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励志的句子 > 作文 > 丝绸之路观后感 > 地图 >

丝绸之路观后感

丝绸之路观后感

  • 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

    编辑经过精心整理,为您带来了关于“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的相关内容。接下来请您详细阅读介绍,想要写出一篇优秀的作品观后感,需要理解哪些关键要点呢?在撰写观后感的过程中,我们的总结和概括能力也会得到提高,非常感谢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希望您能够将我们的网站加入收藏,并持续关注!

    复兴之路展览观后感 篇1

    今天在学校的组织下,得以有幸与同学一同参观了这座扩建历时三年之久、千呼万唤终于展露芳容的世界最大博物馆。

    一早搭乘校车驶至前门东大街。达到时,前来团体参观国博的大巴已经停了有十几辆。下车后,您可以一路步行到北京铁路博物馆、正阳门和天安门广场。

    在一尺见方的广场上,右侧的国家博物馆与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对称布置,遥相呼应。两者建筑风格如出一辙,皆恢宏大气、壮丽典雅,十几根仿希腊式立柱颇显雄伟之气。国家博物馆与阔大齐整的天安门广场以及一街相隔的壮丽威仪的天安门城楼共同塑造出一种大气威严之气氛,令人心魂震慑。

    绕行至长安街国家博物馆北门。你一转身,就会看到矗立在国家博物馆前的巨型孔子像。全像由青铜所铸,孔子呈拱手作揖之状,颔首俯身,身型宽硕敦厚,犹如巍然山石。塑像粗线直砺,表面如大斧劈皴,加之青铜皴之以靛青杂色,颇有沧桑厚重之感。

    孔子作揖巨像立于国博门前,如邀请,如训导,如统领之统率历史文明之浩瀚大军。

    九点钟,馆内开放。随着近百名的观众的队伍慢慢进入到了大厅。今天国家博物馆所展出的是“复兴之路”展览。

    一进展厅,展厅四壁泥塑浮雕的参差不齐的历史肌理就迎面而来。左侧浮雕猛看如浩荡的黄河水流,泥水混沌、磅礴涌动、浩浩汤汤,细看则实为司母毋方鼎、活字印刷术、罗盘、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飞天、张衡地动仪、郑和地图与帆船等等众多历史元素依左右顺序的写意与写实交杂的空间展现。

    其后展览由历史**、文书、衣服、兵器、机械、石碑等历史实物以及模型、雕塑等方式正式展开,横跨从1840年至21世纪的二百多年时间。展览叙述的脉络横贯近代、现代以至当代中国,其叙述角度与历史观点对于我们而言可谓耳熟能详,包括各历史事件所占篇幅皆与中学历史之叙述并无太大出入,所独特者在于其珍贵历史资料的详实丰沛。

    陈列共分为五部分,从“落后就要挨打”——清帝国惨遭列强瓜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地主阶级自强维新,及至百日维新终告失败;辛亥革命、清帝退位、**开世,怎奈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列强折冲九州,仁人志士

    查看更多>>
  • 复兴之路5观后感经典

    随着人们的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各类范文的需求不断增多,写好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有哪些范文值得参考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复兴之路5观后感经典”,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复兴之路5观后感(篇1)

    历史的脚印

    ——国博《复兴之路》观后感

    2011年5月5日,清晨,在班委的组织下,我们出发了,去往我们向往已久的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参观完展览后,我感触颇深。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辛亥革命,再从八年抗战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一直在探索中前进着,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取得成就,中国人民一直都没有放弃过,不屈不饶,一直都有一种坚定的信念,永不放弃。我想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最伟大精神。

    展览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览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地揭露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复兴之路》的入口设在了国家博物馆的二层。跟随着馆内的的路标,我走进《复兴之路》的大厅,立刻就看见了展厅墙上醒目的大字“第一部分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多么熟悉的字眼啊,从小到大,这些字不断地出现在历史课、政治课上。华夏五千年,中国有着多么悠久灿烂的历史!长城、兵马俑这些世界所称颂的伟大奇迹;丝绸之路、四大发明、郑和下西洋,这些推动和促进了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壮举……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号称“居于世界中央”的大国沦为了半殖民地的国家,在那些所谓的欧洲“蛮夷”的坚船利炮下不堪一击。没落腐朽的封建制度,封闭的大门,陈旧落后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这是曾经的中国……看着墙上一张张帝国主义列强残杀中国人的照片,我的心无法平静。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为自己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感到骄傲,同时也为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感到痛心和愤怒,但我认为我们更应该直面这段近代的屈辱史和血泪史,决不能忘

    查看更多>>
  • 中国复兴之路的观后感

    这是我为您准备的“中国复兴之路的观后感”相信它会让您满意。当我们百忙之中看一看电影时,伴随着观看的过程积累了更多的心得与感悟。写观后感时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作品,观后感是需要在观看后的基础上才能抒发感想的。请注意这篇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之用!

    中国复兴之路的观后感(篇1)

    《中国复兴之路的观后感》

    近年来,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崛起成了世界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唯一一个拥有旅游、电影等8个产业千亿元俱乐部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民族也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而纪录片《中国复兴之路》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发生的重大转变,让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在复兴之路上越来越有力的步伐。

    本片分为四个部分,每一个小部分都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复兴之路上的某个方面,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中国的经济、文化和政治进步。在观看此片之后,我对中国发展的方式、理念以及创新的力量更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更加自信和骄傲。

    第一部分讲述了中国的“经济奇迹”,让我们重温了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感受到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纪录片展现了中国从农村发展到城市,从小岗村的“小农意识”到现在全国行政区县、测量制度铺开的改革,解放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而且,中国的发展成果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也体现在民生改善,国际话语权提升以及国家实力增长上。

    第二部分从文化角度剖析“中国制造”的力量。我们更加思考,中国到底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文化遗产,走出了一条与欧美不同的发展道路。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自主创新的崛起大国,拥有了科技板块的自主创新,同时也在推动对于新文化、新艺术的尝试。

    第三部分呈现了中国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成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已经开始高效地使用自身资源,在资本主义和全球化损害生态环境的时代内正成为环保的先锋之一。从空气、水质检测,到绿色发展,可以概括为“绿色发展,用自身的能力保护地球”。

    最后,第四部分是从国家治理角度呈现的。从各个角度看到,中国正不断地挑战新的创新和治理方式。从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新思想,到非法涉嫌犯罪的集中打击,国家治理的改革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

    总之,观看《中国复兴之路》让我感到,中国复兴正在高速运转,它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整个亚洲甚至全球,成为世界不可忽视的超级强国,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与之抗衡。而这一切,汇聚了每一

    查看更多>>
  • 复兴之路纪录片观后感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我们时不时会需要用到一些文章,范文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合,范文的撰写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复兴之路纪录片观后感 ”,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复兴之路纪录片观后感【篇1】

    近日,按照市煤炭局机关党委通知,我观看了《筑梦中国—— 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专题教育片,该片共分为“风雨如磐、中流击水、正道沧桑、伟大转折、世纪跨越、发展新境、圆梦有时”7集,用细腻而真实的镜头,将大家带回历史的长空,再现了自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以及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的革命史;同时,以纪实、灵活的视角,解读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各地方、各行业、各领域在推进现代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进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新思路、新亮点、新方法,主题鲜明突出,内容丰富精炼,故事生动感人,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生动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教育意义。

    其中第3集——“正道沧桑”,介绍了1950年至1976 年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本片中介绍了抗美援朝的胜利,成渝铁路、鞍山钢铁厂的建成,土地改革的完成等历史事件。至1952年底,仅仅用了三年,工农业生产就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的工作。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展开。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虽然历经了“大跃进”的曲折和“_____”的十年**,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挫折。但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1月30日我国第一代远程地地战略导弹东风-4试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又成功地把“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两弹一星”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了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做出了一系列理论创造,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此时的中国,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交织着建设新国家的巨大热情,汇聚成一股无穷的力量。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查看更多>>
  • 苔丝观后感范本
  • 复兴之路观后感(合集8篇)
  • 玄奘之路观后感推荐九篇
  • 复兴之路观后感(推荐4篇)
  • 创新之路观后感模板5篇
  • 光荣之路观后感(优选八篇)
  • 复兴之路观后感(收藏四篇)
  • 复兴之路观后感(精华7篇)
  • 复兴之路的观后感(系列5篇)
  • 复兴之路观后感(实用十三篇)
  • 2023复兴之路观后感(精选十二篇)
  • 德伯家的苔丝观后感
  • 最新复兴之路观后感(经典12篇)
  • 最新复兴之路观后感推荐十篇
  • 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
  • 复兴之路纪录片观后感(汇总13篇)
  • 道路观后感范例
  • 金砖之国观后感
  • 悬崖之上观后感
  • 井底之蛙观后感
  • 仙境之桥观后感
  • 赤壁之战观后感
  • 哈佛风雨路观后感
  • 中国路观后感14篇
  • 萤火虫之墓观后感
  • 仲夏夜之梦观后感
  • 爱丽丝梦游仙境观后感四篇
  • 梦之队观后感五篇
  • 2023音乐之声观后感
  • 龙之战观后感4篇
  • 幸福之路读后感7篇
  • 天才之路读后感4篇
  •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
  • 回家的路观后感经典
  • 阳光路上观后感3篇
  • 一带一路观后感9篇
  • 一带一路观后感12篇
  • 悬崖之上观后感5篇
  • 悬崖之上观后感14篇
  • 狼之子雨与雪观后感
  • 青春之歌观后感集锦
  • 《仙境之桥》观后感700字
  • 天使之城观后感精选
  • 爱乐之城电影观后感
  • 自然之道观后感集锦
  • 森林之歌观后感四篇
丝绸之路观后感
丝绸之路观后感专题给大家精心整理提供有关丝绸之路观后感、精选丝绸之路观后感等,想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并收藏本栏目。 更新时间:2023/12/17