需要它?如果你和别人分享,别人会非常高兴的。”另一方面我们成人也要言行一致。很多人都鼓励孩子与别人分享,如,好吃的东西分给大家一起吃,可当孩子真的给你时,你又笑着说“谢谢你,我们不爱吃,你自己吃吧!”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把这样的分享当作一种令大家高兴的游戏来玩,反而无法面对真正的分享,因此孩子与你分享时,我们必须要接受!

幼儿园教案案例分析题万能模板 篇3

观察背景:

欣悦是我班一个年纪较小的外地新生,经过一个月的幼儿园生活发现其适应本事还是相对较强的,可是做每件事情之前总喜欢来询问教师下一步该干什么,缺乏必须自主本事。

观察目的:

是否熟悉幼儿园生活的每个步骤,并能自主完成每个步骤?

观察策略:

记录师生间的对话,针对欣悦爱询问的个性特点,采取应答式,在必须情景下也可采取“反问”。

观察记录:

欣悦:(来到幼儿园,看到教师)“教师,此刻我们去干吗呀?”

师:“此刻是晨间游戏时间,你能够和小朋友去游戏,一齐去玩。”

欣悦:“那玩好游戏又去干吗呢?”

师:“玩好游戏我们就要去做操了,要去锻炼身体呀。”

欣悦听完我说的话后,走向了位子,和小朋友一齐去玩游戏了。

(中午吃饭、睡觉时间)

欣悦:“教师,我们此刻要去干什么?”

师:“我们此刻要去洗手吃饭啊。”

欣悦:“那吃好饭我们在去干什么啊?”

师:“吃好饭我们散会步,就要去小便睡觉了。”

欣悦:“那小好便又要去干吗呢?”

师:“欣悦宝贝,那你来告诉教师我们接下来要干吗呀?”

欣悦:“是不是应当去午睡房睡觉了啊,对了,我们还应当把衣服、鞋子脱掉,对吗?”

师:“是的,真棒!欣悦真聪明!”

分析与反思:

欣悦宝宝是我班年龄较小的一个女孩。没有自信、做事不肯定是小年龄幼儿的一种表现形式。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小的性质,分析了欣悦的一系列反映。欣悦常常会用询问的口气来征求教师的意见,最主要的目的是因为她想在教师的嘴中得到教师的肯定,从而来证实自我所想的是否正确。其实经过一个月在园的生活,她已经了解在幼儿园生活的每一个步骤,可是往往是因为她对事情的不肯定,所以对教师产生了一种感情的寄托,她期望经过教师的鼓励、肯定等进取的态度来增加对自我的不自信,从而来满足自我的一系列疑问。应对这类幼儿,我们应当采取“反问”的形式来激励幼儿,对幼儿能够多提一些“你认为呢?”“你想的是怎样的?”等问题来锻炼这类幼儿。能够让这些疑问从他们自我的嘴巴里说出来,让她觉得自我说的也是对的,来逐步锻炼幼儿的表现力、语言的组织里,更加能锻炼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园教案案例分析题万能模板 篇4

教学策略

《纲要》指出:“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而颜色正是幼儿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接触到的,幼儿有一定生活经验。结合小班的行为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在“与颜色宝宝玩游戏”的过程中,激发了幼儿对颜色探索的强烈兴趣。

体验感知是本次活动的主要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幼儿不断尝试、大胆体验,满足小班幼儿对颜色变化的好奇心,进而完成教学目标:“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另外,通过不同的游戏方式进行玩色,则是充分体现小班幼儿“玩中学”的学习方式,更进一步深化了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2、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体验玩色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色水粉颜料。

2、小托盘,鱼缸,白色小手板幼儿每人两个。

3、白色KT板一张,桌布两块。

活动过程

1、出示红、黄、蓝三原色,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2、多种方法感知体验两种颜色混合后产生的变化。

(1)小脚踩踏玩色,感知黄、蓝融合后变成绿色。

(2)小手板转转玩色,体验红、黄融合后变成橙色。

(3)颜色水示范演示,观察红、蓝融合后变成紫色。

3、手形拓印,进一步感知不同的颜色融合后的.变化。

(1)用小手将两种颜色再充分融合后进行手形拓印。

(2)欣赏作品,引导幼儿观察颜色发生的变化。

(3)了解白色和红色混合后产生的新颜色。

4、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到自己的班内尝试更多的颜色混合色后会发生更多的变化。

幼儿园教案案例分析题万能模板 篇5

课程分析

“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字这一活动内容灵活丰富,根据小班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对生活事物充满好奇心。《纲要》中指出:“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生活,使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指南》数学领域中指出: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各种数代表的含义。本次活动中,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让幼儿在游戏和实际操作中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周围生活中的数字,体验数字与人们生活中的关系。

课程目标

1.认识并巩固数字1-9。

2.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数学并尝试找到身边的数字。

3.体会数字代表的不同意义。

课程准备

绘本PPT、数字卡片

课程过程

一、数字捉迷藏

根据数字的特点,猜出每个格子中的数字。

(1)师:今天有一群数字宝宝要和我们捉迷藏,它们已经藏好了,我们一起去把它们找出来吧。

(2)幼儿猜一猜这里都有哪些数字。

(3)哇,你们都找到了,好厉害。

二、我和123

1.出示绘本封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书,我们来找找这本书里藏了哪些数字。

2.逐页阅读绘本,找到绘本中的数字,并说一说。

(1)你找到数字了吗?在哪里?(身高尺)

(2)这是健康的数字,这些测量出你健康身体的数字,对我们来说就是健康的数字。

(3)这里哪有数字呢?(邮箱、门牌)是数字几?

(4)这是幸福的数字,这些代表我们幸福的家,对我们来说就是幸福的数字。

(5)数字在哪里呢?(电话号码)

(6)电话上显示的是号码是01012345678,原来是奶奶的电话呀,对我们来说这就是高兴的数字。

(7)看看这街道,能不能看到奔跑的汽车?是什么数字?(公交车)

(8)这些公交车上呼呼奔跑的数字,就是忙碌的数字。

(9)这些又是什么数字呢?(图书)

(10)这些数字可以告诉你,你喜欢的书在哪里,喜欢的内容在第几页,是喜欢的数字。

(11)这些又是什么数字呢?(食物)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12)这些都是出现在食品包装上的数字,对我们来说就是美味的数字。

三、身边的数字

1.你们找到的这些数字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真是很有用,对吗?其实,我们班级里也有很多的数字哦,一起来找一找吧。

2.你在什么东西上面发现了数字,告诉小朋友吧。

四、延伸活动

生活中的这些数字真是太有用了。如果有一天,我们身边的数字全部消失了,那可就太糟糕了,等一下我们去数学区把消失的数字找回来吧。

课程反思

整个活动用游戏、绘本等幼儿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游戏“找身边的数字”,让幼儿将学到的知识又回归到生活,在游戏中巩固和知识,让幼儿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但是考虑到活动在小班开展,如果导入环节“猜数字”的游戏时用实体数字卡,实物揭秘,更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幼儿园教案案例分析题万能模板 篇6

案例实录:

在吃完午饭后大部分小朋友在安静的阅读书本,这时,听到了几个小女孩吵架的声音,老师便走了过去,是珂珂、雅涵、岚岚在争执,老师问:“发生了什么事情?”雅涵:“珂珂背地里她叫岚岚不和我做朋友,但是老师说过的,大家都是好朋友的,而且我也没做错什么啊。”老师说:“你们现在已经长大了,有自己交朋友的想法,老师也想和你们做好朋友,你们自己看看怎么解决好吗?”这是珂珂就哭了,岚岚见状也哭了。

时间到了下午,小朋友在吃午点,珂珂又和另外一个小朋友发生了矛盾,老师看见了,但是没有过去干预,让孩子们自己处理了事情。在离园的时候老师将珂珂今天在园的表现悄悄告诉了妈妈,让她回家留意珂珂的情绪。

晚上珂珂妈妈回到家就悄悄给我打电话了,说珂珂回到家就抱着爸爸哭诉在幼儿园小朋友都不和她做朋友,她没有朋友了。

案例分析:

经过了和珂珂妈妈的电话沟通,将在幼儿园这几天发生的事情都一一和妈妈说了,妈妈就回忆周末的时候的一件事情,珂珂和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姐发生了矛盾,姐姐已经上小学了,用小学的方式去处理和珂珂的感情,就教唆另外一个好朋友不和珂珂做朋友,一直到分开回家都没有和好,当天下午回到家珂珂就哭得稀里哗啦,一个晚上都没有睡着,一直在很伤心的和爸爸妈妈述说自己没有朋友了,一来幼儿园就会接连的出现刚才案例中出现的各种纠纷,珂珂是一个懂事的小朋友,对朋友都比较重感情,情商较高,现在是已经满了六岁,对于这种感情上的处理都会比较的重视,有自己的交友方式,在对于姐姐的事情对她的伤害特别大,她就模仿姐姐的方式去留住自己的好朋友,所以就去挑唆岚岚不和雅涵玩。

措施方法:

和珂珂妈妈联系了以后,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就和珂珂的妈妈一起商量让珂珂打开心结方法,珂珂的心结还是姐姐的感情破裂了,所以让妈妈和姐姐的妈妈取得联系,在聚会一次,让她和姐姐能够和好如初,这样她才能不再为失去没有的事情焦虑,珂珂妈妈决定让珂珂在家休息调整两天,在周一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在来参加,那时珂珂和妈妈一起选购了很多零食,和小朋友一起分享,这样很快大家又欢声笑语起来,珂珂和雅涵、岚岚拥抱在了一起,都说大家要永远的做好朋友。

幼儿园教案案例分析题万能模板 篇7

一、案例描述

午睡起床时,孩子们正在穿衣服,从活动室中传来了浩浩惊喜的声音:“肥皂?今天我们吃肥皂?”

“吃肥皂,今天我们吃肥皂!”孩子们欢快地叫着。

“老师,今天的点心是肥皂。”航航和欣欣跑过来告诉我,语气中流露出一丝神秘。

“哎呀!真的吃肥皂?”我走到活动室一看,今天的点心是橘黄色的年糕,乍一看还真像彩色肥皂呢。我拿起一块年糕自言自语:“真奇怪,今天居然请我们吃肥皂!”同时故意露出一脸惊喜和疑惑。

“哈哈,老师真的以为是肥皂!”孩子们窃窃私语,那是他们在笑话我连年糕都认不出来呢。

我提了个问题:“看,这肥皂还像什么?”

“像电脑中的键盘。”“像个小枕头。”“像一张桌子。”“像一块毛巾。”

我说:“你们要是吃肥皂,可别边吃边吐泡泡哦!”

“啊?吃肥皂,嘴里吐泡泡?”“我们的嘴里会吐肥皂泡?”孩子们被我的话逗乐了。

动动说:“我听过一个故事,小蜗牛吃了一块草莓形香皂后,从嘴里吐出来许多肥皂泡,泡泡还带着小蜗牛飞上天了呢。”

“对哦,吃了肥皂会吐出泡泡。要是你们边吃肥皂边吐泡泡飞上了天,我可怎么办?”我紧锁眉头说。

“哈哈哈……我们要是飞上了天,老师就抓不住我们了。”孩子们大笑。

我更愁了:“那可糟了,中五班25位小朋友都吐着肥皂泡在天上飞,可老师只有一个。我怎么才能抓住你们呢?”

哲哲说:“老师别怕,你坐上直升飞机到天空去抓我们,把我们一个个抓回来!”

我连连点头:“这个主意好!”

文文说:“老师,你拿一张渔网撒向天空,把我们都网住,带回来。”

我赶紧拍手:“这个办法不错,叫一网打尽。”

航航说:“老师,你拿一根长绳子抛到天空中,让我们抓住绳子,然后把我们一个个拉下来。”

我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这是个妙计,只是老师要花很大的力气。”

添添说:“我的办法是让老师坐上热气球,飞到天空中把我们抓回来。”

寅寅说:“让老师变成翼龙来抓我们。“

浩浩说:“让老师变成奥特曼来抓我们。”

孩子们积极、投入地想着各种办法。我把年糕分给孩子们,他们吃得津津有味,似乎在期待着有肥皂泡把他们带到天空中去。

吃完点心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到户外玩起了“飞飞抓抓”的游戏。孩子们乘着肥皂泡在天空中“飞舞”,我则想尽办法去抓他们……

二、案例分析

这是一则随机教育的案例,体现了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师把握教育契机的能力。

案例中师幼互动积极、愉快,教师以孩子的视角看孩子所看,想孩子所想,达到了较好的互动效果,其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认同孩子的联想,接纳孩子的情绪反应。

孩子把点心说成肥皂,这是一种联想。教师从中看到了孩子有关肥皂的已有经验。对此,教师既不否认,也不简单肯定,而是故作惊喜和疑惑。此时,教师的神情和语气传递给孩子的是对联想的认同和接纳。

整个事件中,孩子出现了惊喜、兴奋等情绪,对此,教师予以接纳,从而营造了安全的心理氛围,使孩子敢想敢说。

2.顺应孩子的思维特点,提供想象的空间。

教师对于“肥皂”一说所表现出来的疑惑、好奇,让孩子们快乐无比,更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为他们后面的想象提供了支持。

教师提出的“这肥皂还像什么”的问题拓展了孩子的思维,促使孩子们运用已有经验进一步联想。而教师的“吃肥皂——吐肥皂泡”的联想更是调动了孩子的经验,引发了孩子无限的想象。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孩子们的已有经验被充分激活,于是,动动说出了小蜗牛吃香皂吐泡泡的故事情节。显然,这样的故事充满趣味。教师利用这一信息适时抛出了第二个问题:“要是你们边吃肥皂边吐泡泡飞上了天,我可怎么办?”孩子们的思维瞬间活跃起来。此时,孩子们已从联想转为解决问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在表述自己想象的情节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3.尊重孩子的想象,给予支持性的回应。

孩子们积极地运用已有经验想象着各种教师抓小朋友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是一个有趣的情节。一幅生动的画面。孩子感受到的是想象的乐趣,此时的气氛是积极愉快的。

面对每一位孩子的想象,教师都专心倾听、具体反馈,给予尊重和支持。如教师用点头、拍手、竖起大拇指等动作表示对孩子想法的赞赏,用“这个主意好”“这个办法不错”“这是个妙计”等短句表示对幼儿积极思考的鼓励和肯定。

教师回应的每一个神情、每一个动作都给了孩子极大的鼓舞,孩子们感受到的是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在提供支持性回应的同时,教师还善于提升孩子的已有经验,帮助孩子丰富词汇和表达经验。有了教师的支持性回应,孩子们表现得十分自主。

4.调整角色定位,以孩子的视角体味童真。

在整个互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在引领者、支持者和合作者之间相互转化。在引导孩子的思维从“像什么”到“怎么办”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领者。而当教师以孩子的视角去看孩子看到的世界、去理解孩子的言行时,教师就是孩子的伙伴。于是,面对“肥皂”时教师会疑惑,面对“小朋友被泡泡带上天空”时教师会发愁,面对“抓泡泡”的方法时教师会鼓掌……教师用童心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享受。教师的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都会使幼儿提升自信心,感受由联想带来的愉悦,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三、随机教育中促进师幼互动有效性的建议

1.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试行)》都提出了“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即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每个环节都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蕴含着很多随机教育的契机。教师只有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意识,才能运用自己的智慧迅速做出价值判断,把握教育契机,并及时进行有效互动,促进孩子的发展。要提升随机教育的能力,需要教师拥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和丰富的知识。

2.做到心中有目标,眼里有孩子。

随着课改的深入,以幼儿发展为本,致力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应成为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行动指南。因此,教师要依据幼儿发展目标,依据自己对幼儿细致的观察,从他们的活动中敏感地捕捉蕴含的教育价值,给予及时而适当的引导。而这就要求教师心中时时有目标,眼中处处有孩子,使课程寓于过程之中,寓于生成之中,寓于师幼互动之中。

3.形成平等、民主的互动氛围。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最核心的人际互动。在一日生活中,多数教师比较关注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和小组活动中的互动,而忽视生活活动中的互动,往往在生活活动中扮演组织者、指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导致幼儿的生活活动环节沉闷、无趣。建立平等、民主的师幼互动氛围,依赖于师幼间积极良好的情感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善于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以孩子的视角去看孩子看到的世界,用智慧点亮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教案案例分析题万能模板 篇8

我们班有一个叫明明的男孩,他是这个学期到我们班的。明明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骚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绝。周围的小朋友实在驱逐不了他的情况下还会去告状。教师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伤脑筋,经常当众批评他,盛怒之下她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但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明明成了一个调皮、只知道惹老师生气的坏孩子。

场景:

马上就要进行集体教学活动了,孩子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老师开始讲述今天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明明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没在仔细听,他正用手撩旁边可儿的小辫子。可儿皱了皱眉,将自己的小椅子往旁边挪了挪,明明想将可儿的椅子向自己这边拉近一点,于是两个孩子开始拉拉扯扯起来,发出了一些声音。老师向他们这边瞟了几眼,有点不高兴但没有说什么,这时可儿突然叫了起来:“老师,你看明明。”老师终于大声地对明明说道:“明明,你给我坐好,再不听话,就让你出去!”本来和可儿僵持着的明明被老师的呵斥镇住了,他怯怯地坐直了身体,瞪大眼睛看着老师,脸上流露出内疚的表情。可儿接着又说道:“他刚才使劲地拽我的椅子……”“好了,好了,不许说了,你们以后听好了,从今天开始谁都不许惹明明,谁去惹他我就找谁,听见没有?”老师厉声说完这些话后严肃地看着全班的孩子。对于老师的命令,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听到了。”明明使劲地绞着自己的手指,有些难过的样子,但随着老师话题的转移,他又恢复了原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东张西望,不知道在想什么。

分析:

一、教师教育方式产生的消极后果

首先,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又添新的问题。教师想通过孤立的方式迫使明明“改邪归正”,不再违反纪律,但是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非但没有解决原有的问题,反而对明明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明明在自己善意的行为受到同伴的误解并遭到拒绝之后产生了破坏性的行为。

其次,教师在意识到自己教育方式不妥之后,想立即改变这种孤立教育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原因在于:

其一,年龄越小的孩子向师性越强,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大班孩子的道德认知还处于他律阶段,教师作为孩子眼中的权威,她的话尤其是命令性的语言对孩子的话就是判断事物的标准。教师经常当众批评明明,甚至动员其他孩子“不要理明明”的命令,很快被孩子接受并坚决地执行。

其二,明明给同伴的坏印象部分是由于他自己调皮经常受批评造成的,教师孤立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即使是明明善意的动机和行为也会被其他孩子误解并拒绝,面对同伴不分原因的排斥明明显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挫折,在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的情况下,他采取了消极的行为方式予以反击。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一种恶性循环,即明明的负面行为反应越多使其他孩子越加肯定了他是个捣乱的坏孩子,也会越加排斥他,同时强化他们从教师那里获得的对明明的消极态度。

最后,孤立的教育方式使明明被迫陷入与同伴交往的困境(如场景三中反映的情形),教师没有利用集体力量中积极的因素,而是恰恰相反,她让其他孩子孤立明明,不仅不帮助他反而不去理睬他,教师的这种做法无形中在明明和其他孩子之间竖起了一道屏障,而学前期幼儿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的社会认知、交往技能、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明明始终被同伴这样孤立,将会失去更多的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这对明明日后的发展是不利的;另外,良好的人际交往是日常生活的调节器,会让人心情舒畅地从事各种活动,明明与同伴这种敌对的状态不改变的话也会干扰他正常的探索活动,降低他对外界环境的好奇心。

二、解决方式

1、教师首先要清楚明明的特点

从明明的日常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调皮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新鲜事物好奇心比较强,自控能力比较弱,缺乏耐心的孩子,此外,他想和同伴交往却不知道该怎么样被同伴接纳。从明明园外背景来看,他是从其他幼儿园转过来的,并且据笔者的了解,明明的父母为孩子转园的目的是觉得他原先的幼儿园教育环境不太好,孩子过于自由散漫,学到的东西也比较少,现在明明所在幼儿园里受到的约束比以前要多也要严格;另一方面,明明转园之后很快升入大班,由于大班与小学的紧密衔接,教师会在平时的要求中考虑到孩子对小学环境的适应问题,为孩子顺利地入小学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集体教学的时间加长,会提出一些与小学教学要求相接近的要求,所有的这些对明明来说,都要去适应。

2、帮助明明建立与新环境相适宜的秩序感

(1)教师一方面要多关注明明的举动,同时对于明明不正确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明确地告诉他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教师此时不适合说一些反话或是隐语,因为年幼的孩子有时并不清楚教师话中暗含的意思,所以对孩子要说大白话,尤其是对明明来说,他对新环境的熟悉程度还不够,对新班级一些具体要求还没有清楚的意识,并且相比他以前所在的班级环境,现在班级的要求要严,这样对他来说适应就更需要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在同伴中给明明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鼓励他向班上的好孩子学习,实际上是把抽象的要求具体化。

(2)对于明明时常因为好奇心而违反了纪律。一方面不妨告诉他,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不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另一方面答应明明,等老师上完课之后,可以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这个玩具,但是前提是他必须要认真听讲。在这里笔者想提及的是,玩具是给孩子玩的,只是作为纯粹的装饰品就失去它对儿童的意义了。

(3)教师要有耐心,明明的特点使得他适应新环境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对明明违规要不厌其烦,反复提醒,不能因为急躁而时常出言不慎。

(4)对于孤立的教育方式已经产生的消极后果,即明明在同伴中的不良形象,一方面教师要有勇气寻找合适的机会,当着全班孩子的面承认自己的错误,可以向孩子解释是自己太生气才会这么说,这样说是不对的,我们不应该不理睬明明,应该想办法帮助他才对。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减少明明在同伴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同时,让孩子学会去关心别人。

(5)教师要善于将集体力量用到积极的方面,可以鼓励孩子们帮助明明取得进步,让大家一起监督明明,在明明取得进步时为他鼓掌加油,在他犯错误时指出错误之处,并帮助他改正。让明明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同伴的友爱,逐渐被新集体所同化。

" 万能教案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