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考研数学心得

  • 考研数学做题心得(推荐11篇)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时不时会需要用到一些文章,写好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也许下面的“考研数学做题心得(推荐11篇)”正合你意!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考研数学做题心得(篇1)

    我参加过两次考研,第一次在xx年,考北航计算机研究生:第二次,考西工大,xx年研究生。两次考研,第一次312,第二次356.我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希望能帮助大家。

    xx年的计算机,总分356,数学121,专业96,英语56,政治83.我自己是xx年毕业的,工作一年后参加考研。其实这个分数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专业课比自己预想的低了些。

    先说一下数学吧,121分,不高也不低,相信如果考计算机,考中国任何一所大学都不会拉分。现在全国联考计算机,可以说得数学者得天下,那么数学的复习就显得很重要了。考研的时候,总会有人问“李永乐或者陈文灯的书,你做第几遍了”,

    我可以回答,我一遍都没做过。考研是一个很基础的东西,所以,要抓住最基础的问题,那就是课本,也许很多人户屑于课本,觉得太简单,那就大错特错了。首先,你应仔细的看课本,每一个概念,每一个例题,每一道习题,这是你以后成功的保证。对于概念,定理,要有自己的理解,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可以知道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能做到合起书,将一个个定理在草稿纸上推导出来,知道书中各个章节的顺序,并且知道他们之间的联系。说得夸张一点,你可以默写出书中各个章节的标题,包括小标题。如果你能做到以上的,你的概念和理论就没有一点问题了。再说例题,课本上的例题很简单,

    但是很典型,最简单的例子最容易说明最重要的问题,你就不会被繁琐的解题步骤弄的不知道例题到底想说明什么。举个例子,在一阶导数的例题里,仔细看看,你就会发现,例题中包括所有的求导方法。也许,你自己却从未意识到,还在看考研参考书里的分类,永远记住,课本是最好的参考书。最后说习题,书上的习题,相信没有多少考研的人每一道题都认真做过。但是,习题,就如同例题,简单,但是最能要你明白你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

    所以,对于课后习题,你用过仔细认真的去做每一道题。会做并能做对每一道题是最基本的要求,你还要明白你所做的每一道题是考察你什么知识点,用的是什么方法,可以尝试在习题旁边写上出题人的意图。能做到以上3点,可以说你就拥有一个很好的基础了。高数,线代,概率,这三门课是一样的。线代,其实最简单,如

    查看更多>>
  • 考研数学做题心得精选

    按照平时学习工作的要求,我们可能会需要一些学习资料等范文,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范文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也许下面的“考研数学做题心得精选”正合你意!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考研数学做题心得 篇1

    极限

    极限是考研数学每年必考的内容,在客观题和主观题中都有可能会涉及到平均每年直接考查所占的分值在10分左右,而事实上,由于这一部分内容的基础性,每年间接考查或与其他章节结合出题的比重也很大。极限的计算是核心考点,考题所占比重最大。熟练掌握求解极限的方法是得高分的关键。

    极限的计算常用方法:四则运算、洛必达法则、等价无穷小代换、两个重要极限、利用泰勒公式求极

    限、夹逼定理、利用定积分求极限、单调有界收敛定理、利用连续性求极限等方法。

    四则运算、洛必达法则、等价无穷小代换、两个重要极限是常用方法,在基础阶段的学习中是重点,考生应该已经非常熟悉,进入强化复习阶段这些内容还应继续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在强化复习阶段考生会遇到一些较为复杂的极限计算,此时运用泰勒公式代替洛必达法则来求极限会简化计算,熟记一些常见的麦克劳林公式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夹逼定理、利用定积分定义常常用来计算某些和式的极限,如果最大的分母和最小的分母相除的极限等于1,则使用夹逼定理进行计算,如果最大的分母和最小的分母相除的极限不等于1,则凑成定积分的定义的形式进行计算;单调有界收敛定理可用来证明数列极限存在,并求递归数列的极限。

    与极限计算相关知识点包括:1、连续、间断点以及间断点的分类:判断间断点类型的基础是求函数在间断点处的左、右极限,分段函数的连续性问题关键是分界点处的连续性,或按定义考察,或分别考察左、右连续性;2、可导和可微,分段函数在分段点处的导数或可导性,一律通过导数的定义直接计算或检验,存在的定义是极限存在,求极限时往往会用到推广之后的导数定义式;3、渐近线(水平、垂直、斜渐近线);4、多元函数微分学,二重极限的讨论计算难度较大,多考察证明极限不存在。

    导数

    求导与求微分每年直接考查的知识所占分值平均在10分到13分左右。常考题型:(1)利用定义计算导数或讨论函数可导性;(2)导数与微分的计算(包括高阶导数);(3)切线与法线;(4)对单调性与凹凸性的考查;(5)求函数极值与拐点;(6)对函数及其导数相关性质的考查。

    对于导数与微分,首先对于它们的定义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按定义求导

    查看更多>>
  • 考研数学做题心得(汇总7篇)

    这篇文章将详细分析和探究“考研数学做题心得”的各个方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有许多的思考和想法,可以将这些得到的体验和心得记录下来,也是发现问题的一种方式。建议您收藏本页面,以便日后阅读。

    考研数学做题心得【篇1】

    1基础

    有的同学本身数学基础差,再加上考研数学要求掌握消化的内容较多,暂时感受不到自己的进步。有部分考生对考研数学的基本定理停留于记忆层面,理解不透彻,对重要的数学法则,重要的结论不熟练,更不擅于运用。

    对于很大一部分考生来说,在解决数学综合试题和应用题的能力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综合能力较差,而这类题的分值又往往较高,这就出现了一个比较极端的矛盾,那就是“这个题看上去不难,为什么我就是不会做”。其实很多考生都面临过这种情况。如果你也遇到了这种问题,那你就要从自身开始着手,分析一下你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在所有出现这类问题的考生中,绝大部分是因为基础不扎实,所谓不扎实并不是指你没有记住这些知识,而是你不能灵活运用,换句话说,你并没有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变成你自己的东西。这种情况,大家需要多参照练习题的答案,搜集答案中的解题思路。

    解决办法:把学习程度好的同学当作比较对象是件好事,但是经常这样比较会导致自己信心的降低,因此在与其他人比较的同时,重要的是对自己学习过程的纵向比,看自己现在和过去相比进步了多少,这样巩固自己的信心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应该参照自己的目标院校分数,给自己制定阶段达标计划,只要这个阶段达到了目标就可以了。

    2时间

    导致学习低效率可能是时间掌握不够好,没有充分利用时间,并且没有在自己最有效率时间内学习。

    很多同学看起来非常刻苦,几乎时刻不离考研自习室,你能看到他大多数时间都在复习考研数学,但事实上有一部分同学并未真正投入到学习中,这就造成了学习效果的差异;还有一部分同学则对自己的实力过于自信,或者认为自己其他科目更需要提高,便在考研数学复习的时间分配上出了岔子,这也是在考研数学复习上效果不大的原因之一。

    解决办法:每天制定时间表,按照计划学习,找出一天中自己最有效率的时间,把最需要记忆掌握的东西放到这个时间段。 在前期积累强化阶段可根据自己的记忆习惯、学习习惯,在后期强化冲刺阶段考生则要适当调整复习策略。

    3注意力有的考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时三心二意,自习室有个风吹草动都要扭个脖子瞧一眼,很就容易使思考过程不断被打断从而无法建立起数学

    查看更多>>
  • 考研数学高分心得(精选9篇)

    感谢您的阅读栏目小编推荐您接下来看一下“考研数学高分心得”。我们的身边围绕着变动与不确定,我们经常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和表达,我们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心得体会帮助一个人变得更加聪明和有经验。相信您能从本文找到帮助!

    考研数学高分心得 篇1

    其实从小到大我的数学还是不错的,不怎么努力却也是名列前茅,没参加过什么"奥数""华数"班,却也在各种竞赛里拿个小奖.以至于那个时候就固执而且幼稚的认为,不努力就能拿到成绩的人才是真正的天才,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如果被人家谈起我说我是个多么多么努力的人,那感觉就象是一个洁身自好的人晚节不保一样,自己会觉得很丢人.哈哈...努力竟然是丢人的事情,想想自己小的时候其实真的很幼稚啊.那个时候偏科还很严重,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么,我倒是没有那么俗,不过心里面真的只有理科才是真正的学科,是智慧的象征,能学好理科就说明你是个聪明人.而文科的好坏则不会影响一个人智商的高低,有的时候甚至以文科成绩很低为荣...好象那个时候的自己很在乎"智商"这个评价指标呢...

    上了大学渐渐成熟点了,不再那么注重所谓"智商"的虚名,不过好象刚刚成熟到半瓶子醋的水平,不在意就成了坦然的不学了...唉....其实现在有点后悔大一大二时候的浮躁,尤其是看到大家舒舒服服的保研的时候.不过苍苍很会开导自己,按他的话说就是老子玩过了,老子玩了3年,学了半年,和他们保研的结果一样.那些保研的一直那么累,也就这半年舒服点...想想也对,有什么可遗憾的呢,失去就会有得到...

    一下子就开始考研复习了,虽然之前的学习已经开始有起色,但是看看大一时候的数学成绩心还是不禁发凉,线数60,高数也就是七八十分...即将到来的难度加倍的数一呢??呵呵,看来要放平心态了,我不是天才,所以必须要努力了,如果幸运的话我还算个聪明点的人,那么也许我可以取得一个高点的分数,用来弥补我实在太烂的政治和英语.

    真正认真起来我发现自己还是很有实力的,忘的差不多的东西一看就能提的起来,而且不憷难题,似乎我骨子里还是一个适合理科的人,遇到一眼解不出来的题总让我有一种莫名的兴奋.这让我对自己的信心加倍,每天做数学题从开始的例行公事,到没有感觉,到最后的十分享受不做不爽的地步.(对我来说和政治比起来数学题确实是调剂放松大脑的良药)

    上文登的补习班很辛苦,没有空调,而且到后期也不是听的很懂.但是坚持

    查看更多>>
  • 考研法学讲座心得(范本四篇)
  • [参考]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1000字
  • 考研心得(经典十篇)
  • 中考研讨心得集锦
  • 考研心得范文13篇
  • 数学学习心得体会
  • 工作心得小学数学
  • 研学心得5篇
  • 研学活动心得
  • 2023考研备考心得(通用5篇)
  • 大学数学心得模板
  • 小数数学心得热门四篇
  • 数学感悟与心得
  • 小学研学心得12篇
  • 2023考研心得(通用5篇)
  • 听考研讲座心得十篇
  • 2023考研讲座心得体会
  • 数法学心得感悟
  • [参考]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1000字6篇
  • [参考]数学教研组年度总结简短集锦
  • [参考]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4篇
  • 备战考研心得感悟5篇
  • 考研讲座心得(锦集五篇)
  • 考研心得体会(模板9篇)
  • 最新考研讲座心得体会
  • 二战考研心得精选5篇
  • 工作心得小学数学八篇
  • 考研感悟与心得十三篇
  • 考研讲座心得汇集8篇
  • 最新数学心得体会
  • 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总结
  • 数学教研工作计划
  • 数学教研总结精选
  • 数学教学心得范文1500字
  • 数学考试句子
  • 数学教师教研学习计划
  • 研学心得(范例五篇)
  • 教学研讨心得11篇
  • 教学研讨心得精选
  • 研学心得体会模板
  • 2024数学心得体会七篇
  • 数学课听课心得6篇
  • 数学感悟与心得14篇
  • [精]数学教学心得范文合集
  • 数学教学学习心得(集锦5篇)
考研数学心得
考研数学心得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考研数学心得、精选考研数学心得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